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同步练习1 北师大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文字素材北师大版32

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文字素材北师大版32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抗敌歌》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永久抗敌将仇报!家可破,国需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努力杀敌誓不饶,努力杀敌誓不饶!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文化疆土被焚焦,须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血正沸,气正豪,仇不报,恨不消!群策群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拼将头颅为国抛!《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五月的鲜花》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遮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怒吼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救亡进行曲》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

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脚步合着脚步,臂膀扣着臂膀,我们的队伍是广大强壮,全世界被压迫兄弟底斗争,是朝着一个方向。

千万人的声音高呼着反抗,千万人的歌声为革命斗争而歌唱。

我们要建设大众的国防,大家起来武装,打倒汉奸走狗,枪口朝外响!要收复失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旧世界的强盗杀光!《救国军歌》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八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21课 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参考

八年级历史 第四单元 第21课 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参考
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的过程中,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场、
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
12/7/2021
第二页,共二十五页。
二、教学方法
鉴于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深化,对教材、教学环境(huánjìng)、学生
学情及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分析,确定教师在本节课中以策划和点播为主,充 分利用可开发的资源,通过多媒体辅助课堂活动,使学生思维由感性上升到 理性,由理解、感知到感受、升华。学生以活动竞赛的方式,听、学和歌唱 来感受,通过个人展示、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完成。
12/7/2021
第十六页,共二十五页。
结束语
同学们,歌声中我们重温了这段感人的历史。透过历 史,我们体验到,抗日战争时期,国破山河碎,大敌当前, 亿万民众把个人的命运和祖国的安危系在一起,“天下一 家”的民族意识使整个中华民族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感召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把维护祖国安 危作为自己(zìjǐ)的神圣职责,努力成为中华民族不朽的脊梁!
铭记历史,弘扬民族气节! ye!
国兴我荣,国亡我耻! ye! 大家起来,担负起国家的兴亡! ye!
我们不做亡国奴! ye!
(这种方式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首先掀起(xiānqǐ)一个小高潮)
12/7/2021

第八页,共二十五页。
主持人: “诗言志,歌永言。”抗战时期,承受着深重苦难的
中华民族发出了抗争的怒吼,一首首不朽的战歌在血火中 诞生。
感受和加深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解。
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提高
学生从艺术的角度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word教案

北师大版历史八上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word教案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抗日救亡歌曲,重温历史,加深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明白得。

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硕的历史信息,拓宽知识面,提高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

学习通过量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学唱抗日救亡歌曲,和交流学唱后的感受,培育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爱好。

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布置场景、制作课件,培育相互帮忙、集体协作的精神。

在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的进程中,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场、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昂贵斗志,提高主动参与社会的意识。

活动预备全班按平日的分组情形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有负责本组事宜的小组长,组内成员分工协作。

教师说明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给学生提供相关参考书目、网址。

各组或查阅书面、影像资料,或借助互联网技术,或采访相关人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搜集以下资料:①有关抗日救亡歌曲作者、词曲内容等方面的资料;②有关抗日救亡音乐作品的影像资料或伴唱带等;③与抗日救亡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口号等。

每组依照自身特点或优势设计出本组的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各组长研究出最正确联唱方式。

然后学生在教师配合下制作课件。

教师课前将每组选出的最喜爱的歌曲打印成歌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学唱,每组至少学会两首。

各组选出一名学生组成裁判组,裁判组制定竞赛规那么及评分表,课堂中随时作记录,课前预备好纪念奖品。

没有网络设备的学校能够用录音机播放,也能够由教师或学生演唱。

导入新课咱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歌。

你可曾明白,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带给人们的是何等庞大的精神力量!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万万同胞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不久华北又告急,民族危机日趋严峻。

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全国各界群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一首首唤醒民众抗日救亡的歌曲响彻五湖四海、长城内外,融进了人们的血脉,成为抗日战争年代的号角。

历史: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2)

历史: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课件(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2)

博雅 发表评论于2007-7-5 8:22:00 “七七 事变”七十年:今年重聚卢沟桥老兵仅剩六人
2007年07月04日 21: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南京七月四日电 (记者 丁梅 孙祥明)今天,“七七 事变”亲历者、原国民党第二十九军老兵李鸿斌从南京启程, 前往北京参加“七七事变”亲历者重聚卢沟桥活动。座谈会上, 李鸿斌老人回忆起当时战斗的激烈场面以及无数战友英勇牺牲, 不由得满眼热泪。他说,这些参加过卢沟桥抗战的二十九军老 兵们最年轻的八十八岁,而最年长的已经一百零六岁,全国不 到四十人,身体情况都不甚乐观。李鸿斌老人向记者多次提起: “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已经没有下一个十年(即八十周年) 喽”。 “今天来参加会议,不是只是我一个人来,代表了千千万 万死难的烈士和战友来的,带着一种使命感来参加这次会议, 希望社会各界能有更多的人去关注抗战老兵,记住抗战精神!” 八十五岁的抗战老兵王楚英虽不是二十九军老兵,但也来参加 《国威》关爱老兵公益活动。 据介绍,今年能参加“七七事变”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二 十九军老兵只有六位。另五位老兵分别是:崔金品(九十一岁), 赵金典(九十二岁),张可宗(八十八岁),马步先(八十八岁)和 孙敬生(九十三岁)。七十年前,他们都是二十九军的将士,在 “七七事变”中共同抵抗侵华日军的进攻。
《义勇军进 行曲》,八 年抗战第一 歌,后成为 中国国歌。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一曲《长城谣》,唱尽了一个民族的仇和恨。 刘雪庵作曲,潘子农作词,1937年“七七事变”后作于上海。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 一天来到了!29军大刀队英勇杀敌的捷报催生了这支时代战歌。
历史衔接教育一
我们不能忘却七十年前那枪声,它传达的,是中华民 族伟大精神黄钟大吕般的历史回响。面对侵略者的凶残狂 暴,长期积弱受侮的中华民族,在枪声中警醒,在枪声中 奋起,用正义的枪声宣告我们民族的浴火重生……

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文字素材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文字素材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文字素材北师大版——学习与探究之四《抗敌歌》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永久抗敌将仇报!家可破,国需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努力杀敌誓不饶,努力杀敌誓不饶!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文化疆土被焚焦,须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血正沸,气正豪,仇不报,恨不消!群策群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拼将头颅为国抛!《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五月的鲜花》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遮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怒吼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救亡进行曲》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

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脚步合着脚步,臂膀扣着臂膀,我们的队伍是广大强壮,。

第21课 历史的回B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第21课  历史的回B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游击队之歌》背景介绍: 贺绿汀词曲。作于
1937年。这是一首进行曲风格的群众歌曲。作曲家以饱满的 政治热情,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用鲜明的音乐形象,反映了 活跃在敌后的游击战士的生活和精神风貌。这里有风餐露宿 的艰苦生活,又有灵活机智的行军战斗;既有对敌人的蔑视 嘲笑,又有誓死卫国的雄心壮志。如“没有吃,没有穿,自 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人们造”,成功 地反映了人民战争中游击队员们在极其艰苦的抗日战争环境 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一首短小的歌词,其容量如此丰富, 内涵如此深邃,真不愧为传世之作。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一乐章:勇往直前
歌名抢答
(1)这首歌是一部影片的主题曲,该片描写“九一八” 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歌曲号召青年学生 “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唱出 了当时青年学生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在青年学生中产生强烈 的共鸣,逐渐成为青年学生毕业时所必唱的一首歌曲。 (2)这首歌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曲,它号召中华 民族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 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3)“我的家……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 大豆高梁。”
背景介绍: 1938 年 11 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 光未然从陕西壶口东渡黄河,途中亲历了黄河的险 峡急流、怒涛漩涡,目睹了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 的情景,聆听了悠长、深沉的船夫号子。1939 年春 天回到延安后,他创作出长篇朗诵诗《黄河吟》。 同在延安的音乐家冼星海听后触发了创作灵感,写 就了这部千古绝响——《黄河大合唱》。
(4)这首歌作于1937年7月,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七七事变 后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 念。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 去!” (5)“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 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6)该曲以我们的母亲河为背景,热情地歌颂了中国人民 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整个作品自始至终充满着激动人心的情感 力量和雄伟浑厚的气魄。它后来成为中国交响乐团经常演奏的曲 目之一。它的歌词是“风在吼,马在啸……” (7)“……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 强。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1课 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第21课 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第21课抗日歌曲大联唱【学习目标】1.学唱抗日歌曲,重温历史,加深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解。

2.在学唱抗日歌曲的过程中,真切的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以万民众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

3.知道历史歌曲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提高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感受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增强民族情感,学会合作。

【学习重点】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提高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

【学习难点】在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的过程中,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场、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

【学法提示】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布置场景、合唱救亡歌曲一、导入示标: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

二、自学知疑:(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这首歌是一部影片的主题曲,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歌曲号召青年学生“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唱出了当时青年学生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在青年学生中产生强烈的共鸣,逐渐成为青年学生毕业时所必唱的一首歌曲。

歌名及词曲作者,,。

2.这首歌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曲,它号召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歌名及词曲作者,,。

3.“我的家……,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歌名及词曲作者,。

4.这首歌作于1937年7月,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名及词曲作者,。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步骤一:歌曲联唱:每组起唱一首歌的开始一二句,由下一组接唱至少三句以上;接唱组再起唱另外一首,再由第三组接唱,如此循环,唱不出组被淘汰,由下一组接唱,直至剩下最后一组为止。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黄河大合唱素材 北师大版 精品

最新-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黄河大合唱素材 北师大版 精品

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简介词:光未然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

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

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黄河大合唱》写成于抗日战争时期,1938年秋冬,作者随抗日部队行军至大西北的黄河岸边。

中国雄奇的山川,战士们英勇的身姿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时代的呼唤促使他怀着高涨的爱国热情谱写了一篇大型朗诵诗《黄河吟》,后来被改写成《黄河大合唱》的歌词。

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结构介绍全曲由《序曲》(乐队)、《黄河船夫曲》(合唱)、《黄河颂》(男声独唱)、《黄河之水天上来》(配乐诗朗诵)、《黄水谣》(混声合唱、女中音独唱)、《河边对口唱》(对唱、合唱)、《黄河怨》(女声独唱)、《保卫黄河》(齐唱、轮唱)和《怒吼吧!黄河》(合唱)等八个乐章组成。

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在音乐布局上以《序曲》呈示基本主题、首尾合唱呼应、中间各乐章交替发展和末乐章的总结概括,以及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音乐语言明快简练、通俗易解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和乐队的交响性发挥,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

《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历史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著名诗人光未然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抗日战争中一首首不朽的民族战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不停地奋斗着、前进着,让我们一起来体会那战歌的强大动力吧!
【课内探究】
1.《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
A.聂耳 B.冼星海C.贺绿汀D.田汉
2.《黄河大合唱》的曲作者是 ( )
A.聂耳 B.冼星海 C.王立平 D.田汉
3.《卢沟桥之歌》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 )
A.九一八事变 B.柳条湖事件
C.七七事变 D.八一兰事变
4.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同学们都会高唱
《国歌》:“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你知道《国歌》的原名及曲作者吗?
(2)这首歌曲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精神风貌?唱起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课外拓展]
5.为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1周年,某校准备举行抗日歌曲大联唱活动,并发动学生广泛收集抗日救亡歌曲,请快快行动起来吧!
(1)收集歌曲:看谁收集的抗日救亡歌曲最多。

(2)场景布置、节目编排:看谁编排的抗日歌曲大联唱活动最新颖、最有特色、最有意义。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