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电子逸出测定实验报告

金属电子逸出测定实验报告
金属电子逸出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22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定

【实验目的】

1.用里查逊(Richardson)直线法测定金属钨的电子逸出功。

2.了解光测高温计的原理和学习高温计的使用。

3.学习数据处理的方法。

【实验原理】

若真空二极管的阴极(用被测金属钨丝做成)通以电流加热,并在阳极上加以正电压时,在连接这二个电极的外电路中将有电流通过,如图3—22—1所示。这种电子从加热金属丝发射出来的现象,称为热电子发射。

研究热电子发射的目的之一可以选择合适的阴极材料。诚然,可以在相同加热温度下测不同阳极材料的二极管的饱和电流,然后相互比较,加以选择。但通过对阴极材料物理性质的研究来掌握其热电子发射的性能,这是带有根本性的工作,因而更为重要。

1.电子的逸出功

根据固体物理学中金属电子理论,金属中的传导电子能量的分布是按费米——狄拉克(Fermi-Dirac)分布的。即

3—22—1

式中称费米能级。

图3—22—1 图3—22—2

在绝对零度时电子的能量分布如图3—22—2中曲线(1)所示。这时电子所具有的最大能量

为。当温度升高时电子的能量分布曲线如图3—22—2中曲线(2)所示。其中能量较大的少数电子具有比更高的能量,而其数量随能量的增加而指数减少。

在通常温度下由于金属表面与外界(真空)之间存在一个势垒,所以电子要从金属中逸

出必须至少具有能量从图3—22—2可见,在绝对零度时电子逸出金属至少需要从外界得到的能量为:

称为金属电子的逸出功,其常用单位为电子伏特(ev),它表征要使处于绝对零度

下的金属中具有最大能量的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要给予的能量。称为逸出电位,其数

值等于以电子伏特表示的电子逸出功。

可见,热电子发射就是用提高阴极温度的办法以改变电子的能量分布,使其中一部分电子的能量大于,这样能量大于的电子就可以从金属中发射出来。因此,逸出功的大小,

对热电子发射的强弱,具有决定性作用。

2.热电子发射公式

根据费米—狄拉克能量分布公式3—22—1,可以导出热电子发射的里查逊—杜什曼(Richar-dson-Dushman)公式

3—22—2

式中——热电子发射的电流强度,单位为安培。

——和阴极表面化学纯度有关的系数,单位为安培/厘米2·度2。

——阴极的有效发射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

——玻尔兹曼常数(K=1.38×10-23焦耳/开)。

原则上我们只要测定、、和,就可以根据3—22—2式计算出阴极材料的逸出功。

但困难在于和这两个量是难以直接测定的,所以在实际测量中常用下述的里查逊直线法,以设法避开和的测量。

3.里查逊直线法

将3—22—2式两边除以,再取对数得到

3—22—3

从3—22—3可以看出,与成线性关系。如果以作纵坐标,以为横坐标作图,从所得直线的斜率即可求出电子的逸出电位,从而求出电子的逸出功。这个方法叫做里查逊直线法,它的好处是可以不必求出A和S的具体数值。直接从和就可以

得出的值,和的影响只是使直线平行移动。这种实验方法在实验、科研

和生产上都有广泛应用。

4.从加速场外延求零场电流

为了维持阴极发射的热电子能连续不断地飞向阴极,必须在阴极和阳极间外加一个加速电场

。然而由于的存在使阴极表面的势垒降低,因而逸出功减小,发射电流增大,这一现象称为肖脱基(Scholtky)效应。可以证明,在加速电场的作用下,阴极发射电流

和有如下的关系

3—22—4

式中和分别是加速电场为和零时的发射电流。对3—22—4式取对数得

3—22—5

如果把阴极和阳极做成共轴圆柱形,并忽略接触电位差和其它影响,则加速电场可表示为

3—22—6

式中和分别为阴极和阳极的半径,为加速电压,将3—22—6式代入3—22—5式得

3—22—7

由3—22—7式可见,在一定的温度和管子结构时,和成线性关系。如果以

为纵坐标,以为横坐标作图,此直线的延长线与纵坐标的变点为。由此即可求出在一定温度下,加速电场为零时的发射电流。

综上所述,要测定金属材料的逸出功,首先应该把被测材料做成二极管的阴极。当测定了阴极温度,阳极电压和发射电流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零场电流,然后即可求出逸出功(或逸出电位)来了。

图3—22—3 图3—22—4

【实验装置】

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全套仪器应该包括二极管,二极管供电电源,温度测量系统和测量阳极电压、电流的电表。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理想(标准)二极管

为了测定钨的逸出功,我们将钨作为所谓理想二极管的阴极材料。“理想”是指把电极设计成能够严格地进行分析的几何形状。根据上述原理,我们设计成同轴圆柱形系统。“理想”的另一含义是把待测的阴极发射面限制在温度均匀的一定长度内和近似地能把电极看成是无限长的,即无边缘效应的理想状态。即为了避免阴极的冷端效应(两端温度较低)和电场不均匀等的边缘效应,在阳极两端各装一个保护电极,它们在管内联到一起后引出管外,但阳极则和它们绝缘。因此保护电极虽和阳极加相同的电压,但其电流并不测量在热电子发射电流中。在阳极上还开有一个小孔,通过它可以看到阴极,以便用光测高温计测量温度。理想二极管的结构见图3—22—4。

2.光测高温计

根据热辐射理论,普朗克(Planck)公式是最正确的辐射公式,由于我们测量温度用的是辐射短波里的一小段,维恩(Wien)公式已经足够准确了。它表明某一物体在温度T时,波

长为的辐射能量近似地由下式决定

,是二个常数。叫做该物体的单色辐射系数,是温度的函数,且随不同物体及其表面情况而异。

从维恩公式可见,在某一波长的热辐射能量与温度成指数关系。的值为,是光速,为普朗克常数。代入这些量的数值,得厘米·度。如果用的

红光,则度。可见随的变化是非常快的。这是利用热辐射测量高温的有利条件。

亮度温度是利用辐射的亮度比较测得的温度。它的定义是待测物在某一波长(我们取

)的表面亮度等于黑体在同一波长的表面亮度时,这黑体的温度就叫做该物体的亮度温度。

物体的亮度温度显然是和辐射的能量成正比的。设比例关系为,则根据维恩公式,黑体

在温度而波长为时的亮度为

(对黑体)

待测物体在温度和同一波长的亮度为

根据亮度温度的定义,显然,得

取对数则有

将度的值代入,并改用常用对数,则得

因为,可见一个物体的真正温度总是高于该物体的亮度温度。而且要从测量所

得的亮度温度求出真正的温度,必须知道该物体的单色幅射系数。对于金属钨在

和附近时,。

由于被测对象钨丝很细,本实验所用的光测高温计是“测微”光测高温计,它能将被测物进行足够的放大,便于测量。它的光路和电路如图3—22—5所示。

使用时先调节目镜头,对高温计灯泡的灯丝进行聚焦。然后调节光测高温计和被测物(理想二极管)之间的相对距离(见图3—22—8),使物成像在高温计灯泡灯丝所在的平面。这时在目镜头中即可看到二极管阴极(灯丝)和高温计灯泡的灯丝相重合,如图3—22—6所示。调节“温度调节”电位器,改变高温计灯泡的电流。如果电流过小高温计灯泡的灯丝将显得发暗,如图3—22—6(a)。如果电流过大,灯丝将显得过亮,如图3—22—6(c)。如果电流适当时,可使二个灯丝的亮度相一致,二者混为一体,如图3—22—6(b)所示。这时电流

计G有一个读数,即为被测物的亮度温度。

图3—22—5

(a)(b)(c)

图3—22—6

高温计电桥各元件的参数在事先已经调整好,使对应于时,电流计指零(电桥平衡)。改变(增加)高温计灯泡电流时,其电阻也随之改变(增加),破坏了电桥的

平衡,这时电流计的刻度可以直接根据亮度温度来刻度。吸收玻璃用来把

左右的待测物的亮度控制在用肉眼观察时比较适宜的范围内。红色滤波片只使附近的光通过。滤波片中央刻有的圆圈一个,有利于把理想二极管

灯丝和高温计泡灯丝的重合点调整在高温计的光轴上。

3.实验电路

根据实验原理,实验电路如图3—22—7所示。

220Ω的二只电阻是为了平衡灯丝上的电压降和阳级电压的关系而设置的平衡电阻。由于连接电路训练并非本实验的训练目的,因此现想二极管的电路已经在仪器中连接好了。

图3—22—7

4.WF—2型逸出功测定仪

WF—2型逸出功测定仪外形如图3—22—8所示。详尽的仪器使用方法,请参阅“WF—2型逸出功测定仪”使用说明书。

图3—22—8

【实验内容】

1.熟悉仪器装置,并连接好安培表(1A ,监视灯丝电流),伏特表(150V,测量阳极电

压)和微安表(,测量阳极电流)。接通电源预热10分钟。

2.调节光测高温计和理想二极管,使光测高温计灯丝和理想二极管灯丝都成像清楚,并在视场中央相交。

3.取理想二极管参考灯丝电流约从,每隔约进行一次测量*。4.对每一参考灯丝电流必须进行多次温度测量(一般做6~7次)以减小偶然误差,并记录数据于表3—22—1,求出灯丝温度。

5.对每一参考灯丝电流在阳极上加25V、36V、49V、64V……144V诸电压,各测出一组阳极电流,记录数据于表二,作图并换算至表3—22—3。

6.根据表3—22—3数据,作出图线,求出截距,即可得到在不同灯丝

温度时的零场热电子发射电流。

7.根据表3—22—4数据,作出图线,从直线斜率求出钨的逸出功(或逸出电位)。

8.用实验室提供的计算机程序,计算出逸出功,和用作图法计算的结果相核对**。(暂

无)

表3—22—1

Na 1 2 3 4 5 6

0.55

0.60

0.65

0.70

0.75

表3—22—2

25 36 49 64 81 100 121 144

0.55 0.60 0.65 0.70 0.75

表 3—22—3

5 6 7 8 9 10 11 12

表 3—22—4

直线斜率

逸出功

ev

逸出功公认值 4.54 ev

相对误差 %

*理想二极管灯丝的温度是用光测高温计测定的,因此,灯丝电流仅作参考。这样做的目的,可使各次

测得的温度的间隔比较均匀些。如果不用参考电流,只要将仪器面板上标有字样的二个接线柱连接起来

即可。如果为了简化实验,不用光测高温计测量温度,也可以根据灯丝电流查下表得到灯丝的温度。但这时安培表应该选用级别较高的0.5级表。

灯丝电流

0.550.600.650.700.75

I f(A)

灯丝温度

169177181190198

T(X100K)

**数据用计算机计算时,由于用了最小二乘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因此一般说来,计算得到的结果要比用作

图法计算得到的好些。但有时也不尽然,当或有个别明显偏离直线的点时,用作图法可以人为地排除这种“奇点”,但计算机照样拟合在直线中。

《电子测量技术》实验一范文

实验一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 数字示波器将输入信号数字化(时域取样和幅度量化)后,经由D/A转换器再重建波形。数字示波器具有记忆、存贮被观察信号功能,又称为数字存贮示波器。 当处于存储工作模式时,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存储和显示两个阶段。在存储工作阶段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化信号,在逻辑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依次写入到RAM中。 在显示工作阶段,将数字信号从存储器中读出转换成模拟信号,经垂直放大器放大加到CRT的Y偏转板。同时,CPU的读地址计数脉冲加至D/A转换器,得到一个阶梯波扫描电压,驱动CRT的X偏转板,如图2.1所示。 图2.1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组成原理图 2.数字存储示波器的工作方式 (1)数字存储器的功能 随机存储器RAM包括信号数据存储器、参考波形存储器、测量数据存储器和显示缓冲存储器四种。 (2)触发工作方式

1)常态触发 —同模拟示波器基本一样。 2)预置触发 —可观测触发点前后不同段落上的波形。 (3)测量与计算工作方式 数字存储示波器对波形参数的测量分为自动测量和手动测量两种。一般参数的测量为自 动测量,特殊值的测量使用手动光标进行测量。 (4)面板按键操作方式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面板按键分为立即执行键和菜单键两种。 3.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1)存储显示 ——适于一般信号的观测。 (2)抹迹显示 ——适于观测一长串波形中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的瞬态信号。 (3)卷动显示 ——适于观测缓变信号中随机出现的突发信号。 (4)放大显示 ——适于观测信号波形细节。 (5)X —Y 显示 图2.2 数字存储示波器的显示方式 (6)显示的内插 插入技术可以解决点显示中视觉错误的问题。 主要有线性插入和曲线插入两种方式。 4. 实时采样和等效时间采样 在现在为止我们所介绍的波形数字化方法称为实时采样,这时所有的采样点都是按照一个固定的次序来采集的,这个波形采样的次序和采样点在示波器屏幕上出现的次序是相同的,只要一个触发事件就可以启动全部的采样动作。如图2.3所示。 (a) 卷动显示 (b) 放大显示

电子测量课程实验报告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信息工程类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子测量技术 姓名: 系: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实验项目列表

福建农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工程类实验报告系:电子信息工程系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年级: 姓名:学号:实验课程: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实验室号:_田406 实验设备号: 10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示波器的结构。 2)掌握波形显示的基本原理、扫描及同步的概念。 3)了解电子示波器的分类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4)掌握通用示波器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5)了解各种信号发生器如正弦信号发生器、低频信号发生器、超低频信号发生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等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以及信号选择。 2.实验原理 在时域信号测量中,电子示波器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典型测量仪器。它可以精确复现作为时间函数的电压波形(横轴为时间轴,纵轴为幅度轴),不仅可以观察相对于时间的连续信号,也可以观察某一时刻的瞬间信号,这是电压表所做不到的。我们不仅可以从示波器上观察电压的波形,也可以读出电压信号的幅度、频率及相位等参数。 电子示波器是利用随电信号的变化而偏转的电子束不断轰击荧光屏而显示波形的,如果在示波管的X偏转板(水平偏转板)上加一随时间作线性变化的时基信号,在Y偏转板(垂直偏转板)加上要观测的电信号,示波器的荧光屏上便能显示出所要观测的电信号的时间波形。 若水平偏转板上无扫描信号,则从荧光屏上什么也看不见或只能看到一条

垂直的直线。因此,只有当X偏转板加上锯齿电压后才有可能将波形展开,看 到信号的时间波形。 一般说来,Y偏转板上所加的待观测信号的周期与X偏转板上所加的扫描 锯齿电压的周期是不相同的,也不一定是整数倍,因而每次扫描的起点对待观 测信号来说将不固定,则显示波形便会不断向左或向右移动,波形将一片模糊。 这就有一个同步问题,即怎样使每次扫描都在待观测信号不同周期的相同相位 点开始。近代电子示波器通常是采用等待触发扫描的工作方式来实现同步的。 只要选择不同的触发电平和极性,扫描便可稳定在待观测信号的某一相应相位 点开始,从而使显示波形稳定、清晰。 在现代电子示波器中,为了便于同时观测两个信号(如比较两个信号的 相位关系),采用了双踪显示的办法,即在荧光屏上可以同时有两条光迹出现, 这样,两个待测的信号便可同时显示在荧光屏上,双踪显示时,有交替、断续 两种工作方式。交替、断续工作时,扫描电压均为一种,只是把显示时间进行 了相应的划分而已。 由于双踪显示时两个通道都有信号输入,因此还可以工作于叠加方式,这 时是将两个信号逐点相加起来后送到Y偏转板的。这种工作方式可模拟谐波叠 加,波形失真等问题。同时,如果改变其中一个的极性,也可以实现相减的显 示功能。这相当于两个函数的相加减。 示波器除了用于观测信号的时间波形外,还可将两个相同或不同的信号 x 平面上正交叠加所组成的图分别加于垂直和水平系统,以观测两信号在y 形,如李沙育图形,它可用于观测两个信号之间的幅度、相位和频率关系。 3.主要仪器设备(实验用的软硬件环境) 1)函数信号发生器,型号YB1634,指标:0.2Hz-2MHz,数量2台; 2)双踪示波器,型号YB4320A,指标:20MHz,数量1台。 3)其它实验室常用工具。

逸出功的测定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数 在近代物理学中,光电效应在证实光的量子性方面有着重要的地位。1905 年爱因斯坦在普朗克量子假说的基础上圆满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约十年后密立根以精确的光电效应实验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而今光电效应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科技领域,利用光电效应制成的光电器件(如:光电管、光电池、光电倍增管等)已成为生产和科研中不可缺少的器件。 【实验目的】 1. 测定光电效应的基本特性曲线,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 学习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方程的实验方法,并测定普朗克常数。 【实验仪器】 ZKY—GD1光电效应测试仪、汞灯及电源、滤色片(五个)、光阑(两个)、光电管、测试仪(含光电管和微电流放大器) 图1 实验仪器实物图 【实验原理】 1.光电效应与爱因斯坦方程 用合适频率的光照射在某些金属表面上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叫做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 斯坦提出了“光量子”的概念,认为对于频率为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式中,为普朗克常数,它的公认值是=6.626。 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光电效应的实质是当光子和电子相碰撞时,光子把全部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所获得的能量,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约束,其余的能量则成为该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后的动能。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方程: (1)式中,为入射光的频率,为电子的质量,为光电子逸出金属表面的初速 度,为被光线照射的金属材料的逸出功,为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由(1)式可见,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必然也越大,所以即使阴极不加电压也会有光电子落入阳极而形成光电流,甚至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时也会有光电子落到阳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某一数值时,所有光电 子都不能到达阳极,光电流才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为负值的阳极电位被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 显然,有 (2)代入(1)式,即有 (3)由上式可知,若光电子能量,则不能产生光电子。产生光电效应的最低频率是,通常称为光电效应的截止频率。不同材料有不同的逸出功,因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黄晨学号:5502211059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学111班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时00 分第3周星期三座位号: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 光电效应 一、实验目的 1、研究光电管的伏安特性及光电特性;验证光电效应第一定律; 2、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3、验证爱因斯坦方程,并测定普朗克常量。 二、实验仪器 普朗克常量测定仪 三、实验原理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上时,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实验示意图如下 图中A,K组成抽成真空的光电管,A为阳极,K为阴极。当一定频率v的光射到金属材料做成的阴极K上,就有光电子逸出金属。若在A、K两端加上电压后光电子将由K定向的运动到A,在回路中形成电流I。 当金属中的电子吸收一个频率为v的光子时,便会获得这个光子的全部能量,如果这些能量大于电子摆脱金属表面的溢出功W,电子就会从金属中溢出。按照能量守恒原理有

南昌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黄晨学号:5502211059 专业班级:应用物理111 班级编号:S008实验时间:13 时00分第03周星期三座位号:07 教师编号:T003成绩:此式称为爱因斯坦方程,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v为入射光频。v存在截止频率,是的 吸收的光子的能量恰好用于抵消电子逸出功而没有多余的动能,只有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截止频率时,才能产生光电流。不同金属有不同逸出功,就有不同的截止频率。 1、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规律 (1)伏安特性曲线 当光强一定时,光电流随着极间电压的增大而增大,并趋于一个饱和值。 (2)遏制电压及普朗克常数的测量 当极间电压为零时,光电流并不等于零,这是因为电子从阴极溢出时还具有初动能,只有加上适当的反电压时,光电流才等于零。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电子版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 实验报告

实验一仪器使用总论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老师的讲解以及自己的学习了解实验的常规仪器,常用设备,以及耗材; 2,掌握以后做实验所用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知道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及区别,优缺点; 4,知道以后实验中该注意的事项,该注意的问题,实验室的秩序。 二、实验设备: 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1,实验中参观的仪器: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万用表,交流毫伏表。 2,起到的作用: 1)万用表:主要用来测量电阻值、电压、电流,有的可测频率、三极管、温度等。 2)示波器:便于人们研究各种电现象的变化过程,能把肉眼看不到的信号变换成看得 见的图像,还可以利用示波器观察各种不同信号幅度随时间变化的波形图线,测试各种不同的电量。能产生某些特定的周期性时间图形,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等,频率可调。 3)交流毫伏表:是用来测量正弦电压的交流电压表,主要用于测量毫伏级以下的豪 伏电压等。 3,模拟示波器、数字示波器的区别: 1),模拟示波器,操作简单,操作都在一个面板上,数字示波器往往要较长处理时间。 2),垂直分辨率高,连续而且无限制,数字示波器一般只有8 位至 10 位。 3),模拟示波器数据更新快,可以每秒捕捉几十万个波形,而数字示波器只能每秒 捕捉几十个波形。 4),模拟示波器可以实施带宽和实时显示,即连续波形和单次波形的带宽相同,而数 字示波器的带宽和取样率密切相关,取样率不高时需借助内插计算,容易出现混淆波形。5),如果某一个事件只发生一次,那么模拟示波器一般是不能应付的,而数字示波器 能够捕捉这种罕见一次性事件,并且长时间的将它显示出来。 4,仪器的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共地,保证所有仪器的接地电位相同。 2),函数发生器输出端不能短接,且不能接到带有较高电压的的两端。 3),信号发生器的微调应从零开始增加,毫伏表的档位要适当。 4),用示波器进行测量时,校准旋钮应顺时针旋转到校准位置。 5),所有仪器要轻拿轻放。 6)用电脑做实验时,注意对实验室电脑的爱护,做完实验记得关机。 7)示波器使用时注意接口正确。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三 电压表测量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电压波形对不同检波方式电压表的影响,学会正确解读和修正测试数据 2.学习用电压表测量噪声电压的方法 二、 实验条件 1、数字合成函数信号发生器DFG30一台 2、超高频数字毫伏表TH2270一台 3、均值表ESCORT97/EDM89S 一台 4、6 位数字电压表 一台 5、模拟数字示波器HM1507-3一台 三、 实验原理 1.交流电压表的波形响应 一交流电压UX 的大小,可用该电压的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表征。 交流电压的峰值:是指任意周期性交变电压u (t)在一周期内,电压所能达到的最大值。 交流电压的平均值:指交流电压经过理想检波器后的平均值,实际中,不特别注明,是指全波平均值。数学表达为: dt t u T V T ?=0 )(1 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指电压通过某纯组负载所产生的热量与一个支流电压在同一负载上产生的热量相等时,该直流电压的数值就是交流电压的有效值。数学表示为: ?=T dt t u T V 02)(1 电压表的示值除另有说明外,均按正弦有效值刻度,读数用α表示。 根据交流电压的三种特征,可用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检波电路将测试电压变成直流,按直流电压进行刻度,分别构成峰值平均值和有效值电压表。 由检波方式的不同,要正确解读表的显示值,需加以换算。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F 定义为该电压的有效值与平均值之比: V V K f = 交流电压的波峰因数KP 定义为电压的波峰值与有效值之比: V V K p ?= 2.测试按图3-1进行 21

峰值表的检波探头如图3-2: 用这种探头可检测10KHz 以上的交流电压。 四、 实验内容 1.用峰值表TH2270测电压 置信号源输出2V ,频率100KHz ,占空比50%,偏置为零的正弦、三角和方波,有效值即DFG30所显示峰值的换算数值,或由数字电压表测得,作 2.用均值表测电压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

U 2 I 2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思考题答案全包括) 伏安法测电阻 实验目的 (1)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 (2) 验证欧姆定律。 (3) 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 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欧姆定律, R = U ,如测得 U 和 I 则可计算出 R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 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此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 实验装置 待测电阻两只,0~5mA 电流表 1 只,0-5V 电压表 1 只,0~50mA 电流表 1 只,0~10V 电压表一 只,滑线变阻器 1 只,DF1730SB3A 稳压源 1 台。 实验步骤 本实验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具体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 生参照第 2 章中的第 2.4 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须要使用的,并作具体提示。 (1) 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 U 值和 I 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 3 次。 (2) 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多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3) 如果同一电阻多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 数据处理 (1) 由 U = U max ? 1.5% ,得到 U 1 = 0.15V , U 2 = 0.075V ; (2) 由 I = I max ? 1.5% ,得到 I 1 = 0.075mA , I 2 = 0.75mA ; (3) 再由 u R = R ( 3V ) + ( 3I ) ,求得 u R 1 = 9 ? 101 &, u R 2 = 1& ; (4) 结果表示 R 1 = (2.92 ± 0.09) ?10 3 &, R 2 = (44 ± 1)& 光栅衍射 实验目的 (1) 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 (2) 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 (3) 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方法原理

大物实验报告 光电效应

试验名称:光电效应法测普朗克常量h 实验目的:是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和测定光电管的 光电特性曲线。 实验原理 光电效应实验原理如图8.2.1-1所示。其中S 为真空光电管,K 为阴极,A 为阳极。当无光照射阴极时,由于阳极与阴极是断路,所以检流计G 中无电流流过,当用一波长比较短的单色光照射到阴极K 上时,形成光电流,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变化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8.2.1-2所示。 1. 光电流与入射光强度的关系 光电流随加速电位差U 的增加而增加,加速电位差增加到一定量值后,光电流达到饱和值和值I H ,饱和电流与光强成正比,而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当U= U A -U K 变成负值时,光电流迅速减小。实验指出,有一个遏止电位差U a 存在,当电位差达到这个值时,光电流为零。 2. 光电子的初动能与入射频率之间的关系 当U=U a 时,光电子不再能达到A 极,光电流为零。所以电子的初动能等于它克服电场力作用的功。即 a eU mv =2 2 1 (1) 根据爱因斯坦关于光的本性的假设,每一光子的能量为hv =ε,其中h 为普朗克常量,ν为光波的频率。所以不同频率的光波对应光子的能量不同。光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h ν之后,一部分消耗于克服电子的逸出功A ,另一部分转换为电子动能。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 A mv hv += 22 1 (2) 式(2)称为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3. 光电效应有光电存在 实验指出,当光的频率0v v <时,不论用多强的光照射到物质都不会产生光电效应,根据式(2), h A v = 0,ν0称为红限。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同时提供了测普朗克常量的一种方法:由式(1)和(2)可得: A U e hv +=0,当用不同频率(ν1,ν2,ν3,…,νn )的单色光分别做光源时,就有 A U e hv +=11 A U e hv +=22 ………… A U e hv n n += 任意联立其中两个方程就可得到 j i j i v v U U e h --= )( (3) 由此若测定了两个不同频率的单色光所对应的遏止电位差即可算出普朗克常量h ,也可由ν-U 直线的斜率求出h 。 因此,用光电效应方法测量普朗克常量的关键在于获得单色光、测得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确定遏止电位差值。 实验内容 通过实验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并用光电效应法测量普朗克常量。 1. 在577.0nm 、546.1nm 、435.8nm 、404.7nm 四种单色光下分别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根据此曲线确定遏止电位差值,计算普朗克常量h 。 本实验所用仪器有:光电管、单色仪(或滤波片)、水银灯、检流计(或微电流计)、直流电源、直流电压计等. j i j i v v U U e h --= )(,求斜率,得到普朗克常量h. 入射光波长λ/nm 365nm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五、光电效应测普朗克常量 普朗克常量是量子力学当中的一个基本常量,它首先由普朗克在研究黑体辐射问题时提 出,其值约为s J h ??=-34 10626069 .6,它可以用光电效应法简单而又较准确地求出。 光电效应是这样一种实验现象,当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可能激发出金属中的电子。激发方式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光电流与光强成正比2、光电效应存在一个阈值频率(或称截止频率),当入射光的频率低于某一阈值频率时,不论光的强度如何,都没有光电子产生3、光电子的动能与光强无关,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4、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一经光线照射,立刻产生光电子(延迟时间不超过9 10-秒),停止光照,即无光电子产生。传统的电磁理论无法对这些现象对做出解释。 1905年,爱因斯坦借鉴了普朗克在黑体辐射研究中提出的辐射能量不连续观点,并应用于光辐射,提出了“光量子”概念,建立了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从而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的各项基本规律,使人们对光的本性认识有了一个飞跃。1916年密立根用实验验证了爱因斯坦的上述理论,并精确测量了普朗克常数,证实了爱因斯坦方程。因光电效应等方面的杰出贡献,爱因斯坦与密立根分别于1921年和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 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理解爱因斯坦的光电子理论,了解光电效应的基本规律; 2、 掌握用光电管进行光电效应研究的方法; 3、 学习对光电管伏安特性曲线的处理方法、并以测定普朗克常数。 实验仪器 GD-3型光电效应实验仪(GD Ⅳ型光电效应实验仪)

图1 光电效应实验仪 实验原理 1、 光电效应理论:爱因斯坦认为光在传播时其能量是量子化的,其能量的量子称为光子,每个 光子的能量正比于其频率,比例系数为普朗克常量,在与金属中的电子相互作用时,只表现为单个光子: h εν= (1) 2 12 h mv W ν= + (2) 上式称为光电效应的爱因斯坦方程,其中的W 为金属对逃逸电子的束缚作用所作的功,对特定种类的金属来说,是常数。 2、实验原理示意图 图2 图3

光电效应实验报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 专业班级 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日 期 年 月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电效应的规律,加深对光的量子性的理解; 2.测量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3.学习验证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的实验方法,测量普朗克常数。 二、实验仪器 光电效应(普朗克常数)实验仪(详见本实验附录A ),数据记录仪。 三、实验原理 1.光电效应及其基本实验规律 当一定频率的光照射到某些金属表面时,会有电子从金属表面即刻逸出,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叫光电子,由光子形成的电流叫光电流,使电子逸出某种金属表面所需的功称为该金属的逸出功。 研究光电效应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GD 为光电管,它是一个抽成真空的玻璃管,管内有两个金属电极,K 为光电管阴极,A 为光电管阳极;G 为微电流计;V 为电压表;R 为滑线变阻器。单色光通过石英窗口照射到阴极上时,有光电子从阴极K 逸出,阴极释放出的光电子在电场的加速作用下向阳极A 迁移形成光电流,由微电流计G 可以检测光电流的大小。调节R 可使A 、K 之间获得连续变化的电压AK U ,改变AK U ,测量出光电流I 的大小,即可测出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a)、(b)所示。

图2 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的基本实验规律如下: (1)对应于某一频率,光电效应的AK -I U 关系如图2(a)所示。从图中可见,对一定的频率,有一电压0U ,当AK 0U U ≤时,光电流为零,这个相对于阴极的负值的阳极电压0U ,称为截止电压。 (2)当AK 0U U ≥后,I 迅速增加,然后趋于饱和,饱和光电流M I 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P 成正比,如图2(b)所示。 (3)对于不同频率的光,其截止电压的值不同,如图2(a)所示。 (4)截止电压0U 与频率v 的关系如图2(c)所示。0U 与ν成正比。当入射光频率低于某极限值0v (随不同金属而异)时,无论光的强度如何,照射时间多长,都没有光电流产生。 (5)光电效应是瞬时效应。即使入射光的强度非常微弱,只要频率大于0v ,在开始照射后立即有光电子产生,所经过的时间至多为910-秒的数量级。 2.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上述光电效应的实验规律无法用电磁波的经典理论解释。为了解释光电效应现象,爱因斯坦根据普朗克的量子假设,提出了光子假说。他认为对于频率为ν的光波,每个光子的能量为E h ν=,h 为普朗克常数。当光子照射到金属表面上时,一次性为金属中的电子全部吸收,而无须积累能量的时间。电子把该能量的一部分用来克服金属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另一部分就变为电子离开金属表面后的动能,按照能量守恒原理,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光电效应方程 201 2 h m W νυ=+ (1) 式中,W 为被光线照射的金属材料的逸出功,2 012m υ为从金属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 由式(1)可知,入射到金属表面的光频率越高,逸出的电子动能越大,所以即使阳极电位比阴极电位低(即加反向电压)时,也会有电子落入阳极形成光电流,直至阳极电位低于截止电压,光电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报告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班 别姓名 专业名称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模拟电路实验 实验项目名称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实验时间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目的】 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频率计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正弦信号波形,锯齿波信号波形,方波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仪器与材料】 DS1062E数字示波器一台 AS101E函数信号发生器一台 DA-16D交流毫伏表一台 【实验原理】 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它们和万用电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置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共公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用普通导线。 【实验步骤】 1、用机内校正信号对示波器进行自检。 (1) 扫描基线调节 将示波器的显示方式开关置于“单踪”显示(Y1或Y2),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GND”,触发方式开关置于“自动”。开启电源开关后,调节“辉度”、“聚焦”、“辅助聚焦”等旋钮,使荧光屏上显示一条细而且亮度适中的扫描基线。然后调节“X轴位移”()和“Y轴位移”( )旋钮,使扫描线位于屏幕中央,并且能上下左右移动自如。 (2)测试“校正信号”波形的幅度、频率 将示波器的“校正信号”通过专用电缆线引入选定的Y通道(Y1或Y2),将Y轴输入耦合方式开关置于“AC”或“DC”,触发源选择开关置“内”,内触发源选择开关置“Y1”或“Y2”。调节X轴

物理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量实验数据处理

金属电子逸出功的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热电子的发射规律,掌握逸出功的测量方法。 2.了解费米—狄拉克量子统计规律,并掌握数据分析处理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一)电子逸出功及热电子发射规律 热金属内部有大量自由运动电子,其能量分布遵循费米-狄拉克量子统计分布规律,当电子能量高于逸出功时,将有部分电子从金属表面逃逸形成热电子发射电流。电子逸出功是指金属内部的电子为摆脱周围正离子对它的束缚而逸出金属表面所需的能量。逸出功为0a f W W W =- ,其中为a W 位能势垒,f W 为费米能量。 由费米—狄拉克统计分布律,在温度0T ≠,速度在~v dv 之间的电子数目为: 2()/1 2()1 f W W kT m dn dv h e -=+ (1) 其中h 为普朗克常数,k 为波尔兹曼常数。选择适当坐标系,则只需考虑x 方向上的情形,利用积分运算 22 /2/21/2 2( ) y z mv kT mv kT y z kT e dv e dv m π∞ ∞ ---∞ -∞ ==?? (2) 可将(1)式简化为 22//23 4f x W kT mv kT x m kT dn e e dv h π-=? (3) 而速度为x v 的电子到达金属表面的电流可表示为 x dI eSv dn = (4) 其中S 为材料的有效发射面积。只有x v ≥将(3) 代入(4~∞范围积分,得总发射电流 kT e s e AST I /2?-= (5) 其中234/A emk h π=,(5)式称为里查逊第二公式。 (二)数据测量与处理 里查逊直线法: 将(5)式两边同除以T 2后取对数,得 ()32lg lg 5.03910s I AS T T ? =-? (6)

电子测量 第一次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一:数字万用表的应用 姓名:谭姣 学号:2008964039 班级:08—通信工程(兴) 指导老师:王永才 实验日期:2011.10.30

实验一数字万用表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 2 熟悉并掌握数字万用表的主要功能和使用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元器件——电阻测量、电容测量、二极管检测、三极管检测; 2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直流电压及电流的测量、交流电压及电流的测量。 三、实验仪器及器材 1 低频信号发生器1台 2 数字万用表1块 3 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板1块 4 实验箱1台 5 4700Pf、IN4007、9018 各1个 四、实验步骤 1用数字万用表检测元器件 1.1 通断检测:正确选取档位,检测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板上线路连接是否良好。(填表1-1) 1.2电阻测量:正确选择量程,测量功率放大电路实验板上电阻1R5、1R7和电位器W1的阻值。(填表1-1) 1.3 电容检测:正确选择量程,测量给定电容的电容量。(填表1-1) 1.4 二极管检测:正确选取档位,检测给定二极管1D1、1D2的好坏。(填表1-1) 1.5 三极管检测:正确选取档位,检测给定三极管BG2、BG3的好坏。

(填表1-1) 表1-1 电阻、电容、二极管及三极管的检测 序号项目选取档位操作及显示描述结果/结论 1.1 通断检测“”将功能、量程开关转到“”位 置,两表笔分别接测试点若有短路(电 阻约小于70Ω),则蜂鸣器会响。蜂鸣器响了,因为电阻本身就只有10Ω,不是短路 1.2 测量1R5 200Ω10.34Ω测量1R7 20KΩ 5.025KΩ测量W1 2MΩW1=158.7-47-27=84.7kΩ84.7KΩ 1.3 检测给定电容20nF 4.656nF 1.4 检测给定二极 管电压档红表笔为正,黑表笔为负,正向导通、 反向截止 带百圈的为 阳极 1.5 检测给定三极 管 hFE 111.1档111.1档 2 用数字万用表测量电压和电流 2.1 直流电压测量:正确选取档位,测量实验箱上直流电源电压Vcc。 (填表1-2) 2.2 直流电流测量:正确选取档位,测量集成功放电路静态时的总电流 I。(填表1-2) 表1-2直流电压及直流电流测量

电子测量与仪器实验报告

实验一动态温度界面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LabVIEW的基本使用方法 2.了解LabVIEW软件进行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步骤 3.熟练掌握动态温度界面的设计 4.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数字温度计系统设计的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对系统硬件部分的设计,包括温度采集电路和显示电路;二是对系统软件部分的设计;三是与设置上下报警温度比较,当温度超过设置范围内时,实现报警。通过DS18B20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之后在PC机上进行输出显示,最终完成了数字温度计的总体设计。数字温度计系统硬件部分由温度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信号的采集及基于LabVIEW环境的温度显示。 三、设计步骤 1.在电脑上打开LabVIEW软件,单击“File”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New VI”选项,这样就新建一个空白的工作空间。 2.单机“File”菜单,在下拉菜单中选择“Save as”选项,命名为“实验一”将新建的文件保存到自己熟悉的地方。 3.前面板的设计 前面板包含两个温度计、温度显示框、报警指示灯、停止运行按钮。其中报警指示灯的作用是,当温度上升超过设定温度值上限(本

设计为60℃)时,报警指示灯亮(变红),见下图(一)。 图(一)前面板设计 4.后面板设计 后面板由一个环路系统组成,其中包含Random Number、Greater、Multiply、温度计框图、温度计报警上限框图、报警灯框图、停止按钮。通过Random Number与100相乘产生一个随机温度,通过温度计检测,然后与报警设定值比较,比较器输出信号接指示灯。具体设计框图如下图(二): 图(二)后面板设计图(三)程序运行 四、实验运行结果 单击“Operate”选项,在下拉菜单中选择“Run”,进入运行状态。当温度超过设定值(60℃)时,指示灯亮,见上图(三)。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STOP”按钮,使程序停止。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指导教师:曾国宏 实验日期:2014.11.23

示波器波形参数测量实验报告 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曾国宏 一、实验目的 通过示波器的波形参数测量,进一步巩固加强示波器的波形显示原理的掌握,熟悉示波器的使用技巧。 1.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峰峰值,有效值及其直流分量。 2.熟练掌握用示波器测量电压信号周期及频率。 3.熟练掌握用示波器在单踪方式和双踪方式下测量两信号的相位差。 二、实验预习 实验所用示波器为SS7802A型示波器。SS7802型示波器是日本岩崎公司生产的带有CRT 读出功能的20MHZ带宽模拟双踪示波器。该示波器带有CRT读出功能,所以能够方便、准确地进行电压幅度、频率、相位和时间间隔等的测量。 单踪示波器和双踪示波器的差别:单踪示波器只能显示一个信号的波形,双踪可以同时显示两个信号的波形。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 SS7802A型示波器 a、主要参数: SS-7802模拟示波器·具有能够选择场方式、线路的TV/视频同步功能·附有光标和读出功能·5位数计数器规格及性能·显像管:6英寸、方型8×10p(1p=10mm)约16kV·垂直灵敏度:2mV/p~5V/p(1-2-5档)(通道1、通道2)精度:±2%·频率范围:20MHz·时间轴扫描A·100ns/p~500ms/p·TV/视频同步:能够选择场方式、能够选择ODD、EVEN、BOTH、扫描线路· b、主要功能描述 示波器操作板如图所示:

?包括如下五个操作控制区域: 水平控制区 【?POSITION?】:将【?POSITION?】向右旋转,波形右移。 FINE 指示灯亮时,旋转【?POSITION?】可作微调。 MAG×10 :扫描速率提高10 倍,波形将基于中心位置向左右放大。 ALT CHOP :选择ALT(交替,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或CHOP(断续,两个或多个信号交替扫描)。 ◆垂直控制区 INPUT :输入连接器(CH1、CH2),连接输入信号。 EXT INPUT :用外触发信号做触发源。外信号通过前面板的EXT INPUT 接入。 【VOLTS/DIV】:调节【VOLTS/DIV】选择偏转因数。按下【VOLTS/DIV】;偏转因数显示“”符号。在该屏幕下,可执行微调程序。 【▲POSITION▼】:垂直位移,向右旋转,波形上移。 CH1 、 CH2 :通道选择,按下 CH1 或CH2 选择通道显示或不显示。 GND :按下 GND 打开接地开关。 DC/AC: 选择直流(DC)或交流(AC)耦合。 ADD 、INV :显示(CH1+CH2)(相加〈ADD〉)或(CH1-CH2)(相减〈INV〉)。 ◆触发及扫描控制区 【TIME/DIV】:选择扫描速率。 【TRIG LEVEL】:调整触发电平。 SLOPE :选择触发沿(+、―)。 SOURCE :选择触发来源(CH1、CH2、LINE、EXT、VERT)。 COUPL :选择触发耦合方式(AC、DC 、HF REJ 或LF REJ)。 TV :视频信号触发选择(BOTH、ODD、EVEN、或TV-H)。

大物实验报告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和金属逸出功

大连理工大学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 院(系)材料学院专业材料物理班级0705 姓名童凌炜学号200767025 实验台号 实验时间2009 年04 月24 日,第九周,星期五第5-6 节 实验名称光电效应测量普朗克常量和金属逸出功 教师评语 实验目的与要求: 1.通过测量不同频率光照下光电效应的截止电压来计算普朗克常量 2.获得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和逸出功 主要仪器设备: 1.光电效应实验仪(GGQ-50 高压汞灯,GDh-I型光电管电流测量仪) 2.滤光片组(通光中心波长分别为365.0nm, 404.7nm, 435.8nm, 546.1nm, 577.0nm) 3.圆孔光阑Φ=5mm, Φ’=10mm 4.微电流仪 实验原理和内容: 1.理想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实验装置如右上图所示,阴极K收到频率为v的单 色光照射时,将有光电子由K逸出到达阳极A,形成回路 电流I,可以由检流计G所检测到。通过V来监控KA两 端的电压变化,结合G所得到的电流值,可以得到U与光电 流I之间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根据爱因斯坦的解释,单色光光子的能量为E=hv,金属中的电 子吸收了光子而获得了能量,其中除去与晶格的相互作用和克

服金属表面的束缚(金属的逸出功A )外, 剩余的便是逸出光电子的动能, 显然仅仅损失了逸出功的光电子具有最大动能: A hv mv M -=2 2 1。 实验中所加的光电管电压U 起到协助光电流I 形成的作用, 当不加电压U 时, 到达阳极的光电子很少, 光电流十分微弱; 当加上正向电压时, 便有更多的光电子到达阳极, 使得I 增大, 而所有的光电子都被吸引到阳极形成电流时, I 到达最大值, 此时再增大U 也不会改变I , 成为饱 和光电流I M , 饱和光电流在光频率一定时, 与光照强度成正比。 如果在光电管两极加反向电压便可以组织光电子到达阳极形成光电流, 当反向电压增大到光电流等于零时, 可知光电子的动能在电场的反向作用下消耗殆尽, 有以下关系式:a M eU mv =2 2 1 , 其中U a 成为截止电压。 结合以上最大动能的表达式可知, e A v e h U a -=, 如左图做出其对应的图像, 可知直线的斜率为 e h k =, 截距为e A U =0。 图中斜线与x 轴的交点对应的频率v0 称为阴极材料的红限频率, 照射光小于这个频率时, 无法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光子能量小于电子的逸出功)。 显然, 通过测量多组v 和Ua , 便可以通过计算函数表达式而得到A 、h 、v0。 2. 实验中相关影响因素的修正 1, 暗电流修正 暗电流指没有光照时, 由于金属表面的隧道效应、 光电管漏电、 热噪声等原因造成的由K 向A 逸出电子形成的电流。 由于暗电流对截止电压的影响不大, 实验中可以使用无光照测量电流的方法测出暗电流值, 在后期处理中将其剔除。 2, 阳极电流修正 由于KA 两级距离很近, 光照时阳极的材料同样可以发生一定程度的光电效应而发射光电子, 当光电管加的是反向电压时, 就会使阳极光电子到达阴极形成阳极电流。 在U-I 曲线上阳极电流的影响就是使在负向电压区的阴极电流出现负值下沉, 由于阳极光电子数目有限且相比阴 极较少, 故阳极电流很快达到饱和, 可见实验中截止电压对应的实际情况是总体电流趋于反向稳定时的电压值。

电工电子设计性实验报告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题目家庭照明电路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张锋 时间 2013.3.10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班级:指导老师:张锋 设计课题: 设计任务与要求根据应用电路的功能,确定封面上的题目,然后完成以下任务: 1、分析电路由几个部分组成,并用方框图对它进行整体描述; 2、对电路(不可以复制或截屏!)的每个部分分别进行单独说明,画出 对应的单元电路,分析电路原理、元件参数、所起的作用、以及与其他部分电路的关系等等; 3、用简单的电路图绘图软件绘出整体电路图,在电路图中加上自己的学 号或姓名等信息; 4、对整体电路原理进行完整功能描述; 5、列出标准的元件清单; 6 制作电路实物(成功者可给优秀)或对进行电路仿真,演示并记录其实际效果;写出设计心得体会。(注意:设计如果与同学或网络作品雷同大于50%,则此设计作废) 设计步骤(请同学们认真在宿舍抓紧时间完成,无故拖延者扣分处理) 1、查阅相关资料,开始撰写设计说明书; 2、先给出总体方案并对工作原理进行大致的说明; 3、依次对各部分分别给出单元电路,并进行相应的原理、参数分析计算、 功能以及与其他部分电路的关系等等说明; 4、列出标准的元件清单; 5、总体电路的绘制及总体电路原理相关说明; 6、列出设计中所涉及的所有参考文献资料。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在说明书中按出现的顺序在设计说明书中,采用上标标注。

目录 一、设计目的 二、家庭照明电路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安装要求 三、设计的总体思路 四、电路功能框图 五、安装用电路元器件以及预算 六、施工要求 七、设计总结

电子测量实验报告

电子测量调研报告 题目:电子测量技术发展与仪器 姓名: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2013年6月16日

电子测量技术发展与仪器 摘要::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样地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测量仪器的不断更新。本文介绍了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状况,并论述了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过去与现状。最后,探讨了电子测量技术与仪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发展、测量、仪器、趋势 一、电子测量技术的发展 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大生产中那些要求精密和准确测量的内容通常都是运用了电子测量的方法来实现的。电子测量主要应用于电专业的测量,例如电信号传输特性的测量。电子测量也广泛的应用于非电专业的测量。例如,它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能量转化器把非电量转换为电量进行研究,而后得出反映出非电量的测量结果。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测量的内容愈来愈广泛,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电能量的测量,包括对于电流、电压、电功率的测量。 (2)信号的特性及所受干扰的测量,例如信号的失真度、频率相位、脉冲参数、调制度、信号频谱、信噪比等。 (3)元件和电路参数的测量,例如电限、电感、电容、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扬效应管等)的测量,集成电路的测量,电路频率响应、通频带宽度、品质因数、相位移、延时、衰减和增益等的测量。 由于电子测量技术的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许多非电量的测量也可以通过传感器转换成电信号,再利用电子技术进行测量。例如,高温炉中的温度、深海的压力等许多人们不能亲身到的地方或无法直接测量的量,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测量。与其它的测量相比,电子测量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测量频率范围宽,电子测量能工作在这样宽的频率范围,这就使它的应用范围很广。 (2)量程很广,由于所测量的大小相差极大,要求测量仪器的量程也极宽,同一台电子仪器,经常能做到量程宽达很多数量级。 (3)测量准确度高,电子仪器的准确度通常可比其它测量仪器高很多,特别是对频率和时间的测量。电子测量准确度高,正是它在现代科技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重要原因。 (4)测量速度快,电子测量由于是通过电子运动和电磁波的传播来进行工作的,因此具有其它测量方法通常无法类比的高速度。 (5)易于实现遥测和长期不间断的测量,显示方式又可以做到清晰、直观。由于可以把电子仪器或与它连接的传感器放到人类不便长期停留或无法到达的区域去进行遥测,而且可在被测对象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测量。对于测量结果,电子测量的显示方法也比较清晰、直观。 (6)易于利用计算机,形成电子测量与计算技术的紧密结合。 二、国内电子测量仪器发展的过去与现状 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大致经历了“模拟式-数字式-智能式、程控式”的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在重点发展电子产业中就规划了电子测量仪器。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国不但具有一个较为完整的电子仪器产业体系,还有一大批电子测量技术人才。最近几年,随着世界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电子测量仪器在以下一些重大科技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1)调制域分析仪研究成功。调制域测试技术是20世纪末出现的十分重要且技术难度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