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教师版)

合集下载

微训练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微训练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微训练高中语文部编版必修下册文言文挖空训练《氓》挖空训练氓(民,指诗中的男主人公)之蚩蚩(忠厚的样子),抱布贸(交换)丝。

匪(通“非”,不是)来贸丝,来即(就、靠近)我谋(商量)。

送子(你)涉(渡过)淇,至(到达)于顿丘。

匪我愆(拖延)期,子无良媒。

将(愿,请)子无怒,秋以为(把…定为)期。

乘(登上)彼(那)垝(毁坏、倒塌)垣(矮墙,泛指墙),以望复关(指代住在复关的那个人)。

不见复关,泣涕(泪)涟涟(泪流不断的样子)。

既(已经)见复关,载(动词词头,无义)笑载言。

尔(你)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尔筮(用蓍草的茎占卦),体(占卜显示的兆象)无咎(灾祸)言。

以尔车来,以我贿(财物)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润泽的样子)。

于嗟(感叹词。

于通“吁”)鸠兮,无(通“毋”,不要)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沉溺、沉醉)!士之耽兮,犹可说(通“脱”,摆脱、脱身)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陨落,掉下)。

自我徂(往,到)尔,三岁(指多年)食贫(食物贫乏,指生活贫困)。

淇水汤汤(水势很大的样子),渐(溅湿、浸湿)车帷裳(车两旁的布幔)。

女也不爽(过失、过错),士贰(不专一,有二心,跟“壹”相对)其行。

士也罔(无)极(标准,准则),二三(数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其德(心意)。

三岁为妇,靡(无、没有)室劳(家里的劳苦活儿)矣。

夙兴(早起)夜寐(晚睡),靡有朝(一朝(一日))矣。

言(助词,无实义)既遂(如愿、满足)矣,至于暴(凶恶、凶狠)矣。

兄弟不知,咥(讥笑)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身)自悼(伤感,伤心)矣。

及(同、和)尔偕老,老使我怨。

淇则有岸,隰(低湿的地方)则有泮(通“畔”,边岸)。

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之宴(快乐),言笑晏晏(形容欢乐的样子)。

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不思其反(违反,违背)。

反是(这,指誓言)不思,亦已(止、了结)焉哉(焉、哉,均为语气词)!《离骚》挖空训练帝高阳之苗裔(远代子孙)兮,朕皇考(对已故父亲的尊称)曰伯庸。

2019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学生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19全国高考语文2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学生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公叔既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
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公与
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中吾君?吾君之欢甚也。”鞅曰:“吾以强国之术
说君,君大说之耳。”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
)破于( )齐秦,
复侵地,乃遂西入秦, 因(
)孝公宠臣景监以求 见(
)孝公。公与
国内空,日以削,恐,乃 使使(
)割 河西 (
)之地,献于秦以
语( ),数日不 厌( )。景监曰: “子何以( )中( )吾君?
和。而魏遂 去(
)安邑, 徙(
)都大梁。梁惠王曰: “寡人恨(
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 说(
是以鞅为 大良造(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 )。居(
)五年,秦人富强。
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 举( )国而听之王 即)而伐魏。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 因
公叔既( )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 修( )缪公之业,东

)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 数(
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
A.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秦国国君,在位期间任用贤臣,使国力趋强,称霸西 戎。
B.汤武即商汤与孙武的并称,他们二人均以善于用人用计、战功赫赫,留名于青 史。
C.变法是指对国家的法令制度作出重大变革,商鞅变法为秦国富强奠定了基础。 D.黥是古代的一种刑罚,在犯人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在刑罚之中较 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商鞅投奔秦国,受到孝公赏识。他本是卫国公子,恰遇秦孝公招揽贤才,于是
形体或事实。名,指言论或主张。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派。主张循名责

2013-2019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教师版

2013-2019年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 教师版

2013—2019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挖空训练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文言文挖空训练贾生.(古时对读书人的通称)名.谊(名是供长辈呼唤;字,又称“表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是出于礼貌和尊敬)洛阳人也(句式:判断句)年十八以.(因为。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能诵诗属.(zhǔ,连缀。

见《张衡传》“衡少善属文”)书闻.(闻名,出名。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勇气闻于诸侯”)于郡中(句式:状语后置句)吴廷尉为河南守.(即太守,是郡守的尊称,古代一种地方官职,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长官。

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闻.(听说。

见《荆轲刺秦王》“乃今得闻教”)其秀才..(指才能优异。

见《陈情表》中“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召.(招呼。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悉召群臣议”)置.(安放。

见《逍遥游》“置杯焉则胶”)门下..(在某人的门庭之下)甚幸爱.(欣赏)孝文皇帝....(孝文皇帝是汉文帝的谥号。

谥号是对古代君主、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后妃等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指为官的政绩)为天下第一,故.(从前。

见《项脊轩志》“轩东故尝位厨”)与李斯同邑.(旧指县,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而常.(通“尝”,曾经)学事.(为……做事)焉.(代词,代李斯),乃征.(征召,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

见《张衡传》“征拜尚书”)为廷尉。

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很。

见《过小孤山大孤山》“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通诸子百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是学官名,秦汉时是指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省略句,应为“以(之)为”)博士事的官职,后指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是时..(这个时候。

见《荆轲刺秦王》“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都。

最新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最新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

2.于是饮酒乐甚,扣舷(敲着船边,指打着节拍) 而(表修饰)歌之。歌曰:“桂棹(形似桨的划船工 具)兮兰桨,击(划破)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兮 溯(逆流而上)流光(江面而浮动的月光)。渺渺 (悠远的样子)兮予怀,望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 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有吹洞箫 之客,译为:有位吹洞箫的客人),倚歌(依照歌曲 的声调和节拍)而和(唱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 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形容声音婉转悠长), 不绝如缕(像一缕不断的丝线。缕,细丝)【助记: 断绝】。舞(使……起舞)幽壑(深谷)之潜蛟,泣 (使……哭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4.积土成山,风雨兴(起)焉(兼词,相当于“于 此”);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兼词);积善成德,而 神明(非凡的智慧)自得,圣心(圣人的心怀)备焉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智慧自然就获得了, 圣人的心怀就具备了。 而,表承接,就。焉,句末语 气词)。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译文:不积累每一 小步,就没有用来远达千里的办法。无以,没有用 来……的(办法)。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 两脚为“步”。);不积(汇聚、聚集)小流,无以成 江海。骐骥(骏马)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一天 的行程),功(功效)在不舍(停止,止息)【译文: 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
3.苏子愀然(容色改变的样子),正襟危坐(
。正,
整理。危,端正。)【助记: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正直】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译文:为什么箫声这样
悲凉呢)”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名当状,向南)飞',
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向西) 【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
望夏口,东(向东)【助记:注意后文动词“望”】望武昌。

高中语文 全国Ⅰ、Ⅱ、Ⅲ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  全国Ⅰ、Ⅱ、Ⅲ卷文言文挖空练习(含答案)

(学生版)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嘉祐二年,试礼部。

主司欧阳修惊喜,殿试中乙科。

后以()书见()修,修语()梅圣俞曰:“吾当避此人出一头地。

”洵卒,赠光禄丞。

既()除丧(),还朝,以()判官告院。

安石创行新法,轼上书论其不便。

新政日()下,轼于其间,每因()法以便()民,民赖以安。

徙()知密州。

司农行手实法,不时()施行者以违制()论()。

轼谓提举官曰:“违制之坐(),若自朝廷,谁敢不从?今出于司农,是擅造()律也。

”提举官惊曰:“公姑()徐()之。

”未几(),朝廷知法害民,罢之。

元佑元年,轼以()七品服入侍延和,即赐银绯(),迁()中书舍人,三年权知()礼部贡举。

会()大雪苦寒,士坐庭中,噤()未能言。

轼宽其禁约,使得尽技()。

巡铺()内侍每()摧辱举子,且持暖昧()单词(),诬以为罪,轼尽奏逐之四年,积以论事,为当轴者所恨(句式:)。

轼恐不见容(句式:),请外(),拜()龙图阁学士、知杭州。

既至杭,大旱,饥疫并作()。

轼请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复得赐度僧牒(),易米以救饥者。

明年()春,又减价粜()常平米,多作饘( )粥药剂,遣使挟()医分坊()治病,活()者甚众。

轼曰:“杭,水陆之会(句式:),疫死比他处常多。

”乃裒()羡( )缗()得二千,复发()橐()中黄金五十两,以作()病坊,稍()畜钱粮待之。

徽宗立,更()三大敖,遂提举()玉局观,复朝奉郎。

轼自元佑以来,未尝以岁课()乞迁,故官止于此。

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轼师父洵为文,既而()得之于天(),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

”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

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教师答案版)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①于是,就②总是,常常③专擅,独断专行)能语其要。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

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附答案)2019年全国课标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本文为《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节选。

讲述了贾生年少时的才华横溢,被孝文帝赏识并任用为太中大夫和长沙王太傅。

贾生在任期间,提出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建议,但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和排挤。

最终,他因为长沙王的意外去世。

这篇文章生动地展现了古代人才的辈出和政治斗争的残酷。

全国一卷《屈原贾生列传》贾生,名谊,洛阳人也。

他十八岁时就能背诵诗歌,并通晓各家经典,因此在当地很有声望。

吴廷尉听闻他的才华,就任命他为河南守的门下客,对他非常器重。

孝文皇帝听说河南守吴公治平天下第一,便与李斯一起去向他研究。

后来,孝文皇帝召见贾生,任命他为博士。

当时,贾生年纪尚轻,但他在议论时却能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得其他老先生都不如他。

这让孝文皇帝对他很是欣赏,于是提拔他为太中大夫。

贾生认为在汉朝二十多年的和平时期,应该修改历法、更改服饰、制定法律制度、规范官职名称、振兴礼乐,于是他详细地制定了这些仪式和法规,规定黄色为主要服装颜色,使用五为计数单位,并改革了秦朝的法律。

孝文皇帝刚刚登基,还没有完全掌握政治大权,所以贾生的建议得到了采纳。

他的建议被用于修改律令和定制列侯国的制度,这些都是他亲手草拟的。

然而,当时有一些人对他的建议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贾生是一个年轻人,对权力有着过于垂涎的心态,会在政治上制造混乱。

孝文皇帝也被这些人的意见所影响,不再采纳贾生的建议,只是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辞去了这个职位,前往长沙,为屈原写了一篇挽歌。

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来贾生被征召回朝。

当时孝文皇帝受到了一些指责,因此他开始对鬼神事很感兴趣,并询问贾生关于鬼神的看法。

贾生详细地解释了鬼神的起源和现象,深深地打动了孝文皇帝。

在深夜,孝文皇帝召见了贾生,对他表示了赞赏,并任命他为梁怀王太傅。

梁怀王是孝文皇帝的小儿子,他喜欢读书,因此孝文皇帝派贾生去教他。

后来,孝文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但贾生认为这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和危险,因此他多次上书请求减少列侯的数量。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考语文复习-- 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学生版+教师版)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文言文挖空训练《论语》十二章子曰:“君子食(名作动,吃饭)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靠近)有道而正(使动,使……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子曰:“朝闻(听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形作名,贤人)思齐(形作动,看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反省)也。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虚饰、浮夸)。

文质彬彬(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君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胸怀宽广),任重而道远。

仁(名状,把“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用土堆山),未成一篑(装土用的竹筐),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填平洼地),虽覆(倒)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通“智”,智慧)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约束)己复礼为仁。

一日(一旦)克己复礼,天下归(称赞)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细则)?”子曰:“非礼(名动,符合礼制)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聪明),请事(付诸行动)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奉行)之者乎?”子曰:“其(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不)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

迩(近)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翻译下列各句1.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做事勤勉,言谈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

2.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礼呢?一个人如果没有仁德,他怎样对待乐呢?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看见有德行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到没有德行的人,就要在心里反省自己是否有这样的缺点。

2019年文言文挖空练习全国卷2 - 教师版

2019年文言文挖空练习全国卷2 - 教师版

: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犹树有孽生,故称: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

名,指言论或主张。

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来得及。

适逢,正赶上。

全。

起用。

:通过。

:合乎。

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孝公既说:yuè,通“悦”,对……感到高兴。

“善。

”易:改变。

”孝公曰:“善。

非:责难。

多:左庶长: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等。

由下而上,左庶长列第十。

左庶长是秦国沿用了几百年的官名,是最有实权的大臣职务。

秦国尚左,在两个庶长中,左庶长为首,右庶长次之。

犯:触犯。

法:法令。

之:取消主谓之间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行:实法:依法惩办。

君位或职位的继承人。

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qíng,古代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后亦施于士兵以防逃跑。

第二天。

道路给:供于是以鞅为大良造(为大上造之良者,是秦孝公时期秦国国内最高官职,掌握军政大权,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

居五年,秦人富强。

怯懦。

伏:埋伏。

因:趁机。

削弱。

和解徙:迁移。

曰:”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恨:遗憾。

参考译文:商君是卫国公室的庶出公子,名鞅,姓公孙,他的祖先原本姓姬。

商鞅年少时喜好刑名之学,事奉魏国相国公叔座。

公叔座知道他有才干,还没有来得及向魏王进荐。

适遇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说:“您的病倘若有三长两短,国家将怎么办?”公叔座说:“公孙鞅,年纪虽轻,却身怀奇才,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

大王如果不起用公孙鞅,就一定要杀掉他,别让他出国境。

”公叔座已死,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在国中下令寻求贤才,准备重建秦缪公的霸业,东方要收复被魏国侵占的土地,于是就西行进入秦国,通过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来求见孝公。

孝公与他交谈,好几天还不满足。

景监对卫鞅说:“你用什么说中我国君的心意?我的国君高兴得很啊。

”卫鞅说:“我就用强国之术向国君陈述,国君大为高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全国2卷文言文挖空训练(教师版)商君者,卫之诸庶孽(旁支侧出或妾生之子)公子也(句式:判断句),名鞅(名是古代男子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古代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礼后起的。

古代男子称自己往往称名,称别人往往称字),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公孙氏,其(代词,代他的)祖本(本来)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得姓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初祖:黄帝,黄帝因长居姬水,以姬为姓)也,鞅少好刑名之学(刑,通“形”,指形体或事实。

名,指言论或主张。

战国时以申不为代表的法家一派。

主张循名责实,以推行法治,强化上下关系。

),事(侍奉。

见《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魏相公叔座。

公叔座知(知道。

见《烛之武退秦师》“君知其难也”)其贤,未及(来得及。

见《荆轲刺秦王》“不及召下兵”)进(推荐)。

会(适逢,正赶上。

见《史记·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病公叔曰公孙鞅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全。

见《荆轲刺秦王》“愿举国为内臣”)国而听之王即(如果)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公叔既(已经,之后。

见《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死,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整治)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遂西入秦,因(通过,见《廉颇廉相如列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拜见。

见《曹刿论战》“曹刿请见”)孝公。

公与语(谈论。

见《论语》“食不语,寝不言”),数日不厌(满足。

见《烛之武退秦师》“何厌之有”)。

景监曰:“子何以(相当于“以何”,译为“凭借什么”)中(合乎。

见《劝学》“其曲中规”)吾君?吾君之欢甚也。

”鞅曰:“吾以强国之术说(shuì,说服。

见《鸿门宴》“范增说项羽曰”)君,君大说(yu è,通“悦”,对……感到高兴。

见《烛之武退秦师》“秦伯说,与郑人盟”)之耳。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非议)己。

卫鞅曰:“疑(犹豫不定)行无名,疑事无功。

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好,表示应答之词。

见《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

”“治(治理,见《陈情表》“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世不一道(方法,途径。

见《过秦论》“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便国不法古。

故(所以。

见《劝学》“故木受绳则直”)汤武不循古而王(wàng,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见《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夏殷不易(改变)礼而亡(灭亡。

见《烛之武退秦师》“郑既知亡矣”)。

反古者不可非(责难。

见《逍遥游》“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而循礼者不足多(赞扬)。

”孝公曰:“善。

”以(让)卫鞅为左庶长(秦国的爵位共二十等。

由下而上,左庶长列第十一。

),卒(终于。

见《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定变法之令。

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

于是(在这个时候。

见《廉颇廉相如列传》“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太子(秦始皇之前的太子不称皇太子,而是太子或公子)犯法。

卫鞅曰:“法之不行(实行。

见《师说》“余嘉其能行古道”),自上犯之。

”将法(依法惩办)太子。

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即太子傅,古代又称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明日,秦人皆趋(尊奉)令。

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通“悦”),道(道路。

见《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不拾遗(遗失的东西),山无盗贼,家给(供。

见《荆轲刺秦王》“给贡职如郡县”)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于是以鞅为大良造(秦国的第十六等爵位)。

居(度过一段时间)五年,秦人富强。

孝公使(派遣)卫鞅将(率领。

见《过秦论》“将数百之众”)而伐魏。

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趁机。

见《鸿门宴》“因击沛公于坐”)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

魏惠王兵数(shuò,多次。

见《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破于(介词,被。

见《师说》“不拘于时”)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派遣使者,前一个“使”是动词,派遣;后一个“使”是名词,使者。

见《荆轲刺秦王》“使使以闻大王”)割河西(指黄河以西)之地,献于秦以和。

而魏遂去(离开。

见《鸿门宴》“欲呼张良与俱去”)安邑,徙(迁移。

见《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都大梁。

梁惠王曰:“寡人恨(遗憾。

见《出师表》“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不用公叔座之言也。

”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节选自《史记·商君列传》)真题答案:10.B,句中“年虽少”与“有奇才”是公叔座推荐商鞅的话,“有”的宾语是“奇才”,不能断开。

排除A项。

“愿举国而听之”意思是“希望大王把全部国政交付给他”,此句语意连贯,中间不需要断开。

排除D项。

“听用鞅”即“任用商鞅”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C项。

分析可知,B 项断句正确。

故选B。

11.B, B项解说错误,“汤武”指的是商汤与周武王的并称。

故选B。

12.C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从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等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无论何人犯法均施以刑罚”说法错误,文中“太子犯法,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

”并未对其本人施以刑罚。

故选C。

13.((1)圣人如果可以使国家强盛,不必效法陈规;如果可以使百姓获利,不必遵循旧制。

得分点:苟,如果;法,效法;固,陈规;循,遵守。

“可以(之)强国”“可以(之)利民”都是省略句。

(2)法令在民间实行一年,秦人到国都诉说新法不便利的数以千计。

得分点:期年,满一年;之,到。

“令行于民”是介词短语后置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