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重要性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它不仅考验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还考验学生的文化素养。
在学习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主要学习内容主要学习内容包括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词汇、句式和翻译技巧。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翻译大量的文言文材料,掌握文言文的基本知识和翻译方法。
学习注意事项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翻译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忽视语法和词汇的学习,这是翻译的基础。
2.要多读多翻译,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
3.要有耐心和毅力,文言文翻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的练习和积累。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学习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1.分类记忆法:将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式进行分类,分别记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2.对比学习法:将文言文和现代文进行对比,看看两者之间的差异和联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特点。
3.翻译练习法:通过翻译练习来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可以从简单的开始,逐渐增加难度,这样可以让学生逐渐掌握翻译的技巧。
中考备考技巧在备考中考时,学生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模拟练习:多做模拟题,熟悉中考的题型和难度,这样可以更好地准备考试。
2.重点复习:重点复习自己的弱点,比如语法和词汇,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
3.合理安排时间:合理规划学习时间,保证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练习。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以下是一些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创造学习环境:在安静的环境中学习,避免干扰和打扰。
2.多种学习方式:结合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
3.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自己的学习进度,看看自己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如果没有,要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和策略。
```plaintext第二篇范文:以具体例题为主题的教学方法应用以“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训练”为例,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运用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具体的教学问题。
初中课外文言文翻译练习100篇 (含译文)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含译文)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翻译: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翻译: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1翻译: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案例集锦(二)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案例集锦(二)11刘氏善举刘某某是某一个乡里的寡妇,生养有一个孩子。
她白天在田间耕作,晚上点着烛火在织机上纺织,一年到头都是这样。
邻居中有穷困的,她总是能够拿一升一斗的粮食周济他们。
偶尔有没有穿的,她就拿自己的衣服送给他们,乡里的人都说她太好了。
然而她的儿子不理解,心里很有怨言。
母亲就告戒他,说:对别人做好事,是人的本分,哪一个人没有急窘的事情遭遇呢?母亲死后三年,刘家遭遇大火,房屋衣物都被烧毁,乡邻们都主动地给予他们衣物,并且为他们砍树建造房屋,这都是念刘寡妇的情呀。
到这时刘寡妇的儿子才明白善举的作用。
12砚眼明朝有一位陆公庐峰,在京城等待朝廷任用。
曾经在市集上遇到一块上好的砚台,价格有争议没有定。
已经到了官办的旅馆了,差使仆人前往,用一两银子买下砚台后回来。
仆人拿着砚台回来了,陆庐峰对它不像原来的砚台感到惊讶。
仆人说是这个砚台。
陆庐峰说:先前者砚台有八哥眼,为什么现在没有了?仆人回答说:我嫌它有一点凸,路上遇见石工,幸亏有剩余的银两,叫他打磨使他平整。
陆庐峰大为惋惜。
13一箧磨穴砚古时候有个学习书法的人,自以为学成了,告别师父离去。
师父说:我有一箱东西,不想送给其他人,希望安放在某山下面。
那个人接受了,由于东西封条封得不是很牢,于是就打开来看,箱子中都是些磨出洞的砚台,几十枚,才知道是师父从前用过的。
顿时觉得十分惭愧,于是返回继续学习,直到使那书法精通。
14.唐临为官唐临,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是北周内史唐瑾的孙子。
他的祖先从北海迁徙到关中。
唐临的伯父唐令则,开皇(隋炀帝)末年担任左庶子(官职名),因为讨好太子杨勇被处死。
唐临少年时和哥哥唐皎都有名声。
,掉出京城担任万泉县县丞。
县里有犯轻罪的囚犯十多人,赶上晚春下雨,唐临请示县令释放了他们,县令没有准许。
唐临说:您如果有所担心,我甘愿承担所有责任。
县令因此让囚犯暂时回去,唐临召集囚犯让他们回家耕种,并和他们约好期限,到期就回到监狱。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一、原文及翻译(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3)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的时候立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不为外物所迷惑;五十岁的时候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时能随心所欲,却不会逾越法度规矩。
”(4)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5)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而无所适从。
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有疑惑。
”(6)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
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8)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初中语文 短小文言文翻译训练(含答案)

考前 精短文言翻译训练精短 精选 精练1东安一士人善画,作鼠一轴,献之邑令。
令初不知爱,漫悬于壁。
旦而过之,轴必坠地(6),屡悬屡坠。
令怪之,黎明物色,轴在地而猫蹲其旁。
逮举轴,则踉跄逐之。
以试群猫,莫不然者。
于是始知其画为逼真。
2.何 充王含作庐江郡(1),贪浊狼籍(2)。
王敦(3)护(4)其兄,故(5)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6)称之。
”时何充为敦主簿(7),在坐正色(8)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9)。
”敦默然。
旁人为之反侧(10),充晏然(11),神意自若(12)。
(摘自《世说新语》)3.悦 谀粤令(1)性悦谀(2),每布一政(3),群下(4交口赞誉,令乃(5)欢。
一隶(6)欲阿(7)其意,故(8)从旁与人偶语(9)曰:“凡居民上者(10),类(11)喜人谀,惟(12)阿主(13)不然,视(14)人誉篾如(15)也耳。
”其令耳之(16),亟召吏前(17),抚膺高蹈(18),加赏(19)不已,曰:“嘻,知余心者惟汝,良吏哉!”自是(20)昵之有加(21)。
(摘自《应谐录》)4.吝啬老人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侵晨而起,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
或人从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自堂而出,随步辄减,比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
寻复嘱云:“我倾家瞻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货财充于内帑矣。
(摘自《笑林》)5.争雁昔(1)人有睹雁翔者(2),将援(3)弓射之,曰:“获则烹(4)。
其弟争曰:“舒雁(5)烹宜(6),翔雁燔(7)宜。
”竞斗而讼(8)于社伯(9)。
社伯请剖雁,烹燔半焉(10)。
已而(11)索(12)雁,则凌(13)空远(14)矣。
(选自《应谐录》)6.齐人乞食(见课本)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1)者。
其良人(2)出,则必餍(3)酒肉而后反(4)。
其妻问所与饮食者(5),则尽富贵也。
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6)来,吾将瞷(7)良人之所之也。
初中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汇总与专项训练-《诫子书》

《诫子书》知识点汇总讲解+专题训练一、原文及翻译【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澹(dàn)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译文】君子的操行,心绪宁静来加强修养,生活节俭来培养品德。
不把名利看淡就不能明确志向,不平心静气就不能实现远大目标。
学习必须静下心来,才干须要勤学苦练。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立志就不能完成学业。
过度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龄同时光一起飞逝,意志同日月一起远离,于是变成了枯枝落叶,大多不能融入社会,悲伤地居守偏僻简陋的房屋,(悲叹)又怎么来得及呢?二、重点字解释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书:书信。
诫子书:即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导的信。
夫(fú):段首或句首发语词,引出下文的议论,无实在的意义。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
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澹(dàn)泊:也写“淡泊”,不追求名利。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须:必要、一定要。
广:使……增广。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
淫慢:过度懈怠。
淫:过度。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
年:年龄。
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三、中心赏析(1)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
“静以修身”强调内心宁静对个人品德修养的重要作用,“俭以养德”强调物质生活的低要求对个人品德修养的关键作用。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初中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文言翻译

文言文阅读专题(二)文言文翻译(一)翻译原则翻译原则:信·达·雅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信”“达”“雅”它是由我国清末新兴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的,他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信”指意义不悖原文,即是译文要准确,不偏离,不遗漏,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
例:①是可忍,孰不可忍:错误翻译:是可以忍啊,这谁不能忍?正确翻译:如果这样的事情都可以被容忍,还有什么是不能容忍的。
形容不可容忍到了极点。
如果连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忍心去做。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错误翻译:“死去的这个人好像我的丈夫,不管白天黑夜都很像”正确翻译:时光像河水一样流去,日夜不停③以头抢地耳。
错误翻译:用头去抢草地上的木耳?正确翻译:用头撞地之意④(老翁)年逾八旬,卒。
错误翻译:(老翁)年龄过了八十岁,去当兵了。
正确翻译:(老翁)年龄超过八十岁,去世了。
⑤屠以后断其股,亦毙之。
正确翻译: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腿,也杀死了这只狼。
错误翻译:屠户从后面砍断了自己的大腿,也死了……(二)翻译“六字法”1.留“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器物名、度量衡单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删“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有的文章在句子的结尾会有一些语气词,它的作用是增强语气,这样的词语我们就可以不翻译。
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还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性词语、句中表停顿的词、个别连词等。
例: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靠近溪边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酿酒,泉水清洌酒色香醇。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语句翻译试卷.

初中语文重点文言文语句翻译《论语十则》1、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令作诗不能称chân前时之闻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泯然众人矣4.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5.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1.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xâ玩焉。
2.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4.莲之爱同予者何人5.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5、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2.青树翠蔓wàn蒙mãng络摇缀参cēn差cī披拂。
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4.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lâ。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如鸣佩环心乐lâ之。
1.念无与为乐者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我惟独喜爱莲从河沟或池塘里积存 的污泥中长出却不沾染(污秽)。
• 例3.广州市05年中考题: “夫”:发语词,无义不译。
• (1)\夫战,勇气也。 • 译:作战,要靠勇气。
3、换(替换法)
把古文中的单音词换成现代 汉语的双音词和把通假字替换 为本字等。
①单音实词对译成双音实词。
2、注意词类活用现象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名作状
译: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另一只像 狗一样坐在屠夫的面前。
意动用法
②邑人奇之 译:同县的人对此感到很诧异。
使动用法
③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没有奏乐的声音扰乱我的耳朵, 没有官府的公文使我身体劳累。
总结
文言语句重直译, 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 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 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 领会语气重流利。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翻译的方法。
例1、09年广州中考题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做太守。
2、删(删减法)
如发语词、衬字(如音节助词、 结构倒装的标志、同义连用及偏 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不需要翻 译的文言虚词可以删除。
“之”:插入主谓间,取消独立 性
清晰地誊写到答案卷上,不写繁 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译:只求能在乱世中暂且保全性命, 不奢求在诸侯面前有什么名气。
5、补(增补法)
原句中有省略、某些活用 词、量词等需补充有关内容, 再进行翻译。
1、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 语和介词等。
例8、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必以(之)分人
译文: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 享受,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 不遗漏、不增译。
达: 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
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 语病。
雅: 就是优美,即要求译文语句规范、
得体、生动、优美。
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
1、逐字对译,字字落实。 2、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
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翻译要求
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要注 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 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 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
文言文翻译题的启示
• 采分点——关键词语、重要语法现象 A.积累性的:重要实词(一词多义、通假字、
意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
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 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 和原文一致。
五、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
留 删 换 调 补
字
1、留(保留法)
保留古今意义相同的专有名 词,如国号、年号、帝号、 官名、地名、人名、朝代名、 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 等。
例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不要强加 给别人。
②通假字的替换成本字。 例5、为天下唱 唱通“倡”首发(发出号召) 译文:向天下人发出号召
4、调(调位法)
调即调整,倒装句需要把它 按正常语序调整好后再翻译。
例6、微斯人,吾谁与归? • 译文:没有这些人,我和谁一道呢?
例7、广州市02年中考题状:语后置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备战2015年中考
一、古文翻译得分现状
班级
一模
2班
1.5
5班
1.24
广州市平均 分
2014年中 考平均分 ?
?
2.64
一、经典回放
2014年中考广州卷:《陈涉世家》
• 10.把“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三、文言文翻译的标准
信: 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
古今异义) 常用虚词 固定结构 B.规律性的: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 直译——一一对应,字字落实 • 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言文翻译的步骤
审 审清采分点,即两类考点。
↓
切 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逐字
↓ 翻译。
连 按现代汉语语法习惯将逐一解释出
↓ 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写 逐一查对草稿纸上的译句后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