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控制措施讲课讲稿

合集下载

机组非停防范措施热控专业

机组非停防范措施热控专业

机组非停防范措施热控专业在电厂的热控专业里,有一个说起来让人头疼的事,那就是“机组非停”。

要是发生了非停,事情就麻烦了,设备停了、生产停了,整个系统都得停下来,损失不小。

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热控专业的同事们可是绞尽脑汁,做足了准备。

咱们的目的也简单,就是希望机组在运行过程中,能尽量避免“非停”,就算出现问题,也能让设备尽量“乖乖”地继续跑,别乱停乱倒。

说到底,就是要守住那道关,确保设备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别让它随随便便就罢工。

机组非停防范措施到底该怎么做呢?首先得做个全面的检查。

这就像是你早上出门前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不是穿得整整齐齐,没什么遗漏。

设备也是一样,得时不时检查一下,看看各个部件是不是正常,防止小毛病变成大问题。

有些时候,设备本身不会大问题,但是如果有个什么细小的零件没弄好,那一旦影响到整体,就可能导致“非停”。

你想啊,机械故障往往就藏在那些细小的地方。

再说,热控系统里有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对温度、压力等数据的监控。

这就好比你开车时得时刻注意车速,太快了怕出事,太慢了又会影响进度。

温度、压力这些关键数据一旦超出范围,机器也会“闹情绪”,甚至直接停机。

不过,除了这些常规的监控和检查,有些“狠招”也是得拿出来的。

比方说,实时的预警系统就特别重要。

热控专业的人都知道,设备运行时,它的“脾气”变化是非常微妙的。

就是你得提前预判,设备到底有没有可能出问题。

那怎么预判呢?没错,就是通过大量的运行数据和历史经验来判断。

别看平时设备都挺乖的,但一旦某些参数有变化,你得立马警觉,提前做好准备,防止出现大故障。

除了技术上的预防,咱们还得做些人员培训。

要知道,不管设备多么智能,人的作用还是很重要的。

就像开车一样,车再好也得有个靠谱的司机。

热控专业的人如果没接受过系统的培训,遇到突发状况也容易手忙脚乱。

培训不仅是让大家知道怎么操作系统,还得让他们熟悉各个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该如何应对。

毕竟,面对突发事件时,冷静和经验有时候能拯救整个局面。

火电厂控制非停的措施

火电厂控制非停的措施

火电机组非停分析与减少非停的措施截止2015年8月底,某公司所属及控股火电单位累计发生非计划停运统计为30次,较去年同期减少3次。

虽有好转,但不容乐观。

只有在认真分析历次非停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从管理、人员、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才能消除设备隐患,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控制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

一、问题汇总、归类在今年已发生的30次非停中,按专业分:锅炉专业16次、汽机专业5次、电气专业5次、热工专业3次、其它1次;锅炉专业出现的问题占总数一半以上。

按故障类型分:因人为责任造成的非停3次、设备原因5次、技术问题引起的非停为8次、管理不到位造成非停5次、材质原因5次、煤质原因3次;可见,由于技术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而引发机组非停次数较多;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质量保证体系”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均可归结于管理"的理念,将“人为原因、设备原因、管理不到位、材质原因、煤质原因”归结为“管理缺失”,则由于管理缺失而导致的机组非计划停运要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由此,可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于两大类:1.技术难题未得到及时解决;2.生产管理缺失。

二、问题分析及对策一)技术难题1。

技术难题情况最为突出的是:所属某公司#7炉顶棚过入口联箱管道布置不合理,汽流分配不均,局部超温爆管,发生4次(有2次未统计,实际为6次)。

此外,技术难题还有:#10炉炉管内氧化皮堆积,引发爆管;#7、#8机汽流激振引发汽机轴振大停机;#8机EH油压大幅波动,致油管短时剧烈振动开裂,大量漏油打闸停机;另一公司#7机ATS电磁阀故障无状态检测信号,在做ATT试验时,机组跳闸.某暂未得到解决的技术难题较多(4个)。

这也是今年该公司非停次数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类非停共6次) 对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难题应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尽快结合机组检修机会加以解决。

防止机组非停的技术措施

防止机组非停的技术措施

2012年发电部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的技术措施为了确保2012年部门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和生产指标的如期完成,防止因运行责任造成的非计划停机事故的发生,部门要求各值班员要牢守“安全第一”的宗旨,确保零人身事故和零非停目标的顺利实现,重申强调各岗位值班员的“责任”和“态度”,杜绝零非停的重点在于汽包水位的控制与调整;杜绝零人身事故的难点在于防止电气误操作的发生,针对去年非停特点,特制定本措施,望各值执行:一、继续做好以下常规工作:1.加强运行人员的培训及安全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参数控制能力和操作技能,各项操作严格按照运行规程执行,参数控制在合格范围之内。

同时加强各级监护制度,杜绝误操作的发生。

2.严格执行运行“两票三制”,加强设备巡回检查工作,发现缺陷及时联系相关单位处理并登录设备其缺陷;有影响机组安全和供热安全运行的缺陷要及时通知相关单位的第一安全责任人并做好事故预想工作。

3.加强对公用系统(辅机冷却水、空压机)及间冷循环水系统、闭冷水系统的检查和监视,保证各部水位、轴承温度、电机绕组温度正常,发现缺陷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空压机要加强对排气温度的监视,必要时切换为工业水运行,保证仪用压缩空气压力正常。

4.每周一上白班认真做好油枪的试投工作,详细记录各油枪的油量,保证油枪良好备用。

当出现投油稳燃的情况时,立即联系油库值班员将燃油压力提至3.5Mpa。

严格执行定期吹灰制度,吹灰时将吹灰压力调整至2.8~3.0Mpa,吹灰时要监视吹灰器的运行情况,如出现退不出来的现象时,立即联系检修并将该吹灰器的电源停掉就地手动摇出。

5.加强对干排渣系统的检查,要保证各小风门全开且通风正常;检查输送链不发生跑偏、碎渣机上部不发生堵焦,有缺陷要及时联系检修处理,保证设备稳定运行。

6.加强对柴油发电机的定期巡回检查工作,重点对机油油位,柴油油位,蓄电池电压的检查工作。

做好定期启停试验工作,并将数据真实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7.加强对公用段、辅机冷却水段配电室进行重点检查,对公用变压器、辅机冷却水变压器重点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当一台变压器出现异常,及时将该段负荷倒至另一台变压器运行,监视运行变压器的运行工况。

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的防范措施

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的防范措施

防止非停措施
汽机专业本体班
2011年2月21日
防止非停措施
在2010年度结合本体班所辖设备运行情况,机组发生过轴瓦振动、温度超标及轴封漏汽现象,未造成非停事故,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针对本班组制定如下措施方案:
1、牢记安全第一思想,杜绝习惯性违章;
2、认真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3、提高员工责任心,端正劳动态度,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
神,齐心协力完成检修及维护工作任务;
4、加强对员工检修技术的培训,尤其是对突发事件的处理;
杜绝扯皮现象,明确自己在工作中的职责及所负责任;
5、加强对设备的巡查,杜绝走马观花似的巡查,对所辖设
备的状态做到心中有数,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6、在检修工作中要时刻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心,严格执行
检修工艺规程;
7、机组启停时,应有专人负责测试、记录振动数值以便综
合分析诊断。

8、如机组某轴承有较大振动时,要综合轴承盖振和轴振分
析,采取处理措施。

9、发现轴封漏汽严重时,应及时与运行人员取得联系,并
上报,采取可靠的措施处理。

汽机专业本体班。

火电厂控制非停的措施方案

火电厂控制非停的措施方案

火电机组非停分析与减少非停的措施截止2015年8月底,某公司所属及控股火电单位累计发生非计划停运统计为30次,较去年同期减少3次。

虽有好转,但不容乐观。

只有在认真分析历次非停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从管理、人员、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才能消除设备隐患,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控制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

一、问题汇总、归类在今年已发生的30次非停中,按专业分:锅炉专业16次、汽机专业5次、电气专业5次、热工专业3次、其它1次;锅炉专业出现的问题占总数一半以上。

按故障类型分:因人为责任造成的非停3次、设备原因5次、技术问题引起的非停为8次、管理不到位造成非停5次、材质原因5次、煤质原因3次;可见,由于技术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而引发机组非停次数较多;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质量保证体系”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均可归结于管理”的理念,将“人为原因、设备原因、管理不到位、材质原因、煤质原因”归结为“管理缺失”,则由于管理缺失而导致的机组非计划停运要占到相当大的比例。

由此,可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于两大类:1.技术难题未得到及时解决;2.生产管理缺失。

二、问题分析及对策一)技术难题1.技术难题情况最为突出的是:所属某公司#7炉顶棚过入口联箱管道布置不合理,汽流分配不均,局部超温爆管,发生4次(有2次未统计,实际为6次)。

此外,技术难题还有:#10炉炉管内氧化皮堆积,引发爆管;#7、#8机汽流激振引发汽机轴振大停机;#8机EH油压大幅波动,致油管短时剧烈振动开裂,大量漏油打闸停机;另一公司#7机ATS电磁阀故障无状态检测信号,在做ATT试验时,机组跳闸。

某暂未得到解决的技术难题较多(4个)。

这也是今年该公司非停次数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类非停共6次)对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难题应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尽快结合机组检修机会加以解决。

2.对策和措施分项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火电厂控制非停的措施

火电厂控制非停的措施

火电机组非停分析与减少非停的措施截止2015年8月底,某公司所属及控股火电单位累计发生非计划停运统计为30次,较去年同期减少3次。

虽有好转,但不容乐观。

只有在认真分析历次非停发生原因的基础上,从管理、人员、设备和技术等方面制定相应措施,才能消除设备隐患,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持续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高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有效控制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一、问题汇总、归类在今年已发生的30次非停中,按专业分:锅炉专业16次、汽机专业5次、电气专业5次、热工专业3次、其它1次;锅炉专业出现的问题占总数一半以上。

按故障类型分:因人为责任造成的非停3次、设备原因5次、技术问题引起的非停为8次、管理不到位造成非停5次、材质原因5次、煤质原因3次;可见,由于技术问题未得到及时解决而引发机组非停次数较多;另一方面,如果按照“质量保证体系”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均可归结于管理"的理念,将“人为原因、设备原因、管理不到位、材质原因、煤质原因”归结为“管理缺失”,则由于管理缺失而导致的机组非计划停运要占到相当大的比例.由此,可将问题产生的原因归于两大类:1.技术难题未得到及时解决;2.生产管理缺失。

二、问题分析及对策一)技术难题1.技术难题情况最为突出的是:所属某公司#7炉顶棚过入口联箱管道布置不合理,汽流分配不均,局部超温爆管,发生4次(有2次未统计,实际为6次).此外,技术难题还有:#10炉炉管内氧化皮堆积,引发爆管;#7、#8机汽流激振引发汽机轴振大停机;#8机EH油压大幅波动,致油管短时剧烈振动开裂,大量漏油打闸停机;另一公司#7机ATS电磁阀故障无状态检测信号,在做ATT试验时,机组跳闸。

某暂未得到解决的技术难题较多(4个)。

这也是今年该公司非停次数多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类非停共6次)对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难题应逐一制定解决方案,尽快结合机组检修机会加以解决。

2.对策和措施分项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火电厂300MW机组防非停措施计划

火电厂300MW机组防非停措施计划

火电厂300MW机组防非停措施计划一、目标和原则1.目标:保障300MW机组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防止非停,并及时发现和排除异常情况,以确保供电稳定。

2.原则:全面、细致、可行、可靠。

二、机组调试阶段防非停措施1.提前准备:确保供应铺设齐全,备件齐全,技术人员到位。

3.检测与监控:对机组关键元件进行检测监控,确保机组状态可靠。

4.隔离与绝缘:在机组运行前,对上下限安全装置、绝缘油瓶、石英纤维等隔离和绝缘设施进行严密检查。

5.保护与控制系统:保护与控制系统必须调试正常、可靠,准确反映机组状态。

6.沟通与协调:及时上报机组工作情况,向上级汇报,确保整个工作环节的协调与顺利进行。

三、正常运行阶段防非停措施1.监控与维护:通过监测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等手段,全面监测机组的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2.预防与维修:定期检查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确保关键部位的可靠性,提前识别潜在故障,并及时修复。

3.培训与考核:定期组织机组运行人员进行安全技能培训和考核,提高员工的操作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

4.安全检查: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检查设备是否安全可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现场巡检:加强现场巡检,及时发现异常现象,主动介入解决问题。

6.信息共享:与其他机组共享运行经验和故障处理方法,了解最新的技术动态,不断提高机组的运行水平。

四、预防措施1.安全意识培训: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培训,增强员工的安全责任感。

2.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机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应急措施。

3.环境监测:对机组周边环境进行监测,确保环境安全。

4.定期检查:定期对机组进行全面检查,排除潜在的故障隐患。

5.状态监测:通过自动监测系统对关键元件进行定期自动状态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6.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找出运行中的不正常现象,及时处理。

7.全面检修:定期对机组进行全面检修,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换或升级,确保设备的可靠性。

五、排除停电的应急措施1.倒换操作:在发生停电时,立即启动备用机组,进行倒换操作,保证电网的稳定供电。

百万火力发电机组防止非停的技术措施

百万火力发电机组防止非停的技术措施

一、管理措施1、深入学习公司安全生产一号文,要以严谨的工作态度、科学的工作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结合现场实际状况,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严防发生人身伤害及设备损坏事故,全面防止机组非停大事的发生。

2、加强责任制落实,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对发生的各种非停大事,要根据“四不放过”原则准时查找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要层层落实,要落实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对各项重大操作及高风险定期切换工作要根据公司人员到位制度要求,待各级人员到位后才可执行;对可能影响机组出力或者安全运行的缺陷,必需有经公司领导批准的技术方案后才干许可工作。

3、全部班组都要加强运行相关制度的学习,主要有运行部各级人员岗位工作标准、运行部各级人员安全生产及消防责任制、运行部设备定期试验轮换管理规定、运行部巡回检查管理规定、运行部交接班管理规定、运行部制氢站安全管理规定、运行部脱硝氨区安全管理规定、运行部危化品治理规定、运行部钥匙(门禁)管理规定、运行部操作票管理规定、运行部工作票管理规定、运行部防止电气误操作管理规定、动火作业管理规定等。

4、加强涉网事故的演习,加强公用系统的管理及风险分析,加强应急预案的学习及演练,部门要做好部门级事故演习工作,班组要结合仿真机培训做好班组级事故演练工作,提高运行人员事故应变处理力量。

5、值内要加强人员的管理,严查违章及过失现象,对值内发生的违章、过失及未遂要分析原由,坚持训练,落实整改措施,并将分析调查报告上报部门,如值内有隐瞒不报的一经发觉从重考核,对重复发生的也将发展考核,当班期间发生的参数特殊如主汽温大幅下跌、炉膛负压波动等在生产日记里作好原由记录。

6、严格执行“三票三制”和有关运行的规章制度,加强三票三制的日常检查力度。

各班组要加强对工作票的许可审核,对工作的风险要深入分析,值长、机组长、硫化班长等高岗位人员要把好关,遇到问题准时反映到部门,值内要加强对班组三票执行状况的自查及分析,各专业要对三票三制的执行质量发展定期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准时通报或者制定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控制措施为防止机组非计划停运,保证机组长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特制定本措施。

一、强化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1、加强值班管理,部门值班人员必须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机组及设备运行状况,了解设备缺陷消除情况,加强运行人员劳动纪律管理,以身作则,切实将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2、运行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缺陷,及时填报缺陷单,并为检修消缺创造条件,及时消缺,检修结束后运行人员要严格按要求验收。

以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

3、机组各项保护必须按规定投入,未经总工批注严禁随意退出。

有机组启动或发生汽机跳闸时,必须保证汽机保护装置可靠投入,以防止汽轮机保护未投造成设备损坏。

4、严格执行重大操作监护制度,尤其是重大操作,运行管理人员执行好重大操作到位制度.5、值班人员认真监盘,精心调整,机组各项参数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发现运行参数异常变化,要认真分析,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好异常参数的变化。

6、加强生产现场巡回检查力度,确保巡回检查质量,能够及时发现设备缺陷和隐患并及时联系消除。

7、在执行节能措施时,坚决杜绝采取拼设备的方法,要确保设备健康运行。

8、做好设备的消缺工作,对具备消缺条件的工作,要立即安排消缺工作,不拖不推,对于不具备立即消缺条件的工作,要提前做好消缺准备工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避免缺陷范围扩大,对带有联锁、保护的热工测点消缺,必须在采取可靠准确无误的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避免由于消缺工作而导致机组发生非停。

9、利用机组检修或调停机会,积极配合检修或消缺工作,恢复设备的健康状况,严格按照试验要求,做好设备的试验工作,确保试验不丢项,保证机组正常启动。

10、对于发生过的非停等不安全事件,要认真分析,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彻底查清原因,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技术防范措施,立即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不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

11、冬夏两季,要严格执行防冻及迎峰度夏防汛措施,避免发生由于执行措施不到位,而造成机组的非计划停运。

12、完善应急预案和自然灾害引发生产安全事故预报、预警、预防机制,做到迅速反应、超前预防、果断决策、有效应对,避免发生由于外因或自然灾害造成机组的非计划停运。

二、严格执行设备的定期轮换和试验制度1、备用的辅助设备均应轮流切换使用,严格执行设备的定期切换工作。

2、严格按规定进行设备定期轮换和试验,并严格按照各种保护、联锁试验操作票和重要辅助设备切换操作票执行。

3、备用中的设备启动前测量绝缘良好,绝缘不合格的禁止启动。

4、在设备的试验或切换中,发现设备异常和缺陷,应填写设备缺陷单,立即通知检修处理;当在设备的试验和切换过程中,如发生事故,立即停止试验和切换,并将设备恢复原状态,待事故处理完毕查清原因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和切换工作。

5、重要辅助设备进行切换工作,•必须使用操作票,并严格执行操作监护制度。

6、试验、•切换完毕后,应作好记录。

三、严格执行操作票、工作票制度1、严格执行操作票及有关的操作规定,并使操作票制度标准化,管理规范化,对操作预控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各项操作都认真执行操作票、操作预控票,对操作项目进行全面风险辨识与控制。

2、严格执行调度命令,操作时不允许改变操作顺序,当操作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报告调度部门,不允许随意修改操作票,不允许解除闭锁装置。

3、严格执行《电气防误闭锁装置管理办法》,电气防误操作闭锁装置的安装率、投入率、完好率应为100%,并保持良好运行状态,操作中不得随意解除闭锁装置,若有必要解除,必须经值长许可。

4、为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所有生产现场的设备,不论其状态是运行、备用状态,只要有从事检修、安装、调整、试验等工作,均需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5、在带保护及联锁控制回路工作、逻辑修改以及其它可能造成保护动作的工作前,必须办理工作票和保护解除申请,经总工批准后,方可进行,防止误碰保护设备造成保护动作。

6、事故抢修必须按照抢修的相关规定执行,有预见性的检修工作必须在夜间执行时,必须提前办理工作票,无票进行的抢修工作,也必须履行工作许可手续,并将必须执行的安全措施及工作负责人、许可人、开工时间、结束时间等作详细记录。

四、落实好反事故技术措施,消除事故隐患1、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⑴、加强燃油区域安全管理。

严格油区出、入管理制度,进入油区必须登记;油区明火作业要办理动火工作票,并应有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

⑵、定期检查燃油及制粉系统是否存在漏油、漏粉现象,发现漏点及时通知检修处理,消除火灾隐患。

⑶、严格控制各期磨煤机出口温度和一期煤粉仓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⑷、加强汽轮机油系统运行情况的检查监视,检查油系统管道不漏油,设备工作正常,油压在正常范围内,发现渗漏点要及时处理,及时消除隐患。

⑸、汽轮机油系统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严禁有明火,必须有明火作业时应办理动火工作票并采取有效措施。

2、防止锅炉发生“四管”泄漏。

⑴、充分利用机组在线系统加强汽水品质监督,保证汽水合格。

⑵、优化锅炉燃烧调整,改善贴壁气氛,炉膛出口烟温不得超过规定值。

⑶、合理控制锅炉燃烧氧量,避免造成还原性气氛,避免高温腐蚀。

⑷、加强受热面吹灰,保持受热面清洁。

加强锅炉吹灰管理,吹灰前充分疏水,吹灰期间就地有人检查,防止吹灰器卡在炉内吹损受热面。

⑸、锅炉正常运行中严防锅炉缺水和超温、超压运行,保证各项参数在正常范围内。

⑹、优化燃烧调整,改善贴壁氧量,防止锅炉结焦,避免水冷壁发生高温腐蚀。

3、防止发生锅炉尾部烟道再次燃烧事故。

⑴、炉正常运行中,应精心调整制粉系统和燃烧系统运行参数,防止未完全燃烧煤粉存积在尾部受热面或烟道上;⑵、保证合理的煤粉细度,维持合适的风量和氧量,保证煤粉充分燃烧,防止未完全燃烧的煤粉带入烟道,造成可燃物在烟道内的沉积;⑶、按规定对脱硝催化剂及空预器进行吹灰,确保烟风道畅通,防止未燃尽可燃物沉积在催化剂或蓄热元件上。

4、严格落实防锅炉爆燃、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⑴、针对煤种变化大,入炉煤质不稳定的实际,认真执行《锅炉稳燃技术措施》,确保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⑵、掺烧低热值煤等经济煤种,应适当提高煤粉细度和磨出口温度,维持合适的风量和风粉比,注意调整燃烧稳定;⑶、当燃烧不稳时,应迅速投入油枪或等离子稳燃;严格执行防止锅炉结焦措施,加强燃烧调整,防止炉膛结大焦;当锅炉燃烧不稳,氧量指示到0,火焰发暗时,严禁增粉投油;⑷、加强点火油系统的维护管理,消除泄漏,防止燃油漏入炉膛发生爆燃;⑸、定期对油枪进行试验检查,确保油枪雾化良好。

5、严格落实防止制粉系统爆炸和粉尘爆炸安全措施。

⑴、严格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等各项参数在规程规定范围内。

⑵、一期坚持定期降低粉仓粉位。

⑶、三期坚持对一次风管进行定期吹扫,制粉系统启动前和停止后应按规定及时充惰,磨煤机停运后联系炉检投入慢传装置。

⑷、出现煤仓空仓、蓬煤、给煤机故障等现象时,应及时切换磨入口冷、热风,控制磨煤机出口温度在正常范围内,严防磨出口温度过高,以免发生煤粉自燃爆炸事故。

二、三期出现磨煤机入口管堵煤时,及时停磨进行疏通。

⑸、对制粉系统的灭火系统应定期检查,加强维护,保证备用正常。

加强制粉系统及燃烧器区域的巡查,发现漏粉及时通知检修消除,防止积粉自燃着火。

6、严格落实防汽包满水或缺水灭火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⑴、锅炉正常运行期间加强汽包水位的监视调整,维持汽包水位在正常范围内。

经常校对汽包水位计就地与远方指示一致,发现云母片不清晰或水位差别大时,及时联系检修检查处理。

⑵、按规定执行好汽包事故放水定期工作,保证阀门开关正常。

⑶、制粉系统启停、原煤仓断煤、蓬煤、负荷突变等特殊方式下,安排专人加强汽包水位的监视调整,保持汽包水位稳定。

7、严格落实防汽轮机油系统泄漏安全技术措施。

⑴、加强机组油系统运行情况的检查监视,检查油系统管道不漏油,设备工作正常,油压在正常范围内,发现渗漏点及时处理,加强跟踪,及时采取防漏点扩大措施。

⑵、机组运行中油箱油位下降应重点关注,及时查找系统泄漏,暂时确认不了原因时应及时安排油箱补油工作,并做好连续监视,直至隐患消除为止。

⑶、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严禁明火,必须有明火作业时应办理动火工作票并采取有效措施。

⑷、事故排油门操作手轮不应上锁,应挂有明显的“禁止操作”标示牌,事故排油应排到主厂房外的事故油箱或油坑内。

⑸、事故油箱应定期检查,发现内部积水应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⑹、油系统的排烟风机要保证运行良好,排烟风机系统的疏油管路要畅通,主油箱维持微量负压。

8、落实好防止压力容器爆破安全技术措施。

⑴、运行中的高压加热器及除氧器、辅汽联箱严禁进行任何拆卸工作,防止异常泄漏发生无法补救。

⑵、高压加热器、除氧器、辅汽联箱上安装的压力表计是否在校验期内,否则填写缺陷单,通知设备专责人按规定周期进行校验。

⑶、根据设备特点和系统实际情况,严格执行规程中的规定的异常情况下的处理方法,确保任何工况下压力容器不超压、超温运行。

⑷、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排汽阀、监视仪表、联锁、自动装置等)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或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的退出应执行好批准手续,保护装置退出后,应实行远控操作并加强监视,且应限期恢复。

9、防止汽轮机振动超标导致机组非停。

⑴、机组运行中密切监视机组膨胀、胀差、轴向位移、瓦温、振动等TSI系统参数变化,发现异常现象时及时进行分析调整,汽压、汽温严格按运行规程规定,保证必要的蒸汽过热度,避免进汽参数、轴封参数大幅度变化导致振动超标。

⑵、机组振动超限跳机保护应投入运行,机组正常运行瓦振、轴振应达到有关标准的优良范围,并注意监视变化趋势,发现异常及时分析调整。

⑶、机组振动过大未查明原因,禁止通过修改保护定值的方法维持机组运行。

10、防止汽轮机超速导致机组非停。

⑴、机组运行中应加强油务监督管理,油中含水率、颗粒度指标化验合格,油净化装置应正常,并按要求投停,以免造成保安系统滑阀、伺服阀、电磁阀等卡涩。

⑵、控制系统检修后静态调试应合格,汽轮机高中压主汽门、调门动作灵活,关闭时间合格,停机电磁阀动作合格,远方打闸、就地打闸动作正确可靠。

⑶、各抽汽逆止门、高排逆止门试验动作可靠,关闭严密迅速灵活,联锁关闭正常,抽汽电动截止门应能快速关闭,以防止抽汽倒流引起超速,机组就地及主控操作按钮性能良好。

⑷、汽轮机运行中超速保护正常投入,超速保护通道试验合格,电超速保护电源必须可靠,液压油温调整正常。

⑸、调节系统应能维持汽轮机在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甩负荷后能将机组转速控制在跳闸转速下,在额定参数下调节系统应能维持3000r/min空负荷稳定运行,否则机组不能并网。

⑹、在机组正常启停过程中,应严格按运行规程要求投入汽轮机旁路系统,尤其是低压旁路,旁路系统的各执行机构必须动作可靠,快速灵活,关闭严密,控制逻辑正确,保证旁路系统能够及时可靠投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