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选修一日本明治维新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8.3 明治维新(共4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8.3 明治维新(共41张PPT)

1871年 日本使 节赴欧 美进行 了景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时期的乡村学童
187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
1871年,日本最早的日报《横滨每日新闻 》发行图为1880年,朝野新闻社在银座成立。
1878年,东京银座点亮了用电池供电的弧光灯
明 治 时 期 兴 办 的 小 学
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就把教育视为推动近代化的 关键所在,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提出“邑无 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的目标。明治政府在国家 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短短数年内兴办了26000所小学 校。
为培养建设资本主义新国家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明治政府于1872 年颂布“学制令”,建立了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实业教育 和高等教育在内的近代学校体制;规定送儿童入小学受教育是每 个家长的义务。
思考:日本经济的近代化表现为工业化,
在“殖产兴业”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工业化迅 速展开,结合课文内容试从主导力量、推进的步 骤、企业的归属等方面概括日本工业化的特点。
①主导力量:政府主导 ②推进步骤: A. 国营企业示范、私人资本发展 B.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迅速较快。 ③企业归属:得到政府扶持的大资本家控制 了大部分近代工业。
内容
目的
政治
经济 文化 军事
(1)废藩置县 (2)四民平等
(1)土地改革 (2)殖产兴业
提倡“文明开化”, 努力发展教育
实行征兵制
加强中央集权
发展资本主义
发展近代教育
为对外扩张创 造条件
课后练习测评2:
日本发展工业的进程与英国工业革命有什么不同?
英国工业革命是本国生产力的自然发展。日本发展工 业的进程则是在外侵当前,变革图强的结果
日本发展工业之际,英国等国已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 命,为了赶上发达国家,日本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黑船事件”。
解析答案
深化探究
材料
思考
图一 佩里来航 图二 西方商船把大量的商品运进日本
(1)图一反映了什么事件?其直接结果是什么?
答案 黑船事件。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
(2)图二反映了什么现象?与图一有何关系?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案 欧美国家的廉价工业品大量倾销日本。 由于图一打开了日本的国门,给图二倾销商品带来了便利。 冲击了传统的经济结构,造成社会经济混乱;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 主义的发展。
现象说明日本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D )
A.已成为推动改革的政治势力
B.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发展资本主义
C.不满幕府统治,要求改革社会现状
D.经济实力增强,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解析 商品经济的发展引起了日本社会阶级结构和封建等级秩序的变化,
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的地位开始变得举足轻重,他们向将军、大名
(2)表现:①严禁日本人与外国贸易,驱逐外国商人和 传教士出境,只允许
同中国、朝鲜和荷兰等国通商。②规定日本人不得出国,也不允许在国外
的日本人回国。
3.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
4.社会关系上:统治阶级剥削与压迫沉重,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答案
12345
反馈·训练区
1.右图是日本的封建等级示意图,德川幕府实行封建等级
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C ) A.区分四个阶层
B.便于管理、剥削
C.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D.有利于控制人口
解析 抓住关键词“根本目的”,即为了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其阶级
利益。
解析答案
12345
2.向将军、大名贷款,出钱购买武士身份,或直接参与藩政,这些历史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课件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课件

倒幕运动的兴起
尊王攘夷思想
倒幕运动的胜利
尊王攘夷思想的兴起,主张尊崇天皇 ,反对与外国妥协,驱逐外国势力。
倒幕派最终成功推翻幕府统治,为明 治维新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倒幕派的形成
倒幕派的形成,主张推翻幕府统治, 实现国家统一和改革。
02
明治维新的过程
倒幕成功与天皇亲政
倒幕成功
在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处于幕府时期 ,实权掌握在将军手中。倒幕派通过 武装斗争和外交手段,最终推翻了幕 府统治,实现了权力回归天皇。
军事
明治维新建立了现代化军队,为日本后来发动侵略战争提 供了条件。
对亚洲的影响
领土侵略
明治维新后,日本迅速走上扩张军备、发动侵略战争的军国 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 大陆政策”。日本不断对外发动侵略战争,使亚洲各国人民 深受其害。
思想渗透
日本在亚洲推行殖民文化,试图从思想上控制殖民地人民。
明治维新与中国
明治维新对中国的启示
改革的重要性
明治维新展示了改革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中 国也可以从中汲取经验,不断推进改革开放。
现代化转型
明治维新成功实现了日本的现代化转型,对于中 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民族精神
明治维新展现了日本民族的团结和奋斗精神,对 于中国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启示作用。
《高二历史明治维新 》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明治维新的背景 • 明治维新的过程 • 明治维新的影响 • 明治维新的评价 • 明治维新与中国
01
明治维新的背景
闭关锁国下的日本
01
02
03
闭关锁国政策
日本在17世纪开始实施闭 关锁国政策,限制与外界 的交流和贸易。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PPT教学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
幕末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以及外来压力(如黑船事件 )对日本的影响。
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
倒幕运动、王政复古、废藩置县、四民平等、殖产兴业、文明开化 、富国强兵等重要事件和政策的实施。
明治维新的意义和影响
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深远影响,以及明治维新后日本 的崛起和对亚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影响。
03
明治维新后政治体制变革
天皇制确立及其实质分析
天皇制的确立
1868年明治天皇即位,宣布“王政复古”,恢复天皇权威,确立天皇制。
实质分析
天皇制的确立是明治维新政治变革的核心,旨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和 稳定。通过神化天皇,将天皇置于国家政治、宗教和文化的中心地位,从而加强 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经济困境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幕 府无法应对日益严重的财 政危机,导致社会动荡不 安。
阶级矛盾激化
幕府、武士阶层与平民之 间的矛盾日益激化,社会 不稳定因素增加。
外部压力与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侵略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开 始侵略日本,强迫其签订 不平等条约,民族危机深 重。
开港与通商
随着西方列强的到来,日 本被迫开放港口并与外国 通商,传统经济受到冲击 。
01 02
废除封建制度,实现四民平等
明治维新通过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和等级制度,实现了四民平等,即士、 农、工、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日本的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奠定了 基础。
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明治政府通过废藩置县等措施,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削弱了地方势 力的影响,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03
确立近代天皇制

日本明治维新优质课PPT课件

日本明治维新优质课PPT课件

第11页/共50页
思考: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给日本带来了哪些影响?
破坏性: 破坏性、建设性
1)三国千门年打来开独,使立日不本羁沦之为大半日殖本民,地一国旦家受,人民羁族缚危, 机有不血断性加者深岂。能忍视乎? 2)进一步加剧了日本社会危机。——吉田松阴 建设性:
3)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结合这段材料,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有哪 些?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启示?
第5页/共50页
特点: (1)有选择、有侧重地向西方不同国家学习; (2)向西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起步快; (3)直接吸收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启示: 立足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第26页/共50页
领导 内容
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 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 奴法令而进行。
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 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法令 等方式进行;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 地方式进行
第27页/共50页
明治维新实质是对先进 的工业文明的经典模仿。 在西方列强的炮舰压迫下,当时日本首要的目标是建 立强大的军力 ;实际执掌政权的萨长集团,最关心 的也是军事现代化,这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工业来支撑 经济实力。明治维新主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只有在 生产技术方面,日本才是毫无保留地学习西方。正是 由于将学习重心放在生产技术上,在经济、政治、文 化方面只是围绕这一学习需要作出了有限变革;由于 充份立足国情、保守传统,而不是全面照搬西方,才 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有效进行。
科教兴国成为我国今天的国策,是及时而必要的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ppt优秀课件

CHAPTER 02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背景
幕府统治末期社会状况
幕府统治力衰弱
地方大名势力崛起,幕府权威受到挑 战。
经济萧条
农业生产停滞,商业贸易萎缩,国家 财政困难。
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起义、市民暴动频繁,社会秩序 混乱。
西方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西方列强入侵
美国、英国、法国等西方列强强迫日 本签订不平等条约,开放通商口岸, 割让领土。
CHAPTER 05
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轨迹
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
甲午战争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894年爆发了甲午战争,日本战胜 封建帝制下的清王朝,并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迫使清政府承认朝鲜半岛的 独立,并割让台湾岛及澎湖列岛等附属岛屿给日本。
日俄战争
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当时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通过战争手段夺取了东北亚 地区的政治和军事主导权,并取得了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地区的优势地位。这 场战争是远东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部编)《日本明治维新 》ppt优秀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明治维新前日本社会背景 • 明治维新过程及主要措施 • 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影响 • 明治维新后日本历史发展轨迹 • 结论与启示
CHAPTER 01
引言
课件背景与目的
背景
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的重要 事件,对日本及世界历史产生了 深远影响。
战后复兴与现代化进程
战后复兴
战后初期,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经济和社会秩序。这些措施包括实行土地改革、解散财 阀、进行民主化改革等,为日本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现代化进程
在战后复兴的基础上,日本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政府大力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工业化和城市 化的发展。同时,日本还注重教育和科技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 支持。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人教版历史选修一  日本明治维新ppt课件
答案
归纳总结
幕府统治危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封建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 (2)锁国政策导致日本落后于世界潮流。 (3)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冲击了日本的封建领主经济。 (4)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农民起义不断,工商业者不满幕府的限制,中下 级武士穷困潦倒,动摇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5)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冲击着日本社会,激化了社会矛盾,进一步动 摇了幕府统治。
答案
12345
6.“尊王攘夷”运动演变为倒幕运动的主要原因在于( B ) A.当时日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B.只有倒幕才是挽救日本的先决条件 C.尊攘派认识到盲目“攘夷”并不可取 D.幕府镇压了“尊王攘夷”运动
解析 “尊王攘夷”运动失败使得尊攘派认识到,要想免受西方列 强的侵略,不能光靠盲目“攘夷”,必须改革现状,实现富国强兵,推 翻幕府统治。于是,“尊王攘夷”运动演变成倒幕运动,倒幕成了挽救 日本的前提。
答案 标志:1860年,中下级武士暗杀幕府实权人物井伊直弼。 得到了一些不满幕府统治的大名的支持,富农、手工工场主和商人等日本其他社会阶 层也纷纷响应。
答案
12345
(2)“尊王攘夷”运动有何特点?存在什么缺陷?结合“举义”失败的原 因,谈谈从中应吸取怎样的教训? 答案 特点: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反抗外国侵略者为主要目标。 缺陷:对幕府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统治的要求。 教训:要改变日本现状,实现富国强兵,必须推翻幕府统治。
答案
返回
12345
8.阅读下列材料:
横须贺,位于东京湾入口,日本近代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2003年,这
座依山傍水、清秀怡人的小城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纪念活动,被纪念的是
一位美国将军……人们很难想象,150年前,正是这位将军用武力迫使日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 课件1(28张PPT)(人教版选修1)

高中历史《明治维新》 课件1(28张PPT)(人教版选修1)
结合这段材料,分析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有哪 些?对我们今天的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gkxx精品课件
“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而人民 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 虽依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 根源,又无不依赖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 力。”
请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日本采取了 怎样的政策?
“殖产兴业”
从对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看,各自产 生了怎样的积极意义?
gkxx精品课件
币制改革
2、发展资 土地改革 本主义经济
地税改革 “殖产兴业”
gkxx精品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核心
明治维新出时洋考期gkxx精察学品课件校教学情景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 作,派遣使团出国考察
3、倡导 “文明开化”
改革教育,建立近代教育 制度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 地方式进行 gkxx精品课件
gkxx精品课件
日本经济的近代化表现为工业化,在“殖产兴业” 政策的推动下,日本的工业化迅速展开,试从主 导力量、推进的步骤、企业的归属等方面概括日 本工业化的特点。
①主导力量:政府主导 ②推进步骤: A、 国营企业示范
国营 转让
民营
政府扶植和保护
私人资本发展
B、 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迅速较快。
兹为改正地税,原有之田地贡纳办法,一律 作废;规定于地契调查完毕后,按土地价格 征取其3%,作为地税。
—— 日本明治政府1873年颁布的条例
请回答:
⑴地税改革的前提是什么改革?有何规定?产生 了何影响?
⑵地税改革后,地税征收的依据和标准分别是什 么?向谁征收?征收的形式如何?这一政策产生 何影响?
局限性1、在经济、政治上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西方自由民主思想影响的知识分子 原因:
不满藩阀专制,掀起自由民权运动。
内容:
初步建立君主立宪制形式的资产阶级 影响: 国家体制。
实质: 专制主义统治
《明治宪法》颁布仪式(1889)
建立军队, 为对外扩张创造条件 5.军事:
(1)军事上创办军火工业,实行义务兵役制, 建立常备军(皇军) (2)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
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具有革新精神的中 改革者素质 下级武士充当了领导 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 国际环境 发展资义有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二、你能根据明治宪法,制作一幅 近代日本天皇政体示意图吗?
天皇
协 助 天 皇 总揽统治权 行使立法权 掌握军队统帅权 服 务 于 天 皇
议会
协赞天皇行使立法权 有审议国家预算案权力
二、明治维新的内容
(一)目的
1.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2.实现民族振兴 3.摆脱外来压迫 4.发展资本主义 (二)特点:
脱亚入欧
“破旧”和“立新”
(三)内容:
《五条誓文》
• 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 • 上下一心,大展经纶; • 官武一体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务使 人心不倦; • 破例来之陋习,基于天地之公道; • 求知识于世界,大力振兴皇基。
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日本掀起了工 业革命的热潮,仅用30年时间,建立起完整工 业体系,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殖产兴业的具体内容就
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各种 政策为杠杆,用国库资金来加速 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并且以国 营军工企业为主导,按照西方的 样板,大力扶持日本资本主义的 成长。
日本的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课标要求:
1、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 2、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3、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 史地位
什么叫明治维新?
推翻幕府统治后,明治政府一方面采取措施 巩固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另一方面,“求知识 于世界”,向西方国家学习,积极发展资本主 义经济,力争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 建立近代化的国家。历史上称为“明治维新”。
(二)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 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体现在: ①经济: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 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 ②政治: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 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③文化: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 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影响: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二)、民族危机——黑船事件 1.日本成为西方列强侵略的目标
2.黑船事件和不平等条约
3.从“锁国”被迫走向“开国”
惊 破 太 平 梦
几 只 蒸 汽 船
培理登陆图(1853年)
民族危机
美国东印度舰队 司令培理
浦贺港
1853年
《日美亲善条约》
(三)、日本社会危机的加剧
1.表现: (1)殖民侵略的进一步加强 黑船来航的冲击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入侵,民族危机加深。 (2)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废藩置县

县 县

京 都
县 县 县 县

县 县

大 阪
东 京


三府七十二县


下面哪个阶级对新政府最有威胁?
武士 农民
商人 工人
四民平等
废 除 武 士 特 权
带 刀 者 斩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 2.经济:
土地改革: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提高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但市场狭小 殖 产 兴 业 A.重点:军事、重工业 B.交通运输和通讯业 C.出国访问 D.创办国营民企,扶持私人资本主义企业 E.培养人才
(一)、德川幕府的统治 1.建立:17世纪初 2.阶级构成;
(1)统治阶级:天皇、将军、大名、武士 (2)被统治阶级:农、工、商、贱民
3.政策:(1)政治:实行幕藩制
(2)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 (3)外交:闭关锁国政策 4.德川幕府统治出现危机,封建统治基础开始动摇 (1)资本主义商业发展 (2)阶级矛盾尖锐(大盐平八郎起义)
结果
影响
b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C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
领导
日本在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 治政府实行改革;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 奴法令而进行。
内容
日本以各种法令,鼓励发展资本主 义工商业,废除禁止买卖土地 法 令等方式进行;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 地方式进行
日本的幕府时代
1603年初,德川家康打败竞争对 手,取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 在江户设立幕府,建立起统一中央 集权的幕府统治,史称德川幕府或 江户幕府,开始了二百六十多年的 统治。当时,天皇虽享有崇高威望, 名义上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但并没有实权, 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将军也是最大的封 建主,直接管理着全国四分之一的土地和许多 重要城市,全国其他地区分成大大小小两百多 个“藩”,藩的首领大名享有藩的世袭统治权, 但必须听命于将军。
(一)知识梳理
--------沟通从合作交流开始
一、明治维新的背景
公元1192年到1867年,日本历史上是实行军事 封建统治的“幕府政治”时期,经历三大幕府 的统治。 一、镰仓幕府 德 (1192——1333年) 川 二、室町幕府 家 (1336——1573年) 康 三、德川幕府 (1603——1867年)
(三)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①经济: 地主土地所有制的消极性不断显现,农民的贫 困,影响市场扩大,制约工业发展 ②政治: 宪法颁布后,藩阀依然长期垄断政权,议会形 同虚设,人民没有民主权利 ③文化: 愚民政策和天皇崇拜思想的根深蒂锢 ④影响: 争夺的野心和军国主义传统结合推动日本加 入侵略的行列,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挑起二战)
中央集权 世界強國
废除 不平等条约
殖产兴业
富国强兵 文明开化
1.政治:废除旧体制,加强中央集权
(1)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置都、 道、 府、县,把地方置于中央直接管辖之下。
(2)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 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建立起中央集权的政治 体制,为进一步推行改革, 富国强兵奠定了基础。
文明开化 ,发展近代教育 3.文教:
(1)教育:确定“国民皆学”方针
A.改革教育内容: 儒学 自然科学 B.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小学、中学、大学
打破了等级 制度,培养 了大量人才
(2)思想:传播启蒙思想
( 福泽渝吉、新闻出版 )
(3)社会生活各方面:西化
东 京 的 鹿 鸣 馆
1889年《大日本帝国自己的家 臣即武士,武士从将军或大名 那里得到封地和禄米,但必须 效忠将军或大名,这些武士一 般是职业军人,拥有佩刀特权, 他们构成了幕府统治的基础, 从而形成了由幕府和藩构 成的封建统治制度即幕藩体制。德 川幕府为了从思想意识上培养武士 这个支柱,大力宣扬武士应具有忠、 义、勇的“武士道”精神,使武士 为其效力和卖命。
内阁
直接对天皇负责 成员由天皇任命
(三).反馈与达标 --------学以致用,当堂巩固
.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
背景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
内容: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 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方式
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内容: 性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忠气节、正礼仪、尚武勇、重信义、崇俭朴
(3)设立军事院校 摆脱了西方殖民地的民族危机,走 上了独立富强道路,日本跻身于世界强 国的行列,1911年废除了全部不平等条 约,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三、明治维新的评价
(一)明治维新的性质
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2002年上海高考题:
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 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但是,在最近一次国 际学术研讨会上;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 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一些学者则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 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 问题: 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l)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 天皇被幕府架空。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 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二)探究与升华 ----提高从这开始
一、阅读下面材料并思考:
19世纪中期,许多遭受到欧美国家侵略的 亚非拉国家相继沦为殖民地。东亚的日本却 脱颖而出,经过明治维新,迅速实现了从农 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成为亚洲唯一一 个没有沦为殖民地的国家,也成为第一个走 上近代化道路的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日本 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方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要四看:
⑴看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或趋势;
⑵看当时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 ⑶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正确; ⑷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此外,世界近现代史上的改革还要看国际环境 等因素的影响。
历史潮流 19C中,日本资义有了相当的发展 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力量 力量对比 强大,推翻了的幕府统治 政策措施 倒幕派建立新政权后,大刀阔斧地实 施了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幕府
大名
武士
新兴地主 商人
农民﹑ 城市平民
幕 府 已 成 众 矢 之 的 , 国 内 阶 级 矛 盾 激 化
(四)、武装倒幕
阅读回答:
1、什么阶层成为了武装倒幕的主力? 2、采取了什么策略? 3、过程:“尊王攘夷”(反幕府、反侵略) 全力倒幕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倒幕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