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和简谱知识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竞赛简谱乐曲的节奏感掌握

小学音乐竞赛简谱乐曲的节奏感掌握

小学音乐竞赛简谱乐曲的节奏感掌握在小学音乐竞赛中,掌握简谱乐曲的节奏感是非常重要的。

节奏感的准确把握,不仅可以提高演奏的质量,还可以增强音乐的表现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小学音乐竞赛中掌握简谱乐曲的节奏感。

一、了解基本的音符和音值在掌握简谱乐曲的节奏感之前,首先需要了解音符和音值。

音符是音乐的基本要素,它们表示一定的音高和持续的时间。

而音值则描述了音符的时间长度。

在简谱中,音符用字母来表示,例如C代表Do,D代表Re。

二、通过听觉训练提高节奏感要掌握简谱乐曲的节奏感,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听觉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节奏感。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节奏乐曲,边听边敲打节奏,让自己与音乐紧密结合。

可以通过打拍子、敲击乐器等方式,锻炼自己对节奏的感知和准确性。

三、分析乐曲的节奏结构在准备参加小学音乐竞赛时,要认真分析乐曲的节奏结构。

首先,可以将乐曲分段,逐段分析。

找到每个段落中的主要节奏,注意其中的强弱变化。

其次,要留意乐曲中的重音与节拍,掌握好每个乐句的起伏变化。

最后,还要注意小节之间的过渡,保持整个乐曲的连贯性。

四、练习乐曲的节奏部分一旦对乐曲的节奏结构有了清晰的了解,就要开始练习乐曲的节奏部分。

可以将乐曲按照小节逐步进行练习,缓慢而稳定地掌握节奏感。

可以使用节拍器或者节拍器软件来辅助,确保自己的节奏准确。

五、与他人合奏提高节奏感在音乐竞赛中,合奏是一项重要的环节。

与他人合奏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节奏感。

通过与其他乐手的互动合作,可以更好地掌握整个乐曲的节奏感,并在合奏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角色。

六、注重细节,全面把握节奏感在准备小学音乐竞赛时,一定要注重细节,并全面把握节奏感。

不仅要注意整个乐曲的节奏结构,还要关注乐曲中的个别音符和强弱变化。

通过不断地反复练习和演奏,将乐曲的节奏感融入自己的肌肉记忆中,形成稳定的感觉。

总结起来,掌握小学音乐竞赛简谱乐曲的节奏感需要通过听觉训练、分析乐曲的节奏结构、练习乐曲的节奏部分以及与他人合奏等方式来实现。

小学音乐教案学习简谱的基本知识

小学音乐教案学习简谱的基本知识

小学音乐教案学习简谱的基本知识音乐教学是小学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学习简谱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介绍小学音乐教案中学习简谱的基本知识。

一、简谱的介绍简谱是用简单的图形符号来表示音高和时值的一种乐谱记号方法。

简谱以五线谱为基础,通过对五线谱的线和间隙进行特殊的标记,来表示音符的高低以及时长。

二、简谱的基本符号1. 音符符号简谱中代表音高的符号有七个,分别是1、2、3、4、5、6、7,分别对应了音阶中的Do、Re、Mi、Fa、Sol、La、Si。

这些数字可以写在五线谱的线和间隙上,来表示不同的音高。

2. 音长符号简谱中代表音长的符号有圆、空心圆和横线。

圆代表全音符,空心圆代表二分音符,横线代表四分音符。

这些符号可以写在音符符号的上方,表示不同的音长。

三、简谱的使用原则1. 记号与歌词对应在学习简谱的过程中,一般会结合歌词来记谱。

每个音符符号对应一个音节,通过将音符符号和歌词对应起来,可以准确地标记出音高和音长。

2. 简谱的位置简谱一般会写在五线谱的右上方,以免与五线谱的音符混淆。

3. 手势指导在学习简谱的同时,也可以结合手势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符的高低和时值。

四、简谱的练习方法1. 预习学生在上音乐课之前,可以提前熟悉教案中的简谱部分。

可以通过反复阅读歌词,对照简谱的编写方式,来加深对简谱的理解。

2. 跟唱老师可以先示范,然后带领学生跟着简谱一起唱。

通过实际的唱歌练习,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和记忆简谱。

3. 乐器伴奏在学习简谱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用乐器进行伴奏,这样能够增加学生对简谱的实际运用能力。

五、简谱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1. 培养音乐听力学习简谱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符的高低,从而培养音乐听力和感知能力。

2. 提高学生的演奏技巧通过学习简谱,学生可以准确地掌握音符的时值和高低,从而提高演奏的技巧和准确度。

3.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简谱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情感表达,培养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和艺术修养。

小学音乐知识点汇总(打印)

小学音乐知识点汇总(打印)

小学音乐. 第一部分音乐基本知识一、音的属性(性质)音的属性有音高、音值、音量、音色四个。

1、音高:由发音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2、音值:即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持续的时间决定。

3、音量:即音的强弱,由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决定。

4、音色:由发音体振动方式、形状、成份、发音体品质决定。

二、音级(乐音体系中的各音)1、基本音级:CDEFGAB。

分唱名(以意大利文do re mi fa sol la si)和音名(乐音体系中各音级的名称)两种。

2、音组:大字二组、大字一组、大字组、小字组、小字一组、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

小字一组为中音组,c1为中央C。

3、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所产生的音级叫变化音级。

4、变音记号:有三种,升记号、降记号、还原记号。

6、拍子种类:分单拍子、复拍子、混合拍子、变拍子、自由拍子。

拍子的含义:表示以几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几拍,强弱规律是什么。

常见的节奏型:××│×-│、×× ×│、×××│、××. │、××-×│、×××.×│、×× 0×│、0× 0×│五、音符记录音的长短和高低的符号叫音符。

分单纯音符、附点音符、休止符。

1、单纯音符全音符× - - - 4拍二分音符× - 2拍四分音符× - 1拍八分音符× 0.5拍十六分音符× 0.25拍三十二分音符× 0.125拍2、休止符(表示音乐间歇的符号)全休止符 0 0 0 0 4拍二分休止符 0 0 2拍四分休止符 0 1拍八分休止符 0 0.5拍十六分休止符 0 0.25拍三十二分休止符 0 0.125拍3、附点音符(带有附点的音符)附点是记在音符的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延长前一音符时值的一半。

小学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点解读

小学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点解读

小学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点解读音乐在小学阶段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既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能力,又可以锻炼他们的音乐才能。

而要学好音乐,就必须掌握一些基础的乐理知识。

本文将对小学音乐基础乐理知识点进行解读,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音乐。

1. 音符与音值音符是表示音高和时长的符号,它可以用来表示音乐中每个音符所唱的音高和持续的时间。

常见的音符有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等。

四分音符是最常见的音符,它的音值是一拍,其他音符的时值相应增加或减少。

2. 节拍与节奏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单位,它是音乐中规律重复的拍子。

节拍可以通过拍打手指或其他乐器来体现。

节奏是音乐中不同音符和休止符组成的时值的组合,它使音乐行进有一种有规律的感觉。

3. 音阶与音程音阶是一段连续的音符组成的音程。

在西方音乐中,最常见的音阶是大调音阶和小调音阶。

音程是指两个音符之间的音高差距。

音程可以是半音、全音或者更大的差距,它可以用来表示音乐中不同音符之间的关系。

4. 五线谱与简谱五线谱是一种用五条平行的横线表示音高的记谱法。

它可以准确地表示音乐中每个音符的音高和时值。

简谱是用简单的英文字母和数字来表示音符的记谱法,相对于五线谱来说更容易学习和理解。

5. 音乐符号与乐器演奏技巧音乐符号是一种用来记录音乐的记号系统,包括音符、休止符、升降号等。

掌握音乐符号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演奏音乐。

乐器演奏技巧是在乐器上具体操作的技巧,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演奏技巧,掌握好这些技巧可以使孩子们在演奏乐器时更加熟练。

6. 唱歌与合唱唱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通过唱歌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合唱是指多人一起演唱音乐作品,它需要合唱团队的配合和协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

7. 音乐名家与经典作品音乐名家是指在音乐领域有很高造诣的音乐家。

通过学习音乐名家的经典作品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巴赫的《轻柔的爱》,这些作品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可以给孩子们带来美妙的音乐享受。

(超详)小学音乐知识点归纳汇总

(超详)小学音乐知识点归纳汇总

(超详)小学音乐知识点归纳汇总
1. 节奏和拍子
- 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方式,由不同长度的音符和休止符
组成。

- 拍子是音乐中的基本单位,常见的拍子有2/4、3/4和4/4等。

2. 乐谱和乐符
- 乐谱是记录音乐的符号系统,包括五线谱和简谱。

- 常见的乐符有音符和休止符,音符代表音高和音长。

3. 音阶和音程
- 音阶是一组有序的音符,常见的音阶有 C大调音阶和 G大调
音阶等。

- 音程是两个音符之间的距离,常见的音程有八度、五度和四
度等。

4. 声音的高低和音高符号
- 声音的高低由音高决定,音高用音高符号来表示。

- 常见的音高符号有高音谱号、低音谱号和C谱号等。

5. 音乐的基本元素
- 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和音色等。

- 节奏是音乐中的时间感,旋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音符,和声是多个声部之间的音乐关系,音色是不同乐器和声音的特点。

6. 乐器的分类
- 乐器可以分为弦乐器、管乐器、键盘乐器和打击乐器等。

- 弦乐器包括小提琴、大提琴和吉他等;管乐器包括长笛、萨克斯和单簧管等;键盘乐器包括钢琴、电子琴和风琴等;打击乐器包括鼓和钹等。

以上是小学音乐知识点的归纳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认识简谱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认识简谱

小学三年级音乐教案认识简谱教学目标:1. 了解简谱的基本概念和符号。

2. 学会通过简谱演奏简单的音乐作品。

3. 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本、教学音乐录音。

2. 简谱资料。

3. 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音乐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 引入课题,与学生讨论简谱的概念和作用,并举例说明。

2. 和学生一起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歌曲,引导他们思考如何用简谱表示这首歌的旋律。

二、讲解简谱音符及其意义1. 准备简谱资料,展示常用简谱音符的符号及其对应的音高。

2. 逐个讲解音符的名称、形状和演奏时长,并通过示范演奏加以说明。

三、听音辨谱1. 播放一首简单的音乐作品,并请学生认真倾听。

2. 展示这首乐曲的简谱,然后逐个解读简谱中的音符。

3.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音符,在简谱上辨认出乐曲的旋律。

四、简谱练习1. 分发简谱练习册,让学生根据上节课学的歌曲或老师指定的曲目进行简谱的练习。

2. 在小组内带领学生相互检查练习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纠正错误。

五、合奏演奏1.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首熟悉的歌曲。

2. 学生自行编写简谱,分配乐器角色并进行合奏演奏。

六、总结与评价1. 组织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对简谱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进行总结。

2. 针对学生在简谱练习和合奏演奏中表现出的特点及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拓展延伸:1. 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歌曲,通过查找乐谱和简谱进行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课堂表演、制作简谱海报等形式,展示他们对简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对简谱的基本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能够通过简谱演奏简单的音乐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些学生对音符名称和音高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巩固。

同时,在合奏演奏中,有些小组协作能力不足,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音乐教案:学习简谱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小学音乐教案:学习简谱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小学音乐教案:学习简谱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一、引言音乐是孩子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简谱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是培养他们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学习简谱,孩子们可以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培养他们的听觉感知能力,提高音乐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设计一堂小学音乐课教案,着重讲解学习简谱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二、背景知识1. 什么是简谱?简谱是一种以字母或数字代替传统钢琴五线谱来表示音符高低和时间长度的记谱法。

它使用相对简单明了的符号标记,使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学会并演奏。

2. 简谱与五线谱有什么区别?简谱相比五线谱更直观易懂。

它使用字母及数字来代表不同音阶,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而五线谱则需要学习者掌握更多符号和规则。

三、教案设计1. 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简谱的基本理论和记谱方法,能够正确演奏简单歌曲。

2. 教学内容- 简谱的基本符号和记谱规则- 如何读谱并正确演奏3. 教学步骤(一) 引入阶段: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通过播放一首流行歌曲或激活前面课程内容,调动学生的音乐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二) 知识讲解阶段:介绍简谱的基本理论和记谱方法详细讲解简谱的基本符号包括C、D、E等,以及使用数字表示音阶高低。

通过示范演奏和互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三) 实践操作阶段:学生进行简谱演奏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发放简谱练习册,让他们根据指导完成相应乐曲的演奏。

教师可以走到每个小组进行指导,并适时纠正错误。

(四) 总结回顾阶段:与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点与学生一起回顾整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小结和巩固。

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答题互动,加深对简谱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兴趣,培养他们针对问题的分析能力。

2. 互动探究法:通过示范演奏和小组合作等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投影仪、音频设备等多媒体工具,增强教学效果,使内容更直观易懂。

小学音乐启蒙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乐启蒙知识点总结

小学音乐启蒙知识点总结一、音乐的基本要素1. 音符和节拍:音符是音乐记谱的符号,它表示不同音高和时值的音符。

而节拍则是音乐中的基本节奏单位,它决定了乐曲的速度和节奏感。

2. 音高和音域:音高是音乐中的基本概念,它表示一种音的高低。

音域则是指一个乐器或歌手能够演奏或唱出的音的范围。

3. 节奏和节拍:节奏是音乐中的重要元素,它决定了乐曲的动感和律动。

而节拍则是节奏的基本单位,它决定了乐曲的速度和节奏感。

4. 声音的长短:在音乐中,声音的长短决定了乐曲的节奏和韵律感。

通过学习音符的时值,孩子们可以初步了解声音的长短和节奏的变化。

5. 旋律和和声:旋律是音乐中的主旨,它由一系列的音符组成,表达了乐曲的情感和主题。

而和声则是指多个声部同时演奏或唱出的旋律,它为乐曲增添了层次感和丰富度。

二、乐器的基本分类1. 体鸣乐器:如钢琴、吉他、小提琴等,需要演奏者用手指或弓来弹奏。

2. 风鸣乐器:如笛子、长笛、萨克斯等,需要演奏者用口吹气来演奏。

3. 打击乐器:如鼓、钹、木琴等,需要演奏者用手或器具来打击演奏。

4. 弹拨乐器:如古筝、琵琶、二胡等,需要演奏者用手指或拨片来弹奏。

学习乐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音乐耳朵和音乐感觉,同时也能帮助他们锻炼手部协调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三、音乐的基本功法1. 唱歌:唱歌是培养孩子音乐感的重要方法,通过唱歌可以感受和表达音乐中的情感,增强孩子的音乐表达能力。

2. 听音乐:听音乐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音乐耳朵和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让他们接触到不同类型的音乐,拓展音乐的视野。

3. 舞蹈:舞蹈是音乐和身体的结合,通过舞蹈可以让孩子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和动感,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和舞蹈表达能力。

四、音乐的基础知识1. 音阶:音阶是音乐中的基本概念,它由一系列音的排列组成,决定了乐曲的音域和音高范围。

2. 调式:调式是音乐中的调子体系,它决定了乐曲的音色和情感倾向,对于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和审美感非常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音符号音名: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便于称呼。

在乐音这个大家庭里,每一个音(也是音级),也都有它独立的名子。

也就是“音名”。

在认识音符之前我们要先知道它们的名字---音名(唱名)。

其中最主要的有7个基本音,分别由七个英文字母来表示,称为:C D E F G A Bsei di yi fu ji ei bi它们分别还有小名(唱名---视谱时所唱出的名叫“唱名”)(汉语拼音)Do Ruai Mi Fa Sol La Xi(简谱) 1 2 3 4 5 6 7在乐音的“家族”中有几十个高低不同的音,但是最基本只有这七个音,其它高、低音的音名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变化出来的。

这七个音在钢琴上都是穿着雪白的衣服(白键子)。

现在我们把这七个基本音的音名、唱名、译音、简谱记法全部在钢琴上做个对照。

音符: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

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1 2 3 4 5 6 7读法为:do re mi fa so la si(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

音高: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 2 3 4 5 6 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

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

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

钢琴上的琴键由黑键和白键组成,共有88个键盘。

上图标示出这88键盘以及对应的音符和音高。

现在重点看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七个白键和五个黑键。

搞懂了这12个音符和位置规律就可以将所有88个键盘掌握了。

黄线框里面的音符上下都不带圆点的一般叫中音区音符。

如果您记忆的话先将中央1(C)牢记在心---这可以说是所有88个键盘位置的基础。

这7个白键的就是如我们通常唱的1 2 3 4 5 6 7 这七个音符。

那么5个黑键呢?请看下面有关半音/全音的解释。

黄线右面的音符上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升高一个音组,行话说“高8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升高两个音组,其余类推。

在音符下边出现有圆点的,则表示要将该音降低一个音组,即“低8度”。

如出现加两个圆点就表示将该音降低两个音组,其余类推。

音符的长短: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

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

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

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

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

如下表: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

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音符名称写法时值全音符 5 ———(增时线)四拍二分音符 5 —二拍四分音符5一拍八分音符(减时线)半拍十六分音符5四分之一拍三十二分音符八分之一拍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

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

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

休止符: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

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

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

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

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五线谱记谱简谱记法休止符名称全休止符二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三十二分休止符六十四分休止符半音与全音: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

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

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白键位置上的3和4音、7和音之间构成半音;而1和2之间,2和3之间,以及4和5、6和7之间构成是全音。

而1和2之间隔着一个黑键,1和2与这个黑键都构成半音。

变化音:1、“#”升号2、“b”降号3、“”还原号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

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

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 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表示附点音符: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例如:四分附点音符八分附点音符:节奏: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

击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

节拍符号:前半拍后半拍。

一拍为。

节奏符号:用X 表示,念da。

熟悉节奏是,要求节拍,口念节奏一起进行练习。

列如:2/4(注:上列中2/4是拍,表示一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

x表示一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二拍,x表示四分音符,既一拍;表示八分音符,既半拍,表示二分音符,既二拍)节拍: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

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单拍子:指每小节一个强拍。

例如:2/4 拍:||(注:表示强拍,表示弱拍)每小节第一拍是强拍,第二拍是弱拍。

3/4 拍:||每小节的第一拍是强拍,第二、第三拍为弱拍。

拍号是用分数的形式来标画的,分母表示拍子的时值也就是说用几分音符来当一拍,分子表示每一小节里有几拍,前面说过了2/4拍就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一小节有2拍,3/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有三拍……读法是先读分母,再读分子,比如2/4叫四二拍,3/4叫四三拍,6/8叫八六拍。

一、小节音乐总是跌宕起伏,强弱交替出现,这种交替出现不能是杂乱无章的、随意的,必须按着旋律的结构,组织成最小的、有规律的组织,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才可以。

这个最基本的基础,就是小节。

规律是这样的,强拍和弱拍交替进行,每当一个强拍出来,不管后面跟不跟弱拍(1/4的就没有弱拍跟在后面)或是有几个弱拍,在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前这即构成了一个小节,当第二个强拍出现之后,又形成第二个小节,这样循环往复。

比如,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一个弱拍,这就是“二拍子”,一个强拍后面跟着两个弱拍,那么这就是“三拍子”,强拍后面出现三个弱拍子,那就是“四拍子”,以此类推,总之,在一小节里是不能出现两个强拍的。

除非在弱拍上,特别标上了强音记号。

二、小节线每一个小节之间是由小节线来划分的,简谱中一条条的纵线就叫“小节线”,小节线把谱表分成一节一节的,从而形成了小节。

三、终止线终止线是在乐曲最后,将要结束的地方,这里就不能单纯的画小节线,而是要区别一般的小节线来表示,这种表示的方法是用两条竖线,其中一条细线,一条粗线并行,细的一条在前,粗的一条在后,这叫“终止线”,表明乐曲终了。

(终止线的上下两端也是不可以出线的,要与第一线和第五线对齐)。

四、弱起小节一般情况下,乐曲开头部分都是从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的,这种叫“强拍起小节”,也就是从第一小节的强拍开始。

但是还有一种起拍不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正拍开始而是由第一小节第一拍的后半拍或者是第一小节的末一拍开始,或别的拍开始,总之不是第一小节的正拍开始,都叫“弱起小节”,比如我们大家熟悉的《国际歌》,就是从弱起小节开始的。

再比如我们国家的《国歌》也是弱起小节,这种弱起小节的结尾有两种:一种是完整的小节结束(也叫完全小节),还有一种是不完整的小节(也叫不完全小节)结束,不完全小节就是最后一小节的拍子与第一小节的拍子结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小节。

注释:在计算小节数时,应该以完整小节开始计算。

复拍子:每小节有一个强的,有若干个次强的。

例如:4/4 拍:|每小节第一拍是强拍,第三拍是次强拍,第二、第四拍是弱拍。

每小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类型的单拍子组成。

它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强拍,这样的复拍子叫混合复拍子。

常见的右5/4拍。

它是由(2/ 4+3 /4)或(3/ 4+2 /4)两种形式,它的强弱规律是:x x x x x x x x x x注:强拍、弱拍、次强拍。

拍子的强弱规律:每一种拍子,它的强弱规律是不同,从下一览表中可以了解常用拍子的种类。

以音5(sol )为例:拍类音符强弱规律拍号读法单拍子一拍51/4 四一拍二拍5 - 5 -2/2 二二拍5 52/4 四二拍三拍5 5 53/4 四三拍3/8 八三拍复拍子四拍 5 5 5 54/4 四四拍六拍6/8 八六拍打拍子:会打各种拍子,在音乐的演唱和演奏当中,是很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你识谱,提高你的识谱能力,并且能帮助你培养好的音乐感。

现在我把一些常用的拍子的图示画出来,请你认真的练习。

反复记号:,表示记号内的曲调反复唱(奏)。

如果从头反复,前面的可省略。

例如:A B C D E F 实际唱(奏)为:A B C A B C D E F D E F反复跳跃记号:记在曲调的结尾,表示这段曲调的两次结束不相同:实际唱(奏):A B C A B D(3)D.C.记在乐曲的复纵线下。

表示从头反复,然后到记在Fine 或处结束。

注:“Fine”是结束。

“”是无限延长号,如果放在复纵线上则表示终止。

装饰音:装饰音的作用主要是用来装饰旋律。

它们用记号或小音符表示,装饰音的时值很短。

(1)倚音:指一个或数个依附于主要音符的音,倚音时值短暂。

有前倚音、后倚音之分。

例如:前倚音,实际唱(奏),中的 5 要唱(奏)得非常短促,一带而过。

实际唱(奏), 仍然唱(奏)很短促。

(2)颤音:由主要音和它相邻的音快速均匀地交替演奏,颤音的标记用tr 或tr~~~~~例如:tr~~~~~实际演奏:-(3)波音:由主要音和它上方或下方相邻的音快速一次或两次交替而成.波音唱(奏)时一般占主要音的时间.波音分上波音(顺波音) 和下波音(逆波音) 两种.例如:实际唱(奏) 。

上波音实际唱(奏) 下波音(4)滑音:主要音向上或向下滑向某个音.欢音分上滑音下滑音两种.滑音除声乐能演唱这一技巧外.一切弦乐器都可演奏.但钢琴等键盘乐器是无法演奏这一技巧的。

顿音记号: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

例如:演奏成:1 3 5 3连音线:用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的连线;(2)连接两个以上不同的音,也称圆滑线。

要求唱(奏)得连贯、圆滑。

下面的第二个连线就表示两个重音记号:用> 或或sf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 得坚强有力. 当> 与两个记号同时出现时,表示更强.例如:保持音记号:用- 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在唱(奏) 时要保持足够的时值和一定的音量.例如:延长号:用标记.(1) 延长记号表示可根据感情情和风格的需要,自由延长音符过休止符的时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