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早期喂养行为研究进展
喂养行为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性分析

1 0 %, 其他 1 3 例 占1 . 5 4 %。喂养人 的文化程度为小 学及以下 6 l例 占 7 . 2 4 %, 中学/ 中专 4 3 6例 占 5 1 . 7 2 %, 大专/ 大学及 以上 3 4 6 例 占4 1 . O 4 %。 2 . 2 喂 养行 为 超过 7 0 % 的喂养人都 能单独 给孩
备、 喂养人行为、 婴幼儿行为、 喂养环境与体重、 身长增长速度均有一定相关性( P< 0 . 0 5 ) 。结论 响儿童生长发育 , 建议加强早期喂养行为的健康教育, 尤其是喂养环境的评估, 进行预见性指导。 【 关键词】 喂养行为 ; 生长发育; 婴 幼儿; 调查 【 中图分类号】 R 1 7 4 . 2 【 文献标识码】 A
果
本 次调 查 发放 问卷 8 4 3份 , 收 回有
2 . 1 一般 资料
效问卷 8 4 3份 。8 4 3例喂养 人 中母 亲 6 3 6例 占 7 5 .
4 4 %, 祖母 ( 外) 1 5 1例 占 1 7 . 9 1 %, 父亲 4 3例 占 5 .
例, 女 3 9 1例 ; 孕周 ( 3 8 . 5 0- - I 1 . 6 3 ) 周; 出 生 体 重
广西医学2013年11月第35卷第11表1喂养行为调查结果n喂养行为总是如此经常如此有时候很少这样从不这样单独给孩子制备食物3033594300355917921234047421249食物制备符合年龄需要27933102142539204242098116348569有固定的喂饭位置250296622126221712028125148376902有专用的餐具57768451702017465462630824285追着喂食10412341531815180213519423012122515进餐时玩玩具看电视141167313616132873405231274048569每次进餐时间超过30min829731261495202239623928351942301面对面喂养3363986315373714417083541513154喂养中给予语言鼓励13816372422871287340598116378925喂养中给予非语言鼓励121143526631552713215104123481961鼓励独自进食445222042420286339315117911581874不强迫进食2008注意孩子饥饿吃饱信号104123439446741601898951127901068喂养期间用言语对小孩描述食物的特点和喂食情景495811291530295349921225151581874当孩子拒绝食物食物哭闹时喂养人觉得沮丧生气2124985100831337132412859183217123喂养行为各因素得分与体重身长增长速度的相关性分析843例喂养人总的喂养行为评分为189656322341分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营养摄入不足或者不合理会对其身体和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了解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干预措施,对保障其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婴幼儿营养需求的认识逐渐深入,营养科学的研究也日益完善。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问题仍然存在,例如:部分家长缺乏正确的喂养知识,导致婴幼儿缺乏某些重要营养素;部分婴幼儿由于生活环境等外部因素,饮食不规律或者不均衡。
通过深入调查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和实施策略,有助于改善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提高其生长发育质量,为他们的健康未来奠定基础。
1.2 问题意义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是一个关乎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
根据最新的研究数据显示,婴幼儿期是生长发育最快、对营养需求最大的阶段,而不良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可能会对婴幼儿的长期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有助于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保障婴幼儿的健康成长。
婴幼儿期的营养与喂养问题涉及到婴幼儿的身体健康、认知发育、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并不容易被家长或监护人发现。
进行针对性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帮助家长和社会关注儿童健康问题,提高对营养与喂养的重视程度,促进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
从长远来看,关注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不仅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还可以为未来建立更加健康的人口基础奠定基础。
本次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的意义重大,有助于推动我国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提高整个社会对婴幼儿健康问题的关注度。
【200字】2. 正文2.1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是指对婴幼儿的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喂养方式和频率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的调查和分析。
婴幼儿喂养习惯研究现状

在婴幼儿发 育过程 中 , 每种行 为 的出现有 其 “ 敏
感” , 期 这个 时 期 是学 习 新 行 为 的关 键 时期 , 了该 时 过 期 , 种行 为 可 能就 不会 被 掌握 L 。在 该期 , 幼 儿有 这 2 j 婴
种 内在的驱动力 , 促使他去尝试学习这种新的行为 , 用其练习进食。由于对新方法 的浓厚兴趣 , 婴幼儿 的
维普资讯
中国儿童保 健杂志 2O O 2年 6月第 l O卷第 3期
CC CJn.O2 V J O № . J H u 2O , o l , 3
文章 编号 :0 86 7 (0 2 0-190 10 -59 20 )3 8 .2 0
【 综述与讲座 】
任 型 的 喂 养 方 式 比较 多 见 ,et anl y等 在 秘 鲁 也 发 现 j
发现, 当地 很 少有 单 独 为婴 儿 制作 食 物 的家 庭 , 婴幼 儿 吃普 通 的 家庭 食 物 。
放任型的喂养方式 占主导地位。合适的喂养方式应该 是负责型喂养。喂养者用 适宜的喂养方式 , 用鼓励和 赞扬的策略促进儿童进食 , 尤其在儿 童食 欲不好或疾 病 的恢复期 。这种喂养方式可以帮助儿童建立 自己体
内 的饮食 调 节 机制 。 喂 养人 与 婴幼 儿 的情 感 交 流是 喂 养 活 动 中的重 要 内容 。有 的喂 养人 在 给 儿童 喂饭 时 , 眼睛 看着 儿 童 , 用 和儿 童讲 话 , 对 儿 童 的 各 种 需 要 和 暗 示 能 够 及 时 做 并 出反 应 。但 有 的 喂养 人并 不 能 满足 儿 童 的需 要 。 喂 养条 件 包括 进 食环 境 、 喂养 频率 、 条件 的稳定 性 以及 吃东 西 时儿 童 注 意力 集 中程 度 等 J 。婴 幼 儿 的进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调查及干预措施分析
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状况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着营养与喂养方面的挑战。
为了解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状况的现状以及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调查对象:
我们选择了城市和农村各1000名婴幼儿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这些家庭的孩子年龀在0-3岁之间。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他们的营养与喂养情况。
调查内容:
1. 婴幼儿的饮食结构:主要包括婴幼儿的主食种类、蔬菜水果摄入情况、肉类蛋奶摄入情况等。
2. 喂养方式:包括母乳喂养情况、人工喂养情况、混合喂养情况等。
3. 婴幼儿的饮食行为:包括婴幼儿饭量、进餐速度、挑食、厌食等方面的情况。
调查结果:
分析与干预措施:
1. 营养教育的普及:针对婴幼儿的家长,可开展一些营养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营养素养,指导他们合理安排婴幼儿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和肉类蛋奶的摄入,避免单一偏食。
2. 母乳喂养的推广:针对产后的妇女,应当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和指导,提高母乳喂养的比例。
3. 喂养技巧的培训:对家长进行喂养技巧的培训,引导他们正确喂养婴幼儿,减缓进餐速度,避免挑食和厌食等问题。
结语:
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问题事关其健康成长,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措施。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关注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保障。
婴幼儿营养发育与喂养行为相关性分析

对 于 婴幼 儿 营 养 发 育 与 喂 养行 为 的相 关 性 的 分 析 在 国 内 并 不多 见 , 是 随着 我 国医疗 整 体 水 平 的提 高 , 国 际 接 但 与 ( 转第 17页 ) 下 5
CH NA MODE N MED Cl I R l NE 中 国 当代 医药 1 5 5
况 。分别 对 0 4个 月 ( ~ 包含 4个月 ) 的婴 幼儿 分 别采 用母 乳 喂养 、 人工 喂养 、 混合 喂 养方 式下 婴 幼儿 营养 发 育状 况 进
行 调 查 : 0 1 月不 同时 间添加 辅食 后 。 幼 儿营 养状 况进 行 对 比分 析 。 结 果 ≤4个 月 采用母 乳 喂养方 式 婴幼 对 ~ 8个 婴 儿 营养稍 差 的 比例 为 2 .2 采 用人 T喂 养 的营养 稍差 比例为 5 . %, 用混 合 喂养 的营养 稍差 的 比例为 2 . %; 43 %. 23 采 6 50 0 ≤4个 月添 加 辅食 的 婴幼 儿 营 养稍 差 的 比例 为 l% ,~ 0 4 6个 月 添 加 辅食 的 婴幼 儿 营养 稍差 所 占 比例 为 6 > %, 6个 月
其 营 养发 育最 有 利 。应 当积 极 向市 民宣传 科 学合 理 的婴 幼儿 喂 养方 式 , 以期显 著 提高 婴幼 儿 营养 发 育水 平 。
f 关键 词】婴 幼儿 ; 营养发 育 ; 养 方 式 ; 乳 喂 养 ; 喂 母 添加 辅食
【 中图分 类 号1 9 - 52 R1 【 献标 识码】 文 C [ 章编 号】1 7 — 2 0(0 2)6( ) 0 5 — 2 文 6 37 1 2 1 0 c一 15 0
伤严 重 的工 作人 员要 调 换工 种 , 以避免 产 生职 业性 耳 聋 。 【 考 文献】 参
婴儿期母乳喂养的研究进展

喂养方式对婴幼儿智力及行为发育的调查分析中发现 ,母乳喂养组 MI 、D Q、P D I 、MD I 指数均高于混合喂养组和人工喂养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P < 0 . 0 5 ) ; 母 乳喂养儿3 个月时 比较 活跃 ,尤其上 肢的活
食添加现状调查显示该市6 个月内母乳喂养率7 2 . 5%口 ] ,另有广东佛山
基 于母 乳喂养 的种 种好处 ,世界各国都 制定 了相应 目标计划 以期 提高 母乳 喂 养率 ,而 且近年 来 也确实 有所 提高 ,但 现状 依然 不容 乐 观 。就 我 国 目前 的母乳 喂养 现状 看 ,也 还有很 大改善 空间 。2 0 1 1 年8 月 ,国务 院颁布了 《 中国儿童 发展 纲要 ( 2 0 1 1 — 2 0 2 0 )》 ,提 出到2 0 2 0 年我 国0 - 6 个月婴儿 的纯母 乳喂养率达 到5 0%以上 的 目标。2 0 0 0 — 2 0 0 7 年全 国母乳 喂养 调查显 示 :北 京、上海 Ⅲ 、重庆 、长春 、呼和浩特等 城市母 乳喂养率超过9 0%。2 0 1 1 年 徐州市一项关于 婴幼儿喂方 式与辅
后 ,为满足其不断发展的营养需要,婴儿应获得营养充足和安全的
补充 食品 ,同 时继 续母乳 喂养 至2 岁 或2 岁 以上 。一直 以来母 乳 喂养 是 人 类喂养 首选 方 式 ,然而 随着 人类 文明 的进步 、经 济 的发展 ,妇 女 的社 会地 位不 断提 高 ,职业 女性 出现 了 ,哺乳 成为职 业女 性 的累 赘 。 与此 同时 婴幼儿 奶粉 的研 究 与生产 不断 发展 ,以及 奶粉 厂商 基 于 经济 利 益的大 肆宣 传 ,使得 喂养 方 式的选 择空 间更 大 了。还有 些 母 亲对 于母 乳喂 养 的错误 认识 和心理 因素等 都使得 母乳 喂养 受到 影 响 ,造成 近年来 母乳 喂养 率持 续 下降 。现将 有关母 乳 喂养 的益处 及 相 关影响 因素综述 如下 。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喂养的研究进展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早产儿喂养的研究进展摘要: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
由于其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不成熟,吸吮及吞咽协调能力差,各种消化酶供应不足,胃排空延迟,早期经常导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易发生呕吐、腹胀、胃滞留、胃食管反流、吃奶困难等。
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何促进早产儿喂养管理,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成为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的问题。
现将早产儿喂养管理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家庭参与式护理;早产儿;喂养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二孩”政策的实施及高龄产妇的增加,近年来早产儿的出生率正在逐年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早产是新生儿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早产儿的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率的35%。
为改善早产儿的预后以及出院后生活质量,加拿大专家提出了家庭参与式护理,即在患儿情况稳定后,经过初步培训的患儿父母进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承担患儿包括袋鼠护理、喂奶、洗澡等在内的全部非医疗性护理。
家庭参与式护理被证实可以有效缓解照顾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早产儿由于吸吮及吞咽功能较差,应加强喂养的管理,注意对溢奶、呕吐、呛咳及误吸的观察,避免胃潴留、腹胀、便秘、感染的发生,从而缩短从管饲喂养到经口喂养的时间。
喂养时,普遍认为床头抬高15°,可以减少胃食管反流。
因早产儿生长发育相对落后及自身个体化的差异,随着早产儿的逐渐成长,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和代谢发生着变化,早产儿的喂养管理有待于进一步个体化的完善。
应根据他们不同时期对营养素的需求不同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出个体不同的胃肠内喂养计划,更需要从入院到出院后连续的发展性照顾,进行有效的喂养管理。
出院后继续给予强化营养支持管理,由医生、护士、营养师对早产儿制定出院后个体化喂养指导性意见。
医务人员坚持长期随访,以不断完善喂养指导的干预方案。
目标是帮助早产儿达到理想的追赶性生长,减少并发症,改善远期预后。
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研究进展

研究进展2023-10-30CATALOGUE目录•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概述•饮食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饮食行为问题的心理社会因素•饮食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与效果评估•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参考文献01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概述定义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主要指儿童在进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应或不正常的饮食行为,如偏食、挑食、暴饮暴食、拒食等。
类型根据不同的表现和影响,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拒食、偏食、挑食、过度进食等。
定义与类型发生率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较为普遍,拒食、偏食、挑食、过度进食等行为在儿童中都有一定的发生率。
影响因素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如儿童自身的味觉、嗅觉、口腔感觉等生理因素会影响其进食行为;家长的喂养方式、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也会对儿童的饮食行为产生影响。
发生率与影响因素针对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问题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提供多样化的食物、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提供良好的用餐环境、家长引导和教育等。
预防措施对于已经出现饮食行为问题的儿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干预,如行为疗法、游戏疗法、家庭疗法等。
同时,医生或专业人士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帮助孩子逐步纠正不健康的饮食行为。
干预措施预防与干预措施02饮食行为问题的研究现状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偏好和饮食习惯对他们的营养状况和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详细描述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偏好和饮食习惯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
研究表明,儿童在幼年时期的饮食偏好和饮食习惯会延续到成年期,进而影响他们的健康状况。
因此,针对学龄前儿童的饮食偏好和饮食习惯进行研究,对于预防和治疗儿童期的营养不良、超重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词饮食偏好与饮食习惯VS总结词学龄前儿童的饮食限制和过度喂养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对其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影响。
要点一要点二详细描述近年来,学龄前儿童的饮食限制和过度喂养问题日益突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婴幼儿早期喂养行为研究进展摘要】婴幼儿喂养行为包括婴幼儿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婴幼儿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
根据喂养者和婴幼儿的相互关系,不同研究者将喂养行为区分为不同类型,控制性喂养可表现为提示、奖励、惩罚等形式, 独裁型特点是喂养者完全决定儿童进食的时间与食物的种类、数量,却忽视儿童对食物和能量摄入的自我调节能力。
喂养行为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文化因素,喂养者的喂养知识和态度,同时喂养行为也影响了儿童营养状况、社会情感的发展和进食行为。
本文还阐述了喂养行为的评估方法,通过干预喂养者的喂养行为,降低和控制婴幼儿的营养失衡率,进一步推动儿童健康发展。
【关键词】婴幼儿喂养行为【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349-02婴幼儿喂养行为包括婴幼儿食物的制备行为、喂养时喂养者的行为,接受喂养时婴幼儿的行为、喂养的环境等一系列复杂的行为[1]。
它与儿童的营养状况、进食行为等密切相关[2]。
喂养行为受到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态度、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
长期不适宜的喂养行为,将造成喂养-营养失平衡,导致儿童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与小儿认知和社会心理的发展也密切相关,因此婴幼儿早期喂养行为已成为儿童营养、心理行为研究者和儿童保健医生关注的热点。
国内外研究者从喂养行为的类型、对婴幼儿健康的影响、喂养行为的测量评估、影响因素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
1.喂养行为的类型喂养时喂养者和婴幼儿的相互关系,是重要的喂养行为因素,它包括喂养者对婴幼儿的鼓励、帮助、监督和保护,以及两者的相互影响与情感交流。
根据喂养者和婴幼儿的相互关系,不同研究者将喂养行为区分为不同类型。
Brich根据喂养者对婴幼儿控制的水平,描述了3种喂养行为:高度控制型、自由放任型和积极反应型[3]。
Nicklas把喂养行为划分为独裁型、权威型和许可型[4]。
Bentley在Birch研究基础上发展为4种喂养行为:强迫型、限制型、纵容型和反应型[5]。
而Sheryl等则根据要求和反应两个因素的水平,将儿童喂养行为区分为另外4种类型:独裁型、权威型、纵容型和其他类型[6]。
这些对喂养行为类型的划分虽有所不同,但含义上相互交叉重叠。
控制性喂养可表现为提示、奖励、惩罚等形式,包含限制进食和强迫进食两方面因素。
独裁型喂养行为含义上与高度控制型、强迫型喂养行为接近,特点是喂养者完全决定儿童进食的时间与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却忽视儿童对食物和能量摄入的自我调节能力。
2. 影响喂养行为的因素2.1社会文化因素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种族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法国,父母帮助儿童学会吃成人食物,不允许儿童在两正餐之间吃零食;对于挑食的儿童,不推荐替代食物[7]。
而在美国家庭中,食物的选择是以儿童为中心,父母控制少,尊重儿童的挑食行为,在早餐和午餐时间,美国的高加索母亲比美籍非洲母亲和西班牙母亲更多采用配额方式限制儿童的进食[8]。
在西班牙本土和拉丁美洲国家放纵型喂养是主要喂养方式,而在尼日利亚高度控制型喂养则很普遍[9]。
在中国城市家庭中喂养者较多地用食物奖励儿童的好行为、惩罚或敦促儿童改变不良行为。
2.2 喂养者的喂养知识和态度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态度和喂养行为有确定的联系[10]。
认为自己孩子超重或有超重危险的父母更有可能采取限制型喂养,而认为自己孩子太瘦的父母则努力尝试让儿童吃得更多些。
Baughcum等发现,如果母亲认为婴儿胖才是健康和成功喂养的标志,总是害怕婴儿没有吃饱,就会过早添加固体辅食[11]。
喂养者可能由于缺乏对正常儿童进食习惯或特殊发展需要的认识,导致喂养关系中的不良冲突。
例如喂养者对婴儿对食物的“厌新”缺乏认识,采取强迫进食,或将婴儿表示讨厌的食物,不再作为辅食添加的选择,均对儿童食物选择和能量摄入有副作用[2]。
调查显示婴幼儿进食的状态和母亲的职业有关,拒吃时家长的耐心与母亲的文化程度有关。
2.3儿童的体重情况喂养是一个相互过程,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可以影响儿童的体重,同时儿童的体重状况也影响着喂养者的喂养行为。
Lynns等发现BMI高的男童父母比BMI低的男童父母较少地强迫其进食[12]。
父母过分地关注儿童的体重,往往采取控制型喂养来预防儿童超重。
这种喂养行为与基因遗传相互作用将促使儿童进食问题和儿童早期肥胖的发展。
2.4其他因素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父母采取不同的喂养方式。
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父母多采取控制型喂养,限制甜点和饮料,强迫定时定量吃水果和蔬菜。
而社会经济条件较差的父母更多关注儿童是否有充足的食物,不特别限制和规定食物的选择和摄取。
家庭中不同的喂养者的喂养行为是不同的,Engle观察发现母亲比其他喂养者更明显地喜欢鼓励儿童进食。
在中国,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更多地表现出促使儿童过度进食。
此外喂养者的喂养行为还受喂养者童年的进食经验影响,喂养者往往依据童年被喂养的情形来喂养自己的孩子。
3. 喂养行为和儿童健康的关系3.1喂养行为与儿童进食行为 Myles等人的研究显示儿童的进食行为受父母喂养行为的影响,尤其是限制性喂养行为。
父母限制儿童吃含高脂肪和糖的食物,反而会增强儿童对这些食物的注意和选择。
当没有任何限制的情况下,儿童会更多地消耗这些食物[3]。
喂养者通过恐吓、体罚等方式强迫儿童进食,会使儿童憎恨食物,并可能造成挑食或使挑食变得更严重[4]。
3.2喂养行为与儿童营养状况喂养行为是儿童能量摄入和能量需要之间的基本联系,它通过影响儿童食物选择和能量摄入来影响儿童的营养状况[5]。
Birch等发现父母强迫儿童进食,可影响儿童体重,和女童以后的肥胖有关[12]。
父母控制性喂养通过限制进食来控制儿童体重,但过度控制却会使儿童丧失对能量摄入的自我控制能力,导致体内脂肪高度储备,从而间接影响儿童肥胖的发展[3]。
3.3喂养行为与儿童社会情感喂养行为不仅影响儿童的体格健康,也影响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13]。
Baumrind研究显示在权威性喂养下,儿童表现出自信,社会反应性强,具有高度的责任感以及自我控制能力[14]。
在喂养过程中,喂养者努力营造一个安静、良好的喂养环境,不忽视和压制儿童对食物的兴趣,让儿童感觉安全可靠、爱和尊重,这对于儿童的自我和社会感知能力发展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4. 喂养行为的评估4.1观察法和访谈法评估观察法和访谈法是喂养行为的定性研究方法。
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和标准情景观察,自然观察是指在家庭环境中直接观察一次进餐过程或连续两次进餐过程中喂养者的喂养行为。
观察资料的收集依赖于研究人员的直接观察记录以及录像设备,如Kathryn等观察研究幼儿换乳期的喂养行为[15]。
此种方法为喂养行为研究的基本方法,可直接收集喂养行为的表现形式。
标准情景观察是在特定的实验环境中,要求儿童和喂养者或只有儿童,按照设计的程序完成一次进餐。
整个进餐过程被录制,研究人员不直接参与观察。
如Laesslel等人在实验室内观察研究父母对儿童进食行为的影响[7]。
此种方法更为科学,具有可比性,但收集的行为表现有限。
访谈法包括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
研究人员与喂养者面对面交谈,可以深入了解喂养者的喂养知识、态度。
在研究中常和行为观察法联合应用[15]。
4.2量表评估喂养行为量表是测量喂养行为的常用工具,是定量研究方法。
喂养行为量表多为自评量表,具有简单、易于操作的特点。
早期量表包括:婴幼儿喂养观察评分量表(NursingChildAssessmentFeedingScale,NCAFS),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8]。
进餐时间观察表(MealtimeObser vationSchedule,MOS),用来评估喂养中父母和儿童的相互作用。
此后国内外研究者相继开发了许多喂养行为量表,涉及儿童各个时期,广泛地应用于儿童早期喂养研究领域。
这些量表有的基于某种理论框架建立,研究不同类型喂养行为的特点、影响因素,如Caregiver'sFeedingstylesQuestionnaire(CFSQ) 、InfantfeedingstyleQuestionnaire(IFSQ)[9]。
有的量表侧重于儿童后期超重、肥胖以及与肥胖倾向可能有关的喂养行为和认知。
此外还有针对喂养行为中控制因素及其影响结果的父母控制量表(Parentalcontrolscale)[10],用于测量喂养者积极喂养行为的ActivefeedigScale[11],用于研究3岁以下喂养困难儿童喂养行为的喂养量表(Feedingscale)[12]等。
如上所述,国内外已经从不同方面开展了婴幼儿早期喂养行为研究,但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和统一,,通过干预喂养者的喂养行为,降低和控制婴幼儿的营养失衡率,因此进一步推动儿童早期喂养行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1].Patrice LE. Care and Nutrition:Conceptes and Measurement.WofidDevelopment,1992,27(8):1309-1337.[2].黎海芪. 感知觉、行为发育与儿童进食.中华儿科杂志,2003.41(5):390-394.[3].Birch LL, Fisher JO. Appetite and eating behavior in children. Pediatr Clin North Am, 1995, 42: 931-953.[4].Nieklas, T. A. Baranowski, T,Baranowski, J et a l Family and child – care provider influences on preschool childrens from juice, and vegetable consumption. Nutrition Reviews, 2001 (7): 224-235.[5].Sally Ann Lederman, Sharson R. Akabas, Barbara J. Moore. Summary of the presentations an the conference on Preventing Childhood Obesity, December 8, 2003. Pediatrics, 2004, 114 (4): 1146-1173.[6].Sheryl O. Hyghes, a, Thomas G. Powerb, Jennifer Orlet Fishera et a l Revis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 parenting styles in a child-feeding context, Aooetite, 2005, 44: 83-92.[7].Rolland – Cachera MI t, Castetbon K, Amault N et a l Body mass in dex in 7-9-y-old Frerh children: frequency of obesity, over-weight and thinness. Int J Obes Relat Metab Disord, 2002, 2, 1610-1616.[8].Faith M. S..,Heshka S., Keller K.L. et a l Matemal-child feed pattens and child body weight findings from a population – based sample. Archives of Pediatrics and Adolescent Medicine, 2003, 157:926-932.[9].K.H.Hart, A.Herriot, J.A.Bishop et a l Promoting healthy and exercise pattems amongst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a qualitative vestigation of parental perspectives. J Hum Nutr Dietet, 2003, 1, 89-96.[10].Marcia Nahikian – Nelms. Influential Factors of Caregiver Behavior Mealtime: A Study of 24 Child – care Programs. J Am Diet Assoc 1997, 97: 505-509.[11].Lynns. Brann, Jeand. Skinner. More Controlling Child – Feed Practices are Found am cg Parents of Boys with Average Body Mass Index Compared with Parents of Boys with a High Body Mass Index Am Diet Assoc, 2005, 105: 1411-1416.[12].Birch LL, Davison Irk. Family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ing developing behavioral controls of food intake and childhood overweight Pediatr Clin North Am, 2001, 48: 893-907.[13].Birch LL, Fisher JO. Appetite and eating behavior in children. Pediatr Clin North Am, 1995, 42: 931-953.[14].Engle PL,Zeitlin M.Active feeding behavior among Nicaraguan one-year-old[J] jNutr,1996,126:1808-1816.[15].Sheryl O. Hyghes, a, Thomas G. Powerb, Jennifer Orlet Fishera et a l Revisting a neglected construct: parenting styles in a child-feeding context, Aooetite, 2005, 44: 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