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全五行系统对照表
年柱论命的星学、历学解释-有关水土同宫、火土同宫(转)

年柱论命的星学、历学解释-有关⽔⼟同宫、⽕⼟同宫(转)⼀、疑问的起源四柱论命当中,可能最容易被⼈忽略的,也往往是令⼈迷茫的,我想,应该就是,这个命主到底应该⽤五⾏中的那个来代表,定⽴六亲。
纳甲巫法⽐较简单,也有很好的唯⼀性,那就是这挂所属本宫五⾏。
可是四柱就头疼多了。
到底该⽤⽇⼲呢,还是年⼲呢?⽤了⽇⼲,如果有相合的天⼲出现,那该⽤哪个五⾏呢?到底能不能成化呢?没有成化,到底化过去多少呢?等于说,还没有来得及定⽴六亲格局呢,就已经被⼀堆问题困扰的不得前⾏了。
如果四柱是⼀个⽅程,那有没有更好⼀些的算法、解法来处理呢?我们知道汉字最⼤特点就是多义性,因其具有形、⾳、意、像四⼤要素,故⽽⼀个字可以表达的信息很多,⽤处也很多。
这既是优点,但有时也会带来困扰。
⽐如当天⼲地⽀⽤于计数、计时的时候,当他们排列在四柱系统中的时候,到底那个天⼲只是表达时间的概念,还是同时也在表达着其他内涵,那些额外的信息中,哪些才是更本质的?《⼦平真诠评注》⼀书中,引⽤了皇帝内经《素问》中但⼀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
虽然作者只是作为参考收录了⼀段,并认为那个只是⼀个参考,对四柱之学并⽆多⼤⽤处。
但,真的如此吗?尤其后来看到《星命抉古录》⼀书中,有提到四柱之学实则源于古时的星学与历学,天⼲化⽓、地⽀三合、四柱纳⾳都出于历法与观星。
再后来,我因为对纳⾳的兴趣,⽽查录了⼀些书籍,⽐如《梦溪笔谈》中关于⾳乐的记载,周礼中关于⾳乐的⼀些资料,后来进⼀步查阅了⼀些古时历法⽅⾯的资料,并碰巧发现了⼀些关于河洛书图的⽂档,我想,也许我找到了⼀些五⾏最本源的信息。
就在这个帖⼦⾥与⼤家分享讨论下吧⼆、纪元的开始关于五⾏的最早记载应该源于这段,⼤家经常听闻的话:天⼀⽣⽔,地六成之。
那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定是天⼀⽣⽔,⽽不是天⼀⽣⽊、⽣⽕呢?尤其当我想起,被《⼦平真诠评注》收录的那段《素问》中的话时,忽然有了些触动,现摘录于此:丹天之⽓,经于⽜⼥戊分;黅天之⽓,经于⼼尾⼰分;苍天之⽓,经于危室柳⿁;素天之⽓,经于亢氐昴毕;⽞天之⽓,经于张翼奎娄.所谓戊⼰之间,奎璧⾓轸,乃天地之门户也.戌亥之间,奎璧之分也;⾠⼰之间,⾓轸之分也.故五运皆起于⾓轸.甲⼰之岁,戊⼰黅天之⽓,经于⾓轸,⾓属⾠轸属巳,其岁⽉建,得戊⾠⼰巳,⼲皆⼟,故为⼟运.⼄庚之岁,庚⾟素天之⽓,经于⾓轸,其岁⽉建,得庚⾠⾟巳,⼲皆⾦,故为⾦运.丙⾟之岁,壬癸⽞天之⽓,经于⾓轸,其岁⽉建,得甲⾠⼄巳,⼲皆⽊,故为⽊运。
五行与天

西医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头痛 只是病的现象,不是病的根源。因为 生克的关系,任何一个内脏,都可以 产生头痛的病象,所以高明的中医讲 究气化,如患糖尿病的人,是属肾水 的病,但一定与心火有关系,心脏也 会受影响,发生问题,这就是五行生 克的道理。补充一点,五行的生克, 每一“行”都与其它四“行”有关, 如“土”是生金的,克水的,但亦被 火生,被木克)。
也和卦一样, “五行”是一种传统符号。所 谓“金”并不是黄金,“水”亦并不是和杯 中喝的水一样,千万不要看成了“五行”就 是五种物质。如乾卦的“天行健”这句话, 这个“行”是代表运动的意思,就是“动 能”,宇宙间物质最大的互相关系,就在这 个动能。这个“动能”有五种,以金、木、 水、火、土作代表。金,凡是坚固、凝固的 都是金,上古时不是现代的科学分类,当时 对于物质世界中有坚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 表。
王莽篡汉后为了证明其政权的合法
性,采用了刘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说, 并修改汉朝以前诸朝代的德性,交 替顺序为: 黄帝(土)→夏(金) →商(水)→周(木)→汉(火); “五德终始”一直到元代皆采用此 说:
汉(火)→曹魏(土)→晋(金) →北魏(水)→北周(木)→隋 (火)→唐(土)→ 后梁(金) →后汉(水)→后周(木)→宋 (火)→金(土)→元(金) 自元之后,又变为相克说: 元(金)→明(火)→清(水)
以现在的地球物理学来说,说是地球 和各个星球的放射功能,彼此吸收互 相发生作用。例如太阳能的放射,对 我们地球人类的干扰很大,尤其学通 讯、电子、太空学方面的人都很清楚, 而我们中国老早就了解,对于这种天 体的运动、物理世界的运动,用木、 火、土、金、水来代表,说明相生相 克的道理。
但人类文化进步了,这个五行的 生克法则不够用,因此我们的祖 先,发现了五行的双重作用,天 体在物理世界中,又用了十个字 的符号,为甲、乙、丙、丁、戊、 己、庚、辛、壬、癸。
五运六气_孟庆云

本文是孟庆云老师在北京市首届西学中高级研究班讲授的《中医基础理论》讲稿,文章把五运六气从源流到发展,到推算应用到运用价值等从容不迫地,提纲挈领地说了一遍。
开篇就会让你知道此次所讲绝非等闲之谈,读后不胜感慨,孟老真是博学之、审问之,有广度更有深度,可敬可敬!五运六气五运六气一直被称为医门之玄机,是医学中最神秘奥秘的内容。
五十年代中医院校建校时并不讲这一内容,但这部分又非常重要。
病机十九条就出自五运六气,故文革前的教材中书后面附有此内容,可以自学,但不讲。
文革后对五运六气又开始了研究,并达到了一个高潮,但也并没有作为授课的正式内容。
我们现在的教材将其列入了讲课内容。
总体来说五运六气有三派:推算派、推理派、江湖派。
江湖派运算很熟练、算得速度也很快,但他们经常胡乱发挥,干扰了其本身的学术性。
今天我所讲的内容了解就够了,不要求会算。
一、五运六气的源流《素问•天元纪大论》中说五运六气是因天道以推人事,即查看了天就能知道人间的事情。
虽然有很强的神秘性,但确实如此,查看一下天,再推算一下现在的时间,就可以推断今年的气候、可能出现的疾病,所出现疾病的概况,甚至可以了解一些将会出现的灾害的情况。
因此,五运六气主要是古代的灾害学。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凡是涉及到农事的事情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农业国对灾害是最为敏感的。
灾害又分两种,与农业相关的灾害是自然灾害,而涉及到人的灾害就是疾病,这种灾害更受到重视。
疾病尤其是传染病,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
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志斌教授著《中国历代疫病年谱》,考察了1840年之前地方志所记载的中国各地的灾害情况,发现截止到1840年有记载的流行疫病就有998次。
这么多次大的灾害和疫病自然会积累一些经验。
所以中国对五运六气的关注和研究不是偶然的。
五运六气中要用到推算,而推算是以预测学为特征的,就是要推占。
《易经》中说:“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

天干地支纪年的计算方法简介:天干地支ti a n^ n zh i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
“辞源”里说,“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
十天干:甲(ji 为、乙(y)丙(bi n)丁(d i n)戊(wu)>己(j )庚(ge ng、辛(x i )壬(r n)癸(gu)十二地支:子(z )丑(ch 、寅(y n)卯(mdo)、辰(ch旳)巳( s )午(wd)未(wei)>申(shen酉(yb)戌(xu)>亥(h ci)(注: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 [1] ------------------------- 子: 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
早在公元前 2697 年,于中华始祖黄帝建国时,命大挠氏探察天地之气机,探究五行(金木水火土)),始作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及子( z)丑(ch 6)寅(y n)、卯(mdo)、辰(ch en)、巳( s )午(wu)>未(wei)申(sh e n 酉(y 6 U、戌(xo)亥(hC、十二地支,相互配合成六十甲子用为纪历之符号。
根据《五行大义》中记载,干支是大挠创制的。
大挠“采五行之情,占斗机所建,始作甲乙以名日,谓之干,作子丑以名月,谓之枝。
有事于天则用日,有事于地则用月。
阴阳之别,故有枝干名也。
”▲天干地支纪年与公历的近似换算从已知的公历年份计算干支纪年:年份数减 3,除以 10的余数是天干,除以 12 的余数是地支。
(公元前的年份则用 58-“年份数除以 60的余数”后计算)也可以天干:年份出0,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3得正,则按天干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天干顺序数,若余数- 3 为负,则 +10,得到的数即为天干数,若余数为3,则为天干的最后一位,即癸。
地支:年份^12,得到的商不管,看余数,若余数- 3得正,则按地支顺序往下数,得数即为地支顺序数。
若余数— 3 为负,则 +12,得到的数即为地支顺序数,若余数为3,则为地支的最后一位,即亥。
阴阳五行对照表(最全完整综合版)

水一北斗与四时八极关系口令一六太一北斗二十八宿关系口令一气灵布场口令六气灵成象口令水阴阳五气口令坎气灵场态类性口令坚五行气内蕴关系凛五行气内化关系寒五行气机制属性关系操五行气物化关系肃五行气生化关系静五行气所主关系严贞阴阳造化功能关系凝冽五行与时令关系冰雹阴阳违逆关系
夜半地球自转与太阳关系冬太阳辐射场的关系水气太阳系五大气态关系北天地磁场与地球自转关系
壬癸二十八宿与太阳关系
寒地球自转公转与太阳关系环境气候关系玄天地、日、二十八宿关系黑日光分解与水气关系北宫北极星与二十八宿关系水星行星与太阳关系水运五气生化与四时关系
水运临子(丙子)一天阳之气口令冬胜夏天阳制约关系盐五物味气属性关系圆事物外显性状关系下人与空间关系藿菜气类性关系栗果气类性关系藏
天地气消长关系
坎万物阴阳气灵象数理类性关系北斗星每月所指向及黄道十二星座位置关系申酉坤无极太极生化关系口令宇宙信息与生命节律关系子亥五星六十年中宿位与天气主气关系。
五 行

•
四合院内生活用水的排泄多采用渗坑的 形式,俗称“渗井”、“渗沟”。四合院 内一般不设厕所,厕所多设于胡同之中, 称“官茅房”。 •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 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 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 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 盆栽、水养。
• 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 桂、杜鹃、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 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 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 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 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 四合院一般是一户一住,但也有多户合住一 座四合院的情况,多为贫困人家,称为“大杂 院”。大杂院的温馨
• • • • • • • • 1、震宅 坐东方,大门向西。 2、 巽宅 坐东南方,大门向西北。 3、离宅 坐南方,大门向北。 4、坤宅 坐西南方,大门向东北。 5、兑宅 坐西方,大门向东方。 6、乾宅 坐西北方,大门向东南。 7、坎宅 坐北,大门向南。 8、艮宅 坐东北,大门向西南。
我国建筑选址图
•
2、中四合院比小四合院宽敞, 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 厢房各3间,房前有廊以避风雨。 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 (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通。前 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 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 内方砖墁地,青石作阶。
•
3、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 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 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 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 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 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 进、二进、三进……等等。院内均有抄手 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 如果可 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 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 南房。 • 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 住所,大四合则是府邸、官衙用房。
九宫八卦(文化与养生)-中华讲师网

是古代科学家自幼学习《周易》,掌握了一套古代西方科学家们不曾掌握的一把打开宇
宙迷宫之门的金钥匙。所以中国古代科学家能够更早更快地破译许多宇宙之谜。 • • 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哲学史演讲录》中指出:“《周易》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琼认为《周易》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 芬兰国家科技院的一位科技学者说:“中国《易经》在未来预测学方面的成就将震惊西 方。”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养生
养阳
世界万物皆分阴阳,日为大阳。地乃大阴,万物 因阳而生。以阳为长,时数千年。有一草得阳最 全,谓之艾。 “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 息真阳。”人生天地间,生老病死全赖一身阳气 为主宰,养生其实就是养阳气,泱泱医宗,有一 法养阳最佳,谓之灸。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仰观天文 俯察地理 中知人事
*阴阳二气(平衡,稳定)阴阳二气的运动是不亢, 不烈。 *地球三十八亿年的演化才有了万紫千红的生命世 界。 *如果没有阴阳二气的变化。 *生之本,本于阴阳。千真万确。 *阴阳二气的生命变化为所有生命打下了烙印,我们 从这个角度探索生命,阴阳之伟大可见非同一般, 是大自然化育生命的伟大规律。
讲师选聘平台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 布朗式运动: 将后天八卦顺 序数由坎一至 离九按顺序连 起来则为,跳 涧式曲线,爱 因斯坦将这条 运动式曲线称 之为“布郎式 运动”(九宫 跳涧)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找讲师,就上中华讲师网 中国最大的培训 讲师选聘平台
山西省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要点

山西省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要点————————————————————————————————作者:————————————————————————————————日期:山西省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要点一、中国的历史文化1、猿人的阶段2、古人阶段(3、新人阶段(p2)4、氏族公社分为母系和父系两个衔接的阶段。
(p2)5、“龙山文化”是最著名的父系氏族公社文化遗存。
(p3)6、三大部落群及其分布:7、“英雄人物”:8、文明时代: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二、山西省历史概要1.早在180万年前,山西是尧、舜、禹的故乡。
2.山西已发现的旧石器地点及遗址达300多处,著名有西侯度文化、科河文化、丁村文化、许家窑文化、峙峪文化、下川文化、薛关文化。
3.山西古代传说故事:4.尧、舜、禹是递相禅让的三位圣人:(p18)5.山西的由来6.“三晋”:公元前453年,韩国、赵国、魏国被称为三国。
7.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票号————平遥的日升昌。
8.“三晋文化”系统是以华夏文化之“晋”文化为核心,容纳游牧文化及佛教为代表的印度、希腊文化,长期形成一种别具风格的文化系统。
9.山西体现三教和合一的两个著名人物:吕洞宾和关羽。
(32)三、中国古代文化常识:1.天支:天干和地支的合称。
(p23)2.阴阳五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阴日天君男夫父刚雄强上动暖前脏阳月地臣女妻子柔雌弱下静寒后腑 3.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对照表:五行五色五方五脏五音土黄中脾宫金白西肺商木青东肝角火红南心微水黑北肾羽4.五行相生相克:5. 八卦的符号名称及所象征的基本自然现象:(p34)6.宗庙:祭祀祖先的地方。
7.太庙:天子的祖庙,又称诸侯的始祖庙,也叫太庙。
8.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父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
9 . 三公九卿:丞相、太尉、御史称三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上最全五行系统对照表丨天象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五方东南中西北五灵青龙朱雀麒麟白虎玄武五季春夏长夏秋冬六气风热、火湿燥寒五促生长化收藏五时日旦日中日西日入午夜八卦震巽离坤艮干兑坎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寅卯巳午辰戌申酉子亥五数三、七一、九五、五二、八四、六丨地象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臭臊腥焦香腥腐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气(食物药物)温热平凉寒五谷麻麦稷(梗米)黄黍(稻)大豆五果李杏枣桃栗五菜韭薤葵葱藿五实核络肉壳濡五畜犬羊牛鸡猪五虫毛羽倮介鳞五长麟凤人龟龙丨人象五脏肝心(心包)脾肺肾五腑胆小肠、三焦胃大肠膀胱五体筋血(脉)肉皮骨、髓五藏血脉营气精五志怒喜思忧、悲恐、惊五液泪汗涎涕唾五窍目舌口鼻耳五声呼笑歌哭呻五音角征宫商羽五智魂神意魄志五指食指中指大拇指无名指小指五性曲直炎上稼穑从革润下五变动握忧哕咳栗五腧井(出)荥(溜)俞(注)经(行)合(入)黄帝内经五行归纳表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脏之官将军之官谋虑出焉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腑之官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仓廪之官五味出焉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三焦心包络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膻中=心包络)脏象肝心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肺肾罢极之本魄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至阴之类通于土气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五脏生成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五脏所主五充(体)筋脉肉皮骨、髓五华爪面唇四白毛发五窍目舌口鼻耳五脏化液泪汗涎涕唾五脏所魂神意魄志肝藏血血舍魂心藏脉脉舍神脾藏营营舍意肺藏气气舍魂肾藏精精舍志五志怒喜思忧、悲恐、惊关节分布两腋两肘两髀(髋)两肘两腘脏热分布左颊红颜面全部红鼻红右颊红两颧红舌分布舌两旁(肝胆)舌尖舌中心(肺胃)舌中心(肺胃)舌根气血筋脉注入处诸筋者皆属于节(睡觉时,血归于肝)诸脉者皆属于目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诸髓者皆属于脑五精所并精气并于肝则忧精气并于心则喜精气并于脾则畏精气并于肺则悲精气并于肾则恐精气注入(五轮)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
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
肝心脾肺肾黑眼络约束白眼瞳子风轮血轮肉轮气轮水轮角膜、黑睛眼角的血络眼睑、眼皮巩膜、白睛瞳孔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色之见死色见青如草兹者死色见赤如衃血者死色见黄如枳实者死色见白如枯骨者死色见黑如炲者死五色之见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五藏所生之外荣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心,如以缟裹朱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肾,如以缟裹紫色味当五脏青当肝酸青当筋赤当心苦赤当脉黄当脾甘黄当肉白当肺辛白当皮黑当肾咸黑当骨生死面相凡相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皆不死也。
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味所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所合肝欲酸心欲苦脾欲甘肺欲辛肾欲咸五味所走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手足不灵活)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口渴)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烦恼)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心中空虚)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呕吐)五味所禁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五禁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五味所伤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多食酸则肉胝绉而唇揭(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五宜肝色青,宜食甘心色赤,宜食酸脾色黄,宜食咸肺色白,宜食苦肾色黑,宜食辛五病宜食肝病者宜食梗米饭、牛肉、枣、葵心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脾病者宜食大豆、猪肉、栗、藿肺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肾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五脏所苦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五脏所欲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酸以收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补用辛补之用咸补之用甘补之用酸补之用苦补之泻酸泻之甘泻之苦泻之辛泻之咸泻之五行系统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数:八,七,五,九,六;五方:东,南,中,西,北;五季:春,夏,长夏,秋,冬;五气:风,暑,湿,燥,火;五色:青,赤,黄,白,黑;发五劳所伤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五脏之脉弦钩代(缓)毛营、石五邪所见(重症)春得秋脉(肝旺于春,其脉应弦。
春不见弦脉,而建毛脉,为肺克肝之象。
)夏得冬脉(心旺于夏,其脉应钩。
夏不见钩脉,而见石脉,为肾克心之象。
)长夏得春脉(脾旺于长夏,其脉应缓。
长夏不见缓脉,而见弦脉,为肝克脾之象。
)秋得夏脉(肺旺于秋,其脉应毛。
秋不见毛脉,而见钩脉,为心克肺之象。
)冬得长夏脉(肾旺于冬,其脉应石。
冬不见石脉,而见缓脉,为脾克肾之象。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天干阳干甲丙戊庚阴干乙丁己辛癸天干化合丁壬合化木戊癸合化火甲己合化土乙庚合化金丙辛合化水地支阳支寅午辰戌申子阴支卯巳丑未酉亥地支三会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地支化合亥卯未三合化木局寅午戌三合化火局巳酉丑三合化金局申子辰三合化水局八卦震巽离艮坤干兑坎五力动斥衡静引星岁星荧惑星镇星太白星辰星数天三生木地八成之故曰其数八地二生火天七成之故曰其数七天五生土地十成之故曰其数十地四生金天九成之故曰其数九天一生水地六成之故曰其数六气柔端息高充平成洁坚明性暄随暑速静兼顺凉刚凛下用动曲直躁燔灼化高下固散落藏沃衍五化荣生荣茂蕃茂盈丰满敛坚敛肃凝坚化宣平均衡齐修宣明咸整侯温和炎暑溽蒸清切凝肃畏清寒风热湿德和显濡清寒政散发散明明曜谧安静劲劲肃静流源令宣发风郁蒸热云雨湿雾露燥寒寒变摧拉炎烁动注肃杀凝冽眚陨燔火满淫溃苍落冰雹平气之纪敷和升明备化审平静顺不及之纪委和伏明卑监从革涸流太过之纪发生赫曦敦阜坚成流衍(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