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试题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必会50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必会50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必会50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答题必会50题1.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在学习要求,生活环境,社会活动都有变化的大学中首先要认识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要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学会过集体生活也要独立:要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树立独立生活的意识。

虚心求教,细心体察。

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实力新的学习理念。

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

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

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培养优良的学风。

勤奋。

严谨。

求实。

创新。

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这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学科。

意义:(1)有助于当代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

(2)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知识基础。

(3)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方法:注重学习科学理论。

注重学习和掌握高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的基本知识。

3.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及重要意义的理解?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解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重要意义;是党在思想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社会方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思想理论基础,是激励全民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维系全民族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

《思想道德修养》试题库一、填空1、人的学习具有社会性特点、主动性特点、继承性和创造性特点。

2、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特点、自主性特点、实践性特点和创造性特点。

3、一般来说,知识结构有“塔式知识结构”、“网络式知识结构”和“T型知识结构”三中模型。

4、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5、中国传统的人性学说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孟子为代表的“性善论”,以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性三品说”。

6、人的自然属性与动物的自然属性一样,主要表现为食欲、性欲、生存欲三个方面。

7、人的道德性是人性的核心和最本质的部分。

8、关于修养的重要性,儒家认为,“一切皆以修身为本”。

9、关于修养的目的,儒家认为,修养的根本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10、关于修养的境界,儒家追求“圣人”、“君子”的境界。

11、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态度,我们应该学习了解,把握要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综合创新,古为今用。

12、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认为,掌握了关于“道”的规则就是“德”,“德者,得也”,这样可以“外德于人”,即“以善德施于别人,使众人各得其益”;又可以“内德于己”,即“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各得其益”。

13、道德具有普遍性特点,具有非强制性特点,具有内化性特点。

14、道德具有调节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导向功能。

15、道德的评价形式主要有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三种形式。

16、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18、社会公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二是在公共场所中处理人群关系的一般准则。

19、中国传统家庭道德中的孝,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恭顺,即“孝顺”,另一方面是指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即“孝敬”。

20、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要求是“五爱”,即“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

21、关于价值,从客体方面讲,价值就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从主体方面讲,价值就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性。

大学思修考试选择题目及答案

大学思修考试选择题目及答案

大学思修考试选择题目及答案
1.在哲学思考中,思维是指: A. 人类的智力活动 B. 物质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C. 抽象的思维过程 D. 意识的呈现形式
答案:A. 人类的智力活动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命题是: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D. 实践是对客观世界的能动改造
答案:B.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是: A. 动态性 B. 实用性 C. 社会性 D. 生产力
答案:A. 动态性
4.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论是: A. 实践 B. 辩证法 C. 唯物史观 D. 革命斗争
答案:B. 辩证法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 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 C.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平衡 D. 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答案:C.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平衡
6.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建构的世界观是: A. 唯物论世界观 B. 唯心论世界观 C. 辩证法世界观 D. 科学世界观
答案:A. 唯物论世界观
7.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 A. 唯物辩证法 B. 阶级斗争理论 C. 功利主义 D. 社会主义
答案:A. 唯物辩证法
8.。

最新精选大学《思修》期末完整版考核题(含答案)

最新精选大学《思修》期末完整版考核题(含答案)

大学期末思修考试2019最新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实践证明:我们人民的团结,社会的安定,民主的发展,国家的统一,都要靠()A、共产党的领导B、大胆畅想美好未来C、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D、全面继承中国传统文化2.甲深夜持刀抢劫了一妇女的钱包,钱包里有3000元钱和一张身份证。

甲从身份证得知被抢的人是自己的同事。

第二天,甲将钱包归还给了被害人。

甲的行为是( )A.犯罪中止B.犯罪预备C.犯罪既遂D.犯罪未遂3.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BCDA.全人类的要求 B.历史的必然要求C.人民的殷切期盼 D.大学生的成才目标4.(A)是人才素质的灵魂。

A德B智C体D美5.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中华民族富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

爱国主义是(ABCD)A.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B.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C.全国各族人民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D.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6.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更有特殊之处。

包括()A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 B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C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 D理由必须是对双方都有利的7.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AD )。

ABCD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代理终止( ACD )。

A 代理事务完成B 被代理人死亡C 代理人死亡D 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二、单选题9.“琴瑟和谐”体现的是家庭美德中的()。

(标准答案:B)A. 尊老爱幼B. 夫妻和睦C. 男女平等D. 邻里团结10.对竞争与合作关系,理解正确的是()A. 从本质上讲,两者是对立的B. 两者相互统一,相互伴随C. 竞争阻碍了合作的广度和深度D. 合作削弱了竞争的实力三、多选题11.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______。

(正确答案:ABC))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尊法守法12.当代大学生应树立的崭新形象包括 (标准答案:ABCD)A. 理想远大、热爱祖国B. 德才兼备、全面发展C. 追求真理、善于创新D. 视野开阔、胸怀宽广13.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标准答案:ABCD) A. 献身于社会主义建设B. 献身于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C. 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D. 献身于促进国家和平统一第3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14.实施《治安管理处罚法》时要遵守的原则()。

思想道德修养考试试题

思想道德修养考试试题

思想道德修养考试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心理健康:2.人性:3.人生价值:4.民族自豪感:5.理想:6.人际交往: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是什么?2.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3.心理健康对大学生成才有何影响?4.中华民族有哪些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大学生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5.理想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请结合当前许多大学生的个人理想,谈谈如何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2。

案例:2000年12月13日,北京某报刊登了一篇大学生高学历低规范,引人深思的文章:时至今日,居然还要把上课不迟到、不随地吐痰、买饭不加塞、等车要排队等这些对小学生的行为要求,写进了北京某名校的班规中。

这看来是个讽刺,实际上这是非常实事求是的报道。

有记者到某高校的宿舍楼采访,刚走进楼道没多久,突然从一室内泼出茶水浇到记者身上,又走了几步,一团废纸正好砸中记者,更不用说楼道里挂满了湿衣服,水房放肆的歌声,厕所的浓臭,这些实在使人怎么都感觉不到是大学生的宿舍楼。

吃饭的时候,谁挤得最厉害,谁就能先买到,经常是几十个人蜂拥而上。

随地吐痰、乱扔烟蒂、厕所不冲等现象,在大学校园也司空见惯了。

除了上述所讲的之外,一些大学生最大的毛病是不想成为一个和谐的社会人,只想追求名与利和个人的成就。

其次就是不懂生活,缺少独立的能力。

大学是培养成熟社会人的教育场所,大学生有义务为社会整体的和谐与进步尽到责任。

试论: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加强自我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综合试题(三)附加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综合试题(三)附加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综合测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1、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D)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A.自我与他人B.索取与享受C.劳动与创造D.贡献与索取2、人生目的是指人(B)的观点和主张,是人生的根本愿望和目标。

A.为什么竞争B.为什么活着C.为什么辛苦D.为什么忙碌3、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A)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现实可能性B.必定实现性C.超越客观性D.历史必然性4、信念是(B)的融合和统一A.认识、情感和理想B.认识、情感和意志C.认识、态度和意志D.态度、情感和理想5、为人民服务低层次的要求是(A)A.人人为我,我为人人B.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毫不利己、专门利人D.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6、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D)A.人道主义B.尊老爱幼C.利己不损人D.为人民服务7、张某在遗嘱中指明将与妻共有的房屋和存款交由长子继承,张某去世后,其长子依遗嘱要求继承房屋和存款,其母和妹妹不同意,因此(C )A.张的长子可依遗嘱继承财产 B.遗嘱无效C.遗嘱部分无效 D.张某的遗产应由其妻一人继承8、法律规定应为胎儿保留遗产份额,胎儿出世后不久去世,为其所留份额(A)A.由其母继承 B.在原被继承人的继承人中重新分配C.由其母和祖父母继承 D.由其母和兄姐继承9、人生价值的根本内容是以(D)的关系为实际内容的人与人之间的价值关系A.自我与他人B.索取与享受C.劳动与创造D.贡献与索取10、处于核心地位的理想类型是(B)A.生活理想B.社会理想C.道德理想D.职业理想二、多项选择题1、理想(AC)A、是指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B、是幻想C、既高于现实,又来源于现实D、是远离现实的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E. 理想是空中楼阁2、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意思是(ABD)A、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不一致的B、顾全大局C、集体利益代表着全体成员的利益D、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E.个人利益要绝对服从集体利益3、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关系是(ABE)A世界观包含人生观B.世界观决定人生观C.人生观决定世界观D.具有唯心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不一定就是完全不正确的E.具有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不一定就是正确的4、理想的内容包括(ABC)A.生活理想B.职业理想C.道德理想D.社会主义共同理想E.共产主义理想5、制定的行为是行政机关行政立法行为(ABC)A.行政法规B.行政规章C.地方规章 D.法律E.村规民约6、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有(ABCD)A.主体合法 B.权限合法C.程序合法D.内容合法E.客体合法7、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ABC)A.年龄适应的民事活动B.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C.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D.人格、身份相适应的民事活动E.体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8、《民法通则》中规定的法人类型有(AD)A.企业法人 B.法人合伙式联营 C.个人合伙D.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E.个体经营户9、科学人生观应当(ABD)A.代表人类社会进步B.符合时代的需要C.以自我实现为目标D.以天下为己任E.以自我设计为中心10、人生目的的作用有(ABC)A.动力作用B.激励作用C.导向作用D.规范作用E.强制作用11、理想是(BDE)A.人们的主观意志B.社会存在的反映C.想当然D.在实践中形成的E.是否为社会的大多数人谋利益12、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信念来维持,通过(ABC)方式起作用。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2018版)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教2018版)期末考试试卷附参考答

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卷一、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理想信念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什么重大意义?2. 在新时期,怎样做一个忠诚坚定的爱国者?3.简述人生目的的内含,以及它在人生观中的地位?4.简述我国宪法的特点和原则?二、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 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如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2.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有哪些?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1.小张和小刘是某高校一年级的两位同学,小张来自偏僻的农村,考入大学是他第一次走进大城市。

面对其他同学,小张总有一种自卑感,为了不被他人瞧不起,小张就尽量避免同其他人交往,结果,同学们都觉得他很“怪”,慢慢地也与他疏远了,小张为此很痛苦,不知如何是好。

而小刘则出身于干部家庭,优越的环境,使得他从小就“个性”十足,进入大学以后,他仍然“保持本色”,从不顾忌别人的感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为此也得罪了一些同学,有同学觉得小刘太以自我为中心,“太狂”,不愿同他交往。

小刘觉得很委屈,因为他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恶意。

问:以上是两位大学新生进入大学后不久的心理感受,请你谈谈他们存在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加以解决?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 2021年2月18日,22岁的大学毕业生小林被某单位聘用,单位与其约定先试用一个月,试用期间月工资1000元,如果双方觉得合适,可以签订3年期的正式劳动合同,工资待遇不低于3000元。

但是,4个多月过去了,单位领导并没有表示对小林工作有什么不满意,可是始终没有给小林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办理正式的转正手续,小林觉得特别委屈,又不敢提出抗议,害怕因此失去工作岗位。

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单位应该在什么时候同小林签订劳动合同?(7分)(2)试用期满后,单位同小林签订了劳动合同。

《思想道德修养》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第一章习题与参考答案

第一章大学是人生发展的新阶段一、简答题1.大学新生在环境适应中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2.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有哪几方面3.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4.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5.简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6.确定大学培养目标的依据是什么7.面向21世纪中国大学的培养目标8.大学生成才需要正确处理哪几个关系9.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10.创业精神的行为特征11.什么是心理健康12.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13.人的心理健康包括那些方面14.加强自我心理调节,提高心理素质的主要方法有二、论述题1.有人说大学教育的关键在于校园文化的熏陶,你对所在大学校园文化氛围印象如何?你准备怎样利用这种氛围塑造自己?2.参考视频“杨振宁与陈佳洱谈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的关系”,讨论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校学习期间应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3.思考大学阶段学习的特点与中学有那些不同,你怎样定位自己的学习目标?4.本院、本系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应当如何改进?在目前还不能及时、全面地改进之前,你自己怎么办?5.说大学新生的面前“一无所有,但又拥有一切”,你觉得这话矛盾吗?为什么?6.参考漫画《有些人一生追求最多的,可能是最不需要的东西》,认真思考自己来到大学,你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能要到什么,要不到什么?应该先要什么,后要什么?三、材料分析题根据以下三段材料思考问题,写一篇研究论文。

材料1:某专科学校一位女生仅仅因为晚上自习回来,寝室同学没有开门,第二天就买了两公升汽油倒在寝室的地板上,用蜡烛点燃,酿成火灾……;近年来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引发的休学、退学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呈上升趋势。

这一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

——《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06日材料2:伴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竞争机制被引入日常生活中,人们长时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1、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中的“两课”是指(2)。

2、在思想道德学习中,以(3)为主线,大力加强(2)和(1)以及(1)。

3、思想道德修养课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1)。

4、贯穿社会主义一切道德规范、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的一根主线是(1)。

5、(1)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6、与中学相比,大学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在(4)等几个方面。

7、目标对人的行为有(3)种作用。

8、(1)是各种素质的核心、灵魂。

9、学校培养目标的确立是以(1)为根本依据,以(1)为理论依据,以(1)为现实依据。

10、(1)是成才的核心和关键所在。

11、智能结构包括(5)等几种基本要素的不同组合及作用。

12、(1)是高尚道德品质和科学人生观重要体现。

13、(1)是当今时代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14、成功交往的心理素质包括(4)等。

15、(1)是增进人际吸引力的重要方法。

16、(1)是人际交往最好的润滑剂,是搭建和谐人际关系最好的桥梁。

17、(1)的培养对于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

18、(1)是事业成功的土壤。

19、(1)是制定合作规则的出发点之一。

20、(3)是建立友谊的基础。

21、(1)是各类友谊的共性之一。

22、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告诫世人把友谊建立在(4)上。

23、友谊需要(1)去护理。

24、爱情的核心要素是(1)25、(1)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点,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26、(1)是维系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27、(1)构成了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28、人区别于宇宙其他存在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的存在和活动具有(1)。

29、实践人生,实际上就是一个(1)的过程。

30、“人是什么”的问题的核心是说明(1)。

31、人性是指人的一般性、共性,即人的(1)。

32、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关键是(1)。

33、社会关系可以分为(2)。

34、个体的独立性是以(1)为基础的。

35、个人作为独立主体的最基本原因在于个人的实践具有(1)和(1)。

36、(1)决定了个人主观世界和个体利益的独特性。

37、(1)是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

38、在实际生活中,人生目的具有(3)。

39、为人民服务的本质是(1)。

4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1)为核心。

41、(1)是排忧解困的具体方式有意义的前提。

42、人生态度的形成和改变都要受到(1)和(1)的影响和制约。

43、对生活的热爱意味着(1)和(1)。

44、人们面对挫折时的反应是由(3)三个因素所制约的。

45、(1)和(1)是构成价值关系的两个基本要素。

46、在价值关系中,(1)是价值关系的能动方面。

47、(1)是一个人们能够自觉一、其中包含着某种意义并实际地创造价值的过程。

48、(1)构成人的生命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49、(1)是人生价值的基本特性。

50、人生价值必须从(1)去把握。

51、人生精神价值的具体表现形态是(2)和(1)。

52、人生价值的实现体现为一个(1)的过程。

53、(1)是人生价值的内在要素之一,是创造人生价值的实践活动的前提和动力之一。

54、(1)是人生价值评价的重要特点。

55、人是人生价值的(1),在现实性上是(1)。

56、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1)与(1)是尤为基本的和重要的主体条件。

57、我们要建立与(1)相适应、与(1)相协调、与(1)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58、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1)为核心,以(1)为原则。

59、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5)为基本要求。

60、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3)为着力点。

61、(1)是道德建设的灵魂。

62、从实质上看,道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1)的问题。

63、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3)等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

64、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是以(1)为主要内容的,围绕(1)而展开的。

65、(2)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特色之一。

66、道德品质主要由(5)等要素构成。

67、道德品质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由于(2)的影响和(1)的不同造成的。

68、道德品质的形成,是道德主体的(1)和(1)互动的过程。

69、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5)。

70、(1)是爱国主义形成的基础和前提。

71、爱国的主义的客观内容是对(3)的热爱。

72、爱国主义的主观内容包括(3)。

73、(1)是人生的前进动力和精神支柱。

74、(1)是理想的强化状态。

二、解释概念1、人际交往2、竞争3、合作4、友谊5、爱情6、恋爱观7、人性8、个人9、人生目的10、权力11、人生态度12、挫折13、价值14、人生抉择15、自我价值16、社会价值17、物质价值18、精神价值19、潜在价值20、现实价值21、艰苦奋斗22、道德原则23、正当的个人利益24、不正当的个人利益25、中国革命道德传统26、道德品质27、道德认识28、道德情感29、道德意志30、道德信念31、道德行为32、修养33、道德修养34、道德境界35、爱国主义36、祖国37、理想38、空想39、幻想40、信念41、共同理想三、简答题1、如何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2、人际交往对人的影响与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3、当代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竞争?5、如何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6、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7、真诚与热情在朋友关系中是如何体现的?8、建立友谊应该遵循哪些原则?9、婚姻的责任感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0、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11、如何理解个人的独立性?12、为什么说人的本质自私论是错误的?13、当代大学生应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14、如何科学地对待人生?15、如何正确对待挫折?16、人生价值的社会历史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7、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什么关系?18、为什么说人生的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是辩证统一的?19、为什么说人生的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是辩证统一的?20、人生价值评价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是什么?21、为什么说人生价值评价具有客观性和社会性?22、如何在承担责任中体现人生价值?23、实现人生价值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2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25、爱祖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6、爱人民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7、爱劳动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8、爱科学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9、爱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0、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1、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2、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3、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4、道德品质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5、道德品质是如何形成的?36、为什么说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37、道德修养的实质是什么?38、为什么说道德修养必须与实践相联系?39、如何在道德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40、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基本内容是什么?41、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42、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重要作用是什么?43、理想的本质是什么?44、理想具有哪些特征?45、理想可以分为哪几种?46、信念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7、理想和信念对人生有哪些重大作用?48、为什么说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49、为什么说理想的实现是艰巨和曲折的?四、简述题1、简述《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性质。

2、简述道德影响社会成员的主要方式。

3、简述大学生修养成才的方向。

4、简论如何提高自己的环境适应能力。

5、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要求。

6、简述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易出现的主要矛盾。

7、简述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

8、简述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征。

9、简述文雅谦虚的基本要求。

10、简述友谊与一般人际交往的区别与联系。

11、简述真正爱情的基本特征。

12、简述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存在的几个误区。

13、简述如何处理恋爱与其他方面的关系。

14、简述人性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15、简论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

16、简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17、简述人生态度的类型及表现。

18、简述逆境、顺境与成功的关系。

19、简论人生抉择与人生信仰的关系。

20、如何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21、简论“五爱”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基本要求的重大意义。

22、简述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23、如何实行以德治国。

24、简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

25、简述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26、简述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的相互关系。

五、论述题1、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

2、谈谈“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关系。

3、谈谈你对军校管理的看法。

4、如何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5、谈谈思想道德修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塑造健康心理?6、人才的基本含义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把自己塑造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

7、谈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原则、艺术和技巧。

8、谈谈如何处理异性友谊与爱情的关系。

9、谈谈你对恋爱与学业关系的看法。

10、谈谈你对恋爱时机把握的看法。

11、谈谈你对目前大学生恋爱现状的看法。

12、从孟良崮战役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性理论。

14、谈谈如何在多元的价值观中保持清醒并选择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15、结合个人实际,谈谈你是如何加强道德修养的。

16、结合个人实际,谈谈如何培育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转化为实际行动。

17、如何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