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讲解模板: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合集下载

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手术

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手术
颈椎前后路内固定手术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马迅
下颈椎内固定方法 1、棘突钢丝法 2、椎板钢丝 3、Luque 4、椎板夹 以上方法在广泛椎板减压后不能采用
其它颈椎内固定手术 1、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 2、颈胸关节突--椎弓根内固定术 3、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 4、颈椎同种骨笼植入术
1、颈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 62例,男51,女11 2、颈胸内固定术 19例,男14,女5 3、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 42例,男31,女11 4、颈椎同种骨笼植入术 20例爆裂骨折 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不稳定
颈胸联合内固定
颈胸交界部损伤 颈胸交界部的不稳定
上钉--颈关节突 下钉--T1、2椎弓根
颈椎同种骨笼植入术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间盘突出
作者设计的骨笼
谢谢!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记录模板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记录模板

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记录模板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久坐不动、不良姿势和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因素的影响,颈椎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疾病。

对于严重病情的患者,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步骤术前准备1.患者在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包括血液化验、心电图、胸片等。

2.在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禁食禁水,以免手术期间发生误吸和呕吐等情况。

3.术前需要对患者签署手术同意书,并向其充分说明手术的风险和可能的并发症。

麻醉1.手术开始前,麻醉师需要与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和沟通,并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2.一般情况下,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采用全身麻醉。

3.麻醉师在手术期间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

体位固定1.患者需要被放置在手术床上,头部要做好固定,避免手术期间的移动。

2.需要仔细检查患者的体位,确保其脊柱处于自然弯曲状态。

切口1.术者使用手术刀在患者颈部进行切口,一般位于患者颈椎的正中线。

2.切口长度约为3-4cm,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适当调整。

颈椎下后路减压1.术者在切口处进行刨开皮肤和软组织,暴露出颈椎的椎弓板和椎间盘。

2.术者使用高速骨钻和冲击器将椎弓板和椎间盘进行部分切除,以减轻其对神经根的压迫。

3.在进行减压过程中,术者需要小心保护周围的神经组织和血管。

颈椎内固定1.在完成颈椎下后路减压后,术者会将椎间融合器(cage)放置在椎间盘的位置。

2.椎间融合器通常由人工材料制成,能够保持椎间间隙的高度和稳定性。

3.在椎间融合器放置后,术者会使用金属螺钉和螺杆将脊椎骨进行固定。

术后处理1.手术结束后,将伤口缝合,进行适当的敷料造口。

2.在恢复室中,对患者进行监测观察,确保其生命体征稳定。

3.术后数小时内,患者可以进行床边活动。

4.术后一般需要住院观察1-2天,确保患者康复顺利。

注意事项1.颈椎后路减压内固定手术是一项复杂的手术操作,需要由专业且经验丰富的医生来完成。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PPT课件(模板)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PPT课件(模板)
双侧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屈指 肌力Ⅱ-Ⅲ级;双侧Holfman征阳性.双 下肢肌张力Ⅲ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感 觉平面位于胸1水平
诊断:脊髓型颈椎病 不全截瘫
手 术 前
手 术 前 - - 颈 椎
MRI
CT
手 术 前 - -
三 维 重 建
手术情况
2007年5月在静吸复合全身性麻醉下一期行: 颈椎后路C4-Th1双开门, C4、6、7、Th1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患者女性,50岁。主述:双下肢无力、双 上肢麻木疼痛2年,加重伴行走障碍1年
臂丛牵拉实验阳性,左侧肱二头肌、肱三 头肌、左手屈指肌力Ⅲ-Ⅵ级,右侧Ⅳ-Ⅴ; 双侧Holfman征和Rossoliana征阳性.双 下肢肌张力Ⅱ-Ⅲ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
诊断:混合型颈椎病(神经根+脊髓型)
双侧Holfman征和Rossoliana征阳性.双下肢肌张力Ⅱ-Ⅲ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 颈椎前路C5椎体部分切除, C4-5 C5-6椎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髂骨取骨植骨融合,经C4-6前路钢板内固定手术。 主述:左手麻木8年,颈部不适,右上肢疼痛麻木、双下肢无力、行走障碍1年
手术情况
2007年5月在静吸复合全身性麻醉下一期行: 颈椎后路C4-7双开门, C4-7棘突间楔形骨
块植入, C4-7椎管扩大成形手术 颈椎前路C5椎体部分切除, C4-5 C5-6椎
间盘髓核摘除,椎管减压,髂骨取骨植骨 融合,经C4-6前路钢板较
高露云
颈椎前后路联合手术
患者女性,50岁。主述:间歇性颈部不适、 双上肢麻木无力8年,双下肢无力行走障 碍1年,颈胸部束带感2个月
臂丛牵拉实验阳性,双侧三角肌、肱二头 肌、肱三头肌Ⅵ级,右侧Ⅳ-Ⅴ;双侧 Holfman征和Rossoliana征阳性.双下 肢肌张力Ⅲ级,双下肢病理征阳性.

颈椎后路手术

颈椎后路手术

第二节颈椎后路手术一、颈椎后方入路后正中人路是行颈椎手术最常用的手术人路之一,此入路可以快速而安全地显露颈椎所有后部结构,此入路有以下适应证:1.颈椎不稳。

2.颈椎退行性病变。

3.颈椎肿瘤。

4.颈椎外伤造成的关节突关节脱位等。

(一)患者体位患者取俯卧位,胸下垫软枕,头部稍前屈,以打开棘突间隙。

术中应用支具和头架固定,可以控制头颈部的位置,并可减少眼部受压机会,同时便于麻醉师管理气道,也可以使患者采取侧卧位。

体表标志:棘突是脊椎最突出的体表标志。

C2棘突是颈椎较大的棘突之一,C7和T1的棘突也很大,这3个棘突均可在颈部后正中线触及。

有时术中很难区分C7和T1,因此,切口前可在病变节段棘突上插人一注射器针头,然后X线透视准确定位。

因为颈椎关节突关节之间的距离和椎间隙都很小,如果不借助X线片准确定位,可能会过度剥离而破坏颈椎后柱的结构、肌肉止点,以致出现术后轴性症状。

(二)切口剃光头部毛发,以病变节段为中心,做颈后正中直切口,最长上可至枕外隆突上两横指,下可达第七颈椎(隆椎)棘突尖(见图7.7)。

需要注意的是,颈后部皮肤比颈前部皮肤厚,而且不易移动,因此相应手术瘫痕会较宽,所幸的是头发可以遮盖大部分的瘫痕。

图7.7 切口(三)神经界面神经界面位于正中线、两侧颈椎椎旁肌之间(颈椎椎旁肌受左、右颈神经后支节段性支配)。

(四)浅层手术分离沿棘突向深层切开(见图7.8)。

跨越后正中线的静脉丛可能会导致少量出血,电刀电凝即可止血。

后正中线浅层手术分离很安全。

如果术中偏离了后正中线而切人了肌组织,则会引起明显的出血,应立刻电凝止血。

如果患者有明显脊椎裂,则有可能进人椎管而损伤脊髓。

图7.8 颈椎后方显露(五)深层手术分离辨认椎板间的黄韧带,用尖刀从其在下位椎板上缘的附着处切断。

用神经剥离器从正中线、两侧黄韧带之间的间隙进人,将黄韧带与其下方的硬脊膜分开,然后切除黄韧带。

根据需要选择全椎板切除或部分椎板切除,显露其下方蓝白色的硬脊膜,有时硬脊膜被硬膜外脂肪覆盖。

手术讲解模板: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手术讲解模板: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手术步骤:
4.将固定区内椎板去皮质,取自体髂骨植骨,依次缝合切口。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注意事项:
切盲目使用器械操作。该部有根动脉及其 分支,由于病变粘连,稍有不慎会引起大 出血,一旦发生,保持镇静,一面快速输 血,一面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术后处理: 以颈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并发症: 1.大出血是最严重的最危险的并发症。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并发症: 2.定位错误,引起手术失败。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术后护理: 尽量卧床休息,常规应用抗生素,可服用 非甾体类药物止痛。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手术步骤: 可清晰地标记出小关节面的倾斜角度。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手术步骤:
3.克氏针钻入适当深度后(图3.26.5.10-4),选取适当长度的AO钢板(图 3.26.5.10-5),弯曲成相应的形状,套入克氏针中(图3.26.5.10-6),检 查其钉孔是否与克氏针相配,否则需改换克氏针的穿入位置。逐个拔除克 氏针,用2.5mm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手术步骤:
的钻头钻孔后,用3.5mm的皮质骨螺钉固定。由于解剖标志已被钢板掩盖, 螺钉拧入时应在影像监视器下进行(图3.26.5.10-7)。应用椎板撑开器, 可以使需固定的每一节段牵开,并可根据牵开的情况固定钢板。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手术步骤:
手术资料:颈椎后侧钢板固定术
术前准备: 对于术中采用颈神经浅丛阻滞麻醉者,术 前必须训练推移气管和食管。

手术记录环椎后路减压、颈枕后路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

手术记录环椎后路减压、颈枕后路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

Operative ReportOperation date:Pre-op diagnosis: 环枢关节半脱位、颈髓压迫症、类风湿性关节炎Post-op diagnosis: Same as above.Operation done: 环椎后路减压、颈枕后路钢板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Surgeons:Anesthesia done: General anesthesia.Anesthesiologists:Procedure:1.患者麻醉实施成功后取俯卧位,头架固定颈椎于稍屈曲位,常规消毒、铺巾。

2.自枕部向第四颈椎棘突作后正中切口约15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确定需显露的椎板及枕骨,用骨膜剥离器依次将竖脊肌、帽状腱膜作骨膜下剥离。

椎板牵开器辅助充分显露椎板、棘突和枕骨。

3.确定C1椎板,然后切除C1椎板减压。

准备好九孔侧块钢板两条预弯,在C2、C3双侧侧块各打一孔,枕骨双侧打各两孔,将两条九孔侧块钢板两端用适当长度的螺钉固定在颈枕后方。

用微钻将枕部、C2、C3椎板皮质骨打磨毛糙。

4.在左侧髂后上棘处顺髂嵴作一斜型切口,长约8-10cm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筋膜,作骨膜下剥离暴露髂嵴,显露髂骨切取一块2*4*1cm的骨块备用。

再取1*1*2cm的松质骨备用。

5.在颈枕后方,两侧块钢板中央植入髂骨块,用进口粗线将骨块扎于钢板上固定,满意后,冲洗,再将备用的松质骨植于髂骨块的椎板和枕骨的连接端。

6.予充分止血。

清点器械纱布无误后,放置引流后逐层缝合,同时逐层缝合髂后部切口。

7.术程顺利,经PACU复苏后安返病房。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侧块钢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侧块钢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

adl eamas l e xt n T e aa ee to e iA sc t n(O soe s d pe n t l s pa a o . h pn s h p d soii J A) cr wa a o t t a r tf i i J Or c ao do
DOI1 .9 9 )sn1 7 —3 72 1 .50 4 :03 6 /.s.6 27 4 .0 20 .1 i
-0s er open- 0 ■ t ‘ l — , ■ i or door ■ am ● l I nopl 0 as
c om d w ih l er l bi ne t at a
m a sp a e f a i n t e t e t e to s i c ton o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s lt x ton i h r a m n f sf a i f e i o i t
pos eror I gi udi i m en lt e c V C I Pi t i on t nal ga I t o h er l a s ne
e au t e v nci n v la en r ef u to .
R sl : lae e lw d pfr 2t 6(4±2 ) nh.h otpri As r eut A ss rf l e 1 1 sl c w eoo u o 1 o . mo tsT e s eavJ oe 0 p o te O c
【 摘要 】 目的: 研究颈椎后路减压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联合侧块钢板固定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疗效。方法: 对 4 例临床病例进行 回顾性研究 ,均有程度不等的脊髓压迫症状 ,全部行颈椎后路减压单开 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侧 1
块 钢板 固定 术 。术 前术 后神 经 功能 评分 采用 J A评分 。结果 :随访 1~ 61 ± . 个 月 ,J A评 分较 术 前提 高 48 。 O 2 1( 2 ) 4 0 O .分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摘要] 目的该文将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探讨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给予术前常规麻醉以及手术准备后,进行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患者治疗结果。

结果 26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经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后,其joa评分情况较治疗前改善率>50%人数为22例,所占比例为84.62%,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且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仅为7.69%,未出现内固定断裂、脱出等情况,患者植骨愈合率为100.00%。

结论对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治疗,患者植骨愈合情况良好,joa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未发生内固定脱出以及断裂等情况,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 r6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2(c)-0013-02该文选取该院自2011年1月—2011年12月前来就诊的26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通过后路减压侧块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并探讨其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该院来就诊的26例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在57~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5.3±0.7)岁,患者病情在6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为(39.5±6.9)个月。

对所有患者进行x线片、ct医学影像检查以及mri医学影像检查均确诊为多节段颈椎狭窄症,患者病变节段为:c3~c6节段病变患者为16例、c3~c7节段病变患者为10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可清晰地பைடு நூலகம்记出小关节面的倾斜角度。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3.克氏针钻入适当深度后(图3.26.5.104),选取适当长度的AO钢板(图 3.26.5.10-5),弯曲成相应的形状,套 入克氏针中(图3.26.5.10-6),检查其 钉孔是否与克氏针相配,否则需改换克氏 针的穿入位置。逐个拔除克氏针,用 2.5mm的钻头钻孔后,用3.5mm的皮
颈椎后路侧块 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 固定术
科室:骨科 部位:颈椎 麻醉:全麻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概述: 用于脊柱骨折脱位的治疗,手术相关解剖 见下图(图3.26.5.10-1)。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适应证: 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的后侧骨性或韧带 结构损伤致颈椎不稳定,同时不伴有明显 的椎体损伤者。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质骨螺钉固定。由于解剖标志已被钢板掩 盖,螺钉拧入时应在影像监视器下进行 (图3.26.5.10-7)。应用椎板撑开器, 可以使需固定的每一节段牵开,并可根据 牵开的情况固定钢板。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4.将固定区内椎板去皮质,取自体髂骨植 骨,依次缝合切口。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1.显露 后正中切口,显露颈1~6椎板。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步骤:
2.在所需融合节段的上、下两端颈椎上选 取螺钉穿入点。首先确定其关节突的中点, 以此中心点向内向头侧各2~3mm为穿入点 (图3.26.5.10-2),用1根克氏针经此点 进入,与矢状面成25°,平行椎小关节面 向前外侧钻入关节侧块中(图3.26.5.103)。将一细剥离器插椎小关节内,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注意事项:
切盲目使用器械操作。该部有根动脉及其 分支,由于病变粘连,稍有不慎会引起大 出血,一旦发生,保持镇静,一面快速输 血,一面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处理: 以颈颌石膏固定2~3个月。摄X线片观察 骨折愈合情况。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1.大出血是最严重的最危险的并发症。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并发症: 2.定位错误,引起手术失败。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术后护理: 尽量卧床休息,常规应用抗生素,可服用 非甾体类药物止痛。
谢谢!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1.诊断不明确,症状和体征模糊,或诊断 证据不足;病变节段不明确者。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手术禁忌: 2.病人全身情况差,伴有重要脏器疾患者。
手术资料: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术
术前准备: 对于术中采用颈神经浅丛阻滞麻醉者,术 前必须训练推移气管和食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