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高层建筑第6章6.2.

合集下载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件-第6章

建筑概论(第二版)课件-第6章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2005年版)规定:

超过10层的住宅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 点的住宅) 超过24米的其他民用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 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剧院等公共建筑)

二、高层建筑的发展

古代

公元前280年,埃及亚历山大港灯塔,高135米,石结构

占地面积小,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扩大市区用地,
利于城市绿化

缩短城市道路、管线的长度,减少市政投资,且相 关机构垂直放置,便于联系 城市建筑群高低相间,改善城市面貌,丰富城市艺 术 用钢量大,设备投资高,结构分析和设计复杂,工 程造价高


第二节 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
一、高层建筑的结构类型
1. 砖石结构
(1)影响电梯设置的因素:人员密度、电梯运行频率
(2)电梯的有效服务面积

高层办公楼:2500~4000m2/部 高层旅馆:100~200间客房/部 高层住宅:每层服务8户/部,总服务面积约为 5000~6000m2,户数约为60~80户
(3)电梯与楼梯的布置关系

楼梯应靠近电梯且有一定的独立性 当电梯较少时,楼梯与电梯结合布置,当电梯较 多时,二者分开布置,并有一定隔离 电梯厅设有多组电梯时,两组电梯间的净距一般 为4~4.5m
由内筒、外筒组成筒中筒结构,各层楼板将内、 外筒连接成一个共同抵抗水平力的整体 一般内筒为剪力墙薄壁筒,外筒是框筒
如,美国独特贝壳广场建于1970年,位于休斯顿,
是一座高218m,52层的办公大楼,该大楼采用的 就是筒中筒体系,外筒为柱距为1.83m的框架筒, 内筒为薄壁剪力墙实心筒
美国独特贝壳广场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圣才出品)

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第4版)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圣才出品)

第2篇建筑空间构成及组合一、填空题1.赖特的古根海姆美术馆和贝律铭的华盛顿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是运用______。

【答案】几何形构图2.高层建筑按体型可分为塔式和板式,从______来说,板式高层抵抗水平力的能力不如塔式高层。

【答案】结构性能3.公共建筑设计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空间组合形式。

【答案】分隔性;连续性;观演性;高层性;综合性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设计商住楼平面时的做法,错误的是()。

A.厨房卫生间尽可能集中靠边布置B.利用住宅楼梯,帮助疏散商业人流C.尽量使住宅进深轴线尺寸规格统一D.尽量采用住宅外凸楼梯间形式【答案】B【解析】商住楼是指该楼的使用性质为商、住两用,商住楼一般底层(或数层)为商场、商店、商务,其余为住宅的综合性大楼。

设计商住楼平面时不允许利用住宅楼梯帮助疏散商业人流。

2.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展厅布置方式是()。

A.多线式B.簇团式C.串联式D.并联式【答案】C【解析】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展厅,是逐层向上悬挑增大展廊空间的,这样处理调整了因透视变化而产生后退变薄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空间尺度效果,布置方式是串联式,展线布置在外围螺旋形坡道上。

3.1927年美国的佩里提出的概念是()。

A.邻里单位B.田园城市C.光辉城市D.卫星城市【答案】A【解析】1927年美国的佩里提出“邻里单位”的概念,是较早地从理论上以居住地域作为基本的构成单元。

4.下列关于建筑疏散设计的陈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低层建筑考虑平面疏散,高层建筑考虑垂直疏散B.疏散设计是指建筑物内部与外部交通联系的设计C.疏散设计是以功能要求疏散作为出发点的D.有大流量的人流集散主要依靠自动扶梯【答案】B【解析】高层建筑也要考虑平面疏散;人流疏散分为正常疏散和紧急疏散两种情况,疏散设计应以紧急疏散作为出发点;自动扶梯不能用作火灾时的紧急疏散口。

5.下列图示三个展览馆的展览空间组合的类型,从左到右分别是()。

同济大学-高层建筑-第四章-4.2

同济大学-高层建筑-第四章-4.2

1
12 1.2 0.022 0.22 0.4 1.752
0.01m 4
α H
12
τh I j

2
j 1
I bjα 2j L3 j
τ 0.8 h=3.2m
α 80
0.8
12 3.2
4.508

1 1.753
• 0.01(α
2 1
α22 )
第四章 剪力墙计算及设计要求
80
12
基底弯矩 墙肢弯矩
MP
1 2
PH 2
1 6 802 2
19200 KN
•m
M j
0.85 M P
Ij I
0.15 M p
Ij Ij
第四章 剪力墙计算及设计要求
墙肢轴力 墙肢剪力
N
j
0.85 M p I

Aj

yj
Vj
1 2
Aj Aj
I
j
I
j
下面列表计算
墙肢号
Aj 2 Aj 0.273 0.386 0.341
第四章 剪力墙计算及设计要求
4.2 整体墙的计算
1、判别条件:洞口<15%;或双肢<1,成2个独立墙 2、内力计算:按竖向悬臂杆(材料力学方法)
(1)无洞口情况
均布荷载为例
底部截面内力:
位移:= 1 V0 H 3
8 EIeq
qH 2 M
2
顶点:EIeq
EIq
/
(1
4 EI
H 2GA
)
第四章 剪力墙计算及设计要求
2.64
I I j 0.72(13.8 7.718 )2 1.02( 8.25 7.718 )2 0.9( 7.718 2.25 )2

第6章-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PPT课件

第6章-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PPT课件
6 高层剪力墙结构设计
第1页/共95页
6.1 结构布置
• 1、剪力墙宜沿主轴方向或其他方向双向布置;
剪力墙要均匀布置,数量要适当。
第2页/共95页
2、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剪力墙的
竖向刚度应均匀,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 对齐、成列布置,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 3、为了避免剪力墙脆性破坏,较长的剪力墙 宜开设洞口,将其分成长度较均匀的若干墙 段,墙段之间宜采用弱梁连接,每个独立墙 段的总高度与其截面高度之比不应小于3,墙 肢截面高度不宜大于8m; 4、剪力墙宜自下而上连续布置,避免刚度突 变。
第3页/共95页
5、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设计, 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
l 5 h
按剪力墙连梁设计
l 5 按框架梁设计 h
6、抗震设计时,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 (2)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体总高度的1/10二 者的较大值;
第37页/共95页
• 剪力墙墙肢截面剪力设计值应满足一下要求: • 1)永久、短暂设计状况
• 2)地震设计状况
• 剪跨比可按下式计算:
第38页/共95页
3、墙内钢筋
(1)配筋方式
高层剪力墙结构的属相和水平分布钢筋不应单排配置。
剪力墙截面厚度不大于400mm时,可采用双排配筋;
大于400mm、但不大于700mm时,宜采用三排配筋; 大于700mm时,宜采用四排配筋。 各排分布钢筋之间的拉筋的间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 不应小于6mm。
宽度,同时也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的最大配箍 率条件。
第30页/共95页
式中:
第31页/共95页

中外建筑交流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同济大学

中外建筑交流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同济大学

中外建筑交流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同济大学第一章测试1.近代上海西式建筑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世纪40~90年代,由刚到上海的西方商人设计和建造的殖民建筑脱颖而出。

标志着中国近代建筑开始的建筑。

()参考答案:错2.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Bank of China Building)是 20 世纪 30 年代外滩唯一的由中国设计师设计的大型高层建筑。

()参考答案:对3.《南京条约》后,将中国的五个口岸城市广州、福州、北京、宁波和上海。

()参考答案:错4.在英国最初的殖民过程中,将建筑形式与环境关系进行了系统化的外廊式样风格的普及,这种形式源于其在印度殖民地所见的建筑原型之转型与变异,而形成了独特的外廊式样的殖民地风格建筑。

()参考答案:对5.上海近代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参考答案:第三阶段 20 世纪 20~40 年代,在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下,上海出现了装饰艺术建筑的“繁荣”,这是当时流行的艺术潮流。

;第一阶段 19 世纪 40~90 年代,由刚到上海的西方商人设计和建造的殖民建筑脱颖而出。

;第二阶段19 世纪 90 年代到 20 世纪 20 年代。

特许权的大发展增加了建筑的数量,提高了建筑的质量。

第二章测试1.历史建筑给人冲击总是情感上的,因为它是文化认同感和连续性的象征——人类遗产的一部分”。

更具体而言,情感价值,其内涵包括:“①惊奇;②认同感;③延续性;④精神和象征价值”。

()参考答案:对2.上海外滩位于黄浦江畔,清道光廿四年起这一带被划为法租界,是上海历史上最著名的街道之一。

()参考答案:错3.随着第一代中国建筑师的回归,以()为核心的西方艺术风格建筑也被带到了中国。

参考答案:构图4.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345号市政府大楼设计师是()参考答案:董大酉5.梁思成的学术研究包括()参考答案:《论建筑艺术中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对国家遗产的研究与利用》;《清式营造则例》;《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第三章测试1.上海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来自美国康氏公司。

高层结构第六章

高层结构第六章

对四级抗震等级,取最不利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
l M b M br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梁左、右端弯矩设计值;
第6章
6.1 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 6.2 框架梁抗震设计
9度设防烈度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尚应符合:
l r ( M bua M bua ) Vb 1.1 VGb ln
第6章
6.1 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 6.2 框架梁抗震设计
防止斜压破坏(超筋)
上限——限值梁的名义剪应力
无地震组合时 V 0.25 c f cbb hb 0
有地震组合时
跨高比大于2.5
V V 1
RE
1
0.25 c f cbb hb 0 0.15 c f cbb hb 0
最大轴力+相应的弯矩和剪力;
最小轴力+相应的弯矩和剪力。
第6章
6.1 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 6.2 框架梁抗震设计 6.3 框架柱抗震设计
6.3.1 影响柱延性耗能的主要因素
1、剪跨比:反映了柱端截面承受的弯矩和剪力的 相对大小 c
M c V hco
2
2 1.5
长柱 短柱 极短柱
3、受剪承载力验算 无地震作用组合时
Vb 0.7 f t bhb 0 1.25 f yv
Asv hb 0 s
有地震作用组合时 A 1 Vb 0.42 f t bhb 0 1.25 f yv sv hb 0 RE s 0.85
第6章
6.1 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 6.2 框架梁抗震设计
6.1 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
第6章
6.2 框架梁抗震设计
第6章
6.1 延性耗能框架的概念设计 6.2 框架梁抗震设计

上海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试卷B及答案

上海同济大学房屋建筑学试卷B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热量从高温向低温转移过程中,存在热传导、、三种方式。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_______m者为高层;高度超过________m时,为超高层建筑。

3.根据材料不同,水平防潮层一般分为、、和配筋细石混凝土防潮层等。

4.建筑物墙及楼地面常见的施工工艺有、粘贴类、、和。

5.建筑物每一部分的高度是该部分的、和有关设备所占用高的的总和。

6.门窗主要由、、门窗五金及部分组成。

7.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建筑物的底层地面应该至少高于其基底外地面约。

8.某梯段有n个踏步,b代表踏步深,那么该梯段的长度为。

9.标准机制粘土砖实际尺寸为(长)×(宽)×(厚)。

10.对于养老建筑以及需要进行无障碍设计的场所,楼梯扶手的高度应为,并应在的高度处再安装一道扶手,扶手的断面还应方便抓握。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物各部分在垂直方向的位置及高度是由一个相对标高系统来表示的。

()2.排架与刚架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梁或其他支承屋面的水平构件,如屋架等,与柱子之间采用的是刚接的方式。

()3.板柱体系的特点是用柱子来支承楼板。

()4.砌体墙作为承重墙,按照规定,在±0.000以下应用混合砂浆。

()5.混合结构建筑墙体可以通过限高及设置圈梁和构造柱等措施抗震。

()6.基础埋置深度大于6米的深基础。

7.楼梯的常用坡度范围在25°~45°,其中以30°左右较为适宜。

()8.居住建筑设计中,电梯井道外侧禁止作为卧室使用。

()9.地下室防水构造中,有机防水涂料应做在主体结构的迎水面上。

()10.将屋面防水层放置在保温层之上的做法被称为倒铺屋面。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注:答案写在括号外无效)1.某恒温恒湿厂房控制标准为t=25±2℃那么25和2分别为温度。

()A. 基准度精度B. 基本度变度C. 基准度变度D. 基本度精度2. 为防止冻融时土内含水会对基础造成不良影响,基础底面应埋在。

同济大学课件-钢结构设计原理

同济大学课件-钢结构设计原理
由截面残余应力分布模式的介 绍,可知残余应力在截面上的分布 与截面的形状及尺寸、制作方法和 加工过程等密切相关。当钢板厚度 较大时,残余应力沿厚度方向也有 变化。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
2.残余应力对短柱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
1)有效比例极限 残余应力的存在,使 短柱平均应力到达A点后, 出现一过渡曲线ABC,然 后到达屈服点,亦即残余应 力的存在降低了构件的比例 极限,使构件提前进入弹塑 性工作。 A点的应力称为有效比 例极限,记为fp 。
Ncr (l)2
cr

Ncr A
2E
l2
I A
l02

2
考虑剪切影响?

2E
l2

i2

2E
l2
2E 2
i2
其中, i I 是回转半径; A
l
i
是压杆长细比。
2) 欧拉公式范围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
当截面应力超过钢材的比例极限后,欧拉公式不适用,
2E 2 fp
分割法、钻孔法
热轧的宽翼缘工字钢(H型 钢),翼缘宽度较大,热轧后冷 却过程中,翼缘两端由于其暴露 于空气中的面积较翼缘与腹板交 接部分为多而冷却较快,
腹板中间部位则因厚度较薄 而冷却较快,翼缘与腹板交接部 位冷却收缩变形受到先冷却部分 的约束而出现残余拉应力,先冷 却部分则出现残余压应力。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
(3) 缀件有缀条或缀板两种,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
钢结构基本原理及设计
a)缀条用斜杆组成或斜杆与横杆共同组成,缀条常采用 单角钢,与分肢翼缘组成桁架体系,使承受横向剪力时有 较大的刚度。
b)缀板常采用钢板,与分肢翼缘组成刚架体系。 在构件产生绕虚轴弯曲而承受横向剪力时,刚度比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N c N m 2.5 5 ;当L/B=2时, N c N m 6 9

当L/B=3时,,此时 N c N m 10 ,中间柱已不能发挥作用, 说明在设计筒中筒结构中,矩形平面的长宽比不宜大于2。。
平面不同长宽比时翼缘的轴力分布
正三角形平面的结构性能也较差,应通过切角使其成为六 边形来改善外框筒的剪力滞后现象,提高结构的空间作用。 外框筒的切角长度不宜小于相应边长的1/8,其角部可设置 刚度较大的角柱或角筒; 内筒的切角不宜小于相应边长的1/10,切角处的筒壁宜适 当加厚 。
2、筒中筒结构在侧向力作用下的受力影响因素 1)、平面外形
研究表明,对正多边形而言,边数越多,剪力滞后现 象越不显著,结构的空间作用越大;反之,边数越少, 结构的空间作用越差。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JGJ3-2010)规 定:筒中筒结构的平面外形宜选用圆形、正多边形、椭 圆形或矩形等,内筒宜居中。 平面框筒的性能比较 假定5种外形(圆形、正六边形、正方形、正三角形及 矩形(长宽比为2))的平面面积和筒壁混凝土用量均相 同
2.53
2.46
2.69
在相同水平荷载作用下,以圆形的侧向刚度和受力性能最佳, 矩形最差;
在相同基本风压作用下,圆形平面的风载体型系数和风荷载 最小,优点更为明显;矩形平面相对更差,由于正方形和矩形 平面的利用率较高,仍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对矩形平面的长
宽比需要加以限制。
矩形的长宽比越接近1,框筒翼缘框架角柱轴力 N c 和中间柱 的轴力 N m 比越小。一般而言,当长宽比L/B=1(即正方形)
三、框筒与实腹筒组合-----筒中筒结构 外框筒+内实腹筒筒中筒结构(双重抗侧力体系) 外框筒承受的剪力一般可达25%以上,倾覆力矩一般可达
50%以上。框筒以承受倾覆力矩为主,内筒承受大部分剪力。
框筒结构抵抗水平荷载的协同工作,与框架—剪力墙结构
类似。实腹筒以弯曲变形为主,框筒剪切变形成分较大,框筒 与实腹筒的协同工作使层间变形更加均匀。 框筒布置在建筑周边,使结构的抗扭刚度增大;

筒中筒结构是一种适用于超高层建筑的高效中筒结构中的实腹墙筒体具有很高的抗剪承载力; 框筒结构中由于翼缘框架参加整体抗弯,因此框筒结构具
有很大的抗弯承载力;
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底层结构内力分配
内 结构 由柱或墙肢轴力形成的整体弯距 由柱或墙肢弯矩所承担的局部弯距 水平剪力 外框筒 内墙筒 50.4% 40.3% 2.7% 6.6% 27% 73% 力
注:1)空间性能:按材料力学计算其应力分布特点。 2)剪力滞后现象:对于框筒结构,在翼缘框架中,远离腹板框架的各柱轴 力 愈来愈小;在腹板框架中,远离翼缘框架各柱轴力的递减速度比按直线规律递减的 要快。上述现象称为剪力滞后。
实际应力分布 角柱处应力较 大 翼缘框架 中部应力较小 腹 板 框 架 腹 板 框 架
材料力学解答
材料力学解答
翼缘框架 实际应力分布
荷载作用方向
框筒剪力滞后原因
角 柱
翼缘框架变形示意
角 柱
角柱受压缩短,使与其相邻的裙梁承受剪力,因此相邻 柱承受轴压;
第二柱受压使第二跨裙梁受剪,相邻柱又承受压力; 传递…….. 翼缘框架的裙梁和柱都承受其平面内的弯矩、剪力与轴 力。由于梁的变形,使翼缘框架各柱压缩变形向中心逐渐递 减,轴力也逐渐减小——剪力滞后现象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第6章 筒体结构设计
二、框筒结构 1、框筒、筒中筒和束筒的概念 由密排柱(柱距13m,不超过4.5m)和跨高比较小(跨 高比34)的裙梁构成密柱深梁框架,布置在建筑物周围 形成框筒 框筒和实腹筒组成筒中筒 多个框筒排列组成束筒
密柱深梁
2、受力变形特点:剪力滞后现象 筒体最主要的受力特点是它的空间性能,在水平荷载作用下, 筒体可视为下端固定、顶端自由的悬臂构件。
2)、高宽比
筒中筒结构在侧向荷载作用下,外筒框同样存在剪力滞后现 象,其程度直接影响外框筒的空间受力性能及其整体抗倾覆力 矩的大小。 一般来讲,当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分别为5、3、2时,外框 筒的抗倾覆力矩约占总倾覆力矩的50%、25%、10%,为了充分 发挥外框筒的空间作用,筒中筒结构的高宽比不宜小于3,高度
规则平面框筒性能比较
平 面 形 状 圆 形 正六边形 正方形 正三角形 矩形(长 宽比为2)
水平荷载 相同
筒顶位移
最不利柱 的轴向力
0.90
0.67
0.96
0.96
1.0
1.0
1.0
1.54
1.72
1.47
基本风压 相同
筒顶位移
最不利柱 的轴向力
0.48
0.35
0.83
0.83
1.0
1,0
1,63
同理,受拉翼缘框架也产生轴向拉力的剪力滞后现象。 翼缘框架的内力和变形都在其平面内(由于翼缘框架各柱和 裙梁内力是由角柱传来),腹板框架的内力和变形也在其平面 内,这使框筒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内力分布形成“筒”的空间特 性。 3、影响剪力滞后的因素 柱距与裙梁的高度 12EI b 影响剪力滞后大小的主要因素是裙梁剪切刚度 Sb l3
EAc 与柱的轴向刚度 Sc 的比值。梁的剪切刚度越大,剪力 h 滞后越小。
若裙梁高度受到限制,深梁的效果不足,可结合设备层、 避免层设置沿框筒周圈的环向桁架。由于环向桁架的刚度 大,可减小翼缘框架和腹板框架的剪力滞后。
角柱面积 角柱越大,承受的轴力也越大,提高了角柱及相邻柱的轴力, 翼缘框架的抗倾覆力矩会越大。但角柱加大使它与中柱轴力差 越大。 框筒结构高度 剪力滞后现象沿框筒高度是变化的,底部剪力滞后现象相对 严重一些,越向上柱轴力绝对值较小,剪力滞后现象缓和,轴 力趋于平均。 框筒结构要达到相当的高度,才能充分发挥结构的作用,高 度不大的框筒,剪力滞后影响相对较大。 框筒平面形状 翼缘框架越长,剪力滞后也越大,翼缘框架中部的柱子轴力 会很小。 框筒平面边长过大或长方形平面都是不利的。正方形、圆形、 正多边形是框筒结构最理想的平面形状。 在长边的中部加一道横向密柱,可大大减小剪力滞后效应, 提高中柱的轴力束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