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合集下载

淳朴的农民与公民教育——读肖川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淳朴的农民与公民教育——读肖川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民与公民教育
读 肖川的 《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有感
江 苏省 如 东县 县 级机 关 幼儿 园 胡晓 艳
值 村干 部 在 与我 母 亲 商
利。” 我 告 诉 女 儿 肖J 教授 提 出 的 I I
基 围虾 ,每 次卖 虾 时 ,
公 民教 育 思想 ,他 认 为 “ 个 真 一 正 的公 民 既不 是惟 命 是 从 、逆 来 顺 受 的草 民 , 也 不 是 明 火 执 仗 、
挺 宽 的 ,只 是 因 为另 一
题 应 该请 这 家 人解 决才
家 的路 上 ,她 对 我 说 :
宪 政 、 法 治 、 和 平 这 些 人 类 共 同 创造 的 普 世 性 价 值 看 做 是 自己 的
个人 目标 并 正确 理 解之 。 ” 外 婆
“ 我觉得现在再也没有淳 朴的农村人 了。”我问: “ 是不是你认为外
琐碎 、 费心得 多 的特殊 教育 , “ 为一个 总能和孩子在 一起 的 成
教师 ”,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选择 !
释数据,实验 ,建立模型等等 。
作者: 日) ( 津守真 著 ,刘洋洋,李季 湄 等译 推荐理 由
这不是一本理论著述 ,而是一段他与儿童

建构儿童 的科学
作者 : 美) ( 马丁 著 ,杨彩 霞 等译 推荐理 由 本书 的每章都 以 个或
多 个 “ 手 做 ” 的活 动 案 例 动 开 始 来 推 动 学 生 建 构 自 己 的
婆 应 该答 应 村 干部 呢 ? ”女儿 摇 摇 头 : “ … …我 也 不 知道 。 ”我告 这 诉 她 : “ 婆 这 么做 是 有道 理 的 ,因 为一 个 人 必须 懂 得 维护 自己的权 外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肖川)读书笔记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

“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

使命和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理解“教育”的关键词学习领域:人类纷繁复杂的学习活动,从其性质来说,无外乎这六大领域:语言、数学、科学与技术、艺术、历史与社会(包括社会实践)、体育与健康。

与“学习领域”相关联的是“学习主题”。

每一个学习领域都有不同层级、不同谱系的学习主题。

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教师建构知识的系统框架,从而自觉地帮助学生建构出知识的系统框架,有着很重要的价值。

过去,一些教师只有关于“课”的观念,一节一节地上课,却很少思考或清晰地意识到“课”的知识内容是如何组织起来的,这也是教师课程意识缺失的一个表现。

学生的发展:学生理想的发展应该是“自主的发展,和谐的发展,有特色的发展和可持续的发展”。

从“认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这四个维度来关注和检测学生的发展是实现学生理想发展的概念框架和实践策略。

理解“教育”的关键词生命教育:我理解的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我们的教育——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个层次。

生命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作为教育的存在形态——它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努力创造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的课堂。

让课堂充满关注生命的气息,让生命的活力充分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绽放,是生命教育视域中教学的自觉追求。

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因而是地方课程与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重要主题和领域。

这些领域和主题包括:安全教育,信仰教育,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

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三个层次。

公民教育:教育、个人、社会,这三者的繁复关系是我们理解教育的最基本结构。

2023《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2023《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2023《教育的使命》读后感
《教育的使命》是一本引人深思的书籍,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
目标。

本书通过多个案例和作者的观点,向读者展示了教育的重要
性和影响力。

书中提到,教育的使命并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
综合能力和人格发展。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智慧、创新能
力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能力解决问题和做出贡献的成年人。

作者还强调了教育的全面性和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天
赋和潜力,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激
发他们的兴趣和潜能。

只有充分发展每个学生的优势,才能实现教
育的使命。

此外,书中还谈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应该与社会紧密
结合,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并培养解决
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读完《教育的使命》,我深刻理解到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我们要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努力培养他们成为有才华、有道德观念、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才。

综上所述,《教育的使命》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书籍,呼吁我们认识到教育的使命和目标。

通过正确的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有能力改变世界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注:本文为读后感,不涉及内容摘要。

*。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本假期我读了肖川先生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这本书。

作者将讨论相关话题的文章集中成一个个小专题,分别是“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有高度的教育”、“我的教学主张”、“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文明是一种眼光”、“在路上”、“心会看见”七个单元。

他在读书与成长中这样告诉我们: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

这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

道理很简单,教师本身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自身的成长是教育力量的源泉。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

读书不仅可以丰富文化底蕴,使自己更加具有文化眼光,读书更为重要的价值在于使教师具有不断增长的与人分享的内在需要,从而克服对于教学的倦怠感,从而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所以我们要经常读书并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

有效课堂——教师的不懈追求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中的《一堂课中的必要环节》一文中讲到:所谓教学环节就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结的一组教学行为。

它分为三个内容:其一:学习意义的明了;其二:反馈与强化;其三:回顾与分享。

课堂有效是每个老师的追求,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那么,如何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呢?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

”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让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使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学习。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

再次在教学设计时,要以生为本,从实际出发,做到备课时备学生,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前提,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力争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精选多篇)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精选多篇)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读了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受益匪浅。

《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延续了肖教授在凝练、舒展的言说中表达深邃、细密之思的风格,让我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触摸到了教育的时代主题。

在一个民主、自由和文明的社会中,写作是源于一种生命、对人生的一种感悟,源于对世界、对人类的一份惊喜,源于对自身经验、自我情感的一种珍惜。

而对肖川教授而言,写作是“源于分享的需要,表达和自我表现的需要”,是为了“呼吁、呐喊以引起世人对某一问题的关注”,是为了“诱导、劝说、鼓舞和激励更多的人朝着在我看来更正确、更光明、更人道的方向共同努力”。

阅读肖川教授的这本教育随笔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的这份“使命与责任”。

肖川教授提倡“想大问题,写小文章”。

他说,所谓大问题,就是那些与人类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

想大问题会“使得我们超脱世俗的名缰利锁,使得我们超越琐屑和平庸,使我们从根本上确立起对世界与人生的态度”。

所谓写小文章,就是写随笔。

随笔是最自由的文体,没有一定之规,可长可短,可文可白,可叙事可抒情,可感叹可议论,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写随笔“能够培养我们的一种趣味,一种注重细节、精益求精的品质,一种细致思考的习惯”。

作为思想者,肖川教授对教育领域中一些大问题进行了系统思考,然后用随笔的文体表达出来。

在他看来,随笔不仅是一种写作的风格,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人生理想的自然流露。

他说:“在我的文字里,不仅表达着我的教育理想,也表达着我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

”正如《教育的使命与责任》的书名所揭示的,他力图在字里行间溶渗着理想、信念、智慧、真情、使命与责任,这也正是辉煌灿烂的教育大厦和自由幸福的美好人生的基石。

同时,阅读《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让我有一种从层层困惑走出来的感觉,有一种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的感觉。

虽然,我暂时还不能深刻领会书中的理念和观念,但至少使我明白了许多之前模模糊糊的概念。

智者的声音——《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 李文华

智者的声音——《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 李文华

智者的声音——《教育的使命与责任》读后感“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

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

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咀嚼《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字里行间,浅显的文字中沉淀着一种厚重的教育责任,更浸润着一份莫名的教育感动。

读一本书如同读一个人。

读肖川教授的教育随笔,是一种顿悟,是一种唤醒,心中犹如燃起一盏明灯,无比的豁然敞亮。

我的眼前,总会不由地浮现出一位用教育的高度和灵魂所勾画出来的孜孜以求的智者形象,他正发出震耳发聩的强有力的呼声。

作为教育者,我们每天所面对的是一群群鲜活的生命体,是一个个对世界充满新奇感的心灵世界。

我们有责任,也有理由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纯真的东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让孩子在渐渐成长的过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

尤其是在当今的社会教育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仅仅成为“训练”、“成绩”等应试东西的代名词。

这正如肖教授在书中表明: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

我思忖着,如何在我们的教育中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课堂中、在校园中激昂起生命的欢歌呢?我想,应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主动地、快乐地生活。

让他们在我们教育中,受到的关注,得到是关怀,哪怕是我们班中的任何一名暂困生,都应当成为我们教师心中关注着的所有。

所有的学生,教师都要一视同仁,永不言弃,让他们平等地、自由地生活、学习,没有强制、没有苛严,也没有功利,更没有压抑,崇尚兴趣,热衷读书,热爱生活。

我班有一个男同学,性格倔强,成绩不好,对于老师的批评,不但不服,还用愤怒的眼光盯着老师,无论怎么问他,都不吭声,看到这种眼神,让人心寒。

我知道他是这样的性格,每当要对他提出批评时,我都尽量压住怒火,跟他讲道理,一直说到他肯回答我的话为止,然后才开始询问他的情况,我不知这样做有没有效果,但就是不喜欢他这样,问十句都不回答一句的性格,后来很意外地发现他变得开朗多了,时常会跟我说笑,看到这样子,我开始对他提出要改掉不好性格,他也乐意接受,如今对于我的批评不再怒视,学习也更加积极主动了。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读后感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读后感

又是一年总结时,趁着月休,把在心头收藏已久的肖川教授的《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仔细地研读了一遍,用他的“教育智慧与真情”,抒写着他教育的惬意人生,诠释他对“教育理想与信念”的不懈追求,肩负起“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感触颇丰,启发多多,受益匪浅。

使命、责任,多有分量的词语!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工作者”这一称号赋予我的是怎样的使命?肩负怎样的责任?肖川教授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

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读完此书我似乎为这些年在特殊教育学校能力工作的教师们找到了一丝安慰。

从事教育3多年,虽然兢兢业业但却未能透彻理解教育的真谛,肖川教授给了我悦心明智的启迪,指引着我去追寻真实的生命状态,探讨教育生命的意义,体味做教师的幸福。

一、筛选“教育”的关键词肖川先生书中概括说:“基于我的教育探索,基于我对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如下应该是理解“教育”的关键词:学习领域、学生的发展、生命教育、公民教育、经验课程、有效教学、课堂互动、知识建构、教师成长、学校文化。

”这里我选定了“生命教育”、“有效教学”及“教师成长”,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领悟。

生命教育——是当今国际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原因在于:只有能够关注生命、促进生命成长并进而成全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具有“善的目的”的教育。

肖川先生书中注明了他理解的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一层;生命教育的第二层是作为教育的存在形式——它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努力创造生命化的校园,生命化的课堂。

生命教育是一个有着明确价值追求而又涵括着多重主题的教育实践领域,其中包括:安全教育、信仰教育、感恩教育、死亡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等等。

这是生命教育的第三层。

有效教学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学生非常明确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学习主题和任务;对于教学过程学生有实质性的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背景;将认知策略和学习策略作为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关注点。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敬爱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作为学生的代表,向所有辛勤付出的教师们表达我们最深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首先,我想说的是,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是无比重要的。

教育,是一种伟大的事业,它承载着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塑造未来的重任。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教育的意义更加凸显。

教师们,你们是我们的引路人,是我们的指南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灯塔。

你们用智慧和爱心,为我们点亮前进的方向,为我们指引正确的道路。

作为学生,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师的辛劳和付出。

每天,你们早早起床,准备教案,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最佳的条件;每天,你们辛勤授课,用心传授知识,引导我们探索未知的领域;每天,你们耐心解答我们的问题,关心我们的成长,给予我们无尽的关怀和鼓励。

你们的付出,不仅仅是教书育人,更是一种无私的奉献和付出。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会知识,更要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合作。

教师们,你们是我们的榜样,是我们的启迪者。

你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我们的品德修养,塑造我们的人格魅力。

你们教会我们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克服挫折,如何追求梦想。

你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如何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才。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培养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

教师们,你们用智慧和良苦用心,培养我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你们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有担当的人,如何为社会做贡献,如何为国家的繁荣做出自己的努力。

你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我们个人的成长,更是为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教育的使命和责任,是伟大而崇高的。

教师们,你们是我们心中的明灯,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

你们的教育,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学习,更是为了我们的人生。

你们的付出,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的成长,更是为了社会的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有感
我有幸亲临现场听过魏书生的讲座一天,感受颇深,他年满60,看来就像40多岁,精神矍铄,阳光焕发,他讲课从不坐下,语言干净利索,一天下来,从没见他喝一滴水,也不见他疲惫,我好生羡慕,再则他讲课时,声情并茂,加上他恰到好处的肢体和手上动作,真是使人拍手叫绝!他所讲的教学“六”步法,“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我运用到教学中,收效颇丰。

在教学闲暇之余,和我的校长谈起他,无不赞赏,临走之时,校长将肖川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递给我说:“你看看它吧,读后也许对你的教学有帮助。


我手拿肖川的《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首先在封面的正中,跃入我眼帘的是:“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

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是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我看着这浅显易懂,却又暗藏着无限玄机的话语,最初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当时,说实在的我还不经意此书,为了不使我的校长扫兴,只好拿走了,说是好好拜读,可回到寝室里,胡乱一丢,未曾细读。

可在放暑假的一天夜里,也许是天意,无论怎样我都不能入睡,在百无聊赖之际,我翻开了《教育的使命与责任》,咋看目录,共七个章节:《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有高度的教育》、《我的教学主张》、《作为理想主义者的教师》、《文明是一种眼光》《在路上》、《心会看见》,当时我就锁定了《教育是对人的成全》、《我的教学主张》和《文明是一种眼光》,于是我对这三章不经意的看下去,这一看,真使我无法收拾,肖川先生质朴的语言,凝炼、舒展的言说吸引了我,许多语言让我印象深刻,当即拿起笔来,在书上画上了许多线条,如: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对待他人、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品味、道德、智能,是文化积累的总和。

教育具有维护社会稳定,并进而减少愚昧、迷信、贫困、暴力、犯罪、歧视、压迫、不平等、不公正等现象,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的功能。

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家庭的文化背景,其次才是教师的素质,第三才是学校的课程与硬件设施。

真正的教育是精神创生和灵魂的感召。

教育信念确立的基石就是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人生的祈望……
是呀,教育是一种文化行为,他处处体现了文化的涵养,那品味、道德、智能等等都是由文化具体展现的!它使社会文明进步,国度繁荣,使人们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它成全了人,使人成为了自己,它教会人们怎样做人,怎样对待别人和自己,教会了以怎样的心态面对眼前的人和事以及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
肖川先生在本书中还写道“懂得尽可能多一点”“读书与成长”“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文明是一种眼光”等等,从这些题目中,我看到了作者在自己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自我的主张、思想。

还看到了他晶莹剔透面对世事的良好心态!也看到了他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充满生命的情怀!
书中“心会看见,看见美好的一切”“是用生命和心灵创作教育的艺术”。

好经典的语言!真有这样神奇吗?我不禁伏案沉思,我总觉得与现实不实际。

在灯下忙碌备课、认真细致批改作业,那是常事,教师有的是辛苦,有的是清贫,有的是额上波纹,还有的是两鬓的银白,整天忙碌,何以能用心去看见美好的一切!再说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家庭都给教师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教师时常感到苦、感到累、甚至感到憋屈。

种种因素凝结在一起,教师何以用心感知美好的东西。

然而,肖川先生坦然地指出:“教育本身就是基于信念的行为。

”是呀,教师就是凭良心做事!要不然教师怎么会堪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真的,教师的付出,孩子们会看见。

教师的喜怒哀乐,对孩子们会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所以“只有教师自己具有积极的心态,心中有阳光,才能在别人心中撒播阳光。


“在研究中成长”肖川先生在书中还写道:“追求美好与优质,不断反思与求索,是教育永恒的目标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是一种激发;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一种境界”
——教育不能安于现状,也不能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更不能得过且过,我们在承担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的同时,要不断的破旧立新,大胆探索,创建新的教育局面。

——教师不能以消极的态度,怨天尤人,要多给自己学生一些肯定、尊重与赏识,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和关注,多给学生一些引领,多给学生创建一些交流的平台,多给学生找寻一些合理的支点,让教师和学生在平等、和谐、友善的氛围中共同锻炼,一起研究,合力展示,一同成功,同时喜悦!
至今,我已读完这本《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一书,它倾注了肖川先生的毕生精力,它引领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以阳光的心态不断探索。

致力于本职工作,无怨无悔!
写于2012年10月8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