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检测题
人教版七年级 数学下册-第七章检测题

第七章检测题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下列说法,能准确确定位置的是(D)A.红星电影院2排B.北京市四环路C.北偏东30°D.东经118°,北纬40°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2,-2x2-1)所在的象限是(C)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点P(0,5)在x轴上B.点A(-3,4)与点B(3,-4)在x轴的同侧C.点M(-a,a)在第二象限D.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是一一对应的4.将点P(-4,3)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P′,则点P′的坐标为(B)A.(-2,5) B.(-6,1) C.(-6,5) D.(-2,1)5.点M在x轴的下方,y轴的右侧,它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8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则点M的坐标为(B)A.(8,5) B.(5,-8) C.(-5,8) D.(-8,5)6.如图,已知棋子“卒”表示为(-2,3),棋子“马”表示为(1,3),则棋子“炮”表示为(A)A.(3,2) B.(3,1) C.(2,2) D.(-2,2),第6题图),第8题图),第10题图)7.一个长方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1,-1),(-1,2),(3,-1),则第四个顶点的坐标是(B)A.(2,2) B.(3,2) C.(3,3) D.(2,3)8.如图,与图①中的三角形相比,图②中的三角形发生的变化是(A)A.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B.向左平移1个单位长度C.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D.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的坐标为(a,b),点P的“变换点”P′的坐标定义如下:当a≥b时,点P′的坐标为(b,-a);当a<b时,点P′的坐标为(a,-b),则点A(5,3),B(1,6),C(-2,4)的变换点坐标分别为(C)A.(3,-5),(1,6),(2,4) B.(3,5),(1,-6),(-2,-4)C.(3,-5),(1,-6),(-2,-4) D.(-3,5),(1,-6),(-2,-4)10.(商丘模拟)如图,动点P从(0,3)出发,沿所示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第2017次碰到矩形的边时,此时点P的坐标为(B) A.(0,3) B.(3,0) C.(1,4) D.(7,2)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1.在奥运游泳馆水立方一侧的座位席上,5排2号记为(5,2),则3排5号记为__(3,5)__.12.如图,若点E的坐标为(-2,1),点F的坐标为(1,-1),则点G的坐标为__(1,2)__.,第12题图),第14题图),第18题图)13.(海珠期末)点P(a-1,a2-9)在x轴负半轴上,则点P坐标是__(-4,0)__.14.(河北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1),B(-1,1),C(-1,-2),D(1,-2),把一根长为2017个单位长度且没有弹性的细线(线的粗细忽略不计)的一端固定在A处,并按A→B→C→D→A→…的规律紧绕在四边形ABCD的边上.则细线的另一端所在位置的点的坐标是__(1,-2)__.15.若将点P(-3,y)先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Q(x,-1),则xy=__-10__.16.若点P(x,y)的坐标满足x+y=xy,则称点P为“和谐点”,请写出一个“和谐点”的坐标:__(2,2)(答案不唯一)__.17.已知点P(x,y)在y轴的左侧,且|x|=3,|y|=2,则点P的坐标为__(-3,2)或(-3,-2)__.18.(泰安模拟)如图放置的四边形A1B1C1D1,A2D1C2D2,A3D2C3D3,A4D3C4D4,…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B1的坐标为(1,0),点O,A1,A2,A3…都在直线l上,则点C2016的坐标是__(2_017,2_015)__.三、解答题(共66分)19.(8分)观察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房子的点A,B,C,D,E,F,G的坐标;(2)源源想把房子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你能帮他办到吗?请作出相应图案,并写出平移后的7个点的坐标.解:(1)A(2,3),B(6,5),C(10,3),D(3,3),E(9,3),F(3,0),G(9,0).(2)设A ′B′C′D′E′F′G′为平移后的图案,作图略.A′(2,0),B ′(6,2),C ′(10,0),D ′(3,0),E ′(9,0),F ′(3,-3),G ′(9,-3).20.(8分)如图,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8),B(-11,6),C(-14,0),D(0,0).(1)计算这个四边形的面积;(2)如果把原来四边形ABCD 各个顶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增加2,所得的四边形面积又是多少?解:(1)S =12×3×6+12×(6+8)×9+12×2×8=9+63+8=80. (2)∵平移前后四边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平移后的四边形的面积为80.21.(9分)(安顺期末)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3),B(-5,1),C(-2,0),P(a ,b)是△ABC 的边AC 上任意一点,△ABC 经过平移后得到△A 1B 1C 1,点P 的对应点为P 1(a +6,b -2).(1)直接写出点C 1的坐标;(2)在图中画出△A 1B 1C 1;(3)求△AOA 1的面积.解:(1)(4,-2).(2)△A 1B 1C 1如图所示.(3)△AOA 1的面积=6×3-12×3×3-12×3×1-12×6×2=18-92-32-6=6.22.(9分)(1)如图①,在x 轴上,点A 的坐标为3,点B 的坐标为5,则AB 的中点C 的坐标为__(4,0)__;(2)在图②中描出点A(2,1)和B(4,3),连接AB ,找出AB 的中点D 并写出D 的坐标;(3)已知点M(a ,b),N(c ,d),根据以上规律直接写出MN 的中点P 的坐标.,图①),图②)解:(2)作图如图所示,点D 的坐标是(3,2).(3)∵点M(a ,b),N(c ,d),∴线段MN 的中点P 的坐标为(a +c 2,b +d 2). 23.(10分)已知点P(3m -6,m +1),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求出点P 的坐标.(1)点P 在y 轴上;(2)点P 在x 轴上;(3)点P 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5;(4)点P 在过点A(-1,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解:(1)∵点P(3m -6,m +1)在y 轴上,∴3m -6=0,解得m =2.∴m +1=3,∴点P 的坐标为(0,3).(2)∵点P(3m -6,m +1)在x 轴上,∴m +1=0,解得m =-1,∴3m -6=-9,∴点P 的坐标为(-9,0).(3)∵点P(3m -6,m +1)的纵坐标比横坐标大5,∴m +1-(3m -6)=5,解得m =1, ∴3m -6=-3,m +1=2,∴点P 的坐标为(-3,2).(4)∵点P(3m -6,m +1)在过点A(-1,2)且与x 轴平行的直线上,∴m +1=2,解得m =1,∴3m -6=-3,m +1=2,∴点P 的坐标为(-3,2).24.(10分)如图,△ABO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点O(0,0),A(5,0),B(2,4).(1)求△OAB 的面积;(2)若O ,B 两点的位置不变,点M 在x 轴上,则点M 在什么位置时,△OBM 的面积是△OAB 面积的2倍?(3)若O ,A 两点的位置不变,点N 由点B 向上或向下平移得到,则点N 在什么位置时,△OAN 的面积是△OAB 面积的2倍?解:(1)S △AOB =5×4×12=10. (2)设M(x ,0),则S △OBM =12×4×|x|=10×2,∴|x|=10,∴x =±10,∴M(10,0)或(-10,0).(3)设N(2,y),则S △OAN =12×5×|y|=10×2,|y|=8, ∴y =±8,∴N(2,8)或(2,-8).25.(12分)先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再回答后面的问题: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有两点P 1(x 1,y 1),P 2(x 2,y 2),这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为P 1P 2=(x 2-x 1)2+(y 2-y 1)2.同时,当两点所在的直线在坐标轴上或平行于坐标轴或垂直于坐标轴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简化为|x 2-x 1|或|y 2-y 1|.(1)已知点A(2,4),B(-3,-8),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2)已知点A ,B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A 的纵坐标为5,点B 的纵坐标为-1,试求A ,B 两点间的距离;(3)已知点A(0,6),B(-3,2),C(3,2),判断线段AB ,BC ,AC 中哪两条是相等的?并说明理由.解:(1)∵A(2,4),B(-3,-8),∴AB =(-3-2)2+(-8-4)2=169=13,即A ,B 两点间的距离是13.(2)∵A ,B 在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点A 的纵坐标为5,点B 的纵坐标为-1,∴AB =|-1-5|=6,即A,B两点间的距离是6.(3)AB=AC.理由:AB=(-3-0)2+(2-6)2=25=5,BC=(-3-3)2+(2-2)2=36=6,AC=(0-3)2+(6-2)2=25=5,∴AB=AC.。
第七章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A.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B.弦对箭的推力 D.地球对月球的吸引力 C.熊猫对竹子的拉力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班级 姓名 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15×2分=30分) 1. 有下列说法:①只有一个物体也会产生力的作用;②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③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其中正确的一组是 ( )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2. 当一个人提起一个物体后,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也对人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是( )A.都相同 B 作用点相同 C 大小相同 D 大小、作用点相同3. 如图为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示意图。
那么,这两个力的大小关( ) A.F=F 2 B. F 1>F 2 C. F 1<F 2 D. 无法确定5. 如图所示的四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6. 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
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 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B. 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C. 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D. 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7. 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器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拉直。
则( )A. 臂力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B. 体重大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D. 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8. g=9.8N/kg 的正确理解是 ( )A. 质量是1kg 的物体所受的力是9.8NB. 1kg=9.8NC. 在地球上,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D. 以上说法都可以9. 关于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心就是物体的中心B. 重心就是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C. 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 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10. 2012年6月16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 成功对接并进行了一些实验,为中国航天史掀开极具突破性的一章。
七下数学第七章达标检测题

第七章达标检测题一、选择题: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长能构成三角形的是()A、7cm,12cm,5cmB、6cm,8cm,15cmC、4cm,5cm,2cmD、8cm,3cm,4cm2、如果m边形与n边形(m≥3,n≥3,且m>n)的内角和的差是540°,则m-n等于()A、6B、5C、4D、33、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8,x,若x的值为偶数,则x的值有()A、6个B、5个C、4个D、3个4、如图1所示,在△ABC中,若∠C=90°,∠CAB与∠CBA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则∠AOB等于()A、105°B、120°C、135°D、150°图1 图2 图3 图45、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相邻的内角的2倍且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一个内角的4倍,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正三角形6、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45°,则这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A、1080°B、720°C、540°D、360°7、小明家装修房屋,用同一种正多边形铺地,顶点连着顶点,为铺满地面而不重叠,瓷砖的形状可能为()A、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B、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C、正方形、正五边形D、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8、若四边形ABCD中,∠A:∠B:∠C:∠D=1:2:4:5,则∠A与∠D的度数分别是()A、15°,75°B、20°,100°C、24°,120°D、30°,150°9、如图2所示是中国共产党青年团团旗上的图案,则∠A+∠B+∠C+∠D+∠E的度数为()A、180°B、150°C、135°D、120°10、如图3所示,一块试验田的形状是三角形(设其为△ABC),管理员从BC边的一点D出发,沿DC→CA→AB→BD的方向走了一圈回到D处,则管理员从出发到回到原处在途中身体()A、转过90°B、转过180°C、转过270°D、转过360°11、如图4,在△ABC中,D、E分别为BC上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A、4对B、5对C、6对D、7对二、填空题()12、如图,在△ABC中,已知∠A=48°,∠1=20°,∠2=35°,那么∠BDC=。
第七章 检测题2

机械振动机械波检测题(时间90分钟,赋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1分)1.如图7-1所示,为某质点沿x轴做简谐振动的图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4s时质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B.在t=1s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以最大值C.在0到1s时间内,质点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D.在t=2s时,质点的位移沿x轴负方向。
加速度也沿x轴负方向图7-12.关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的声波一定是纵波B.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C.响度不仅与声强有关,与声音频率也有关D.对于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来说,由于v=λf,所以频率越高,声速也越大3.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P在左,Q在右),如图图7-2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取值可能有()A.1个B.2个C.3个D.4个图7-24.在图7-3所示的装置中,在曲轴AB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T1,若使把手C周期T2(T2>T1)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1B.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C.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D.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增小图7-35.弹簧振子振动图像如图7-4所示,在t1到t2的时间内()A.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不变B.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改变C.振子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D.振子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图7-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一定是简谐振动B.简谐振动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减小C.回复力一定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D.振动物体两次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7.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17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A.向右做减速运动B.向右做加速运动C.向左做减速运动D.向左做加速运动8.如图7-5所示,一列向+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示时刻为t=0),已知该波周期为4s,则()A.对质点A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B.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做的功相同C.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D.对质点A、B、C来说,在任何连接的二秒内,回复力做功为零图7-59.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 、B 两质点,它们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同,C 是A 、B 的中点,则C 的振动( )A .一定跟A 、B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B .一定跟A 、B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C .跟A 振动方向相同,跟B 点的振动方向相反D .可能跟A 、B 两点振动方向相同,也可能跟A 、B 两点振动方向相反10.甲、乙两小船随水波上下振动,两船相距80m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测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在大气压力附近的一根轻管内,有一滴水,此时轻管外的气压和水管里的水的压强相等,那么轻管内的水的压强为()。
A. 大于大气压力B. 等于大气压力C. 小于大气压力2. 制作者可以通过增加风琴板的吹气孔的个数,减小风琴板中的罗里琴音。
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A. 罗里琴音是由风琴板的吹气孔而引起的B. 罗里琴音是由风琴板本身而引起的C. 吹气孔的个数与罗里琴音无关3. 四条相同质量的金属板,分别是铁、铜、铝和锌,将它们一个个拿在手上,感到最冷的是()。
A. 铁B. 铜C. 铝D. 锌4. 冷热水龙头的设计有利于节约能源。
其原因之一是()。
A. 冷热水龙头开关设计合理B. 冷热水龙头安装位置合理C. 冷、热水管道分开设计5. 宇航员在太空,不受重力影响,但依然能吃到饭、住在舱里,这是因为()。
A. 太空有氧气,能呼吸B. 太空没有空气,不受空气的阻力C. 太空没有重力,不存在磁力二、填空题1. 空气按压力大小可分为空气、微风、大风,而这个压力叫__气压__。
2. 壁画壁画大的部分比较低,声音大、高部分高,声音小。
这对于调整声音使之更加悦耳和舒适有一定的作用。
3. 甲是轻气体。
要研究甲的导热性,可将块体甲和块体乙同时放到火上。
这样可以比较两个物质的__导热性__。
4. 壁画是由铜琴问题,吹气孔数越多,发出的声音越__小__。
三、简答题1. 什么是气压?2. 什么是声音的音调?它由什么决定?3. 什么是导热性?如何测量物质的导热性?4. 为什么风琴板的罗里琴音可以通过增加吹气孔的个数来减小?四、解答题1. 描述三种不同的声音,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2. 何为物质的导热性?请列举几种导热性较好和导热性较差的物质。
答案一、选择题1. B2. A3. A4. C5. B二、填空题1. 气压2. 音乐厅3. 导热性4. 小三、简答题1. 气压是空气由于受到地球重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压力。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七章测试题

第七章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哪一项人类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A)A.居民在楼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B.为增加土地资源,填埋滩涂及填海造地C.生活污水不经处理排向大江或大海D.砍掉原来的山林种植速生树,发展经济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A.人类的活动不会破坏生态环境B.人类的活动总是能改善生态环境C.人类的活动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D.人类的活动不必顾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3.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到本地物种的生存,这是因为(D)A.外来物种没有天敌B.气候适宜外来物种生长C.外来物种的繁殖力都很强D.外来物种与本地物种争夺空间和食物4.下列做法中违背“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是(B)A.骑自行车上学B.节日送纸质贺卡C.教科书循环使用D.尽量少开空调5.雾霾是人类活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实例,某市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列工作与改善环境关系不密切的是(D)A.建立黄河森林公园B.创建全国生态城市C.关闭重污染企业D.调整农业6.破坏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是(C)A.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如台风、地震、水涝和干旱B.人类大量捕杀野生动物C.人类进行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D.各类动物极强的繁殖能力7.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C)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B.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C.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8.环保就在我们身边,下列日常生活行为会造成重金属污染的是(D)A.用煤气炒菜B.使用空调C.共享单车出行D.乱丢废电池9.上海市提出垃圾处理的主要目标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下列做法中不合理的是(A)A.垃圾混合处理B.垃圾回收处理C.有机垃圾堆肥D.炉渣综合利用10.我国西部一些地区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其主要目的是(D)A.发展畜牧业B.发展旅游业C.发展林业经济D.改善生态环境11.下列关于酸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C)A.酸雨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氧化物造成的B.我国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烧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C.酸雨对植物有极大的危害,对人和动物没有危害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12.日照市某地的一块荒地在城建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所示。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检测题 第七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第七章综合能力检测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2.5分,共50分)1.关于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地形复杂多样,南北差异明显B.位于秦岭一淮河以南,东西濒临黄海和东海C.这里树木常绿,河湖密布,红色土地上长着茶树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是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读我国南、北方景观图,完成2~3题。
2.我国“南船北马”传统交通特点的主要成因是( D )A.南北气温高低的差异B.南北人口分布的差异C.南北植被类型不同D.南北降水及河流特点的不同3.导致我国南、北方农耕制度不同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C )A.地形B.技术C.气候D.土壤4.在南方地区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发育的一种土壤为( A )A.红土地B.黄土地和黑土地C.紫土地D.高寒冻土5.南方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有( C )A.水稻、花生、甘蔗、棉花B.小麦、花生、甜菜、棉花C.水稻、油菜、甘蔗、棉花D.小麦、油菜、甜菜、甘蔗6.我国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是( D )A.以山地和丘陵为主B.以盆地和高原为主C.以平原和盆地为主D.平原、盆地、高原和丘陵交错分布7.下列关于我国南方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全部属于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B.同时受来自太平洋、印度洋的夏季风的影响C.不受冬季风的影响D.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梅雨、春旱8.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D )A.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B.土壤肥沃C.平原面积广大D.水热条件好,生长期短9.读台湾省地理区位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台湾南部有热带季风气候分布B.火烧寮是中国年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因为它位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坡C.台湾岛的地势是东高西低D.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省级行政区是福建省10.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相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读台湾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台湾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B.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C.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D.台湾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国务院就建设长江经济带做出了重要部署,要发挥“黄金水道”优势和上海的“龙头”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缩小东西差距,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数学第七章检测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单元测试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7分)1、当x=3时,对于二元一次方程3x+2y=8,y= 。
2、已知⎩⎨⎧-==81y x 是方程13-=-y mx 的解,则=m _________ 3、已知3x -4y=8,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则y= 。
4、若752312=+--m n m y x 是关于x 、y 二元一次方程,则m= ,n= 。
5、x 的2倍与y 的一半的和是6,可以列出方程为 。
6、方程组⎩⎨⎧=-=+38y x y x 的解为 。
7、若0)2(|6|2=-+-y x x ,则=+y x 。
8、乙组人数是甲组人数的一半,且甲组人数比乙组多15人。
设甲组原有x 人,乙组原有y 人,则可得方程组为 。
9、对于二元一次方程x + 3y =10,请你写出一组正整数解....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7分)10、下列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3x —6=x B 、32x y = C 、x —y 2=0 D 、23x y xy -=11、下列各组数中①⎩⎨⎧==22y x ②⎩⎨⎧==12y x ③⎩⎨⎧-==22y x ④⎩⎨⎧==61y x 是方程104=+y x 的解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二元一次方程组⎩⎨⎧=+=-521y x y x 的解是( ) A 、⎩⎨⎧=-=21y x B 、⎩⎨⎧-==12y x C 、⎩⎨⎧==21y x D 、⎩⎨⎧==12y x 13、用―加减法‖将方程组 2x -3y =92x +4y =-1中的 x 消去后得到的方程是( )A 、y =8 B 、7y =1C 、-7y =8D -7y =1014、以11x y =⎧⎨=-⎩为解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A 、01x y x y +=⎧⎨-=⎩ B 、01x y x y +=⎧⎨-=-⎩ C 、02x y x y +=⎧⎨-=⎩ D 、02x y x y +=⎧⎨-=-⎩15、某校初三(2)班40名同学为―希望工程‖捐款,共捐款100元.捐款情况如下表: 表格中捐款2元和3元的人数不小心被墨水污染已看不清楚,若设捐款2元的有x 名同学,捐款3元的有y 名同学,根据题意,可得方程组-------------------------------( ) A 272366x y x y +=⎧⎨+=⎩B 2723100x y x y +=⎧⎨+=⎩C273266x y x y +=⎧⎨+=⎩D 2732100x y x y +=⎧⎨+=⎩16、已知 3-x +2y =0,则 2x -4y -3 的值为( ) A 、-3B 、3C 、1D 、017、某蔬菜公司收购到某种蔬菜140吨,准备加工上市销售.该公司的加工能力是:每天可以精加工6吨或粗加工16吨.现计划用15天完成加工任务,该公司应按排几天精加工,几天粗加工?设安排x 天精加工,y 天粗加工.为解决这个问题,所列方程组正确的是---( )2 3A14016615x y x y +=⎧⎨+=⎩B14061615x y x y +=⎧⎨+=⎩C15166140x y x y +=⎧⎨+=⎩ D15616140x y x y +=⎧⎨+=⎩18、某班共有学生49人.一天,该班某男生因事请假,当天的男生人数恰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若设该班男生人数为x ,女生人数为y ,则下列方程组中,能正确计算出x 、y 的是----( )A 、⎩⎪⎨⎪⎧x –y= 49y=2(x+1)B 、⎩⎪⎨⎪⎧x+y= 49y=2(x+1)C 、⎩⎪⎨⎪⎧x –y= 49y=2(x –1)D 、⎩⎪⎨⎪⎧x+y= 49y=2(x –1)三、解答题:19、解下列方程组:(每小题6分,共24分)(1)20328x y x y -=⎧⎨+=⎩ (2)⎩⎨⎧-=-=+92312y x y x(3)237342x y x y +=⎧⎨-=⎩ (4)11233210x y x y +⎧-=⎪⎨⎪+=⎩20、(6分) 若⎩⎨⎧==12y x 是方程组 ⎩⎨⎧=+=-81my nx ny mx 的解,试求3m -5n的值21、综合运用(每小题8分,共16分):(1) 用16元买了60分、80分两种邮票共22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机械振动机械波
检测题
(时间90分钟,赋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部分对给1分)
1.如图7-1所示,为某质点沿x轴做简谐振动的图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t=4s时质点速度最大,加速度为0
B.在t=1s时,质点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以最大值
C.在0到1s时间内,质点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
D.在t=2s时,质点的位移沿x轴负方向。
加速度也沿x轴负方向
图7-1
2.关于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气中的声波一定是纵波
B.声波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
C.响度不仅与声强有关,与声音频率也有关
D.对于空气中传播的声波来说,由于v=λf,所以频率越高,声速也越大
3.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P 在左,Q在右),如图图7-2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到波谷,则t取值可能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图7-2
4.在图7-3所示的装置中,在曲轴AB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若不转动把手C,让其上下振动,周期为T1,若使把手C周期T2(T2>T1)匀速转动,当运动都稳定后,则()A.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1
B.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为T2
C.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减小
D.要使弹簧振子振幅增大,可让把手转速增小
图7-3
5.弹簧振子振动图像如图7-4所示,在t1到t2的时间内()
A.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不变
B.振子速度、加速度方向都改变
C.振子速度方向不变,加速度方向改变
D.振子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不变
图7-4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一定是简谐振动
B.简谐振动物体,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C.回复力一定是振动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D.振动物体两次通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周期
7.一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是0.025s,当振子从平衡位置开始向右运动,经过0.17s时,振子的运动情况是()
A.向右做减速运动B.向右做加速运动
C.向左做减速运动D.向左做加速运动
8.如图7-5所示,一列向+x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图示时刻为t=0),已知该波周期为4s,则()
A.对质点A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做正功
B.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做的功相同
C.对质点B和C来说,在第1秒内回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D .对质点A 、B 、C 来说,在任何连接的二秒内,回复力做功为零
图7-5
9.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A 、B 两质点,它们的振动方向始终相同,C 是A 、B 的中点,则C 的振动( )
A .一定跟A 、
B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同
B .一定跟A 、B 两质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C .跟A 振动方向相同,跟B 点的振动方向相反
D .可能跟A 、B 两点振动方向相同,也可能跟A 、B 两点振动方向相反
10.甲、乙两小船随水波上下振动,两船相距80m 。
当甲在水波波峰时,乙恰在平衡位置,经过20s 再观察,甲观察,甲恰在波谷,乙仍在平衡位置。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波的最大波长为160m
B .水波的波长可能是364m
C .水波的最小频率是401Hz
D .水波的最小波速是8ms -1
二、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中)
11.一列简谐横波原来波形如图7-6实践所示,经过时间t 后变成图中虚线所示的波形。
已知波向左传播,时间t 小于1个周期,图中坐标为(12,2)的A 点,经时间t 后振动状态传播到B 点,则B 点的坐标为 ,此时刻A 点的坐标为 ,A 在时间t 内通过的路程为 cm 。
图7-6
12.物体A 与滑块B 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做简谐振动,如图7-7所示,A 、B 之间无相
对滑动,已知轻质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A、B的质量分别为m和M,则A、B(看成一个振子)的回复力由提供,回复力跟位移的比为,物体A的回复力由提供,其回复力跟位移的比为,若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因数为μ,则A、B间无相对骨动的最大振幅为。
图7-7
13.一单摆的振动图线如图7-8所示,设所在地重力加速度等于10m/s2,则该单摆在振动过程中指向平衡位置的最大加速度是m/s2。
图7-8
14.一列波先后通过相距4m的A、B两点,用时0.01s。
已知A、B两质点运动方向始终相反,这列波的速度为ms-1,这列波的最小频率为Hz。
15.一列沿+x方向传的波速为200ms-1,某一时刻波形图如图7-9所示,这列波的波源若在(x=-4m,y=0)的位置,初始时刻t=0波源质点是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开始起振的。
那么在波的传播过程中,t= s的那些时刻,A质点的运动情况与图示时刻相同。
图7-9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不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6.如图7-10所示,一根柔软的弹性绳子右端固定,左端自由,A、B、C、D……为绳上等间隔的点,点间间隔为50cm,现用手拉着绳子的端点A使其上下振动,若A点开始向上,
经0.1秒第一次达到最大位移,C点恰好开始振动,则
(1)绳子形成的向右传播的横波速度为多大
(2)从A开始振动,经多长时间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
(3)画出当J点第一次向下达到最大位移时的波形图像
图7-10
17.如图7-11所示,甲为某一波动在t=0.1s时刻的图像,乙为参与波动的某一质点的振动图像。
(1)两图中AA′、OC各表示什么物理量?量值各是多少?
(2)说明两图中OA′B段图线的意义。
(3)画出再经过0.25s后的波动图和振动图像。
图7-11
18.如图7-12所示,用很长的细线系着一个小球A组成一个单摆,在悬点O处还固定着一根竖直的细绳,吊在绳子上的小球B能沿绳子下滑,现将A球拉偏一个很小的角度,B 球停在悬点O处,使它们同时开始运动,若AB正好相碰,求:B与绳子的摩擦力跟B球重力的比值(g≈π2≈10ms-2)。
图7-12
19.如图7-13所示,为一列波在传播方向上距波源1.8m的P点和3.0m的Q点的质点
的振动图像,已知λ>1.2m ,试作出这列波在t =6s 时刻的波动图像。
图7-13
参考答案
1.C 2.A 、C 3.D 4.B 、D 5.C 6.B 7.B 8.C 、D 9.D 10.B 、C
11.(3,2),(12,0)6
12.弹簧弹力,k ,B 对A 摩擦力提供,k g m M m M mk )(,++μ 13.0.5
14.400 50
15.0.02n +0.045
16.解析 (1)v 波=s
m t x 1.01==10ms -1 (2)波由波源传到J 需时间t
由t 1=10
5.40=v v j
s=0.45s 波刚传到J 时,J 也向上起振。
到负最大位移需t 2时间
则t 2=4
3T =0.3s 所以对应总时间t =t 1+t 2=0.75s
(3)
17.解析 (1)甲图中AA ′表示沿波的传播方向,距波源1cm 处,质点在t =1.0s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值为-0.2m 。
乙图中AA ′表示振动质点在t =0.25s 时位移值为-0.2m
甲图中OC 为波长,值为4cm ,乙图中OC 为周期,值为1秒
(2)甲图中OA ′B 表示t=1.0s 时,沿波传播方向离波源2cm 范围内各质点位移情况 乙图中OA ′B 表示某质点从起振到t =0.5s 内各时刻位移情况
(3)再过0.25ss 波形图像如图甲所示,再过0.25s 后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18.解析 A 球下摆到最低点时间t 2=g l 2π
① 设B 球质量为m ,所受阻力为f
则B 球下落时间t 2=m f g l a l -=22 ②
则①②相等得mg
f =0.2 19.解析 由图可知,T =8s ,A =2cm
波速v =s
m 62.1=0.2ms -1 波长λ=vT =0.2×8=1.6m=160m
由图可知,t =6s 时,x p =-2cm x Q =0
所以波形图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