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之解析制胜手段
孙子兵法谋攻篇读后感

孙子兵法谋攻篇读后感《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典籍中的经典之作,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兵学著作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深刻的见解,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军事战略和战术,并在今天的商业领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孙子兵法》分为“谋攻篇”、“作战篇”和“谋攻篇”三篇,其中“谋攻篇”是《孙子兵法》中的第一篇,是关于战略谋划和攻击的理论。
在读完《孙子兵法》谋攻篇后,我深受启发,对于如何制定战略和实施攻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谋攻篇强调了对敌人的了解和分析。
孙子在书中提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战争中,了解自己和了解敌人同样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的了解敌人的情况和特点,才能制定出更加有效的战略,并在实施攻击时抓住对方的弱点。
这也给我在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和学习中提供了启示,即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首先要做的是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后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其次,《孙子兵法》谋攻篇强调了灵活变通和善于利用时机。
孙子在书中提到,“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战争中最重要的是要灵活应变,善于利用对手的失误和时机,以取得最终的胜利。
这也给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了启示,即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善于抓住机会,灵活应对,不断调整策略,以达到最终的成功。
最后,《孙子兵法》谋攻篇还强调了战争的成本和风险。
孙子在书中提到,“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句话告诉我们,战争需要谨慎和理性,不可轻举妄动。
在制定战略和实施攻击时,要考虑到成本和风险,以及可能带来的后果。
这也给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提供了启示,即在做出决策和行动时,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和后果,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通过阅读《孙子兵法》谋攻篇,我对于战略谋划和攻击的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从中受益匪浅。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对于问题和挑战的分析和了解,善于抓住机会,灵活应变,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和成就。
同时,我也会更加理性和谨慎地制定决策和行动,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读孙子兵法之谋攻篇心得

读孙子兵法之谋攻篇感悟
孙先生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写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军事理论。
而且书中点出了“全胜”的计谋。
这些主要靠的是智慧和计谋相结合来实现国家之间战争来临之前的手段。
仔细回味下这上述两个知识点的内涵。
其一:“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其中其一理论无论在敌强我弱,还是敌弱我强。
其胜负的结果都是未知数。
因此,真正用兵之道在于上策是否符合万法之法。
百战百胜,算与计等基础理论的根本手段到此篇文章已经成为铺垫。
那什么是万法之法呢?其万法之法在于我军是否会在敌方中打精神疲劳针。
让他们的战略计谋被我们的镰刀式谋略拆分掉其路线。
从而达到敌军从思想上受堵,让他们头疼。
从而引起风寒,感冒。
此乃万法中最上策。
而如果这步做到位后。
下一步,就要更加使坏了。
战场岂。
孙子兵法谋攻篇读后感

孙子兵法谋攻篇读后感《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它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影响了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思想的发展。
在《孙子兵法》中,谋攻篇是其中的一部分,它着重讲述了攻击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学习《孙子兵法》的谋攻篇,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智慧和战争智慧的深刻内涵,也让我对战争和攻击的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孙子兵法》的谋攻篇强调了战争和攻击的策略和方法。
在这一部分中,孙子提出了许多关于攻击的原则和策略,例如“先声夺人”,“出奇制胜”,“以逸待劳”等等。
这些原则和策略都是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它们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也同样适用于现代战争。
通过学习这些原则和策略,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战争和攻击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让我对战争和攻击的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其次,《孙子兵法》的谋攻篇强调了战争和攻击的心理战。
在这一部分中,孙子提出了许多关于心理战的原则和策略,例如“诱敌深入”,“声东击西”,“利用敌人的虚弱”等等。
这些原则和策略都是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它们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也同样适用于现代战争。
通过学习这些原则和策略,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心理战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让我对心理战的原则和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最后,《孙子兵法》的谋攻篇强调了战争和攻击的整体战略。
在这一部分中,孙子提出了许多关于整体战略的原则和策略,例如“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守为攻,以弱胜强”,“以正合,以奇胜”等等。
这些原则和策略都是在实战中总结出来的,它们不仅适用于古代战争,也同样适用于现代战争。
通过学习这些原则和策略,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整体战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让我对整体战略的原则和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总的来说,《孙子兵法》的谋攻篇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兵书,它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影响了中国古代战争和军事思想的发展。
通过学习《孙子兵法》的谋攻篇,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古代智慧和战争智慧的深刻内涵,也让我对战争和攻击的策略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孙子兵法之谋攻有感

孙子兵法之谋攻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由此可知,最好的作战之法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用兵的最高境界。
余度之,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是为不胜;以多胜少,伤亡较少,是为小胜;同等之军,然围而歼之,是为大胜;谋之一出,运筹帷幄,无战而灭国屈兵,则为全胜。
此章我认为乃孙子兵法之精要。
美国现行的军事政策也是从此章提炼出来的。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前期的准备活动中,也一直奉行谋攻篇的大部分策略。
此篇第一个要点“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美军在冷战时期及冷战后很长时间一直奉行的军事策略(美国战略核威慑的“确保摧毁,确保生存。
就脱型与此)。
孙子云: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钝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大意为:用兵的最高境界就是用谋略之胜,再下一级就是用外交取胜。
如若不行,只能用兵。
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是靠交战,攻占敌人的城池不是靠强攻,毁灭别国不是靠久战,一定要用[全胜]的战略去争天下,要做到不是自己的军队受挫,又能得到预期的目的。
这就是以谋略胜敌的标准。
(此法也可用于商战,呵呵)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孙武认为上策是“伐谋”,其次是“伐交”,再次是“伐兵”,即主张通过政治攻势、外交手段和武装力量来征服敌人。
第二个要点就是如何在战争中如何能够在最小的损伤情况下战胜敌人:在和敌人斗争时,如果敌强我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战胜敌人,做到“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即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设法分散敌人,和敌人的兵力相等就要善于战胜敌人,比敌人的兵力少就要善于退却,战斗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与敌人作战,不能强拚硬打。
第三个要点:是说统治者不应胡乱参与战争的事务。
孙子兵法谋攻篇总结

孙子兵法谋攻篇总结
孙子兵法谋攻篇总结如下:
1. 战争的目标不是为了消灭敌国,而是要使敌国完整无损地降服于自己。
战争不是最好的选择,百战百胜并不是最高明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明的。
2. 最好的策略是使用全胜的策略,即用最少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在战争中,最好的方法是使敌人自己投降,而不是通过武力征服。
3. 攻城是最下策的选择,只有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使用。
攻城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给士兵带来极大的伤亡。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避免攻城,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胜利。
4. 在战争中,要善于利用地形、兵力、装备等各种资源,尽可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削弱敌人的实力。
同时,要善于运用计谋,欺骗敌人,使其产生错觉或者失去判断力,从而获得胜利。
5. 在战争中,要注重士兵的士气和心理状态,鼓励他们勇敢作战,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他们的生命安全。
士兵是战争中最宝贵的资源,保护他们的生命就是保护战争的胜利果实。
总之,孙子兵法谋攻篇强调了战争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胜利,而不是为了消灭敌人。
在战争中,要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和计谋,同时注重士兵的生命安全和心理状态。
这些原则和方法可以帮助指挥官获得最大的胜利成果。
谋攻篇读后感800字五篇

谋攻篇读后感800字五篇谋攻篇读后感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中更多的智慧,确实鲜少了解。
这学期以来,得幸于老师的要求,我终于进一步了解了这本智慧之书。
至此,我才刚刚读了《始计篇》和《作战篇》,所以本篇论文也主要从这两篇谈谈对《孙子兵法》认识。
《孙子兵法》第一篇始计篇,“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其实,现代商业之战如同“兵者”,所以,这些内容又与现代公司治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道”,即吸纳民心,“得民心者的天下”,要想下属衷心竭诚,就必须行道。
“天”即天时,“地”即地利,将则就是指挥者所具备的智慧、诚信、仁爱、勇猛、严明等素质。
“法”即制度,一个公司没有严明的制度是没有办法运行的。
到此,孙子强调的是用人之法。
兵不厌诈,是计篇传达的又一重要计谋。
所以三十六计,任君选择。
同时合理的规划与计划能够使自己掌握更多的胜算。
这些内容,与我们学习的管理学知识完全契合。
在此,我不得不感叹孙武是一个有先见之明的人物,也明白为何各类名人都十分推崇《孙子兵法》。
孙子强调兵者,诡道也。
所以要出奇制胜,要迷惑对手。
最著名的赤壁之战,我们都学过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诸葛亮运用了“亲而离之”等方法,终于以多胜少,为后来魏蜀吴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础。
《作战篇》主要讲了战争对国家带来的负担,以及长时间打仗会给国家带来灾难性的危害,强调兵贵神速,以及取用粮草于敌国和使用战俘攻敌的作战思想。
其实这些思想对于我们来说真是感受真切。
作为一个文科生,我对于中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的记忆格外清晰,自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我们的祖国都处在战争之中,不论是抵御外敌入侵的战争还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内战,都给国家带来了无穷的灾难。
还记得有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还记得有多少国人死于敌人的刀枪之下,“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真是当时国家的真实写照,近百年的战争使得我国积贫积弱,一度处于危难之中。
战争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往事已矣,我们能做的,就是在无限缅怀中铭记教训。
《孙子兵法》:欲成大事者,需读懂这些致胜策略

《孙子兵法》:欲成大事者,需读懂这些致胜策略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大量的文学作品,春秋战国时期的《孙子兵法》是中统文化的珍宝,是每个中国人必读的经典之一。
《孙子兵法》作为中国最古老、最有智慧的兵书,不仅内容极具哲理,而且语言精练简洁,被誉为世界三大兵书之一,且是其中最受推崇的。
人一辈子如战场,《孙子兵法》中的策略智谋不仅适用于战场兵事,关于现在的商场、官场,乃至人一辈子都一样适合,今天便分享《谋攻篇》中的五大致胜策略:01、知能够战与不能够战者胜:释义:明白能够攻打或是不能够攻打对战的人,能够胜利。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管在做什么情况也好,与人竞争也好,一定要了解当前的局势,敌我双方的实力悬殊情况,分析当下是否能够进行对战出手,不可盲目出击,一定要有把握再做。
02、识众寡之用者胜:释义:明白如何合理调配兵多兵少的情况的人,能够胜利。
作战的时候,自然会有兵力上的不同,作为一个将领,要明白得如何合理地把兵力分配到每个战场,如何以多胜少,以少胜多。
做事做人也是一样,每个人的财力、精力差不多上有限的,要有轻重缓急之分,合理的分配自己的时刻精力,才能够做好情况,否则胡乱地花了精力、财力,却依旧只能一无所获。
03、上下同欲者胜:释义:能够做到让全军上下同心同德,众志成城的人,能够胜利。
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独木难成林,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非常难做成大事的,更不要是打仗,而当自己有一个团队的时候,最重要的便是同心同德,只有把所有人的力量、欲望都集中到一起,都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位置奋斗,如此才算一个成功的团队,假如个个心怀鬼胎,各有各的办法,即使人再多,也只能是一败涂地。
04、以虞待不虞者胜:释义:能够以自己有预备的情况下去应付、攻打没有预备、放松懈怠的敌人,能够胜利。
《孙子兵法》讲:“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不管是在战场依旧竞争中,一个出其不意的进攻往往差不多上会有奇效的,要明白得以自己最强的状态来应付对手最疏忽、最脆弱的状态,如此即使双方力量有悬殊,也能出奇制胜。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谋攻篇:上下齐心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谋攻篇:上下齐心导读:读书笔记孙子兵法读后感之谋攻篇:上下齐心,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孙子兵法读后感之谋攻篇:上下齐心。
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篇”的第一部分,上下齐心。
一、兵法解析知胜有五:上下同欲者胜。
意思就是:有五种情况可以预先知道战争的胜利,其中就包括能全国上下、全军上下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可预知会胜利。
上下同欲,宋本《上一家注孙子》中:曹操云:“君臣同欲。
”张预云:“百将一心,三军同力。
”梅尧臣言:“心齐一也。
”总结诸家之说,上下同欲即为人和,而人和是克敌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究竟怎样使上下同欲呢?一是目标一致。
与信仰与正义使官兵同仇敌忾、全力以赴;或以利益使上下齐心协力。
二是荣辱与共。
君主、将帅要与士兵同甘苦、共患难,才能激励士兵,使其奋不顾身。
要使军队能“上下同欲”,其要义在于将帅与士兵能共患难、同安危,以一人之心争取万人之心,这样全军上下才能团结一致,共同奋战。
事有同理。
“上下同欲者胜”的谋略也被运用到企业管理。
企业要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中取胜,关键靠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而职工积极性能否被调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目标、利益是否一致。
美国德克萨斯州一家电器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倒闭,董事会决定聘请日商来管理。
日本人走马上任,一连使出三招,使企业面貌焕然一新。
第一招,日本经理将职工们召集在一起,请他们喝咖啡,还每人赠送一台半导体收音机。
日本经理说:“你们看看这么脏乱的环境,怎么能搞生产呢?”于是大家一起动手,清扫环境,粉刷厂房,工厂面貌大为改观。
第二招,经理一反资方与工会对立的传统,主动拜访工会负责人,希望能“互相协作,多多关照”。
此举使工人消除了戒备心理,在感情上与公司靠近了。
第三招。
工厂需要增加劳动力,经理没有招聘青壮劳动力,而是把以前该厂解雇的老职工全部请回来,重新雇用。
这样一来,工人们对公司很信任,生产效率急转直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之解析制胜手段
导读:读书笔记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之解析制胜手段,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孙子兵法读后感-谋攻篇之解析制胜手段:
上一篇主要讲的是《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篇)的第一部分,上下齐心,告诉我们“知胜有五:······上下同欲者胜。
”的思想。
这一篇文章主要介绍《孙子兵法》的第三篇“谋攻篇”的第二部分,解析制胜手段。
一、兵法解析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修橹轒(fen)輼(wen),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yin),又三月而后已。
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
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意思就是:
用兵的上策是以谋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胜敌,下策是攻城。
攻城的办法是不得已的。
修造大盾和四轮车,准备攻城的器械,三个月才能完成;构筑攻城用的土山,又要花费三个月才能竣工。
将帅非常较早愤怒,指挥士兵像蚂蚁一样去爬梯工程,
士兵伤亡三分之一,而城还是攻不下,这就是攻城的危害。
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是使敌人屈服而不靠直接交战;夺取敌人的城堡而不靠硬攻,毁灭敌人的国家而不须旷日久战。
一定要用全胜的谋略战胜于天下,这样军队就不至于疲惫受挫,而胜利可以完满地获得,这就是以计谋胜敌的法则。
孙子在这里提出了制胜的四种手段:伐谋、伐交、伐兵、攻城,并对这四种手段进行了比较,认为伐谋最佳,伐交差之,伐兵又差之,而攻城是不得已的。
他认为应首先争取以“伐谋”“伐交”取胜,以达到全胜的目的。
所谓“伐谋”是指兵不血刃,用谋略制胜,即“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伐交”指通过外交谋略制胜于敌,分化敌国同盟,扩大自己盟国,迫使敌人孤立无援而最终屈服。
还记得烛之武游说秦穆公吗?
公元前630年,郑国遭到秦晋两国军队围攻,危在旦夕。
经过商榷,郑文公最终决定让老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
烛之武来到秦军营中。
“晋秦已经包围了郑国,郑国知道自己要灭亡了,如果我们的灭亡对秦有好处,那郑国倒也死心了”,面对霸气十足的秦穆公,烛之武开门见山地分析道:
“可是秦与郑并不接壤,越过晋国去占领郑国那是很为难的,最终只会增加晋国土地。
晋国的强大就意味着秦的削弱。
如果留着郑国,照应秦国往来的使者,对秦有利无害。
而晋是一个贪婪的国家,灭掉
郑之后,他必然西向扩张,会损害秦国的利益。
”
烛之武这一番分析,最终打动了秦穆公,他答应郑国的请求,立即撤兵,并和郑签订盟约,还留下杞子等将军,带领2000秦军,帮助郑国守城。
秦军悄悄撤退,使晋文公非常气恼,无奈孤掌难鸣,只好偃旗息鼓,撤军回国。
“伐谋”“伐交”谋略使郑国危如累卵的形势化险为夷。
“伐谋”“伐交”,兵不血刃,不进战场如此,商场竞争又何尝不是这样。
在商战中为了取得优势,高明的企业家往往以计谋和结交盟友的方式,使竞争对手陷入困境,从而确保自己的市场和企业利益。
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面临着国内外电脑电子行业的巨大挑战,为了摆脱困境,公司总裁用买下股权的方式与几家具有竞争力的电子设备公司接下联盟。
1982年以2.5亿美元买下美国英特尔公司12%的股权;1993年又以2028亿美元收购另一家著名的电讯设备企业罗姆公司15%的股权。
商用公司这样做,是为了利用英特尔和罗姆的优势,帮助他维持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和办公室自动化设备上的霸主地位,用收购的方式使竞争对手成为盟友,使其在电子信息技术行业竞争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
二、古今联想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意思是说:
百战百胜,还不算高命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人屈服,才算得上是高命中最高明的,所以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胜敌,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
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企业除了在产品品质、品类、价格、服务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外,还要注意伐交。
要不失时机地采用外交手段,展开外交攻势,才能在竞争中领先。
企业的外交活动,离不开谈判。
谈判是经营者最重要的技巧,也是最常被忽视的技巧。
谈判是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
谈判是以某种商品(或技术与设备)买卖及其交易条件洽谈协商,以致达成交易的过程,也就是运用竞争的技巧与艺术,通过谈判达到对立统一的过程。
一个有效的谈判者,应该心智机敏,而且具有无限的耐性;能巧言掩饰,但不欺诈行骗;能取信于民,而不轻信他人;能谦恭节制,但又刚毅果断。
使用娴熟的技巧,创造彼此需求的满足,是企业谈判技巧的最高境界。
三、读后感
通往成功的路有很多,方式很多,看你如何去选择简单的那条。
读完这篇文章又让我联想到了很多,很多感慨。
这个世界已不是原来的世界,这个社会也不是一个纯情的社会,什么都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利益,敌人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朋
友,为了利益,朋友可能会成为自己的敌人,世事难料!
语言是一门艺术啊,交流是一门学问,一个好的外交官足以抵挡几个军队,这就是语言的威力。
至于谋略,外交这些手段,我认为是优先准备的,优先考虑的,优先选择的。
作者:浩瀚若烟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