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2023版)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2023版)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一、引言孤立性肺结节是指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cm 且边缘清晰的圆形或近圆形病灶,其与胸部疾病的关系需要进行详细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本文将详细介绍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内容。

二、影像学诊断2.1 X线胸片孤立性肺结节在胸片上常表现为边缘清晰、密度均匀的圆形或椭圆形阴影。

局部胸膜增厚或毛糙、肺纹理变化不明显、支气管变窄等特点也可见。

2.2 CT扫描2.2.1 高分辨率CT孤立性肺结节的高分辨率CT不仅能够显示其形态特征,还能够观察其边缘特点、内部密度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影像学表现包括结节直径、边缘锐利度、内部细微结构、结节部位及与血管、支气管和胸腔的关系等。

2.2.2 动态增强CT孤立性肺结节的动态增强CT可以评估其血供情况,辅助鉴别恶性结节。

常见表现为动脉期显著强化、静脉期等密度均匀的强化以及延迟期稍有减弱的强化。

2.3 PET-CT孤立性肺结节的PET-CT扫描可对结节进行代谢活性评估,对恶性结节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代谢亮度异常升高的结节更有可能是恶性。

三、鉴别诊断3.1 良性结节的鉴别3.1.1 脓肿脓肿常常表现为边缘模糊,有时伴有空气密度或液气平面。

CT增强扫描可显示周围环状强化带。

3.1.2 肺结核肺结核在CT扫描中可表现为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病灶,伴有支气管血管束增厚和胸膜增厚等特征。

3.2 恶性结节的鉴别3.2.1 肺癌肺癌常见的CT表现为结节的边缘模糊,内部可见不规则的结节壁厚度,伴有胸膜凹陷和气管支气管受压等特征。

3.2.2 转移瘤转移瘤常常表现为多发肺结节,CT增强扫描可见结节边缘呈花环状或较明显的环状强化。

四、附件请参阅附件中的相关影像学病例示例。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孤立性肺结节:在胸部影像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cm且边缘清晰的圆形或近圆形病灶。

2.X线胸片:使用X射线对胸部进行影像检查的常见方法。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和鉴 别诊断
探索孤立性肺结节的定义、背景及其对应的影像学特征,详细介绍诊断过程 和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还将涵盖治疗和随访策略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孤立性肺结节的背景和定义
孤立性肺结节是指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椭圆形 病变。其背景、成因和临床意义将在本节一并讨论。
孤立性肺结节的常见感染性病变、肿 瘤性病变、结缔组织病 等,详细介绍不同原因 的特点。
分类
根据病变性质和影像学 特征,将孤立性肺结节 分为良性和恶性病变, 重点描述各类病变的典 型表现。
鉴别
涉及特定疾病的辨别、 多病灶假阳性和假阴性 等问题,以及各类结节 的特征,帮助医师做出 准确的鉴别诊断。
随访策略
阐述不同随访策略的原则和时机,包括影像 学检查的频率、时间,以及复发或转移病变 的监测等。
孤立性肺结节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探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如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诊断系统、新的影像学技术、疾病分子生物学特 征等。
孤立性肺结节与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影像学特征 形态 密度 增强
良性结节 光滑边界 均匀 无明显强化
恶性结节 不规则边界 不均匀 明显强化
提供一个简单的表格以对比良性和恶性结节在影像学特征上的差异,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鉴别诊 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治疗和随访策略
治疗方法
根据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结果和病因,列举 适用的治疗方法,如手术切除、放疗、化疗 和观察等。
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过程
1
病理学检查
2
详细描述病理学检查的必要性和可
行性,解释各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
3
多学科协作
4
强调在诊断过程中多学科团队的重 要性,确保综合考虑临床、影像学

肺结节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结节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病例选择:根据患者症状、影像学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初步诊断 诊疗流程:遵循规范化的诊疗路径确保诊断准确性和治疗安全性 经验总结:根据实际病例总结诊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高诊疗水平 病例分享:分享典型病例促进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
病例介绍:患者年 龄、性别、症状、 影像学表现等
诊断过程:医生如 何通过CT图像进 行诊断和鉴别诊断
遵循诊疗规范确保 诊断准确性和可靠 性
重视患者病史和临 床表现全面评估病 情
定期复查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调整治疗 方案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 患者依从性和满意 度
PRT SIX
病例1:肺结节的CT表现及诊断结果 病例2:肺结节的鉴别诊断及治疗过程 病例3:肺结节的病理诊断及预后情况 病例4:肺结节的随访及复查情况
肺结节可以是单个或多个
按照密度分类: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和非实性结节 按照大小分类:微小结节(≤5mm)、小结节(6-10mm)和结节(>10mm) 按照数量分类:单发结节和多发结节 按照良恶性分类: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吸烟:长期吸 烟会导致肺部 炎症和组织损 伤增加肺结节
的风险。
空气污染:长期 暴露于空气污染 物中如颗粒物、 二氧化氮等可引 起肺部炎症和肺
结节。
职业暴露:长 期接触石棉、 砷、铬等有害 物质增加肺结 节的发生率。
遗传因素:肺 结节的发生与 遗传因素有关 某些基因突变 可增加肺结节
的风险。
咳嗽:咳嗽是最常见的症状通常为干咳无痰或少痰。 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肺结节的常见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气短等。 胸痛:胸痛是肺结节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胸部的隐痛或刺痛。 发热:发热是肺结节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低热或高热。
错构瘤:多见于 中年病灶较小边 缘清楚无毛刺密 度均匀增强扫描 病灶不强化或轻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
引言
肺结节是指在胸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直径小于3厘米的圆形或卵圆形阴影。

它们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但是对于医生来说,鉴别诊断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些肺结节可能是肺癌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征兆。

影像学特征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包括形态、大小、密度、边缘以及内部结构等方面。

- 形态:肺结节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 大小:肺结节的直径通常小于3厘米。

- 密度:肺结节的密度可以是均匀的、不均匀的或囊性的。

- 边缘:肺结节的边缘可以是光滑的、分叶状的或毛刺状的。

- 内部结构:肺结节的内部结构可以是均匀的、斑点状的或有钙化等。

鉴别诊断
为了确定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医生需要进行鉴别诊断。

常用的方法包括:
- 高分辨率CT扫描:通过观察肺结节的形态、大小、密度等影像学特征,可以初步判断其性质。

- PET-CT扫描:可以评估肺结节的代谢活性,有助于区分良性结节和恶性结节。

- 病理活检:对于可疑的肺结节,医生可以进行病理活检以确定其性质。

结论
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对于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癌等严重疾病非常重要。

医生应该综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方法,结合病理活检的结果,做出准确的鉴别诊断,以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肺结节是指在肺组织中发现的小块状阴影,通常直径小于3cm,但多数小于1cm。

它们常常在随机的X线摄影中被发现,这也被称为偶然性肺结节。

由于肺癌是导致肺结节的最常见原因,因此对肺结节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重要。

影像诊断诊断肺结节时,通常使用胸X光片(CXR)或胸部憋气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影像诊断。

胸X光片适用于对结节进行初步探测和排除病变范围外的问题。

胸X光片可以识别较大的结节和广泛的肺实质病变,但轻微的结节或浅在的病变可能无法检测到。

相反,胸部CT扫描可用于获得更精细的肺部影像,检测更小的结节或更低浓度的病变。

肺部结节的影像特征包括:大小、边缘、形态、密度及强化模式。

大小:肺结节的大小通常采用最大直径或体积进行描述。

不同大小的结节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大于1cm或长轴直径>8mm的结节通常是病理性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鉴别诊断;而小于1cm的结节可能是炎症性或良性肿瘤。

边缘:结节的边缘是较常见的特征之一,通常包括光滑的边缘(良性性质)和不规则的边缘(恶性肿瘤)。

混合性结节通常具有光滑和不规则的特征。

形态:结节的形态多样,通常分为单发、多发、圆形、椭圆形、裂隙状、锯齿状等。

对于较大的结节或多发结节,需要考虑是否存在肺癌转移病变。

密度:肺结节密度是根据CT图像显示的计算机数值测量的,通常可以根据影像的密度确定肺结节的性质。

高密度结节(>100 HU)通常是钙化或坏死的良性结节、肉芽肿等;低密度结节(<100 HU)通常是良性充气肺气肿、非典型肺炎等,但也可能是恶性肿瘤的早期表现。

强化模式:强化模式主要是针对造影剂增强CT扫描的结节进行分析。

大多数恶性结节常常呈上升型增强,即结节密度在造影后快速增加,维持增强状态半数以上时间;而良性结节则往往呈上升-平台型增强或者平台型增强,即结节密度增加速度缓慢,增强持续时间较短。

但在造影剂条件下,增强模式表现较不显著,也可能造成误诊或漏诊。

肺结节的精准鉴别方法

肺结节的精准鉴别方法

肺结节的精准鉴别方法
1. 影像学检查:包括胸部X线、CT扫描、磁共振成像等。


据结节的形态、边缘、密度、钙化情况以及周围组织的情况等特征,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性或恶性。

2. 病理检查:对于可疑的结节,需要进行组织活检或穿刺活检,通过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学、组织学结构,以确定结节是否为肺癌等恶性疾病。

3. PET-CT检查:使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结合CT扫描,可
以检测结节的代谢活性,辅助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4.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肿瘤标志物如CEA、CA125、CA199等,若标志物升高,可能提示结节为恶性。

综合利用上述方法,可以更准确地鉴别肺结节的性质,指导临床进一步的治疗。

肺结节的精准鉴别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影像学评估:通过CT、MRI、PET-CT等影像学技术对肺
结节进行评估,观察其形状、大小、边缘、密度等特征,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2. 细针穿刺活检:通过经皮、经纵膈或经内镜等途径,使用细针穿刺技术获取肺结节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

根据病理学检查结果,可以明确结节的类型和良恶性。

3. 血液标志物检测:一些肺癌相关的血液标志物,如CEA、CYFRA21-1、NSE等,在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中也有一定的价值。

通过检测这些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初步判断肺结节的良恶性。

4. 动态观察:对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结节,可以选择动态观察,即定期进行复查,观察结节的大小和形态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结节在数月内无明显变化,多为良性结节。

综合运用上述方法,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等综合因素,可以较为准确地鉴别肺结节的良恶性。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单个肺部病变。

在临床影像学中,孤立性肺结节是常见的临床问题,其鉴别诊断对于肺部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影像学的角度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

一、影像学检查的选择和原则1.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见的肺部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初步发现孤立性肺结节的存在。

但其分辨率较低,无法提供结节的详细特征,因此常常需要进一步的检查以确定孤立性肺结节的性质。

1.2 CT检查CT检查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高分辨率影像学检查方法,能够提供更具细节的肺部结构信息,对孤立性肺结节的定位、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CT检查的选择包括螺旋CT和高分辨率CT(HRCT),并可辅以增强扫描和CT导航等技术。

1.3 PET-CT检查PET-CT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影像学技术,能够通过测量组织的代谢活性来评估病变的恶性程度。

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二、鉴别诊断的主要方法和依据2.1 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对于孤立性肺结节的鉴别诊断,首先要明确结节的良恶性。

常用的鉴别方法包括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缘、密度、增强特征等方面的分析。

此外,还可以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风险因素、同侧淋巴结的情况等综合考虑。

2.2 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因分析在鉴别诊断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孤立性肺结节的病因进行分析。

常见的病因包括感染性病变(如结核、真菌感染等)、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炎支原体感染等)、肿瘤疾病(如肺癌、肺转移瘤等)以及其他疾病(如肺纤维化、肺血管瘤等)。

三、附件附件1:孤立性肺结节CT影像示例附件2:孤立性肺结节PET-CT影像示例四、法律名词及注释1、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 SPN):是指直径小于3cm的单个肺部病变。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引言影像学诊断方法1. X线胸片:X线胸片是最常用的肺结节的筛查方法。

孤立性肺结节在X线胸片上呈圆形或椭圆形的致密阴影,边缘清晰。

但X线胸片无法提供关于结节的组织学信息,无法准确诊断肺结节的良恶性。

2. 胸部CT:胸部CT是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金标准。

通过CT扫描可以提供结节的形态、大小、密度等详细信息。

对于密度较高的结节,可考虑增加肺窗和骨窗观察有无钙化和骨膜突入。

还可进行三维重建、多平面重建等技术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3.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联合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是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高级影像学检查。

通过注射放射性核素,可以识别肺结节的代谢活性,判断其良恶性。

PET-CT对于低密度结节的诊断更具有优势。

鉴别诊断当发现孤立性肺结节后,需要进行鉴别诊断,以确定其良恶性。

以下是常见的鉴别诊断方法:1. 病史询问: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吸烟史、免疫功能、家族病史等。

综合判断患者的整体情况,有助于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2. 结节大小:通常情况下,良性结节的直径不超过1cm,而恶性结节的直径往往大于1cm。

结节越大,恶性可能性越高。

3. 结节的形态:良性结节通常有规则的形态,边缘清晰光滑;恶性结节则往往具有不规则的形态,边缘模糊或有毛刺。

4. 结节的密度:良性结节常呈均匀致密影,而恶性结节则常伴有坏死、渗出等改变,呈混杂密度影。

5. 结节的增强特点:CT增强扫描可以观察结节的强化情况。

良性结节常无或轻度强化,而恶性结节则通常呈现明显强化。

6. 组织学检查:对于不能确定的结节,还可以进行组织学检查,如经皮穿刺活检、内窥镜活检等。

组织学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手段。

结论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是肺癌早期诊断的重要环节。

准确判断结节的良恶性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X线胸片、胸部CT、PET-CT等多种影像学技术,结合病史和临床表现,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1.2 结节的倍增时间
倍增时间是指肿瘤体积或细胞增加1倍的时间,
工作中常常把球形病灶的直径增加25%所需的 时间作为倍增时间。良恶性结节的倍增时间存 在差异,恶性结节的倍增时间为40-360天,良 性结节为小于1个月或大于16个月 ,一般认为, 孤立性肺结节超过2年无变化时,不必再作进 一步评价。不同类型的肺癌其倍增时间不同, 小细胞癌倍增时间约为30天,鳞癌约为90天, 大细胞癌约为120天,腺癌约为150-180天。
1.1.3.2 结节内钙化灶
钙化可能是良性结节的一个表现,但没有钙化
并不能说明结节的良恶性,况且恶性结节亦可 见钙化,关键要看钙化的形状和分布。分层状、 爆米花状钙化或环状孤形钙化是良性钙化的特 征,;偏心性、无定形钙化或砂粒状钙化常为 恶性结节钙化,少数恶性结节可见多量钙化; 消化道肿瘤和骨肉瘤肺转移可见钙化。
1 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1.3 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 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的表现
不同病变的结节其血供来源和血供多少
有不同,肺癌、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是 肺内最常见的结节。
1.3.1 肺癌的强化表现
3.3.1.1 肺癌的强化形式
均匀性强化、不均匀性强化和环状强化。
环状强化有两种表现:①肿瘤中央不强 化,仅周边强化,中央不强化代表肿瘤 坏死;②肿瘤中央和周边都强化,但周 边强化非常显著,呈环状强化,周边显 著环状强化部分为肺不张,中央部强化 为肿瘤本身强化 。
表现为结节附近或周围的血管束向病灶 集中,或直接与病灶相连,或受牵拉向 病灶移位,是肿瘤瘤体内纤维化和肿瘤 增殖破坏致使肺支架结构的塌陷皱缩对 周围血管的牵拉,或肿瘤对穿过血管的 包绕。
2.1.1.5 胸膜凹陷征
是近脏层胸膜面见小三角形影或小喇叭
状阴影。主要病理基础是肿瘤方向的牵 拉和局部胸膜无增厚粘连;瘤体内反应 性纤维化、瘢痕形成,收缩力通过肺的 纤维支架结构传导到游离的脏层胸膜而 引起凹陷。线状影为凹入的脏层胸膜相 粘形成。斜裂胸膜凹陷在CT上仅表现为 局部向病灶侧移位
炎性假瘤的强化多呈显著高度强化,强
化后的CT值都超过100Hu,常在120Hu以 上,炎性假瘤动态增强扫描最高强化值 开始出现的时间有差异,可在1分钟内, 也可在1分钟后,3例的时间分别为32秒、 33秒和122秒,
2. 孤立性肺结节的影像特征
2.1 常见肺结节的影像特征
2.1.1 外围型肺癌
1.1.3 结节的密度
3.1.3.1 磨玻璃密度
局灶单纯磨玻璃密度影可见于肺癌,尤
其腺癌早期 ,也见于淡薄炎症和小片出血 或肺泡内积血。磨玻璃影可进展为半磨 玻璃影,半磨玻璃影内见实性结节,结 节周围的磨玻璃密度又称“晕征”。 “晕征”也可见于真菌性肉芽肿,其病 理基础为结节周围血管受侵犯引起出血。
1.1.3.3 脂肪密度
结节内见脂肪密度提示良性结节, 50%
错构瘤在薄层 CT 上见到脂肪密度,胆固 醇肺炎也可见脂肪密度。
1.1.3.4 空泡征和支气管空气征
主要见于肺癌,多见于高分化腺癌,此
征要与肺结核球的裂隙空洞鉴别,后者 CT增强扫描,裂隙周围为干酪性物质不 强化,空泡征和支气管空气征周围为肿 瘤组织见强化
较小的结节更有可能为良性 , 小于1cm的
结节85%为良性,小于2cm 的结节约 60% 为良性。大于3cm的肿块多为恶性肿块。
1.1.2 结节的形态
分叶状边缘多表明为恶性结节 ,肺癌常见
深分叶状边缘,错构瘤可见浅分叶 ,毛刺 的边缘提示恶性结节,约90%有毛刺的 结节为恶性结节。边缘光滑锐利提示良 性结节,如平滑肌瘤、乳头状瘤和结核 球等。
1.3.1.2 肺癌的强化程度及与时间的
关系 肺癌的强化多为中度和高度强化, 肺癌最高强化值区域开始出现在一分钟 内,平均32秒 。
1.3.2 肺结核球的强化表现
肺结球增强扫描多数无强化,因球内
干酪性物质不强化,少数结核球呈环状 强化,主要是包膜的强化。
1.3.3 炎性假瘤的强化表现
2.1.1.3 棘状突起
是指结节边缘呈尖角状突起,病理基础
是肿瘤发育先端的浸润性生长,是分叶 的一部分,是在分叶的基础上向外先行 浸润的肿瘤组织,也有可能是肿瘤突出 部分与CT扫描层面部分相切而成尖角状 改变。
2.1.1.4 血管集中征
血管集中征 又称支气管血管集中征,其
肺结节的 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2015.6业务学习
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1.1 结节的大小、形态和密度
引言
肺结节是指肺实质内单发园形或类园形
致密影,直径小于3cm,不伴有肺不张或 淋巴结肿大。目前普遍接受以3cm为界限, 因肺癌TNM分期的T1是以3cm为界,大 于3cm的病灶称为肿块。
1.1.1 结节的大小
2.1.1.1 分叶征
分叶征是外国型肺癌的重要征像,是指
肿瘤表面边缘凹凸不平。肿瘤分叶的原 因是由于肿瘤各个方向生长速度不均衡, 也与肺的支架结构制约有关。
2.1.1.2 毛刺征
毛刺征是指结节边缘多数的线条状影,
呈放射状或毛刺状 ,肿瘤细胞向各个方 面蔓延或肿瘤刺激引起周围肺纤维结缔 组织增生 。
1.1.3.5 空洞 肺癌的空洞:厚壁偏心(远端偏心)性空洞,
内壁见结节,少数洞壁较薄,但仍厚薄不均, 壁上有结节。结核球的空洞近端偏心空洞,洞 壁薄而光滑。空洞周围常见结核病灶。炎性假 瘤的空洞壁较厚,内壁光滑。肺转移瘤可发生 空洞。空洞内壁较光滑,洞壁可厚薄不均。韦 格氏肉芽肿的空洞壁多数较薄,但外壁边缘常 较清楚,治疗后空洞可缩小或消失。
2.1.1.6 癌性淋巴管炎
肿瘤内侧与肺门之间、肿瘤与胸壁之间
或肿瘤旁的肺纹理增多、呈线状或网状。 肿瘤向淋巴管转移主要有三种途径:① 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使癌细胞逆行通 过淋巴系统向肺内淋巴管扩展;②肺毛 细血管内的多发癌栓子通过毛细血管向 血管周围的淋巴管扩展;③从隔肌或胸 壁胸膜直接浸润淋巴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