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一课一练 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每课一练(课堂同步)练习试题 全册

3.1.1 秒的认识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2.建立“1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钟表上最短的针是( )针,较长的针是( )针。

2.时针走一个大格是( )时,走一圈是( )个小时;分针走一个小格是( )分,走一个大格是( )分,走一圈是( )分。

3.现在是8时,再过2小时是( )时。

二、自主探究1.认识“秒针”和“1秒”。

(1)你知道钟面上哪根针是秒针吗?(2)秒针走( )小格的时间就是1秒,走( )个小格就是一个大格,那么一个大格就是( )秒。

(3)秒针从2走到4,走了( )秒,从6走到12走了( )秒。

2.体验“1秒”的长短。

3.“秒”和“分”的关系。

(1)秒针走1小格是( )秒,走1圈就是( )格,是( )秒,也就是1分钟。

(2)1分=( )秒。

4.我来做一做。

(1)在()里填上“时”、“分”、“秒”:①小朋友爬一层楼梯大约需10() 。

②一节数学课的时间为40()。

③放学前整队大约要用50()。

④同学们每天睡觉时间大约10()。

通过以上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你还有哪些疑问或困惑? 你知道吗?数字电子表的两个小圆点在闪动,闪动一下的时间就是一秒。

你能用一个动作来表示一秒吗? 关于“秒”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三、同步练习1.填一填。

①秒针在钟面上走1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分,1分=()秒。

②秒针从3走到6,走了()秒,从8走到8,走了()秒,也就是()分。

③分针走一大格是()分,是( )秒。

3.在()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①小明早上穿衣服约用3()。

②学校一节课的时间是40()③我们小学生每天的睡眠时间大约9()。

④秒针走一圈是60()也是1()。

⑤爸爸每天坚持锻炼身体1()。

⑥王强跑100米用了18()。

⑦拍一张照片用1()。

⑧玲玲跳70下跳绳需要30()。

【学习评价】同步练习答案:1.填一填。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辅导一课一练精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同步辅导一课一练精品

第1课时秒的认识一、比一比。

60分○60秒 60分○1时 1分○85秒100秒○1分 1时○55分 100分○1时二、判断。

1.倒计时一般以“秒”为单位来数。

()2.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3.在百米赛跑中,小明用了18分钟。

()4.人的脉搏1分钟约跳75次。

()5.秒针走60圈,正好是1小时。

()三、在括号里填上小时、分或秒。

1.我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5( )。

2.小朋友系好红领巾只需要大约20()。

3.我们的睡眠能达到9()。

4.小刚做30道口算题要用4()。

四、做20道口算题,小明用了160秒,小刚用了140秒,谁做得快?快多长时间?第2课时时间的计算一、看谁填得快。

1. 1分=()秒 1时=()分2. 120分=()时3. 1分30秒=()秒4. 1小时15分=()分5. 95秒=()分()秒二、我会比一比。

40秒○1分 1时○61分 2时○90分140秒○2分 1分12秒○80秒 4时○240秒三、小明晚上6:35开始吃晚饭,6:50就吃完了,明明吃饭用了多长时间?四、小琴早晨7:30到校,中午11:40放学,她上午在校多长时间?第1课时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一、填空。

1.计算两位数加法时,要从()位加起,当个位满(),要向()位进1。

2.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向()位进()位上写()。

十位上的3加4再加(),得(),此题计算结果是()。

二、算一算。

52+68=49+88=74+39=25+89=57+49=63+27=68+53= 49+78=92+18=三、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6+29=95 59+77=1467 6 5 9+ 2 1 9 + 7 1 79 5 1 4 6四、本周李叔叔卖出了34筐水果,还剩下28筐。

李叔叔原来有多少筐水果?五、一架玩具飞机27元,一把伞18元,一辆玩具车34元(1)买1把伞和1辆玩具车需要付多少钱?(2)买1把伞和1辆玩具飞机需要付多少钱?第2课时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一、口答。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课后练习题)

2.丽丽从学校到图书馆,先乘公交车行了 2 千米,下车后又步行了 260 米,学校到图书馆有 多远?
3.操场跑道一圈的长度是 200 米,李丽每天跑 5 圈,李丽每天跑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4.校运动会 2 千米长跑项目比赛中,当第一名运动员到达终点时,最后一名运动员距终点还 有 300 米,他已经跑完多少米?
514-187=
912-493=
728-349=
563-187=
432-218=
623-356=
436-217=
655-428=
二、数学门诊(将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745
612
-2 6 8
-374
487
338
945 -628
317
734 - 95
39
三、我会填。
被减数 627
586
342
814
735
1.5 枚硬币的厚度大约是 10 毫米。
()
2.数学书的宽大约是 16 厘米。
()
3.电冰箱的高大约是 160 分米。
()
4.一根跳绳大约长 2 分米。
()
五、魔力圆圈。
1米
8 分米
40 分米
4米
60 厘米
7 分米
8米
70 分米
20 毫米
2 厘米
36 分米
4米
13 分米
1米
80 厘米
78 分米
六、体验数学。
在下面的加法算式中,“兴、趣、高”分别表示不同的数字,那么“兴”代表数字

第8页(共41页)
“趣”代表数字
,“高”代表数字

兴趣 兴趣 兴趣 + 兴趣 高兴

人教版本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的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讲解

人教版本小学三年级的上册的数学全套一课一练讲解

第一单元丈量(1)毫米的认识年班姓名一、认真察看,认真填写。

0 1 2 3 0 1 2 3 4 51. ( )厘米 ( )毫米2.( )厘米 ( )毫米3.( )厘米()毫米4.()厘米()毫米二、慧眼识宝。

1. 把 1 厘米均匀分红 10 份,每份是()。

A、1 毫米 B 、1 分米C、 1 米2. 一本辞海的厚度约是6()。

A、米 B 、厘米 C 、毫米3.10 枚 1 分硬币的厚度大概是10()。

A、毫米 B 、厘米 C 、米三、巧手补天窗 ( 填上适合的单位名称 ) 。

1. 一个曲别针长约 25()。

2. 小明身高是 135()。

3. 一棵大树高约 15()。

4. 一枝铅笔长约 20()。

5. 一个笔筒的高度约是100()。

四、单位换算我能行。

2 厘米=()毫米5分米=()厘米6 米=()分米30 毫米=()厘米80 厘米=()分米70 分米=()米第 1 页(共 41 页)600 厘米=()米12厘米=()毫米6 厘米 5 毫米=()毫米35 毫米=()厘米()毫米3 厘米- 14 毫米=()毫米56 毫米+ 44 毫米=()厘米五、我是小小丈量员。

量出每条边的长度,要以毫米为单位哟!48六、我是小小画图员。

1.画一条长 4 厘米 5 毫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 8 厘米短 3 厘米的线段。

智慧宫殿长方体和正方体谁高,高多少毫米?(2)分米的认识年班姓名一、巧手补天窗。

1.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数。

3 米=()分米4 分米5 厘米=()厘米60 厘米=()分米 1 米- 2 分米=()分米2 分米=()厘米75 分米- 15 分米=()分米70 分米=()米 3 分米-8 厘米=()厘米8 厘米=()毫米32 厘米 +18 厘米 =( ) 分米第 2 页(共 41 页)10 分米=()厘米57毫米+43毫米=()厘米2.在括号里填上适合的长度单位。

单人床长 2( )学习桌的高约是8( )一块橡皮长 30( )轿车的长约是3()大树高约是 12( ) 水杯的高约是 1( )三、慧眼识宝。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章节总复习一课一练(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3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章节总复习一课一练(含答案)

章节总复习基础达标练1.(2020春•菏泽期末)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A.10B.1C.99D.1002.(2018春•长沙期中)笔算加、减法时,都要从()算起.A.个位B.十位C.百位3.(2019春•桂阳县校级期中)+575=1000;345﹣=259.4.(2019春•宁远县期中)两个三位数相加,它们的和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5.(2018秋•点军区校级期末)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少1.(判断对错)6.(2019秋•苍溪县期中)一个数与298相加,和是645,求这个数.列式是:645﹣298(判断对错)7.(2018秋•海沧区校级期中)口算.37+9=72÷9=83﹣18=62﹣36=67+13=530﹣360=6×6=74+45=95﹣61=40+36=56+21≈914﹣472≈789﹣306≈632+148≈8.奇奇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2.得到的和是473.正确的结果是多少?9.粮店上午卖出258千克大米,下午卖出189千克大米,还剩大米520千克.粮店原来有大米多少千克?10.(2019秋•微山县期中)三年级有203人,比四年级少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11.(2018秋•祁东县期中)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算式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成了1,把另一个加数十位上的3看成了8,结果得到的和是342,正确的和是多少?强化提优练1.(2020春•临猗县期末)最小四位数与最大三位数的差是()A.1000B.9C.10%D.12.(2015秋•同心县校级期末)比最大的三位数多45的数是()A.145B.945C.10443.(2018春•武城县期末)减去176得239;185加上,得数是530.4.(2015秋•淮安期中)一道减法题,毛毛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9错看成6,把减数个位上的6错看成9,结果差是3.87,正确的结果应当是.5.一个减法算式的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336,减数是差的一半,如果被减数不变,差增加28,减数应变为.6.(2019秋•巴东县期中)两个三位数相加,和一定是三位数..(判断对错)7.(2016秋•博爱县校级期中)笔算(带*号的验算)139+382=272﹣157=*297+523=880﹣407=286+54=*634﹣182=8.学校组织低年级的学生参观世博园.一年级127人,二年级127人,三年级288人.(1)一共有多少人参观世博园?(2)吃饭时有198人吃扬州炒饭,279人吃咖喱鸡饭,剩下的学生是带面包的,带面包的有多少人?(3)有180人参观中国馆,125人参观香港馆,余下的人都在台湾馆.参观中国馆和香港馆的总人数多,还是参观台湾馆的人数多?多几人?9.两个自然数之和为350,把其中的最后一位数字去掉,它就与另一个数相同,求这两个数的差.10.水果店运进一车苹果和梨,苹果有700千克,梨有1300千克,这车水果一共有多少千克,合多少吨?11.(2018秋•秀洲区校级期中)游乐园上午来了473人,中午走了179人,下午又来了268人.(1)游乐园全天来了多少人?(2)游乐园现在有多少人?12.(2019秋•南宫市校级期中)商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两种方法解决)13.(2019•山西模拟)修一条945米的路,第一个月修了354米,第二个月修了276米,第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参考答案基础达标练答案解析1.【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用1000减去999即可.【解答】解:1000﹣999=1;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相差1.故选:B.2.【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笔算计算法则可知,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解答】解:根据题意,由整数加减法的笔算的计算法则可得:相同数位对齐,都从个位算起,加法中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减法中不够减时,就从前一位退当十.故选:A.3.【分析】(1)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据此列式解答即可;(2)根据减数=被减数﹣差,据此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1)因为1000﹣575=425所以425+575=1000;(2)因为345﹣259=86所以345﹣86=259故答案为:425,86.4.【分析】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可以举例证明.【解答】解:100+200=300,和是三位数,500+700=1200,和是四位数;所以三位数加三位数,和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百位上的数的和满十时,需要进一,就是四位数,百位上的数的和不满十时,就是三位数.故答案为:三位;四位.5.【分析】要求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少多少,可先确定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各是多少,然后用三位数减去两位数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是99,100﹣99=1.所以最大的两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少1,说法正确.故答案为:√.6.【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已知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用减法列式,即用和减去这个已知的加数,据此即可判断.【解答】解:由分析可知,应列式为:645﹣298,所以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7.【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口算即可,注意计算56+21时,把56看成60,把21看成20,估算出算式的结果是多少;计算914﹣472时,把914看成900,把472看成500,估算出算式的结果是多少;计算789﹣306时,把789看成790,把306看成310,估算出算式的结果是多少;计算632+148时,把632看成630,把148看成150,估算出算式的结果是多少;即可.【解答】解:37+9=4572÷9=883﹣18=6162﹣36=2667+13=80530﹣360=1706×6=3674+45=11995﹣61=3440+36=7656+21≈80914﹣472≈400789﹣306≈480632+148≈7808.【分析】把一个加数百位上的3错写成2,3个百是300,2个百是200,那么少加了300﹣200=100,再用473加上100即可求出正确的结果.【解答】解:300﹣200=100473+100=573答:正确的结果是573.9.【分析】根据题意,可用上午卖出的大米加下午卖出的大米加剩下的大米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258+189+520=967(千克)答:粮店原来有大米967千克.10.【分析】先用三年级203人加79人得到四年级人数,再加三年级人数即可.【解答】解:203+79+203=282+203=485(人),答:三、四年级一共有485人.11.【分析】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写成了1,十位上的3写成了8,那么这个加数37就看成了81;先用求出的错误的和,减去错误的加数81,求出另一个加数;然后再用另一个加数加上37求出和即可.【解答】解:342﹣81+37=261+37=298答:正确的和是298.强化提优练答案解析1【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就用1000减去999,即可求出它们的差.【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的四位数是1000,1000﹣999=1;答: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四位数的差是1.故选:D.2.【分析】最大的三位数是999,再根据加法的意义列出算式999+45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最大的三位数是999,999+45=1044答:比最大的三位数多65的数是1044.故选:C.3.【分析】(1)根据被减数=减数+差计算即可;(2)根据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计算即可.【解答】解:(1)176+239=415(2)530﹣185=345答:415减去176得239;185加上345,得数是530.故答案为:415,345.4.【分析】把被减数十分位上的9错写成了6,则差就少了0.9﹣0.6=0.3;减数个位上的6错写成了9,则差就少了9﹣6=3;所以最后的差就比正确答案少出了3+0.3=3.3,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0.9﹣0.6=0.3,9﹣6=33.87+(3+0.3)=3.87+3.3=7.17;答:正确的答案应该是7.17.故答案为:7.17.5.【分析】根据题意,可得被减数+减数+差=336,而减数+差=被减数,进而求得被减数=336÷2=168;再根据减数是差的一半,求得减数=168÷(2+1)=56,差=168﹣56=112;根据差增加28,可知差由112变成140,被减数不变,求得减数即可.【解答】解:因为被减数+减数+差=336所以被减数:336÷2=168减数+差=168因为减数是差的一半,所以减数:168÷(2+1)=56差=168﹣56=112差增加28,由112变成140,被减数不变,所以减数=168﹣140=28故答案为:286.【分析】据题意,可以假设这两个三位数分别是500和600,然后计算这个和,再进一步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假设这两个三位数分别是500和600.那么,500+600=1100;因为,1100是一个四位数;所以,两个三位数相加,和一定是三位数是错误的.故答案为:×.7.【分析】根据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计算即可.【解答】解:139+382=521 272﹣157=115 297+523=820 验算:880﹣407=473 286+54=340 634﹣182=452 验算:8.【分析】(1)求一共有多少人参观世博园,就把参观世博园的三个年级的人数相加即可;(2)先求出吃扬州炒饭和吃咖喱鸡饭的一共有多少人,再用总人数减去他们的人数和,就是带面包的有多少人;(3)先求出参观中国馆和香港馆的人数和,然后再用总人数减去参观中国馆和香港馆的人数和,求出参观台湾馆的人数,再用参观中国馆和香港馆的总人数和与参观台湾馆的人数进行比较、作差即可.【解答】解:(1)127+127+288=254+288=542(人)答:一共有542人参观世博园.(2)542﹣(198+279)=542﹣477=65(人)答:带面包的有65人.(3)180+125=305(人)542﹣305=237(人)305>237305﹣237=68(人)答:参观中国馆和香港馆的总人数多,多68人.9.【分析】因为一个数的最后一位数去掉,它就与另一个数相同,因此一个数为三位数,另一个数为两位数.设一个数为abc,另一个数为ab.设abc+ab=350.根据题意,通过推理,确定出a、b、c的值,解决问题.【解答】解:化为数字谜:a只能是2或3,b+c=10;因此a+b=14,是不可的,所以a不能是2,只能是3;那么b=1,c=9.因此,两数为319和31,319﹣31=288答:这两个数的差是288.10.【分析】苹果的千克数加上梨的千克数就是这车水果的总千克数;低级单位千克化高级单位吨除以进率1000.【解答】解:700+1300=2000(千克)2000千克=2吨答:这车水果一共有2000千克,合2吨.11.【分析】游乐园上午来的人数加上下午的人数即可得到全天的人数.依据现有人数=上午人数﹣中午离开人数+下午来的人数即可解答.【解答】解:(1)473+268=741(人)答:游乐园全天来了741人.(2)473﹣179+268=294+268=562(人)答:现在游乐园共有562人.12.【分析】第一种方法是第一种方法是上午卖出加上下午卖出的重量=这一天卖出的重量,再用总重量﹣这一天卖出的重量=还剩的重量;第二种方法是用总重量﹣上午卖出重量﹣下午卖出的重量=还剩的重量即可.【解答】解:第一种方法:410﹣(152+174)=410﹣326=84(千克);第二种方法:410﹣152﹣174=258﹣174=84(千克).答:还剩84千克.13.【分析】要求每三个月还要修多少米才能修完,就要用总的长度减去第一个月修的,再减去第二个月修的.据此解答.【解答】解:945﹣354﹣276,=591﹣276,=315(米).答:第三个月还要修315米才能修完.。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1毫米、分米的认识(含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1毫米、分米的认识(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3.1毫米、分米的认识一、单选题1.1元硬币的厚度是()A. 2cmB. 2dmC. 2mm2.下面最接近2分米的是()。

A. 19毫米B. 21厘米C. 20分米3.哥哥身高16分米,弟弟和哥哥差不多高,弟弟身高可能是()。

A. 15厘米B. 150厘米C. 10米4.9米是9个10()。

A. 分米B. 毫米C. 厘米二、判断题5.一块玻璃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

6.判断红的身高是134毫米.7.5分米用小数表示是0.5米。

()8.小明的弟弟身高90分米。

()三、填空题9.________厘米10.对的是()11.看一看,填一填。

这支回形针长________厘米。

这支铅笔长________厘米。

12.填上> <或=1000________998 75mm________8cm 4m________384cm 13.量一量,数一数,填一填.________四、解答题14.观察图,完成下面各题。

(1)估一估,谁家离学校近一些,再量一量,写在图上。

(2)蜗牛去上学,最少爬________厘米。

(3)蚂蚁从家出发先到蜗牛家,然后到学校,共爬了________厘米。

1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1)11.30厘米 52毫米 2米 18分米(2)12.60毫米 73厘米 7分米 1米五、应用题16.一次跳远中,小明跳了80厘米,小花跳了9分米,谁跳的远?远多少分米?答案一、单选题1.【答案】 C【解析】用恰当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时,应根据生活实际,看单位前面的数字的大小来选合适的长度单位.1元硬币的厚度,应选2mm,合适,选C.2.【答案】 B【解析】【解答】A.19毫米大约是20毫米=2厘米;B.21厘米大约是20厘米=2分米;C.20分米比2分米大得多。

故答案为:B【分析】将下面各数量变成它们近似的整数,然后转化成与题干同样的单位,或同样的数字。

大单位转化成小单位时,乘以进率;小单位转化成大单位时,除以进率。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目录1.1秒的认识 (2)1.2时间的计算 (4)2.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5)2.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7)2.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9)2.4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11)3.1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13)3.3吨的认识 (16)4.1加法(1) (18)4.2加法(2) (19)4.3减法(1) (21)4.4减法(2) (23)4.5连加 (25)5倍的认识 (27)6.1口算乘法 (29)6.2笔算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乘法 (30)6.3笔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32)6.4有关0的乘法 (34)6.5解决实际问题 (36)7.1四边形 (37)7.2周长 (39)7.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1)8.1几分之一 (43)8.2几分之几 (45)8.3分数的简单计算 (46)8.4分数的简单应用 (48)9集合思想的认识 (50)1.1秒的认识1.单位换算。

1时=()分1分=()秒1时10分=()分1分20秒=()秒70秒=()分()秒80分=()时()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5()。

(2)课间休息时间是10()。

(3)奶奶做饭用40()。

(4)乐乐跑100米大约用14()。

3.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

()(2)3时30分时,分针指向10。

()(3)刷一次牙需要2秒。

()4.亮亮跑100米的成绩是25秒,比红红慢了3秒,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去时顺风用时8分25秒,回来时逆风多用了2分5秒。

明明回来用时多少?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军10秒,()跑的最快,()跑的最慢。

7.读出电子表上的时刻.答案:1.606070801101202.(1)分(2)分(3)分(4)秒3.(1)×(2)(3)×4.25-3=22(秒)5.8分25秒+2分5秒=10分30秒6.小明,小丽7.12:59:06,11:10:161.2时间的计算1.填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doc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doc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一课一练试题汇总(附答案)目录1.1秒的认识 (2)1.2时间的计算 (4)2.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5)2.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7)2.3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9)2.4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 (11)3.1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13)3.3吨的认识 (16)4.1加法(1) (18)4.2加法(2) (19)4.3减法(1) (21)4.4减法(2) (23)4.5连加 (25)5 倍的认识 (27)6.1口算乘法 (29)6.2笔算不进位和不连续进位的乘法 (30)6.3笔算连续进位的乘法 (32)6.4有关0的乘法 (34)6.5解决实际问题 (36)7.1四边形 (37)7.2周长 (39)7.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41)8.1几分之一 (43)8.2几分之几 (45)8.3分数的简单计算 (47)8.4分数的简单应用 (49)9 集合思想的认识 (51)1.1秒的认识1.单位换算。

1 时=( ) 分1 分=( ) 秒1 时 10 分=( ) 分1 分 20 秒=( ) 秒70 秒=( ) 分 ( ) 秒80 分=( ) 时( ) 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 5() 。

(2)课间休息时间是 10() 。

(3) 奶奶做饭用 40() 。

(4) 乐乐跑 100 米大约用 14() 。

3. 辨一辨。

( , 错误的画“? ” )(1) 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

( )(2)3 时 30 分时 , 分针指向10。

( )(3) 刷一次牙需要 2 秒。

( )4.亮亮跑 100 米的成绩是 25 秒 , 比红红慢了 3 秒 , 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 ?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 , 去时顺风用时 8 分 25 秒, 回来时逆风多用了 2 分 5 秒。

明明回来用时多少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小丽 11 秒,小军 10 秒,(50 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跑的最快,(9 秒,小明 8秒,)跑的最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复习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一、时、分、秒
1. 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1分=60秒
把较小单位转化成较大单位要除以进率,把较大单位转化成较小单位要乘进率。

2. 计算经过的时间:
可以用数小格或数大格的方法,也可以用结束的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

时针走一大格是时,走一圈是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分钟,走一大格是分钟,走一圈是分钟。

秒针走一小格是秒,走一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

练习:
(1)3时=()分 6分=()秒 2分40秒=()秒
1时-25分=()分 80秒=()分()秒(2)明明和丽丽利用双休日帮助邻居李奶奶打扫卫生。

他们从下午3:30开始劳动,一直到下午4:20才结束。

他们打扫卫生用了多长时间?
二、质量单位的认识
1.质量单位间的进率:1吨=千克 1千克=克
2.相邻质量单位间的换算: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练习:(1)比较大小。

3吨 3500千克 14吨 1400千克 4000千克-3吨 3007千克7000克 7吨 6吨50千克 6500千克 4吨400千克 4400千克米(2)这艘船能一次将这批货物运完吗?
三、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可以用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个位数加、减个位数,再把两次所得的结果相加;也可以先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结果加、减一位数。

2.三位数加法的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加法的验算方法:
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也可以用和减去一个加数,看差是否等于另一个加数。

3.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再减。

减法的验算方法: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差,看结果是否等于减数;
方法二:用差加减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减数。

练习:(1) 519+143= 429+686= 710-217=(本题要求验算)
(2)一二年级去看戏剧,一年级有197人,二年级有189人,楼上一共有400个座位,估算一下,两个年级都坐楼上,能不能坐下?
四、倍的认识
1.倍: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一个数÷另一个数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练习:
(1)一双鞋的价钱是一双袜子的9倍,买一双鞋要多少钱?
(2)一顶帽子的价钱是一双袜子的几倍?
五、多位数乘一位数
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把整十数、整百数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算出积后,再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2.笔算乘法:
(1)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把一位数写在多位数的下面,与多位数的个位对齐。

②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向
前一位进几。

③确定好积的位置,一位数与多位数哪个数位上的数相乘,就在横线下面对着哪一位写积。

(2)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要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位数,要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如果有进位数,必须加上。

(3)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先用一位数去乘另一个因数0前面的数,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练习:(1) 375×3= 407×6= 760×5=
(2)食堂李师傅要到粮店买8袋面粉,每袋68元。

大约需要多少钱?
六、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分数的初步认识
(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

(2)几分之几: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
是几。

(3)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母表示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

2.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1)同分母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分数大。

(2)分子是1的分数相比较,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3.分数的简单计算:
(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同分母分数相加(或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或减)。

(2)1减几分之几的计算:先把1写成与减数的分母相同的分数,再计算。

4.分数的简单应用: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进行平均分,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用分数表示。

5.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已知物体的总数,求它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用总数÷份数;
已知物体的总数,求它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总数÷份数,再用商乘所占的份数。

练习:(1)在括号里填“>”“<”或“=”。

72 75 41 71 31+32 1 321- 2
1
(2)每人要做15道题,王华做完了这些题的
32,李阳做完了这些题的53。

① 王华做完了几道题?
② 李阳做完了几道题?
第二部分:图形与几何
一、测量
1.毫米、分米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高级单位低级单位
2.千米的认识
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
把千米换算成米,在千米数的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在米的末尾去掉3个0。

练习:(1)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枚1角硬币的厚度约是1()。

⑥课桌高8()。

② 100张纸的厚度约为9()。

⑦一把茶壶的高大约是1()。

③爸爸的手掌约宽90()。

⑧美昕的一步约长4()。

④直尺约厚2()。

⑨飞机每小时约行800()。

⑤一块黑板宽约1()。

⑩房屋高约为4()。

(2) 1米=()分米=()厘米 1米-8分米=()分米
4厘米=()毫米 8厘米+12厘米=()分米
23毫米=()厘米()毫米 6分米-24厘米=()厘米
4000米=()千米 3213米=()千米()米 6000米+6000米=()千米 25千米-8000米=()千米
二、四边形
1.四边形的特征: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是封闭图形。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的特征:4个角都是直角,对边相等,较长的边叫做长,较短的边叫做宽。

正方形的特征:4个角都是直角,每条边都相等,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

3.图形的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4.周长的求法: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方形的周长=长×2+宽×2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练习:(1)在下面的格子图中设计两个周长是20厘米,且形状不同的长方形。

(2)在一张长8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下的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3)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它们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