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实词、语法4

合集下载

干货: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实词、语法5

干货: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实词、语法5

第五段 质明始霁,罢甚,然念及亡是公存亡莫卜,欲蚤至山中,不敢息。

逾午,始入山。

山口有茅店,询之,知长者居山之阴,而连山纵横,略无阙处。

遂以驴寄逆旅主人而徒焉。

山行十里许,忽闻丛林中一声呼哨,斯须而强人列陈阻于前。

为首者庞然修伟,黑面多须。

从者无虑数十骑,而步卒百余继其后,皆被甲执兵。

其一吼曰:“大王在,胡不跪?”先生趋避不及,遂就禽。

为首者下马坐巨石上,两展其足,案剑瞋目,声如乳虎,曰:“汝来前!孤,山主也。

据山称雄,尔来十余载矣,官军不敢犯孤境。

尔何物狂夫,擅入吾寨,其欲血孤刀乎?”先生蛇行匍匐以进,跽而泣曰:“请诉之,愿大王垂听。

小人中山布衣也,友人病危,吾不忍坐视其死,入山诣子虚长者,以延友人之命,仓皇不能择路,是以误入大寨,罪当死。

身死固不足惜,特以不得延医活友为恨耳,惟大王哀之。

”言已,涕如雨下。

为首者曰:“然则,君义士也。

”顾谓徒属曰:“杀义士,不祥莫大焉。

释之,以成其志,且劝好义者!”又谓先生曰:“吾等虽啸聚山林,非草寇之比,君勿惧。

子虚长者,仁人也,居山之阴,君须跻山之颠而北下,始得至其家。

速诣之,以救乃友;然长者每采药于千山万壑间,吾辈亦鲜遇之,虞君不得见耳。

”先生再拜致谢而后去。

勾连教材实例 100.质明:天刚亮。

质:刚刚,正。

质明,避哨竹林中。

《指南录后序》 质明启钥。

《狱中杂记》 101.霁:雨[雪]后天气放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滕王阁序》 102.念:想,考虑。

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3.蚤:通“早”。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鸿门宴》 104.始: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愚公移山》 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琵琶行》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六国论》 105.略无阙处:略无:全无,毫无;阙:通“缺”。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三峡》 106.逆旅:旅店。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送东阳马生序》 107.山行:沿着山路走。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高考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其疾病而死,死而湮没缺乏道者,亦已众矣;?五人?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病梅?
而江浙之梅皆病。〔同上〕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同上〕
第三册: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
臣欲奉诏奔驰,那么X病日笃;〔同上〕
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祭十二?
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同上〕
勒兵,下令军中〔同上〕
8、病:
义项:①病,生病;②筋疲力尽;③毛病,弊病;④担忧,忧虑。
例句:
第一册: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勾践?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触龙?
第二册: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
第二册:徐而察之,那么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
第三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
第四册:〔无〕
第五册: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
第六册: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屈原?
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信陵?
10、朝:
义项:①音同"招",早晨;②音同"招",一日,一天;③朝见;④承受群臣的朝见;⑤朝廷;⑥拜见;⑦官府的大堂;⑧朝代;⑨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
以愚辞歌愚溪,那么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愚溪?
迫而视之,乃前寄辞者。?柳毅?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报任安?
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廉颇?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

文言文常用实词整理1、庶:众多;百姓;差不多;或许2、庶\庶几\愿\唯\冀\幸:希望3、上\人主\驾\车驾\乘舆:皇上4、幸:皇帝到某处,驾临;幸而;希望;宠爱5、之\适\如\至\致\造\谒\过\诣\及\幸\造:到6、加\绝\过:超过7、希:迎合;企求;希望;稀少8、庶官:一般的官员9、亟:ji:马上,赶快qi:多次10、亟\遽\即:立即,马上11、遽:仓促;突然;立刻马上;急忙;迅速;就(“渠”通“遽”);驿车12、传:驿车13、存:思念;问候14、吊:安慰;凭吊15、绥\怀:安抚16、弭:平息;消除17、要\邀\徼:索要18、邀:邀请;迎接19、徼:jiao边塞,边界;巡逻;激励;窃取;抄袭;揭发;yao 招致;求取20、缴:揭发;求取,谋取;巡视21、输:缴纳;运输22、隳:懈怠;毁灭23、骤\遽\猝\蓦\暴\倏尔:突然24、苟:姑且\随便\如果25、苟\聊\且:姑且26、且\当\行\垂:将要,将近27、且:将要;又;尚,还;暂时28、荐:推荐,介绍;屡次;进献;再,又;举起29、荐\累\数\亟:多次,屡次30、率\皆\悉\咸\具\一:全;都31、薄:轻视;不庄重;轻微;少;迫近32、玩\少\鄙\轻\薄\易:轻视33、多:尊重,赞美;重视34、鄙:见识短;身份低微;边界35、易:改变;交换;代替;轻视;平和36、蔽:遮挡;掩护;欺骗;隐藏;概括37、僭:越礼;过分;虚假38、谮:zen说人坏话;jian不信任39、矫:假托;纠正;强壮;伪造40、矫\匡:匡正,纠正41、阳:假装42、构\短\中\谮\罗织:诬陷;说人坏话43、忤\乖\干\悖\枉\倍\牾\龃龉:违背;抵触;冒犯44、干:冒犯;求取;关连,涉及;徒然,白白地45、抵:冒犯;否认;抵偿46、蔽\虞\谲jue\诡\谩\绐\罔\诳\诈\阳\佯:欺骗,假装47、虑\病\患\虞:担心48、迨\逮\洎\及\待\比\逮\俟\暨:等到49、稽:停留;拖延;考察;等到50、蹑:追赶51、衍\逋\稽:拖延52、逋:逃亡;拖欠;拖延53、乘:顺应;欺压;防守54、因\趁\乘\迨:趁机55、因:因为;于是;趁机;通过;沿袭;凭借56、蹈袭\蒙\因:沿袭57、因\以\用\坐\盖\缘\是故\盖:因为58、缘:缘故,理由;又;因为;顺着,沿着;凭借;根据59、恃\怙\负\依\挟\倚\培:依仗60、迨:等到;达到;趁机61、殆:几乎;接近;;大概;只;危险;困乏;懒惰62、绐:同“诒”,欺骗;缓慢;倦怠;混乱;疑惑63、贻:流传\赠给\遗留64、遗\与\贻\赍\(赏)赉:赠送;供给65、赆:礼物,财物;赠送财物66、甫\方\刚:刚刚67、方:正;刚;正当;打比方,举例子68、领\兼\判\带:兼任69、假\权\摄\属\行\守:代理70、假:借;借助;代理;暂时的;给予;宽容71、\宽\恕\原\谅\宥\假\贷\释\贳\赦\肆:宽恕72、原:推究73、齿:年龄;并列;提及74、沈:通“沉”,深沉75、鸷:勇猛76、堪:能够;胜任;忍受77、狎\昵\与\暱:亲近;狎:习惯;更替;拥挤78、狎:亲近;轻慢;熟悉79、狎\悉\谙:熟悉80、制\旨\召\敕:诏令,诏书81、收\械\系\逮\下:收押82、下:部下;交付;收押;轻视;到…去;少于83、副:副手;辅佐;相符;交付;次要的84、比:等到;勾结;近来;连续;顺从;亲近;辅佐;类85、相:四声:观察;辅佐;帮助一声:相互;你;我;他86、赞:辅佐;引导;告诉87、赞\相\比\副\弼\诩:辅佐88、素\雅:向来;一向89、但\徒\第\特\顾\仅\唯\独\只\值、直:只;只是90、顾:回头看;只是,不过;拜访91、既:已经;……之后92、次:驻扎;顺序;官次;第二位的;处所93、军\营\壁\垒\屯\顿\次:驻扎94、再:两次95、三:多次;三次96、督:管理97、典\董\总\知\主\揆\司\勾当:掌管98、揆:揣测;准则;掌管,管理;事务99、意\度\揆:揣测,猜测100、善\工:擅长101、以\将\领\以\引\勒:率领102、悉众:率领众人103、勒:率领;训练;约束104、稍\少:稍微;逐渐105、敕:下令106、白\陈\谕\曰\云\谓:陈述,说,告诉107、得:能够;得到;收获108、能:和睦;胜任;有才干的109、度:推测;估计;衡量110、属:恰逢(句首);嘱托;劝酒;接连;跟随;111、负:违背;享有;遭受112、被:遭受113、固:确实;本来原来114、诚\信\实\良:确实,实在115、益:更加;渐渐;扩大;有利的116、是\然\韪:这样;对的,正确的117、是\兹\斯:这118、自是:从此由是:因此以是:因此先是:从前119、曩\夕\乃者:从前120、籍\录:登记;户籍;没收;假借121、绳:准则;约束,制裁;衡量122、淫:沉迷123、风(讽):暗示;背诵;劝谏124、燕\晏:安闲;设宴125、岁歉\侵\荒\饥\馁\馑:荒年126、振\赈\恤\济\振贷:救济127、登\稔\岁:谷物成熟,丰收128、蠲\捐\复:免除;除去129、粜:卖粮130、籴:买粮131、刍粮:粮草132、糗粮:干粮133、粮漕:粮道134、除:台阶;授予官职135、徙:调任;流放136、莫:没有谁;不要;没有通“暮”:晚;日落时;尽137、靡:没有138、交通:交通相达;交往;勾结;沟通139、按:巡行;考察;追究;查办140、课:征收赋税;督促;教授;考核141、恚:发怒,怨恨142、恚\望\衔\嫉\怨:怨恨143、恨:遗憾144、非\让\咎\病\谯\诮\何(呵)\望\讼:责备145、责:要求146、讼:争论;为……伸冤;责备;公开说147、婴:缠绕,环绕;遭受;使劳累148、矜:夸耀;同情,怜悯;崇尚149、讦: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150、讦\发擿ti:揭发擿:揭发;摘取;指使zhai:摘取151、摭:同擿,摘取;搜集;挑剔152、俾\嗾:唆使;使153、第:府第154、直:只是;值,当值;价值;伸张正义155、但\只\徒\特\第\顾\只\值\直\唯\惟\独\殆:只,只是156、空\徒:徒劳,白白地157、率:大概;带领;遵循;全,都158、卒:死;最终;完毕159、猝:突然160、率\皆\全:全,都161、苟\使\倘\若\傥\当\即\脱:如果162、若\尔:你163、尔:这样;你164、期:满一年;约定165、乃:才;就;竟然;是;你的166、竟:最终,终于;竟然;整167、竟\卒\迄\尽\穷\毕\了\止\永\已\必\极:最终168、济:成功;救助;渡过;停止(春风不济);能干;增加169、务:务必;致力于;追求170、格:推究(格物致知)标准;框子;阻碍;至,来;打,击;纠正;变革171、寝\格\已\罢\禁\止\阻\沮:搁置;终止;阻止;堵塞172、弥:满(盈);弥补;更加(欲盖弥彰);久,远;消灭,平息173、床\榻\几\案:桌子,床174、于\见于\见\为\为所:被动175、宁\将\岂\其\独\恶\讵\乌:难道176、徇:示众;巡行;顺从;谋求177、委:顺从;舍弃,捐;推脱;委托;放置;交付178、行在:皇帝所在地179、谕:皇上命令;告诉,晓谕;通“喻”,明白;表明180、谕\陈\白\曰\谓\云:告诉,陈述,说181、与:给予;结交;交往;赞同;参与;帮助182、与\豫\预:参与183、间:小路,抄小路;离间;暗中,私下;病愈;近来;参与184、间\隔\嫌;隔阂185、间\阴\潜\窃\微\密:暗中186、暗:糊涂;暗中,私下187、规:谋划;法则,标准;相劝;格局,范围188、笃:忠实;病重;厚实,深厚;专一;切实,确凿;深189、帑:tang收藏钱财的府库;nu 儿子190、里\里人:乡里人191、谳狱\治…狱\录…狱:审理案件192、案,“按”:查办;考察;追究;巡视193、按问\鞫问\诘问\诹问:审问;询问194、审:仔细;谨慎195、彰:表扬;明显196、趣:同“趋”,奔赴;催促;马上;197、负:携带,背负198、下:交付;颁布;攻克;方位;投送199、克:攻克;能够200、惬:满足;恰当,合适;符合;使高兴201、速:加速;招致202、干:才干;做;触犯;坏;求取;涉及;徒劳,白白地203、工:擅长204、饬:整饬205、恪:恭敬206、分:料想;甘愿207、言者:谏官208、抗疏(抗章,抗言):直言上书209、抗颜:不顾情面,态度严正210、便宜: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方法或奏章;根据具体情况办事(见机行事)211、安攘:排除祸患,使天下安定212、冠带:戴帽束带,泛指官吏213、行人:出使的人;出行人;出征人214、大计:重大谋划;每三年对官吏考核一次215、解褐:刚上任216、铨选\铨简:选拔官员简\据:傲慢;善恶得失217、践祚:皇帝即位祚:福气218、臧否:褒贬人物,评论优劣219、陟罚:提拔惩罚(罢黜)220、魁帅\渠帅:魁首221、伏罪:认罪222、垂意:关注223、先期:提前224、利器:杰出的才能225、饿殍\馑:饿死的人226、节度:指挥227、百里:县令228、大渐:病重229、排闼:推门230、封禅\郊祀:祭祀天地的典礼231、畴辈\侪chai辈:同辈232、谒告\请告:请假233、驰驿:乘驿马疾行234、传置:驿站235、践祚:新帝继位236、起家:始仁官职237、下车:官员初上任238、总角:小时候239、垂髫:儿童240、黄发:老年241、弱冠:男子成年20岁242、及笄:女子15岁243、豆蔻:女子13岁244、抵罪\论罪\当罪:判罪245、郎中:侍从,护卫;等候拆迁的人246、故事:按照旧例247、用事\当国(事)\柄用:当权248、旁午:交错纷杂249、交责:交互指责250、便宜:见机行事;对国家有利的整饬251、京辅悉众:率领众人252、京畿:京城附近253、存问:慰问254、游学:外出学习255、称旨:符合心意256、引咎:把过失归罪于自己257、所以:用来…的办法;……的原因258、储贰:储君259、庠序:学校260、怀抱:思想抱负261、行李:出使的人262、行人:出使的人;出行人;出征的人263、非常:意外的变故264、地方:土地方圆265、服除:守丧期满266、徼名:求取功名267、典试:主管考试。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

高考文言文实词总结一、实词的概念及分类实词是文言文中最基本的词类,它能够直接表达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或概念,具有具体的意义。

在高考文言文中,实词的使用频率很高,因此对于掌握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来说,熟悉常见的实词十分重要。

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将实词分为以下几类:1. 名词名词作为一种实词,在文言文中具有表示人、物、地点、时间、抽象概念等意义。

常见的名词有天、人、山、水等。

名词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语法功能分为主语、宾语、定语等。

2. 动词动词作为实词的另一类常见形式,用来表示动作或状态。

例如,走、跑、看等。

在文言文中,动词的变化形式相对复杂,包括时态、语态、人称、数等方面的变化。

3.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属性或特征,具有描述性的作用。

常见的形容词有美、善、大、小等。

形容词在文言文中可以用来作定语、补语以及状语等。

4. 副词副词在文言文中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类,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意义。

常见的副词有很、甚、未、将等。

二、实词的特点1. 具体意义与虚词相比,实词具有具体的意义,能够直接表达事物或概念。

这种具体意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言文中的描述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语法功能多样实词在句子中可以担当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不同的语法成分。

这种多样的语法功能为句子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使得文言文表达得更加精准。

3. 变化形式复杂相比汉语现代文中的动词变化形式较为简单,文言文中的动词的变化形式更为复杂。

要准确理解和使用文言文中的动词,需要掌握时态、语态、人称、数等方面的变化规则。

三、实词的重要性在高考文言文阅读中,实词的理解和运用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关键因素。

通过掌握常见的实词,读者能够准确理解文章中的描述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和思想。

此外,实词还可以帮助读者理解文言文的句法结构和修辞手法,对于翻译和写作文言文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实词的学习方法1. 阅读经典文言文作品通过阅读经典的文言文作品,可以熟悉常见的实词的用法和意义。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的内容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的内容

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的内容高中语文文言文实词用法总结的内容「篇一」既1、尽,完。

(言未既)2、已经,---以后。

(既克,公问其故)3、既然。

(将军既帝室之胄)4、既----又---并列关系。

(三军既惑且疑)5、既而:不久。

(既而得其尸于井)6、全、都。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7、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壬之秋,七月既望。

苏子与客泛舟)假1、不真,虚伪,假装。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弄假成真假仁假义)2、借。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3、凭借,借助。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4、犹贷,宽容,原谅。

(愿大王少假借之)5、给予。

(遂乃开仓廪,假贫民《汉书·龚遂传》)6、假如,如果。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我,亦必疑其诳)间1、两事物的当中。

(凡天地之间)2、中间,期间。

(奉命于危难之间)3、一会儿。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4、指房屋的.间数。

(安得广厦千万间)5、间隙,空隙。

(彼节者有间)6、隔离。

(遂与外人间隔)7、间或。

(间以诗记所遭)8、离间。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9、参与。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10、间月:隔月,一个月以上。

(骨微伤,病间月)11、间关:形容鸟声宛转。

(间关莺语花底滑)12、间谍。

(秦间来人,赵奢善食而遣之)13、表时间有时、偶然。

(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14、表状态,从小路。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15、表情态,秘密地、悄悄地。

(侯生乃屏人间语曰) 见1、看见。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2、召见。

(曹刿请见)3、拜见。

(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4、会见。

(一日不见,如三秋矣)5、见识,见解。

(真知灼见一得之见)6、被。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7、听见,听说。

(从兹耳界应清静,免见啾啾毁誉声白居易)8、知道,觉得。

(何以见得)解1、剖开,分解动物的肢体。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悉埋于地,解其棕缚)3、解开,使分开。

(少年大骇,急解令休止)4、解释,解答。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新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

高中语文新教材文言文重点实词一词多义整理A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过秦论》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过秦论》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过秦论》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惜)——《齐桓晋文之事》爱而不见(隐藏)——《静女》暗愚者暗于成事(昏昧,愚昧)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隐秘)——白居易《琵琶行》银汉迢迢暗度(悄悄)——《鹊桥仙》案必穷极案治(查办)每移案(长方形的桌子)——《项脊轩志》安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安逸)——《论语十二章》。

安与项伯有故(怎么)——《鸿门宴》而今安在哉(哪里)——《赤壁赋》B拔势拔(超出)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过蒙拔擢(提拔)————《陈情表》拔三川之地(攻占,攻取)——《谏逐客书》白不知东方之既白(明亮)便可白公姥(禀告)白单于(告诉)——《苏武传》被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覆盖)——《促织》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披散)——《屈原列传》妆成每被秋娘妒。

(表被动)——《琵琶行》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表被动)——《屈原列传》北赢得仓皇北顾(败逃)——《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追亡逐北(败逃)——《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在北方)——《过秦论》报使者报王(答复,回复)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回报)——《过秦论》而报养刘之日短也(报答)——《陈情表》欲略上报(报答)——《答司马谏议书》本其本欲舒(根)——《种树郭橐驼传》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伶官传序》比比肩而立(并列)比去,以手阖门。

(等到)——《项脊轩志》比及三年,可使有勇。

(等到)——《侍坐》宰严限追比。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促织》毕六王毕(结束)——《阿房宫赋》群咸毕至(全部)——《兰亭集序》靡不毕见(全都)——《屈原列传》鄙越国以鄙远(把....作为边邑。

)——《烛之武退秦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庸俗,鄙陋)——《曹刿论战》兵斯用兵之效也(军事行动,名词)——《六国论》非兵不利(兵器,名词)——《六国论》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军队,名词)——《六国论》收天下之兵(武器,兵器)——《过秦论》草木皆兵(士兵)赵奢之伦制其兵(军队)——《过秦论》行军用兵之道(军队)——《过秦论》病病偻(名作动,患病)——《种树郭橐驼传》故病且怠(困苦)——《种树郭橐驼传》违己交病(痛苦)——《归去来兮辞》本必固其根本(根本)人穷则反本(根本、基础)——《屈原列传》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的、原来的)——《鱼我所欲也》抑本其成败之迹(动词,推究)——《伶官传序》自言本是京城女(副词,原来、本来)——《琵琶行并序》薄日薄西山(迫近)——《陈情表》门衰祚薄(微薄,少)——《陈情表》不宜妄自菲薄(轻视)——《出师表》薄言掇之(助词,无义)——《芣苢》C草元嘉草草(轻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草创未就(起草)——《报任安书》策策扶老以流憩(拄着)——《归去来兮辞》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过秦论》操大王来何操(拿)——《鸿门宴》所操(持)之术多异故也。

考试大王丨高中语文文言文300个实词、18个虚词的用法大总结,我就不信没人要!

考试大王丨高中语文文言文300个实词、18个虚词的用法大总结,我就不信没人要!

考试大王丨高中语文文言文300个实词、18个虚词的用法大总结,我就不信没人要!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爱惜,吝惜)4、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6、古之遗爱也(恩惠)7、爱而不见,搔首踯躅(隐蔽,躲藏)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置、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5、是无难,别具本间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置(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鱼(精明)朝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乘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门屏之间)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干货: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实词、语法3

干货: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实词、语法3

干货:一篇文章搞定高考文言文全部实词、语法3第四段时六月晦,手信而指弗见,窥步难行,至中夜,道未及半。

未几,密云蔽空,雷电交加。

先生欲投村落辟焉,叩门而入皆弗之内,方踌躇间,雨暴至。

旋忆及曩昔尝过此,村外有一兰若。

遂借电光觅得之。

入其门,登其陛,见殿扉虚掩,有小隙,将入。

倏忽迅雷大作,电光烨烨,洞烛殿堂,则见一缢妇县梁柱间,被发诎颈,状甚惨。

先生卒惊,还走宇下,心犹悸焉。

俄见寺门大辟,一女鬼跃掷而入,惊雷破壁,电闪不绝。

先生自念:得无缢妇为之与?于电光下孰视之,则女鬼满面血污,抱一死婴,且顾且号,若有奇冤而无所愬者。

先生冯驴伏,屏息不敢少动。

已而,驴惊鸣,女鬼觉之,怒目先生,欲进复却者三。

先生胆素壮,自思:人言遇鬼则死,死亦不过为鬼耳,何惧为?遂执策厉声曰:“女鬼邪?抑人邪?”女鬼凄然长啸,森然欲搏之。

先生毛发上指,急击之以策,中鬼首,立仆。

乃引驴奔寺外,疾驰而去。

勾连教材实例65.晦:(农历月末那一天)戊申晦,五鼓。

《登泰山记》朝菌不知晦朔。

《逍遥游》66.信:(通“伸”)欲信大义于天下。

《隆中对》67.窥步:(通“跬步”)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劝学》68.未几:(不久,没过多久)未几,成归。

《促织》未几,夫齁声起。

《口技》69.蔽:(遮住,遮掩)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与朱元思书》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70.内:(通“纳”,使之进入)距关,毋内诸侯。

《鸿门宴》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鸿门宴》71.方:(正在)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方急时,不及召下兵。

《荆轲刺秦王》72.暴:(突然)屠暴起,以刀劈狼首。

《狼》屡撩之,虫暴怒,直奔,随相腾击,振奋作声。

《促织》73.旋:(马上)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

《活板》旋见鸡伸颈摆扑。

《促织》74.曩昔:(以前,先前)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捕蛇者说》75.兰若:(梵语音译词,指寺庙)中绘殿阁,类兰若。

《促织》76.陛:(台阶,殿阶)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段
先生与老妻计曰:“故人过我而死焉,无乃不可乎!雅闻百里外山中有子虚长者,世操医术,人咸以今之扁鹊称之。

诚能速之来,则庶几白骨可肉矣。

惟路险,家无可遣者,奈之何?”老妻曰:“虽然,终当有以活之。

妾谓坐视故人死,是倍义尔,窃为君不取也。

夫败义以负友,君子之所耻,孰若冒死以救之?”先生然之,曰:“卿言甚副吾意,苟能活之,何爱此身?纵有祸,固当不辞也。

”遂属老妻护公,而躬自策驴夜驰之山中。

勾连教材实例
39.计:(商议)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40.过:(拜访)
《过故人庄》
若欲见子敬,可别过之。

《赤壁之战》
41.焉:(兼词,“于此”,“在这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劝学》
置杯焉则胶。

《逍遥游》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42.无乃……乎?(固定结构,“恐怕[莫非]…吧”)
无乃后乎? 《勾践灭吴》
43.雅闻:(向来[平日]听说;常常听说)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张衡传》
44.操:(从事)
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也。

《促织》
45.咸:(都)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询。

《桃花源记》
少长咸集。

《兰亭集序》
46.诚:(如果)
诚能的樊将军之首,与燕亢之地图献秦王。

《荆轲刺秦王》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陈涉世家》 诚如是,民归之,由水之就下也。

《孟子见梁襄王》
47.速:(请)
成语——不速之客
48.庶几:(表推测,差不多,大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中兴机会,庶几在此。

《指南录后序》
49.奈何:(固定结构,“拿……怎么办”)
为之奈何?《鸿门宴》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扁鹊见蔡桓公》
50.有以:(有用来……的办法)
臣有以得报太子。

《荆轲刺秦王》
51.活:(使动用法,使……活下来)
项伯杀人,臣活之。

《鸿门宴》
52.倍:(通“背”,违背)
愿项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徳也。

《鸿门宴》
53.窃为君不取也:
窃为大王不取也。

《鸿门宴》
54.负:(辜负,对不起)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55.孰若:(哪里[怎么]比得上)
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56.然:(认为对,正确)
成然之,早出暮归。

《促织》
吴广以为然,乃行卜。

《陈涉世家》
57.副:(相称,符合)
成语——名副其实
58.爱:(吝惜)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过秦论》
59.纵:(即使)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兵车行》 60.辞:(推辞)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61.属:(通“嘱”,吩咐)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62.躬:(亲自)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出师表》
亮躬耕陇亩。

《隆中对》
63.策:(用鞭子抽打,驱赶)
策之不以其道。

《马说》
64.夜驰之:(连夜前往)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译文
与老伴商议道:“老朋友前来拜访我而死在这里,恐怕不行吧?(我)常常听说百里外的山中有(一位)子虚长者,辈辈代代从事医生这一职业,人们都拿“现在的太仓公和扁鹊”称赞他。

如果真能请他来治,那就一定能起死回生了。

只是道路艰险,家中又没有可以派遣的人,拿这件事怎么办呢?”妻子说:“虽然这样,我们终究一定有法救活他。

我认为,坐视老朋友死(而不想办法),这是违背道义的行为,我个人认为您不应该采取这种做法。

既损害道义又对不起朋友,这是君子感到耻辱的事。

哪里比得上拼死去救他好呢?”乌有先生觉得妻子的话很正确,(他对妻子)说:“您的话很符合我的想法,如果能救活他,我为什么吝惜自己这把老骨头?即使有什么灾祸,那本来就是我义不容辞的。

”于是吩咐老伴看护亡是公,自己亲自策驴连夜飞快地赶往山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