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2015

合集下载

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

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述为了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我矿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唐一窿井探放水方案设计。

第二章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岗位责任一、探水工作领导组组长:冰副组长::红星、谢成华、志高、柏生、段飞仁组员:曹先华、旭亮、曾小飞、唐社良、段中勇、欧海生、王富贵、焦勇、邓加兵二、岗位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探放水调度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探放水工作,配合组长调度人力、物力等后备物资。

技术部: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总工的安排,制定防探放水措施,掌握开拓进度,及时填写图纸,为防探放水提供准确的技术资料,正确指导施工。

安监部:履行岗位职责,按照防探放水技术方案,进行现场监督,监视现场情况变化,随时按照程序上报矿调度室。

机电部:履行岗位职责,负责机电设备的配置与检修,保证探放水设备正常运转与电力供给。

通防部:履行岗位职责,随时监视各种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并及进行处理调度室: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通知、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保证矿井通讯系统的畅通。

供销部:履行岗位职责,负责物资供应,详细清查库房物品的缺失,随时反应给采购人员进行购置,保证防治水物品供应。

办公室:守岗待命,帮助矿长协调地面各部门。

采掘区队: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各班班长严格按照防探放水设计方案及措施实施落实。

第三章水文地质情况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地形与地表水矿井地表为丘陵地貌,地形崖直坡陡,沟谷深切,相对高差达350m,植被发育。

大气降水形成径流流入溪沟,然后排入区外平缓之地。

矿井围无大的河流及其它水体,除老窑水外,矿井没有突水源头。

2、岩层的含水及隔水性侏罗系下统茅仙岭组孔隙水含水层(J1m):该层区分布较广泛,岩性为一厚层灰白色富含云母的中粒砂岩组成,厚度132m〜473m,平均268m左右,富水性弱,主要受降水渗入补给,由于与煤层不直接接触,对开采坑道无影响。

侏罗系下统唐垄组上段孔隙水弱含水层J1t):由浅〜深灰色细砂岩及黑色泥岩组成,平均厚14m,该层富水性弱。

2015年度探放水计划

2015年度探放水计划

毕节大梨树煤矿探放水计划说明书(2015年度)毕节大梨树煤矿编二0一五年三月十二日大梨树煤矿会审意见总工程师:会审地点会审时间年月日参加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技术科机电矿长通防科生产矿长地测副总总工程师安全矿长矿长永峰矿业集团毕节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审批意见第一章集团公司概况一、集团公司基本情况毕节大梨树煤矿隶属于安顺永峰煤焦集团有限公司。

安顺永峰煤焦集团有限公司为2004年4月在安顺市工商局登记注册,公司法人代表张文立。

是一个以煤炭产业为主、物流运输和房地产产业为辅的多元化企业集团,目前拥有12家煤矿和7家非主营业务控股公司。

初设注册资本为300万元,经过四次增资后,由贵阳天汇会计师事务所(筑天汇会验字[2011)第022号)验资,现注册资本为19600万元。

集团公司2011年11月获得集团《安全生产许可证》,证件编号:(黔)MK安许证字[05532];2012年8月取得省能源局《瓦斯防治能力评估》批复。

集团公司于2014年2月12日取得兼并重组主体企业确认,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对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主体企业(第二批)确认的通知》(黔煤兼并重组办[2014]2号)。

二、集团公司涉煤部门岗位设置情况公司已形成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设立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实行总经理负责制;设有综合部、安全监察部、生产部、总工办、企管部、法务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党委、武装部等部门。

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通过引进人才、自行培养、与高等院校签订委培协议等多种方式,陆续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形成了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队伍。

目前,公司共有煤矿专业技术人员56人,中专学历21人、大专以上学历35人,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22人。

三、集团涉煤管理机构架构图第二章煤矿现状第一节矿井概况一、矿井相关合法手续简述1、证照情况简介毕节大梨树煤矿为生产矿井,于2008年08月16日获得合伙企业营业执照,注册号:5200002932658;于2011年12月16日获得贵州省国土资源局颁发的采矿许可证,于2014年对采矿许可证中的采矿权人、地址、矿山名称、经济类型、有效期限进行了变更,变更后证号:C5200002012021120123157,有效期限:2014年1月至2017年7月,生产规模15万t/a,矿区面积3.7021km2。

井下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井下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工作面探放水设计为保证煤矿安全生产,防止突水透水事故的发生,保证生产工作面安全施工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订《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一、工程概况根据开拓布置,达产时布置有4个井筒,即主斜井、副斜井、进风行人斜井和回风斜井。

1、主斜井:新掘净宽4.5m,净断面14.25m2,至4号煤层,斜长354.93m,倾角25°,装备B=1000mm胶带输送机并设人行台阶和扶手, 担负全矿井的提煤任务、进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2、副斜井:新掘净宽4.2m,净断面12.30m2,至4号煤层,斜长345.5m,倾角23°,装备单钩串车并设人行台阶和扶手,担负全矿井的辅助提升任务、进风任务兼作安全出口。

二、水文地质1、地质构造本井田位于宁武煤田南部,井田构造形态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约4°~15°,井田内目前发现3条断层,均位于井田北部,井田内未发现岩溶陷落柱。

①F17正断层原常胜窑煤矿井下揭露。

位于井田西北部边缘,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20~25m,推测在231钻孔西200m处尖灭。

延伸长度约2k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700m。

②F16正断层马家岩煤矿井下揭露。

位于井田西北部,F17之南,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20m,推测在231钻孔南340m处尖灭。

延伸长度约2.2km,井田内延伸长度约1000m。

③F15正断层马家岩煤矿井下揭露。

位于井田西北部,F16之南,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落差5m,延伸长度约500m。

2、含水层井田位于宁武~静乐盆地的南部。

该盆地为吕梁山脉中的芦芽山与云中山之间的山间小型盆地。

山脉走向为北东向,盆地也呈北东向延展,北东部狭窄,为中低山侵蚀地貌,地形切割复杂,冲沟发育;西南部较开阔,大面积为黄土覆盖,为低山丘陵地貌,地形较平缓。

本区为汾河发源地,汾河由北向南横穿本区中部。

探放水设计方案

探放水设计方案

探放水设计方案一、概况1230集中轨道巷位于井田北部,该巷西部为侏罗纪边缘,东部为原杨千堡矿采空区及回风巷,南部为掘进方向,北部为井底车场。

巷道上层顶板为细砂岩泥岩互层、夹薄层砂质泥岩,下层底板为细砂岩。

二、水患分析1230集中轨道巷所在地岩层充水主要因素为前方采空区积水和砂岩裂隙水,其次为断层导水、岩溶水、对掘进有较大影响。

推测前方采空区会有一定积水和积气,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复杂。

三、原则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采,先治后采”的防治水原则。

四、井下探放孔采用钻机型号ZLJ-250煤矿坑道钻机,钻杆长度1.5m,功率4kw。

五、方案设计1、本设计为北杏庄煤业技改工程1230集中轨道巷掘进探放水设计。

主要是探放巷道正前方及左右侧采空区积水和积气情况。

2、探放水主要以图纸对比和所收集的水文地质资料分析为依据。

3、巷道规格3.7*2.5,支护形式锚喷。

4、循环进度:钻孔孔深50米,要求钻探后允许最大掘进距离为30米,保证20米的安全距离。

5、钻孔布置:布置探放孔组,11个第1号孔:方位292°倾角0°进尺50m第2号孔:方位295°倾角0°进尺50m第3号孔:方位289°倾角0°进尺50m第4号孔:方位297°倾角0°进尺50m第5号孔:方位287°倾角0°进尺50m第6号孔:方位300°倾角0°进尺51m第7号孔:方位284°倾角0°进尺51m第8号孔:方位303°倾角0°进尺52m第9号孔:方位281°倾角0°进尺52m第10号孔:方位292°倾角+2°进尺50m第11号孔:方位292°倾角-2°进尺50m钻孔位置布置1230集中轨道巷工作面迎头正中1号孔,1号孔距底板1.25m。

10号孔在1号孔上方开孔,距1号孔0.25m,角度+2°。

2015年探放水设计

2015年探放水设计

前言山西下合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山西武乡县东南直距24km处的韩北乡下合村东南。

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4′11″—113°06′17″,北纬36°43′02″—36°44′29″。

2012年9月13日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了采矿许可证,证号:C1400002009111220046051;批准开采14—15号煤层,井田面积3.452km2,开采深度为+935m—+450m。

兼并重组后井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编号1954坐标系(6度带)1980坐标系(6度带)1980坐标系(3度带)X Y X Y X Y1 4068640 19687830 4068591.61 19687761.35 4066907.53 38419771.382 4068160 19688090 4068111.61 19688021.35 4066419.80 38420016.143 4067230 19686960 4067181.60 19686891.35 4065525.94 38418857.984 4067500 19686515 4067451.60 19686446.35 4065809.64 38418421.805 4067240 19686370 4067191.59 19686301.35 4065554.39 38418268.796 4067700 19686030 4067651.60 19686961.34 4066024.65 38417943.467 4069850 19684925 4069801.60 19684856.33 4068207.46 38416906.678 4068940 19686280 4068891.60 19686211.34 4067255.79 38418232.069 4069050 19687000 4069001.61 19686031.34 4067343.17 38418954.91在由以上9个坐标拐点连线圈定的井田范围内,需扣除武乡县韩北乡下合砖厂矿区范围,砖厂范围由4个坐标拐点连线圈定(1980坐标系3度带):1、X=4066303.32 Y=38418063.862、X=4066295.76 Y=38418145.643、X=4066175.24 Y=38418129.864、X=4066185.83 Y=38418047.18井田东西宽3.165km,南北长2.620km,井田面积3.452m2。

煤矿探放水方案

煤矿探放水方案

欢迎阅读煤矿探放水方案(设计)编制日期:2017年1月19日煤矿探放水方案(设计)一、设计背景鉴于二采区采掘工程布置于原3号煤层和7号煤层之间,有一定的水患,前期12山上部距原老系统老巷、采空区具有一定的积水,积水情况如下:3号层北部已采到+1382.089m 标高(含3号层井底水仓),南部已采到+1410m 标高;7号层已采到+1405.287m 标高;由于该标高以上已开采,开采后采空区内有大量积水;根据原老空区回采的测量数据及地质资料,原老系统下山方向无断层、陷落柱等大的地质构造,产状稳定。

经计算,3号层积水5.06万立方米,回风上山第六循环探放水时开孔口标高为(+1457m),孔底标高为(+1467m)放出1.2万立方米积水,现还有3.8万立方米积水,在+1418m标高放水量约为2.5万立方米,水压达到0.55MPa,放水时间预计30天放到预定标高。

剩余的采空区积水待巷道掘至标高+1382m时再进行探放水;7号层积水9.09万立方米,通过皮带上山每个循环探放水时都会将积水放出,现还有1.8)36.39数(f)程处于34没有大的断层,但在F20号断层附近没有工程控制,受断层影响,0.5—2.0小断层可能发育,掘进时必须加强断层带的瓦斯管理。

区内无火成岩侵入的岩墙、岩床,陷落柱等;三、巷道布置及施工情况:二采区施工情况,目前副平硐、回风斜井及上部车场及回风系统已形成,二采区回风上山、轨道上山、运输上山正在施工。

轨道上山、皮带上山、回风上山相距30米,目前回风上山已施工到变坡点(+1503)以下278米处(标高+1401.407米),皮带上山已施工到变坡点(+1503)以下263米处(标高+1396.726米),轨道上山已施工到变坡点(+1503)以下289米处(标高+1384.724米)。

三条下山的层位关系:皮带上山、轨道上山距7号煤层顶板(采空区)13米,距3号煤层底板(采空区)43米;回风上山距7号煤层顶板(采空区)25米,距3号煤层底板(采空区)31米;详见巷道布置平、剖面图。

2015年伊丰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2015年伊丰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内蒙古伊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掘进工作面探放水设计方案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编制:王蕾宾总工:吕绍忠矿长:付延利日期:2015年1月1日一、矿井概况内蒙古伊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纳林陶亥镇管辖。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采用斜井单水平开拓方式,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

根据采矿证圈定的范围,井田东西平均长3.41km,南北倾斜宽1.52km,面积5.1915km2;主采4-2煤层,平均厚度3.2m,资源储量2658万吨,可采储量17.04万吨,服务年限为14.6年。

矿井紧邻昊达煤矿、温家梁三号井、丁家渠煤矿以及后温家梁煤矿、丁家梁煤矿。

北部为乌兰煤炭集团公司后温家梁煤矿,该矿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现在露天开采4-2煤;西北部为乌兰煤炭集团公司温家梁三号井,该矿设计生产能力60万吨/年,现在开采4-2煤,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掘进使用综掘机;西部及西南部为昊达煤矿,该矿设计生产能力90万吨/年,露采3-2煤层和井采4-2煤层,井工开采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掘进使用综掘机;南部为丁家渠煤矿,该矿设计生产能力120万吨/年,露采3-2煤层和井采4-2煤层,井工开采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掘进使用综掘机;东部为丁家梁煤矿,现开采4-2煤层。

据现有资料,井田内无开采4-2煤层的老窑及采空区。

二、采掘工作面技术特征本年度掘进工作面主要是4209进风顺槽、4210皮带顺槽、4210回风顺槽。

1、各顺槽采用综掘机沿4-2煤层底板掘进,矩形断面,巷宽5m,巷高3.2m,采用锚网支护,特殊地段架棚或锚索补强支护。

三、矿井水害特征分析1、地表水水害由于矿井地质条件简单,无落差较大的断层,因此,在厚基岩区(岩石厚度≥30m),掘进工作面基本不受该水害的影响,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也只是增加了采空区的涌水量,不会对矿井构成威胁。

煤矿轨道顺槽探放水设计方案

煤矿轨道顺槽探放水设计方案

煤矿轨道顺槽探放水设计方案一、工程概述根据煤矿井下实际情况,设计一个安全、稳定而能够高效完成工作的轨道顺槽探放水方案,包括轨道布置、设备选型、操作流程等。

二、轨道布置轨道布置是煤矿井下工程的基础,对于顺槽探放水而言,应考虑以下几个要点:1.顺槽位置:根据煤层赋存形式和矿井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轨道布置,确保能够覆盖到需要放水的区域。

2.轨道连接:将顺槽与井下其他轨道相连接,方便设备的进出和人员的操作。

3.出水口设置:根据需要放水的区域,设置合适的出水口,确保放水畅通。

三、设备选型1.探水设备:选择高精度的水位检测仪器,能够准确测量水位,并能将数据传输至井上监控系统,方便实时监测水位变化。

2.防水设备:选择高效的自动排水泵,能够自动控制水位,并具备报警装置,一旦水位超过安全值,能够及时发出警报。

3.放水设备:选择合适型号的水泵,能够将大量的水快速排出,确保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

四、操作流程1.探水:使用水位检测仪器,对放水区域进行全面的水位测量,记录水位数据,并及时上传至井上监控系统。

2.防水:根据测量数据,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防水措施。

如果水位超过安全值,即进行排水泵的启动,将水泵放入轨道沟槽进行排水。

3.放水:等水位降低到安全范围,即进行放水操作。

使用水泵将轨道沟槽中的水迅速排出,确保水位达到安全标准。

五、安全措施1.安全教育:对参与操作人员进行相关安全教育和操作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2.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操作步骤、责任分工和协作流程,能够在发生突发情况时迅速应对。

3.检修维护:定期对水位检测仪器、排水泵和水泵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六、环保措施1.废水处理:将排出的水进行采样检测,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排水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

2.噪声控制:选择低噪声的设备,并在操作过程中加装降噪装置,减少环境噪音。

以上是煤矿轨道顺槽探放水的设计方案,通过科学的布局、合适的设备选型、严格的操作流程、有效的安全和环保措施,可以提高煤矿井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矿工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述为了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我矿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唐一窿井探放水方案设计。

第二章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岗位责任一、探水工作领导组组长:刘冰副组长::李红星、谢成华、李志高、胡柏生、段飞仁组员:曹先华、陈旭亮、曾小飞、唐社良、段中勇、欧海生、王富贵、焦勇、邓加兵二、岗位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探放水调度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探放水工作,配合组长调度人力、物力等后备物资。

技术部: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总工的安排,制定防探放水措施,掌握开拓进度,及时填写图纸,为防探放水提供准确的技术资料,正确指导施工。

安监部:履行岗位职责,按照防探放水技术方案,进行现场监督,监视现场情况变化,随时按照程序上报矿调度室。

机电部:履行岗位职责,负责机电设备的配置与检修,保证探放水设备正常运转与电力供给。

通防部:履行岗位职责,随时监视各种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并及进行处理。

调度室: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通知、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保证矿井通讯系统的畅通。

供销部:履行岗位职责,负责物资供应,详细清查库房物品的缺失,随时反应给采购人员进行购置,保证防治水物品供应。

办公室:守岗待命,帮助矿长协调地面各部门。

采掘区队: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各班班长严格按照防探放水设计方案及措施实施落实。

第三章水文地质情况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地形与地表水矿井地表为中山丘陵地貌,地形崖直坡陡,沟谷深切,相对高差达350m,植被发育。

大气降水形成径流流入溪沟,然后排入区外平缓之地。

矿井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及其它水体,除老窑水外,矿井没有突水源头。

2、岩层的含水及隔水性侏罗系下统茅仙岭组孔隙水含水层(J1m):该层区内分布较广泛,岩性为一厚层灰白色富含云母的中粒砂岩组成,厚度132m~473m,平均268m 左右,富水性弱,主要受降水渗入补给,由于与煤层不直接接触,对开采坑道无影响。

侏罗系下统唐垄组上段孔隙水弱含水层(J1t):由浅~深灰色细砂岩及黑色泥岩组成,平均厚14m ,该层富水性弱。

局部裂隙不发育的地段构成相对隔水层。

侏罗系下统唐垄组中段孔隙水弱含水层(J1t):由灰白色微薄层细砂岩与深灰~灰黑色薄层粉砂岩泥岩互层组成,平均厚33m,该层富水性弱,局部裂隙不发育的细砂岩与粉砂岩泥岩互层构成相对隔水层。

侏罗系下统唐垄组下段孔隙水含水层(J1t):由石英长石砂岩及细砂岩组成,中间夹砂质泥岩,底部呈厚层状,常含细砾,平均厚33m 左右。

该层富水性弱,局部裂隙不发育的细砂岩与砂质泥岩构成相对隔水层。

三叠系上统杨梅垄组上段孔隙水含水层(T3y) :主要由粉砂岩和砂质泥岩组成,为主要含煤组,可采煤层四煤层位于其中,平均厚度为53m,该层富水性弱,局部裂隙不发育的细砂岩与砂质泥岩构成相对隔水层。

本区4 煤以上划分为五个含水层,均为弱含水层,各含水层之间砂质泥岩发育,为良好的隔水层。

地表无大的水体补给各含水层,因而补给条件差,对煤层的开采无大的影响。

3、断层的富水性与导水性矿区内断层发育,地表沿断层带未发现有较大泉水出露。

根据生产井观测和原东平硐井的水文地质资料,在风化裂隙范围内,断裂带的导水性略大于两盘围岩的含水性,断裂带埋藏较深时,含水性与围岩基本一致。

富水性、导水性较弱。

4、老窑水本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浅部老窑密布,老窑采空区内有大量积水,是开采浅部煤层时最大的水灾隐患。

二、矿山开拓方式和采矿方法矿井为平硐暗斜井开拓,采煤方法为单一走向长壁后退式,炮采落煤,人工攉煤,0.75T矿车运煤,绞车提升至+270水平,7T架空线机车牵引至地面。

工作面以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梁支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矿井排水方法:一级排水,+50m水平矿井水直接排通到+270平硐经自流排出矿井。

+270m水平以上水平矿井水由+270大巷自流排出。

三、矿井开采后水文地质条件变化矿区+270m水平以上老窿较多且开采年代久远,老窿积水情况无法一一了解,开采时必须要坚持“探放水制度”,确保安全生产。

矿井深部开采及唐1断层、唐6断层附近开采要确定探放水警戒线,防止自采自掘工作面积水和断层透水事故。

四、矿井涌水量1、现开采水平涌水量矿井现开采至+50m水平,一般涌水量为50m3/d,最小涌水量30m3/d,最大涌水量为100m3/d。

2、矿井最终开采水平涌水量的预计矿井开采最深为+10m水平,预计开采与现状相同,一般涌水量62 m3/d,最小涌水量37m3/d,最大涌水量为113m3/d。

五、结论本区含煤地层杨梅垅组含水性弱。

区内地质构造简单,区内地表水流和水体不发育,故本区水文地质条件类型,属充水岩层以砂岩裂隙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

当前我矿防治水工作的重点区域一是唐1断层及唐6断层附近区域,二是+270水平上部自采自掘工作面积水区域,在接近上述两区域掘采时,必须严格按探放水措施施工,同时要做好雨季地面防洪工作,清空地面拦矸坝淤积的矸石,储备足够的防洪器材。

严防洪水倒灌井下。

第四章探放水工程布置与设备一、探放水工程布置位置2015年我矿开掘工程布置在井田的北冀,接近1#断层,运输大巷掘进和回风上山掘进°,在开展掘进工作时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

二、掘进探放水工程要求(一)探放水前的准备1、配备ZLJ--250型探放水钻两台。

2、配备150MD30×6多级离心泵3台,2寸潜水泵两台。

3、配备200mm和150mm无缝钢管两趟。

4、配备50mm钢丝胶管两节各4m带水笼头。

5、配备直通矿调度室直通电话一部,备用一部。

6、配备50m2阻燃电缆500m,35m2阻燃电缆250m。

7、配备 DW350/660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 1台,QBZ—120/660防爆型电磁起动器2台。

(二) 探放水的步骤1、即掘进工程开口5m,必须安装探水钻机。

2、探水钻机随掘进工程的进展向前移动。

(三) 探放水的方法1、下山掘进巷道第一次预控制探眼布置方法1.1底眼3个,中心眼沿巷道中心线布置,距巷道底板1m,中心眼方向与巷道方位一至,仰角与水平面夹角1°,探进深度200m,达到探水的目的。

1.2右侧边眼的布置:距底壁各1m,探眼方向,与巷道走向的夹角3°,与水平面上仰角1°,探进深度200m,控制掘进巷道右侧以外10m达到探水目的。

1.3左侧边眼的布置:距底壁各lm,探眼方向与巷道的走向夹角 3°,与水平面上仰夹角1°,探进深度200m。

控制掘进巷道左侧以外10m达到探放水的目的。

1.4第一次预控制200m掘进150m,再按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预控制的探水方法,布置探眼。

2、在掘进巷道预控制的基础上,每掘进150m超前探进200m,探水眼布置方法。

2.1布置探水眼3个。

2.2中心眼距巷道底1m,方向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布置与水平面夹角上仰1°,探进深度200m,控制掘进巷道正前200m的局部窝水,达到探水的目的。

2.3右侧边眼的布置:距底壁各1m,探眼方向与巷道的走向夹角3°,与水平面上仰夹角1°,探进深度200m,控制掘进巷道右侧以外10m的局部窝存水,达到探放水的目的。

2.4左侧边眼的布置:距底壁各lm,探眼方向与巷道水平面夹角1°,探进深度200m。

控制巷道左侧10m以外的局部窝存水,达到探水的目的。

3、顺槽巷道探水孔的布置3.1预探钻孔的布置3.1.1探放水钻眼3个,靠近煤层底板1.Om处。

3.1.1.1中间眼:水平方向与顺槽走向一至钻眼与水平面上仰角1°,探进深度200m,终止,达到探水的目的。

3.1.1.2左侧边眼:水平方向与顺槽走向一夹角8°与水平面上仰角1°,探进深度10m终止,控制巷道外lOm,达到探水的目的。

3.1.1.3右侧边眼:水平方向与顺槽走向一夹角8°与水平面上仰角1°,探进深度10m终止,控制巷道外lOm,达到探水的目的。

3.1.2探进深度200m,掘进深度150m严禁超标掘进。

4、主斜井开拓探放水方法:在掘到距3#煤层50m的时候开始探放水。

4.1第一次预控制探眼布置方法4.1.1底眼3个,中心眼沿斜井中心线布置,距底板1m,中心眼方向0°上仰角与水平面夹角0°57′,探进深度200m打破5#煤顶板0.3m达到探放水的目的。

4.1.2右侧边眼的布置:距底壁各1m,探眼方向3°00′,与斜井走向的夹角3°00′,与水平面上仰角0°57′,探进深度200m打破5#煤顶用板0.3m,控制掘进巷道右侧以外lOm达到探放水目的。

4.1.3左侧边眼的布置:距底壁各lm,探眼方向357°00′,与斜井的走向夹角 3°00′,与水平面上仰夹角0°57′,探进深度200m。

打破5#煤顶板0.3m控制掘进巷道左侧以外lOm达到探放水的目的。

4.1.4第一次预控制200m掘进150m,在按上述方法进行第二次预控制的探放水方法,布置探眼。

4.2在掘进巷道预控制的基础上,每掘进150m超前探进200m,探放水眼布置方法。

4.2.1布置探放水眼3个。

4.2.2中心眼距斜井底板1m,方向沿巷道中心线方向布置与水平面夹角上仰0°57′,探进深度200m,打破5#煤顶板控制掘进巷道正前200m的局部窝水,达到探放水的目的。

4.2.3右侧边眼的布置:距底壁各1m,探眼方向3°00′与巷道的走向夹角3°00′,与水平面上仰夹角0°57′,探进深度200m,控制掘进巷道右侧以外10m的局部窝存水,达到探放水的目的。

4.2.4左侧边眼的布置:距底壁各lm,探眼方向357°00′与巷道水平面夹角0°57′,探进深度200m。

控制巷道左侧10m以外的局部窝存水,达到探放水的目的。

(四)掘进工程达不到预计标高时,探掘出水可利用掘进的下山工程做临时储水,但必须控制放水量,加强排水设备,保证满足排水系统供电,停止其它生产区域的供电,可调动其它区域的设备服务于排水。

掘进到水平标高到+805m时,探掘出水时,须先做采区主、付水仓(主水仓规格4.0 m2×10Om、副水仓规格4.0 m2×50m、总额600m3)移动配电站高在水仓附近,按主探放水要求 (一)项配备所有固定设备。

(五)探放水工程必须有矿长负责,有一名副矿级领导亲自抓,设一名专职技术人员,结合施工单负责人,按照探放水、探眼布置方法,进行定位、定向、定上仰角度。

规定探进深度,必须按设计要求,执行预控制,绝对控制的原则要求,探进深度,超前掘进进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