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面料组织分析
面料织物成分及结构分析PPT课件

目的和意义
目的
通过对面料织物成分及结构的分析, 了解其性能特点、品质差异和用途范 围,为纺织品的生产、研发、品质控 制和市场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意义
有助于提高纺织品的性能和品质,满 足消费者需求;有助于推动纺织行业 的科技进步,提升产业竞争力;有助 于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
耐磨性好,弹性好,但易产生静电。
混纺纤维成分
棉麻混纺
结合了棉花和麻的优点, 既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吸湿 性,又有快干性。
涤棉混纺
结合了涤纶和棉花的优点, 既有棉花的柔软舒适,又 有涤纶的耐磨性。
毛涤混纺
结合了羊毛和涤纶的优点, 既有羊毛的保暖性和弹性, 又有涤纶的不易变形性。
03
面料织物的结构分析
表面结构分析
纱线结构
分析纱线的细度、捻度、股数等 结构参数,以及这些参数对织物 的质地、弹性和耐磨性的作用。
织物密度
测量织物的经纬密度、纱线密度 等参数,以评估织物的紧密程度
和工艺水平。
织物组织结构分析
织物组织
研究织物的组织结构,如平纹、斜纹、缎纹等,以及不同组织结 构对织物的外观、手感和性能的影响。
交织规律
表面纹理
描述织物表面的凹凸、颗粒、起 绒等纹理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
织物外观和触感的影响。
表面光泽
分析织物表面的反射和折射特性, 以及如何影响织物的光泽度和视觉 效果。
表面疵点
识别和分析织物表面可能存在的瑕 疵、破损、色差等问题,以及这些 问题对织物品质的影响。
内部结构分析
纤维排列
纺织面料来样分析—织物正反方面、经纬向、组织和色纱排列规律分析

③ 纱缨的分组: 在布样的一边先拆除若干根一个系统的纱线,使织物的另一个系统的纱线露出 10mm
的纱缨,然后将纱缨中的纱线每若干根分为一组,并将1 、3 、5 ……奇数组的纱缨和 2 、 4 、6 ……偶数组的纱缨分别剪成两种不同的长度,如图(b)所示。这样,当被拆的纱线置 于纱缨中时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与奇数组纱和偶数组纱的交织情况。
判断机织物经纬向的方法 (9)毛巾类织物,起毛圈的纱为经纱,不起毛圈的为纬纱。 (10)条子和格子织物,一般沿条子方向的纱线为经纱,格子偏长或配色比较复杂的纱为经纱。
经
经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判断机织物经纬向的方法 (11)纱罗织物,有扭绞的纱线为经纱,无扭绞的纱线为纬纱。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2.针织物横纵向分析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概念:机织物是由相互垂直排列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制品。 其中,沿织物长度方向的纱线称为经纱,沿织物宽度方向的纱线称为纬纱。
1.机织物经纬向的分析
判断机织物经纬向的方法 (1)当样品有布边时,则与布边平行的纱线为经纱,与布边垂直的纱线为纬纱。 (2)含有浆料的纱为经纱,不含浆料的纱为纬纱。
1.一般织物正面的花纹、色泽均比反面清晰美观。 2.具有条格外观的织物和配色模纹织物,其正面花纹必然是清晰悦目的。
3.凸条及凹凸织物,正面紧密而细腻,具有条状或图案凸纹,而反面较粗糙, 有较长的浮长线。
凸条
长浮线
4. 斜纹织物中纱斜纹织物以左斜(↖)为正面,线斜纹织物以右斜(↗)为正面。
左斜(↖)
单纱方向纬向。
若单纱织物经纬向捻向不同时,一般经纱为Z捻,纬纱为S捻。 (7)若织物两个方向纱线的捻度不同时,则捻度大的纱线为经纱,捻度 小的为纬纱。 (8)若织物的经纬纱线密度、捻向、捻度都差异不大时,则纱线的条干 均匀、光泽好的为经纱。
纺织面料分析大全

纺织面料分析大全织物分析的工程简述如下:一、织物的正反面的鉴别二、织物的经纬向的鉴别三、测定织物的经纬密度四、织物组织的分析五、织物经纬原料的鉴别六、经纬纱织缩率的分析七、经纬细度的分析八、捻度和捻缩分析九、织物技术计算十、经历法织物技术计算的简单过程一、织物的正反面的鉴别一、织物的正反面的鉴别一般织物正面都较平整、光滑和细致;注意:双面织物那么不需强求区分正反面;二、织物的经纬向的鉴别二、织物的经纬向的鉴别⒈ 一般情况下,密度大的为经向;品质好的为经丝;丝线较细的为经丝;〔主要根据〕⒉ 样品有布边,布边方向为经向;⒊ 交织织物中以高档原料为经向;⒋ 可借助织物疵点鉴别经纬向,如筘路、经柳、柱渍为经向疵点,亮丝、松紧档等为纬向疵点,故这一系统为纬向;三、测定织物的经纬密度本帖最后由 wdnwdn206 于 2021-9-29 02:58 编辑织物单位长度中排列的丝线根数称织物密度,有经向密度和纬向密度之分。
织物密度通常以10厘米或1厘米或1英寸中丝线数为计量单位;1 方法与步骤1)在织物上量出一定间隔 (如1厘米,在两端用颜色作好记号);2〕在分析镜下点两个记号间所含的丝线根数;3〕重复(1)(2)步骤3次;⒉ 实验记录及计算所量长度:经向__________厘米纬向__________厘米次数根据123平均值〔根〕经纱根数〔根〕纬纱根数〔根〕计算得出:经密 ___________根/cm 纬向缩率___________根/cm3.考前须知:1)在量间隔作标记时,必须与丝线平行;2〕点数时的准确度为0.5根/厘米;四、织物组织的分析⒈ 工具:照布镜,分析针。
⒉ 方法及步骤:当织物经纬密度较小,纱线较粗,组织简单,那么可在分析镜下直接观察经纬交织规律,并将其交织规律填入意匠纸的方格中,画出组织图。
在织物密度较大,原料纤度较细,组织复杂,那么要用拨拆法采分析织物组织,其步骤如下:1〕将样品的经纬丝沿边拆去一厘米左右,以形成丝缨;2〕在分析镜下用针拨第—根经丝(或纬丝)在纬丝的丝缨中,在照布镜下观察第一根经丝(或纬丝)与数根纬丝(或经丝)的浮沉规律,至少两个循环为止,并把这一规律记录在方格纸上然后抽掉已拔出的经丝(或纬丝);3〕拨出第二根经丝,用与上述一样的方法,记录第二根丝线的沉浮规律,这样一直到出现循环为止;4〕当所分析配色模纹织物时,必须将色纱排列循环与组织配合起来。
-- 纺织面料基础知识

(7)磨毛、磨绒、开纤
(8)涂层,有涂银胶、白胶、色胶、珠光胶、优丽胶
(9)复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布料贴合在一起
(10)印花,分机印、手印,又分平板机、圆网机、手工台板、热转移印,涂料、染料
(11)压光、轨光、压花
第一总部分 面料分类
面料成份分类:
(6)氨纶,例如杜邦莱卡
(7)麻
(8)莫代尔纤维,是一种纯天然木浆纤维,性能优于棉
(9)复合丝,两种不同材质的化纤合在一起
(10)大豆纤维,由大豆提练出来的纤维
纺织面料的后整理方法:
(1)直接染料
(2)活性染料
(3)分散染料
(4)溢流染色
(5)高温高压染色
20.经编针织物
a.经平织物
b.经绒强物
c.经平绒
21.色织物
22.色纺织物
23.混纺织物
24.交织物
25.印染织物
26.烂花织物
27.涂层织物
28.其他织物
第二部分 分类解释
一、按照织物成份分类
按照织物成份分面料可分为:A.棉织 B.麻织物 C.毛织物 D.丝绸织物 E.化学纤维面料 F.针织品类面料 G.裘皮及皮革面料
三.特别要区别的几种织物:
有些织物用以上两种方法分类,较为笼统,不易理解,我把它们单独列出,逐对区别!
1、色织物与色纺织物:
色织物——对纱线进行染色,然后使用有色纱线进行织布,如很多衬衫面料、牛仔布等。
色纺织物——对纤维进行染色,先纺纱,再用纺好的纱线进行织布。
2、印染织物与烂花织物
1.棉织物
2.麻织物
梭织织物组织分析

织物组织一、织物及组织基本概念1、 织物1.1 由纺织纱线制成的扁平柔软而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奇厚度的制品称为织物。
可分机织物、针织物,编结织物和非织造织物。
我们这里所说的“织物”是“机织物”的简称,它是由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的纱线,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交错沉浮而形成的。
2、 织物组织2、1”。
纬纱浮在经纱之”表示。
2.2 由交织规律达到重复为止的经纬纱数组成的织物基本单元称为完全组织。
一个完全组织中的经纱根数叫完全经纱数或经循环。
一个完全组织中的纬纱根数叫完全纬纱数或纬纱循环。
3、 织物组织分类3.1 原组织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类组织,如平纹。
3.2 变化组织:由原组织变化而来的一类组织,如经重平,纬重平等。
3.3 联合组织:由几种原组织与变公组织联合而成的一类组织。
3.4 复杂组织:在经、纬两个方向中,至少有一个方向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纱线构成的一类组织,如双层布。
3.5 大花纹组织:综合以上各组织,在织物在表面形成大型花纹图案的一类组织。
4、 织物的经纬密度及紧度4.1 经纬纱密度及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4.1.1单位长度内经纱排列的根数叫经密,单位长度内纬纱排列的根数叫纬密。
我们一般以每英寸内经纬纱排列的根数来表示经纬密度。
一般来说,织物中密度大的那个方向的纱线屈曲程度大,突出织物表面显著,织物表面就显现密度大那个方向的纱线效应,经密大的织物表面呈经面效应,纬密大的织物表面呈纬面效应,这些都要在纱线的纱支、原料及组织相同的情况下才具有可比性。
4.2 织物紧度及其对织物性能的影响4.2.1为了使不同纱支、原料及组织构成的织物中经纬纱排列的紧密程度具有可比性,我们引入一个紧度的概念,就是纱线的投影(即覆盖)面积对织物面积的比值。
紧度分经向紧度和纬向紧度。
5、 三原组织 5.1 平纹组织5.1.1定义:经纱和纬纱相互一沉一浮的交织,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交织情况刚刚相反的最基本一种组织叫平纹组织。
如图:A 双起平纹B 单起平纹5.1.2平纹组织在基本特点:正、反面组织相同,完全经、纬纱数是所有织物中最小的,而经纬纱交织次数是最多的,因此经纬纱的弯曲变形次数多,织缩率是所有组织中最大的,(相同原料——纱支)5.2斜纹组织5.2.1定义:相邻两根纱线的沉浮情报况逐根相错,在织物的表面形成一条条倾斜的纹路,这种组织叫斜纹组织。
织物面料分析之详解步骤

织物面料分析之详解步骤第一步:选择样品从需要分析的织物中选择代表性的样品。
样品应该是符合要求的典型织物,而非次品或异常织物。
第二步:观察外观对选定的织物样品进行外观观察,包括颜色、纹理、光泽、表面质感等。
通过外观观察可以初步判断织物的质量和特点。
第三步:纤维组成分析首先进行化学试剂测试,例如试剂滴定法、溶解法等,以确定织物的纤维组成。
常见的纤维有棉、麻、羊毛、丝、化纤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织物的断面,进一步确定织物的纤维成分。
第四步:纱线密度测定纱线密度是指织物中经纬纱的线密度,用于判断织物的粗细程度。
通过检测织物的纱线密度,可以推测织物的质量和用途。
纱线密度的测定可以使用专业的纱线密度计进行。
第五步:织物结构分析织物的结构包括经纬纱的排列方式、纱线的交织方式以及纱线的密度等。
通过显微镜观察织物的结构,可以了解织物的密度、均匀度、纱线强度等性能指标。
第六步:力学性能测试对织物进行拉伸、撕裂、抗磨、耐磨等力学性能测试,以了解织物的强度、耐久性和抗磨性等。
这些测试可以使用专门的力学性能测试仪进行,也可以通过手动测试。
第七步:功能性能测试根据织物的用途和要求,进行吸湿性、透气性、防水性、防光性等功能性能测试。
这些测试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进行,如吸湿性测试仪、透气性测试仪等。
第八步:化学成分测试有些织物样品可能含有一些化学成分,如染料、助剂等。
通过化学成分测试,可以确定织物中的化学物质,并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第九步:环保性能测试对织物进行有害物质检测,如重金属含量、致敏物质含量等。
这些测试可以用来评估织物的环保性能,确保其符合环保要求。
第十步:结果分析和总结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对织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和总结。
综合判断织物的质量和适用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

常用的织物组织分析方法织物组织分析是纺织工艺和纺织品质量检验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对织物组织的分析,可以了解其结构、性能和特点,进而对纺织品的性能和品质进行评估。
以下是常用的几种织物组织分析方法:1.织物构造分析:织物构造是指构成织物的纱线之间的相互关系。
织物构造分析主要通过观察织物截面、纱线的位置和顺序、织物密度等来确定织物的组织结构。
常用的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织物剖面分析、纱线构造分析等。
2.织物密度测定:织物密度是指织物单位面积上的纱线密度。
织物密度的测定一般采用计数器或显微镜进行。
计数器法是将织物缩小到标准尺寸,然后在一个确定的面积上进行纱线计数,从而计算出织物的密度。
显微镜法是在显微镜下观察所选区域内的纱线数目,并根据已知区域的面积计算出织物的密度。
3.织物断面观察:织物的断面观察可以反映织物的结构和纱线的分布情况。
常见的断面观察方法有显微镜观察和切割法。
显微镜观察方法通过将织物样品切成薄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结构和排列情况。
切割法是将织物样品切割成薄片,然后在光源下观察织物断面的形状和线条。
4.织物重量测定:织物重量是织物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其测定方法主要有称重法和浸泡法两种。
称重法是将已知面积的织物样品放在称上,通过称取织物的重量来计算其单位面积的质量。
浸泡法是将织物样品放入水中,使其充分湿润,然后在称上称取其净重,再除以面积,即可得到织物的质量。
5.织物断裂强力测试:织物的断裂强力是指织物在受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时所承受的最大强度。
常用的断裂强力测试方法有抗拉测试、抗剪测试和抗撕裂测试。
抗拉测试通过将织物样品加在拉力机上,逐渐施加拉力,直到织物发生断裂,通过测量拉断强度来评估织物的强度。
抗剪测试是通过将织物样品在一个夹持器的作用下进行剪切,测量织物的剪切强度。
抗撕裂测试是通过将织物样品进行撕裂操作,测量织物的撕裂强度。
织物组织分析方法在纺织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以帮助纺织厂了解织物的性能和品质,从而指导生产和质检工作。
织物组织的观察与分析

织物组织的观察与分析纺织品的各种织物组织对织品的外观,结构及其性质都有一定影响,评定织品质量时,应该分析织品的织物组织,同时结合使用特点,原料性能研究织物组织设计是否合理,对如何扩大和改进花色品种都有重要的意义。
纺织品是在织机上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也就是经纬线按一定规律地相互沉浮,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和花纹,这种组织称为织物组织。
织物的组织有多种,其中原组织是所有织物中最简单、最基本的一类,也是构成其他组织的基础组织,又称基本组织,其他的各种组织都是由原组织变化衍生而来。
原组织包括平纹、斜纹和缎纹三类组织。
平纹组织:即经纱和纬纱每隔一根纱线即交织一次。
采用这种组织,织物密度不太高,但耐磨性和透气性好,且织物较为轻薄。
由于平纹组织的交织点很多,经纬线的抱和最为紧密,因此,平纹织物的质地最为坚牢、外观最为平挺。
这种组织应用极为广泛,最普及常见的棉平布、有电力纺、双绉、乔其纱等。
斜纹组织:组织点连续成斜线的织物。
在一个完全组织中,往往只有一个经组织点,其余都是纬组织点,或者只一个纬组织点,其余都是经组织点。
采用这种组织,由于一个完全组织循环内的交织点少,浮线较长,手感松软,组织织物密度较高,产品比较厚实,组织立体感较强,但织物的牢固度差。
最普及常见的有斜纹布、卡其、劳动布、法兰绒。
缎纹组织:经纱和纬纱至少隔三根纱才交织一次。
采用这种组织,织物密度更高、更加厚实,更柔软,表面光泽好,最为富贵华丽,在织物中应用很广。
如织锦缎、花软缎。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熟悉分析仪器——生物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2、观察六种织物试样的组织特征,掌握织物组织图的绘制;3、根据绘绘制图,确定织物的所属哪类组织,进一步感受织物的特性。
二、试验仪器和试样仪器为普通生物显微镜。
试样为棉布、羊毛、涤纶、锦纶、卡其、的确良六种织物,擦镜头纸和蒸馏水等。
三、实验方法和程序1、识别显微镜各主要部件的位置,并检查其状态是否正常,包括粗调和微调装置、物镜和目镜移动装置、集光器和光阑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纺织纤维一:概论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细长物质称为纤维。
但是不是所有的纤维都能用来制成纺织品。
纺织纤维是具有可纺性、可染性和一定强度、弹性、柔软性、细度、长度等特性并用来制造纺织品的各种纤维。
总的来说纺织纤维具有的特点就是:有细长的形状,柔软的而且富有弹性,能用于纺织生产。
二:分类(一):根据纤维的几何结构可以分为长丝和短纤1、长丝:指长度很长,连续的天然丝和化纤丝。
长丝分为单丝和复丝。
单丝由化纤厂用单孔喷丝头纺制出来或者从单颗茧子拉出来的丝。
纺织行业生产用的长丝大多是复丝,即两跟或者两跟以上的单丝组成。
如150D/96F,就是由96根单丝组成。
2、短纤维:指长度较短的天然纤维和切断的的化学纤维。
切断的化学短纤维中又可以分为棉型纤维,毛型纤维,和中长纤维,一般棉型纤维长度在33—38mm,毛型长度在76mm 以上,中长型纤维在51—66mm。
短纤维又分为纯纺纱和混纺纱,具有一种原料的叫纯纺纱,具有两种及以上的原料叫混纺纱。
(二):根据纤维的来源分类:1、天然纤维:指在自然界生产或者形成的又适用纺织生产使用的纤维,主要有动物纤维,植物纤维,矿物纤维2、化学纤维:是指用天然的或者合成的聚合物为原料,经过化学方法制成的纤维。
主要有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无机纤维。
纺织纤维分类表:三:纺织纤维的特性(一)纤维的粗细1、长丝类原料,定长制方式表示其粗细。
是以规定单位长度的纤维所具有的重量来表示,其性质是数值越大,表示纤维越粗,反之就越细。
通常有三种方式:①:旦尼尔(D):规定9000米定长内纤维所具有的重量克数。
就通常我们所说的D数。
例如100D,意思9000米长的这种纤维(丝)有100g的重量②:特克斯(Tex)规定1000米定长内纤维所具有的重量克数。
③:分特克斯DTex规定10000米定长内纤维所具有的重量克数。
2、定重制方式:用于短纤是以规定单位重量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来表示,其性质是数值越大,表示纤维越细。
反之越粗。
通常有两种形式。
①:公制支数(N):规定1克重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②:英制支数(S):规定1磅重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840码)数。
四:我们常用纺织纤维原料的功能介绍(一):棉纤维:棉纤维的生长分为生长期,加厚期,转曲期,棉纤维的种类:1、陆地棉,又称细绒棉,,站世界棉花总产量的85%以上。
我国的陆地棉栽培面积占棉田总面积的98%以上。
2、海岛棉:又称长绒棉,品质优良,产量高。
国内在新疆,上海和广州有商量种植。
长绒棉是高档的纺织产品原料。
3、亚洲棉:又称粗绒棉,原产于印度,纤维短粗,只能适应个别纺织品的需要4、非洲棉,有称草棉,原产非洲,品质与亚洲棉接近,逐渐淘汰。
棉纤维的形态:1、横截面形状: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截面是不规则的腰圆型,中有中腔。
2、纵向形状:棉纤维具有天然转曲,它的纵截面呈不规则的而且沿纤维长度不断改变转向的螺旋形扭曲。
常规说法中棉纱的等级:1、普梳纱:指用普梳纺纱工艺纺出的纱线2、精梳纱:指用品质优良的棉纤维作原料,纺制时比普梳纱增加精梳工序而生产的纱线。
精梳棉纺出的纱较细而目前我们的用纱主要是精梳环锭纺,精梳紧密纺。
棉纤维的化学稳定性能:棉纤维的主要组成成分物质是纤维素,所以耐碱不耐酸。
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或者液氨中处理后,纤维横向膨化,从而截面变圆,天然扭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
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提高纤维强力。
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丝光原理。
但是碱的浓度过高,同样回对棉纤维起破化作用。
(二):麻纤维:麻纤维主要分为茎纤维和叶纤维。
茎纤维从麻类植物茎部取得的纤维。
叶纤维从麻类植物叶子取得的纤维。
麻纤维的形态结构:不同种类的麻纤维的截面形状不尽相同。
苎麻大多呈腰圆形,有中腔,胞壁有裂纹。
亚麻截面呈多角形,也有中腔。
麻纤维的纵向大多较平直,有竹节效果。
麻纤维的形态化学性能:主要组分是纤维素,因此麻纤维的化学稳定性能与棉相似,耐碱不耐酸。
(三):粘胶粘胶纤维是指从木材和植物杆等纤维素原料中提取的α-纤维素,或以棉短绒为原料,经加工成纺丝原液,再经湿法纺丝制成的人造纤维。
分人造丝和人造棉。
(四):天丝天丝是一种纤维素纤维,采用溶剂纺丝技术,干强略低于涤纶,但明显高于一般的粘胶纤维,湿强比粘胶有明显的改善,具有非常高的刚性,良好的水洗尺寸稳定性(缩水率仅为2%),具有较高的吸湿性,纤维横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光泽优美,手感柔软,悬垂性好,飘逸性好。
总起来说:天丝具有:1 有棉的柔软性 2 有涤纶的高强力 3 有毛的保暖性但是它在湿热的条件下容易变硬,在冷水的挑绒性也不好。
(五):莫代尔(六):涤纶,涤纶本身是一个商品名称,化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
属聚脂纤维的一种,采用熔体纺丝法制得。
有长丝和短纤。
例如75D/100D/150D属长丝,45sT/32st/21 sT,属短纤。
五:纺织纤维的鉴别1、手感目测:根据各种纤维的外观形态,颜色,光泽,长短,粗细,强力,手感,含杂等情况,依靠感官来鉴别。
例如天然纤维中棉毛丝麻,各有显著特点,棉纤维比较柔软,长度短,含杂质和疵点。
麻纤维手感较粗硬,羊毛纤维较长有卷曲,柔软而富有弹性。
蚕丝具有特殊的光泽,纤维细而柔软。
氨纶为高弹,高伸长,高回复性。
2、形状3 、燃烧特点介绍常见的几种纺织原料的规格长丝类一:涤纶长丝类:(FDY),通常有50D FDY 75D FDY 100D FDY 150D FDY 200D FDY 250D FDY 等二:涤纶低弹丝类:(DTY),通常有75D DTY 100D DTY 150D DTY 200D DTY 250D DTY 300D DTY 等。
三:涤纶预取向丝(POY):通常有50D POY 68D POY 75D POY 100D POY 150D POY 等四:锦纶丝类:(尼龙):分为长丝和弹力丝类:通常有20D、30D 40D 50D 60D等。
五:人造丝:通常有:75D 100D 120D 150D 20D 250D 等。
短纤类一:棉纱类1、单股纱通常有:10s/1 12s/1 14s/1 16s/1 20s/1 21s/1 30s/1 32s/1 40s/1 45s/150s/1 60s/12、双股纱通常有:32s/2 36s/2 40s/2 45s/2 50s/2 60s/2 80s/2 100s/2 120s/2140s/2二:纯涤纱或者纯粘胶纱1、单股纱通常有:20s/1 25s/1 32s/1 40s/1 50s/12、双股纱通常有:32s/2 40s/2 50s/2 60s/2三:混纺纱类:1、单股纱通常有:20s/1 T/C 21s/1 T/R 25s/1 T/R 40s/1 T/R 32s T/W 32s/1 CD/R/W 阳粘毛等等2、双股纱通常有:32s/2 T/C 50s/2 T/R 50s/2 CD/T/R(阳涤粘) 等等上机织造(机织物形成示意图) 一、 织物形成原理传统的两向机织物是由经、纬两系统纱线在织机上互相交织而成。
在形成织物时,棕框由开口机构控制做上下交替运动,使一部分经纱提升,另一部分经纱不提升,形成梭口,纬纱由引纬机构控制引入梭口,通过打纬机构由钢筘将纬纱推向织口,完成经纬交织。
二:上机图穿棕图,纹版图,,穿筘图和组织图四者是织物上机织造前所必须确定的重要工艺条件,总称上机图。
三:织物组织最常规的克重计算由一个例子来说明:比如一个品种规格是:100D*32S JC 130*80, 计算其含棉量及其克重首先克重=经纬重量之和经向重量:130*58*100/9000=83.7/0.92=91g其中130----经向密度58-----成品门幅100---经向原料粗细9000---系数0.92----理论织缩(根据不同的品种。
不同的织造方法变动)纬向重量:166/9000*165*30=91.2g其中166=5315/32(纬向32s)9000----系数165----上机门幅宽度30-----上机纬密。
由此可知:此品种棉含量50%左右克重=(91+91.2)/0.95=191.8g*0.98=188g/1.48=126g/m2染色机理一:棉织物练漂加工的主要过程有:原布准备、烧毛、退浆、煮练、漂白、丝光。
1)原布准备:原布准备包括原布检验、翻布(分批、分箱、打印)和缝头。
原布检验的目的是检查坯布质量,发现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
检验内容包括物理指标和外观疵点两项。
前者包括原布的长度、幅度、重量、经纬纱线密度和密度、强力等,后者如纺疵、织疵、各种班渍及破损等。
通常抽查总量的10%左右。
原布检验后,必须将原布分批、分箱,并在布头上打印,标明品种、加工工艺、批号、箱号、发布日期和翻布人代号,以便于管理。
为了确保连续成批的加工,必须将原布加以缝接。
2) 烧毛:烧毛的目的在于烧去布面上的绒毛,使布面光洁美观,并防止在染色、印花时因绒毛存在而产生染色不匀及印花疵病。
织物烧毛是将织物平幅快速通过高温火焰,或擦过赤热的金属表面,这时布面上存在的绒毛很快升温,并发生燃烧,而布身比较紧密,升温较慢,在未升到着火点时,即已离开了火焰或赤热的金属表面,从而达到烧去绒毛,又不操作织物的目的。
3) 退浆:纺织厂为了顺利的织布,往往对经纱上浆以提高强力和耐磨性。
坯布上的浆料即影响织物的吸水性能,还影响染整产品的质量,且会增加染化药品的消耗,故在煮练前应先去除浆料,这个过程叫退浆。
棉织物上的浆料可采用碱退浆、酶退浆、酸退浆等方法,将其从织物上退除。
碱退浆使浆料膨化,与纤维粘着力下降,经水洗从织物上退除。
酶、酸、使淀粉降解,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经水洗退除。
由于酸对棉纤损伤大,很少单独使用,常与酶退浆、碱退浆联合使用。
4) 煮练:棉纤维生长时,有天然杂质(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等)一起伴生。
棉织物经退浆后,大部分浆料及部分天然杂质已被去除,但还有少量的浆料以及大部分天然杂质还残留在织物上。
这些杂质的存在,使绵织布的布面较黄,渗透性差。
同时,由于有棉籽壳的存在,大大影响了棉布的外观质量。
故需要将织物在高温的浓碱液中进行较长时间的煮练,以去除残留杂质。
煮练是利用烧碱和其他煮练助剂与果胶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棉籽壳发生化学降解反应或乳化作用、膨化作用等,经水洗后使杂质从织物上退除。
5) 漂白:棉织物经煮练后,由于纤维上还有天然色素存在,其外观不够洁白,用以染色或印花,会影响色泽的鲜艳度。
漂白的目的就在于去除色素,赋于织物必要的和稳定的白度,而纤维本身则不受显著的损伤。
棉织物常用的漂白方法有次氮酸钠法、双氧水法和亚氯酸钠法。
次氯酸钠漂白的漂液PH值为10左右,在常温下进行,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但对织物强度损伤大,白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