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看中国建筑材料变迁

合集下载

建筑新材料新技术调研报告---同济大学综合楼调研

建筑新材料新技术调研报告---同济大学综合楼调研

建筑新材料、新结构和新技术调研报告——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调研[摘要]:通过调研分析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的玻璃屋顶、玻璃幕墙、结构体系等外围护结构,了解新材料、新技术在其中的使用情况,并对其材料的选用、构造的形式以及具体的效果做出评价[关键词]: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L”形单元中庭材料构造形式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peripheral structure such as the glass roof、glass curtain wall and structure system of Teaching-research complex of Tongji University, learning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new material and new technology in the peripheral structure, and making evaluation about the material selection、tectonic form and specific effect. Keywords: Teaching-research complex of Tongji University ; “L” unit ; Atrium ; Material ; Tectonic form同济大学教学科研综合楼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东侧临四平路,北侧临国康路,南侧与西侧分别紧临校史馆和桥梁工程设计院,在建筑南部与行政北楼之间的景观绿化广场使得高度近100米的综合楼有机地融入了校园之中而不显得突兀。

综合楼于2003年开始设计建造,2007年百年校庆时投入使用,是集教学、科研以及办公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建筑主体高度98m(地下1层,地上21层),总建筑面积46240m2。

建筑主体方正纯粹,在近50mx50m的正方形平面上,以16.2mx16.2m为基本模数单元,每3层使用层组成一个“L”形单元,再由7个“L”形单元螺旋错叠上升构成整个建筑的基本形体。

同济大学建筑系馆C楼简析

同济大学建筑系馆C楼简析

Add Your Title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LOGO—
ADD Your Title
SU模型
SU``
Add Your Title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LOGO—
Add Your Title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Add Your Title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Add Your Title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LOGO—
一楼入口右侧是书店和餐厅,餐厅内全由各 个书柜分隔成小的用餐空间
Add Your Title
—LOGO—
空间分化的组织逻辑
“三明治"式的摩登造型作 为主体部分的研究工作单元 布满南侧所有楼面是一个均 匀系统,只有阳台窗户有稍 许凹凸变化
Add Your Title
。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LOGO—
基地分析

Add Your Title
基地分析
—LOGO—
ADD Your Title
Add Your Title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Add Your Title
WPS演示助您快速创建极具感染 力的演示文稿,打造令人震撼的 影院效果。

时间与空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空间60年

时间与空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空间60年
Unv st h vef m e rt a ieri y a or d ac ic lmas f i n i sof vebul gs i di mated A ,C k .g D d E N t e ba i o an o h ss fw hc a t ih a v s ds i l r plto m s se ha b n b l Th ic pi y na af r yt m s ee ui t e b l n r ui gsfom fe e t h so ia r s be r t i di di r n it rc lpei a her od o n c a a t s iso hetm e nt w h r c eitc t i I he mea tm e t e r f ni ,h
6 0年拓 展 ,基 本形 成 以 A 、B、 C、D 、E五座 大楼 为
代表 的集 群规 模 ,并 以此 为载体 构 建了 庞大 的学 科平 台体 系 建于 不 同年代 的 大楼 有各 自鲜 明的特 征 ,其 呈现 的多 样性 和 差异 性也正 是 同济 “ 意创 新, 开拓 锐 进取 ”精 神 的写照 。 关键 词 建 筑空 间 ; 教学 街 区 . 台 实践 . 综 同济 精神
Ub nPa nn ,o gi nv ri ra ln igT n jU ies y t
摘■
同济 大学建 筑 与城市 规 划学 院建 筑空 间经 过了
建 筑 空间资 源是 高校 学科 建设 最 重要 的硬 件基础 当 时全 国建 筑院校 中 规模 最大 的院 系图 书馆 和可 留存 之一 。同济 大学 建 筑与城 市 规划学 院 ( 以下 简称 “ 学 生作 业 2 建 O年的 大 型档 案 馆 。在 建筑 设 计 上 B 楼

【精选】同济校园建筑第一个发展时期

【精选】同济校园建筑第一个发展时期

同济校园建筑第一个发展时期 引用:在20世纪50年代所建造的作品中,有些在今天看来好像平淡无奇,却在当年是真正的创新制作,即使对于今天的人们也是富有启示意义的。

富有同济特色的建筑风格开始在这一时期出现。

建于1953年的和平楼运用了现代建筑设计收发,体现出一种江南传统建筑的意境。

(和平楼已经于百年校庆前拆除,现为公共绿地,有李国豪校长塑像树立其间)1954年的文远楼,是现代建筑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包豪斯”现代建筑风格,从建筑理念到建筑空间、功能布局、构建和细部设计都贯穿了现代建筑思想,显示了设计者对于现代建筑精神的深刻理解和把握。

1955年的南北教学楼和图书馆老馆是学院派代表作,建筑外貌简介匀称具有中西古典建筑韵味。

1957年建成的同济大学教工俱乐部又是一个经典之作,着力于对空间的塑造,并把民间的建筑特征融入其中,同样贯穿着现代主义精神。

(位于同济新村内) 1961年建成的大礼堂,则在结构形式和造型上体现出相当的创造性、先进性和科学性。

同济校园建筑第二个发展时期 引用: 1980和1990年代是同济校园建筑发展的又一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的建筑继承,延续和发展了同济建筑的特色,强调功能、创造丰富空间,并且尊重历史。

1986年竣工的图书馆改建工程,在其保持和尊重校园环境的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别是在结构技术上具有独特性和创造性1987年建成的建筑城规学院明成楼,体形简介、富于雕塑感、具有现代建筑特征1990年代初期建成的逸夫楼在设计手法上继承发展了同济建筑的风格和传统,空间的塑造再次成为创造的核心夏天的尾巴 [ 同济人 ]开始时间2009-7-30 12:38 UID219163 帖子597 归档2积分231同钱520学院其他 注册2008-6-291997年进行的同济大学校门改建工程,意味深长:旧校门作为同济历史的一部分,得到保护和尊重,而新校门通过后移流出椭圆形广场,这种做法既解决了功能问题,增加了空间层次感,又保护了校园的整体环境和历史文脉1998年年底落成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大楼(云通楼)又是同济建筑空间特色的延续发展,其内部围绕着三层高、近三角形的中庭空间,结合自然光,在两边展开不同层面、形状和功能的公共空间,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有趣味的交往空间。

浅析建筑材料的过去和未来

浅析建筑材料的过去和未来

浅析建筑材料的过去和未来建筑材料不仅是围护建筑、支撑建筑的基本因素,更是在决定建筑性格、传达建筑精神的过程中,以最直接的媒介的身份,与使用者建立着羁绊。

在建筑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建筑材料是必须学习的科目之一,尽管学生时期的课程设计,基本上都是虚拟的设计题目,属于作业范畴,与真正能够建造出来并投入使用的建筑的距离,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但是进行课程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被要求逐步明确使用的具体材料。

离开校园走入工作岗位,对所设计出来的建筑,有选择的使用相适用的材料,也可以说是一个建筑从业人员职业生涯的必修课。

初识建筑材料,那应该是在建筑材料的大学教材,从气硬性胶凝材料到水硬性胶凝材料,从化学组成到力学性能,从常用材料规格到使用范围,都写得十分详尽。

如果可以用中国传统史书的体裁形容我看过的这本建筑材料的教材的话,我想把这比喻为建筑材料的“纪传体”文学应该不无道理。

教材里的建筑材料知识,都是对人类漫长历史中的建筑工程,实践经验的提纯和升华,经过大师专家总结的公认真理,我除了认真学习,没有置喙的余地。

在学习之余,我突然想到,可不可以换一个角度,从中国传统史书的体裁中,另一种“编年体“的角度来看建筑材料,会不会生出别样趣味而避免枯燥乏味,是不是也可以从人类使用建筑材料的发展历程,感受建筑材料的过去,畅想建筑材料的未来。

我这等无名之辈写的这短小的论文,自然是不能和专家大师的著作相提并论的,但如果能以一个非教材的思路,为即将学习建筑材料的同学提供小小帮助,或者能够为设计师提供表现建筑个性的新手段新思路,那我将倍感荣幸。

第一阶段的历史时间点,就定义为自人类诞生开始,到四大文明的出现为止。

史前文明的人类生活,充满艰辛与活力,每天都面临生存下去的各种挑战。

人类的祖先,智人,最开始应该是通过寻找天然的掩蔽体来居住,比如各种天然形成的洞窟之类,或者是利用木材、土壤等材料构筑简单的掩蔽体。

随着简单工具的发明,人类可以对天然的木材、石材进行加工,而后进行建筑物的建造。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系馆的节能技术历程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系馆的节能技术历程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系馆的节能技术历程
岳志铁
【期刊名称】《建筑节能》
【年(卷),期】2014(000)002
【摘要】目前,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系馆共有A、B、C、D四栋建筑,包括最早建成的文远楼、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明成楼、新世纪建成的C楼和最后并入学院的D楼。

按年代顺序梳理这4栋建筑在设计、改造、使用过程中涉及的节能技术,从时代背景、使用成效等角度进行成因分析及合理性评价,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部分优化策略。

【总页数】5页(P69-73)
【作者】岳志铁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 20009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01.5
【相关文献】
1.交流自然阳刚文化品味: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馆建筑创作散记 [J], 戴复东
2.浅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表皮的非理性 [J], 吕克
3.人文、思辨、实训——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传统家具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J], 左琰
4.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C楼建筑模式分析 [J], 陈明晖
5.环境景观与园林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访EDSA-ORIENT设计事务所院长陈跃中先生和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项秉仁教授 [J], 谢跃文;李永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云南农大入党考试题2

云南农大入党考试题2

张晓云同学,你的习题成绩为:93.75分!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25分1.入党必须坚持自愿的原则,每个要求入党者必须()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A.由入党介绍人B.由申请者本人C.由基层党支部书记D.由群众你的答案为:B,正确2.共产党员要成为中国工人阶级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这一标准从根本上界定了党员的()。

A.经济身份B.政治身份C.文化身份D.社会身份你的答案为:B,正确3.共产党员必须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A.上级与下级B.平等C.管理与被管理D.领导与被领导你的答案为:B,正确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

A.根本宗旨B.根本思想C.根本愿望D.根本性质你的答案为:A,正确5.发展党员的()是由党的性质、纲领以及党的地位.作用所决定的,是党的自身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

A.基本方针B.指导思想C.具体原则D.基本程序你的答案为:B,正确6.全国有女共产党员1925万名,占党员总数的()。

A.23.3%B.26.5%C.30.7%D.36.6%你的答案为:A,正确7.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最低年限是()周岁。

A.14B.16C.18D.20你的答案为:C,正确8.发展党员坚持的(),是指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A.全部吸收原则B.质量首位原则C.个别吸收原则D.重点发展原则你的答案为:C,正确9.上述重要论述既符合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新变化的客观实际,又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的原则。

A.科学性B.先进性C.革命性D.组织性你的答案为:B,正确10.()是指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在发展党员时必须履行的程序。

A.入党基本条件B.入党动机C.入党基本程序D.入党标准你的答案为:C,正确11.共产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个月不缴纳党费,就被认为是自动脱党。

A.三B.四C.五D.六你的答案为:D,正确12.2007年5月14日,()在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钟厅向师生做了一个即席演讲,赋诗一首《仰望星空》。

中国建筑材料的变化与建筑形式的演变

中国建筑材料的变化与建筑形式的演变

中国建筑材料的变化与建筑形式的演变古代中国最早的建筑材料是木材和土坯。

木材作为一种易于获取和加工的材料,早期的建筑往往采用木结构,并以土坯做外墙。

这种建筑形式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非常常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然而,由于木材容易受到昆虫和火灾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这种建筑形式在后来逐渐被其他材料所替代。

在古代中国,砖石逐渐取代了木材成为建筑材料的主流。

砖石作为一种坚固耐用的材料,可以更好地抵抗外界的侵蚀和破坏。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常见的砖石建筑包括宫殿、寺庙和城墙等。

砖石的使用使得中国建筑在结构上更加稳定和牢固,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建筑材料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钢材的应用使得高层建筑成为可能。

钢材具有高抗压性和抗拉性,可以支撑更高的建筑结构。

因此,现代中国的城市中出现了许多高层建筑,如高楼大厦和摩天大楼。

同时,混凝土的使用也大大改变了建筑的形式。

混凝土是一种灵活性更强的建筑材料,可以制作各种形状和结构。

这使得现代建筑的设计更加多样化,创造出了许多独特的建筑风格。

此外,现代建筑材料的可持续性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人们开始更加关注环保和节能,追求更可持续的建筑材料。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和绿色屋顶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应用使得建筑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现代建筑在材料选择上更加注重环境友好性,将可持续性纳入建筑设计的考虑因素之一总而言之,中国建筑材料的变化与建筑形式的演变是一个从古代到现代的过程。

从木材、土坯到砖石、钢材和混凝土的应用,以及现代环保和可持续性建筑材料的发展,中国建筑材料和形式的变化反映了中国社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

这种演变不仅体现了建筑技术的进步,也反映了人们对建筑材料和形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看中国建筑材料的变迁摘要:随着中国建筑材料的丰富与发展,中国建筑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发展。

从中国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 四幢教学楼的立面材料设计及选用,来分析建筑材料的发展。

关键词:设计风格;建筑材料;建筑细节
中图分类号: tu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前言
位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内的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建筑群,以其富有时代特征的建筑立面设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设计师,而承载其立面设计的建筑材料的运用,更是建筑材料发展史的一个缩影。

在现代建筑发展之初,由于经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受材料加工及施工水平的限制,建筑材料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得到不断的丰富,进一步推进了建筑设计的繁荣。

而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及后续的立面改造所选用的立面设计材料正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折射出新中国以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过程。

2 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abcd楼规划设计
2.1众所周知,同济大学建筑及规划设计的思想精髓是基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而同济大学文远楼(a楼)则正是这一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文远楼建成于1954年,为三层框架结构,采用自由式布局;非对称形体组合;合理的平面流线;简洁的立面风格是对现代主义设
计风格的深刻演绎,这种风格的建筑在现在看来比比皆是,但在上世纪50年代,却是全中国极为少数的现代主义建筑,文远楼的出现是中国建筑师对现代主义风格在中国的延续。

从现代主义风格出发,建筑师将立面风格与平面功能有机联系,在阶梯教室位置,将立面条窗沿地坪升高趋势依次升高,以反映室内空间的真实变化。

建筑的墙面选用了涂料以突出建筑原有的体块关系,配合大面积钢窗以体现建筑现代性的一面。

选用涂料固然有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影响,也有当时情况下社会经济状况的现实原因,当时涂料作为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外墙材料,由于涂料可以创造出最大面积的整体无缝效果、又能为建筑提供任何想表达的色彩要求,而且涂料的成本及施工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运用涂料得当能达到低成本高产出的效果,在设计中结合建筑的体块变化、虚实对比、色彩映衬、阴影效果、分缝形式及比例推敲等手法创造出形式的美感。

可以说文远楼的外立面用材正是涂料这种材料于现代主义建筑在中国发展初期的典型应用。

2.2 1987年建成的明成楼(b楼),形体简洁、富有雕塑感,特别是建筑局部采用倒角,让建筑拥有了显著的现代主义特征。

建筑在平面布置上采用了自由式布局,进门大厅正对采光中庭,中庭左侧为教师行政办公用房,三面围合与一侧采光中庭围合一个公共空间,可用于展览、演讲及学术交流,右侧也设置一个中庭,利用南北教学楼及一侧报告厅形成围合空间,大台阶将二三层联系在一
起,在一二层之间加建了钢制大楼梯,将人流从入口大厅引入教学区域,既实现了建筑竖向的交通联系,又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

明成楼的外立面利用废铁屑与陶土烧制出的暗赭红色面砖,因此也得名“红楼”。

在南立面后期的立面改造中,加建了银色遮阳百叶,为古老的红楼增添了新的活力。

陶土面砖的饰面是自涂料饰面后,在七八十年代流行于中国大地的一种建筑材料,出于对传统砖墙的追求,同时为适应现代饰面材料所追求的轻、薄的要求,酷似砖面效果但厚度较薄的面砖出现了。

2.3 2004年建成的建筑城规学院c楼,是一个实验性的校园建筑,它不同于同济其他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建筑,是一个新材料、新工艺的集中展示,无论是建筑外立面裸露的清水混凝土、u型玻璃、镜面不锈钢片,还是内部的树脂地面,都是新世纪以来开始风靡建筑界的新材料,也正是由于这一点,c楼一直是业界争议的一个焦点。

虽然如此,这样的一个实验性建筑,作为教授未来建筑师的一个场所,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单从建筑材料这方面来说,就为学生们提供了与建筑材料亲密接触的机会,激发学生们对材料及构造产生浓厚的兴趣,可以说c楼本身就是一本很好的教材。

c楼在建筑的墙体部分采用了清水混凝土,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以其作品中精致、柔美的质感完全打破了人们对混凝土简陋、粗犷的印象,使人们认识到了清水混凝土的无穷魅力。

c楼立面材料另一个主要材质是u型玻璃,具有施工简便、自重轻、耐候性、耐久性好、透光不透视、无需二次装修等诸多优
点,故在建筑的内外均可以使用。

另一个使用在c楼北立面的特殊材料是镜面不锈钢板,由于不锈钢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自洁性好便于清洁等诸多优点,被广泛用于室内外装饰,c楼的尝试可以说是在国内开创了大面积使用镜面不锈钢折板的先河。

c楼地面采用环氧树脂地面,将原本用于工业建筑及低成本建筑的地坪漆带入设计师的视野,它能创造出大面积无缝地面的效果,又有耐磨、耐水、耐冲击、耐腐蚀及易于施工等显著特点,它的配色也可以满足任何设计师对色彩的要求。

c楼对材料的选择、应用和顺利实施,反应了建筑材料在中国建筑市场的长足发展,也体现了设计师对建筑材料及其性状的熟悉和运用,这种大胆的尝试,在一个以建筑设计见长的校园里伫立,是具有实验性和先锋意义的。

2.4 d楼始建于1978年,作为建筑城规学院的基础教学楼,于2010年进行节能改造,对外立面进行了改造设计,运用了最新的立面设计手法,在保留建筑主体结构及围护结构的前提下,将建筑包裹于一层可活动的金属板表皮之下,使建筑有了崭新的面貌,在建筑北部加建了钢结构楼梯及平台将建筑与环境取得关系。

立面表皮的构造材质主要采用穿孔金属板,并通过特殊的构造系统,将金属板实现可以移动、转动,以便调节遮阳的效果。

金属板外立面装饰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墙体材料,它是以各种金属板为原料,通过冲孔机械将板材局部呈规律性地打出各种孔洞,形成特殊的质感肌理。

穿孔金属板具有透光不透视、可以通风等特点,在国内应
用最多的是穿孔铝板。

通过对特殊构造的处理,将墙面设计为双系统墙面,就能有效的调节建筑物的遮阳系统,提高建筑的热工性能。

3 结束语
纵论同济校园内abcd楼的立面设计选材,我们可以看到建筑材料在中国建筑市场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建筑设计师水平的不断提供,我相信有越来越多设计师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建筑材料,正如路易斯.康所言:“……如果你忠实于材料,并知道它究竟怎么样,你所创造的东西就会是美的,千万别把材料用到次要的用途上,不然它就会让别人来忠实地使用它”。

材料科学、建筑技术是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不断创新的设计思想不停歇的催促着他们前进的步伐,作为一名有追求的职业建筑师必须对新知识保持应有的热情、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为自己的创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新友、高春华. 新型建筑材料及其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西)迪米切斯·考斯特(dimitris kottas). 建筑设计师材料语言:金属. 电子工业出版社.
[3](西)迪米切斯·考斯特(dimitris kottas).建筑设计师材料语言:混凝土. 电子工业出版社.
[4](德)尼可拉﹒斯坦德曼(nicola stattmann), 张雅颖, 芳瑜, 颜少杰. 材料技术在设计中的运用. 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