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作业队环保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井下库房卫生管理制度

井下库房卫生管理制度

井下库房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保障井下库房卫生环境,确保井下库房内物品的安全和卫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责任主体1. 井下库房管理员:负责管理井下库房的卫生保洁工作,指导和督促井下库房工作人员遵守卫生管理制度。

2. 井下库房工作人员:遵守并执行本管理制度,自觉保持井下库房的卫生环境,保障井下库房的安全运行。

三、卫生管理制度1. 定期清洁井下库房管理员应每天对井下库房进行一次全面清洁,清扫地面、擦拭物品、清洁设备等,确保井下库房的整洁清爽。

2. 居室管理井下库房内设有宿舍时,应加强对宿舍的卫生管理,保障员工的生活质量。

每周对宿舍进行一次大扫除,保持宿舍干净整洁。

3. 垃圾处理井下库房产生的垃圾应及时清理,不得在井下库房内积存垃圾。

垃圾应分类处理,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等应分别放置,并定期清运至指定地点。

4. 防鼠防虫井下库房应采取防鼠、防虫措施,保障井下库房内物品的安全。

定期检查井下库房周围环境,消除可能滋生鼠虫的因素。

5. 消毒杀菌在必要时,对井下库房进行消毒杀菌处理,确保井下库房内物品的卫生。

特别是在季节交替时,要加强消毒杀菌工作。

6. 走廊管理井下库房的走廊应保持畅通,不得乱堆杂物、货物。

走廊应定期清洁,保障通道的畅通。

7. 安全设施管理井下库房的安全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特别是应注意消防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8. 毒品管理严禁在井下库房内存放或使用毒品,一经发现,立即上报并从严处理。

9. 禁止吸烟严禁在井下库房内吸烟,违者将根据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四、监督检查井下库房管理员应定期对井下库房的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公司安全监管部门也会不定期对井下库房的卫生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五、处罚规定1. 对不遵守卫生管理制度的井下库房工作人员,井下库房管理员有权进行批评教育,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

大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大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大庆油田井下作业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井下作业井控是保证油田开发井下作业安全、环保的关键技术。

为做好井控工作,保护油气层,有效地防止井喷、井喷失控及火灾事故发生,保证员工人身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保护环境和油气资源,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井下作业井控规定》,结合油田实际,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井喷失控是井下作业中性质严重、损失巨大的灾难性事故。

一旦发生井喷失控,将会造成自然环境污染、油气资源的严重破坏,还易造成火灾、设备损坏、油气井报废甚至人员伤亡。

因此,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切实做好井控管理工作。

第三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是一项要求严密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单位的设计、施工、监督、安全、环保、装备、物资、培训等部门,各有关单位必须高度重视,各项工作要有组织地协调进行。

第四条井下作业井控工作的内容包括:设计的井控要求,井控装备,作业过程的井控工作,防火、防爆、防硫化氢有毒有害气体安全措施和井喷失控的紧急处理,井控培训及井控管理制度等六个方面。

第五条本细则适用于在大庆油田区域内,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试油(气)、射孔(补孔)、大修、增产增注措施、油水井维护等井下作业施工。

进入大庆油田区域内的所有井下作业队伍均须执行本细则。

第六条利用井下作业设备进行钻井(侧钻)施工,执行《大庆油田井控技术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井下作业设计的井控要求第七条井下作业地质设计、工程设计和施工设计中必须有相应的井控要求或明确的井控设计。

要结合所属作业区域地层及井的特点,本着科学、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开展井下作业井控设计。

第八条各有关单位每年根据油田开发动态监测资料和生产情况,画出或修改井控高危区域图,为井控设计提供依据,以便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第九条地质设计中应提供井身结构、套管钢级、壁厚、尺寸、水泥返高、固井质量、本井产层的性质(油、气、水)、本井或邻井目前地层压力或原始地层压力、油气比、注水注汽(气)区域的注水注汽(气)压力、与邻井地层连通情况、地层流体中的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含量,以及与井控有关的提示。

井下卫生区域管理制度

井下卫生区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井下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井下环境卫生水平,预防职业病的发生,确保井下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井下作业区域,包括但不限于采掘区、运输区、通风区、排水区等。

三、管理职责1. 井下卫生区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制定井下卫生管理制度,监督、检查、指导井下卫生管理工作。

2. 井下各车间、班组负责本区域内的卫生管理工作,落实卫生责任制。

3. 井下卫生管理员负责具体执行井下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对井下卫生区域进行检查、整改。

四、卫生标准1. 井下作业区域应保持整洁,无垃圾、杂物、积水、油污等。

2. 通风系统畅通,空气新鲜,无有害气体超标。

3. 井下照明设施完好,光线充足。

4. 井下排水系统畅通,无淤泥、杂物。

5. 井下安全通道畅通,无障碍物。

五、卫生管理措施1. 井下作业人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得在井下乱扔垃圾、杂物。

2. 井下作业人员应穿戴整洁的工作服,保持个人卫生。

3. 井下各车间、班组应定期对作业区域进行清扫、消毒,确保卫生。

4. 井下卫生管理员应定期对井下卫生区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 井下卫生管理员应加强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卫生教育,提高卫生意识。

六、监督检查1. 井下卫生区域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对井下卫生区域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问题进行整改。

2. 井下各车间、班组应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3. 井下卫生管理员应加强对井下卫生区域的监督检查,确保卫生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七、奖惩措施1. 对认真履行卫生管理职责,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造成井下环境卫生恶化的单位和个人,视情节轻重给予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处理。

八、附则1. 本制度由井下卫生区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可进行修改和完善。

井下卫生区管理制度模版

井下卫生区管理制度模版

井下卫生区管理制度模版一、前言井下卫生区是矿井中保持环境整洁、促进劳动者健康的重要区域。

为保障矿井安全生产和劳动者合法权益,制定井下卫生区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井下卫生区管理工作,确保井下卫生区的安全与卫生。

二、管理目标1. 实现井下卫生区的清洁、整洁和安全。

2. 提高劳动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环境。

3. 增强劳动者对井下卫生的重视与自觉管理。

三、管理职责1. 矿井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井下卫生区的管理方案,组织卫生区设施的维护与更新,并负责卫生区的日常监督检查。

2. 井下作业单位负责组织井下卫生区的实际管理工作,负责井下卫生区的日常卫生清洁和垃圾处理。

3. 医务人员负责对井下卫生区的卫生状况进行监测,进行疫情防控和突发事件的处理。

4. 劳动者负责遵守井下卫生区管理制度,自觉维护井下卫生区的清洁与整洁。

四、卫生区设施和设备1. 井下卫生区应配备适当数量的卫生设施和设备,包括洗手池、卫生间、垃圾桶等,能够满足劳动者的基本卫生需求。

2. 卫生区设施和设备的维护与维修应及时进行,保证其正常运行。

五、卫生清洁和垃圾处理1. 井下卫生区应每天安排专人进行清洁,保持地面干净、整洁。

2. 劳动者应随时保持个人卫生,遵守卫生区的使用规定。

3. 垃圾应及时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内,不得乱丢乱扔。

垃圾桶满后,应及时清理和更换垃圾袋,对于特殊废物应进行分类处置。

六、疫情预防与控制1. 井下卫生区应定期进行疫情监测,对于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

2. 对于有传染性疾病的劳动者,应及时隔离,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其他劳动者的安全。

3. 在疫情传播期间,应加强井下卫生区的消毒工作,保持环境的卫生。

七、安全保障措施1. 井下卫生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劳动者对危险区域的识别和警觉。

2. 井下卫生区应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急救箱、应急通讯设备等,以应对突发事件。

3. 劳动者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定。

石油化工环保规章制度

石油化工环保规章制度

石油化工环保规章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石油化工企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护员工健康和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2、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所有石油化工企业及其从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3、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善环境状况,确保生产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

二、环保管理责任1、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构,明确环保管理人员职责和权限。

2、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培训制度,加强员工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员工环保技能。

3、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制定并执行环保管理计划,定期进行环保检查和评估。

4、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环保奖惩制度,对环保工作突出表现的个人和单位给予奖励,对环境污染行为和事故进行追究和处罚。

5、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环保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确保环保事故迅速有效应对。

三、环保工作内容1、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污染物排放管理,确保排放达标排放。

2、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固体废物治理,实施环保技术,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

3、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危险废物管理,定期清理危险废物,确保安全处置。

4、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噪声、振动、辐射等环境污染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5、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环境质量,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善。

6、石油化工企业应当落实节能减排政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7、石油化工企业应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增强社会监督意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四、环保监管和督查1、环保部门应当加强对石油化工企业的监管和督查,确保企业环保工作落实到位。

2、环保部门应当建立环保信用体系,对环保工作较好的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对环保工作不力的企业予以处罚。

3、环保部门应当加强诚信监管,对环保信用差的企业采取限制措施,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五、环保法律责任1、环保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对不符合相关环保法规的企业和个人予以惩处。

油田工程作业大队环保制度

油田工程作业大队环保制度

油田工程作业大队环保制度一、概述油田作业是一项具有高度环保意识的工程活动,环保工作不仅是企业的法律责任,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了加强油田工程作业的环保管理,确保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最小干扰和最高效保护,我公司特别制定了油田工程作业大队环保制度,该制度将对油田工程作业大队的环保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以促进公司环保目标的实现。

二、制度目的1. 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履行企业环保责任;2. 降低油田工程作业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3.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声誉和社会形象。

三、制度内容1. 环保责任1.1 油田工程作业大队负有环保主体责任,应当建立环保管理机构,并配备专职环保人员,负责环保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1.2 油田工程作业大队应当认真履行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保规定,设立环保目标,将环保要求融入工程作业全过程。

对违反环保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2. 环境影响评价2.1 在进行油田工程作业前,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工程作业对环境的可能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2.2 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真实、客观和科学,公开评价结果,接受监督。

3. 废水处理3.1 油田工程作业大队应当建立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的废水处理设施,合理利用各种方法处理生产废水,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确保排放水质符合相关标准。

3.2 废水处理设施应定期检查维护,严格管理运行。

4. 废气排放4.1 减少油田工程作业过程中的废气排放,采取有效措施减轻环境压力。

4.2 对排放废气进行监测化验,确保废气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标准。

5. 固废处理5.1 油田工程作业大队应开展固废分类收集、分类处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5.2 根据固废种类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处理,确保固废处理的安全和环保。

6. 土地保护6.1 高度重视工程作业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破坏。

6.2 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范文(4篇)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范文(4篇)

矿井综合防尘措施及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矿井防尘工作,保护矿工身体健康,提高矿井生产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矿井的防尘工作,包括矿井的预防措施、监测与测量、卫生管理等方面。

第三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工作的组织机构,确保防尘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四条矿井应加强对员工的防尘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意识。

第二章预防措施第五条矿井应采取以下预防措施,减少扬尘和防止粉尘扩散:1. 加强采掘仓面湿法喷淋,控制采掘喷雾密度;2. 定期清扫控尘系统中的堵塞物,确保系统运行畅通;3. 定期检查和更换损坏的喷粉尘设备和管道;4. 加强对采煤机和输送机的维护,减少故障引起的扬尘;5. 合理布置矿井通风系统,保证新风、回风良好循环,加强风流控制;第六条矿井应加强对地面和井下运输车辆的防尘控制:1. 加装防尘罩和尘土捕集器;2. 定期检查和清扫车辆的防尘装置;3. 限制车辆在井下的速度,减少尘土扬起;4. 定期清洗和维护运输道路,防止尘土飞扬;第七条矿井应加强对矿山建筑物的防尘控制:1. 定期清洗和维护建筑物外墙;2. 安装封闭设施和防尘帘;3. 加强对建筑物内部的清扫和保洁,防止尘土积累;第三章监测与测量第八条矿井应建立完善的粉尘监测与测量系统,确保粉尘浓度的及时监测。

第九条矿井应定期对扬尘源进行测量,以确定采取的防尘措施的效果。

第十条矿井应定期对矿工进行健康检查,判断其是否受到粉尘污染。

第十一条矿井应将监测结果及时上报,并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四章卫生管理第十二条矿井应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切实保护矿工身体健康。

第十三条矿井应建立卫生室,配备必要的防尘设备和药品,并定期开展卫生工作。

第十四条矿井应建立防尘用品发放制度,确保矿工配备必要的防尘用品。

第十五条矿井应加强对矿工的健康教育,提高矿工的卫生意识。

第十六条矿井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负责人的防尘工作责任。

第五章督导与检查第十七条矿井应建立健全防尘工作的督导与检查制度,定期对矿井防尘工作进行督导与检查。

2023年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2023年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2023年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管理,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的钻井生产现场,主要涉及钻井勘探、井下作业、井口设备和废弃物等环境保护管理事项。

第三条钻井生产单位应当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落实环境保护管理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第二章钻井勘探第四条钻井勘探前,钻井生产单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制定钻井环保方案。

第五条钻井勘探过程中,钻井生产单位应加强土壤、水源和大气等环境的监测,并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监测结果。

第六条钻井勘探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规定,采取妥善的处理方式,避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第七条钻井勘探结束后,钻井生产单位应进行环境恢复工作,包括填土、植被恢复等,确保生产现场环境的正常。

第三章井下作业第八条井下作业前,钻井生产单位应对作业条件进行评估,并确保井下作业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九条井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钻井生产单位应采取防治措施,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条井下作业结束后,钻井生产单位应对井下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清理污染物,并向环保部门报告清理情况。

第四章井口设备第十一条井口设备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技术标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十二条井口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等污染物,钻井生产单位应采取合适的处理方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三条井口设备的放置和安装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规定,避免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造成干扰和危害。

第五章废弃物处理第十四条钻井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分类存放和处理,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规定。

第十五条钻井生产单位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台账,记录废弃物的产生、存放和处置情况,并定期进行检查和备案。

第十六条钻井生产单位应委托符合资质要求的环保企业进行废弃物的处理,确保处理过程符合环保要求和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井下作业队环保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做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无污染事故发生。

按照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和法律、法规,结合当地县环保部门和采油厂的有关环保要求,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

一、保护环境,人人有权利监督,人人有义务尽责。

二、各修井作业班组,在施工前必须造好合适位置。

以便作业时污水、污油、废蜡,能进入污油池或固废池。

如果没有按规定要求,污染井场,按照环保政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当事人进行罚款处理,根据情节给予罚款100—500元不等。

三、作业时抽油机上必须包盖防渗膜,防止污染抽油机。

如果做业时污染抽油机,作业后应将抽油机上油污清理干净,否则处以现场作业班责任人300元罚款。

四、油管、油杆下方必须铺防渗膜,防止污染井场。

作业完后将井场油污清理干净,并防固化处理。

否则处以作业班责任人500元罚款。

五、井场作业过程由采油工现场监督,验收签字,否则污染事故责任由采油工承担。

六、各作业队伍必须严格按本制度办事,保护好施工现场的环境卫生。

七、作业队在施工完毕后必须将作业现场清理干净,否
则罚款500元。

八、以上罚款一侓由财务资产科从修井作业工单中扣除。

直罗采油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