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精编版

合集下载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
5.把上控腰锻炼.
教死合着音乐节奏举止锻炼.
锻炼教死腰的柔韧度.
四、新授躲族舞蹈上肢动做类及拉拢
(40分钟)
基础动做的央供及干法
1、齐眉摆脚
规格及办法:单脚下垂,动做时直腕,伸肘,以腕戴动,二脚于胸前接替摆动.左脚顺时针划圆,左脚顺时针划圆.此动做有大、中、小之分.小于背前战胸前;中摆的下度于齐眉;大于前上圆.
动做短句:2/4中速
准备:身体里背一面目标,基础体态,单脚垂于体侧.
[1]-8:脆持基础体态,本天单足“抬踩颤”一次.
[2]-2:脆持基础体态,本天左足“抬踩颤”一次.
3-4:干1-2目标动做.
5-8:干1-4反复动做.
[3]-2:本天左、左足“抬踩颤”各一次.
3-8:反复1-2动做.
[4]-8:本天左、左接替“抬踩颤”八次.
教教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对于躲族民间舞典型风格动做的教习、分解归纳、传授,使教死从形态进脚,再加进对于神态的收端相识战掌握,加强对于民族舞蹈的相识取景仰.
2.本收目标:通过对于躲族民间舞踢踩、弦子的教习,央供教死掌握它们的艺术特性.从风格战动感上相识战掌握踢踩、弦子的韵律感战审好特性.
3.德育目标:培植教死严肃教习的做风战探索新知识的兴趣;竖坐为幼女培养职业处世细神,景仰女童,受苦教习.
5、横背摆脚
规格及办法:二脚下垂于身旁,多为单脚的横背摆动,脚腕主动戴动小臂,大臂附随.
6、仄里摆脚
规格及办法:二脚下垂于身旁,单脚起至旁,从中至里于胸前火仄里摆动,脚腕戴动,臂附随.
(三)踢踩类(颤踩动律锻炼)
基础动做的央供战干法:
1、碎踩
规格及办法:单足齐足接替踩步,单膝哆嗦,踩足节奏匀称.可进、退、转体.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教案
17 学年第一学期
院系:音乐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一)
授课对象: 16级舞蹈学
授课教师:
职称职务:助教
教材名称:《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
年月日
课题名称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元素动律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藏族舞的基本体态与颤膝元素动律,使学生提高膝关节的灵活性。

课型新授课、复习课课时24节
教学重点以膝盖的颤动律为训练重点,使膝部上有连续不断,小而快的弹性颤动。

教学难点在身体微含的体态下,膝关节保持松弛而富有弹性;脚膝部分能准确的控制节奏及音乐节拍。

教学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

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教具无
教学过程:
内容:A. 颤踏组合
B. 抬踏组合
要求:脚下踏点膝部松弛,要灵活。

过程:以体态与元素动律开始-----短句----组合方式,循序渐进的进行单一练习到综合练习。

方法:以“口传身教”为主要授课方式。

教师示范动作,从单一元素------短句-----组合逐一示范、讲解。

课后思考与练习:
复习课上所学内容。

教学后记:
学生应对所学元素动作进行练习。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是中国优秀的民族舞蹈之一,充满了浓厚的藏族特色和民
族文化。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丰富多样,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行进步伐:
- 爬步:舞者低姿站立,膝盖微屈,脚尖着地,一只脚在前一只脚后
踩下,如爬行之状。

- 踱步:脚尖着地,脚跟稍微离地,交替向前迈步。

- 高踏步:脚跟着地,脚尖向上抬起,步伐高昂有力,展示出藏族舞
蹈的豪放和激情。

2. 转身步伐:
- 半蹲转身:舞者半蹲着,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同时脚尖着地,脚
跟稍微离地。

- 全蹲转身:舞者全蹲着,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同时脚尖着地,脚
跟离地较高,动作更夸张。

3. 跳跃步伐:
- 单脚跳:舞者一只脚跳起,另一只脚微微离地,然后交替换腿跳跃。

- 双脚跳:两只脚同时离地,迅速交替换腿跳跃,动作轻盈而有节奏感。

4. 手臂动作:
- 向前伸展:双臂向前伸展,手掌朝下,展示出藏族舞蹈的大气和力
度。

- 大幅摆动:双臂从侧面迅速向内划动,然后再向外伸展,动作幅度大,给人以视觉冲击力。

5. 身体动作:
- 旋转:舞者身体转动,可以是站立转动,也可以是蹲着转动,展示出舞者的柔韧与舞蹈的独特魅力。

- 弯腰:舞者身体向前弯曲,手臂自然下垂,形成一种柔和的曲线,显示出藏族舞蹈的优雅和舒展。

藏族舞蹈基本步伐的组合和变化是丰富多样的,根据不同的舞蹈剧目和节奏,舞者们会根据舞蹈的需要来进行调整和改编。

通过这些基本步伐的运用,藏族舞蹈展现出了富有激情、勇敢、大气的特点,为观众呈现出一幅独特的民族舞蹈画面。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藏族舞蹈是⾮常出名的,对于藏族舞蹈知识你了解多少呢?下⾯是店铺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上肢部分动作讲解: 1.齐眉晃⼿ 双⼿下垂,动作时曲腕,屈肘,以腕带动,两⼿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顺时针划圆,左⼿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中、⼩之分。

⼩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度于齐眉;⼤于前上⽅。

2.晃盖⼿ ⼀⼿晃,另⼀⼿曲臂⽴腕,⼿⼼抹,经上弧线从旁及⾥,形成上弧线的流动。

单⼿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 双⼿下垂,左右⼿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旁划圆。

右⼿顺时针,左⼿逆时针在平⾯上划圆。

髋前划⼿和齐眉晃⼿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 两⼿下垂于⾝旁,向前后45°摆动,⼿腕主动。

5.横向摆⼿ 两⼿下垂于⾝旁,多为单⼿的横向摆动,⼿腕主动带动⼩臂,⼤臂附随。

6.平⾯摆⼿ 两⼿下垂于⾝旁,单⼿起⾄旁,从外⾄⾥于胸前⽔平⾯摆动,⼿腕带动,臂附随。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下肢部分动作讲解: 1.碎踏 双脚全脚交替踏步,双膝颤动,踏脚节奏均等。

可进、退、转体。

2.颤踏 弱拍双膝下沉,动作腿重拍踏地伸直膝盖颤动(变⽀撑腿),同时抬起另⼀只腿。

动作时,踏地与抬起另⼀只腿同步,颤时保持上⾝的稳定、松弛。

3.抬踏颤(抬踏亦叫“冈打”) 弱拍双膝下沉,同时抬起前脚掌,重拍膝关节带动,踝关节发⼒,脚掌快速击打地⾯,同时颤膝。

可双脚亦可单脚做。

4.吸颤步 动作腿吸腿时,⽀撑腿蹭踮颤膝⼀次,再落脚“碎踏”⼆次。

注意保持上⾝的稳定、松弛。

5.退踏步 动作腿后撤半步,脚掌着地,同时⽀撑腿微离地⾯,da拍⽀撑腿踏地,再动作腿踏地颤膝。

动作时,它具有退颤分离颤,踏地后顺势滑的特点。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教学藏族舞蹈是中国民族舞蹈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浓郁的藏族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它通过身体的舞动来表达藏族人民的生活、祈福、崇拜等情感和意义。

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手臂动作、腿部动作、身体动作等,下面就逐一为大家介绍。

一、手臂动作1. 卷手:双手自然下垂,然后向前转动,同时用力收紧手指,手掌成半握状,仿佛在卷绵羊尾巴。

2. 輪手:双手从前往后分别向外旋转,旋转的同时手指微微分开,像是在画一道圆。

3. 抖手:双手张开,手指放松,然后轻轻抖动。

4. 提膀子:双手从低处抬起,向上托举至两侧肩膀平齐,手肘微微弯曲。

5. 悔过手:双手合十,微微抬起,然后自上而下,虚拟洗手的动作。

二、腿部动作1. 送步:腿部向前迈出一小步,然后再收回到原位。

2. 跳步:腿部一跃而起,身体稍微向后倾斜,然后再回到原位。

3. 弯腿:膝盖微微弯曲,将腿部向一侧弯曲,然后再舒展回到原位。

4. 踢腿:腿部向前踢出一脚,然后再回到原位。

三、身体动作1. 前身:上身向前倾,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2. 后仰:上身向后仰,头部与腿部保持一条直线,并且身体需要保持平衡。

3. 侧身:身体向一侧弯曲,上身与腿部呈一条弧线,手臂可以随意挥舞。

以上是藏族舞蹈的一些基本动作,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动作,具体的学习需要在专业的舞蹈老师的指导下进行。

学习藏族舞蹈除了掌握基本动作外,还需要注重舞蹈的技巧和表演力的提升。

此外,对于藏族舞蹈的学习者来说,了解藏族的文化和历史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练习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的发展,通过反复的练习,将动作融入到肌肉记忆中,形成规范的舞姿和流畅的动作。

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藏族舞蹈的表演、参加相关的培训班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

总之,藏族舞蹈是一门独特而美妙的艺术形式,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是成为一名合格藏族舞蹈者的必经之路。

希望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对藏族舞蹈有所了解,进而对其产生更多的兴趣和热爱。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三、基本体态与动律练习
1、藏族基本体态
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周次
课次
课题
藏族舞基本体与与动律
教学
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及种类
2.初步掌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
主要
教学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2)学生练习
(3)含胸曲背注意不做成驼背,坐懈胯不使人重心太低,胯要提住,不往下坠
(4)2、基本动律
藏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1)教师示范讲解
a.颤膝:藏族舞蹈动律特征,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踢踏主要是小而快的颤动,弦子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
问题: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b.左右晃身:
c.前后晃身: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点名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

藏族舞蹈基本动作的要求及做法时间:2011-01-24 11:30来源:未知作者:多多点击: 717次1.上肢动作类 (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1.上肢动作类(1)齐眉晃手:双手下垂,动作时曲腕,曲肘,以腕带动,两手于胸前交替晃动。

右手顺时针划圆,左手逆时针划圆。

此动作有大、中、小之分。

小于腹前和胸前;中晃的高度于齐眉;大于前上方。

(2)晃盖手:一手晃,另一手曲臂立腕,手心抹,经上弧线从旁及里,形成上弧线的双手流动。

单手的晃盖亦常见多出现于腰旁,腹前。

(3)髋前划手:双手下垂,左右手先后在髋前从内向外至旁划圆。

右手顺时针,左手逆时针、在平面上划圆。

髋前划手和齐眉晃手属规律性连接。

(4)前后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向前后45度摆动,手腕主动。

(5)横向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多为单手的横向摆动,手腕主动带动小臂,大臂附随。

(6)平面摆手:两手下垂于身旁,单手起至旁,从外至里于胸前水平面摆动,手腕带动,臂附随。

2.踢踏类(1)第一基本步,2/4(中速)两拍完成。

准备:面对1方向,小八字位,双膝自然直立,髋关节放松,气息下沉,上身微前倾,视正前方,双手置于身旁两侧自然下垂。

Da:双膝微屈。

腿直的同时小吸起左腿,右前掌抬起。

1一:右膝下沉,脚掌打地(冈打)。

Da一2: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左,右,左接反面。

手:髋前交替划手,四拍内右、左各完成一次外划。

(2)第二基本步,2/4(中速),四拍完成。

准备:同第一基本步。

1—2:同第一基本步。

3—4:保持颤膝原地踏步,右、右、左、右。

可稍向右移动。

手:外划斜展(亦可做髋前交替外划手)。

1—2:右手髋前外划,左手慢起八二。

3—4:左手划至8方向小臂上举,右手旁展,再原路回来。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动律
一是堆谐,也称“踢踏舞”;
二是谐,子称“弦子”;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3、合音乐练习
通过音乐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藏族舞蹈风格,使体态特点与动律特点能更好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1、练习藏族民间舞蹈体态与动律
2、观看藏族舞蹈音像资料
五、小结
(1)教师示范讲解
a.颤膝:藏族舞蹈动律特征,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踢踏主要是小而快的颤动,弦子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
问题: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b.左右晃身:
c.前后晃身:
(3)学生练习
颤动要均匀而有弹性,重拍向下,强调放松膝关节、手臂自然随动,使颤动自如、灵活。
周次
课次
课题
藏族舞基本体与与动律
教学
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及种类
2.初步掌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
主要
教学
内容1Biblioteka 藏族舞基本概念2.基本体态概念及基本体态
3.动律的概念及动律;颤膝、左右晃身、前后晃身
教学
重点
1.含胸曲背体态的动作要领
2.膝部均匀有弹性的颤动
教学
难点
1.膝部的放松与柔韧
2.步伐与重心移动的配合
三、基本体态与动律练习
1、藏族基本体态
(1)教师示范讲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堆谐,也称“踢踏舞”;
二是谐,子称“弦子”;
三是果谐,围着圆圈歌舞之意;
四是卓,也称为“锅庄”。
藏族舞蹈的基本特点是:下身动作流动而多变化,上身动作随动,手臂较松弛感附随而动,形成自如悠然的舞蹈风格。要体现藏族民间舞蹈韵味和特点应对其生活、历史、宗教有所了解,准确地掌握其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才能较好表现。
总结形成原因:农奴制;农奴饱受压迫;地位卑微;虔诚的宗教信仰。
(2)学生练习
含胸曲背注意不做成驼背,坐懈胯不使人重心太低,胯要提住,不往下坠
2、基本动律
藏踢踏舞基本动作的学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藏族踢踏舞,也就是堆谐。它的主要特点是脚踏音乐节奏,配合上身的松弛随动,载歌载舞。而藏族人民的服装衣有长袖、脚蹬长靴,所以在跳舞的时候,会舞动长袖、踏地为节来烘托热烈的舞蹈气氛。
周次
课次
课题
藏族舞基本体与与动律
教学
目标
1.了解藏族舞蹈基本特点及种类
2.初步掌握藏族舞蹈基本体态与基本动律
主要
教学
内容
1.藏族舞基本概念
2.基本体态概念及基本体态
3.动律的概念及动律;颤膝、左右晃身、前后晃身
教学
重点
1.含胸曲背体态的动作要领
2.膝部均匀有弹性的颤动
教学
难点
1.膝部的放松与柔韧
2.步伐与重心移动的配合
教学
方法
讲解、示范
作业
课后练习、网上观看藏族舞蹈视频
后记
学生基本了解各类概念并熟悉动作
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点名
二、藏族舞蹈简介
本学期开始学习民族民间舞蹈,藏族分布在青藏高原等地区,是一个能歌善舞蹈的民族,藏族民间歌舞艺术的特点是:歌与舞的联系十分密切,歌中有舞,舞中有歌。
藏族民间舞蹈分为自娱性与表演性两种,主要有四种形式。
3、合音乐练习
通过音乐配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藏族舞蹈风格,使体态特点与动律特点能更好表现出来。
四、布置作业
1、练习藏族民间舞蹈体态与动律
2、观看藏族舞蹈音像资料
五、小结
三、基本体态与动律练习
1、藏族基本体态
(1)教师示范讲解
含胸曲背、双臂自然下垂,重心略前倾,坐懈胯。
问题:为什么藏族舞会有“上身松弛、略前倾”这样的特点?生答:„„
老师补充:西藏在解放前是农奴制,农奴除负担一定的实物和货币地租,还要承担各种极其繁重的劳役,世代被束缚于庄园领地之上,领主可以将农奴随意馈赠、转让或交换,并使用各种私刑,以防止其反抗与逃亡,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艰苦。
(1)教师示范讲解
a.颤膝:藏族舞蹈动律特征,膝部连续不断的小而快有弹性的颤动或连绵不断柔韧的屈伸。踢踏主要是小而快的颤动,弦子以连绵不断的屈伸为主。
问题:为什么“膝部会有连续不断的颤”生答:„„
总结形成原因:高原生活环境恶劣,山路崎岖,为减轻自体力负担。
b.左右晃身:
c.前后晃身:
(3)学生练习
颤动要均匀而有弹性,重拍向下,强调放松膝关节、手臂自然随动,使颤动自如、灵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