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

合集下载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祈福、崇拜等情感和意义。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动作等,下面就逐一为大家介绍。

一、手臂动作1. 卷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向前转动,同时用力收紧手指,手掌成半握状,仿佛在卷绵羊尾巴。

2. 輪手:双手从前往后分别向外旋转,旋转的同时手指微微分开,像是在画一道圆。

3. 抖手:双手张开,手指放松,然后轻轻抖动。

4. 提膀子:双手从低处抬起,向上托举至两侧肩膀平齐,手肘微微弯曲。

5. 悔过手:双手合十,微微抬起,然后自上而下,虚拟洗手的动作。

二、腿部动作1. 送步:腿部向前迈出一小步,然后再收回到原位。

2. 跳步:腿部一跃而起,身体稍微向后倾斜,然后再回到原位。

3. 弯腿:膝盖微微弯曲,将腿部向一侧弯曲,然后再舒展回到原位。

4. 踢腿:腿部向前踢出一脚,然后再回到原位。

三、身体动作1. 前身:上身向前倾,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2. 后仰:上身向后仰,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3. 侧身:身体向一侧弯曲,上身与腿部呈一条弧线,手臂可以随意挥舞。

以上是藏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动作,具体的学习需要在专业的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习藏族舞蹈除了掌握基本动作外,还需要注重舞蹈的技巧和表演力的提升。

此外,对于藏族舞蹈的学习者来说,了解藏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发展,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动作融入到肌肉记忆中,形成规范的舞姿和流畅的动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藏族舞蹈的表演、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总之,藏族舞蹈是一门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是成为一名合格藏族舞蹈者的必经之路。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对藏族舞蹈有所了解,进而对其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扎西德勒舞蹈分解教学

扎西德勒舞蹈分解教学

扎西德勒是一种藏族舞蹈,以其优美的动作和独特的节奏而闻名。

下面是一些基本的扎西德勒舞蹈分解教学步骤:
1. 站姿:双脚并拢,身体挺直,双手放在身体两侧。

2. 起步:左脚向前迈一步,右脚向后迈一步,同时双手向上举起,手心相对。

3. 转体:以左脚为轴心,向左转体90度,同时右手向左侧伸展,左手向右侧伸展。

然后以右脚为轴心,向右转体90度,同时左手向左侧伸展,右手向右侧伸展。

4. 跳跃:在完成转体之后,将左脚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跳起来,同时将双手向上举起。

接着将右脚向前迈出一大步,然后跳起来,同时将双手向上举起。

5. 旋转:在原地旋转一周,同时双手交替上下摆动。

以上是扎西德勒舞蹈的基本分解动作。

在学习时需要注意身体的协调性和节奏感,可以逐渐增加难度和速度。

藏族锅庄舞基本动作分解

藏族锅庄舞基本动作分解

藏族锅庄舞基本动作分解一、引言藏族锅庄舞是西藏地区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

具体而言,锅庄舞是指藏族人民在特定节日、庆典或婚礼等重要场合中所表演的一种集体舞蹈。

本文将对藏族锅庄舞的基本动作进行详细分解,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具有独特魅力的舞蹈形式。

二、锅庄舞基本动作分解藏族锅庄舞的基本动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身体动作•站姿:舞者双脚张开与肩同宽,身体挺直,双臂自然下垂。

•轻舒:将身体稍微前倾,并略微弯曲膝盖。

•扭动:上半身向右扭动,并使手臂与身体同步扭动。

•跳跃:伴随着音乐节奏,舞者可以用双脚轻轻跳跃,增添舞蹈的活力和韵律感。

2. 手臂动作•手势:舞者可以用手臂做出各种优美的姿势和手势,如托腮、比心等。

手势的变化可以表达舞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态度。

•扇动:有时舞者会用手臂做出扇动的动作,展示出整体舞蹈的翩然和动感。

3. 腿部动作•迈步:舞者可以通过迈步的方式移动身体,左右脚交替迈出大步,表现出舞蹈的连贯性和流畅度。

•腿部摆动:在特定的舞蹈动作中,舞者可以用腿部做出摆动的动作,如高抬腿、摆腿等,增添整体舞蹈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

4. 面部表情•微笑:面部表情是舞蹈中重要的一环,舞者常常通过微笑来表达舞蹈的欢快和喜悦。

•抬头:有时舞者会抬头仰望,展示出宏伟壮丽的场面。

三、锅庄舞的表演技巧为了更好地表演锅庄舞,舞者需要注意一些表演技巧:1. 身体协调性舞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能够将上半身和下半身的动作协调统一,使整个舞蹈流畅自然。

2. 舞姿优美舞者的舞姿要优美、流畅,动作要协调有序,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能量感表达舞者在表演过程中要通过动作的力度和节奏感准确地传递能量感,使观众感受到舞蹈的力量和活力。

4. 情感表达锅庄舞具有浓郁的情感表达,舞者需要通过脸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传递情感,达到与观众情感共鸣的效果。

四、结语藏族锅庄舞虽然动作简单,但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藏族舞我的九寨分解教学

藏族舞我的九寨分解教学

藏族舞我的九寨分解教学大家好,我是藏族舞蹈爱好者,今天为大家带来一份简单的藏族舞蹈教学:我的九寨分解。

我的九寨分解是一支传统的藏族舞蹈,流传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这支舞蹈源于四川九寨沟,以其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藏族文化底蕴而著名。

舞蹈的动作优美舒展、轻盈灵动,传达着青藏高原上的崇高精神和神秘色彩。

接下来,让我为大家分别介绍舞蹈的舞步、手臂动作和脚步节奏。

1. 舞步首先是舞步,我的九寨分解舞蹈共有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不同的舞步和节奏。

第一部分:右脚向外踏出一步,向左转弯,左脚上举,跨过右脚,右脚同时向里缩回;右脚踏出一步,向右转弯,左脚回笼。

第三部分:右脚向左甩出一步,同时右臂向上扬起,手指紧握;重复以上动作,只不过方向相反,左脚向右甩出一步,同时左臂向上扬起,手指紧握。

第四部分:类似于第三部分,不过这一次是双脚同时向外甩。

第五部分:双脚向左向右交替踏步。

2. 手臂动作在跳舞的过程中,手臂需要配合着舞步做出各种不同的动作。

以下是舞蹈中常用的几种手臂动作:1. 手臂沿着身体向上扬起,手指紧握,向左右倾斜。

2. 手臂向前伸展,手掌向下,并在腰部处转动,形成一个流畅的弧线。

3. 手臂沿着腰部弯曲,手掌向上翘起,另一只手掌则沿着身体向下放置。

4. 手臂向前伸展,手掌紧握,有节奏地来回摆动。

3. 脚步节奏在我的九寨分解中,舞蹈的节奏非常重要,需要配合着旋律轻盈、跳动。

以下是舞蹈中主要的脚步节奏:1. 踩一下,跳一下,用左脚踏出一步,接着右脚跳向前一步,然后再用左脚迅速跪下,同时右脚后摆。

以上就是关于藏族舞蹈我的九寨分解的教学。

这支舞蹈源于自然之美、文化之韵,希望大家可以在舞蹈中感受到内心的自由飞翔和自然的奇妙变化,享受完美的舞蹈时刻。

谢谢!。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独具特色的一种舞蹈形式,它融入了西藏地区的文化和传统元素,给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感觉。

藏族舞蹈不仅具有民族特色,而且也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欣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以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为主题,介绍一些常见的基本动作和学习方法。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主要包括手势、步伐和动作表演。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手势。

藏族舞蹈中的手势非常丰富多样,每个手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象征意义。

要掌握这些手势,首先需要了解它们的含义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通过观看舞蹈表演、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我们可以逐渐学习和理解这些手势的含义。

在学习手势时,我们需要通过正确的姿势来表达手势的内涵,手势的形象。

此外,在表演手势时,要保持手臂和肩膀的放松,以便更自然地展示手势。

其次,步伐也是藏族舞蹈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藏族舞蹈的步伐独具特色,通常以跳跃和旋转为主。

在学习步伐时,我们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步法,例如前进、后退、侧移等。

这些基本的步法帮助我们建立正确的舞蹈姿势和重心平衡。

同时,我们要注意保持足部和脚踝的灵活性,以便轻松地完成跳跃和旋转的动作。

在跳跃和旋转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身体的力量和重力来增强动作的延展性和力量感。

最后,动作表演是藏族舞蹈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学习动作表演时,我们要注重细节和情感表达。

每个动作都有其特定的形象和意义,我们要通过动作的细节来传达出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在表演动作时,我们要注重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肢体的展示和运用来表达动作的力量和美感。

同时,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和控制,使得动作表演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学习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时,我们可以参加专业的舞蹈培训班或者跟随专业老师进行学习。

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和训练,例如柔韧性训练、力量训练和平衡训练等。

通过逐渐掌握和熟练这些基本动作,我们可以在学习表演藏族舞蹈时更加得心应手。

总结起来,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势、步伐和动作表演。

格桑拉藏族歌曲广场舞分解动作

格桑拉藏族歌曲广场舞分解动作

格桑拉藏族歌曲广场舞分解动作
格桑拉藏族歌曲广场舞分解动作是指将格桑拉藏族歌曲广场舞
的舞蹈动作进行解析、分解并讲解其具体的动作要领。

该广场舞的动作包括跳、转、扭、摆等,主要舞步有“踏梅花”、“飘红旗”、“扭花腰”、“拂草花”等。

具体的分解动作如下:
1. “踏梅花”:两脚并拢,双臂自然松开,右脚向右侧跨出一步,然后左脚跟上右脚,两脚并拢,双手交叉放在胸前。

2. “飘红旗”:右脚向前迈一步,同时双臂缓缓抬起,手指张开,向外伸展,手掌朝下,两臂与身体成“大”字形。

3. “扭花腰”:双脚并拢,双手放在腰间,向左侧扭转上半身,再向右侧扭转上半身。

4. “拂草花”:向左侧跨一步,同时右手从左侧向右侧拂动,再向右侧跨一步,同时左手从右侧向左侧拂动,两手交替进行。

这些动作都需要注意身体的协调和舞蹈的节奏感,才能更加优美地完成这一广场舞。

- 1 -。

儿童藏族舞蹈独舞教程

儿童藏族舞蹈独舞教程

儿童藏族舞蹈独舞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它融合了藏族文化的精髓,展现了藏族人民的豪迈与激情。

以下是儿童藏族舞蹈独舞的基本教程:一、准备动作1.站立姿势:双脚并拢,身体直立,双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

2.呼吸练习:通过深呼吸和慢呼气,感受身体的放松与力量的积蓄。

二、基本步伐1.前进步:右脚向前迈一步,左脚跟随,重心前移,双手自然摆动。

2.后退步:右脚向后退一步,左脚跟随,重心后移,双手自然摆动。

3.左转步:身体左转90度,双脚同时向左移动,双手随身体转动而摆动。

4.右转步:身体右转90度,双脚同时向右移动,双手随身体转动而摆动。

三、舞蹈动作1.手势动作:藏族舞蹈中常用的手势有“手心向上”、“手心向下”、“手心相对”等,通过手势的变化来展现舞蹈的情感和节奏。

2.转身动作:在舞蹈中,可以通过转身来展现舞蹈的动感和韵律,如“前转”、“后转”、“侧转”等。

3.跳跃动作:藏族舞蹈中常常出现跳跃动作,如“单脚跳”、“双脚跳”等,通过跳跃来表达舞蹈的欢乐和热烈。

四、舞蹈编排在编排儿童藏族舞蹈独舞时,可以根据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的特点,将基本步伐和舞蹈动作进行组合和变化,形成完整的舞蹈作品。

同时,要注意舞蹈的情感表达和节奏掌控,使舞蹈更加生动和有趣。

五、注意事项1.在学习舞蹈时,要注意身体的放松和力量的控制,避免过度用力或过度放松。

2.在练习舞蹈动作时,要注意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出现错误的动作或姿势。

3.在表演舞蹈时,要注意情感的表达和节奏的掌控,使观众能够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和内涵。

通过以上的学习和练习,儿童可以逐渐掌握藏族舞蹈独舞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展现出优美的舞姿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

藏族舞基本动作分解教学藏族舞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之一,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

在学习藏族舞之前,需要掌握基本的舞蹈动作和技巧。

下面是藏族舞基本动作的分解教学。

一、双手抬起扭腰。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时将双手缓慢地向上抬起,伸直手臂,手掌相对,向后方微微倾斜。

3.然后向左扭腰,将右臂缓慢地向右上方抬起,左臂向内侧微弯,保持身体平衡。

4.重复以上步骤,向另一侧进行练习。

二、踩一步、跳一步。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左脚向前跨出一步,同时将右臂向上方抬起,左臂向内侧微弯。

3.接下来,将右脚向前迈一大步,同时跳起,将双手和脚同时向上抬起,落地时双手和脚同时放下。

4.右脚向后退回原位,右臂也跟着向下放下。

5.重复以上动作,换左脚练习。

三、左右扭动手指。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先将左臂伸直到胸前,手指向上面。

3.然后,将右手握成拳,向上缓缓伸直,接着揭起大拇指,中指与无名指向上,手指自然弯曲。

4.反复数下后,右臂慢慢下放,换左臂重复以上动作。

四、左右转动手腕。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手向上抬起,手臂自然弯曲,伸直手掌。

3.然后,缓缓地将手腕向左转动,直到手背朝上方。

4.将手腕转回原位。

5.左右手交替进行,每只手反复数次。

五、左右摇头。

1.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与肩同宽。

2.将右手向上方抬起,伸直手臂,手掌向后方微微倾斜。

3.然后,向左侧进行弯曲,同时将头向右转动。

4.恢复原位,重复以上步骤,向另一侧练习。

以上就是藏族舞基本动作的分解教学,学习效果需要反复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分解教程
教学目的:通过对藏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作的学习、分析总结、传授,使学生从形态入手,再进入对神态的初步了解和掌握,加强对民间音乐的理解,增强其艺术表现力的目的。

教学要求:通过对藏族民间舞踢踏、弦子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艺术特色。

从风格和动感上了解和掌握踢踏、弦子的韵律感和审美特征。

一、藏族舞蹈上肢动作类
(一)、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齐眉晃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
规格及要领: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
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
规格及要领: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
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
规格及要领: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
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二)、基本动作练习
二、藏族舞蹈下肢动作类
踢踏类
(一)、颤踏动律训练
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1、碎踏
规格及要领: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进。

[2]-8:(右始)保持基本体态,一拍一步“碎踏”退。

[3]-4:(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七方向。

双手由外及里“抹”。

5-8:(右始)原地一拍一步“碎踏”左转,体对五方向。

双手由里及外“摊”。

[4]-8:反复[3]-8动作。

体对三、一方向。

2、颤踏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
支撑腿),同时抬起另一只腿。

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一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6:右脚“颤踏”(抬左脚),同时左转腰,里“横向摆手”。

7-8:体对一,原地左右“碎踏”二步。

外“横向摆手”。

[2]-8:做[1]-8反向动作。

[3]-4:做[1]-8动作。

5-8:做[2]-8动作。

[4]-8:反复[3]-8动作。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
规格及要领: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力,脚掌快速击打地面,同时颤膝。

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双脚“抬踏颤”四次。

[2]-2:保持基本体态,原地右脚“抬踏颤”一次。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3]-2:原地右、左脚“抬踏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作。

[4]-8:原地右、左交替“抬踏颤”八次。

4、吸颤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吸腿时,支撑腿蹭踮颤膝一次,再落脚“碎踏”二次。

注意保持上身的稳定、松弛。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2:左“吸颤步”进(吸左脚),右“前后摆手”。

3-4:做1-2反向动作。

5-8:反复1-4动作。

[2]-8:反复[1]-8动作退,双手上位左、右摆手。

5、退踏步
规格及要领: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支撑腿微离地面,da拍支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

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动作短句: 2/4 中速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8:右“退踏步”四次,“前后摆手”四次。

[2]-8:反复[1]-8动作,同时左转一周(7、5、3、1方向)。

基本动作加强训练
1、颤踏组合
音乐 2/4 中板
准备:体对一方向,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

[1]-4:保持体态,双手向上晃手至“斜上位”。

5-8:保持手位,前弯腰90°,又脚勾脚“旁虚步”敬礼。

[2]-4:收右脚正步位,基本体态(双手垂于体侧)颤膝。

5-8:保持体态,(右始)原地“碎踏”四次。

[3]-3:保持体态,原地右“颤踏”(踏右脚颤膝,抬左脚),里“横向摆手”。

-4:原地左右“碎踏”,外“横向摆手”。

5-8:做1-4反向动作。

[4]-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前行。

[5]-8:反复[3]-8动作。

[6]-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后退。

双手曲肘经肩向上抽
再向前抛出,还双手垂于体侧。

[7]-8:保持体态,(右始)“碎踏”左转四个方向(二拍移转)。

手1-2:双手体前内“抹”,3-4:双手外“摊”,5-8:反复1-4动作。

[8]-2:(右始)向左横“踏”四步,双手体侧“摊手”。

3-4:原地右脚“踏”二次,双手体前内“抹”外“摊”.
5-8: 做1-4反向动作。

训练提示:
1、颤膝时强调重拍向下,松弛、自如、灵活。

2、组合节奏准确,动作协调、连贯。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