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及运用

合集下载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常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1、比喻: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

比喻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

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作用: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答题方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特征如: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

作用: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答题方法:赋予+事物+人的感情(或生命),生动+思想感情。

如:腾跃时,模样像是欢乐;打旋时,模样像是眩晕;倾斜时,模样像是胆怯…((XXX《信念——看帆板表演》)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办法。

作用: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答题方法: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三千丈”为扩大夸张)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

(“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4、对偶: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短语。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答题方法: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增强表现力。

如:①满招损,谦受益。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③四十年别井离乡,XXX沉;五百个月缺月圆,XXX牵。

5、排比:三项或三项以上内容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语气同等的几个短语或句子。

作用:增加语势,说服力强,感染力强,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学语文所有的修辞方法加例子

小学语文所有的修辞方法加例子

小学语文所有的修辞方法加例子修辞方法是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特定的手法和技巧,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感染人心。

小学语文中常用的修辞方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倒装等。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方法,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一、比喻例子:1.“柳絮飞舞,像无数只小天使在空中飞翔。

”2.“他的笑声像春天的阳光,温暖了整个教室。

”3.“她的眼睛像两颗明亮的星星,发出迷人的光芒。

”二、拟人拟人是将非人事物赋予人的特点,使非人事物具有人的感情、意识和行动能力,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例子:1.“大海张开了它的大口,吞噬着凡人的勇气。

”2.“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

”3.“树叶在风中跳舞,好像在讲述一个秘密。

”三、夸张夸张是对事物的特点进行程度上的过分描述,通过夸张表达出强烈的感情、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笔触效果。

例子:1.“我等了一万年终于等到了你。

”2.“他跑得飞快,速度比光还快!”3.“这个蜡烛可以照亮整个城市。

”四、排比排比是通过在句中使用并列词语或句子,使修辞效果更突出,让受众容易记住和领会。

例子:1.“人生长江上,百舸争流。

”2.“既要帮助别人,也要帮助自己,既要珍惜时间,也要珍惜精力。

”3.“亲情,友情,爱情,三者如诗如画,真挚而又美好。

”五、对偶对偶是通过平衡、协调的方式呈现词语、句子的结构和内容,使修辞效果更加鲜明。

例子:1.“蓝天白云,海阔天空。

”2.“月明星稀,风月如画。

”3.“镜中花水中月,人间美丽无边际。

”六、倒装倒装是把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或宾语放在主语之前,以突出句子中的其中一部分,倒装常用于祈使句、感叹句、条件句等。

例子:1.“站起来,我们为伟大的祖国鼓掌。

”2.“多么美丽的花啊,我不禁为之驻足。

”3.“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除了以上所列的修辞方法,小学语文中还有象征、双音法等其他修辞方法。

通过应用这些修辞方法,学生可以使自己的写作更加生动、有趣,增强作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阶段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修辞手法是指作家或者演讲者为了增加作品或演讲的表现力,使其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而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段。

在小学阶段,学生们接触到的修辞手法种类较多,下面将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1.比喻:通过对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共同点的相互比较,表达出其中一事物的特性。

比喻能够使描述更具形象感和感染力,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例句: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花,散发着迷人的芳香。

2.拟人:赋予非生物或无生命的事物以人的行为特点和能力。

拟人能够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读者的共鸣感。

例句:大树高举着手臂,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3.夸张:对事物进行夸大或者缩小处理,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

夸张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

例句:他吃了一整天的饭,好像永远也吃不饱一样。

4.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肯定或者否定的意思,以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反问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引起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例句:难道我们不应该保护我们的家园吗?5.排比:用同样的句式和语法结构进行列举,以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排比能够使文章更整齐、流畅,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有的人喜欢画画,有的人喜欢写字,有的人喜欢唱歌。

6.比较: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突出一方的优点或者缺点。

比较能够使事物更加鲜明突出,增强修辞效果。

例句:玫瑰花如同一颗瑰宝,娇艳欲滴;蒲公英则像一只小精灵,轻盈自由。

7.对偶:用意义相对、结构相对、语言相对的词、短句或句子进行并列,形成鲜明对比。

对偶能够增强修辞效果,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例句:伤心的时候,你独自承受,开心的时候,你与他分享。

8.倒装: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以增加语言的变化和独特性。

倒装能够使语言更加疑问、强调和夸张。

例句:在山顶上,欢快的唱歌的是一群鸟。

修辞手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强艺术感染力:修辞手法能够让作品更加绚丽多彩,增加其艺术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投入其中。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

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在写作中过程中,运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变得更生动,读起来有一种美感。

那么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供大家参考。

1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及练习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以下几种: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

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

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运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或词组,排成一串。

这样的句子可以加强语言的气势,表达强烈的感情,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4、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5、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己进行回答。

即自问自答。

6、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问中有答。

二、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

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 )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

( )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

( )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

( )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 )(二)、分析下列句子中分别使用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内。

1、豆大点的人也想造反。

( )2、春天,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 )3、学习如钻探石油,钻得愈深,愈能找到知识的精髓。

( )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5、这件事怎能不是你的错呢?( )6、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7、花儿在欢笑,鸟儿在歌唱,小草在翩翩起舞。

( )(三)、指出下面比喻句是用什么比喻什么。

1、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师像一把火炬,时刻把光明洒向人间,让自己的生命燃烧不止。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小学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修辞手法是一种语言艺术技巧,用于增强文学作品的表达力和
感染力。

在小学阶段,教育者常常介绍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以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并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下面是一些小
学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 比喻:通过把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来形象地表达一种
特定的意义或情感。

比如,“她是一朵盛开的花朵”就是用来形容一
个女孩子美丽的比喻。

比喻可以使文学作品更具有生动感和形象感。

2. 拟人:赋予非人类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以人的特征和行为。

比如,“大海在笑”就是拟人的表达。

拟人可以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和情感交流。

3. 夸张:通过夸张或放大的方式表达事物的特征或情感的强烈
程度。

比如,“我饿得要吃一头大象”就是夸张的表达方式。

夸张可
以增强作品的幽默感和戏剧性。

4. 对偶:通过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结构来达到修辞的效果。

比如,“笑一笑,十年少”就是对偶的表达。

对偶可以增强句子的韵律感和节奏感。

5. 排比:通过列举相同结构的词语或句子来加强修辞和表达的效果。

比如,“我想要的不是金钱,不是名誉,不是权力,而是你的微笑”就是排比的表达。

排比可以增强句子的力度和冲击力。

6. 反问:通过提出问题表达某种观点或意义。

比如,“你难道不知道吗?”就是反问的语气。

反问可以让读者主动思考和参与作品。

这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在教学中常用于解析文学作品,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

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常用修辞手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8种: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对偶、借代。

1、比喻:比喻的结构一般是由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构成。

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必须是不同的食物,但两者有相似的点。

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仿佛、是、变成等。

例:桂林的山水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

你是风儿我是沙母亲是荷叶,我是红莲。

天色渐渐暗下来,变成了一张灰色的布。

比喻的作用:将所描写的事物写得形象生动。

2、拟人:捌物当做人来描写,使得事物具有了人的特点,赋予了事物以人的感情、意志和动作等。

例:冬天过去了,春天羞答答地向我们走来。

桃花笑红了脸。

拟人的作用是:使事物描写生动。

3、夸张:包括对事物的合情合理的夸大或者缩小。

例:教室里安静得掉下一根针都能听得见。

(夸大)他种的瓜很香甜,几十里外就闻到了瓜香。

(夸大)他觉得赫章就是一巴掌大的一块地方。

(缩小)夸张的作用:争强气势,表达强烈的情感。

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的短语或句子并排组成。

例:梦想,犹如一阵风,吹向未来;梦想,犹如一艘船,飘向远方;梦想,犹如一盏灯,点亮明天。

广场上的人真多呀,有的在玩陀螺、有的在写大字、有的在跳广场舞……他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排比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5、设问:自问自答例:这是什么?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

因为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和家人的情感互动,是可理解的吗?是不可理解的,工作忙往往是借口。

学好语文要背书吗?一定要!设问的作用是引起人注意,引发思考。

6、反问:反问语气,答案就在问句里。

例:这件事情难道不是这样的吗?难道你不想回家吗?反问的作用:用肯定语气表否定用否定语气表肯定7、对偶:上下句子数字相等、内容相关、结构相同,俗称:“对对子”。

对偶御用得最多的是诗歌、对联。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

小学语文15种修辞手法小学语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很多种,下面将介绍15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用一个事物来形象地描绘另一个事物,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句:她的眼睛像一泓清泉,透出了智慧和温柔。

2.拟人: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使读者感到亲切和生动。

例句:花儿欢快地摇摆着身姿,迎风嬉戏。

3.夸张:为了加强描述效果,对事物进行放大描述,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

例句:她一笑,整个世界都显得格外美丽。

4.人称借代:用第三人称代替第一、第二人称,使表达更加客观冷静,加强说服力。

例句:有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5.反问:用疑问句的语气提出肯定或否定的问题,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引起读者思考。

例句:你以为努力就一定会成功吗?6.排比:用同样的结构和句式来连续表达几个内容相同或相似的事物,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亮点。

例句:山清水秀,风景宜人;花开芬芳,鸟语鸣唱。

7.对仗:通过对称排列的句子或词语,使文章更加平衡,增强表达的力量和美感。

例句:日出东方,日落西山。

8.借代:用一个事物代指另一个事物,借助相似的形象和特点,加深描述效果,使作品更加生动。

例句:她的歌声如同飞翔的鸟儿,轻盈而美好。

9.重复:在文章中多次使用相同的词语、句子或句型等,使文章更加有节奏感和韵律感。

例句:他努力、他拼搏、他从不放弃。

10.头韵:在句子开头使用相同的辅音或辅音组合,使句子更加鲜明和有吸引力。

例句:腾飞的燕子,远去的背影。

11.倒装:将主语和谓语的语序颠倒,使句子更加突出或具有强调作用。

例句:高高的大山,直插云霄。

12.排比句:将相同或类似的句式排列在一起,增加语言的力度和表达的感染力。

例句:我千方百计努力奋斗,只为了创造美好的明天;我坚持不懈,勇往直前,只为了争取更大的进步。

13.比较:通过比较两个事物的差异或相似之处,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增强描述效果。

例句:她的微笑如同春风拂面,温暖而迷人。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

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例句修辞手法是为提高表达效果,用于各种文章或应用文,在语言写作时表达方法的集合。

修辞手法一共有63大类,79小类。

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

一、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例句小学常用12种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借代、反问、设问、对比、反复、双关、引用。

1.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之间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

(1)结构: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2)分类: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可分为四种。

①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

常见形式是“甲像乙”。

②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

典型形式是:“甲变成乙。

”③借喻。

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

④博喻。

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⑤回喻: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

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3)常用比喻词像、好像、若、似、似的、似乎、好似、恰似、如、犹如、有如、仿佛、好比、般、一样、成了、是、变成(4)例句:①深秋,枯黄的树叶像飞舞的黄蝶从树上飘落下来,地上尽是落叶。

②西湖像一块碧玉,也像一面铜镜。

③夏天,石榴树像蝴蝶张开翅膀一样张开了那一朵朵小花苞。

2.比拟(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

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等几种形式。

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比拟与比喻的主要区别是:比拟意在“拟此为彼”,彼此交融,常常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始终不出现;比喻意在“以此喻彼”,彼此是两个不同的事物,常常体现在名词和名词短语上,喻体必不可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 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流水对) 二、辅助练习 �、指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 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② 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③ 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 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 碾得粉身碎骨�不用多久�它又会从地下挺直身躯�开始新的 生活。� � ④ 蒲公英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降落伞�把自己的娃娃送到四 面八方。� � ⑤ 渐渐的�天边的鱼肚白变成了淡色�好像人们喝了一点酒� 脸上呈现出红晕一样。� � �、请你从读过的文章中找出二——三个排比句、设问句、拟 人句和夸张句。
改�我课余生活很丰富�有时看书�有时跳绳�有的画画。 5、小明来到公园。 改�小明来到公园�一会儿拍皮球。一会儿放风筝�一会儿踢 足球。 二、递进式排比句 递进式排比�也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组成�后一分句比前 一分句意思更进一层。 练习� 1、我们要努力学习。 改�为了做祖国的接班人�为了家乡美好的明天�为了祖国腾 飞�我们要努力学习。 2、邱少云趴在火堆纹丝不动。 改�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部队�为了这次战斗�邱少云趴在 火堆纹丝不动。 3、欢声笑语传到外面。 改�欢声笑语传到教室�传到走廊� 传到校园。 4、刘胡兰壮烈牺牲。 改�为了保护干部�为了保守党的秘密�为了共产党的胜利� 刘胡兰壮烈牺牲
�、按要求把下面的句字补充完整�
①树上的小鸟在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似乎

。�拟人句�
② 站在山头远远看去�村边那条清亮的小河像 (比喻句) ③ 躺在草地上�望着变幻莫测的云朵打扮着蓝色的天幕�一会 儿飘来了�一会儿跑来了�一会儿。�排比句�
小学生常用的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及运用 一、比喻就是「打比方」�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 (被 比喻的事物)、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 和喻体 (打比方的 事物)。 比喻一般分为明喻、隐喻(暗喻) 及借喻三类。 明 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 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彷佛等。 例子�他 动也不动�彷如 石像。
�本体� �喻词��喻体� 隐 喻 �暗 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 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 是 荷叶� 我 是 红莲。 �本体� �喻体��本体�喻体�
借 喻�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例子�天上张着灰色的幔。�喻体� 二、拟人�根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
பைடு நூலகம்
�、夸张对描写的事物有意识地加以夸大或缩小�以突出事物 的特征�表达作者的感情�引起读者的联想�加深印象。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 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 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 �、设问为了引起读者的注意或思考�先自行提出问题�再自 己进行回答。即自问自答。 �、反问将明确的意思用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即只问不答� 问中有答。 7、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的 方法。如: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8、对偶用结构相同或相近,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对称排 列起来表达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①满招损,谦受益。
4、高梁成熟了。 改�高梁涨红了脸。 5、大地上有白雪。改�大地披上了一层白雪。 6、大树在路边。 改�大树站在路边。 三、什么叫排比�在一个句子中同时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 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 的修辞手法。它能增强句子语势�加深感情。其特点是有三个 或三个以上分句组成�而且开头几个字相同。常见的排比句有 并列式和递进式两大类。 一、并列式排比句 所谓并列式排比句�它的分句之间是并列同等地位。 练习� 1、下课了�同学们在玩。 改�下课了�同学们有的玩滑梯�有的玩乒乓球�有的玩翘翘 板。 2、爸爸下班了。改�下班了�爸爸一边喝茶�一边看杂志�一 边聊天。 3、小金鱼在水中。 改�金鱼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放在水中�一会儿沉在水底。 4、我课余生活很丰富。
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拟人成功与否�就看所创作 的句子是否把物当人来写�看有没有人一样思想、行为�有没 有人的喜怒哀乐�那么�我们如何来创造拟人句呢�
第一步�分析事物�寻找共性。 所谓共性�就是事物和人类相、相似的言行、思想。如�小鸟 在枝头叫�我们可以想象成唱歌�又如饮料瓶放桌上�我们可 以想象成为饮料瓶站在桌上�蚂蚁在地上爬�我们可以想象成 为蚂蚁悠闲地在散步�蜜蜂在花丛间采密�我们可以说是拎着 花篮在舞蹈。 第二步�添加感情�写活事物。 人们的基本感情�可以归类为喜、怒、哀、乐四种�在创作时� 我们可以恰当把人类神态、言行、心理活动附在事物身上�赋 予物以“人性化”�让物开口说话�让物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第三步�升华灵性�过目不忘 我们要创作一个真正的拟人句�还要从思想内涵中下功夫。可 以想象�一个毫无个性的句子�是没有生命力可言的�因此� 我们要努力挖掘事物的深刻含义�找出其独特的“灵性”�让人 们一看就过目不忘。 练习� 1、小河向东流。 改�小河欢快的唱着歌向东奔西跑 2、螃蟹煮熟了。 改�披着红色盔甲的螃蟹煮熟了。 3、水稻成熟了。 改�水稻笑弯了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