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指纹鉴定

合集下载

法医学中的指纹鉴定技术

法医学中的指纹鉴定技术

法医学中的指纹鉴定技术在文中,我们将探讨法医学中的指纹鉴定技术。

指纹鉴定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刑事案件侦破和身份鉴定的技术手段。

本文将从指纹的定义与特点、指纹鉴定的原理与方法、指纹鉴定的应用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指纹的定义与特点指纹是指人体皮肤表面的纹理或脊线,是每个人都独一无二的身份特征。

指纹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稳定性,指纹纹理从出生后开始形成并一直保持到死亡,几乎不会发生变化;二是唯一性,通过对指纹纹理的比对可以区分不同的个体;三是可检测性,指纹可以通过各种方法检测和记录。

二、指纹鉴定的原理与方法指纹鉴定是通过比对和分析指纹纹理的相似性或差异性来进行身份确认或罪行证据的提取。

常用的指纹鉴定原理包括形态学、构造学和生物统计学等。

指纹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分类鉴定和比对鉴定。

分类鉴定是将指纹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标识,用于建立指纹库;比对鉴定则是将现场指纹与指纹库中的指纹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匹配。

三、指纹鉴定的应用指纹鉴定在刑事侦破和身份确认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刑事案件侦破中,通过对现场指纹与犯罪嫌疑人指纹的比对,可以确定是否存在嫌疑人的参与,从而为侦破案件提供重要线索。

同时,指纹鉴定还可以用于身份确认,例如在人员辨认和身份证明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指纹鉴定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离不开科学的研究和创新。

在现代法医学中,指纹鉴定已经成为一项日趋成熟的技术,并在犯罪侦破和司法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其他身份鉴定技术的出现,指纹鉴定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总之,指纹鉴定作为法医学中的重要技术手段,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通过对指纹纹理的比对和分析,可以准确地确认身份、提取罪案证据,为刑事案件侦破和司法实践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指纹鉴定技术在未来将继续不断发展和完善,为法医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和进步。

法医学鉴定中的指纹鉴定

法医学鉴定中的指纹鉴定

法医学鉴定中的指纹鉴定一、引言指纹鉴定是法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通过对犯罪现场指纹与嫌疑人指纹的对比分析,可以为司法机关提供重要的证据。

本文将对法医学鉴定中的指纹鉴定进行探讨。

二、指纹的形成和特征指纹是人手指皮肤上的凹凸纹路,在胎儿发育时期开始形成,一生不变。

它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和可辨识性。

根据指纹纹路的形态特征,可以将之分为三类:弓形纹、环形纹和横纹。

三、指纹鉴定的原理指纹鉴定是通过对指纹形态纹路的比对,确定两个指纹样本是否来自同一个人。

该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提取、分类和比对。

1.指纹提取指纹提取是指从证据中提取出嫌疑人或嫌疑物的指纹样本。

通常使用粉末法、化学法和光学法等技术进行指纹的提取。

2.指纹分类指纹分类是将提取到的指纹样本进行分类整理,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三角系统和阿尔普系统。

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后续比对工作的进行。

3.指纹比对指纹比对是将嫌疑人指纹与犯罪现场指纹进行对比分析,判断两者是否一致。

传统的比对方法是通过人工观察,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自动化指纹比对系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指纹鉴定的应用指纹鉴定在刑事侦查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帮助警方追踪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确认罪犯的作案手段,并且在法庭上作为证据使用。

1.破案助手犯罪现场往往留下大量的指纹痕迹,通过对这些指纹的提取和比对,可以找到与犯罪现场相关的指纹信息,从而迅速锁定嫌疑人。

2.证据确凿指纹鉴定作为科学且准确的技术手段,得到了法庭的广泛认可。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能够提供与犯罪现场指纹相符的嫌疑人指纹,将为案件的审判提供有力证据。

3.诈骗和盗窃案件调查指纹鉴定不仅在暴力犯罪案件中发挥作用,在诈骗和盗窃案件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指纹,可以判断犯罪嫌疑人是否有重复作案的记录,从而为案件调查提供线索。

五、指纹鉴定的挑战及发展方向尽管指纹鉴定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手段,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指纹可能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导致提取到的指纹样本质量下降。

指纹鉴定的实施步骤

指纹鉴定的实施步骤

指纹鉴定的实施步骤介绍指纹鉴定是一种常见的犯罪技术,在刑事侦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指纹的搜集、比对和分析,可以确定嫌疑人与案件的关联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指纹鉴定的实施步骤,以帮助读者了解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程序。

步骤一:场景勘查在指纹鉴定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查。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搜集与案件相关的指纹证据。

具体的步骤如下:•安保现场:将现场确保安全,防止污染和破坏指纹证据。

•保护证据:对可能存在指纹的物品进行仔细保护,避免指纹被破坏或污染。

•定位:确定可能存在指纹的物品,并标记其位置。

•提取:使用指纹粉末或激光等工具,提取可能存在的指纹。

步骤二:指纹搜集和记录在完成现场勘查后,就需要对搜集到的指纹进行鉴定和记录。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建立指纹数据库,以便后续进行比对分析。

具体的步骤如下:•指纹拓印:通过使用指纹油墨和指纹卡,将现场勘查中搜集到的指纹转移到指纹卡上。

•摄影:使用相机或扫描仪,对指纹卡的图像进行拍摄或扫描,以便后续的比对和分析。

•记录详细信息:对搜集到的指纹,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如时间、地点、搜集者等。

步骤三:指纹比对分析在完成指纹搜集和记录后,就需要对搜集到的指纹进行比对分析。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是否存在嫌疑人的指纹,并与现有的指纹数据库进行比对。

具体的步骤如下:•数据库搜索:将被鉴定指纹与数据库中的指纹进行比对,以寻找可能的匹配。

•比对分析:将被鉴定指纹与可能的匹配进行仔细分析,确定是否存在明显的相似之处。

•报告撰写:对比对结果进行报告撰写,详细描述比对过程和结果,并附上相关的图像和数据。

步骤四:鉴定证据和正式报告在完成指纹比对分析后,就需要鉴定指纹证据并撰写正式报告。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确定嫌疑人与案件之间的关联,并提供鉴定结论。

具体的步骤如下:•鉴定:基于比对结果和专业知识,对指纹鉴定结果做出判断和鉴定。

•结论:根据鉴定结果,给出嫌疑人与案件之间的关联性结论。

•正式报告:撰写正式的指纹鉴定报告,包括鉴定方法、实施过程和结论等内容,并附上相关的证据材料。

指纹鉴定

指纹鉴定

指纹鉴定论述指纹鉴定技术利用人类指纹稳定性和独特性的生理特征,将其作为人们的一种“活的身份证”,更因指纹具有的不可替代性,使通过指纹进行身份鉴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且随着图像处理_模式识别方法的发展和指纹传感器技术的日臻成熟,指纹鉴定方法在金融、公安、门禁、户籍管理等领域都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指纹是手指皮肤上特有的花纹,由皮肤上的隆起线构成。

这些隆起线的起点、终点、分叉、结合被称为细节特征点。

隆起线的这种细节特征有无数种排列,因此,每个人的指纹甚至一个指纹的每条隆起线都是独特的。

中国是公认的指纹运用发源地。

“睡虎地秦简中”有堪查盗窃案件现场“手迹六处”的记载。

据现有史料,手印运用始于唐朝。

在契约上的红色手印被做为人身同一认定的重要依据。

到宋代,指纹已运用到刑事诉讼中了。

指纹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明显纹,就是目视即可见的纹路。

如手沾油漆,血液,墨水等物品转印而成,通常都是印在指纹卡上成为基本资料。

第二类是成型稳纹,这是指在柔软物质,如手接触压印在蜡烛,黏土上发现的指纹。

第三类是潜伏指纹,这类指纹是经身体自然分泌物如汗液,转移形成的指纹纹路,目视不易发现,是案发现场中最常见的指纹。

潜伏指纹往往是手指先接触到油脂,汗液或尘埃后,再接触到乾净的表面而留下,虽然肉眼无法看到这类指纹,但是经过特别的方法及使用一些特别的化学试剂加以处理,即能显现出这类潜伏的指纹。

指纹法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最早的有记载的使用指纹法辨别人的为唐代学者贾公彦。

1927年德国罗伯特·海因德尔就在其《指纹鉴定》一书中说,中国唐代的贾公彦是世界上提出用指纹识别人的第一个学者。

实际上,中国的应用指纹的历史远在唐代之前。

解放后发现的唐代许多文书、契约、遗嘱上都有指纹、指节纹或掌纹,以此作为识别个人的重要手段。

此后历代,都沿用在文书上以指模、掌模为鉴的习惯。

我国古代军队有《箕斗册》,即登记士兵指纹,以便检查。

这表明当时己能对指纹按形态、结构进行正确分类,并将这种分类特征和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法医学鉴定中的指纹鉴定

法医学鉴定中的指纹鉴定

法医学鉴定中的指纹鉴定指纹,作为人体的独特标识,一直以来都在犯罪侦查和法医学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指纹鉴定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解决各类犯罪案件,还能为司法该案提供可靠的证据。

本文将探讨指纹鉴定在法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其在司法鉴定中的意义。

一、指纹鉴定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指纹鉴定是以指纹作为依据,通过比对和识别指纹特征来判断个体身份的一项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指纹图案的不可复制性和独特性。

一个人的指纹图案是与生俱来的,且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主要的指纹特征包括脊线、脊间距、支气管和汗孔等。

在法医学鉴定中,指纹鉴定技术主要分为蓝光荧光指纹检验和黑粉指纹检验两种。

蓝光荧光指纹检验主要适用于暗纹、油污等表面导电性差的指纹,而黑粉指纹检验则适用于明纹且导电性好的指纹。

二、指纹鉴定在法医学领域的应用1. 犯罪现场勘查:警方在犯罪现场常常通过指纹鉴定技术寻找犯罪嫌疑人的身份线索。

通过现场指纹的提取和比对分析,能够帮助警方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并有助于追踪和侦破犯罪案件。

2. 遗体识别:指纹鉴定在遗体识别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无论是在自然灾害中的抢险救援任务,还是在事故和刑事案件中的遗体辨认,指纹鉴定都能够为司法鉴定提供有力的证据,帮助确认死者的身份。

3. 人体痕迹识别:在刑事案件调查中,常常需要寻找人体痕迹,如血迹、皮肤碎屑等,以便进一步分析和比对。

指纹鉴定技术能够对人体痕迹中的指纹进行提取和分析,从而帮助警方查明案件的真相。

三、指纹鉴定在司法鉴定中的意义1. 可靠性:指纹鉴定作为一项科学的技术手段,具有极高的可靠性。

由于指纹图案的独特性和稳定性,以及指纹鉴定技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可以提供与个体身份相关的可靠证据。

2. 确定性:指纹鉴定是一种确定性的鉴定技术。

每个人的指纹图案都是独一无二的,不会出现两人指纹完全相同的情况。

这使得指纹鉴定成为一项直接、有效的身份识别工具。

3. 全球性认可:指纹鉴定是一种全球认可的鉴定技术。

法医学中的指纹鉴定技术

法医学中的指纹鉴定技术

法医学中的指纹鉴定技术指纹是人类手指皮肤上的纹理图案,由于每个人的指纹图案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法医学中被广泛应用于犯罪现场的鉴定和破案工作。

指纹鉴定技术具有准确性、可靠性和持久性的优势,已成为刑事司法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一、指纹的分类和特征1. 指纹分类按照指纹纹路的类型,指纹可分为弓型、循环型和箕型三类。

弓型指纹纹路呈弧形,循环型指纹纹路呈环状,箕型指纹纹路则是由一个主线和一条或多条弧线组成。

2. 指纹的特征指纹的主要特征有纹线、纹头、纹谷和纹核。

纹线指指纹纹路中的凹陷线条,纹头指纹纹路中的凸起部分,纹谷指纹纹路的两侧,纹核是指纹纹路中的细小线条和形成纹型的细节。

二、指纹鉴定的原理和技术步骤1. 原理指纹鉴定的原理是基于指纹图案的不可重复性和稳定性。

通过比对被发现的指纹样本与嫌疑人或已知指纹样本进行比对,确定是否存在匹配的指纹特征,从而判断是否涉及嫌疑人的罪行。

2. 技术步骤指纹鉴定通常包括指纹采集、指纹特征提取、指纹比对和编写鉴定意见等步骤。

在指纹采集过程中,可以使用指纹采集仪或者指纹卡片进行采集。

指纹特征提取是将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转化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字图像,以便进行后续的比对分析。

指纹比对是将已知指纹样本与现场指纹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匹配。

最后,根据比对结果,编写鉴定意见,对指纹鉴定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

三、指纹鉴定在刑事司法领域中的应用1. 犯罪现场的指纹鉴定在犯罪现场,指纹鉴定有助于确定嫌疑人是否曾经出现在现场,进而提供重要的证据支持。

通过现场指纹的采集和比对分析,可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作案手法以及可能的犯罪手段。

2. 刑事案件的指纹鉴定在刑事案件中,通过对嫌疑人的指纹与作案现场的指纹进行比对,可以确认嫌疑人是否与案件有关联。

指纹鉴定结果可以作为法庭审判的重要证据,有助于定罪和量刑。

3. 反复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比对在反复犯罪嫌疑人的比对中,指纹鉴定可以通过比对现场指纹与嫌疑人的指纹历史记录,找到可能存在的重复犯罪行为,进一步破解相关案件。

指纹的鉴定

指纹的鉴定

指纹的鉴定指纹是一个人的身份证,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这就是说,指纹可以标识每个人的身份。

这在现代社会中,已被保安部门作为鉴定人物身份的有力武器,就在需要高度戚备或保密的地方也被作为一个人进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我们在侦探小说中,经常看到利用“指纹”来破案的情节。

现代的许多国家都是建立了自己的指纹档案库,装入了本国居民和一些国际犯罪分子的指纹档案。

这为通过在现场找到的指纹找到犯罪嫌疑人提供了一个破案的工具。

我们通常会认为鉴定指纹是专家才能做的事情,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这样的专家。

显示指纹的方法非常简单:取一张干的白纸,用手指在纸上按一下,然后把纸(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碘酒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在试管底部加热,直到试管中出现紫色的蒸气为止。

这时你会看到,你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出来的指印就会渐渐地显示出来,最后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的棕色指纹了。

如果你把按过手指的白纸收藏起来,数月之后再做上述的实验,结果仍能将隐藏在纸面上的指纹显示出来。

为了不留下指纹,我们常从影视中看到精明的犯罪分了往往戴上了尼龙手套,让警察找不到犯罪证据。

为什么碘酒能辨别出肉眼看不到的指纹呢?这先得要从碘酒说起。

碘酒中有两种物质,成分——碘和酒精。

纯净的碘是一种紫黑色的晶体,有金属光泽。

它难溶于水,但却易溶于酒精(或其他的有机溶剂)中,并能达到较高的浓度。

此时,溶液呈褐色,这就是碘酒。

我们平时把碘酒涂在皮肤上,酒精会很快挥发,只留下一个黄斑——碘。

有趣的是,碘可以不经过液态而直接变成蒸气,散失到空气中去。

所以过不了多久,黄斑(碘)也会不辞而别,从我们的皮肤上悄悄消失。

象碘这类固态物质直接气化的现象,人们称之为“升华”。

每个人的手指上总含有油脂、矿物油和水。

用手指在抵面上按的时候,指纹上的油、矿物油和汗水就会留在纸面上,只不过人的眼睛看不出来。

当我们把这隐藏有指印的纸放在盛有碘酒的试管口并加热时,碘酒因被加热,酒精很快被挥发了。

指纹鉴定流程

指纹鉴定流程

指纹鉴定流程一、引言指纹鉴定是一种常见的犯罪现场勘查技术,通过比对指纹特征来确认嫌疑人身份。

本文将介绍指纹鉴定的流程,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二、指纹采集指纹采集是指获取被鉴定者的指纹样本,一般有三种方法:平面指纹采集、滚动指纹采集和掌纹采集。

平面指纹采集是最常见的方法,通过被鉴定者将手指按压在指纹采集器上,获取其指纹图像。

滚动指纹采集是按照指纹的生长方向,将手指从根部滚动到指尖,以获取完整的指纹图像。

掌纹采集则是通过扫描掌心上的纹路。

三、指纹图像处理指纹图像处理是将采集到的指纹图像进行清晰化和增强处理,以便后续的比对和分析。

这一步骤包括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和细节,并进行图像的归一化处理,以确保不同指纹样本之间的比对准确性。

四、指纹特征提取指纹特征提取是将指纹图像中的特征点提取出来,形成特征模板。

常见的指纹特征包括细节点、三角点和岛状点等。

这些特征点的位置、数量和相对关系是每个人独特的,可以用于指纹的比对和识别。

五、指纹比对指纹比对是将被鉴定者的指纹特征与已知指纹特征进行比对,以确认是否匹配。

比对方法一般有两种:一对一比对和一对多比对。

一对一比对是将被鉴定者的指纹特征与一个已知指纹特征进行比对,用于确认嫌疑人身份。

一对多比对是将被鉴定者的指纹特征与数据库中的多个指纹特征进行比对,用于寻找潜在嫌疑人。

六、指纹鉴定报告指纹鉴定报告是将鉴定结果以书面形式呈现,包括被鉴定者的指纹特征和比对结果。

报告应包括鉴定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并附上相关的指纹图像和特征模板。

七、指纹鉴定的注意事项1.指纹采集时应选择清洁的手指,避免指纹图像模糊不清。

2.在指纹图像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去除噪声,避免对指纹特征的影响。

3.在指纹特征提取时要确保提取的特征点准确无误。

4.指纹比对时要选择合适的比对算法和参数,以提高比对的准确性。

5.在编写指纹鉴定报告时要准确、客观地陈述鉴定结果,避免主观偏见和歧视。

八、结论指纹鉴定是一种重要的犯罪现场勘查技术,通过比对指纹特征来确认嫌疑人身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征的推测与判断--行线追迹法
两头数线法:在模糊区域的两头 查对纹线的数量
抢劫储蓄所案件现场手印,在案犯抢 劫时所使用的吉普车方向盘上所提取。
确定残缺手印的部位,准确确定残 缺手印的指位和部位是检验残缺手印的 突破口
定基点 残缺手印特征的寻找与确定 可以从印痕中心到外围,也可以从 边缘到中心,较为常用的方法是从一边 的纹线查到另一边的纹线,把所有的纹 线逐一查清楚。
若没有中心,只反映一个三角和 部分根基线,则要看三角内侧边的纹 线弯曲度的大小和根基线的形态,如 弯曲度较大,根基线又有弧形向上的 倾向,则斗型纹可能性较大;否则箕 型纹。
3.参考细节特征的出现率判断
根据观察与统计:
箕型纹和弓型纹中眼形线、桥形 线、勾形线、点特征的出现率较低, 而分歧、结合、起点、终点较多;
未现出中心与三角部位时,则应以 纹线流向,褶皱纹的组合或局部区域细 节特征组或综合性的特征组作为种类特 征。
比对检验中选用的细节特征
手印的细节特征: (1)乳突线细节特征 (2)褶纹的细节特征 (3)皱纹的细节特征 (4)伤疤的细节特征 (5)汗孔的细节特征 (6)细点线的细节特征等
(三)比对检验的内容
文字部分 鉴定书的标题,应明确写上“手印 鉴定书”。标题下行右侧是发文号, 由发文机关的代号、年号、顺序号组 成。
正文是鉴定书的主体部分,应写得 明确具体,内容包括绪论、检验、论证、 结论。
图片部分 是对正文部分的印证和补充。
四、综合评断并作出结论
手印相同:相同点是本质的,是 主要方面,而差异点是非本质的,是 可以解释的。
手印不同:差异点是本质的,相 同点是非本质的。
综合评断的任务就是判断相同 点、差异点谁起决定作用。查明相 同点和差异点的来源及特征的变化 规律,把握特征的特定性,准确的 判断相似与相同。
统计发现,所利用的细节特征数量
荷兰和法国采用12个细节特征点的 标准;
西班牙采用10~12个特征标准; 奥地利采用12个特征点的标准;
德国采用12个细节特征点的标准, 但附加条件是如果手印纹型是箕型纹、 斗型纹,并且手印清晰时,就可以采用 8个细节特征点的标准;
瑞士的日内瓦采用8个细节特征点为 标准。
认定结论
种类特征相同,细节特征组合相同, 少数差异点经过评断与实验有充分理由 说明是受客观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否定结论:
二、分别检验
采取技术措施,提高对纹线的观察效果 (一)确定现场手印的方位 (二)分清现场手印的痕迹种类 (三)观察手印是否重叠和变形 (四)判断手印花纹类型及其不同形态 (五)发现并确定细节特征
(一)确定现场手印的方位
1.根据手印遗留情况,结合作案 动作判断
2.根据手印纹线的形态、弧度、 流向判断
与相似率成反比。细节特征越多,相似 率就越低;所确定的特征数量越少,相 似率就越高。一般具有3个特征相同的 达5%~10%。
特征的质量也与相似率有很大的关 系,特征的质量越高,相似率就越低。
欧洲国家指纹鉴定特征数量标准
英国2001年6月之前规定出示于法 庭的手印证据至少必须具有16个细节特 征点;
第八讲 指纹鉴定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二、分别检验 三、比对检验 四、综合评断并作出结论 五、制作手印鉴定书
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1.送检手续是否符合规定 2.了解案件基本情况 3.查验送检材料和样本材料 4.对于补充鉴定、复核鉴定、重
新鉴定,还必须查验过去的鉴定材料 及全部检材
5.受理,填写委托鉴定登记表
一个特殊细节特征加一个普通细节特征,即一个 勾、眼、桥、棒、点类的特征加一个起、终点或分歧、 结合类的特征。
伤疤加两个普通细节特征 三个普通细节特征
皱纹和褶纹结构作为基点特征组
基点的选择
特征的推测与判断
如该现场手印中心 模糊,但从纹线流向 可判断为斗型纹,在 中心左下侧发现一对 顶特征,内侧一结合 点,以此为基点特征 组扩展检验。
细节特征的变形
对表现异常的现场手印要分析是否 手印重叠造成,如果是重叠手印的话, 进一步分析是几次重叠形成、重叠的顺 序以及是同指重叠还是异指重叠。
固定所发现特征的方法
绘制示意图 把现场手印观察所见纹线、特征、 特征组及位置关系正确地描绘在纸上, 然后将各个特征做出标记,使之显而易 见。 在手印照片上作标记 在手印的放大照片上用色笔将特征 注示出来。有时亦采用大头针类的工具 在特征上刺一点作标记。
三、比对检验
(一)比对检验的任务 通过比对,确定现场手印与样本手 印之间的符合点和差异点,为下一阶段 的综合评断作出结论提供依据。 (二)比对检验选用的特征 先比对种类特征;后比对细节特征。
完整手印检验中所使用的种类特征: 花纹类型特征,即指印的纹型、三 角的形态、纹线的流向、中心与三角的 关系等。 不完整手印: 只有中心或三角时,则以该部位的 花纹类型和三角结构类型为种类特征。
一般利用以下部位确定基点特征组:
出现中心花纹时,应在中心附近确 定;
出现三角时,应在三角处选定;
若中心花纹和三角部位均未出现, 可在其它易确定部位处确定基点。
也可以几个特殊细节特征构成。
基点特征组一般应至少有3个细节 特征,特殊性强的可以用2个细节特征。
三角点加起、终点、分歧、结合
三角点加两个普通细节特征
重叠表现
手印轮廓扩大,出现两个以上边 沿;
纹线交叉或衔接不自然; 出现多个花纹中心,或同一侧出 现多个三角; 同一部位的纹线疏密明显不均; 各次印痕和纹线色调不一致。
(四)判断手印花纹类型及其不同形态
花纹类型: (1)纹型特征; (2)中心与三角,三角的结构以 及三角与三角相互关系; (3)花纹中心与三角间的纹线数 目、三角与其它三角追迹线的对应关 系。
(五)发现并确定细节特征
1.从点到面,逐步扩展的方法 2.先易后难的方法 3.先重点后一般的方法 4.顺纹线的流向追迹的方法 5.相互对照、互为补充的方法
由点到面:即选定基点,再不断扩 大。所谓基点,就是检验的起点。基点 特征组就是最先确定的作为检验起点的 一组特征。
基点特征组的选择,原则为部位易 确定、特征清晰、特征间距离较近、关 系稳定的特征。
斗型纹中眼形线、桥形线、勾形 线、点的出现率较箕型、弓型纹高, 而分歧、结合则相对少。
指尖部位:应以相对关系较好的 特征组作为种类特征
指边部位:可用纹线的流向和特 征组作为种类特征
确定花纹类型之后,还需进一步确 定手印具体形状。
如是斗型纹,还应区分是螺、环等, 总体形态是宽大的、瘦窄的,倾斜方向 左倾、右倾或无倾;中心与三角的直线 距离,间隔线数,两个三角点与中心点 之间连线构成的角度,中心和三角的结 构类型等。
(三) 观察手印是否重叠和变形
1.变形原因 斜向力作用和滑动或拧动。 2.变形表现 (1)整个手印或局部的纹线伸长 或缩短; (2)纹线各部位间隙宽窄不均, 纹线粗细悬殊;
(3)心花纹畸形、或中心与三角 相对位置不对称;
(4)纹线流向混乱,形态不规矩, 有不正常的衔接。
重叠原因:多次移动、挪动、重复
3.多方向,多角度观察 4.试验 5.综合评断得出结论
1999年2月 22日,×××被 杀害案现场勘验 中,在汽车门上 发现一枚灰尘手 印。
以遗留动作 和位置分析,按 上图方向定位;
以纹线的形 态结构分析,则 按下图方向定位。
(二)分清现场手印的痕迹种类
立体的 平面的
有色的 无色的
加层的 减层的
2.特征连线比对法
利用特征连线构成几何图形,该 种方法对纹线不多、特征较少,但纹 线清晰、变形不大的手印,能较好的 表明特征的相互位置关系。
现场手印严重变形,则不适宜应 用。
3.特征重叠法
将现场手印和样本手印按其相同 部位重合起来比较特征异同的方法。
重叠比对是对纹线的弧度,特征 的形态、大小位置,纹线流向,距离、 密度等进行总体比对的一种有效方法。
种类特征不同;或种类特征虽相同, 但细节特征组合不同;少数特征的相似 有充分理由证明是偶合形成的。 不能得出结论:
五、制作手印鉴定书
要求: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 客观描述,准确简练; 有理有据,论证全面; 令人信服,直观明了; 整洁美观,符合规定。
手印鉴定书由文字部分和照片部分 组成,两者互为印证,互为补充,缺 一不可。
从种类特征的比对检验,到细节 特征的比对检验,既要比对单个特征, 更要比对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
种类特征的比较
细节特征的比较
逐个比对每个特征的具体形状、面 积大小、构成形状、方向、位置、角度, 以及特征之间的位置关系。
白 线
黑线
(四) 比对检验的方法
1.特征形态比对法(特征对照法) 以基点特征组为起点,逐渐向四 周扩展,一一比对,对找出的特征一 一观察对照,并将符合点和差异点分 别标记。
褶纹与皱纹总体形态 (1)屈肌褶纹类型、数量; (2)屈肌褶纹端点的结构; (3)皱纹的分布及排列方向等。
1.根据纹线的弧度大小和分布情况、数量和位置都 与一定形态的纹型相联系。
一枚手印虽看不清中心花纹,但若 在不同方向有两个以上三角,又若无重 叠的可能,则斗型纹的可能性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