茜根散的功效与作用 药用价值 用法用量
中医药同名方学习资料:茜根散16方

中医药同名方剂学习资料——茜根散茜根散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不同来源的中医药方剂16种“茜根散”的组成和用法,以供大家参考。
来源:《圣惠》卷十八。
组成:茜根1两,黄芩3分,栀子仁1分,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为散。
功效:热病,下痢脓血不止。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五十九。
组成:茜根1两,黄连2两(去须,微炒),地榆1两(锉),栀子仁半两,生干地黄1两,当归1两(锉,微炒),犀角屑1两,黄芩1两。
制法:上为散。
功效:血痢,心神烦热,腹中痛,不纳饮食。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豉50粒,韭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三十七组成:茜根草1两,黄芩1两,侧柏叶1两,阿胶(杵碎,炒令黄燥)1两,甘草(锉,生用)1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效:鼻衄,终日不止,心神烦闷。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入生地黄半两,煎至6分,去滓,温服之。
来源:《圣惠》卷三十七。
组成:茜根2两(锉),白芍药3两,麦门冬3两(去心),鸡苏叶4两,小蓟根3两,青竹茹4两。
制法:上为散。
功效:吐血不止,心胸烦热。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五十九。
组成:茜根1两(锉),川升麻1两,犀角屑1两,地榆1两(锉),黄芩1两,黄连1两(去须,微炒)。
制法:上为散。
功效:蛊注下血如鸡肝,体热,心腹中烦闷。
用法: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来源:《圣惠》卷七十二。
组成:茜根1两,当归(锉,微炒)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贝母(煨,微黄)1两,牡丹1两,瓜蒂1两,羚羊角屑1两,柏叶(微炙)1两,红蓝花2两,生干地黄3两。
制法:上为粗散。
功效:妇人小便出血,心神烦闷。
用法: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来源:《圣惠》卷四十六。
新编医药常识茜草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茜草根的用法用量

茜草根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_茜草根的用法用量【名称】茜草根【别名】茜草(《神农本草经》),蓓、茅、茹蔗、地血(《名医别录》),染绯草(《蜀本草》),血见愁、风车草(《土宿本草》),过山龙、地苏木、活血丹(《本草纲目拾遗》),牛蔓(《本草纲目》),小活血龙、红茜根。
【性味】苦、咸、酸,寒。
【归经】入肝、心、脾、胃、肺五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9克,或入丸,散。
【和合宜忌】1.白及为之佐。
2.畏鼠姑。
(《本草经集注》)勿犯铁与铅。
(《雷公炮炙论》)3.精虚血少者,脾虚胃弱者,阴虚火胜者俱禁用之。
(《本草汇言》)。
脾胃虚寒及无瘀滞者忌服。
【功效生治】1.凉血止血:《本草正义》曰:茜根性寒,所主多血热失血之症。
古今说解,都无异之。
《别录》止血,以血热涌泄言之。
一以清血中之热,一以通壅积之瘀,斯血循故道而不横逆。
本鼎味苦、咸,性寒,功能凉血止血,可用治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血崩诸证。
2.活血祛瘀:本品可用治血热瘀结之闭经及跌打损伤致瘀滞肿痛诸证。
3.疏风通络:《本草经疏》曰茜根,行血凉血之要药。
主痹,痹者血病,行血软坚,则痹自愈。
本品可用治热邪偏胜之痹证。
本证多由外感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经络,郁久不解化热所致。
症见:关节灼热,红肿疼痛,痛不可近,屈伸不便,活动受限,可涉及一个及多个关节。
遇热则剧,遇寒则疼痛减轻。
有发热、I=1渴、心烦、小便黄热、苔黄、脉滑数。
热为阳邪,其性属火;热搏经脉,瘀阻气血;痹着不行,而为疼痛。
茜草根,苦寒而咸;苦可燥湿,寒能清热,咸可入血;活血祛瘀,疏风通络;热清络通则诸证自除。
《本草正义》曰风痹指血瘀血热,痹着不行而言。
茜草寒凉,入血而能通瘀活络,是以主之。
4.清热退黄:本品可用治瘀血内结之黄疸证。
本证多由病程日久,气血衰败,湿浊残留,瘀血不行所致;或由房劳伤肾,交接后入水而浴,湿热流入髓藏所致。
临床可见:黄疸色暗而带黑,或面部黝黑,或额上如煤渣色。
身体消瘦,饮食减少,腹部胀满,甚则膨隆,腹内有痞块或伴疼痛,或有低热,午后尤甚,出血妄行,或鼻衄,或尿血,或便血。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配药方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及其配药方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
南北各地均产。
春、秋两季均可采挖,去掉茎苗,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用。
那么茜草的功效与作用有那些呢?一、功效茜草根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及根茎。
其性寒,味苦,入心、肝经,具有行血止血、通经活络、止咳祛痰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崩、经闭、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滞肿痛、黄疸、慢性气管炎等症。
药理研究表明,茜草根具有较强的止咳祛痰作用,并能增强子宫收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及流感杆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伪品蓬子菜根虽为同科植物,但不具这些功效,故不可代替正品使用。
二、作用(一)食疗作用:茜草味苦,性寒,归心、肝经,入血分,能散能敛,可升可降具有凉血止血,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漏,虫蛇咬伤。
(二)药理作用:1.止血作用。
实验证明:该品有轻度止血作用.茜草根温浸液能缩短家兔出血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更显著.2.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在试管内,茜草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卡他球菌、流感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紫茜素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紫茜素、茜素对蚯蚓、蜗牛、囊尾蚴、羊的大肠寄生虫皆有毒性作用,但对鼠、兔、人等毒性很小.3.止咳、祛痰作用。
茜草根煎剂给小鼠灌胃,有止咳、祛痰作用.4.对平滑肌的作用。
对离体兔回肠,茜草根煎剂能对抗乙酰胆碱的收缩作用.根的水提取物对离体豚鼠子宫有兴奋作用,产妇口服亦有加强子宫收缩的作用.在小鼠离体小肠试验中,紫茜素、茜素无明显解痉作用.5.其他作用。
茜草制剂能治疗膀胱结石.其对由镁和胺构成的结石有一定的溶媒作用,但对膀胱结石实际上并无多大作用,机制可能是兴奋膀胱肌肉,从而帮助结石的排除.对大鼠的实验性肾或膀胱结石的形成,也有某些抑制作用.大剂量茜草素能降低动物血压,却不影响心脏;有某些利尿及兴奋离体肠管(张力则略有降低)的作用.茜素能抑制大鼠皮肤结缔组织通透性,与芦丁相似,可能有抗炎作用。
中药茜草的功能主治

中药茜草的功能主治茜草概述茜草,又称茜根、茜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属于茜草科植物。
它的根和茎皮富含茜素和茜草酮等成分,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茜草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被广泛使用,并被列为常用中草药之一。
茜草的功能主治茜草具有许多药理作用,它有助于改善人体的健康,并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以下方面:1. 消肿止痛茜草含有茜草酮等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消炎和镇痛作用。
它能够减轻炎症引起的肿胀和疼痛,适用于关节炎、扭伤、烫伤等炎症性疾病的治疗。
2. 清热解毒茜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感染、肺炎、扁桃体炎等热毒病症。
它能够中和体内的病毒和细菌,促进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抵抗力。
3. 利尿通淋茜草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利尿剂和通淋剂。
它能帮助促进尿液排泄,增加尿量,有效排出体内的废物和毒素。
茜草在中药方剂中经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膀胱炎等尿路问题。
4. 抗菌消炎茜草的根和茎皮中富含鞣质和单宁物质,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它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肠胃炎、口腔溃疡等感染性疾病。
5. 健胃消食茜草具有健胃消食的功效,可增加胃酸分泌并改善消化功能。
它对胃炎、胃溃疡等胃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 养肝明目茜草还具有养肝明目的效果。
它能够改善肝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视力和抗疲劳能力。
7. 抗衰老茜草中富含的多种抗氧化物质有助于延缓人体的衰老过程,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损伤。
它还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保持年轻和光滑。
使用注意事项•外用茜草时,应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引起皮肤过敏。
•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年幼儿童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茜草。
•对茜草过敏的人应避免使用茜草制品。
•茜草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使用前最好咨询中医或药师。
茜草的功效作用以及药用价值

茜草的功效作用以及药用价值茜草为人类最早使用的红色染料之一,而且也是一种药材,其中它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是不能忽视的,还有很多的功效作用是我们不知道的。
以下是店铺推荐茜草的功效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茜草的功效作用止血作用。
家兔口服适量茜草温浸液2-4小时内,或腹腔注射同种剂量之茜草液后30-60分钟均有明显的促进血液凝固作用。
表现为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白陶上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缩短。
茜草炭口服也能明显缩短小白鼠尾部出血的时间。
茜草还能明显地纠正肝素所引起的凝血障碍。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在试管内,大叶茜草素对花生四烯酸(AA)和胶原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升高白细胞作用。
茜草的粗提取物具有升高白细胞的作用。
其升高白细胞的有效成分之一为带芳香环的酚羧酸甙,该有效成分的衍生物茜草双酯已有人工合成。
镇咳法痰作用。
氨水喷雾引咳法及酚红排泌法,分别证明小鼠口服茜草根煎剂75g/kg,有明显的镇咳和祛痰作用,但加乙醇沉淀后的滤液则无效。
抗菌作用。
体外试验表明,茜草根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和部分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茜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抑制作用。
抗癌作用。
茜草根所含的环己肽类化合物RA(rubiaakane)-V10mg/kg,RA-Ⅶ4mg/kg腹腔注射,连续5天,对小鼠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均有显着疗效。
整体试验中对小鼠腹水型S180有效。
对尿路结石的作用。
20%茜草(R.finctorum L)制剂喂饲小鼠,能防止实验性肾和膀胱结石的形成,尤其对碳酸钙结石的形成有抑制作用。
茜草根提取液给大鼠灌服能明显提高尿液稳定性,降低尿石形成的危险性,且有一定的降尿钙作用。
对实验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作用。
持续性结扎大的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人工心肌梗死模型,静注用不同方法分离的茜草提取物茜Ⅰ、茜Ⅱ200mg/kg,每4小时l次,共3次,均有降低S-T段的抬高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
女人须知茜草功效与作用

女人须知茜草功效与作用女人须知茜草功效与作用茜草,名字好听,作用也大。
特别是各位美女,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往往会用得上茜草。
茜草别名红茜草、血见愁。
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干燥根及根茎。
多为野生。
主产于陕西、河南、安徽、河北、山东各省,其它各省亦多有生产。
快看看吧。
目录1.中药茜草可抑制癌细胞增生2.女人须知茜草功效与作用3.凉血袪瘀良药茜草 4.茜草可治痛经 5.茜草具有抗癌的功效1中药茜草可抑制癌细胞增生茜草:有强烈抑制癌细胞增生作用,明显升高白细胞,治疗绒毛上皮癌。
功效分类:化瘀止血类中药中药茜草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茜草的根。
南北各地均产。
春秋两季采挖、去掉茎苗,洗净晒干。
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
归肝经。
茜草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茜草主治:用于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滞经闭,跌打瘀痛,风湿痹痛。
中药茜草作用1、抑制血小板聚集2、抗肿瘤作用3、改善心功能4、止血作用功效作用的应用参考1、中药茜草苦寒泄热,既能凉血止血,又能化瘀,尤多用于血热妄行之各种出血证,用于血热吐衄,可与阿胶、黄芩、侧柏叶等同用;用于湿热蕴结大肠,损伤血络,下痢赤白者,可与黄连、白芍等同用。
2、中药茜草有活血祛瘀作用,可用于瘀血阻滞诸证。
用于血滞经闭,常与当归、赤芍等同用;用于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常与当归、川芎、红花等同用;用于风湿痹痛,可与延胡索、海风藤、鸡血藤等祛风活血之品同用,以增强其祛瘀止痛之功。
中药茜草用法参考:脾胃虚弱、精衰血少、阴虚火旺者慎用,无瘀滞者忌服。
服用茜草煎剂偶有恶心、血压轻度升高等不良反应。
孕妇忌服。
用量:10-15克。
2女人须知茜草功效与作用功效作用1、止血。
实验证明有轻度止血作用,稍能缩短家兔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稍能缩短家兔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炒炭后作用更显著。
2、抗菌。
体外试验对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稍有抑制作用。
3、镇咳。
动物实验证实有镇咳作用。
临床应用为治疗热症出血的常用药。
茜草常用剂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茜草常用剂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茜草,又名丹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现代药学领域。
茜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等功效,被认为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
在临床上,茜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本文将重点讨论茜草的常用剂量,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茜草的正确用法和用量。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对茜草进行简要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茜草的功效、常见用途以及剂量推荐。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茜草的重要性,强调剂量的重要性,并给出对茜草剂量的建议。
通过这三部分的内容,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茜草的用途及剂量推荐,有助于他们正确合理地使用茜草。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关于茜草常用剂量的详细信息。
茜草作为一种常见的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和保健品市场。
然而,由于茜草的使用需要掌握恰当的剂量,否则可能会出现副作用或影响疗效。
通过本文的撰写,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了解茜草的功效和常见用途,同时掌握茜草的正确剂量推荐。
这样可以帮助读者更加科学地合理使用茜草,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并确保茜草的疗效发挥到最佳状态。
在文章结尾的结论部分,我们还会总结茜草在中医药和保健品中的重要性,剂量在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性,并提出对茜草剂量的专业建议,以期为读者提供全面而实用的指导。
愿本文能够为读者提供有益的信息,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茜草。
2.正文2.1 茜草的功效茜草又称为甘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
首先,茜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湿热毒素,对于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次,茜草还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可以帮助治疗喉咙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
此外,茜草还具有补益气血、调和脏腑的作用,对于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有一定的效果。
总的来说,茜草的功效多种多样,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茜根的功效与作用

茜根的功效与作用茜根,又称红根、紫茜、赤茜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它的功效与作用十分丰富,下面将详细介绍茜根的多种功效和作用。
一、活血化瘀茜根具有较强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血液的流动,从而消除瘀血,排除体内的淤血。
茜根对于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痛经、瘀血块结、瘀血性疾病等有明显的疗效。
可以使用茜根制成煎剂或外用适量的茜根粉敷于疼痛区域,都能有效缓解疼痛和消除瘀血。
二、舒肝解郁茜根具有舒肝解郁的功效,对于肝脏郁滞、肝气郁结引起的头痛、胸闷、烦躁易怒、失眠等症状,茜根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茜根可以疏肝解郁,舒畅气机,使肝气得以疏通,让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
可以使用茜根制成煎剂或煮茶,每日饮用,可缓解上述症状。
三、清热解毒茜根还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体内有热毒引起的皮肤疮疹、口腔溃疡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茜根富含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促进伤口愈合,加速炎症消退。
可以将茜根煮汤或外用茜根煎剂,在患处进行疗程,会加快症状恢复。
四、止咳化痰茜根对于咳嗽、痰多、胸闷等症状有较好的止咳化痰作用。
茜根可以祛除肺中湿气、痰湿等,改善气机运行,促进肺功能恢复。
对于慢性咳嗽、痰多、气短等症状,可以用茜根煎剂或制成茜根糖浆口服,每日两次,可缓解症状。
五、调经止痛茜根对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有较好的调经止痛作用。
茜根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周期,缓解经期疼痛,平衡女性内分泌系统,提高生育能力,增加卵子质量。
可以使用茜根煎剂或煮茶,每日适量饮用,坚持一段时间可以缓解症状。
六、抗炎止痒茜根有一定的抗炎止痒作用,对于皮肤炎症、瘙痒等症状有较好的缓解作用。
茜根中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减轻痒感,促进皮肤的修复。
可以使用茜根煮水洗浴或制成茜根煎剂外用,也可以制成茜根油涂抹患处,可以明显减轻瘙痒症状。
七、保护肝脏茜根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的功效,可以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保护肝脏免受损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茜根散的功效与作用药用价值用法用量
导语: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
茜根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
茜根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茜根30克黄芩22克栀子仁7.5克阿胶15克(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治热病,下痢脓血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十八
【处方】茜根黄芩阿胶(蛤粉炒)侧柏叶生地黄各30克甘草(炙)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鼻衄不止,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每服12克,以水225毫升,加生姜3片,煎至170毫升,去津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以上就是本文对茜根散的一些介绍,其实养生方剂还是很值得我们来研究的,因为,它在中医养生领域占了一席之地,而且独树一帜,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