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最新版)

合集下载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

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分析在进行作业现场管理时,习惯性违章行为是一种严重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作业现场习惯性违章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确保作业现场安全与高效。

一、原因分析1.1 缺乏规章制度在一些作业现场,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是导致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原因之一。

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约束,工人们容易产生敷衍态度,随意违章作业。

1.2 压力过大作业现场通常工作压力较大,工人们为了完成任务而忽视安全规定,想方设法缩短工作时间。

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也容易引发违章行为。

1.3 缺乏安全意识有些人认为违章作业不会导致事故发生,对安全问题并不重视。

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容易忽略安全规定,从而造成作业现场的违章情况。

二、解决措施2.1 建立完善的制度为了遏制作业现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必须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每位工人的责任和义务。

制定具体的违章处罚措施,使每个人都清楚违章的后果。

2.2 加强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人们的安全意识,需加强安全培训和教育。

定期组织安全知识培训,向工人宣传安全知识,让他们认识到违章作业的危害性。

2.3 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作业现场管理者应该搭建良好的沟通渠道,鼓励工人积极反馈问题和意见。

及时处理工人的疑问和困难,有效解决工人们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减少违章行为的发生。

2.4 强化监督和检查定期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强化安全监督力度。

对发现的违章行为及时进行处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警告,维护作业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三、结语作业现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是一种严重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只有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加强培训教育、搭建沟通渠道、强化监督检查等措施,才能有效预防和解决作业现场违章行为,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与高效。

愿每位工人都能自觉遵守规章制度,共同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作业环境。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习惯性违章是指个体或集体长期沉浸在一种违规行为方式,而对其已经无感知或视为正常。

习惯性违章在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它不仅会带来严重的危害,也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因此,针对习惯性违章必须做出充分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原因分析1. 心理因素: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之一是心理因素,即个体心理素质存在缺陷,如品德不佳、道德观念淡漠等因素,导致其容易产生违规行为。

2. 组织管理不严:有些组织存在统一性不严、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会导致员工对规章制度的不遵守及轻视,进而导致习惯性违规行为的发生。

3. 工作环境因素:部分工作环境存在不合理的安排,如疲劳驾驶、高温作业、夜班等,这些不合理的工作环境会显著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导致员工的态度和行为变得不稳定。

二、对策研究1. 加强组织管理:通过强化组织纪律,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加大人员培训和宣传力度,实行考核制度等措施,树立员工的规矩意识和守法意识,从而降低员工的违规率。

2. 调整工作环境:优化工作环境,减少职业压力,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建设良好的职业健康管理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幸福感,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 提高员工素质:加强员工的职业素质及道德品质培养,提高员工的群众观念、法制观念、安全观念,营造健康的职业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纪律性,有效地避免和降低员工违规率的发生。

4.加强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对违规违纪行为进行及时查处和处罚,从而达到威慑作用,提高员工的遵纪守法意识,有效预防和遏制习惯性违规现象。

综合而言,要有效预防和解决习惯性违规现象,必须从员工素质、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等方面入手,并逐步形成科学合理、稳妥有序的管理机制,最终实现组织与员工良性互动,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一、关键信息项1、习惯性违章的定义及范围2、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个人安全意识淡薄工作环境不良缺乏有效培训不合理的工作流程监管不力3、针对习惯性违章的对策加强安全教育培训优化工作流程和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实施激励与惩罚措施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二、协议内容11 习惯性违章的定义及范围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

其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不遵守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警示标识、未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在禁止区域内作业、违规使用设备等。

111 习惯性违章的危害习惯性违章行为往往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给个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威胁,同时也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严重的影响,包括财产损失、生产中断、声誉受损等。

12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主要原因121 个人安全意识淡薄部分员工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潜在危险的敏感度,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偶尔的违规行为不会导致严重后果。

122 工作环境不良工作场所的条件不佳,如照明不足、通风不畅、噪音过大等,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状态和注意力,从而增加习惯性违章的发生概率。

123 缺乏有效培训员工没有接受系统、全面的安全培训,对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熟悉,导致在工作中出现违规行为。

124 不合理的工作流程繁琐、复杂或不科学的工作流程可能会促使员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采取违规的操作方式。

125 监管不力现场监管不到位,对违章行为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使得员工认为违章行为是被默许的。

13 针对习惯性违章的对策13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知识讲座、培训课程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培训内容应包括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等。

132 优化工作流程和标准对现有的工作流程进行评估和优化,简化不必要的环节,制定清晰、明确的工作标准和操作指南,确保员工能够按照规范进行作业。

133 建立严格的监督机制设立专门的安全监督人员,加强对工作现场的巡查和监控,及时发现并处理习惯性违章行为。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习惯性违章发生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一、习惯性违章概述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
3、排它性 有习惯性违章的员工固守不良的传统做法,总认为自己的习惯
性工作方式“管用”、“省力”,而不愿意接受新的工艺和操作方 式,即使是被动参加过培训,但还是“旧习不改”。
一、习惯性违章概述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
4、继承性
根据对员工存在的习惯性违章 行为的分析发现,员工自身存在的 “不良习惯行为方式”并非自己发 明,而是从老员工身上“学来的”。 看到老员工违章作业既省力,又没
即在操作中,沿袭不良的传统做法, 违反安全规程规定的安全技术或跳项 操作的行为。如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焊接切割不佩戴护目镜等。
一、习惯性违章概述
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特点
1、顽固性
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 发现很多违章操作的人,之 前曾出现过同样的错误,而 且接受过安全教育,但依然 旧习不改。这说明习惯性违 章具有顽固性、多发性的特 点,需要对违章现象严厉查 处,对违章员工重复教育。
一、习惯性违章概述
习惯性违章者的心理状态
9、冒险心理
在生产作业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生产 现 场 的 条 件 较 为 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 , 有些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 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冒险去工作。
目录
一 • 习惯性违章概述 二 • 常见习惯性违章 三 • 习惯性违章的治理
二、常见习惯性违章
二、常见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之四:选用工具不当;随意放置作业设施;忽视设 施的工具维护保养和使用前安全检查。
二、常见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之五: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废弃物随意扔、 倒或排放。
二、常见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之六:进入易燃易爆环境未按规定做消除静电处理、 携带火种或接打手机。

钢铁企业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及纠正举例

钢铁企业习惯性违章的表现及纠正举例
• 【举例]有的工人在从煤 堆取煤时,贪图方便, 不注意留有一定的边坡, 对已经形成的陡坡也不 注意及时消除。结果, 陡坡发生下滑或坍塌而 伤人。
• 【纠正方法]应讲清楚: 作业区存在安全隐患将 会发生安全事故。经常 检查,及时消除隐患。
26.不走安全通道,随意行走
• [举例]有的卸煤工自觉身体灵便, 不是踏着车厢上的脚蹬上下煤车, 而是从车体上爬或从车厢上直接跳 下。当别人劝阻时,他们却说: “我身轻体灵,不会出事。”但容 易引发的后果是:或者被车厢刮伤, 或者跳下后跌伤。
23.在有可能发生危险的区域工作
• [举例]有的职工作业时,不注意 检查是否存有危险因素,落实保护 措施。比如,在有可能突然下落的 抓斗或吊斗下面进行检修等,其危 险性显而易见,如果抓斗或吊斗突 然下落,人员就会被砸伤,后果不 堪设想。
• 【纠正方法]应讲清楚:在有可能 突然发生危险的区域工作,存在很 大的危险性。应离开危险区域,在 安全环境里工作。如必须在有可能 发生危险的区域检修时,应预先做 好防范措施。
24.做业时不戴防护用品
• 【举例]有一工人嫌戴 防护眼镜不方便,便摘 下来挂在胸前,抢锤砸 煤,碎块四溅,有一碎 块崩在左眼上,造成视 力减退,险些失明。
• 【纠正方法]应讲清楚:作业时戴 防护用品是杜绝安全事故的有效措 施。在作业前,应认真检查,对没 有戴防护用品的,不允许上岗作业。
25.不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盲目 作业
15.人爬梯不注意逐档检查
• [举例]有的职工以为:“爬梯很稳固, 逐档检查没啥必要。”因此,不进行逐 档检查就往上爬。上下爬梯时习惯用两 手同时抓一个梯 阶。
• 【纠正方法]应讲清楚:爬梯的稳固 性只是相对的。随着时间的延长和环 境的变化及其他意外因素,爬梯很可 能发生缺陷和隐患。如果不进行逐档 检查,不稳固状态难以发现,很可能 引发坠落事故。上下爬梯时,不但应 逐档检查是否牢固,还应两手各抓一 个梯阶,小心稳妥,以防意外。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1. 产生原因分析习惯性违章作业是指在工作中反复出现的、违背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

产生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1 缺乏安全意识对于一些从事工作的人员来说,他们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

缺乏对违章操作的认识,容易忽视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

他们往往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技术和经验,因此对于安全规定的遵守不够重视。

1.2 高效工作压力在快节奏和高效率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

为了追求效率,他们可能会选择忽略一些安全规定和程序,希望能够更快地完成任务。

1.3 重复性工作一些工作可能需要长时间重复操作,这种重复性工作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对安全规定的麻痹。

他们觉得熟悉的工作能够保证安全,因此往往会忽视一些细节,导致习惯性违章作业。

2. 危害分析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存在将给工作环境和工作人员带来一系列的危害,具体如下:2.1 人身安全风险习惯性违章作业往往违反了一些安全规定和程序,这就增加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

例如,在没有佩戴防护设备的情况下操作危险设备,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2.2 工作质量下降习惯性违章作业可能会导致工作质量下降。

违反安全规定的操作方式可能会影响工作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操作过于疏忽导致产品质量问题,给企业和客户带来损失。

2.3 影响工作秩序习惯性违章作业的存在可能会破坏工作秩序和团队合作。

一些工作流程和工作安排是按照规定和程序来执行的,而习惯性违章作业会破坏这种工作秩序,可能导致工作延误或混乱。

3. 对策措施为了预防和解决习惯性违章作业问题,以下是一些应对措施:3.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对违章作业的认识。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安全规定和操作流程的介绍,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

同时,要不断强化培训的持续性,让员工时刻保持安全意识。

3.2 设立奖惩机制建立健全的奖惩机制,对于遵守安全规定和程序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对于违章作业的人员进行处罚。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预防措施

习惯性违章作业产生的原因、危害分析及对策措施众所周知,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及管理和环境条件的缺陷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在这诸多因素中,人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有统计占70%~80%。

由此,我们看出违章对安全生产的危害,甚至可以说就是导致安全事故的元凶。

这其中,尤以习惯性违章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多数。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轻则伤筋动骨,重则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不仅给自己和家庭造成伤害,也给企业和国家带来损失,甚至会影响社会稳定,这是有目共睹的不争事实。

我们在这里对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分类、危害及对策进行阐释分析,就是希望引起广大职工的重视,自觉杜绝违章,消除不良习惯,防范事故未然,保障企业及自身的安全。

一习惯性违章产生的原因所谓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长期反复发生的作业行为。

习惯性违章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它实质上是一种违反安全生产工作客观规律的盲目的行为方式。

1、习惯性违章的主观原因(1)侥幸心理。

有些职工自认为控制力强,对作业环境和条件变化能够掌握,偶尔几次违章都没有出过事,就把潜在的危险抛之脑后。

一旦环境、设备、人员发生变化,就很可能引发事故。

这类情形在工作时间不长的青年员工中较多见。

(2)麻痹心理。

在单位安全生产形势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有些职工的安全思想和警惕性就会不自觉地松懈下来,在操作中很容易产生轻视心理,不严格按规程办事,时间一长就养成习惯性违章。

(3)取巧心理。

有的职工脑子活,为了抢时间赶工作进度,图省时省劲,投机取巧,简化操作过程、减少施工工序等,置安全措施于不顾。

(4)马虎心理。

有些职工认为自己熟悉工作环境和作业程序,只要把握主要的操作规程即可,作业时粗枝大叶、不拘小节,他们往往对“看得见”的危险比较警觉,对暂时没有发生危险恶果的潜伏危险掉以轻心。

(5)逞能心理。

一些职工熟悉岗位技能、有工作经验,理论上有一套,操作知识也都知道,产生骄傲自满思想,认为有关作业规定和程序对自己来说都是不必要的“小菜一碟”,别人不敢违章,自己“技高胆大”,违章操作才显“英雄本色”,结果造成事故。

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及应对措施

习惯性违章的根源及应对措施一、惯性违章的根源惯性违章主要表现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如无票作业,无监护作业,不执行规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等。

它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归根到底是思想意识、监督管理方面的原因。

一)安全意识淡薄是惯性违章的思想根源。

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XXX哲学的基本原理。

心存侥幸的思想,违章操作容易酿成事故,然而有些人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事事存在侥幸心理,认为不是每次违章作业就一定要出事故,该投机时就投机,该取巧时就取巧,即使有事也不会落在白己身上。

急功近利的思想,一些职工进入工作场地后,工作雷厉风行,简单粗暴,认为白己有一定技术能力,就把遵章守制放在一边,凭经验工作,很少听别人的劝告,这种思想上的违章不出事故则已,一出事故就是大事故。

明知故犯的思想,有的员工曲解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信奉胆小不得将军做”、只要敢闯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等理念,把违章行为当成个人英雄主义。

他们的从业时间较长,现场违章”工作经验丰富,且在各类安全研究中,安全规程讲得头头是道,只是在行动上却对不上号,明知白己行为违章,为了图省事、怕麻烦,依然我行我素。

因此,一些从业时间较长的老员工是这类思想泛滥的重灾区”。

盲目无知的思想。

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三种人”身上,即临时工、青年工人、刚参加工作的毕业生。

这些人做事急躁,风风火火,且安全规章制度掌握得不够全面,缺乏经验,安全意识差,对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和各种违章行为的危险性认识不足。

在生产过程中,被发现违章后,往往都不知道白己违章在甚么地方。

在这种生理影响下酿成的违章,以作业性违章较多。

总的来说,上述四种不良思想极易导致惯性违章,所以出产现场无违章不仅仅是行为上不违章,而且要根绝思想违章。

一旦思想上出现违章苗头,就会经由过程行为上表现出来。

二)办理盲点”导致惯性违章现象屡禁不止。

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杜绝违章的最大困难就是惯性违章具有反复性,为什么惯性违章现象总是死灰复燃、屡禁不止?原因就是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没有切中惯性违章的要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冶金行业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 production management. The object is the stat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ll people, objects and environments in produc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58
冶金行业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最新版)
(一)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

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繁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安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

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就是因为偶尔违章没有发生事故导致了一些违章行为演变成了一种“工作经验”而埋下习惯性违章的祸根。

(二)取巧心理
在远离公司的班组、仓库或野外的工作现场,因路途较远,或操作中有反复操作内容,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擅自将几项操作内容自行合
并操作,不办理操作票或为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共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三)逐利心理
为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作业人员(特别在记件、记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四)偷懒心理
面临公司制定的严厉事故责任处罚制度个别职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多出事。

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做副操,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反正操作中正班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当一个机械人,不仅少事少责任,而且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何乐而不为呢?正是由于这种心理,在工作中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现场监督环节形同虚设。

(五)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工作规程,而
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

还有部分作业人员自恃自己熟悉现场设备系统图,逞能蛮干,往往出现违章操作、误操作、误调度,造成事故。

(六)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帮忙者往往碍于情面或表现欲望,但是在不了解设备状况或失去监护的话,如果盲目帮忙去操作,极易造成事故。

(七)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极为恶劣的情况,如果严格按照按有关规程执行确实有困难,我们的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而是认为凭自己的能力不会出事而去冒险工作。

(八)自负心理
当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基于对生产设备可靠性不信任的条件下,往往以为认为是设备出现故障,而不是
停止操作或工作,检查自己操作规程是否存在问题,而是自以为认定是生产设备存在问题,强行将防误装置打开,冒险进行操作。

(九)从众心理
当一个班组的班长或技术人员违章,或者看见大家以前都是这样干的,没有出现问题,自己这样做也没有问题,于是大家都会对违章习以为常,这样就对班组其他同事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即看到别人违章没出事,自己也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十)盲从心理
在企业的生产安全培训过程中,一些经验老道、技术强的老师在授课时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员工,员工如果不加辨识,全盘接受,不仅成为习惯性违章的传播者,同时极可能成为因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或受害者。

(十一)好奇心理
生产过程中,当运用一些新设备、新装备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情况时,出于好奇心理(严格讲是一种求知欲望),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行为者对设备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
下,极易发生事故。

以上是对违章人员心理的分析,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为者违章。

即行为者的主观因素是决定因素。

行为者之所以违章在于行为者过高的看重自己的行为后果的价值,又过低的估计自己的失败的可能性,形成了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最后走上了冒险违章违纪的道路。

但是每次违章违纪并不是必定会发生事故,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好像事故是偶然的,违纪并没什么危险,出事故主要是自己的运气不好,这种观点在事故分析中常常听到。

启示不然,统计表明,对于事故不管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实际上都直接或间接地与违章违纪有关,这就是违章违纪与事故的必然性及规律性的联系。

杜绝违章行为的关键是遵章守纪,遵章守纪的关键是全体员工对违章手机的正确认识,只有科学的认识,才会有科学的态度,才能克服侥幸心理,才能自觉地约束自己尊长手机。

遵章守纪是一种品质,这种品质的形成既有技术方面的作用,也有法制方面的作用,既有文化方面的作用,又有管理方面的作用;急需要个人的努力,又需要干部对工人进行指导,也需要工人对干部进行监督。

可见,
贯彻遵章守纪不是一个简单的方法问题,而是一项涉及方面很大的系统工程。

建议采取一下综合治理措施,杜绝习惯性违章现象。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遵章守纪系统工程中的“硬件”部分,企业必须建立起严明的、可操作性的安全作业规章制度。

不仅工人要遵章守纪,更重要的是管理干部遵章守纪,并确保各项馆长制度能落到实处。

(二)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和职业操守培训制度。

通过经常性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提高识别和纠正违章行为的能力。

(三)营造安全生产氛围。

反习惯性违章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生产氛围,要充分运用多种宣传手段构筑起公司的“安全第一”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化全体员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建立起班组、车间以及公司内部的对作业现场违章违纪进行检查、评比、公布的三级管理制度,设立
违章违纪曝光栏,定期公布违章行为,在公司内部制造一种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环境,形成强有力的群众监督机制。

(四)消除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

(五)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