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骨架答案
第九章_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细胞骨架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骨架的基本涵义、细胞中存在的几种骨架体系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质骨架的结构及功能。
一、名词解释1、细胞骨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质内的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细胞骨架两种概念。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2、应力纤维:应力纤维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微丝束结构,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表面的粘着有密切关系,可能在细胞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微管:在真核细胞质中,由微管蛋白构成的,可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及细胞特化结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
4、微丝: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可在细胞形态的支持及细胞肌性收缩和非肌性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5、中间纤维: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6、踏车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细胞骨架在装配过程中,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或微丝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而使微管或微丝缩短,实际上是正极的装配速度快于负极的装配速度,这种现象称为踏车现象。
7、微管组织中心(MTOC):微管在生理状态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
动物细胞的MTOC为中心体。
MTOC决定了细胞中微管的极性,微管的(-)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
8、胞质分裂环:在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即将分裂的子细胞之间产生一个收缩环。
收缩环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由分裂末期胞质中的肌动蛋白装配而成,随着收缩环的收缩,两个子细胞被分开。
胞质分裂后,收缩环即消失。
二、填空题1细胞质骨架__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构,能使真核细胞适应多种形状和协调的运动。
第九章 细胞骨架

第九章细胞骨架学习纲要:1. 细胞骨架涵义。
2. 微丝:成分,装配,结合蛋白,功能。
3. 微管:成分,装配,发生,功能。
4. 了解:中间纤维。
5. 核基质:概念,成分,功能。
6. 了解:染色体支架,核纤层。
7.思考:(1)通过本章学习,对细胞生命活动的组织有何新的认识?(2)各类骨架在细胞中的动态变化与细胞周期活动的关系。
练习题:一名词解释:细胞骨架、核骨架、核纤层、MTOC、MAR、踏车现象二填空题:1细胞骨架的分布各不相同,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核周围,放射状向四周扩散;________主要分布在细胞质膜内侧;而___________则分布在整个细胞。
2真核细胞的鞭毛由_____________构成,其组装过程中,以_____________作为MTOC,鞭毛的运动机制为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的MTOC是_____________,它决定了微管的极性,________________极指向MTOC。
4在神经轴突的物质转运过程中,由两种蛋白介导,一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运输小泡由轴突顶端运向胞体;二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小泡由胞体运向轴突顶端。
5几乎所有的人体细胞都有中间纤维蛋白表达,但其表达具有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中间纤维蛋白基因表达的组织和发育调节主要在________________水平。
三判断题:1 中心体是动物细胞中所有微管组装的起点。
()2有丝分裂时,纺锤体微管的(-)端同染色体接触。
()3微管装配时需要利用GTP水解释放的能量。
()4秋水仙素结合到未聚合的微管二聚体上,阻止微管的成核反应。
()5细胞中微丝的数量比微管多()。
6无论是单体肌动蛋白还是肌动蛋白纤维,如果没有与ADP或ATP结合,则很快变性。
()7用荧光标记的鬼笔环肽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丝在细胞中的分布。
()8 中间纤维亚基蛋白合成后,基本上全部组装成中间纤维,游离的单体很少。
第七章 细胞骨架

第七章细胞骨架一、名词解释(10×3分)1、细胞骨架2、应力纤维3、微管4、微丝5、中间纤维6、踏车现象7、微管组织中心(MTOC)8、胞质分裂环9、锚定连接 10、蛋白质的分选二、填空题(40×0.5)1、_____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纤维网络状结构,能使真核细胞适应多种形状和协调的运动。
2、肌动蛋白丝具有两个结构上明显不同的末端,即_____极和_____极。
3、在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两个子细胞的最终分离依赖于质膜下带状肌动纤维束和肌球蛋白分子的活动,这种特殊的结构是_____。
4、小肠上皮细胞表面的指状突起是_____,其中含有_____细胞质骨架成分。
5、肌动蛋白单体连续地从细纤维一端转移到另一端的过程称为_____。
6、微管由_____分子组成的,微管的单体形式是_____和_____组成的异二聚体。
7、外侧的微管蛋白双联体相对于另一双联体滑动而引起纤毛摆动,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蛋白质复合物是_____。
8、基体类似于_____,是由9个三联微管组成的小型圆柱形细胞器。
9、_____位于细胞中心,在间期组织细胞质中微管的组装和排列。
10、_____药物与微管蛋白紧密结合能抑制其聚合组装。
11、_____具有稳定微管,防止解聚,协调微管与其他细胞成分的相互关系的作用。
12、驱动囊泡沿着轴突微管从细胞体向轴突末端单向移动的蛋白质复合物是_____。
13、最复杂的中等纤维蛋白家庭是_____,在头发和指甲中存在其中的8种蛋白。
14、II型中等纤维蛋白_____,广泛分布在中胚层来源的细胞中,如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白细胞。
15、II型中等纤维蛋白_____,发现于平滑肌和横纹肌细胞中。
16、细胞骨架普遍存在于细胞中,是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内的成分组成。
包括、和三种结构。
17、中心体由个相互排列的圆筒状结构组成。
结构式为。
主要功能是与细胞的和有关。
18、鞭毛和纤毛基部的结构式为,杆状部的结构式为,尖端部的结构式为19、在癌细胞中,微管数量,不能形成状。
细胞生物学考研题库【名校考研真题+章节题库】细胞骨架【圣才出品】

第8章细胞骨架8.1名校考研真题一、选择题1.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上具有哪种核苷酸的结合位点?()[厦门大学2011研] A.GDPB.ADPC.GTPD.ATP【答案】C【解析】在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中,α-微管蛋白上有一个GTP结合位点,结合在该位点上的GTP通常不会被水解,被称为不可交换位点;β-微管蛋白上也有一个GTP结合位点,该GTP在微管蛋白二聚体参与组装成微管后即被水解成GDP,因此β-微管蛋白上的GTP结合位点是可交换位点。
2.下列物质中,能抑制微丝解聚的是()。
[南开大学2008年研;厦门大学2011研]A.秋水仙素B.紫杉醇C.鬼笔环肽D.细胞松弛素B【答案】C【解析】A项,秋水仙素能抑制微管的组装,而不影响其解聚。
B项,紫衫醇能抑制微管的解聚,而不影响其组装。
D项,细胞松弛素B能抑制微丝的组装,而不影响其解聚。
3.(多选)中间纤维包括()。
[厦门大学2011研]A.核纤层蛋白B.角质蛋白C.神经丝蛋白D.结蛋白【答案】ACD【解析】中间纤维即中间丝,其主要类型和组成成分包括:①Ⅰ型和Ⅱ型角蛋白:以异源二聚体形式参与中间丝的组装,分布于上皮细胞内。
②Ⅲ型中间丝:波形蛋白、结蛋白、胶质丝酸性蛋白和外周蛋白。
③Ⅳ型中间丝:神经丝蛋白和α-介连蛋白。
④Ⅴ型中间丝:核纤层蛋白。
⑤Ⅵ型中间丝:巢蛋白、联丝蛋白和desmuslin。
4.在只有肌动蛋白而无肌球蛋白的情况下,下列哪种形式的细胞运动可以发生?()[中山大学2007研]A.骨骼肌收缩B.胞质分裂C.卵细胞受精前的顶体反应D.胞质环流E.上述细胞运动都不能发生【答案】E【解析】肌动蛋白是微丝的组成单元,而肌球蛋白是微丝的马达蛋白。
ABCD四项所述运动形式均与微丝有关,因此所描述的细胞运动都不能发生。
二、填空题1.秋水仙素是作用于______的特异性药物,细胞松弛素是影响______的特异性药物。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6、2017研]【答案】微管;微丝2.肌纤维的两个功能蛋白______、______和两个调节蛋白______、______。
细胞基本骨架

细胞骨架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能够稳定微丝(MF)的特异性药物是() [单选题] *A.秋水仙素B.细胞松弛素C.鬼笔环肽(正确答案)D.紫杉醇2.较稳定、分布具组织特异性的细胞质骨架成分是() [单选题] *A.MTB.IF(正确答案)C.MFD.以上都不是3.细胞骨架分子装配中没有极性的是() [单选题] *A.微丝B.微管C.中间纤维(正确答案)D.以上全是4.用细胞松弛素处理细胞可以阻断下列哪种小泡的形成() [单选题] *A.胞内体B.吞噬泡(正确答案)C.分泌小泡D.包被膜泡5.下列属于微管永久结构的是() [单选题] *A.收缩环B.纤毛(正确答案)C.微绒毛D.伪足6.肌动蛋白踏车行为需要消耗能量,由下列哪项水解提供() [单选题] *A.ATP(正确答案)B.GTPC.CTPD.TTP7.下列细胞骨架中,具有9+0结构的是() [单选题] *A.鞭毛B.中心体(正确答案)C.中间丝D.纤毛8.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分裂期细胞,可导致() [单选题] *A.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停滞在有丝分裂中期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不向两极运动C.微管破坏,纺锤体消失(正确答案)D.微管和微丝都破坏,使细胞不能分裂9.下列蛋白分子中没有核苷酸结合位点的是() [单选题] *A.α-微管蛋白B.β-微管蛋白C.肌动蛋白D.中间丝蛋白(正确答案)10.下列分子没有马达蛋白功能的是() [单选题] *A.胞质动力蛋白B.驱动蛋白C.肌球蛋白D.MAP2(正确答案)11.下列药物能抑制胞质环流的是() [单选题] *A.细胞松弛素(正确答案)B.紫杉醇C.秋水仙素D.长春花碱12.下列物质中,()抑制微管的解聚 [单选题] *A.秋水仙碱B.紫杉醇(正确答案)C.鬼笔环肽D.细胞松弛素B13.微管全是以下三联管的形式存在的结构是() [单选题] *A.纤毛B.中心粒(正确答案)C.鞭毛D.动粒微管14.在下列微管中对秋水仙素最敏感的是() [单选题] *A.细胞质微管(正确答案)B.纤毛微管C.中心粒微管D.鞭毛微管15.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上有哪种核苷三磷酸的结合位点() [单选题] *A.UTPB.CTPC.GTP(正确答案)D.ATP16.下列药物中仅与已聚合微丝结合的药物是() [单选题] *A.秋水仙碱B.长春花碱C.鬼笔环肽(正确答案)D.紫杉醇17.当肌肉收缩时,会发生下列哪一种变化() [单选题] *A.Ⅰ带加宽B.肌动蛋白纤维发生收缩C.肌球蛋白纤维收缩D.肌节变短(正确答案)18.若在显微镜下比较收缩的肌节和松弛的肌节,下列哪些区域宽度是不变的()[单选题] *A.A带(正确答案)B.Ⅰ带C.H带D.整个肌节19.当用秋水仙素处理细胞以后,下面那种说法不正确() [单选题] *A.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将不能正常进行B.肌动蛋白纤维装配受到抑制(正确答案)C.细胞器在胞内的位置将改变D.细胞形状将改变20.下列哪个不是微管组织中心() [单选题] *A.中心体B.基体C.微管蛋白二聚体(正确答案)D.高尔基体的反面膜囊区域21.细胞中的所有微丝均为动态结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2.细胞骨架的3种结构都具有极性和踏车行为()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3.微管的极性是指其正、负两端带分别有不同的电荷()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4.胞质分裂时,收缩环是由微管形成的() [判断题] *错(正确答案)25.驱动蛋白家族中,既有介质转运膜泡向微管(+)端运动的成员,也有介导转运膜泡向微管(-)端运动的成员()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26.微管蛋白单体和肌动蛋白单体都有一个GTP结合位点()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7.中间丝是一个杆状结构,其头尾是不可变的,中间杆部是可变的()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8.微管蛋白由α、β微管蛋白两个亚基组成。
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第九章细胞骨架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骨架的基本涵义、细胞中存在的几种骨架体系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意义。
要求重点掌握细胞质骨架的结构及功能。
一、名词解释1、细胞骨架:细胞骨架(Cytoskeleton)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质内的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包括狭义和广义的细胞骨架两种概念。
广义的细胞骨架包括:细胞核骨架、细胞质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
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2、应力纤维:应力纤维是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微丝束结构,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表面的粘着有密切关系,可能在细胞形态发生、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微管:在真核细胞质中,由微管蛋白构成的,可形成纺锤体、中心体及细胞特化结构鞭毛和纤毛的结构。
4、微丝: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的,可在细胞形态的支持及细胞肌性收缩和非肌性运动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结构。
5、中间纤维: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6、踏车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细胞骨架在装配过程中,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或微丝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而使微管或微丝缩短,实际上是正极的装配速度快于负极的装配速度,这种现象称为踏车现象。
7、微管组织中心(MTOC):微管在生理状态及实验处理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
动物细胞的MTOC为中心体。
MTOC决定了细胞中微管的极性,微管的(-)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
8、胞质分裂环:在有丝分裂末期,两个即将分裂的子细胞之间产生一个收缩环。
收缩环是由大量平行排列的微丝组成,由分裂末期胞质中的肌动蛋白装配而成,随着收缩环的收缩,两个子细胞被分开。
细胞生物学第十章细胞骨架习题及答案done

细胞⽣物学第⼗章细胞⾻架习题及答案done第10章细胞⾻架1.何为“踏车”现象?微管和微丝的“踏车”现象有何⽣理意义?答:在同⼀根微管或微丝上,常可发现其正极端因装配⽽延长,负极端因去装配⽽缩短,⽽装配和去装配的速率相等时,微管或微丝的长度保持稳定,即所谓的踏车⾏为。
踏车现象保证了微管或微丝长度的稳定,从⽽也保证了细胞⾻架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2.为什么是(-)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答:MOTC(微管组织中⼼)常见的有中⼼体和基体。
⾄于微管组装时,(-)极指向MTOC,⽽(+)极背向MTOC,我认为负极组装较慢且去组装发⽣在这⼀极,它指向MOTC应该是为了防⽌微管的去组装,只让微管增长。
3.何为(9+2)微管模型,它与纤⽑(鞭⽑)的运动有什么关系?答:(9+2)是指纤⽑或鞭⽑中的外围有9组⼆联体微管环绕中央由中央鞘包围2个单体微管的结构。
每个⼆联体中有A管和B 管。
A管管壁完整由13条原纤维构成。
⽽B管管壁仅10条原纤维,另3条共⽤A管。
每个A管上(顺时针)向相邻⼆联体的B管伸出2个“弯钩”状的动⼒蛋⽩臂(可在B管上滑动),此外还向中央鞘伸出⼀根放射幅(其幅头也可在中央鞘上滑动)。
纤⽑(鞭⽑)的摆动可分解为若⼲局部弯曲运动,这是由轴⼼中所有的相邻⼆联体之间相互滑动所致,也就是说其轴⼼中的微管构型不是弹性结构,⽽是能变位联合的刚性结构。
相邻⼆联体之间的相互滑动,关键在于动⼒蛋⽩臂。
4.分裂后期的染⾊体是如何向两极移动的?答:纺锤体的纺锤丝皆由微管构成,包括三种类型:着丝点(动粒)微管、连续微管、中间微管(星体微管)。
细胞分裂后期两组染⾊体分别向两极移动是由微管牵引所致(秋⽔仙素处理可证实),其作⽤机制可认为是:由动粒微管缩短产⽣的拉⼒加上连续微管伸出产⽣的推⼒(注意:拉是指拉染⾊体;推是推两极)的共同作⽤结果。
上述两种微管的长度变化是因微管蛋⽩去组装或组装的缘故,⽽微管联接处的滑动是类动⼒蛋⽩(胞质动⼒蛋⽩)作⽤远因。
高中生物--细胞器习题(带答案)

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文1.细胞质基质呈溶胶状,是代谢的主要场所。
( )2.分离细胞器的方法——差速离心法。
( )3.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
( )4.叶绿体是绿色植物所有细胞含有的细胞器。
( )5.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 ) 6.内质网是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加工场所和运输通道。
( )7.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内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
( )8.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 )9.观察叶绿体时可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上表皮细胞。
( )10.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
( )11.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的过程中,需要消耗的能量全部来自线粒体。
( ) 12.在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高尔基体起着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 ) 13.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 )14.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
( )细胞可以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线粒体也可以不断地分裂和融合,以维持细胞内线粒体的稳态。
下列有关线粒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外膜上所含酶种类相同B.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车间”,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细胞可通过溶酶体清除功能异常的线粒体D.细胞内的线粒体数量处于动态变化中易错判断1.哺乳动物红细胞、蛔虫、原核生物因为没有线粒体,所以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 2.蓝细菌、光合细菌无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3.植物细胞不一定都有叶绿体,如根尖细胞。
()4.脂质(如性激素)的合成场所:内质网。
()5.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且液泡里的色素种类与叶绿体一致。
()6.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内存在核糖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细胞骨架一、填空题A-七-1.细胞骨架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中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狭义的骨架系统主要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丝。
A-七-2. 构成微管的蛋白有两类:α微管蛋白和β微管蛋白。
A-七-3. 微管在细胞中有三种存在形式:单管、二联管和三联管,其中主要分布在纤毛和鞭毛杆状部位的是二联管。
A-七-4. 装配时具有“踏车现象”的细胞骨架是微丝和微管。
A-七-5. 紫杉醇是作用于微管的特异性药物,而鬼笔环肽是作用于微丝的特异性药物。
A-七-6.微丝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肌动蛋白,其在细胞中也有两种存在方式:①球状肌动蛋白②纤丝状肌动蛋白。
A-七-7. 在细胞骨架系统中较为稳定的一种骨架纤维是中间纤维。
A-七-8.中间纤维蛋白分子八聚体之间在纵向端对端首尾相连组成一条原纤维,四条原纤维侧向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中间纤维。
A-七-9. 细胞骨架中具有极性的为微丝和微管。
B-七-10. 鞭毛和纤毛内部是由微管组成的轴丝构成的结构。
其基部的结构式为__三联管__,而其杆部的结构式为二联管。
B-七-11. 微管是由异二聚体组装成的 13 条原丝依靠共价键排列而成。
一些药物如__秋水仙素__可以抑制微管的组装。
B-七-12. 秋水仙素是作用于微管的特异性药物,破坏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停滞在分裂中期。
B-七-13. 细胞中微管组织中心包括中心体、纤毛和鞭毛的基体。
B-七-14. 微管在体内装配时,微管的_负极_附着在微观组织中心上而受保护,因此在细胞内微管的延长或缩短变化大多发生在另外一端。
?B-七-15. 纺锤体微管包括动粒微管和。
B-七-16. 马达蛋白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家族,其中驱动蛋白家族和动力蛋白家族以微管作为运行轨道,而肌球蛋白家族以肌动蛋白纤维作为运行轨道。
B-七-17. 微丝的组装过程分成三个阶段:成核期是微丝组装的起始限速过程,其余两个阶段是生长期和平衡期。
B-七-18. 中间纤维是由中间纤维蛋白单体组成,每个蛋白单体由三个区域组成:其中_杆状区__是中间纤维分子聚合成中间纤维的结构基础,而两侧是 _头部和__尾部__,这两个结构域的氨基酸组成是高度可变的。
B-七-19. 与微丝相连的细胞间锚定连接包括黏着带、黏着斑和隔状连接,而中间纤维相连的锚定连接包括桥粒和半桥粒。
C-七-20. 微管的滑动必不可少的结构是动力蛋白,它具有ATP酶的活性。
C-七-21. 细胞质分裂中收缩环发生收缩是因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对滑动而造成的。
?C-七-22. 在神经轴突的物质转运过程中,由两种马达蛋白介导:介导运输小泡由轴突顶端运向胞体;介导小泡由胞体运向轴突顶端。
C-七-23.组成细肌丝主要的三种蛋白质是:纤丝状肌动蛋白、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
C-七-24. 肿瘤细胞在转移后仍表达其原发肿瘤的中间纤维类型,如皮肤癌以表达角蛋白为特征,肌肉瘤表达结蛋白,神经胶质瘤表达波形蛋白等,因此可用于鉴别肿瘤细胞的组织来源及细胞类型。
二、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A-七-1微管蛋白的异二聚体上有核苷三磷酸( C )的结合位点。
A UTPB CTPC GTPD ATP?A-七-2对微管的超微结构叙述错误的是( B )。
A 微管是中空的圆筒状结构B 微管可根据细胞的生理需要组装和去组装C 微管由同种微管蛋白亚单位所构成D 微管有13根原纤维构成A-七-3能阻止微管去组装的药物是( A )。
A 紫杉酚B 秋水仙素C 细胞松弛素BD 鬼笔环肽A-七-4能抑制微管组装的药物是( B )。
A 紫杉酚B 秋水仙素C 细胞松弛素BD 鬼笔环肽A-七-5 下列哪种结构不是微管组成的( D )。
A 鞭毛B 纺缍丝C 中心粒D 变形运动时的伪足A-七-6组成微丝最主要的化学成分是( A )。
A 肌动蛋白B 肌球蛋白C 交联蛋白D 波形蛋白A-七-7肌动蛋白需要与( A )结合后才能装配成微丝。
A ATPB ADPC GTPD GDPA-七-8能够专一抑制微丝组装的药物是( C )。
A Mg2+B 秋水仙素C 细胞松弛素BD 鬼笔环肽A-七-9能够专抑制微丝解聚的药物是( D )。
A Mg2+B 秋水仙素C 细胞松弛素BD 鬼笔环肽A-七-10下列成分中,参与收缩环形成的为( B )。
A 微管蛋白B 肌动蛋白C 中间纤维蛋白D 微管结合蛋白A-七-11对中间纤维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 直径介于微管与微丝之间B 是形成核纤层的纤维状结构物质C 是构成细胞运动器官鞭毛和纤毛的组成成分D 中间纤维没有极性A-七-12对于中间纤维的组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首先由中间纤维单体以平行且相互对齐的方式形成双股超螺旋二聚体B 二聚体再以反向平行和半分子交错的方式组装成四聚体C 四聚体又进一步以反向平行方式形成八聚体的原纤维D 最终由四根原纤维互相缠绕形成中间纤维A-七-13一根完整的中间纤维,其横切面上有( D )个蛋白分子A 4B 8C 16D 32A-七-14结构较稳定的细胞骨架是( C )。
A 微管B 微丝C 中间纤维D 微梁网络A-七-15细胞骨架中( C )没有极性。
A 微管B 微丝C 中间纤维D 三者均是B-七-16下列结构中( B )的微管蛋白不是以二联管的形式存在。
A 纤毛B 中心粒C 鞭毛D 纺锤体B-七-17中心粒和鞭毛的基体( B )。
A 都是9×3+0的结构B 前者是9×3+0,后者是9×2+2C 都是9×2+2的结构D 前者是9×2+2,后者是9×3+0B-七-18 纤毛主杆部的微管结构图式是( D )。
A 9+0B 9×2+0C 9×3+0D 9×2+2B-七-19在电镜下,中心粒的结构是( C )。
A 由9组单管微管环状斜向排列B 由9组二联管微管环状斜向排列C 由9组三联管微管环状斜向排列D 由9组外围微管和2个中央微管排列而成B-七-20微管的踏车运动发生在( A )A 正端的聚合率大于负端的解聚率B 正端的聚合率小于负端的解聚率C 正端的聚合率等于负端的解聚率D 微管既不聚合也不解聚,处于稳定状态B-七-21如果用阻断微管的药物如秋水仙碱处理细胞,将会出现( D )。
A 细胞形态将会被破坏B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能进行C 细胞器在细胞内的分布会被破坏D 上述所有情况B-七-22下列马达蛋白中( A )以微管作为运行轨道?(驱动蛋白和运动蛋白)A 驱动蛋白B 动力蛋白C 肌球蛋白D A与BB-七-23下列( D )与微管的功能无关。
A 细胞内物质运输B 支持功能C 细胞运动D 胞质分裂?B-七-24下列哪项不能说明微丝具有维持细胞形态的作用( A )。
A 蝾螈红细胞的圆盘状外形B 细胞膜下的细胞皮层结构C 细胞内的应力纤维结构D 小肠上皮游离面的微绒毛B-七-25只有肌动蛋白(无肌球蛋白)的情况下,可以发生的细胞运动是( D )。
A 骨骼肌收缩B 胞质分裂C 卵细胞受精前的顶体反应D 无(所有涉及肌动蛋白的运动都需要肌球蛋白)B-七-26 下列中( D )是由微丝为主要成分构成的细胞结构。
A 肌肉的细肌丝,肌肉的粗肌丝,微绒毛,stress fiberB 肌肉的细肌丝,微绒毛,纤毛,细胞皮层C 肌肉的粗肌丝,微绒毛,stress fiber,胞质分裂环D 细胞皮层,微绒毛,stress fiber,胞质分裂环B-七-27成纤维细胞所特有的中间纤维蛋白是( B )。
A 角蛋白B 波形蛋白C 结蛋白D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B-七-28下列有关三种细胞骨架的比较,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 微丝、微管有极性,中间丝没有极性。
B 微丝、微管的组装需要结合核苷酸,中间丝的组装不需要核苷酸。
C 微丝、微管的组装可被特异性药物所破坏,中间丝的结构则非常稳定。
D 微丝、微管和中间丝的组装过程都存在“踏车行为”。
B-七-29细胞骨架中( C )的组装没有踏车现象。
A 微管B 微丝C 中间纤维D 三者均是B-七-30下列中()的成员都是分子马达。
A 驱动蛋白,胞质动力蛋白,轴丝动力蛋白,γ-微管蛋白B 驱动蛋白,胞质动力蛋白,轴丝动力蛋白,Ⅱ型肌球蛋白C 驱动蛋白,胞质动力蛋白,Ⅴ型肌球蛋白,γ-微管蛋白D 驱动蛋白,轴丝动力蛋白,Ⅰ型肌球蛋白,连接蛋白C-七-31 细胞变形足运动的的本质是()。
A 细胞膜迅速扩张使细胞局部伸长B 胞内微管迅速解聚使细胞变形C 胞内微丝迅速重组装使细胞变形D 胞内中间丝重聚合使细胞变形C-七-32 在下列微管中对秋水仙素最敏感的是()。
A 细胞质微管B 纤毛微管C 中心粒微管D 鞭毛微管C-七-33与粘着斑(黏合斑)相连的细胞骨架是()。
A 微丝B 微管C 中间纤维D 以上都不对C-七-34 中间纤维分子结构模式中保守部分为()。
A 分子的头部B 分子的尾部C 分子的杆状部D 全分子C-七-35 中间纤维之所以没有极性是因其组装至()时便已经没有极性。
A 单体B 二聚体C 四聚体D 八聚体(二)多项选择题A-七-1 微丝的主要功能有()。
A 参与构成细胞支架B 参与肌肉收缩C 参与胞质环流D 参与细胞分裂E 参与蛋白质合成A-七-2 下列结构中()是由微管参与组成的。
A 着丝粒B 中心体C 纺锤体D 鞭毛E 神经元轴突A-七-3 微管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主要有()。
A 单管微管B 二联管微管C 三联管微管D 九联管微管E 十三联管微管B-七-4 一般意义上的细胞骨架包括()。
A 微管B 桥粒C 中间纤维D 微丝E 核骨架B-七-5 下列结构中()具有微管组织中心的功能。
A 染色体着丝点B 染色体端粒C 中心体D 随体E 鞭毛的基体C-七-6 关于动力蛋白叙述正确的是()。
A 动力蛋白具有ATP酶活性B 动力蛋白以微丝作为运行轨道C 动力蛋白能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D 缺乏动力蛋白的人易患上呼吸道感染E 动力蛋白可参与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