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条件及防范措施完整版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事故预防措施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事故预防措施预防瓦斯爆炸的有效措施,主要从防止瓦斯积聚和消除火源两方面着手。
1.防止瓦斯积聚的措施(1)加强通风。
使瓦斯浓度降低到《煤矿规程》规定的浓度以下,即采掘工作面的进风风流中不超过0.5%,回风风流不超过1%,矿井总回风流中不超过0.75%。
(2)加强检查工作。
及时检查各用风地点的通风状况和瓦斯浓度,查明隐患进行处理,是日常进行瓦斯管理的重要内容。
我国20世纪80年代所用的甲烷检查仪器有:光学甲烷检定器、热放式甲烷检定器、甲烷警报器和甲烷遥测警报仪等。
90年代以后使用比较先进的TX系列智能便携式气体监测仪和遥测仪器等。
(3)对瓦斯含量大的煤层,进行瓦斯抽放,降低煤层及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
2.防止瓦斯引燃的措施(1)井口房、瓦斯抽放站及主要通风机房周围20m内禁止使用明火。
(2)瓦斯矿井要使用安全照明灯,井下禁止打开矿灯,禁止携带烟草及点火工具下井。
(3)严格管理井下火区。
(4)严格执行放炮制度。
(5)严格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管理工作,局部通风机要设有风电闭锁装置。
(6)瓦斯矿井的电气设备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防爆性能的规定。
(7)随采矿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防止机械摩擦火花引燃瓦斯显得日益重要。
煤矿井下由于摩擦火花而引起的瓦斯爆炸事故占有相当的比例,因此不少国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在摩擦部件的金属表面溶敷一层活性小的金属(如铬),使形成的摩擦火花不能引燃瓦斯;在铝合金的表面涂各种涂料,以防止摩擦火花的发生和金属中加入少量的铍,降低摩擦火花的点燃性等。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事故预防措施 [篇2]在煤炭开采过程中,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中毒、窒息矿井火灾、透水、顶板冒落等多种灾害事故时有发生。
在这些事故中尤以瓦斯爆炸造成的损失最大,从每年的事故统计中来看,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瓦斯爆炸,约占特大事故总数的70%左右,为此,瓦斯称为煤矿灾害之王。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

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隐患及应急处理措施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煤和瓦斯突然抛向采掘空间,且伴随着强烈的动力和声响的现象,称为煤与瓦斯突出。
井下发生突出时,煤流埋人,造成人员窒息死亡;突出时的动力,能摧毁巷道、通风设施、机械设备、破坏通风系统,造成灾害扩大;甚至能引起火灾或瓦斯爆炸。
它是矿井最严重的灾害之一。
煤与瓦斯突出的一般规律煤与瓦斯突出多数发生在采、掘工作面,其中大多数发生在掘进工作面。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突出的强度增大、突出的次数增多、突出的层数增加、突出的危险性增大。
突出的次数和强度随着瓦斯压力的升高而升高。
煤的结构变化大、透气性差、瓦斯扩散速率大、煤的湿度小容易发生突出。
有构造残余应力的地方,煤体强度变形能量大,容易突出。
如:断层带、破碎带、火成岩侵入带、煤层厚度变化带、褶曲地点和煤层倾角变化地点都是容易发生突出的地方。
有外力激发容易发生突出。
如:放炮、打眼、冲孔等都容易透发突出。
突出大多伴有预兆,石门突出多伴无声预兆。
突出危险性随着硬而厚的围岩存在而增高。
煤与瓦斯突出的预兆绝大多数的煤与瓦斯突出,在突出前都伴有预兆,没有预兆的突出是极少数。
有声预兆:由于各矿区、各采掘工作面的地质条件、采掘方法、瓦斯大小及煤质特征等的不同,所以预兆声音的大小、间隔时间、煤体深处发出的响声种类也不同。
有的象炒豆似的劈劈叭叭声。
有的象鞭炮声,有的象机枪连射声,有的似跑车样的闷雷声、嘈杂声、嗡嗡声以及气体穿过含水裂缝时的吱吱声等。
无声预兆:煤层结构构造方面的表现:煤层层理紊乱,煤变软、变暗淡、无光泽,煤层干燥和煤尘增大,煤层受挤压褶曲、变粉碎、厚度变大,倾角变陡;地压显现方面的表现:压力增大使支架变形,煤壁外鼓、片帮、掉碴,顶板出现冒顶、断裂,底板出现鼓起,炮眼变形装不进药,打钻夹钻、顶钻等;其它方面的表现: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煤尘增大,空气气味异常、闷人,煤温或气温降低或升高。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经查,该起 事故是一起 责任事故, 共造成32人 死亡、7人受 伤,直接经 济损失4853 万元。
事故直接原因
骆驼山煤矿16号煤 层回风大巷掘进工 作面遇煤层下方隐 伏陷落柱,在承压 水和采动应力作用 下,诱发该掘进工 作面底板底鼓,承 压水突破有限隔水 带形成集中过水通 道,导致奥陶系灰 岩水从煤层底板涌 出。
三是现场管理不到位,单纯追究产值、速度,忽视安 全生产;
四是施工安全措施不落实,工作面出现透水征兆后, 没有按照规定采取停止作业、立即撤人等果断有效 措施;
五是隐患排查治理不力,特别是今年3月以来20101 工作面回风巷多次发现巷道积水、顶板淋水,但一 直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隐患;
六是违反施工组织程序,在矿井一、二期工程没有全 面完成、主要排水系统没有建成的情况下,强行施 工三期工程;
2004年11月28日07时10分
井下四泵房安检员韩朝云汇报听到爆炸声、巷道烟雾大, 安子沟抽放泵站电话汇报,安子沟风井防爆门被摧毁, 有黑烟冒出;事故死亡166人,受伤45人。
2004年12月2日
3:25、6:15、7:45、10:53相继发生4次爆炸,没有造成 人员伤亡。
四 四四 总 皮轨 回 下下
瓦斯浓度达 2.7%。
3315 回 采 工 作 面
37 3316风道
2% 的 积 聚 瓦 斯 于 14 时49分排出。
风门
图
进风风流
例
回风风流
号传感器
3315回风巷 3315进风巷
盲
斜 下7 山
3316外风道
3316架子道
36 53
14时49分38秒冲 击地压发生;14 时50分至14时52 分瓦斯浓度由 1.29%升至4%以 上。
平煤集团平禹四矿“10.16”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You have to do things that others don't want to do today, so that you can have things that others can't havetomorrow.悉心整理助您一臂之力(页眉可删)平煤集团平禹四矿“10.16”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一、基本情况:2010年10月16日6时03分,位于河南禹州、隶属中平能化集团的平禹煤电公司四矿12190综采接续工作面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煤量2500余吨,突出瓦斯量约18万立方米。
当班下井276人,事故发生后239人安全升井,37名矿工遇难。
二、原因分析:一是发生事故的工作面曾于2008年8月1日在掘进机巷时发生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23人死亡,但事发矿没有真正吸取教训,以致再次引发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二是事发矿落实安监总局《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不严格、不认真,实施区域防突措施不到位,没有消除突出危险,在实施局部“四位一体”防突措施时发生突出事故;三是在采取施工防突措施期间,井下人员集中,劳动组织不合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三、防范措施:要进一步加强煤矿安全监管监察工作,对于存在重大隐患的矿井,要依法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坚决实施停产整改,达到标准要求并经当地人民政府组织检查验收后,方可恢复生产;对于隐患治理不彻底、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绝不允许恢复生产,并提请当地人民政府依法予以关闭。
为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安监总局和煤监局要求各地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落实《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各项工作要求,切实加快煤矿安全保障能力建设,严格煤矿安全监管和执法,严肃事故责任追究,切实加强冬季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骆琳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坚决执行煤矿和非煤矿矿山领导下井带班并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等项制度;加快强制推行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井下人员定位和通信联络、监测监控系统等先进适用的技术装备,按规定限期完成;依托大型企业加快国家矿山应急救援队和区域性、专业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依法依规做好提高工伤事故死亡职工一次性赔偿标准等项工作;坚决落实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严格执法监管。
处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的应急措施以及正确方法

处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的应急措施以及正确方法第一节矿井突出事故的预防一、区域性预测主要与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对煤层进行预测。
二、工作面预测1、现场施工人员、瓦检员必须熟知突出预兆:(1)煤炮声、支架断裂发出的响声,岩煤开裂自行剥落、掉渣、底鼓与煤壁颤动,钻场变形,垮孔、顶钻、夹钻、钻机过负荷等。
(2)瓦斯涌出异常,忽大忽小,气温气味异常,打钻喷瓦斯,发现哨声、风声和蜂鸣声等。
2、钻屑量预测(1)在掘进工作面打3个直径为42mm、孔深10m的钻孔。
(2)钻孔每隔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
根据每个钻孔钻屑解吸指标K1或△h2预测工作面的突出危险性。
采用钻屑指标法预测工作面突出危险时各项指标的突出危险临界值,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h2为湿煤160Pa,干煤200Pa,K1值按如下表。
实测K1值或△h2值等于或大于临界值时,该工作面预测为有突出危险性工作面。
△h2 K1 危险性Pa mL/(g•min1/2)干煤湿煤干煤湿煤≥200 ≥160 ≥0.5 ≥0.4 突出危险工作面<200 <160 <0.5 <0.4 无突出危险工作面(3)采用钻屑指标法连续预测突出危险性,当预测无突出危险性时,每预测循环应留有5m的预测超前距。
第二节防治突出的主要措施一、区域性防突措施我矿主要采取开采2#煤作为上保护层,在没有保护层可采的7#煤层必须在岩石巷内施工瓦斯抽放巷打穿层钻孔对煤层进行大面积预抽,达到《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规定后,方可进行准备采掘工作面。
二、局部防突措施(一)石门揭煤1、在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10m(垂距)之前,至少打两个穿透煤层全厚且进入顶(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钻孔,并详细记录岩芯资料。
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石门工作面掘至距煤层20m(垂距)之前,必须在石门断面四周轮廓线外5m范围煤层内布置一定数量的前探钻孔,以保证能确切地掌握煤层厚度、倾角的变化、地质构造和瓦斯情况等;2、在石门工作面距煤层5m(垂距)以外,至少打2个穿透煤层全厚的测压(预测)钻孔,测定煤层瓦斯压力、煤的瓦斯放散初速度指标与坚固性系数或钻屑瓦斯解吸指标等。
煤与瓦斯突出防范措施

煤与瓦斯突出防范措施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常见的安全事故之一。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煤与瓦斯突出防范措施。
一、了解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首先,了解煤与瓦斯突出的原因是预防该事故发生的关键。
通常,这种事故是由于采掘工作面上存在大量积聚的可燃气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如钻孔、爆破等,会引起气体爆炸,导致岩层失稳并向工作面运动,从而引起突出事故。
二、加强通风管理通风管理是预防和控制瓦斯积聚和突出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采掘过程中,必须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并及时清理管道和设备中的尘土和堵塞物。
此外,还应定期检查通风系统是否存在漏风现象,并及时进行修补。
三、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为了减少瓦斯积聚和突出事故的风险,必须合理布置开采工作面。
具体来说,应根据煤层厚度、倾角、岩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掘方法和工作面布局。
此外,在采掘过程中,还应注意控制采高、减少空隙率、加强支护等措施。
四、加强瓦斯抽放瓦斯抽放是预防突出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采掘过程中,必须及时进行瓦斯抽放,并确保抽放系统正常运行。
此外,还应加强对瓦斯浓度的监测和分析,并及时调整抽放量和频率。
五、加强安全教育安全教育是预防突出事故的关键。
在日常生产中,必须加强对矿工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此外,在突出事故发生后,还应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汇报。
六、定期检查设备定期检查设备是保障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在采掘过程中,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还应加强对设备的更新和改造,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七、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是预防突出事故的基础。
在日常生产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同时,还应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提高矿工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八、加强监管与执法监管与执法是保障矿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煤矿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并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大平矿瓦斯事故分析

郑州煤业集团大平煤矿“10.20”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引发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一、矿井及事故概况大平煤矿隶属于郑州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省属国有企业。
矿井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与新密市交界处(郑州市西南60 km)。
井田东西走向长5 km,南北倾斜宽2 km,面积10 km2。
1982年开始建井,1986年建成投产,原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
2000年、2001年分别进行了矿井通风系统、提升系统改造,2003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130万吨/年。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
矿井开采煤层为二1煤,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厚度1.1~30 m,多为5~7 m,煤层倾角浅部大、深部小,一般7~19°。
煤层直接顶为砂质泥岩,老顶为砂质泥岩或泥岩。
2003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6.16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47 m3/t,瓦斯等级为高瓦斯矿井。
煤尘具有爆炸性,爆炸指数为16.2%。
煤层不易自燃(自燃等级为Ⅲ)。
矿井采用抽出式混合通风方式;有两个回风井,其中西风井担负13,15,11采区和21下山的回风,风量为5536立方米/分。
井下建立了局部瓦斯抽放系统,对13、16两个采区进行瓦斯抽放;矿井安装有KJ90安全监控系统。
2004年10月20日22时09分,21岩石下山发生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突出瓦斯逆流进入西大巷主要进风流中,导致13、15采区巷道和工作面的瓦斯浓度突然上升,并造成西大巷局部地段和13采区瓦斯浓度达到爆炸浓度。
10月20日22时40分,在西大巷与11轨道石门交汇点附近的西大巷内,由架线电机车电火花引发瓦斯爆炸,传播到13采区,波及11、15采区、西大巷、21岩石下山和西翼回风巷道。
这起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和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
二、煤与瓦斯突出地点、时间、类型、强度1、突出地点21轨道下山岩石掘进工作面(标高-282m,距地表垂深612m)。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为了应急救援可能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做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应急处理事故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和设备损失,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特制定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矿各采掘工作面可能发生的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防范和应急救援,补充完善矿综合应急预案。
1.1危险源概况分析矿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2021年瓦斯鉴定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46.33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7.28m3∕t01976年11月13日曾出现过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开采煤层具有爆炸危险性,因此矿有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的风险。
1.2事故可能发生的范围(1)回采工作面较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地点是工作面的上隅角,因为瓦斯的相对密度小较空气轻,易于上浮,且回采工作面风流达不到上隅角,采空区与工作面的瓦斯易于在此处积聚;工作面上出口附近的煤帮在应力集中的作用下,变得比较疏松,容易受爆破引起瓦斯爆炸。
(2)回采工作面较易发生煤尘爆炸的地点是:采煤机破煤处、在刮板输送机处、皮带转载机机头处等地点,因为上述地点粉尘飞扬容易造成煤尘超限,达到煤尘爆炸的条件。
(3)掘进工作面较易发生瓦斯爆炸的地点是高瓦斯工作面、通风质量差的独头掘进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出现冒顶的区域等可能积存瓦斯的地点。
(4)掘进工作面较易发生煤尘爆炸的地点是:掘进机破煤处、皮带转载点等地点,因为上述地点粉尘飞扬容易造成煤尘超限,达到煤尘爆炸的条件。
1.3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时间(1)采煤工作面在采煤机切割时,打眼放炮时,采煤工作面打措施孔时,瓦斯或煤尘浓度超限时等,出现点燃瓦斯所需的最低温度时等均可能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2)掘进工作面在掘进机切割时,打眼放炮时,掘进工作面打措施孔时,瓦斯或煤尘浓度超限时等,出现点燃瓦斯所需的最低温度时等均可能会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TQC/K299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条件及防范措施完整Through the proposed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deal with, common types such as planning scheme, design scheme, construction scheme, the essence is to build accessible bridge between people and products, realize matching problems, correct problems.【适用制定规则/统一目标/规范行为/增强沟通等场景】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大型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条件及防范措施完整版下载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合用于解决各类问题场景,通过提出的方法与对策来应付,常见种类如计划方案、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本质是人和产品之间建立可触达的桥梁,实现匹配问题,修正问题,预防未来出现同类问题。
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20xx年4月7日前,芦岭煤矿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14起,突出总煤量仅为1 329 t,突出总瓦斯量为24 788m3;最大一次突出煤量314t,平均突出煤量95 t/次,瓦斯量1 770 m³/次,基本上均为小型突出,其中大多数为压出和倾出类型。
20xx年4月7日04:18,818—3#溜煤岩石斜巷掘进工作面发生了突出煤量10.5 kt、瓦斯量930 km³、死亡14人的特大型煤(岩)与瓦斯突出,而且是在石门前方有11.2 m岩柱的条件下发生的,这在我国尚属首次。
因此,对这次事故的发生条件、发生原因、经验教训以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对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矿井概况芦岭煤矿属宿东煤田,井田东西走向长8.2 km,倾斜宽3.6 km,面积29.5 km2,设计生产能力为1500kt/a。
从1988年起,对矿井进行改扩建,改扩建后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 400 kt?a,20xx年实现扩建达产,实际生产能力为2 460kt/a。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石门开拓,分3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400 m,二水平标高为—590 m,三水平标高暂定—700 m。
矿井为高瓦斯突出矿井,20xx年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129.25 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31.49m3/t,矿井总进风量13 000m3/min。
矿井开采煤层有8煤、9煤、10煤3层。
其中,8煤平均厚度9.0m,9煤平均厚度3;0 m,8煤、9煤间距平均为3.5m,采用联合布置,在9煤底板岩石中布置采区上山及区段集中轨道平巷和集中运煤平巷,采用斜上山与煤层的运输巷、回风巷联络。
10层煤平均厚度2.1m,独立布置。
2 事故区域概况发生事故的Ⅱ81采区走向长1 100 m,倾向宽550m,开采标高下限为—590 m。
采区可采储量为9 000 kt,采区共有2个采煤面、6个掘进面(煤巷4个,岩巷2个),设计生产能力为500 kt/a。
在采区中部9煤底板布置有人行、运输、轨道3条上山(见图1),采区上山与区段岩石集中巷间通过石门联接。
采区沿倾斜方向划分为4个区段。
事故发生时,三区段为生产区段,四区段为岩巷准备区段。
采区从一水平和二水平同时进风,东、西2翼各布置了1条回风上山,采区总配风量为5 417m3/min。
采区实测煤层瓦斯压力为2.41—2.70MPa,按压力梯度预测,三区段瓦斯压力为3.68MPa,—590 m水平最大瓦斯压力达4.10 MPa。
至20xx年3月底共施工钻场30个,钻孔295个,连孔抽放283个钻孔。
采区一至三区段生产揭露小型断裂构造较为发育,四区段在突出前尚未发现较大的地质构造。
3 事取经过发生突出的是Ⅱ818—3#溜煤斜巷掘进工作面。
该巷在20xx年6月施工Ⅱ818—3#联巷时,已施工平巷4.7m,20xx年4月2日恢复掘进施工。
4月6日23:30瓦检员在迎头装药前测定CH4浓度为:工作面0.20%,回风流0.26%;23:40—24:00放炮,放炮后测定C1厶浓度为:工作面0.20%,回风流0.26%。
4月6日零点班(4月7日00:00—06:00)该掘进工作面出勤7人,4人在工作面打锚杆,2人在车场卸石子,1人看工具及充电。
零点班人行下口风门时,发现风门有异常扇动,随即撤出;验收员在做炮泥时发现1股烟雾涌出;也随即撤离;2名在石门卸碴子的工人同时跟着撤离现场。
跟班的1位区队工会主席在Ⅱ817轨道巷发现风筒有异响,遂带领该工作面施工人员撤离,在经过石门变电所时,发现该处煤尘较大,能见度很低,他将工人带至副井下口向矿调度汇报后又只身返回,发现石门变电所段已被煤岩堵塞。
此时,因风流逆转,高浓度瓦斯已波及Ⅱ81和Ⅱ82 2个采区。
瓦斯逆流3 120多米,事故发生2 h后(7日06:30)在风井扩散口测定瓦斯浓度为9%,26h后降到1%,58 h后才降到事故前的正常值,即到4月9日10:00瓦斯浓度才降到0.6%。
突出时煤层底板距工作面法线垂距达11.2 m,突出是以小断层弱面带为突破口的。
据统计,这次突出煤岩量总计10 500 t,突出瓦斯量为938.2 km³;填堵全巷道总长度796 m,堆积煤厚超过200mm以上巷道34m(见图1);抛出50kg以上的岩块达100多块,其中重量超过5 t 的有2块:尺寸分别为2.15mX0.8mXl.35m和2.1mX0.8mXl.5 m.由于突出强度大,瓦斯逆流往东冲毁Ⅱ818车场3道正反向风门,进入Ⅱ81轨道上山及Ⅱ81运输上山,然后彼及整个Ⅱ81采区;瓦斯流往西冲毁Ⅱ818岩石轨道巷2道正反向风门,逆流至Ⅱ81返煤下山,进入301皮带机巷和Ⅱ82返煤皮带巷,至Ⅱ82一区段皮带机巷,波及Ⅱ822—2工作面及8413的队里验收员于7日03:30到掘进工作面,看到顶板完好,锚杆钻眼已打完,正在安装锚杆,工作面上部钻眼已打完,2台凿岩机正在打下部钻眼。
4月7日凌晨04:00,1名工人寻找炮棍至Ⅱ81等掘进工作面,瓦斯逆流最远距离3 120m。
4 事故发生原因及发生条件分析综合事故工作面煤层瓦斯赋存、煤质特征和地质构造等因素,分析认为本次特大型突出发生的原因主要有:(1)芦岭煤矿以往石门揭煤及机巷掘进均在底板钻孔预抽瓦斯2年以后进行的,而事故地点前后120 m范围尚未进行瓦斯抽放,而煤层原始瓦斯压力达4.10 MPa,较高的煤层瓦斯压力为特大煤与瓦斯突出提供了发生突出的基础条件。
(2)本区段煤层为特厚煤层,煤厚达10m以上,煤层软分层发育,f=0.17,且有连片发育的构造煤存在,煤层瓦斯放散初速度△p达13.08,煤层破坏程度高,为在突出后形成搬运突出物的瓦斯流提供了条件。
(3)地质构造复杂。
尽管在巷道掘进时预计煤层底板距工作面法线垂距达10m左右,但由于有与突出煤层相连的小断层存在,断层弱面带在复杂、强大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蠕变破坏,而掘进中用风镐清底又加剧了破坏过程,使岩柱承载能力下降;同时,构造使得煤层提前切人巷道。
构造应力场为该次突出提供了破碎煤、岩所需要的弹性潜能,降低了岩柱抵抗突出的阻力。
因此,地质构造应力是此次突出的主要因素,构造应力场为突出提供了应力和煤强度条件。
(4)对Ⅱ81四区段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认识不足,石门揭煤局部防治措施编制不严密,在Ⅱ81采区没有按规定设置避难硐室和压风自救系统是煤与瓦斯突出导致伤亡事故的间接原因。
此次突出是煤岩层在构造应力作用下迅速、连续破坏,煤体内的高压瓦斯瞬间解吸,形成强大的瓦斯与煤粒风暴,以断层弱面为突出口,挟带岩块冲向采掘空间。
从技术上分析,导致突出的走向小断层在无钻孔和巷道直接揭露条件下,客观上难以预见和防治。
尽管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目前尚未被人们完全认识,导致特大型突出的因素尚未被我们确知,但从此次事故可以初步认为发生特大型突出至少具备以下条件:①地质构造及构造应力场的存在。
构造产生构造煤,构造应力场为特大型突出提供破碎煤岩所需要的弹性潜能;②煤层内高瓦斯压力和厚度较大的构造煤软分层存在。
高瓦斯压力和放散能力强的软分层是形成瓦斯流的基础条件。
5 经验教训芦岭煤矿过去没有发生过特大型突出,也是此次突出造成伤亡事故的原因之一。
过去从未发生过特大型突出,不能证明现在和将来不会发生特大型突出。
对于防突工作必须持科学而又严谨的态度,应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的要求进行,不能存在半点侥幸和麻痹大意。
此次事故进一步证明了煤层是非均质体,瓦斯突出分布是极不均匀的,瓦斯突出强度增加并不二定是渐进的。
河南东平煤矿第一起突出发生在向斜轴附近,强度达1 000 t以上,因此在突出煤层采掘过程中加强地质工作尤其重要。
而此次事故,在三号溜煤眼东西共120 m范围内,未进行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探明工作。
该掘进工作面在20xx年6月施工的4.7m 平巷时已见铝土层位异常,20xx年4月3日刷邦时又发现铝土层,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未能按《煤矿安全规程》第181条:“在突出煤层顶底板掘进岩巷时,必须定期验证地质资料,及时掌握施工动态和围岩变化情况,防止误穿突出煤层”的规定及时探明、验证地质资料。
基础培训工作薄弱,部分职工对发生突出灾变后的避难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能自觉配带自救器逃生,致使灾变发生后该区域多名作业人员因缺氧受到不同程度伤害;同时,由于Ⅱ81二区段五号溜煤眼的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致使灾变发生后,掘进二区副队长在组织工人逃生时误坠该溜煤眼身亡。
6 防范措施(1)在突出煤层采掘过程中加强地质技术和管理工作,细致分析地质和钻孔资料,尤其是石门揭煤工作面前方的地质构造形态及构造演化史研究分析工作,努力掌握本矿地质构造和煤与瓦斯突出之间的规律,更好地指导防突工作。
揭煤前坚持打构造探测孔,确切掌握煤层的确切位置和地质构造情况。
(2)进一步提高对煤与瓦斯突出规律的认识,尤其是从事防突技术和管理工作的人员,认真落实防突管理责任制的同时,善于总结本矿突出规律,借鉴国内外科研成果和成熟经验,提升自身专业技术水平。
(3)在加强煤层瓦斯压力、钻孔有效排放半径、煤层透气性系数等瓦斯参数测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防突技术措施;加强停开工的技术管理,严格作业规程、措施审批程序,严格按计划、规程和措施的规定施工,避免开工、停工的随意性。
本处可输入公司或团队名字THIS TEMPLATE IS DESIGNED BY FOONSH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