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合理用药

合集下载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根据儿童生理特点、药物代谢、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效果等因素,科学合理地选择、使用和监测儿童药物的过程。

合理用药对于儿童的健康和发育至关重要,只有正确使用药物才能达到治疗目的,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的发生。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着与成人截然不同的身体特征和药物代谢情况。

在儿童用药中,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需要考虑儿童机体的生理特点。

儿童的器官和系统尚未完全发育,他们的代谢功能和排泄功能相对较弱。

对于儿童的用药应该量身定制,根据儿童体重、年龄和疾病程度等因素适当调整剂量和给药方法。

还需要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的群体,比如早产儿、低体重儿和有其他基础疾病的儿童,因为他们的药物代谢和耐受能力可能存在差异。

需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于外界的刺激相对较弱,因此他们对药物的反应也比成人更加敏感。

合理使用药物需要考虑到药物的适应症、副作用、相互作用等因素。

一些成人常用的药物在儿童中可能会引起不良反应或者效果不佳,因此需要根据儿童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严格控制药物的剂量和用法。

需要进行药物监测和评估。

儿童用药后的药物浓度和效果的监测对于调整用药剂量和疗效评估至关重要。

一些药物在儿童中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药物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和疗效。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指在充分分析患儿病情、药物特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基础上,根据儿童生理、生化、药代动力学及药物毒理学等方面的特点,合理选用药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以达到治疗效果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药物费用最优化的目的。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合理用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保证儿童的安全性:儿童的器官发育不成熟、代谢水平低,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药效学特点与成人不同,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避免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反应。

2、提高治疗效果:儿童的病理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因此在药物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应考虑到儿童的特殊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

3、节约医疗资源:以合理用药为基础,能够避免因不必要的药物使用、过度的治疗或因药物不良反应而浪费医疗资源。

1、选择药物:必须根据患儿的病情、体重、年龄、生长发育水平、药物代谢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慎用具有一定毒性和不确定药物安全性的药物,尤其是新型药物。

2、正确计算剂量:药物的剂量应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生长发育水平、代谢能力、疾病严重程度及药物的毒性等因素进行调整,同时还需要考虑药物的给药途径以及药物能够引起的不良反应等因素,以确定合理的剂量,防止药物超剂量使用和药物滥用。

3、选择正确的给药途径:应根据儿童年龄、体重、消化吸收能力、肝、肾功能状况和患病情况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如鼻腔给药、口腔给药、皮下或肌肉注射等已成熟的途径,同时还应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和药效起始时间等影响给药途径选择的因素。

4、合理控制使用时间:应根据疾病的性质、病情程度和药物的药效特点等因素,掌握合适的使用时间,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在儿科临床实践中,儿科医生应该在治疗过程中始终把合理用药作为首要考虑因素,遵循药物治疗规范,严格把握治疗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坚持长期观察疗效并及时监测不良反应,以确保儿科临床用药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

《儿童合理用药》课件

《儿童合理用药》课件

家长监护
家长应加强对孩子的监护,确保 孩子按时、按量、按要求用药, 同时注意观察孩子的反应和病情
变化。
药品管理
家长应妥善保管药品,避免孩子 误食或滥用药物,同时注意药品
过期和损坏的处理。
与医生沟通
家长应与医生保持良好沟通,了 解孩子的病情和治疗方案,积极
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THANKS
感谢观龄、体重等因素,评估 药品剂量是否安全,避免过量或不足 。
药品有效性的评估
药品适应症有效性
评估药品是否能够有效治疗儿童的疾病,以及治疗效果的持续时 间和稳定性。
药品使用方法有效性
评估药品的使用方法是否简单易行,方便家长和医护人员操作。
药品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
评估药品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是否会产生不良的相互作用。
抗生素使用
总结词
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感染的重要药物,但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耐 药性。
详细描述
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但如果不必要地使用或 过量使用,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使抗生素失去效力。因 此,在使用抗生素之前,应确保有细菌感染的证据,并在医 生的指导下使用。
疼痛和发热
总结词
疼痛和发热是儿童常见症状,药物治疗应针对病因。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
避免儿童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发生药 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或产生不良反 应。
注意过敏反应
了解儿童的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过 敏药物,如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药 并就医。
02
儿童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
感冒和流感
总结词
感冒和流感是儿童常见的疾病,药物治疗需谨慎。
详细描述
感冒和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等,药物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如使 用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但需注意,不推荐给儿童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药物 ,以免发生瑞氏综合征。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一、引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小病小痛,此时药物的使用就成为家长们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然而,药物不同于其他生活用品,儿童用药存在着很多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家长需要更加谨慎。

本文就儿童用药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剖析。

二、合理用药首先,家长们需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合理性。

药物并非“神奇的魔棒”,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需要用药治疗,有些疾病甚至是不需要用药就可以治愈的。

另外,不同的疾病需要使用不同的药物,因此在使用药物之前,家长应该了解疾病的类型和程度,避免盲目使用药物。

三、避免误服其次,家长们需要注意避免误服。

孩子往往比成人更加活泼好动,有时会将药物当成玩具来玩耍,于是误食药物的情况时有发生。

家长应该将药品放置在儿童难以触及的地方,并给孩子讲解药品的危害性,避免误服。

四、准确计量药物的使用量也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同的年龄和体重的儿童需要使用不同的药量,同时药品的规格也有所不同,使用错误的药量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因此,家长在使用药物之前,需要询问医生正确的用药方法,并按照医生的建议准确计量药品。

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药物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疾病,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副作用。

儿童的生理机能较为脆弱,药物的副作用对他们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使用药物的时候需要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如有必要可以提前咨询医生,并在用药期间及时观察儿童身体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六、不滥用药物药物并非“万能药”,滥用药物不仅会降低药物的疗效,还会增加儿童的安全性风险。

因此,家长不应该滥用药物,尽量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减少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次数,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

七、结语儿童用药是家长们需要重视的问题,正确的用药方法可以使药物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同时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问题。

因此,在家长选择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合理性、避免误服、准确计量、关注副作用和不滥用药物等问题,让孩子在舒适和安全的环境下成长。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演讲稿(3篇)

儿童用药安全知识演讲稿(3篇)

第1篇尊敬的各位家长、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话题——儿童用药安全。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期盼。

然而,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用药安全问题是每一个家庭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儿童用药安全知识。

一、儿童用药的重要性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尚未成熟,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有很大差异。

因此,儿童用药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据统计,我国每年因用药不当致死的儿童高达数千人。

因此,关注儿童用药安全,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二、儿童用药的基本原则1. 合理用药:在为儿童用药时,应遵循“能不用则不用,能少用则少用,能口服不注射,能肌注不静脉注射”的原则。

2. 对症下药:根据儿童的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避免盲目用药。

3. 剂量适宜:儿童用药剂量应根据年龄、体重、病情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剂量过大或过小。

4. 安全用药:选择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身体造成损害的药物。

5. 个体化用药:每个儿童对药物的反应都有所不同,因此,用药时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三、儿童常见用药误区1. 抗生素滥用:很多家长认为抗生素可以包治百病,实际上,抗生素只能治疗细菌感染,对病毒感染无效。

2. 药物过量:为了追求快速见效,有些家长会擅自增加药物剂量,导致儿童出现药物中毒。

3. 药物混用: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更快康复,会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这种做法容易导致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4. 药物依赖: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安静、听话,会给孩子使用含有镇静剂的药物,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依赖。

四、如何确保儿童用药安全1. 家长学习用药知识:家长应主动学习儿童用药知识,了解常用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

2. 遵医嘱用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要擅自给儿童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

浅谈儿科临床合理用药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儿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在于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儿科患者的生理特征和药代动力学与成人病人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在选择用药、剂量调整和用药监测等方面需要特别考虑。

首先,对于儿科患者,选择用药需要注意药物的安全性。

儿童的代谢能力和药物清除功能均较成人低,因此儿童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以免出现过量或药物积累现象。

此外,一些药物在儿童群体中的药理特点可能与成人不同,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婴儿期的药代动力学与其他年龄段不同,因此在选择用药时需要考虑到儿童患者的年龄、体重和生长发育情况等因素。

其次,应根据患者的临床情况和诊断结果进行合理用药。

每一位儿科患者都有其独特的生理特点和疾病表现,因此在选择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用药史等因素,合理选择用药并进行药物治疗。

临床合理用药还需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风险。

最后,临床合理用药还需要注重用药监测和病情观察。

儿童患者往往无法准确描述自己的病情和药物反应情况,因此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和监测,以及对药物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的评估。

必要时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用药方案,确保药物治疗达到最佳效果。

综上所述,儿科临床合理用药是儿科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儿童患者的生理特点、临床表现和药物特点等因素,进行合理用药和用药监测。

医护人员应加强对儿科临床合理用药的学习和研究,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儿童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服务。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

儿童合理用药课程21儿童合理用药合理用药(rational drug use)是以系统的、综合的医药学和管理学等知识来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达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基本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对合理用药的定义是“患者能得到适合于他们的临床需要和符合他们个体需要的药品以及正确的用药方法(给药途径、剂量、给药间隔时间和疗程);这些药物必须质量可靠、可获得、而且可负担的起(对患者和社会的费用最低)”。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生长发育是其突出特点,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脏器和身体机能不断成熟和完善。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身高、体重、体表面积、组织器官、内脏功能等差别很大,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以及所患疾病与成人不尽相同,因此不能把儿童看作“成人的缩影”,在治疗疾病用药时不能仅仅将成人剂量进行简单的缩减,应根据疾病特点、生理特点、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药物和剂量,保证治疗药物的安全和有效。

一、我国儿童用药现状和存在问题我国现有14周岁以下儿童占人口总数的30%,据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显示:儿童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2.9%,其中新生儿是24.4%。

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如此之高,除了和儿童自身生理特点有关之外,也反映出儿童用药存在许多问题:1、适合不同年龄阶段需要的专用药物制剂品种与规格太少。

据中商情报网资料报道,截至到2013年1 月我国国产药品批文共有18万余条,其中专用于儿童的药品(指通用名中有明确说明儿童用药的药品)批文仅3000余条,涉及品种400多个。

3000余条批文中,超过六成为中成药,400多个品种超过八成为中成药,从剂型的角度看颗粒剂等口服剂型占主导地位。

有资料表明,国内医药市场现有3500多个制剂品种,90%的药品无适用于儿童的剂型,其中写明供儿童使用的只有70多种。

2、专属的儿童药物临床试验基础薄弱、药学资料不足(如小儿药物治疗浓度范围),新药上市往往缺乏必要的儿童临床试验资料。

3、使用说明不规范,儿童临床常用药和市场上的常见药品中,药品说明书关于儿童用药的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几乎没有特别说明;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

儿童合理用药的八原则

儿童合理用药的八原则

儿童合理用药的八原则哎呀,今天咱们聊聊儿童用药这事儿。

说实话,给小朋友吃药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得讲究点儿方式方法,不然小家伙们可就得发脾气了。

你看看,小朋友一看到药就像见到鬼似的,跑得比兔子还快。

其实啊,合理用药有几个原则,咱们慢慢来,轻松讲,大家都能听懂。

第一条,得有个“药方子”。

不能随便让孩子吃什么药就给什么药,得听听医生的意见。

医生就像咱们的小指南针,指引咱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可别觉得自己是“医生”,瞎开药方,吃药可不能玩儿命。

真是个麻烦事,乱吃药可让孩子的身体受不了。

咱得像个大人一样,听医生的话,让他们用药不再乱。

得“看清剂量”。

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快点好,常常想着多给点药。

哎,别这样,适量才是王道。

想想看,咱们小朋友的身体那么娇嫩,药量大了可就跟开玩笑似的,容易闹出大事来。

每次给药的时候,最好用个量具,别光靠眼睛。

就像煮饭得量米一样,药也得量好才行,千万别搞错了。

然后,第三个原则,得“按时服药”。

就像每天都要吃饭一样,药也得定时吃。

咱家小朋友常常忙着玩,吃药这事儿常常被忘了。

大人们得提醒他们,就像放学回家得按时吃饭一样。

要不然,药物的效果全都泡汤了,孩子还得再受罪。

给孩子定个小闹钟,提醒他们吃药,既能培养好习惯,也能保证他们按时吃。

还有哦,第四条,得“观察反应”。

吃药的时候得留意小朋友的反应。

比如说,他们吃完药后有没有出现什么不适,或者是有没什么过敏的现象。

观察得仔细点儿,别让小朋友吃药后又不舒服,那可真是得不偿失。

咱可不能一味地只顾着让他们吃药,别忘了观察孩子的反应,保护他们的身体健康。

再说说第五个原则,“别盲目跟风”。

现在网络上什么药都有,很多人看到某个药治好了小孩,便想着自己也试试。

可问题是,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同,不能简单地照搬。

就像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吃的东西也不能一概而论。

咱得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药,别让“跟风”害了小宝贝。

然后呢,第六条,得“注意存放”。

药物的存放也很重要,别让孩子随便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儿童合理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概述
• 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 • 总论 第五、六节 • 特殊人群包括: • (一)儿童用药 • (二)老年人用药 • (三)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药 • (四)肝功能不全的者用药 • (五)肾功能不全的者用药
特殊人群用药概述
• 特殊人群共同点: • 1、生理及病理特点有别于正常成年人 • 2、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方面
明显与正常成年人有区别。 • 3、用药应充分考虑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及药物代谢
的改变。合理选药,选择适当的剂型、剂量及疗 程。 • 4、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其不良反应。及时调整 药物或药物剂量。
典型药害事件回顾
• 国内近5年典型儿童药害事件: • 1、“头孢曲松钠”事件(2007年) • 2、“瑞芝清”事件(2010年) • 3、“乙肝疫苗”事件(2013年) • 4、“病毒灵”事件(2014年)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没有达到间隔时间,频繁使用。超剂量致过度出汗,导致 虚脱。 长时间使用。多数有肝毒性。很多复方制剂成分之一。 解热镇痛药退热“指标不治本”。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用药误区
1.儿童消化不良腹泻使用抗菌药物。如:庆大霉 素等氨基糖苷类,毒性大。
2.抗菌药物+活菌制剂同时使用,或蒙脱石散+ 活菌制剂同时使用。后者效力减低。
抗菌药、对乙酰氨基酚(感冒药成分之一)等可出现溶血 反应
抗菌药物在儿童患者合理使用原则
选对品种
必须使用抗菌素时,要坚持以下原则: 口服--肌内注射--静脉滴注; 能用一种抗菌素能解决,不用两种; 不同感染能用低级别抗菌药就不要高档抗菌药。
不合理用药举例
抗菌药物在门诊患者: 1、用法用量不合理;如:头孢西丁,qd。 2、过度用药。上感、咽峡炎等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 3、呼吸道感染无指症联用。如:利巴韦林、热毒宁、达菲3 种抗病毒药物联用。 4、选药不恰当。如:1岁以内患儿静脉使用阿奇霉素,存在 超说明书用药,未尽告知义务。 5、围手术期用药抗菌药物使用三代头孢。
儿童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
杨建萍,曾银霞.我院门诊儿童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J].中国药事,2009,23(5):505-506.
不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用药状况十分堪忧
指征不明确 选药不当 违反禁忌 剂量不准、剂型不对、途径不符、疗程不适 联合用药、配伍错误 药品费用昂贵 药品质量不合格 滥用药、过度用药
新生儿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不合理用药举例
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处方——用药方法不当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用法:儿童剂量为 30mg/Kg/次,每日2-3次。 处方单次用药剂量偏大。 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 不宜将一天药量单次输注。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二)重复用药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 1、滥用含有相同成份的复方感冒制剂,造成重复 用药。如:右美沙芬、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 、化痰药。
• 2、滥用功效相似的免疫调节剂。 • 3、滥用具备上感作用的中成药。
感冒及退热药成分一览表
感冒及退热药成分一览表
功效相似的中成药
• 慎用外涂药
• 患皮肤病或进行皮肤消毒时,一般不使用刺激性很强的药 物,如水杨酸、浓碘酊等
• 局部涂药面积不可过大,浓度不宜太高。如:酒精。 • 不能长时间、大面积使用外用皮质激素软膏,会引起全身
副作用。如:各种治疗湿疹的药膏。
婴幼儿用药特点及原则
• 婴幼儿时期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大便次数增多时(3 次以上水样便),应尽早治疗,纠正水与电解质失衡。预 防脱水休克。
婴幼儿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儿童各期发育特点
新生儿用药特点及原则
新生儿给药途径的选择
新生儿口服药物吸收差异较大,不可靠,难以预料。 肌内或皮下注射吸收不恒定; 静脉注射吸收最快,药效最可靠。
应视具体药物选择给药途径。 例如:地高辛口服吸收充分;苯巴比妥肌注吸收快;地西 泮口服、肌注吸收均较好。
新生儿用药特点及原则
第一部分
1
常见儿童用药误区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一)滥用抗菌药物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1.病毒性感冒使用抗生素。其中,大环内酯类、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在儿科领域占主导地位。
2.在没有明确细菌感染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情况下 ,仅凭发烧体征,使用抗菌药物。
3.盲目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高档、贵重抗 菌药物。
不当使用头孢曲松钠可致婴儿死亡
“头孢曲松钠”事件
事件简介:2007年2月,国家药监局下发紧急通知,称 抗生素头孢曲松钠制剂与含钙溶液同时使用可能致死, 现有死亡病例均为婴儿。 危害:不当使用头孢曲松钠可致婴儿死亡。 处理结果:国家药监局立即对该品说明书进行修订。头 孢曲松钠制剂说明书增加警示语: “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 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 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警惕中枢神经抑制性药物对智力、听力等某些中枢神经系 统损害。
避免使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 • 抗组胺药,如:扑尔敏。 • 解热镇痛药。如:尼美舒利。
婴幼儿用药特点
遗传性疾病对用药的影响 多在小儿期间首次用药时才发现。 如:G6PG缺乏症。 使用磺胺药(百炎净)、硝基呋喃类(呋喃唑酮)(痢特灵
3、没有明确感染使用抗菌药物。如:头孢类
儿童生长发育用药误区
滥用所谓“营养药”:
维生素、微量元素制剂; 各种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 中药进补、增高与益智类药。
第二部分
2 儿童生理特点及用药注意事项
不合理用药现象调查
对不同级别医疗单位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应 用调查。结果显示: 1、抗菌药、糖皮质激素、解热镇痛药不合理 应用率分别为52.62%、41.73%、21.87%; 2、以儿童不合理用药较为严重; 3、尤其是在基层医疗单位。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三)滥用激素类药物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四)滥用静脉输液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五)滥用中成药注射剂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与西药配伍,易引起过敏性休克。如:中药注射 剂成份复杂,制剂纯度不易保证。 如:热毒宁、血必净、炎琥宁等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用药误区 (六)过度使用解热镇痛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