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欧美各国军粮大整理

二战欧美各国军粮大整理
二战欧美各国军粮大整理

二战欧美各国军粮大整理!!!

二战德国士兵的伙食标准

德军伙食:

德军的伙食基本上是一日三餐。其中午餐占50%,晚餐占33%,早餐占13% 这遵照了德国人的生活习惯--以午餐为日常用餐的中心。

士兵伙食供应的数量分为三级:

I级:战斗地域。

II 级:占领区

III级:本土驻守部队

IV级:国内办公机构文职人员。

其中已I级数量最多,以下逐渐递减。这里就介绍最主要的战斗地域伙食。

I级伙食--Verpflegungssatz I

最高优先配给。

主要包括:

黑麦面包:75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45克

香肠(生罐装食物):120克

(有时是熏鱼)

果酱或人造蜂蜜:200克

煮过的土豆,蔬菜:750克

肉类:120克

蔬菜或动物脂肪:45克

调料:15克

咖啡豆(有时以红茶代替):8克

巧克力或糖果:1袋

香烟纸:7卷

烟草:2卷

(这里和有趣的是SS第12“阿道夫。希特勒青年”装甲师,该师将常规配给的烟草全部以糖果代替。而酒精饮料则以牛奶代替)

其它调味品。

而在其它的一些资料中所列出的清单如下(根据战况,时间以及地点,标准会有不同的差异):

黑麦面包:700克

黄油(植物奶油)或者食用脂肪:60克

连骨肉:136克

蔬菜和水果:250克

土豆:320克

豆类:80克

鱼类(无头):30克

大豆粉:7克

布丁粉:20克

咖啡豆(有时用人造咖啡代替):9克

炼乳:25克

砂糖:40克

盐:25克

调味品:3克

辛香料:1克

酒:0.26盎司(7.37克)

香烟纸:7卷

行军食物--Marschverpflegung

这是供应给行军途中部队的伙食,不可进行烹饪。这种伙食对於前线来说是很常见的一种。

通常由各部队的炊事员做好一日一份套餐式。行军中的士兵们每人每次领取3-4份。

黑麦面包:700克

冻肉或芝士:200克

黄油:60克

咖啡:9克或红茶:6克

砂糖:10克

烟草:6卷

这些食物用罐头和纸包好,放入纸箱内

携带食物

这是由士兵们随身携带的食物。

携带食物(全份)-Eiserne Portion

其饼乾通常以纸和罐头包装

饼乾:250克

冻肉:200克

乾燥蔬菜:150克

咖啡:25克

盐:25克

这种饼乾也叫作Zwieback,和一种经过烘烤後的硬饼乾相似。

携带食物(半份)-Halbeiserne Portion

饼乾:250克

加工保鲜肉:200克(主要是罐头食品)

战斗食物:

1943年经战斗要求供应的无需烹饪的特殊食物。特点是方便携带和含有高热量

分为:大型战斗食物(Grosskampfpaeckchen) 和近距离战斗食物(Nachkampfpackchen) 两种,只供应给前线作战部队。

主要包括:饼乾,糖果,罐装巧克力和烟草

这些食物转载在补给车上,然後在出击前由指挥官下令食用。

二战德军口粮内容:

第一号口粮(战地部队)(单位:公克)

面包---------------700

带骨鲜肉---------136

黄豆粉------------7

鱼肉(无头)-----30

蔬菜水果---------250

马铃薯------------320

芦笋---------------80

布丁粉------------20

炼乳---------------25

盐------------------15

点心---------------3

辣味品------------1

奶油与脂肪------60

咖啡----------------9

糖-------------------40

第二号口粮(占领地的驻军伙食)(单位:公克)

面包--------------700

带骨鲜肉--------107

黄豆粉------------7

鱼肉(无头)-----30

蔬菜水果---------250

马铃薯------------320

芦笋---------------80

布丁粉------------20

炼乳---------------25

盐------------------15

点心---------------3

辣味品------------1

奶油与脂肪------50

咖啡----------------9

糖-------------------35

第三号口粮(国内驻军) (单位:公克)

面包------------------700

带骨鲜肉------------90

黄豆粉----------------7

鱼肉(无头)---------30

蔬菜水果-------------250

马铃薯----------------320

芦笋-------------------80

布丁粉----------------20

炼乳-------------------25

盐----------------------15

点心-------------------3

辣味品----------------1

奶油与脂肪----------40

咖啡--------------------9

糖-----------------------30

第四号口粮(国内军政单位)(单位:公克)

面包-----------------------600

带骨鲜肉-----------------56

黄豆粉--------------------7

鱼肉(无头)-----------30

蔬菜水果-----------------250

马铃薯--------------------320

芦笋------------------------80

布丁粉---------------------20

炼乳------------------------25

盐---------------------------15

点心------------------------3

辣味品---------------------1

奶油与脂肪---------------35

咖啡-------------------------9

糖----------------------------30

德军的食物主要构成是全麦面包红肠罐装牛奶,而从欧洲各地搜刮来的红酒起到了同俄国产茶叶一样的作用,正是靠着这些德国从挪威一直打到希腊,再从希腊打到莫斯科城下。

德国士兵在回国休假时使用特种食品供应卡。面包证和食品供应卡一起印刷在一张硬纸片上,需要多少面包就用剪刀剪下多少克的面包证,和士兵证一起使用就能享受对战时探家士兵的免费食品供应。

记者威廉·夏伊勒回忆:在战场上,军官和士兵们吃的都是一个厨房做出来的东西。我在贡比涅的时候,是一个年轻的上尉陪我吃的午饭,和普通的士兵们一起排队等餐,等待着“流动的厨房”舀汤给他。在巴黎我还记得有一个负责训练新兵的上校,他把他手下的小伙子们领到了一个高级的巴斯克餐厅享受午餐。

享受完午餐以后,他像一个慈爱的父亲一样,为小伙子们安排了一个参观巴黎的计划,而这些年轻的士兵对于这个上校的尊敬和爱戴也到了很难夸张的地步,而这种爱戴和尊敬并不是因为他的军衔,而是因为他实在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而希特勒还为军官们制定了这样的规矩:他们必须学会关心士兵们的私人问题。在德军中,最有效率的就是负责递送邮件的单位,不论士兵身在何处,他们总是能按时把邮件和包裹亲手送到士兵的手里。

前些日子,几乎很少有德军士兵没有通过这种免费的军邮递送服务为家里寄点丝袜、香料以及别的一些东西。德军士气高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知道:他们可以享受到国家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待遇,而一般的公民就算回到家也未必能有这样的待遇。他们可以随时获得食品和衣物,冬天,德国的普通家庭是没有取暖设备的,但是在军营里却有。

从事一般工作的普通公民并不是每天都能看到桔子、咖啡和新鲜蔬菜的,但是士兵们可以。上个圣诞节,是士兵们向家里寄食品包裹的,而不是倒过来。希特勒曾经说过:作为一个上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他希望看到所有在新军队中的小伙子们都能从他们学的科目中受益,从这个例子看来,他确实是履行了自己的诺言。

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情况:“1942年党卫军第一装甲师在克拉考(即克拉科夫,时为德占波兰总督区首府)休整时,一个党卫队区队长在火车站宴请了他认识的几位纳粹党干部,其中包括德国驻克拉科夫和奥得河畔法兰克福地区的地方官。为了这次宴会,师高级指挥官特意动用了救护列车以运送冰镇饮料和菜肴……”。

42年的斯大林格勒会战,被围德军第六集团军的士兵更能够体会饥饿的煎熬!补给最困难的时候,每人每天只有50克面包,15人1000克土豆。

德军山地步兵

1、平时标准:

黑面包700-750克;

肉类200-300克或香肠160克(也可以为干鱼或乳酪150克);

土豆320克;

豆类80克;

生菜或水果250克;

果酱、蜂蜜或果仁面团15克;

炼乳15克;

奶粉或咖啡10克;

糖10克;

黄油类60克;

盐类25克;

调料15克;

巧克力或糖块40-50克,

香烟7支或相应的烟丝与纸。

2、野战标准:主要是罐头类。在德军中被称为铁配给。原文为“EISERMEPORTION”(IRON。RATION)。

主要是黑面包700-750克;另外,也有用250克一块的饼干代替黑面包的。

罐头肉200-300克(代以香肠与干酪160克;或者腌蔬菜150克、脱水菜50克);

调味料(盐与香料)一包;

咖啡5克;

糖5克;

糖块20克;

烟6支;

另外在42年后,出现了一种成品口粮(学美军的,只供应一线德军)。

第一种为大型野战口粮(GROSSKAMPFPAECKCHEN),

包括巧克力或黄油块100克;

甜饼干或果仁条100克;

4-6支香烟(有点怀疑其份量够吗)。

第二种被称为近距战斗口粮(NACHKAMPFPACKCHEN),

为巧克力100克;

黄油硬糖或薄荷糖20克;

香烟6支。

最后一种为专门配发山地步兵与伞兵部队的小块食品(KOKOSENERGIE),3块一包,

每包大概30克左右,有糖、黄油块、果仁、可可、面糊酥团组成

据说还有一种高能量浓缩脱水肉砖给北极地区的步兵食用,但以恐怖出名而无人有胆一试。

德国非洲兵团

对德国非洲兵团来说,粮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问题,并且也不是将欧洲的德军食物运到北非的热带战场就算了事。很多食物项目在热带气候下很快就会腐败,因此德军被迫以黑面包及乾豆取代欧洲人习惯食用的马铃薯及白面包。

德军的主食是面包,不过因为黄油在沙漠的炎热天气中极易挥发,所以他们以橄榄油取代,但是不受士兵欢迎。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负责供应德军食物;包括咖啡、食油、果酱,及肉罐头;这些食物都是平淡无味,因此德军及意军怨声四起,皆不满意。德军士兵戏称意大利牛肉罐头为墨索里尼的老驴。

食品的供应常常出现短缺,因为食物中缺乏新鲜水果和蔬菜,许多年轻的德国士兵因为缺乏维生素出现败血症的症状,牙龈出血,牙齿脱落,因为免疫力低下,对传染病缺乏抵抗力,因此大大影响了德军战斗力的发挥。

德军统帅隆美尔的生活非常朴素,尽量作到与士兵同甘共苦,每天的饮食只是乾面包和一点罐头,吃剩下的经常要留到下一顿,艰苦而粗糙的饮食使隆美尔患了严重的胃病。

非洲兵团每次缴获英国的牛肉罐头、白面包、果酱、硬饼乾、及水果罐头,雀跃万分。同样地英国军队也认为他们自己的食物极难下咽,认为德军比他们吃得好。无独有偶,四三年後在意大利与德军作战的美国部队也认为德兵伙食比美军口粮好吃,有时德军也能吃到新鲜的猪肉或羊肉。过这种机会很少;一方面是不容易获得活猪或活羊,必须向阿拉伯人购买或猎取野生动物,同时在沙漠中,贮藏新鲜肉类也不是一件简单之事。在战斗的间隙,德军常常会到荒漠中猎杀黄羊,不仅给生活平添了乐趣,新鲜的羊肉也改善了枯燥乏味的饮食。

1942年6月,非洲军攻克托布鲁克,不仅俘虏了3万多英国俘虏,还缴获了许多物资,有宝贵的汽油,大量军用车辆,香烟,各种水果和食品罐头。还有久违的啤酒,崭新的军装和橡胶底的沙漠军靴。也许水是沙漠中最重要的必需品了。军队不仅须要靠水活命,车辆的水箱也要加水才能行驶;因此必须尽量节省用水。

德国制式的五加仑油桶可以装载水、汽油或润滑油。英国兵情愿使用德国的油桶,因为他们自己的油桶常常会漏;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如果发现携带的饮水或汽油漏完时,送命的机会就大了。英德双方在其食用水桶上漆白十字,这种水桶不可再装其他物资,装过汽油的水桶不能再装饮水。但事实上,经常出现油水桶混用现象,士兵们就不得不忍受带有油味的饮用水。

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官兵艇上生活

饮食条件

关於德国海军潜艇部队官兵艇上生活的话题,人们主要关心的是艇员的生活环境和物质待遇这两方面。因为潜艇的一次出航作战可能的持续时间将长达12周,在作战斗巡逻前的出发准备时,潜艇通常要携带约14吨的各类给养品、燃料和鱼雷武器弹药。潜艇上的每一个闲置的角落都被尽可能的利用来存放新鲜食品。

如:鸡蛋、土豆、水果、蔬菜、面包和肉类等等,因为这些都将是首先被消耗的。无论是训练还是战时,艇上均可保证潜艇官兵们的一日三餐。除了主食以外,还有咖啡、茶、牛奶、果汁和可可饮料提供。一旦新鲜食品耗尽,那麽只能由罐装食品接济,此外还需补充一些必要的维生素。有趣的是,部分被德国潜艇击沉的商船上可能携带了一些禽类和畜类,如:鸡和猪。

1942年5月被德国海军U-162号潜艇击沉的“帕恩贝巴”号货轮即是如此。如果这些动物在潜艇攻击之後能侥幸存活,那麽毫无疑问,它们将成为最受德国潜艇官兵欢迎的客人。值得一提的是,潜艇在一段时间内将处於水面航行状态,一方面是为蓄电池充电,一方面也为获得足够的航速。但水面的海况较水下差,在这种情况下艇上的火炉无法使用。

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艇上是没有热食供应的。艇内的厨房空间十分狭小,仅能容下两台电炉和一个清洗餐具的水池,这里还保存着剩馀的和废弃的食物原料,而这里要负责艇上所有50人的饮食。德国潜艇内部的生活环境是非常封闭潮湿的。当潜艇在海况恶劣的水面航行时,海水会从未关闭的舱门大量涌进舱内;而当潜艇在热带海域水下航行时,由於通风装置工作吃力、艇上的动力和机械设备运转产生的高温将在潜艇内部积聚至摄氏50度。这样的高温夹杂着高湿度,使得艇员们的衣物很难晾乾,新鲜食品也很容易腐烂发酶。但总的说来,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饮食较其他德军作战部队还是要高出一些。

U型潜艇自身所携带的食品

一艘IXC 型(U-Boat)U型潜艇进行为期12周的航行所携带的食物,请注意,这只是个参考的记录,不一定是科学的。但这还是证明在(U-Boat)U型潜艇上的士兵吃的非常好,事实是,战争中所有的德国部队中,德国(U-Boat)U型潜艇的士兵吃的是最好的食物。

494 磅. 新鲜熟肉

238 磅. 香肠

4808 磅. 保藏的肉类罐头

334 磅. 保藏的鱼

3858 磅. 马铃薯

397 磅. 马铃薯干

3428 磅. 其他蔬菜

1226 磅. 面包生面团

2058 磅. 保藏的面包

463 磅. 米粉和面

595 磅. 新鲜鸡蛋

917 磅. 新鲜柠檬

2365 磅. 其他水果

551 磅. 黄油和人造黄油

611 磅. 汤配料

408 磅. 橘子或柠檬等水果制成的果酱和蜂蜜

309 磅. 新鲜奶酪和保藏的奶酪

1728 磅. 牛奶

441 磅. 水果饮料

154 磅. 咖啡

205 磅. 其它饮料

441 磅. 糖

132 磅. 盐

108 磅. 巧克力

通常所吃的食物菜单是严格遵循正确的饮食和营养学而制定。

早餐通常是由咖啡, 白脱牛奶汤、饼干小点心、涂抹上黄油或者蜂蜜的硬面包、鸡蛋组成。午餐有汤、马铃薯、熟肉和蔬菜、水果.。

晚餐包括香肠、罐头鱼、奶酪、面包、咖啡、茶或巧克力。

艇上厨房位于右舷边,长官住处和军官起居室之间。由三个电炉和两个小的电烤炉组成,它还包括一个冷藏库,自加热汤罐,提供有锁的橱柜,有一个搪瓷水池,有冷和热的淡水和热的盐水。

食物储藏有军需官负责。不易损坏的食物储存在小的食品库,在艇上厨房的对面,也在头部后面处于同一间隔舱室。

火腿、香肠和其他肉罐头等肉类食品都装在鱼雷发射管和控制室之间的头顶上。这样不挡道,这些位置空间允许长期的储存食物,这些食物正确的缓慢消耗。面包是储存在前鱼雷室和电动马达室,虽然它妨碍通道,但是面包会很快的恰当的消耗掉。鲜肉和蔬菜储藏在小的冷藏室和食品室,这些可以给食品提供冷藏的地方,但是这些食品仅仅能够持续少数天数。

懂得应变的厨师有能力用香肠和罐装食物为全体艇员提供可口的新鲜的食物,使全体艇员满意、安心。不用说,一个好的厨师的价值比黄金还贵。在战争的后期加入了大量的人工制造的以大豆为基础的压缩食品,更突破了食品的限制。

三条管理食品储藏的规章:

1。它的放置肯定是安全的,以免摆脱或攻击敌人的时候受到影响。

2。它是整齐的,均匀分布的,以减少对日常生活和发生战斗的时候的干扰,尽量避免U艇所产生消耗.

3。它必须可以自由存取,并且方便打开所有的舱盖和阀门,不受影响。调整每天消耗的分量直到得到食物的补偿,(U-Boat)U型潜艇的全体艇员也经常当渔夫钓鱼,也从他们的受害者所携带的食品中得到补充,打捞所需要的食物。

被俘的苏军战俘在德国饮食:

1941年6月底,首批战俘已到达这里。战俘运送条件,特别是在战争的前几个月,极其恶劣,供应的食品不仅难以下咽,而且数量极少,根本不够分配,绝大部分战俘食不果腹。绝大部分苏军战俘患上了因饥饿造成的浮肿病、坏血病、无休止的腹泻、结核病。苏军饿得无法忍受,整日在寻找任何能吃的东西:草、树根、昆虫、食堂里的残渣剩饭等。

以关押苏联战俘的第350号战俘营为例。这个战俘营从1941年7月一直存在到1944年10月。在战争的头几个月,首批战俘已到达,这里环境极其恶劣,供应的食品不仅难以下咽,而且数量极少,根本不够分配,绝大部分战俘食不果腹。苏军战俘在那里处于非人的条件下,他们住在没有窗户的房子里,不给生火取暖。虽然每天要干十二至十四小时的重活,可是供应的伙食,在战俘营党卫队看守心情最好的时候,配给苏联战俘的口粮是二百五十克代用面包和二公升所谓的“巴兰达”汤。而通常最普遍的伙食,只有一百五十至二百克面包,所谓的汤里只有草、烂土豆、树叶和其他乱七八糟的残渣。有很多战俘由于遭受折磨体力不支而死去

下面的表格是德国兰斯朵夫VIIIB战俘营,在1942年4月12-18日,1个星期内战俘的配给量:

这些每日的平均配给只有1794卡路里

面包:2300克

土豆:3600克

茶:13克

糖:175克

燕麦:70克

乾酪:78克

果酱:25克

人造黄油:55克

脂肪:130克

大麦:30克

泡菜:135克

蜂蜜:150克

香肠:80克

肉:134克

鱼:50克

豌豆:70克

芜箐(甘蓝):2700克

总共重量:9795克

英国盟军战俘待遇:

红十字会报告说盟军战俘生活条件令人满意,1941年估计有大约二百五十万名英法战俘正被关押在遍及德国和德占领土的战俘营内。法国人占最主要部分,有将近两百万;波兰人有数十万;比利时人、荷兰和挪威人有数万;英国人有大约44,000人。

红十字会代表团被获准进入战俘营以报告情况。尽管具体情况差异很大,但通常都发现情况令人满意。关押军官的onflags 营伙食更好,(实际因为是战俘自己管理食品的烹饪分配,于是舞弊现象发生,在士兵的汤锅里经常是只有蔬菜和烂土豆,而军官的汤锅里却比较丰盛有许多肉)而且比关押普通士兵和军士的stalags营更舒适。dulags是转移营,战俘都首先被送到那里。

一位红十字会代表Marti医生在他关于Dulag Luft的报告中写到:“房间里有一到三个床铺,一些桌子和安乐椅,异常舒适,有餐厅,每晚有威士忌、纸牌、各种游戏,在营地外散步……”

战俘的主要抱怨是厌倦,是由平淡的日子导致,可能首要是因为战俘营标准的汤和土豆伙食。在红十字会最近参观的几个战俘营,冬季服装的缺乏也是一个问题,德国以不断膨胀的价格销售额外的衣服对这种情况没多少助益。但同纳粹集中营中“持不同政见者”的待遇相比,尤其是同犹太人相比,给予战俘的条件是相当仁慈的。

苏联军队伙食:

据纪录黑面包至少挽救了40万人的生命,维持了将近1000万人的战斗力。

它的配方简单,但烤制过程复杂而精确,通常需要三天,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期间,饥饿的苏军指挥员常常把部队中所有人员佩戴的手表或戒指集中起来,用於交换难以下咽的黑面包和马肉肠。

美国援助的罐头午餐肉原是二战联军的主食,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当年甚至说“没有罐头午餐肉,我们的军人将无粮可吃”苏军的内部价是两块手表一整条黑面包,在供应不畅的时候,一条黑面包是10个战士一天的口粮。

其次是茶叶,自1886年起茶叶和砂糖就被列为重要军需品,配发茶叶的部队,比只配发酒的部队患病率低的多,由於俄国不产茶叶,直到1904年日俄战争後茶叶才开始配发到全军。

苏军1940年山地部队口粮表

1,小麦粉面包:1000克(饼乾:700克) 2,肉:350克(马肉:435克,仅供炖食) 3,动物油:20克(生羊油:20克)

4,炼脂油:40克(不代用)

5,荞麦米:40克

6,大麦米:40克

7,去皮豌豆:20克

8,黄米:30克

9,大米:40克

10,燕麦米:10克

11,通心粉:20克

(以上5——11项只准按等量互相换用) 12,土豆:35克

13,甜菜:20克

14,乾菜:10克

15,乾葱:3克

16,乾香菜、芹菜、根菜:2克

(以上12——16项均为乾菜,有条件时应用100克鲜菜代替20克乾菜) 17,蕃茄酱:10克(鲜蕃茄100克)

18,喝茶用糖:75克

19,食用糖:10克

20,红茶:3克

21,味精:3克

22,草莓果汁:5克

23,柠檬酸:1克

24,胡椒:0.2克

25,乾果(水果罐头):25克

26,盐:30克

27,碱:200克/月

备用食品(每人每天只发给其中的一种)

熟猪油:50克

熏肠:100克

荷兰乾酪:100克

肉素混合罐头:200克

素罐头:400克

鱼罐头:200克

肉罐头:200克

炼乳罐头:100克

1941年9月22日颁布的每日配给标准(单位:克)战斗人员:

面包:900(冬季.10月-3月)/800(夏季.4月-9月)

二级面粉:20

去壳谷粒:140

通心面:30

肉:150

鱼:100

大豆粉:15

脂肪:30

菜油:20

糖:35

茶:1

盐:30

蔬菜:820。

卷心菜:170

胡萝卜:45

甜菜:40

洋葱:30

根茎类.绿叶菜.黄瓜:35

番茄酱:6

月桂叶:0.2

胡椒:0.3

醋:3

芥末:0.3

马和烟:20

火柴(每月):3盒

卷烟纸(每月):7张

肥皂(每月):200

後方人员:

面包:800(冬季.10月-3月)/700(夏季.4月-9月)

二级面粉:10

去壳谷粒:120

通心面:20

肉:120

鱼:80

脂肪:20

菜油:20

糖:25

茶:1

盐:30

蔬菜:820。

土豆:500

胡萝卜:45

甜菜:40

洋葱:30

根茎类.绿叶菜.黄瓜:35

番茄酱:6

月桂叶:0.2

胡椒:0.3

醋:3

芥末:0.3

马和烟:20

火柴(每月):3盒

卷烟纸(每月):7张

肥皂(每月):200

後备人员:

面包:750(冬季.10月-3月)/650(夏季.4月-9月)

二级面粉:10

去壳谷粒:100

通心面:20

肉:75

鱼:120

脂肪:20

菜油:20

糖:20

茶:1

盐:30

蔬菜:920

土豆:600

卷心菜:170

甜菜:40

洋葱:30

根茎类.绿叶菜.黄瓜:35

番茄酱:6

月桂叶:0.2

胡椒:0.3

醋:3

芥末:0.3

肥皂(每月):200

警卫及後备人员:

面包:700(冬季.10月-3月)/600(夏季.4月-9月)

二级面粉:10

去壳谷粒:100

通心面:20

肉:75

鱼:100

脂肪:20

菜油:20

糖:20

茶:1

盐:30

蔬菜:920

土豆:600

卷心菜:170

胡萝卜:45

甜菜:40

洋葱:30

根茎类.绿叶菜.黄瓜:35

月桂叶:0.2

胡椒:0.3

醋:3

芥末:0.3

肥皂(每月):200

前线机组人员:

面包:400(冬季.10月-3月)/400(夏季.4月-9月)

二级面粉:40

土豆面粉:5

去壳谷粒:90

大米:50

通心面:50

肉:350

鸡肉:40

鱼:90

软乾酪:20

酸奶油:10

鲜牛奶:200

浓缩牛奶.咖啡或可可:20

鸡蛋:0.5

黄油:90

奶酪:20

菜油:5

糖:80

茶:40(每月)

盐:30

蔬菜:885

土豆:500

胡萝卜:55

甜菜:40

洋葱:40

根茎类.绿叶菜.黄瓜:45

果脯:20

果汁:3

番茄酱:8

月桂叶:0.2

胡椒:0.3

醋:3

芥末:0.3

香烟:25盒

火柴(每月):10盒

肥皂(每月):300

後方机组人员:

面包:400(冬季.10月-3月)/300(夏季.4月-9月)

二级面粉:20

土豆面粉:5

去壳谷粒:80

大米:30

通心面:20

肉:300

鱼:70

软乾酪:20

酸奶油:10

鲜牛奶:100

鸡蛋:0.5

黄油:60

奶酪:20

菜油:5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

2014高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复杂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

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打不过美国

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打不过美国 二战中日本为什么打不过美国 日本军人素以野蛮和不要命著称。在二战后期的本土防空战中,日军飞行员就发明了极其野蛮的战法,用以对抗美军先进的b29重型轰炸机。 美军b29重型轰炸机于1944年中开始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b29性能先进,飞行速度快,飞行高度达到上万米。当时日军的飞机因为缺乏涡轮增压器很难飞到这样的高度。即使飞到了,飞机的飞行性能也变得很差,而且不能装载太多的武器弹药。 而日军也缺乏能打到万米高空的重型高射炮。日军的雷达也十分落后,很难指引自己的战斗机提前爬升强占有利空域进行拦截。 怎么办?日本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撞!这样一来,战斗机本身就成了一个“人肉制导”的大型武器,可以将原先携带的机炮弹药和电台统统拆除,飞机就可以比较方便的爬升到高空。撞击需要的战术不复杂,也十分适用于很多经验不足的日本飞行菜鸟。撞击敌人在其他军队中一般都是迫不得已的行为,但向日军一样有组织的进行主动撞击作战,全世界没有第二家。 其实这么做纯属无奈,日本到了末期总共有十几种战斗机之多,可最快平飞速度都不超过650公里/小时!1945年欧洲战场喷气战斗机都出来了,700公里/小时超高速活塞式飞机一大堆了。

日本还在纠结于600公里量级设计取舍,而且就连这种量级的飞机都没法稳定投产!日本飞机都有一个死性就是高速下操纵性太差。其实解决办法并不困难,既然这样还不如加强结构多增重几百公斤,可是日本人也没有这么做。 美军b29开始遭难。因为他们面对的对手根本就没想活着回去:他们的口号就是一人换掉美军10人(b29的乘员有10多人)。b29纵然再坚固,被一架战斗机直接撞中也难以幸存。 不过,日军中也有一些技术高超的幸运儿:居然能从撞击战中幸存下来!他们一般在即将撞上的时候就迅速跳伞!有一个人居然参与了三次撞击作战仍然安然无恙。当然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撞击飞行员来不及跳伞就和目标同归于尽了。 日本进攻美国本土,至少有以下好处: 1、获得战略物资。美国的战略物资取之不尽。 2、攻占美国的兵工厂军事工业,获得先进武器。 3、吸引美军回师自就,减轻欧洲战场负担。 4、切断美国对盟国的物资援助,美国是二战盟国的大后方,攻击美国本土,就削弱了美国的海外支援能力。 5、扬长避短,日本陆军vs美国陆军。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

1.传播的类型: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传播。 2.传播学的诞生: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孕育于 20 世纪上半叶,形成于 20 世纪中期,首先诞生在美国。 3.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4.与传播技巧相关的理论:“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诉诸理性”于“诉诸感情”、“警种效果”。 5.传播学两大学派:传统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法兰克福学派),其中传统学派有关 理论:舆论空间;法兰克福学派批判不再讲微观,它讲的是宏观, 6.传播模式,研究整个传播过程的一个方法,对传播过程进行第一次系统的、完整的、科学 的论述的是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以及拉斯韦尔的五要素、施拉姆传播过程“三要素”说:即信源、讯息和信宿。 7.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渠道、反馈、噪音、译码 8.传播学调查研究主要方法的名称: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控制实验法、个案研究法 其中,内容分析法的定义和特点(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及典型案例(李普曼:美国报纸上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的报道;贝雷尔森与索尔特针对美国的文艺作品少数民族形象的研究) 9.传播的类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10.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有:拉斯韦尔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联系与调节功能、 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赖特四功能说:环境监测、解释与规 定、社会化功能、提供娱乐 施拉姆对大众传播功能的概括:政治功能(环境监测、社会联系协调和遗产传承)、一般社会功能(社会控制、规范传递、娱乐)经济功能(买卖信息、经济行为)拉扎斯菲尔德:社会地位赋予功能、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认为过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失去社会行动力,而满足于“被动的知识积累”) 11.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例如火灾、地震后的骚乱。产生集合行为的三个基本条件:结构性压力、触发性事件、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时间和标志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原因)、时间和标志 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根本原因);德意日建立法西斯统治,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 时间:1939 年9 月1日 标志:1939 年9 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易错微析 二战中波兰失败的原因(拓展点):绥靖政策的结果、德国的闪电战、军事装备落后。 当欧洲二战爆发时,中国早已在进行抗日战争。 例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经济危机的打击 C.德日法西斯的扩张 D.英法等国实行缓靖政策 答案:A 解析:ABCD四项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但是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是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在20世纪二十年代相对稳定时期,随着德日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它们对英法美主宰的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日益不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再次尖锐。答案A。 例题2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A.慕尼黑阴谋 B.德国进攻波兰 C.德国进攻苏联 D.日本偷袭珍珠港 答案:B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答案B。

1.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时间是() A.1937年7月 B.1938年9月 C.1939年9月 D.1914年12月 2.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签署了关于实施“白色方案”的命令。其中写道:“进攻日期:1939年9月1日。”签署该命令是为了() A.突袭波兰 B.进攻苏联 C.偷袭珍珠港 D.包围斯大林格勒 3.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英、法对德、意、日的法西斯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④经济危机的影响⑤苏德战争爆发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4.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打击 B.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法西斯势力掌握了国家政权 D.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美国二战后社会发展

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与全球战略 摘要;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争结束后,经过恢复与改造,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济持续发展,西部、南部呈现繁荣景象;第二阶段,面对危机与“通胀”,经过调整,8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形势好转,但债务负担沉重;第三阶段,通过调整政策,90年代以来,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其次,二战后,西欧受到重创,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成由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强大的军事与经济实力使得美国致力于构建资本主义全球经济和政治体系,制定全球争霸战略。 关键词;美国经济二战后全球战略 1战后的美国经济 1.1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特点 1.1.1美国的经济发展 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实力骤然增长,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占有全面的优势。在完成了由战时经济向和平时期转变之后,美国经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上述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增长。从1955至1968年,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以每年4%的速度增长。虽然在同一时期西欧各国和日本的整体经济增长速度赶上了美国(法国为5.7%、联邦德国为5.1%、日本为7.2%、英国为2.8%),但是战后美国经济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中仍占有优势地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时期美国经济曾经出现连续106个月的持续增长,这一记录直至

90年代出现所谓的“新经济”之后才被打破。 美国战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优势地位的保持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联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战后美国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是表现在采取工业国有化的形式,而是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对资本主义的再生产进行干预。其主要特点是不断地依靠增加国家预算中的财政支出,依靠军事定货和对垄断组织甚至中小私营企业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增加社会固定资本投资。虽然美国没有在战后实行工业国有化,其经济体制仍保持着较为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但是,美国联邦政府在战后对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现代化公共设施进行大量的投资。比如美国政府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美国政府之所以如此做,是因为战后科技革命的需要。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战后美国的经济繁荣有直接的作用,然而,对新科技产业部门的投资风险高,因此战后美国政府就主动出面承担起对这些部门的投资任务。美国政府在战后对经济的干预还表现在,为了维持高出口水平,一方面在“援外”项目下通过国家购买进行出口,另一方面对某些美国产品的出口实行补贴 1.1.2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 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系列新特点。首先,从50~6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西方经济学家所称的“黄金时代”。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过“黄金时代”的发展从1961年的5 233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10 634亿美元;1965~1970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以

传播学概论重要资料资料整理郭庆光版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

1972,另一场“二战”-二战前有过几场战争

1972,另一场“二战”|二战前有过几场战争 无论对于欧洲杯或者世界杯,欧洲足联或者国际足联,1972年欧洲杯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欧洲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支球队――西德队,从这一年的这个杯赛起,诞生了。 其实,早在1954年世界杯上,西德就曾经是焦点:决赛中逆转战胜匈牙利,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第二支欧洲的冠军队。不过,与2004年非常意外地夺取了欧洲杯冠军的希腊一样,西德在1954年的成功也被当成是一件极其偶然的事件,而且,这一观点居然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政治地位决定一切的年代里,西德在欧洲没有话语权。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坚韧不拔帮助西德一步步走向强大。1958年、1962年、1966年、1970年四届世界杯,西德分别拿到了第四、第七、亚军和季军,又获得了1974年世界杯的主办权,挑剔的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西德足球。万事具备,就差一个冠军,来自欧洲赛场的冠军。 在欧洲杯的历史上,西德的战绩平平,前两届欧洲杯,西德因故没有报名,第三届报了名却在预赛阶段就遭到了淘汰。1972年第四届欧洲杯,前有格尔德?穆勒、后有贝肯鲍尔的西德没有让这种遗憾继续,穆勒在小组赛中打进六球,西德很顺利地通过了小1972无论对于欧洲杯或者世界杯,欧洲足联或者国际足联,1972年欧洲杯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欧洲杯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支球队――西德队,从这一年的这个杯赛起,诞生了。 其实,早在1954年世界杯上,西德就曾经是焦点:决赛中逆转战胜匈牙利,成为了世界杯历史上第二支欧洲的冠军队。不过,与2004年非常意外地夺取了欧洲杯冠军的希腊一

样,西德在1954年的成功也被当成是一件极其偶然的事件,而且,这一观点居然得到了广泛的赞同。原因很简单,在那个政治地位决定一切的年代里,西德在欧洲没有话语权。 日耳曼民族是一个坚强的民族,坚韧不拔帮助西德一步步走向强大。1958年、1962年、1966年、1970年四届世界杯,西德分别拿到了第四、第七、亚军和季军,又获得了1974年世界杯的主办权,挑剔的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西德足球。万事具备,就差一个冠军,来自欧洲赛场的冠军。 在欧洲杯的历史上,西德的战绩平平,前两届欧洲杯,西德因故没有报名,第三届报了名却在预赛阶段就遭到了淘汰。1972年第四届欧洲杯,前有格尔德?穆勒、后有贝肯鲍尔的西德没有让这种遗憾继续,穆勒在小组赛中打进六球,西德很顺利地通过了小组赛。不过,在四分之一决赛时,西德运气糟糕地抽中了英格兰。 这也是1966年世界杯决赛后,西德和英格兰在大赛中的第二次交手,第一次是在1970年世界杯上,当时西德在四分之一决赛中逆转淘汰了英格兰。这一次,处在上升通道中的西德再次战胜了下降中的英格兰,两回合的比分是3∶1。 在西德顺利挺进四强的同时,四分之一决赛爆出大冷门。比利时意外地抽中了卫冕冠军意大利队,不过,比利时两回合却以2∶1将意大利斩落马下。另外两场四分之一决赛,是四支东欧球队之间的互搏,匈牙利和苏联分别淘汰了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值得一提的是,苏联在前四届欧洲杯中均入围了决赛阶段的终极四强,是当时欧洲杯最成功的球队。 四强会战在比利时进行,半决赛中,西德没有过早地遭遇强大的苏联,也没有碰到从1954年以来一直有点纠缠不清的匈牙利,倒是对阵了四强中实力最差、又损失了中场核心范莫尔(在淘汰意大利的比赛中断腿)的东道主比利时。穆勒的两个进球早早就宣告了西德的胜利,虽然比利时人在比赛第83分钟追回一球,但为时已晚。另一场半决赛的胜者是苏联,这也是苏联人在四届欧洲杯中第三次进入决赛,作为半决赛的落败方匈牙利则是在四届

传播学概论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传播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 2、一句话三功能 拉斯维尔在著名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一句话”是指“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什么效果?”,比较完善地描述了传播的过程,明确了传播学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五个基本内容,为当代传播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三功能”是指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二、简答题 1、如何提升组织传播的效果? ⑴从组织传播的信息流向来看, A信息的下行传播中如何设计活动(如多途径发布,造势,大张旗鼓)? B信息的上行传播中如何设计活动(如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金点子征集)? C信息的平行传播中如何设计活动(如讨论会、学习会)? ⑵从传播的主要层次来看,需要考虑 A自我传播如何配合企业的组织传播(如何激励个体的自觉学习)? B人际传播如何配合企业的组织传播(如何制造话题)? C大众传播如何配合企业的组织传播(如何制造新闻点)? 2、从两级传播模式来看如何提升大众传播的效果? (1)培育和发现舆论领袖,并发挥好舆论领袖的作用。…… (2)在第一级大众传播的基础上更高效、更有意识地触动第二级人际传播的发生。…… (3)在两级传播的基础上促进更多级传播的发生。…… 3、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⑴依赖大众传播工具,有专门的传播组织和职业传播者。 ⑵信息的公开性、选择性和社会性,传播快捷性。 ⑶受众的匿名性,信息的单向流动性。 ⑷与内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互为补充,互相交互。 注意: 简答题答题技巧——记住和理解题干要点。考试时,题干要点后面需要加一到两句自己的理解。 论述题答题技巧——采用两段论模式,“一般认为”、“我认为”。“一般认为”相当于简答题中的题干要点,“我认为”相当于简单题中的自己的理解,当然要展开论述。 传播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抽样调查法 抽样调查法是指从研究对象的全部单位中抽取一部分进行考察和分析,并用这部分的数量特征去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的一种调查方法。 2、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是指采用观察、面谈、收集文件证据、描述统计、测验、问卷、图片、影片或录像资料等方法,对一个或几个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并写出个案报告,从而研究其行为发展变化的全过程。 3、焦点访谈法 作为定性调研中最常用的方法,焦点访谈法是由一个训练有素的主持人通过倾听一组从目标市场中选来的被调查者,从中获取对一些有关问题的深度信息。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常常可以从自由进行的小组讨论中得到一些新概念、新创意而且快速,能节省大量时间。 二、简答题: 1、请简述焦点访谈法的操作要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因 导火线 由于一战战过后德国不甘心“凡尔赛和约”对其战败国的严惩和限制,暗中加紧恢复国力;战胜国意大利因未能得到英法所许诺的领土而耿耿于怀;另一战胜国日本对华盛顿条约对它的限制也充满怨恨,在亚太地区与英美展开新的角逐,准备向中国侵略扩张。英法美等主要战胜国则在如何处理德国问题上存在严重分歧。 直接原因 法西斯政权的迅速崛起。法西斯政权的基本特征就是对内极权统治,对外侵略扩张、争霸世界。德、意、日法西斯统治者为实现重新瓜分世界、扩大自己势力范围的企图,不惜发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大战。 [编辑本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29年10月2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这场被称为“大萧条”的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是这种背景下,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进攻中国沈阳,其后全面吞并中国东北,为以后的全面侵华战争做准备。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被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为德国总理。 1934年8月2日兴登堡去世后,希特勒继任了总统,成为了第三帝国唯一的真正拥有实权的最高领袖,在德语中称为“元首”。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 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宣布德国军队将重整军备,并实行征兵制,公开挑战《凡尔赛和约》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随后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并入第三帝国,捷克其余地区也在不久后被德国占领。 1939年5月4日至9月16日,诺门罕战役,日本关东军和苏联红军分别代表伪“满洲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交战。战役结果以日本关东军的惨败而告终。此战后,日本基本死了与苏联再战之心,间接导致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39年8月23日,德国与苏联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9月5日,美国发表《中立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1940年,德国发动“闪电”攻势。(4月9日攻占丹麦和挪威,5月10日攻占荷兰、比利时、卢森堡、随后进攻法国。)

传播学概论参考文献

传播学概论参考文献 1、《传播学(修订版)》,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2、《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 3、《传播学研究方法》, 陈燕等.科学出版社,2002年 4、《传播学原理》,张国良.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5、《传播学总论》, 胡正荣.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 6、《大众传播学总论》, 张隆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7、《传播学通论》, 戴元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 8、《人类传播理论》,约翰·斯坦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9、《大众传播概论》, 斯坦利·J·巴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10、《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美]赛弗林?坦卡德等,华夏出版社,2000年 11、《人类传播理论》(第7版),[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2、《传播理论》,[美]斯蒂文?小约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13、《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美〕洛厄里、德弗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 14、《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美]埃弗里特?罗杰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年 15、《传播学概论》[美]施拉姆、波特,新华出版社1984年 16、《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和未来》,〔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7、《大众传播模式论》,[英]麦奎尔、温德尔,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 18、《二十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19、《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美〕费斯克等新华出版社,2004年 20、《媒介研究的进路:经典文献读本》,〔英〕奥利弗?博伊德-巴雷特、克里斯?纽博尔德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 21、《大众传播学——影响研究范式》,常昌富、李依倩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2、《精神交往论——马克思恩格斯的传播论》,陈力丹,开明出版社,2002年再版 23、《传播的观念》,陈卫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 24、《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5、《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6、《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李彬,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公众舆论》,[美]李普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28、《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中国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 29、《传播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美]罗杰.菲德勒,华夏出版社,2000年 30、《理解媒介》,[加]麦克卢汉,商务印书馆,2000年 31、《媒体等同》,[美]巴伦?李维斯、克利夫?纳斯,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 32、《文化帝国主义》,[英]汤林森,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33、《理解通俗文化》,[美]约翰?费斯克,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34、《通俗文化理论导论》,[美]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商务印书馆,2001年 35、《认识媒介文化》,[英]尼克?斯蒂文森,商务印书馆,2001年

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炮[二战舰炮系列1

?相册 ?广场 ?游戏 ?登录 ? ?注册 关注此空间 帝国海军司令部 帝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勉努力 2010-06-03 17:48 二战中的美国海军舰炮[二战舰炮系列] 战列舰主炮 vj I EQNH^ ?*t~ / |d# 在二战中,随着航空母舰的崛起,战列舰在海上作战的龙头

地位被推翻了。但是战列舰在水面舰艇作战中还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主炮就是他的灵魂;同时他是支援两栖登陆作战的利器。 ' ){nX >b 二战中美军共有10级26艘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役,他们装备了406mm,356mm,和305mm三种口径的主炮。 @ EEOk " l !m< !}r~ Mark 7型406mm/50,装备于依阿华级战列舰。 BU$C4** 这可能是所有在海军服役的最好的战列舰主炮。最初设计为发射较轻的1016公斤的Mark 5型穿甲弹,但在依阿华号开始建造前,他的装弹系统被重新设计以发射1225公斤的Mark 5型“特重”穿甲弹。这种穿甲弹的穿甲能力接近于日本大和级战列舰装备的460mm主炮,但是它的重量不到460mm炮弹的3/4。 b^ %AL v" Mark 7型406mm炮所发射的穿甲弹能穿透9m的水泥,而它的高爆弹能制造一个15m宽6m深的弹坑。 ':xU}{ dlv Mark 7型406mm炮由膛管,身管,外管,和3层套管组成,采用了2道套管环,膛管身管环,炮尾环,和闩锁膛组成。部分组件采用了液压自紧技术制成,炮管镀铬以延长炮管寿命。使用了下启式Welin式断隔螺式炮闩。 7I[(/PibSM 炮管组件示意图

建造中的衣阿华号(BB-61)前炮塔

传播学概论(1)

0984]《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的兴起和发展 [论述题] 题目:传播学为什么在美国产生 参考答案: 1.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力 美国政治家向来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其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选民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家也充分利用了大战传媒进行战争宣传,也使民众看到了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大战 1917年,美国成立"公共信息委员会”,负责美国的战时宣传,宣传了战争的意义,协调协约国之间的关系。战后,人们对宣传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宣传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有了相当的认识。代表的研究成果是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小结:从严格的学科范畴来说,二战之前美国的宣传研究并不属于传播学,但是宣传研究使民众认识到大众传媒对于战争、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战 二战期间,参战各国有意识地普遍重视战时的宣传工作。1942年美国成立军事情报局,监督国内宣传,负责对国外的官方宣传。美国陆军部新闻与教育署聘请专家卡尔?霍夫兰,研究部队为士兵精心制作的电影是否影响士兵对战争的认识、鼓舞士兵参战的士气。以霍夫兰为代表的耶鲁学派对传播技巧、传播与态度改变等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 小结:二战间,美国军队空前广泛地利用电影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客观上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研究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实践基础。 (3)和平时期 美国政治家非常重视传媒,总统大选期间,候选人往往通过广告、演讲、公关、活动等,在所有媒介上展开竞选攻势。肯尼迪被称为"电视总统”,他非常善于利用传播媒介塑造公共形象。 2.大众传播对经济的影响力

两次大战,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产能力2\3集中在美国手中。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国的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1)经济发展需要资本进行国际市场的拓展,因此,原材料和消费市场的拓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重要环节,营销行为也就前所未有活跃。为了判断大众媒介对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心理的影响,广告商、公关专家、民意调查人员、新闻工作者和学者等在垄断财团和企业的资助下不断对广告、公关、消费者以及媒介的经营与竞争进行研究。企业普遍关注营销环节中的各种传播问题。 (2)大众传播业在两次大战中也日益壮大,成为一个个相对独立而完善的经济实体,共同形成一个产业――大众传播业。 随着美国大众传媒事业逐渐成为支柱产业,大众传播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在媒介与社会的互动中,媒介给社会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作用也显现出来,学界必须应对传播业提出的新问题。如:媒介与受众、社会的关系;媒介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观念与行为等。 4.其他人文与社会科学发展为传播学的产生奠定了学科基础 (1)交叉学科的性质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具有多学科综合而成的特点。它既属社会科学,又被认为是人文科学,而且带有自然科学的痕迹;它既有自己的理论范畴、学术话语,又很多地借用了其他学科的理论。 [论述题] 论述传播学、新闻学与大众传播学的区别 参考答案: 新闻学。是传播学的基础和前身。起源于19世纪德国,在美国兴盛。新闻实践的逐步深化,新闻媒介种类增多,新闻学原有的研究范围无法涵盖日益发展的新闻业,新闻事业扩大至大众传播媒介业。"新闻”概念逐步让位于"大众传播”。 新闻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各要素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和影响以及新闻活动的自身发展、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 大众传播学。它以人类社会的所有大众传播行为为研究对象。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聚焦于在大众媒介中的及围绕它们的人的活动,大众媒介中的人的活

一战二战起因及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战场主要在欧洲。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缘起: (1)“英德矛盾,英德在重分世界问题上的矛盾,是20世纪初期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矛盾,这是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18世纪70年代以来英德关系的演变过程表明,英德冲突对于一战爆发所起的作用虽然不是唯一重要的,但不能低估。海军竞争和协约国的形成与发展是英德矛盾的两个主要表现形式,二者互相关联,互相影响,终于成为导致一战爆发的主要因素。 (2)“法德矛盾,从实际情况考察,“英德矛盾主要说”并不全面。英国把德国作为主要对手,而德国没有从国策方面把英国作为主要敌人,只是在具体政策和海军竞赛上把英国作为主要对手,因此,两国之间的矛盾构不成主要矛盾。德国最大的敌人是法国,无论从欧陆的霸权地位或德国的发展来看都是如此。 (3)“俄德矛盾,“英德矛盾主要说”是完全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一战前英德之间在殖民地问题上并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也不存在严重的冲突,俄德矛盾远比英德矛盾尖锐、突出。如果说一战是由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引起的,那么显然俄德矛盾是更直接的原因。

二战前日本的军国主义之路

二战前日本的军国主义之路 引言:这期的《重读抗战》,让我们来关注,引发侵略战争的日本军国主义,它到底是怎么生成的。任何一种思潮,它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事实上,日本军国主义的生成也经历了漫长的阶段。而在其生成的过程中,长期的国家主义、国粹主义洗脑,忠君爱国“布国威于四方”宣传的浸润,加上投机的经济结构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最终酿出了法西斯军国主义这碗毒汤。而这以前,得从甲午战争前后说起。 逆流:维新改革初见成效后的反西化运动 在去年的《重读甲午》系列专题中,有一期我们就谈到了,在明治维新这一大改革开始30年后的甲午战争前后,刚取得了一定成果的维新改革却不得不面临着一种逆向传统化的倾向。 因为明治维新是一个由上至下的改革,是因日本上层的一部分先进分子在美国“黑船”来航的军事压力之下,不得不承认日本已经落后于世界,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因此力推维新变法,全面向西方学习。如此巨大的改革并非是日本本身的社会变迁所产生的内生变化,因此,当30年后,改革已经取得了相当成果之际,改革本身与传统日本社会的矛盾也越来越明

显了。 伴随着明治维新的文明开化、启蒙运动带来的自由和权利意识,自由民权运动在日本热烈展开。争取自身权利的日本民众中不但出现了推翻专制政府的思想,还出现了否定天皇制的言论。同时,各种欧化思想和行为带来的对日本传统落后的思维、风俗和习惯的否定也然很多遗老遗少忧心忡忡感到“许多贵重的民族文化遗产”受到了破坏。这样,人们开始担心日本会为了达到独立富强而丧失它的“个性”。于是出现了对文明开化、自由民权运动的欧化主义的反动,这便是甲午战争爆发前后日本主流思潮的逆向运动--传统主义和国家主义运动。 对于日本政府,学习西方先进的学学技术和发展产业是不能停止的。为了解决由西方近代自由、权利主张而带来的日本传统社会的崩坏及造成的君民、官民的对立和社会思想的混乱,他们选择了鼓吹国家主义的道路。 他们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作为基础,社会达尔文主义强调优胜劣汰、弱肉强食,所以其逻辑结果必然是崇尚于专制和扩张。 之后,大肆宣传与民权思想对抗的国权主义。 民权思想崇尚个人的独立、自由与平等权利,否

美国和二战 特殊的关系

Books and arts Bookreview 文艺书评 America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美国和二战 That special relationship 那种特殊的关系 Those Angry Days: Roosevelt, Lindbergh, and America's Fight Over World War II, 1939-1941. By Lynne Olson. 书名:《那些愤怒的日子:罗斯福、林白及美国对是否参加二战的争论,1939至1941年》作者:Lynne Olson WHEN the chips are down, David Cameron declared on a visit to Washington last year, Britain and America know that they can always count on each other. 去年,卡梅伦在访问华盛顿时说:在危急时刻,英美两国明白,双方总是可以互相信赖的。

Standing beside Barack Obama on a sun-drenched White House lawn, Britain's prime minister invoked the memory of their respective grandfathers, 卡梅伦首相与奥巴马一同站在白宫洒满阳光的草坪上,卡梅伦唤起了双方对各自先辈的回忆: serving in the same campaign to drive Hitler's forces from France. 他们并肩作战,将希特勒的军队从法国驱赶出去。 The message was clear. 卡梅伦传达了一条明确的信息: Seven decades on, when the British need to claim a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America, nothing approaches the second world war's talismanic power. 七十年后的今天,当英国需要与美国保持一种特殊关系时,什么也比不了二战的特殊魔力。 In truth, for two terrifying years after it declared war on Germany, Britain did not know that America would come to its aid. 实际上,在英国向德国宣战后可怕的两年中,英国不知道美国会对其提供帮助。 Winston Churchill's government wavered between a conviction that President Franklin Roosevelt did not want Hitler to control the whole of Europe and so would send help, 丘吉尔政府摇摆不定,时而坚信罗斯福不会让希特勒控制整个欧洲,因此会向英国提供援助; and a suspicion that many in his government dreamed of scavenging the assets of a doomed British empire. 时而又怀疑罗斯福政府中的一些人,认为他们梦想着大英帝国会毁灭,然后蚕食其资产。 Britain made an extraordinary effort to bring America into the war before it was too late. 英国竭尽全力及时地拉动美国参战。 With Roosevelt's tacit approval, hundreds of British agents flooded neutral America, secretly spying on isolationist politicians,

专题九 二战前后主要国家经济的发展

专题九二战前后主要国家经济的发展 实中李贵晶 考点梳理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列宁的新经济政策(1921年苏俄):(1)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2)影响: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苏联(1922年——1991年):(1)1928~1937年,先后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变成强盛的工业国。(2)1936年,通过新宪法,标志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即斯大林模式,它存在严重的弊端。(3)五六十年代,赫鲁晓夫的改革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未从根本上改变;八十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导致国家权力的分散;年底,苏联解体。 二、美国经济的发展 1. 罗斯福新政:(1)目的: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2)主要措施:对工业的调整(中心措施);整顿金融;调整农业;兴建公共工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3)影响:美国经济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美国政府的权力增强;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完善。 2.二战后:(1)五六十年代:呈现繁荣景象(2)七八十年代:危机和调整时期(3)九十年代:持续稳定发展,进入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和全球化) 3.发展原因:(1)加大发展教育、科技事业的力度,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2)采取措施,改善人民生活,创造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3)制定比较有利的经济发展政策 三、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1.共同原因:(1)外部:都得到了美国的援助(2)内部:都重视教育的发展,都采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都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欧洲的联合:(1)六十年代,成立欧共体;九十年代,成立欧盟(2)成立原因: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3)影响:经济上,使各成员国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了各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并成为最大的经济体;政治上,提高了成员国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 3.日本的崛起:(1)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2)八十年代以后,实行“科技立国”政策(3)七八十年代以来,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不断膨胀 四、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1.1947年,英国同意印度独立,但实行“印巴分治”。 2.1952年,埃及独立,1956年,埃及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欧洲殖民者入侵和奴役非洲长达五个世纪的历史的结束,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3.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领导人,卡斯特罗);1999年底,巴拿马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4.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加之历史的、宗教的、种族的等因素,使这一地区的矛盾错综复杂。二战以来,中东地区一直处在战乱和动荡之中,巴以冲突是中东问题的关键,国际社会为此进行着不断的努力。人们期待中东和平的到来 专题演练 1.1925年一位中国的居民给一位住在莫斯科的朋友寄信,收信人的国籍应该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