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高考文言文复习攻略

高考文言文复习攻略高考文言文复习攻略【考点扫描】1、总体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
2、能力要求:具体考查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的理解;常见文言特殊句式的理解;文言语句的翻译;信息的筛选与整合;归纳要点,概括主旨;鉴赏与评价。
【备考攻略】高考文言文的复习历来备受重视。
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谈谈高考文言文的复习备考策略,供你参考。
一、夯实基础,注重知识流理高考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是句子翻译、名句名篇的默写以及重要文学、文化常识的记诵,无一不是源于课内;综观近三年来北京卷和上海卷高考文言文的考点设置,几乎都可以从各自的语文教材中找到相对应的知识点。
因此,对教材中的课文弃之不顾,无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建议考生从如下两个方面对高中六册教材中的文言基础知识要点进行梳理。
(一)常见文言词语的梳理1、“常见文言实词”是文言文复习中的重点,主要有:(1)古今异义(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或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2)一词多义(如“信”的常见义项有:①诚实;③的确,确实;③信用,守信用;④信物,凭证;⑤任凭,随意;⑥通“伸”);(3)同义复词、偏义复词和一些语义比较固定的语词;(4)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5)通假字(如“说”通“悦”,“卒”通“猝”,“识”通“志”,“属”通“嘱”等)。
2、“常见文言虚词”虽然数量不多(20个左右),但由于虚词在文言文中使用频率高,变化大,用法活,因而在复习时应该引起充分重视。
建议考生将每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结合起来,并根据课文例句进行逐个落实。
同时,要注意梳理不同虚词的相同用法。
如“然”“乎”“焉”,这三个虚词的前面如果是叠音形容词时,均可以理解为“……的样子”,如“硿硿焉”“恢恢乎”“欣欣然”。
(二)常见文言句式的梳理在句法上,对一些常见文言句式的把握和梳理也应该引起考生足够重视。
常见的特殊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固定句式等。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 文言文断句 含答案

抢分点一文言文断句——意标结合,三步断句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74页突破点一三步法断句[典例](2018·全国卷Ⅰ,节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及宣帝起兵诛爽,芝率余众犯门斩关,驰出赴爽,劝爽曰:“公居伊周之位,一旦以罪见黜,虽欲牵黄犬,复可得乎!若挟天子保许昌,杖大威以羽檄征四方兵,孰敢不从!舍此而去,欲就东市,岂不痛哉!”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诸葛诞以寿春叛,魏帝出征,芝率荆州文武以为先驱。
诞平,迁大尚书,掌刑理。
(节选自《晋书·鲁芝传》)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B.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C.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D.爽懦惑不能用/遂委身受戮/芝坐爽/下狱/当死/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宣帝嘉之/赦而不诛/俄而起为并州刺史/[思维流程]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理解大意初判断。
画线文字的意思是:第2步:结合选项定关键。
对比4个选项,可以确定如何断句关键点:①“芝坐爽/下狱/当死/”还是“芝坐爽下狱/当死;②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还是“而口不讼直志/不苟免”。
第3步:意标结合细分辨。
统观四个选项,“芝坐爽下狱”是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意思,不能断为“芝坐爽/下狱”。
“志不苟免”是没有求得赦免的想法,“志”:。
【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徐锴,会稽人。
锴四岁而孤,母方教兄铉就学,未暇及锴。
锴自能知书。
稍长,文词与铉齐名。
尝夜直召对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孰先后主曰多难当先才锴曰:“有人才如韩、彭而无行,陛下敢以兵十万付之乎?”后主称善。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文言文考试题型分析
分析文言文考试的常见题型及 解题技巧。
针对不同题型,总结答题方法 和思路。
提供典型例题,进行深入剖析 和讲解。
文言文考试难度分布
1
分析历年文言文高考试卷的难度分布情况。
2
针对不同难度的题目,提出相应的复习策略和 建议。
3
提供相应的练习题,以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02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
技巧
善用古诗词,增加文采。
描述
在写作中可引用古诗词,增加文章的文采和说服 力。
技巧
明确主题,逻辑清晰。
描述
在写作前要明确文章主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组织
文章内容。
注重修辞,语言优美。
技巧
描述
在写作中可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加
优美动人。
历年高考作文真题解析及范文展示
真题
2019年全国卷Ⅰ作文题目《热爱劳动,从我做起》。
2023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
目 录
• 高考文言文概述 • 高考文言文基础知识复习 • 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 • 高考文言文写作能力提升 • 高考文言文复习策略及建议
01
高考文言文概述
文言文考试大纲
了解文言文考试大 纲的基本内容和要 求。
针对大纲要求,制 定相应的复习策略 。
分析大纲中各项要 求的考查重点和难 点。
注重积累,打牢基础
要点一
积累词汇
要点二
掌握句式
掌握高考要求的文言文词汇,包括实 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 活用等,通过记忆例句和练习,加深 对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熟悉文言文句式特点,掌握判断句、 被动句、省略句等常见句式,有助于 理解文章内容和写作技巧。
2019高考语文状元复习方法

2019高考语文状元复习方法
1、理清语文知识系统
这有利于同学们明确复习的目标,从而形成知识网络,并在答题时更好的寻找解题依据。
语文知识的大系统包括语音知识系统、词及短语系统、单复句知识系统、修辞知识系统、标点知识系统、现代文体知识系统、写作知识系统和文言文知识系统等。
而小系统就是每一个语文知识点的性质、分类、意义或用法。
第一轮复习时要有意地将所复习的知识点和其所属的知识系统联系起来。
2、要注重利用语文教材
因为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材中的主干就是高考考查的核心。
像一些文言文、诗歌、文学常识等就是完全考察教材中的内容。
而对教材加以熟悉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和水平的培养。
3、明确语文学科的特点,调整心态
语文不同于其它学科,成绩的提升需要长时间的坚持。
这就要求学生要调整好学习的心态,不能因为短期内成绩没有提升而放弃。
只要根据老师的求,学习时多加些细心和耐心,成绩的提升就会指日可待。
4、明确语文考点
语文考试主要包括基础知识、古代诗文、现代文阅读和写作四个考点。
要根据不同的题型做专项训练,这种训练更加有针对性,能够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更牢固的掌握这个知识点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再实行整合练习,这样做会事半功倍。
总之,语文考试的复习需要学生们投入大量的时间,持续积累基础知识和解题方法,相信同学们只有更加耐心、细心的了解教材,大
量训练,勤于思考总结,才能更快的提升成绩,并为今后的几轮复习打好基础。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方法众所周知,阅读水平的提高并非靠一日之功,文言文阅读也不例外。
最有效的方法只有两条:一条是积累,一条是转化。
先说积累。
不少人学习文言文只满意于扫清文字障碍,认为老师已讲清晰,我也明白,这就够了。
老师一篇一篇地讲,学生一篇一篇地学。
到了高三下学期总复习的时候,你问他还记得几篇的时候,他就会茫然地摇摇头说,一篇也不记得了。
这种学习方法是极不行取的。
因此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就是要积累。
而积累的最好方法就是背诵,把文言文中的若干重要篇章熟记在心,文言的实词的意义、虚词的运用、各种句式的变更等也就已经包含在其中了。
更重要的是,通过背诵可以学到古代名篇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那么,须要背诵多少篇章呢?新修订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己有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理解词语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肯定数量的名篇。
”这“肯定数量”,在大纲中规定为《蜀道难》、《声声慢》、《长亭送别》等诗词曲50首,《劝学》、《兰亭集序》、《赤壁赋》等古文20篇(段)。
这些是对每一位中学生的最至少的要求。
随着诵读篇目数量的增加,你对文言的语言感知实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
这就好比盖房子先要打好地基,地基越坚实,房子也就可以盖得越高。
背诵就是学习文言文的地基,这是提高文言文阅读水平的根本途径,除此以外,没有更好的方法了。
在这方面不愿花时间,到了考试时再问怎么办,就似乎揪着自己的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那真是毫无方法了。
再说转化。
这里说的转化是指迁移实力,即在阅读背诵的基础上,能够阅读其他浅易文言文的实力。
把课内学到的学问转化为实力,就是要驾驭一些文言的学习规律和方法,详细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驾驭实词的意义。
虽然《大纲》中只规定须要驾驭150个文言实词,但实词驾驭得越多,阅读水平就越高,这是不争的事实。
驾驭文言实词主要有4个方面: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驾驭词语古今意义的变更,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
2019年高考备考文言文:满分“断句”法

2019年高考备考满分“断句”技法断句的妙趣清明杜牧原式: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断式1:三言诗:“清明节,雨纷纷。
路上人,欲断魂。
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指,杏花村。
断式2:传说苏轼登云龙山放鹤亭拜见张山人,吟诵了这首诗。
恰巧张山人兴致很高,知苏轼才华横溢,便有意一试,要求苏轼将该诗变其形,而不失其意。
苏轼欣然答应,脱口而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仅变几处标点,竟成了一首绝妙小令。
断式3:1957年,《羊城晚报》刊出以“世界上最短的剧”为题的剧本,也是用杜牧《清明》诗改的:“时间:清明节。
地点:路上。
人物、情节: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断式4:戏曲小品——时间:清明时节布景:雨纷纷地点:路上(幕启)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断式5:电影剧本镜头: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考纲解读二、高考探究: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题。
(23分)(2016天津卷)8.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 罹:遭遇 B .愿霁.怒 霁:停止 C .除.知台州 除:罢免 D .终身饮.恨 饮:含着 9.依次填入文中空白处的词语,最前当的一项是(3分)① 东南无之,必也蜀 ②必宽譬之, 饮泣强食 ③宗质负其母 归 ④予一见不敢再 A .焉 乃 于 者 B .乎 其 以 者 C .乎 乃 以 也 D .焉 其 于 也10.文末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A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B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C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D .彼有未尝/失母而有母不待/求母而母存/或忽而不敬/或悖而不爱者/独何心欤? 11.以下六句话分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出李台州“至孝”的一组是(3分)①既长,仕所至必求母 ②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 ③某倒囊钱为阿婆寿 ④右袒示之,于是母子相持而哭⑤自是奉板舆孝养者十余年 ⑥规无子,子台州之子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①⑤⑥ D .②④⑥ 12.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李宗质出生后因战乱母子失散,长达后曾四处寻访母亲下落而不得,以至茶饭不思,黯然神伤。
2019高考文言文阅读攻略

2019高考文言文阅读全攻略【文言文翻译】文言翻译歌诀熟读全文,领会文意;扣住词语,进行翻译。
字字落实,准确第一;单音词语,双音换替;国年官地,保留不译;遇有省略,补充词语。
调整词序,删去无义;修辞用典,辅以意译。
推断词义,前后联系;字词句篇,连成一气。
带回原文,检查仔细;通达完美,翻译完毕。
历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规律。
高考选文标准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符合这一要求的文言文,主要是以下六个方面:“二十四史”中的传记部分和《资治通鉴》中的名段;以《孟子》《韩非子》为代表的先秦浅易文言文;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以《世说新语》为代表的笔记文;以《梦溪笔谈》为代表的古代科技短文;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短篇文言小说。
从以往的选文看,高考虽说回避社会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倡导并弘扬真善美是永恒的时代主题,结合当前反腐倡廉和社会舆论看,对忠臣廉吏的价值判断依然会影响高考文言文的选文。
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第12题的题干如果是“对选文的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那就是说75%的内容是正确的,极具参考意义。
带着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对理解文段起关键作用的词句要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
先认真阅读最后一道有关内容分析的题目,把握文段主旨。
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
【文言断句】答题技巧总体原则是将初步断句的结果带进原文翻译,通则对,不通则错。
具体方法如下:①虚词标志法:句首常有“盖、夫、惟、凡、故、今、若夫、且夫、至于、至若”等虚词;句尾标志词有“也、乎、焉、矣、耳、哉、与(欤)”等虚词。
②实词标志法: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文言文谓语,可利用此特点在它之前找主遇,之后找宾语。
2019高考文言文阅读备考策略(全国通用)

整体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从其他的角度分析:
①“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 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 而择也。’”充分阐明了“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的道理。
②夫差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对勾践心慈手 软,轻视对手东山再起的决心和准备,最终导致 自己的覆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骄傲自满、刚 愎自用、目光短浅、私欲误国”等多种影响成功 的因素。
(二)科学训练,提升能力
死
“死功夫,,虽然高考文言语段 基本是陌生的,但里面的许多词句却是熟悉的,相同的词义课 本大都出现过。再者,文言文考查,无论是筛选信息,还是分 析内容,核心都是对文意的理解,而文意理解的关键是掌握常 见文言知识,比如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词类活用现象 和特殊句式等,掌握这些知识,依托学生较为熟悉的教材是最 高效的途径。 可以这样说,教材是文言阅读能力的基石,失去这个基石, 阅读能力的形成就成了空中楼阁。所以,一轮复习时,一定要 下死功夫复习课本,通过对课文的钻研学习,掌握文言知识, 并融会贯通,然后才能举一反三,应对自如。
读——
抓信息
1、抓开头,了解传主基本信息。 姓名、字号、朝代、籍贯、基本性格、仕途等。
2、抓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性和功过。 哪些句子表现了传主什么样的性格、或者品性、或者人格。 3、抓结尾,了解人物或事件结局。 通过 ,侧面表现
人格和影响。
整体感知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主要写了谁的事迹,表现 了 。
(2)突破虚词难点,编写虚词故事
(3)编写短文,透彻理解
(4) 利用试卷积累,易考点举三反 一
4、品好一个“文”字,濡染文化,积累素材。
教材文言文都是名段名篇,涉及的历史人物和历 史事实颇具典型性,品味文章的思想内容,用现代观 念加以审视,多角度透析其人文精神,不仅可以使学 生进一步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还可以为写作提 供典范的素材,从而将文言文复习的功效最大化。 我们力求从不同角度对把每篇文言文的思想内容 及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分析,以期扩展学生的思维空 间。 以《勾践灭吴》为例,从勾践的角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