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三节)花芽分化
9.5 花芽分化

思考题:
1、何谓花芽?花芽分化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2、什么是完全花、不完全花、整齐花、不整齐花?举例
说明。 3、如何区别雄蕊的不同类型?常见的雄蕊类型和代表植 物有哪些? 4、什么是雌蕊?雌蕊有哪几种类型?其特征如何? 5、什么是花序、有限花序、无限花序?各有哪些类型和 特征?
9.5 花芽分化(flower bud differentiation)
一、何谓花芽分化(概念)
在一定的光周期、温周期和适宜的营养等条件下, 植株的生长锥分化发育成花或花序芽的过程。
二、花芽分化的一般规律
花序:花序原基 花序轴 花 花:花萼原基 花冠原基 雄蕊 (群)原基 雌蕊(群)原基 )
Ca
Ca
Ca
Ca
Ca
花萼原基分化期
Co A Co A A A Co Co A
Co 花瓣原基分化期
花 芽 分 化 :
雌蕊原基分化期
雄蕊原基分化期
1、桃花芽的分化过程
花萼原基 —花瓣原基 —雄蕊原基 - 雌蕊原基
2、棉的花芽分化:
副萼 原基 萼片 原基 花瓣 雄蕊 原基 生 长 心皮 原基 成 生长 成熟 熟
《园艺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

《园艺学总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类型: 学科基础课总学时:36 讲课学时:36 学分:2适用对象: 园艺专业先修课程:土壤学、栽培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生理学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园艺学总论》是园艺专业的一门必修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要求掌握园艺作物分类、生长发育规律和对环境条件要求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园艺作物的繁殖术、建园、土肥水管理、生长发育调控和采后商品化处理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使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园艺学的相关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深刻加强园艺学子的基本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1、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园艺植物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及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要求全面、系统地掌握园艺生产各环节的关键技术及其原理。
2、实践实习方面掌握园艺作物的繁殖技术、建园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生长发育调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和采收与商品化处理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园艺学的范畴和特点第二节园艺业的起源与发展简史第三节园艺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一、世界园艺业发展现状二、我国园艺业发展现状三、我国园艺业发展趋势第二章园艺植物的分类第一节果树植物分类一、植物学分类法二、栽培学分类法三、生态适应性分类法四、我国果树植物的地理分布第二节蔬菜植物分类一、植物学分类法二、食用器官分类法三、农业生物学分类法四、我国蔬菜植物的地理分布第三节观赏植物分类一、花卉分类二、观赏树木分类第三章园艺植物的生长发育第一节营养器官的生长发育一、根的生长发育二、茎的生长发育三、叶的生长发育第二节花芽分化一、花芽分化的形态与解剖结构二、园艺植物花芽分化的类型三、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第三节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一、花的发育与开花二、授粉受精与座果三、果实的生长发育四、种子的生长发育第四节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一、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关系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三、同化器官与贮藏器官的关系第四章环境条件对园艺植物的影响第一节温度一、有效积温二、绝对温度三、温周期现象和春化作用四、高温与低温第二节水分一、园艺植物对水分的生态反应二、水分对园艺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三、影响水分吸收与散失的因素四、干旱和水涝对园艺植物的不利影响第三节光照一、光质二、需光度三、光照强度四、光周期第四节土壤一、土壤质地二、土壤理化特性三、土壤状态第五节其他环境条件一、地势和地形二、风三、环境污染四、生物第五章园艺作物的繁殖第一节有性繁殖一、种子的采集二、种子的寿命与种子贮藏三、种子包衣四、种子休眼与萌芽五、播种技术第二节无性繁殖一、扦插繁殖二、压条繁殖三、分株繁殖四、特殊营养器官繁殖五、嫁接繁殖第三节组织培养繁殖(自学)一、组织培养繁殖的一般技术二、无病毒苗木的培育第四节工厂化育苗技术一、育苗基质二、育苗容器和设备设施三、关键技术和工艺流程第六章园地选择与建园第一节园地选择一、自然条件二、社会经济条件三、有害因素第二节园地规划与设计一、土地利用规划二、小区规划三、防护林规划四、道路系统规划五、排灌系统规划六、建筑物规划七、水土保持规划第三节园艺作物的选择与种植一、园艺作物的选择二、园艺作物的种植第七章土肥水管理第一节土壤管理一、土壤改良二、盆土的配制三、园地土壤管理制度第二节营养与施肥一、园艺植物的营养和需肥特点二、营养诊断三、施肥技术第三节水分管理一、园艺作物对水分的需求二、灌溉技术三、排水技术第八章生长发育调控第一节整形修剪一、整形修剪的目的与依据二、整形修剪的生理效应及调节作用三、主要树形及树体结构四、修剪技术五、整形修剪的趋势六、蔬菜作物的植株调整第二节矮化栽培一、矮化栽培的意义二、矮化栽培的途径三、果树矮化的生理机制四、果树矮化栽培技术五、花卉矮化栽培技术第三节花果调控一、花果数量的调控二、果实品质的调节三、花质量及性别的调控四、生物技术与花果调控第四节产期调控一、产期调控的意义、技术途径及依据二、产期调控的措施第九章设施栽培(自学)第一节园艺栽培设施的主要种类及其应用一、简易保护设施二、塑料拱棚三、温室四、夏季保护设施第二节园艺作物设施栽培技术一、蔬菜设施栽培技术二、花卉设施栽培技术三、果树设施栽培技术第三节无土栽培一、概述二、营养液三、固体基质四、无土栽培的主要形式五、园艺作物无土栽培技术第十章采收与商品化处理第一节采收期与采收方法一、确定采收的依据二、采收方法第二节园产品质量标准一、质量标准的含义及作用二、质量标准的种类三、园产品质量标准的内容第三节园产品商品化处理一、果品商品化处理二、蔬菜商品化处理三、花卉商品化处理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在于在学习园艺植物的分类、生长发育规律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园艺作物的繁殖技术、建园技术、土肥水管理技术、生长发育调控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和采收与商品化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从而全面、系统地掌握园艺生产各重要环节的关键技术及其原理。
【课程大纲】《园林花卉学》

《园林花卉学》课程大纲一、课程概述课程名称(中文):园林花卉学(英文):The Flower Science课程编号:14241027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二、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为本专业的主干课程。
使学生了解国内外花卉生产与科技发展的动态。
掌握花卉的分类、花卉的生长与发育规律、环境因子对花卉的影响、花卉的繁殖方法、花卉的栽培与管理、花卉的花期调控、花卉的应用,常见花卉、珍稀花卉、重点花卉的种类和生长习性、栽培和繁殖技术及在园林绿化中应用的基本技能。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教学目标旨在培养既有丰富的花卉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又具有相应的基本技能的专业智能型人才。
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深刻理解花卉学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作用,获得花卉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激发其热爱花卉学的自学欲望,获得独立分析问题、钻研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开设,对发挥大学教育在环境保护,美化地球、丰富人类生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绪论(2学时)一、花卉及花卉产业的定义二、花卉栽培的意义和作用三、中国花卉栽培简史及对世界园林的贡献四、国内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第一章花卉的分类(4学时)1.教学目的和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花卉的各种常见分类方式,掌握三、四种重要分类方式。
以便进行学习、科学研究及合理安排生产和花卉的利用。
要求精读本章全部内容,正确理解掌握花卉的分类方法及类型;结合实践,加强理解记忆。
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课程论文。
2.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掌握依生活型与生态习性的分类方法。
和各种生活型的概念。
难点是球根花卉的生活型和宿根花卉的生活型。
第一节按生态习性分类(2学时)依生活型和生态习性的不同,可将花卉分为一、二年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木本花卉、水生花卉、室内观叶植物、兰科花卉、仙人掌及多浆植物、草坪及地被植物等几大类。
第二章花卉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 宿根花卉
1)地上部分枯死以地下部分越冬:通常耐寒性较强,春夏生长, 冬季休眠。如芍药、菊花等 2)地上部分常绿:通常耐寒性较弱,无明显休眠期。 如君子兰、非洲菊、花烛、万年青、麦冬、鹤望兰等。
* 其它花卉
木本花卉:生长发育过程与分布有极大关系,有常绿的,有落叶的,有 感温或感光的。如牡丹、腊梅、桃花、海棠等。 多浆类花卉:大多喜强光、不耐寒,夏季生长、冬季休眠。如仙人掌、景 天、燕子海棠、芦荟等。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4、花卉的生育特点
• 光周期反应
短日照花卉:这类花卉要求较短的光照时数如每天日照时数在8-12h 就能成花。若日照时间过长,便不能开花或延迟开花。 如:多数在秋冬季节开花的花卉属于短日照花卉。 一品红、菊花等。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4、花卉的生育特点
• 光周期反应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 种子时期(种子休眠与萌发) * 营养生长期 * 生殖生长期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2、花卉个体生长发育过程
* 种子时期 * 营养生长期 1)胚胎发育期:从卵细胞受精开始到种子成熟为止,受精 * 生殖生长期 后胚珠发育成种子。 2)种子休眠期:大多数花卉种子成熟后都有不同程度的休 眠期(营养繁殖器官如块茎、块根等也有 休眠期),少数没有。休眠期长短差异很 大。利用种子休眠期将其保存在冷凉干燥 环境中可延长种子寿命。 3)发芽期:经过一段时间休眠后,遇到适宜环境(温度、 水分、氧气)即能吸水发芽。种子大小及质量 对发芽快慢及幼苗生长影响很大,栽培上宜选 择大而饱满发芽力强的种子。
花卉学
第二章 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花芽分化果实发育

(一)光照
1 、 光 周 期 反 应 photoperiodic reaction 2、光照强度 light intensity 3、光质 light wavelength
1、光周期反应
1 、光周期反应 (photoperiodic reaction), 夏秋分化型属于长日照反应;冬春分化型属于 短日照反应。由于果树多年生,应该已经通过 光周期感应。所以通常认为光周期反应对果树 花芽分化的影响较小。
(3)光质
• 紫外线抑制生长,钝化IAA,诱导产生乙烯,
促进成花,
• 高海拔地区短枝型,苹果容易成花。
(二)温度
1、温度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根系 吸收、激素合成而影响花芽分化。 2、不同果树种类花芽分化有各自适宜的温度 要求。
不同果树花芽分化的温度要求
• 大多数落叶果树开始花芽分化,在北半球是
花芽分化的主要时期
根据果树种类不同,可以分为: 1)夏秋分化型 2) 冬春分化型
3)多次分化型
1)夏秋分化型
• 仁果类、核果类和大部分温带落叶果树,夏秋新梢生
长减缓后开始分化,通过冬季休眠,雌雄蕊发育成熟,
于春季开花。
• 苹果在温带条件下,花芽形态分化初期是在6月至9月
间陆续开始分化。9月下旬至10月中下旬大部分花器
化合物供应、激素平衡、参与成花有关物质的合成
(已经证明苹果叶片中的根皮苷与花芽形成有关)、
接受环境信号的器官。
• 叶对花芽分化的作用有时效性:人们用摘叶的方法
推断生理分化时期,即分批去叶,当去叶不影响花 的分化时,表明去叶时,花已通过生理分化。
三、花芽分化机理及学说
(一)C/N学说
1865年德国人Sachs意识到C和N素营养在花芽分化中 的作用与关系。随后Muller 与Thurgau(1898)和 Klebs(1918)研究C· H2O的合成和N素的作用,认为C· H2O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殖与成花2

4、环境因子
影响性别分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光周期:经光周期诱导后继续 处于诱导的光周期下,雌花就多;诱导后处于非诱导光周 期下,雄花就多。 光质对植物性别的分化也有影响,红光有利于葫芦科等植物的 雄性分化,蓝光则有利于雌性器官的分化。 温度:温度对植物性别表达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低温(特别是夜 间低温)能促进雌花的分化(如葫芦、菠菜、大麻等),高温 则促进雄花的分化 水肥条件:充足的氮肥通常能促进蓖麻雄花的形成,而丰富的 钾肥则可促进雌花的形成。水分充足促进雌花分化,土壤 干燥促进雄花分化。
3、激素对性别表达的作用 激素对植 物性别表达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影响花的分化, 二是能导致性逆转。如葫芦科植物在生长 素浓度较高的情况下,有利于雌花的分 化,乙烯和乙烯利也是如此;而赤霉素 则相反。激素导致性逆转的现象,主要 表现在雌雄异株植物中,如给大麻雄株 喷洒生长素,能促进雌花形成,即雄株 变成雌或中性。 。
七叶树花粉粒
塞维利亚柑橘花粉粒
北欧红石竹的花粉
金合欢属植物的花粉
3、花粉的成分 :
①蛋白质类:各种水解酶和其他酶类,最适pH偏 酸性; ②氨基酸:花粉中含有多种游离氨基酸。可育花 粉与不可育花粉在氨基酸组成上差异十分明显。 从三系水稻花粉的检测中得知:可育花粉中脯氨 酸含量丰富,而不育花粉则主要含天冬酰胺。脯 氨酸含量的多寡是衡量花粉育性的指标之一。花 粉的另一个特点是含氮碱比较丰富,如腺嘌呤、 鸟嘌呤等,多以游离态存在
XY型 大多数植物性别的决定属此于类 型,它的雄株是异配的XY,雌性是同配的 XX,如大麻、菠菜、白杨等植物都属此类 型。 ZW型 与XY型正好相反,雄性为同配的 ZZ,雌性为异配的ZW,如大果草莓。 XO型 此种类型的雄性个体没有Y性染色 体,只有一条X性染色体,它的性染色体为 XO,而雌性个体的染色体仍为XX,如秦椒 判薯蓣为此类型。
花芽分化

三、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花芽分化首先受到园艺植物自身遗传特性的 制约。不同园艺植物以及同一种类的不同品种, 花芽分化早晚、花芽数量及质量均有较大差别。 如苹果、柿子、龙眼、荔枝等花芽形成较困难, 易形成大小年。而葡萄、桃等因每年都能形成足 量的花芽,故大小年现象不太明显。
一年生草本园艺植物如番茄花芽分化的早 晚受品种所支配,如番茄早熟品种最早可在 6片真叶后出现花芽,而晚熟品种则在8~9叶 时才出现。
(一)夏秋分化型
花芽分化一年一次,在6~9月份进行。这 类植物的多数在秋末时期,花芽已具备各种花 器官的前始体,只有性细胞的分化在冬春完成, 春季开花。
许多落叶果树、观赏树木、木本花卉等属 此类,如苹果、桃、梅花、牡丹和丁香等。常 绿果树中的枇杷和杨梅花芽分化也属夏秋分化 型。
(二) 冬春分化型
但总的来说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比枝叶生长的最适温 度高,在枝叶停止生长或生长缓长时开始花芽分化。
许多越冬植物和多年生木本植物,冬季低温对于
花芽分化是必需的,这种必需低温才能完成花芽 分化和导致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
根据春化的低温要求,把植物分成三类:冬性植 物、春性植物和半冬性植物。
冬性植物:有些必须经过一定低温才能开始花芽分
从光质上看,紫外光可促进花芽分化,因此,高 海拔地区的果树一般结果早,产量高。
3.肥水管理 土壤肥水状况好,植物营养
生长较旺盛,不利于花芽分化;而土壤适度干 旱和控制氮肥供应时,营养生长停止或较缓慢, 有利于花芽分化。
在植物进入花芽分化期后,通常要适当 控水控肥,保持适度干旱,以促进花芽分化。 果树、蔬菜和花卉生产中的“蹲苗”,利用 的就是这一原理。
(四)多次分化型
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枝顶均能成花,如 茉莉、月季、倒挂金钟等四季开花的花木及宿 根花卉,枣、四季橘和葡萄等果树也是多次分 化型。
花芽分化

概念解释
概念解释
花芽分化: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种类
种类
双子叶作物
一般是花序主轴最先分化,然后由低位级向高位级分化枝梗。同一花序轴上,苞片和枝梗原基的分化顺序一 般为向顶分化。花序上各个花原基的分化顺序因花序种类而异:无限花序的花原基按向顶次序分化,有限花序的 花原基按离顶次序分化。先分化的花原基先开花,易于发育、结实;后分化的花原基后开花,常退化、脱落。花 原基上各轮花器的分化顺序,一般为向心分化,即从花托的外周开始,先分化花萼,然后逐渐向心分化花瓣、雄 蕊、雌蕊。但有的花原基不分化雄蕊,有的不分化雌蕊,有的虽在花原基分化初期分化雄蕊和雌蕊,而后期其中 之一退化,这些都成为单性花。
分化类型
分化类型
由于花芽开始分化的时间及完成分化全过程所需时间的长短不同(随花卉种类、品种、地区、年份及多变的 外界环境条件而异),可分以下几个类型可供参考,
夏秋分化类型
如牡丹、丁香、梅花、榆叶梅等等。花芽分化一年一次,于6~9月高温季节进行,至秋末花器的主要部分已 完成,第二年早春或春天开花。但其性细胞的形成必须经过低温。许多木本类的花卉,如。球根类花卉也在夏季 较高温度下进行花芽分化,而秋植球根在进入夏季后,地上部分全部枯死,进入休眠状态停止生长,花芽分化却 在夏季休眠期间进行,此时温度不宜过高,超过20℃,花芽分化则受阻,通常最适温度为17~18℃,但也视种类 而异。春植球根则在夏季生长期进行分化。
生理分化完成后,在植株体内的激素和外界条件调节影响下,叶原基的物质代谢及生长点组织形态开始发生 变化,逐渐可区分出花芽和叶芽,这就进入了花芽的形态分化期,并逐渐发育形成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直 到开花前才完成整个花器的发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环境因素
苹果20度 柑橘13度以下 , 度以下, 1.温度: 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不一 苹果 度,柑橘 度以下,), 温度: 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不一(苹果 但总的来说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比枝叶生长的最适温度高, 但总的来说花芽分化的最适温度比枝叶生长的最适温度高,这时枝 叶停长或缓长而开始花芽分化。多年生木本植物, 叶停长或缓长而开始花芽分化。多年生木本植物,冬季低温是必需 必需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导致开花。 的,必需低温才能完成花芽分化和导致开花。
3.多次分化型
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均能成花, 一年中多次发枝,每次均能成花,枣、石榴、四季 石榴、 橘和葡萄等果树是多次分化型。 橘和葡萄等果树是多次分化型。
4.不定期分化型
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 每年只分化一次花芽,但因栽培季节不同而无 一定时期,只要植株达到一定叶面积就能成花。 一定时期,只要植株达到一定叶面积就能成花。如果 树中的凤梨科和芭蕉科的一些植物。 树中的凤梨科和芭蕉科的一些植物。
不利于花芽分化;而土壤适度干旱时(60%),营养生 ),营养生 不利于花芽分化;而土壤适度干旱时( ), 长停止或较缓慢,有利于花芽分化。 长停止或较缓慢,有利于花芽分化。 ● 植物进入花芽分化期后,通常要适当控水,保持适度 植物进入花芽分化期后,通常要适当控水, 干旱,促进花芽分化。 干旱,促进花芽分化。
四、果树花芽分化的特点
1.花芽分化的长期性。花芽是分期分批陆续分化形成的。 1.花芽分化的长期性。花芽是分期分批陆续分化形成的。若 花芽分化的长期性 条件合适,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行花芽分化; 条件合适,几乎在任何时候都可行花芽分化; 2.花芽分化的相对集中性。多数果树在每次新梢停长后和采 花芽分化的相对集中性。 花芽分化的相对集中性 果后各有一个分化高峰; 果后各有一个分化高峰; 3.花芽分化的整体性和局部性。树体整体营养达一定程度方 花芽分化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花芽分化的整体性和局部性 能进行花芽分化;局部花芽分化具独立性; 能进行花芽分化;局部花芽分化具独立性; 4.花芽分化的特殊性。指对不同的果树而言。 花芽分化的特殊性。指对不同的果树而言。 花芽分化的特殊性
四、果树花芽分化的调控途径
1.调控的时间 1.调控的时间 2.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2.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3.控制环境条件 3.控制环境条件 4.应用生长调节剂 4.应用生长调节剂
表 不同果树花芽分化的时间
果树 苹果 梨 桃 杏 樱桃 李 始分化期 分化盛期 5下-6上 5月中 6下-7上 6下-7上 5月下 6下-7上 6-9月 6上-8下 7-9月 7-9月 6月 7-9月 果树 葡萄 山楂 板栗 核桃 柿子 枣 始分化期 分化盛期 5月中 7月中 6月中 6月初 6月中 4月初 5-8月 8-9月 6-8月 6-8月 6-9月 4月
2.光照 2.光照 ●光周期
苹果对长日照,柑橘 对短日照自然适应。 苹果对长日照, 对短日照自然适应。
苹果、柑橘对日照强度要求较高, ●光照强度 苹果、柑橘对日照强度要求较高, 强光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光质 强光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形成。
3.水分
● 一般来说,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植物营养生长较旺盛, 一般来说,土壤水分状况较好,植物营养生长较旺盛,
第三节 花芽分化 一、花芽分化的概念
花芽分化是指由叶芽的生理和组 花芽分化 是指由叶芽的生理和组 织状态向花芽的生理和组织状态 转化的过程, 转化的过程 , 是植物从营养生长 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标志。 向生殖生长过渡的标志。
花芽分化分两个阶段:一是芽内部花器官出现,称为形态 ●花芽分化分两个阶段:一是芽内部花器官出现,称为形态 分化;二是在花芽形态分化之前, 分化;二是在花芽形态分化之前,生长点内部由叶芽的生理 状态转向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称为生理分化 生理分化。 状态转向花芽的生理状态的过程,称为生理分化。
三、影响花芽分化的因素
(一)内部因素
1.遗传特性: 1.遗传特性:不同树种以及同一种类不同品种间花芽分化 遗传特性 早晚、花芽数量及质量均有较大差别。 早晚、花芽数量及质量均有较大差别。 ●童期:果树实生苗进入性成熟阶段前,不能诱导花芽分 童期:果树实生苗进入性成熟阶段前, 化和成花(幼年期) 化和成花(幼年期) ●成年期:具有稳定而持续的花芽分化和成花能力的阶段。 成年期:具有稳定而持续的花芽分化和成花能力的阶段。 2.植株营养生长状况: 2.植株营养生长状况:营养生长状况是花芽分化的物质基 植株营养生长状况 础。
五、果树花芽分化的必需条件
良好的花芽分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良好的花芽分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1.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各种碳水化中物、氨基酸、蛋 1.丰富的营养物质,如各种碳水化中物、氨基酸、 丰富的营养物质 白质、矿质盐类。 白质、矿质盐类。 2.活跃的遗传物质(DNA的活化、tRNA、mRNA大量产 2.活跃的遗传物质(DNA的活化、tRNA、mRNA大量产 活跃的遗传物质 的活化 生)。 3.协调平衡的激素类调节物质(IAA、GA等 3.协调平衡的激素类调节物质(IAA、GA等)。 协调平衡的激素类调节物质 4.适宜的环境条件。 4.适宜的环境条件。 适宜的环境条件
花序、 分化初期 、
雄蕊、 雄蕊、
雌蕊
图3-3 葡萄花芽分化与苹果花芽分化解剖示意图 (a)葡萄花芽 (b)苹果花芽 ) )
二、果树花芽分化的类型
1.夏秋分化型 花芽分化一年一次, 月份进行。 1.夏秋分化型 :花芽分化一年一次,在6-9月份进行。 月份进行 多数在秋末花芽已具备各种花器官前始体, 多数在秋末花芽已具备各种花器官前始体,只有性细 胞的分化在冬春完成,春季开花。 胞的分化在冬春完成,春季开花。 2.冬春分化型 2.冬春分化型 :这种分化类型的果树是一类原产温暖 地区的常绿果树和观赏树木, 地区的常绿果树和观赏树木,如柑橘类的许多种类在 12月份至第二年 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分化时间短,连 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进行花芽分化 月份至第二年 月份进行花芽分化,分化时间短, 续进行,春季开花; 续进行,春季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