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化净化技术选择与比较
浅析煤制天然气项目净化工艺的选择

浅析煤制天然气项目净化工艺的选择煤制天然气是一种利用煤炭直接转化为合成气后再经过一系列工艺加工成为天然气的技术。
在煤制天然气项目中,净化工艺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去除合成气中的杂质和有毒有害物质,使合成天然气达到国家标准并满足市场需求。
本文将对煤制天然气项目净化工艺的选择进行浅析。
目前,煤制天然气净化工艺主要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物化法三种。
物理法包括吸附、膜分离、冷却凝结等方法;化学法包括吸收、吸咯、化学反应等方法;物化法则是物理法和化学法相结合,在选择净化工艺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一、合成气成分由于不同的煤种和不同加工工艺得到的合成气组分不同,因此需要在选择净化工艺时,充分考虑到合成气组分和成分变化情况。
如若合成气成分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则需要选用吸收法进行净化;若含有大量硫化氢、甲硫醇等有毒有害物质,则需要采用干式脱硫、湿式脱硫等方法进行净化。
二、净化效率净化效率是衡量净化工艺优劣的重要指标,若净化效率较低,则会导致合成天然气不达标或成本过高,而高效的净化工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而且对环境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选择净化工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技术水平等综合考虑。
三、投资、运行成本及环境影响净化工艺的投资、运行成本和环境影响是进行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净化工艺的投资、运行成本,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采用膜分离法进行净化,虽然净化效率高,但投资成本高、能耗大;而采用吸收法,可以有效去除二氧化碳,但会产生大量脱碳溶液,需要进行后处理,增加了环境负荷。
综上所述,净化工艺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合成气成分、净化效率、投资、运行成本及环境影响等因素,采用适合的工艺进行净化,可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浅析煤制天然气项目净化工艺的选择

浅析煤制天然气项目净化工艺的选择煤制天然气项目,是指利用煤炭资源通过化学转化技术生产天然气的工程项目。
随着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发展,净化工艺的选择变得越来越重要。
净化工艺主要是指对煤制天然气中的杂质、有害物质进行去除或转化的过程,以保证天然气的质量和安全可靠。
在选择净化工艺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煤制天然气的产出要求:不同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对产出的天然气质量有不同的要求。
部分项目要求天然气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碳含量较低,需要选择相应的净化工艺。
首先需要明确项目对天然气质量的要求。
2. 净化工艺的适用性:净化工艺的选择应该考虑到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实际情况和技术条件。
各个净化工艺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工艺。
3. 经济性:净化工艺需要考虑其经济性,包括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等。
选择经济性较高的净化工艺可以减少项目的投资和运营成本,提高项目的盈利能力。
4. 环境影响:净化工艺的选择还需要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
一些净化工艺可能会产生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需要进行有效的处理和排放控制,以保护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
目前,常见的煤制天然气净化工艺包括:1. 物理吸附:通过将煤制天然气经过吸附剂床,利用吸附剂对杂质进行物理吸附,实现杂质的分离和去除。
此工艺适用于对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去除。
3. 冷却凝析:通过将煤制天然气冷却到低温,使其中的一部分有害气体凝结成液体,然后分离去除。
此工艺适用于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煤制天然气的净化。
4. 膜分离:利用气体在不同材料膜的渗透性差异,实现杂质的分离和去除。
此工艺适用于对氢气、甲烷等天然气成分的分离和净化。
5. 活性炭吸附:通过将煤制天然气经过活性炭床,利用活性炭对有机物和某些气体的吸附能力,进行净化。
此工艺适用于对有机物和一些气味物质的净化。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综合利用上述净化工艺来进行煤制天然气的净化,以提高净化效果和经济性。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型的净化工艺也在不断涌现,将进一步提升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净化效率和经济效益。
浅析煤制天然气项目净化工艺的选择

浅析煤制天然气项目净化工艺的选择
煤制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转化技术,可将煤炭资源转化为天然气,满足能源需求。
然而,煤制天然气项目净化工艺的选择显得至关重要。
通常,煤制天然气中含有大量
的二氧化碳、硫化物、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气体和杂质,这些成分不仅有害环境和人
身健康,而且会对设备和质量带来消极影响。
传统的煤制天然气净化工艺包括水洗法、吸附法和膜分离法。
这些技术虽然在过去几
十年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许多局限性,如水洗法易造成废水排放超标,吸附法存
在吸附容量低、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膜分离法虽然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但也存在膜堵塞、维护难度大等缺点。
现在,为了满足越来越严苛的环保要求和工艺要求,新型煤制天然气净化工艺不断涌现。
例如气相热泵工艺、螺旋板式反应器、等离子体处理等技术都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气相热泵工艺是一种新型的洗涤技术,它可以实现同时分离和回收CO2、甲醇
等有害气体和杂质,对环境污染的控制非常有效。
另外,螺旋板式反应器是一种基于滚筒
反应原理的设备,可将煤制天然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进行物理分离和化学反应,实现高
效净化。
总体来看,新型煤制天然气净化工艺不仅具有高效净化、环保节能、稳定可靠等优点,而且实现流程简单、设备结构紧凑等特点,将在未来的煤制天然气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清华炉煤气化技术研究和应用及煤气化技术选择

VS
冶金领域
清华炉煤气化技术可以用于冶金领域,如 钢铁、有色金属等,提供还原气和燃料气 。
03 煤气化技术的选择
煤气化技术的种类和特点
固定床气化技术
原料适应性广,操作简单,但气化温度低, 气化效率较低。
流化床气化技术
气化温度适中,气化效率较高,但对原料要 求较高,且易造成床层磨损。
技术升级与创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清华炉煤 气化技术将不断升级和创新,提 高生产效率和环保性能。
清华炉煤气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
环保要求提高
技术成本高
随着环保政策的加强,清华炉煤气化技术 需要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采取有效措 施应对环保挑战。
清华炉煤气化技术的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 相对较高,需要加强成本控制和技术优化 。
气流床气化技术
气化温度高,气化效率高,但对原料要求较 高,且需要较高的操作压力。
熔融床气化技术
原料适应性广,气化效率高,但技术尚不成 熟,工业应用较少。
选择煤气化技术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
安全性、经济性、环保性、技术成熟度。
方法
对比分析、专家评估、工程实践验证。
清华炉煤气化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优势
气化温度高,气化效率高,对原料适应性较 强,环保性能好。
成熟阶段
目前,清华炉煤气化技术已经逐渐 成熟,成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煤气 化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力、 冶金等领域。
清华炉煤气化技术的应用领域
化工行业
合成氨、尿素、甲醇等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原料气, 清华炉煤气化技术可以为这些生产提供可靠的原料气来源。
电力行业
煤是电力行业的主要原料,清华炉煤气化技术可以将煤转化为煤气, 再通过燃烧煤气发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13种煤气化工艺的优缺点及比较解析

13种煤气化工艺的优缺点及比较有煤炭资源的地方都在规划以煤炭为原料的建设项目,这些项目都碰到亟待解决原料选择问题和煤气化制合成气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问题。
现就适合于大型煤化工的比较成熟的几种煤气化技术作评述,供大家参考。
1、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气化技术这是目前我国生产氮肥的主力军之一,其特点是采用常压固定层空气、蒸汽间歇制气,要求原料为25-75mm的块状无烟煤或焦炭,进厂原料利用率低,单耗高、操作繁杂、单炉发气量低、吹风气放空对大气污染严重。
从发展看,属于将逐步淘汰的工艺。
2、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无烟煤(或焦炭)富氧连续气化技术这是从间歇式气化技术发展过来的,其特点是采用富氧为气化剂,原料可采用8-10mm粒度的无烟煤或焦炭,提高了进厂原料利用率,对大气无污染、设备维修工作量小、维修费用低,适合于有无烟煤的地方,对已有常压固定层间歇式气化技术的改进。
3、鲁奇固定层煤加压气化技术主要用于气化褐煤、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的煤,要求原料煤热稳定性高、化学活性好、灰熔点高、机械强度高、不粘结性或弱粘结性,适用于生产城市煤气和燃料气,不推荐用以生产合成气。
4、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的技术,2001年单炉配套20kt/a合成氨工业性示范装置成功运行,实现了工业化,其特点是煤种适应性宽,可以用6-8mm以下的碎煤,属流化床气化炉,床层温度达1100℃左右,中心局部高温区达到1200-1300℃,煤灰不发生熔融,而只是使灰渣熔聚成球状或块状排出。
床层温度比恩德气化炉高100-200℃,所以可以气化褐煤、低化学活性的烟煤和无烟煤,以及石油焦,投资比较少,生产成本低。
缺点是气化压力为常压,单炉气化能力较低,产品中CH4含量较高(1%-2%),环境污染及飞灰综合利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此技术适用于中小氮肥厂利用就地或就近的煤炭资源改变原料路线。
5、恩德粉煤气化技术恩德炉实际上属于改进后的温克勒沸腾层煤气化炉,适用于气化褐煤和长焰煤,要求原料为不粘结或弱粘结性、灰分小于25%-30%,灰熔点高(ST大于1250℃)、低温化学活性好的煤。
初探煤气化工艺方案的选择

初探煤气化工艺方案的选择煤气化是一种将煤炭转化为合成气的重要技术。
合成气是一种混合气体,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用于生产合成燃料、化工原料、肥料等,同时也可以用于发电和供热。
煤气化技术在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选择煤气化工艺方案时,需要考虑到煤种特性、产品需求、环境影响等因素,以确保实现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首先,选择适合的煤气化工艺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主要的煤气化工艺包括干燥气化、气体化、固体床气化和流化床气化等。
不同的煤气化工艺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干燥气化工艺适用于低热值的煤炭,通过将煤炭预处理后进行气化,能够实现煤气中有机组分的高效转化。
气体化工艺是一种高效的煤气化工艺,具有操作简单、产品质量高等优点,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
固体床气化工艺适用于高强度的煤气化,可以实现高效的碳转化,但也存在需要更多外部热输入的问题。
流化床气化工艺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碳转化率,适用于多种煤种,但运行成本较高。
其次,根据产品需求选择合适的煤气化工艺方案。
不同的煤气化工艺可以得到不同成分和比例的合成气,根据具体产品需求,如合成燃料、化工原料等,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案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再次,考虑环境影响是选择煤气化工艺方案的重要因素之一、煤气化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其中含有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选择低污染、低能耗的煤气化工艺方案,通过废气净化、循环利用等技术措施,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综合考虑经济性、可持续性等因素选择煤气化工艺方案。
煤气化技术的投资、运营成本较高,需要测算投资回收期、成本效益等指标,确保项目能够持续盈利。
同时,考虑到气化废物的处理、能源消耗等问题,选择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煤气化工艺方案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运营。
总之,选择适合的煤气化工艺方案是实现煤气化技术应用的关键。
需要根据煤种特性、产品需求、环境影响、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保选取的方案能够实现经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各种煤气化工艺的比较与选择

各种煤气化工艺的比较与选择煤化工中不同类型的煤气化技术是在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为适应不同的工艺要求而发展起来的。
离开煤种、煤气化配套的下游转化装置等具体问题,泛泛而谈不同煤气化技术的优劣,是没有意思的。
Simbeck等人曾对不同气化工艺的特点做了比较,见表1-17.表1-17 不同气化工艺的特点比较项目固定(移动床)流化床气流床灰渣形态干灰熔渣干灰灰团聚熔渣气化工艺Lurgi BGL Winkler,HTWICC,U-Gas K-T,TexacoCFB KRW Shell,E-Gas,GS P原料特点煤颗粒/mm 6~50 6~50 6~106~10 <0.1细灰循环有限制最好是干灰可以较好无限制粘结性煤加搅拌可以基本可以可以可以适宜煤阶任意高煤阶低煤阶任意任意操作特点出口温度/℃425~650 425~650 900~1050 900~1050 1250~1600氧气耗量低低中中高蒸汽耗量高低中中低碳转化率低低低低高焦油等有有无无无本书将从不同煤气化工艺的固有技术特征出发,从煤种适应性、合成气产物处理的难易程度、原料消耗、生产强度等几个方面对不同的气化技术作进一步的比较。
1.1 煤种适应性固定床气化炉煤炭网早期的固定床气化炉一般采用活性高、灰熔点高、黏结性低的无烟煤或焦炭,Lurgi加压固定床气化技术的成功,拓展了固定床对煤种的适应性,一些褐煤也可用于固定床加压气化,BGL技术的煤种适应性与干法排灰的Lurgi加压气化炉相比又进了一步。
1.2 流化床气化炉与固定床气化炉类似,早期一般的流化床气化炉为了提高碳转化率,多采用褐煤、长焰煤等活性比较好的煤种。
灰熔聚气化技术的发展拓展了流化床气化技术对煤种的适应性,特别是对一些高灰、高灰熔点的劣质煤油其独特的优势。
1.3 气流床气化炉气流床气化炉对煤的活性没有任何要求,从原理上讲几乎可以适应所有的煤种。
但是受制于诸多的工程问题,不同的气流床气化炉对煤种还是有所要求的。
国内外煤气化技术比较

国内外煤气化技术比较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短缺,煤的高效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
煤气化技术,将煤转化为可燃气体并用于热能、电力和化学前驱体等领域,是当前实现煤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比较国内外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路线和应用前景。
一、发展现状国内煤气化技术大多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购买国外设备和技术转化方面。
目前,中国已拥有天然气化工、华能大庆气化、山东诸城气化等多家成熟的煤炭气化企业。
其中,天然气化工主要生产合成气、氢气、苯乙烯等高附加值产物,煤气化率可达到92%以上。
华能大庆气化项目,煤气化率达到了80%以上,年生产合成气、苯乙烯、丙烯、氢气等150万吨。
山东诸城气化项目可生产甲醇、甲醛、乙醇、合成天然气和合成油等。
同时,国内目前正在进行的煤气化项目还有多个,如鄂尔多斯兴隆煤气化、华电集团新能源与煤制氢等。
而国外煤气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较早,煤气化率和产物种类也较为丰富。
美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煤气化技术都十分成熟,其中美国的煤气化产业发展历史最久,技术和产业规模也最大。
美国能源部现有10多个煤气化项目,年产能均在100万吨以上,产物种类包括合成天然气、液体燃料、合成酒精、硫酸、氮肥、尿素、润滑油和化肥等。
二、技术路线国内煤气化技术路线主要有三种:固定床煤气化技术、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和煤浆气化技术。
其中,固定床煤气化技术为中国比较成熟的技术路线,常用于生产油制气。
流化床煤气化技术则常用于生产合成气和聚烯烃等化工产品,煤浆气化技术则更适用于城市垃圾热解和冶金煤气化等领域。
目前,煤浆气化技术在国内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进一步进行实验研究和工程应用。
而国外煤气化技术路线更为多样化,包括了上文提到的固定床、流化床、煤浆气化以及自动旋转床、堆积流化床、内循环流化床、熔融盘煤气化等。
三、应用前景煤气化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
其一是消费后果,煤气化技术生产的氢气、合成气、甲醇等化学中间体和化学品可以替代天然气和石油制品,进而推进煤的多元化消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8煤气化净化技术选择与比较何晓方,王瑞学(宁波万华聚氨酯有限公司,浙江宁波 315812)摘要:煤气化净化技术种类很多,各有特点。
文章就常见的煤气化净化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对比。
关键词:脱硫;脱碳;碳酸丙烯酯;低温甲醇洗;碳酸钾;MDEA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其他化学产品的过程。
从煤气化工段的工艺气中发现,除了含有生产甲醇和其他下游产品所需的CO,H2和CO2外,还含有大量多余的CO2及少量H2S,COS,SO2等成分,这些碳的氧化物和硫化物是生产甲醇或其他化学品所不需要的,必须将这些杂质除去。
另外,硫化物通过克劳斯工艺生产硫磺,CO2可以回收送往尿素厂合成尿素,提高经济效益变废为宝。
以天然气或石脑油为原料,采用蒸汽转化法造气,变换气中CO2的含量约在15-23mol%左右。
以重油或煤原料,采用部分氧化法制气时,变换气中CO2的含量高达35mol%以上。
H2S及有机硫的含量则与原料含硫量有关,约在1000ppm和10000ppm 之间。
通过净化,使硫化物含量小于0.2-0.5ppm,CO2小于10ppm。
1 硫化物简介硫化物中主要是硫化氢,约占硫化物总量的90%,另外还含有少量的有机硫化物,主要是二硫化碳,二硫化碳,硫醇,硫醚,硫吩等。
1.1 硫化氢的物理性质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气体,有类似腐蛋的臭味,有毒.比空气重,易凝为液体,能溶于水,在0℃时1体积水可吸收4.65体积的硫化氢,溶解热为4.52千卡/克分子。
溶有硫化氢的水溶液呈弱酸性,生产的硫化氢极易造成设备的腐蚀。
1.2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1)硫化氢能与碱作用生成盐。
因此,可用碱性溶液来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
(2)硫化氢有很强的还原能力。
在酸性或碱性溶液内硫化氢可作为还原剂,而本身被氧化成为硫磺而沉淀出来。
(3)硫化氢较容易与金属,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盐类作用生成金属的硫化物,这就是硫化氢能使各种催化剂中毒的根本原因。
2 硫化物的脱除有干法脱硫和湿法脱硫。
2.1 干法脱硫2.1.1 活性炭吸附法活性炭脱硫技术在消除SO2污染的同时可回收硫资源,在较低温度下将SO2氧化成SO3并在同—设备将SO3转化成硫酸,因而是一种防治污染与资源回收利用相结合的有吸引力的技术。
其脱硫机理为:SO2(g) →SO2* 吸附O2(g)→2O*H2O(g)→H2O*SO2*+O*→SO3*氧化SO3*+H2O*→H2SO4*水和H2SO4*+nH2O*→(H2SO4·nH2O)*稀释注:*表示吸附态。
2009年第1期2009年1月化学工程与装备Chemical Engineering & Equipment109何晓方:煤气化净化技术选择与比较吸附过的活性炭(焦)经再生可以获得硫酸、液体二氧化硫、单质硫等产品。
活性炭(焦)吸附变换气中二氧化硫工艺中的吸附装置主要有两种形式:固定床与移动床。
其再生方法也主要有两种,即水洗再生法与加热再生法。
2.1.2 钴-钼加氢法钴-钼加氢转化是一种有效脱除含氢原料气中有机硫的预处理措施。
有机硫化物脱除较难,但将其加氢转化成硫比氢后再加以脱除就容易得多了。
该方法能将气体中的硫化氢脱除到2×10-6V%以下。
在钴-钼催化剂的作用下,有机硫加氢转化成硫化氢的反应如下:CS2+4H2=2H2S+CH4COS+H2=CO+H2SRCH2SH+H2=RCH3=H2SC4H4S+4H2=C4H10+H=2S钴-钼催化剂系以氧化铝为载体,由氧比钼和氧化钴组成。
氧化态的钴和钼加氢活性不大,须经硫化后才具有相当的活性。
硫化后活性组分主要是MoS2和Co9S8。
干法脱硫的优点是脱硫净化度高。
缺点为难以或不能再生;间歇操作,设备庞大;不适合硫含量较高的场合。
2.2 湿法脱硫2.2.1 氨法氨法即是以(NH4)2SO3,NH4HSO3溶液来吸收低浓度SO3,然后处理吸收液,获得产品的过程。
氨导入洗涤系统发生下列反应:NH3+H2O+SO2=NH4HSO32NH3+H2O+SO2=(NH4)2SO3亚硫酸铵对SO2有更好的吸收能力,它是氨法中的主要吸收剂(NH4)2SO3+SO2+H2O=2NH4HSO3氨法实质上是以循环的(NH4)2SO3,NH4HSO3水溶液吸收SO2的过程。
随着亚硫酸氢氨比例的增大,吸收能力降低,须补充氨水将亚硫酸氢铵转化成亚硫酸氨。
NH4HSO3+NH3=(NH4)2SO3另一部分含亚硫酸氢铵量高的溶液,可从洗涤系统排出,以各种方法再生SO2或者生产某种产品。
2.2.2 ADA法ADA是蒽醌二磺酸(Anthraquinone Disulphonic Acid)的英文缩写. 它含有2,6-或2,7-蒽醌二磺酸酸钠的一种混合体。
此法(ADA法)脱硫由于析硫过程缓慢,生成硫代硫酸盐较多,在该溶液中加入偏钒酸钠后,可使析流通度大为加快,称为改良ADA法脱琉。
反应历程为:在脱硫塔中,以pH值为8.5~9.2的稀碱液吸收硫化氢:Na2CO3+H2S=NaHS+NaHCO3硫氢化物与偏钒酸钠反应生成元素硫:2NaHS+4NaVO3+H2O=Na2V4O9+4NaOH+2S↓氧化态ADA氧化焦钒酸钠为偏钒酸钠:Na2V4O9+2ADA(氧化态)十2NaOH十H2O=4NaVO3十2ADA(还原态)在再生塔中,还原态ADA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氧化态:2ADA(还原态)十O2=2ADA(氧化态)十2H2O经再生后的溶液可送入吸收塔循环使用改良ADA法脱硫液中.还加有洒石酸钾钠,少量三氯化铁和乙二胺四乙酸(EDTA)。
酒石酸钾钠的作用在于稳定溶液中的钒,防止生成“钒—氧—硫”复合物沉淀;加入三氯化铁,可加速还原态ADA 的氧化速度;而螯合剂EDTA的加入,可防止Fe3+生成Fe(OH)3沉淀,EDTA的加入量至少应与Fe3+等摩尔数。
湿法脱硫的优点:110 何晓方:煤气化净化技术选择与比较(1)适合于含有大量H2S气体的脱除。
(2)脱硫液可再生,并能回收硫磺湿法脱硫的缺点:(1)脱硫的净化度不如干法脱硫。
3 二氧化碳的简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
但能使人窒息,高浓度时略带酸味。
易溶与水和碱性溶液。
在甲醇合成中,影响甲醇产品质量,而且易随CO进入冷箱会结成干冰,堵塞管道和设备,影响工厂长周期运行。
因此,应将其脱除。
对于脱碳有物理吸收法和化学吸收法4 脱除方法4.1 物理吸收法4.1.1 碳酸丙烯酯C4H6O3法碳酸丙烯酯脱碳是一种无色(或带微黄色)、无毒、无腐蚀的透明液体,它对与脱除天然气,合成甲醇和制氢工业原料气中的酸性气体和有机硫化物都是良好的吸收剂。
4.1.1.1 碳酸丙烯酯脱碳的基本原理碳酸丙烯酯脱碳是一个物理溶解过程,它对于二氧化碳,硫化氢等酸性气体有比较大的溶解度,而氢氮气在碳酸丙烯酯中溶解度却很小。
所以在较高的分压下能有效地吸收酸性气体,而在较低的压力下可以不需热量而易于再生。
利用碳酸丙烯酯溶剂脱碳比水洗具有容易再生且能耗低的特点。
在同样的条件下,吸收能力是水洗的3~4倍,由于溶液的循环量减小,电耗相应降低。
4.1.1.2 碳酸丙烯酯脱碳法的优缺点4.1.1.2.1 优点(1)吸收能力与压力成正比,特别适于高压下进行。
(2)溶剂的蒸汽压低,可以在常温下吸收。
(3)吸收CO2以后的富液经减压解吸或鼓入空气。
可使之得到再生。
只需消耗热量。
4.1.1.2.2 缺点(1)溶液价格较高。
(2)溶液稍有漏损就会造成操作费用的增高。
4.1.2 低温甲醇洗法甲醇是一种无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
低温甲醇洗工艺是指在低温条件下用甲醇对工艺气进行洗涤,溶解其中的酸性气体。
再经过闪蒸、再生等过程回收甲醇的过程。
主要是利用了酸性气体在低温甲醇中的溶解度比较大,而有效气体CO和H2的溶解度比较小的原理在低温条件下进行洗涤酸性气,在高温下进行解析的原理。
4.1.2.1 低温甲醇洗的优缺点4.1.2.1.1 优点(1)甲醇在低温高压下,对CO2,H2S,COS 有极大的溶解度。
(2)有较强的选择性。
(3)虽然甲醇的沸点较低,但在低温下的平衡蒸汽压仍很小,因此溶剂损失小。
(4)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件好,在吸收过程中不起泡,能与水互溶,可利用它来干燥原料气。
(5)粘度小。
(6)腐蚀性小,不需要特殊防腐材料。
(7)消耗指标低,蒸汽为:250kg/tNH3,电力23度/tNH3.(8)甲醇价廉易得。
4.1.2.1.2 缺点(1)由于低温甲醇沉在低温下操作,因而对设备和管道的材质要求较高,在制造上也有一定的难度;(2)为了降低能耗,回收冷量,换热设备特别多,流程显得很复杂,投资费用较大;(3)尽管甲醇是一种低价、易得的溶剂,但有毒,给操作和维修带来一系列困难。
4.2 化学吸收法热碳酸钾法脱除CO24.3 碳酸钾水溶液具有强碱性,它与CO2的反应如下:CO2+K2CO3+H2O=2KHCO3生成的KHCO3在减压和受热时,解吸出CO2,溶液重新再生为K2CO3循环使用。
为了提高碳酸钾吸收二氧化碳的反应速度,吸收操作是在较高温度(105一130℃)下进行,因此该法又称作热碳酸钾法。
热法有利于提高KHCO3的溶解度,并应用浓度较高的K2CO3溶液以提高吸收CO2的能力。
但在此温度下,以单纯的K2CO3水溶液吸收CO2,其吸收速率仍很慢,而且对设备腐蚀严重。
在溶液中加入某些活化剂则可大大加快对CO2的吸收速度。
可作为活化剂的有:三氧化二砷、硼酸或磷酸的无机盐以及氨基乙酸、二乙撑三胺,一乙醇胺、二乙醇胺、二甲胺基乙醇等有机胺类。
为了减轻强碱液对设备的腐蚀,在溶液111何晓方:煤气化净化技术选择与比较中还加有缓蚀剂。
这样,吸收和再生的主要设备可用碳钢制造。
4.3.1 热碳酸钾法脱除CO2的优缺点4.3.1.1 优点(1)在较高温度下进行操作,大大加快了吸收二氧化碳的速度;(2)高温下可以提高碳酸钾的溶解度,从而可以使用较高浓度的碳酸钾溶液,增大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3)吸收和再生可在相近的温度下进行,再生所需热量少,因而可以大大减小热交换器和冷却器等设备的体积。
4.3.1.2缺点(1)溶液易腐蚀碳钢设备。
(2)溶液起泡对碳钢设备腐蚀。
4.4 MDEA法MDEA(N-Methyldiethanolamine) 即N-甲基二乙醇胺,分子式为CH3-N(CH2CH2OH)2,分子量119.2,沸点246~248℃,闪点260℃,凝固点-21℃,汽化潜热519.16KJ/Kg,能与水和醇混溶,微溶于醚。
在一定条件下,对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而且反应热小,解吸温度低,化学性质稳定,无毒不降解。
纯MDEA溶液与CO2不发生反应,但其水溶液与CO2可按下式反应:CO2 + H2O == H+ + HCO3- (1)H+ + R2NCH3 == R2NCH3H+ (2) 式(1)受液膜控制,反应速率极慢,式(2)则为瞬间可逆反应,因此式(1)为MDEA吸收CO2的控制步骤,为加快吸收速率,在MDEA溶液中加入1~5%的活化剂DEA(R2/NH)后,反应按下式进行:R2/NH + CO2 == R2/NCOOH (3)R2/NCOOH + R2NCH3 + H2O == R2/NH + R2CH3NH+HCO3- (4)(3)+(4): R2NCH3 + CO2 + H2O == R2CH3NH+HCO3- (5)由式(3)~(5)可知,活化剂吸收了CO2,向液相传递CO2,大大加快了反应速度,而MDEA又被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