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名言警句在申论作文中的使用

合集下载

2015台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巧记名言助威申论写作

2015台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巧记名言助威申论写作

2015台州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巧记名言助威申论写作在申论写作中使用名言警句是考生普遍认可的提分法宝之一,的确,在作文中写上几句贴切的名言警句能够使阅卷人眼前一亮,有助于作文整体分数的提高。

可是你是否知道,什么样的名言警句可以用在申论写作中?如何在备考阶段掌握正确储备名言的方法?以下,专家将为大家一一解答,使考生真正学会使用名言警句,让其在申论写作中助大家一臂之力。

首先,什么样的名言警句可以用在申论写作中?申论文章中使用的名言警句都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不再赘述,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种类:一是我国古人名言,包括古诗词、古文佳句、古人教诲和观点等;二是我国领导人讲话,优先选择在位领导人的讲话,这个最符合当下党和政府在国家发展各领域的指导方向和发展规划,也最符合当下最新指导思想;三是给定资料中的好词好句,给定资料中的古人名言、领导人讲话,无论中外古今,都可以适当借用。

其次,如何在备考阶段掌握正确的方法?知道什么样的名言警句可以用还不够,很多考生因为平时对这方面的积累不够,就开始狂背名句,却发现背得再多,写作时也想不到或用不上,这就是没有掌握备考的正确方法,盲目背诵、只知句子本身,却不知如何做到知识的迁移。

专家建议,在背诵的基础上,还需做足两个功课:一是思考句子适用的范围,按照五位一体的经典表述,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再将这个范围细分至各个领域,如社会包括民生和政府管理,而政府管理领域又涉及诸多热点问题,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政务微博、提高工作效率等。

例如: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

(宋•朱熹)此句引申义为:人必须先了解什么是理,并且在行为上作出合理的行动。

也只有履行了符合理的事情,才是真正的知。

这句话可以用在“实践出真知”的贯彻落实上,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即是对“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想才更有利于政府民主科学地决策”的贯彻落实。

二是根据所判断的适用范围,试写一段文字加强巩固练习。

申论作文万能名人名言

申论作文万能名人名言

申论作文万能名人名言1、“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这句名言体现了知识分子的宏大志向和使命感,在申论中可以用来强调责任担当!2、“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苏格拉底这不正能激励人们为了实现社会的理想而努力吗?!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如此胸怀天下的情怀,在论述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时太好用啦!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提醒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注重积累,申论里谈发展、进步都能引用!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强调勤奋和思考的重要性,不管是个人成长还是社会建设都离不开呀!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突显了学习他人长处和自我改进的必要性,写关于学习和进步的申论时能用上!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这种坚定的意志和高尚的气节,用于论述道德和原则再好不过!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展现了关爱他人、推己及人的美德,在社会和谐相关话题中可以引用!9、“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倡导自我反思,这在探讨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时都有意义!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强调每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申论里能大大增强感染力!1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提醒我们实践的重要性,对于强调落实政策、付诸行动的申论很有帮助!1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林则徐表达了包容和无欲则刚的品质,在论述社会包容和廉洁等方面很恰当!13、“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展现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可以引用!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这种舍生取义的爱国精神,在申论中能震撼人心!1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申论作文引用名言警句

申论作文引用名言警句

申论作文引用名言警句引言:人生的路上,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

在申论作文中,引用名人的名言警句能够增加文章的论证力和说服力,提升作文的质量。

但在引用名言警句时,需要注意不要在标题中使用相同的文字,以避免陈词滥调和刻意炒作。

在正文中巧妙运用名言警句,才能使文章显得更加有深度和思考。

正文:一、名言引导理论阐述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曾经说过:“行动是教育的源泉。

”这句警句深刻地指出了行动对于教育的重要性。

在申论作文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个名言来引导我们对于教育问题的深入思考和理论阐述。

举例来说,我们可以就当前教育体制下的问题展开讨论,并以康德的名言为引导,强调改进教育体制的重要性。

二、警句启示实证分析名言警句有时可以成为我们思考的起点。

比如,曾有人说过:“教育无小事,无小教师。

”这句话告诉我们,教育的重要性无处不在,每一个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应当心怀使命。

因此,在作文中,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例子和数据,展开对于教育质量的实证分析,说明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为教育的进步做出贡献。

三、名言引导解决问题名言警句有时可以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启示。

比如,华罗庚先生曾经说过:“数学是一门严肃的科学,需要严谨和创造力。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学习数学时,我们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和公式,还要培养自己的创造力。

因此,在作文中,我们可以结合当前数学教育的问题,从华罗庚先生的话语中获取启示,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数学教育的质量。

结论:在申论作文中,引用名言警句能够丰富文章的内涵,提升其说服力和价值。

然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名言警句时,不要过分强调标题的重复,而是要在正文中巧妙地植入名言,使其与论述内容自然衔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名言警句的作用,使文章更具思考性和深度。

2015国考申论必备素材之名言警句篇【陕西华图】

2015国考申论必备素材之名言警句篇【陕西华图】

2015国考申论必备素材之名言警句篇【陕西华图】2015国考备考正在进行中,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申论和面试考试是成“公”上岸的关键,如果要想在考试中比别人出彩,就得脱掉千篇一律的模板,让自己的回答有深度、广度和力度,所以在备考阶段就要多积累一些名言警句,以深化自己的答题,体现自己的文学素养,以下素材就是在公务员考试中非常有用的,希望考生们能多加背诵记忆。

明主之任人,馋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

任人之长,不疆其短;任人之工,不疆其拙。

(晏婴)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上下和、群臣亲、百姓附;所任非其人,则国家危、上下乘、群臣怨、百姓乱。

(《淮南子》)天下之贤,与天下用之,何必出于己。

(明张居正)役其所长,则事无废功;避其所短,则世无弃材。

(晋葛洪)不可以一时之誉,断其为君子;不可以一时之谤,断其为小人。

(明冯梦龙)不临难,不见忠臣之心;不临财,不见义士之节。

(宋林逋)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龚自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

(宋胡瑗)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

(管仲)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唐白居易)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

(三国曹植)构大厦者先择匠而后简材,治国家者先择佐而后定民。

——《意林》引《物理论》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房玄龄语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襄公十一年》陕西公务员 | 事业单位招聘 | 大学生村官 | 卫生医疗 | 党政公选 | 军转干 | 政法干警考试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唐·吴兢《贞观政要·君道》魏徽上疏民者,国之根也,诚宜重其食,爱其命——《三国志·吴书·骆统传》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申论作文万能名人名言

申论作文万能名人名言

申论作文万能名人名言1.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这就好比一艘船没有航向,只能在茫茫大海中打转。

比如说在扶贫工作中,那些扶贫干部要是没有立下帮助贫困地区脱贫的志向,怎么可能翻山越岭去探寻致富路呢?没有志向,遇到一点困难就会打退堂鼓,就像没头的苍蝇到处乱撞,最后一事无成。

2.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嘿,这就像攒钱似的,你今天存一点,明天存一点,时间久了就有一笔可观的财富了。

拿植树造林来说吧,一个人栽一棵树可能没什么,但是一群人呢,一年又一年呢?大家齐心协力,那一片片的荒漠就能变成绿洲。

如果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的那点微不足道就不去做,那这荒漠永远都是荒漠,就像你想盖高楼却不一块砖一块砖地垒,怎么可能有大楼拔地而起呢?3.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多像新旧交替的接力赛呀。

在科技领域就特别明显,老一辈科学家奠定了基础,新一代科学家就得接过接力棒往前冲。

像智能手机的发展,从最初简单的通讯功能到现在的各种智能应用,要是那些年轻的科技工作者不勇于创新,总是守着老一套,哪有现在这么方便的手机呀?时代在进步,就像河流一样,后浪推着前浪,不进则退。

4.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哎呀,这就跟学做饭一样,你光看菜谱不进厨房动手,能做出美味佳肴吗?就说创业吧,很多人看了不少创业成功的案例,觉得自己都懂了。

可是真正自己去做的时候,才发现困难重重。

只有亲自去尝试,去经历那些挫折,才能真正学会创业的门道,就像不下水永远学不会游泳一样。

5.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好比一个坚强的战士,不管敌人从哪个方向进攻,都坚守阵地。

就拿那些运动员来说,他们为了参加比赛,多年来经历无数次高强度的训练,受伤了、失败了,可是依然不放弃。

就像竹子,不管风雨怎么吹打,始终挺拔。

要是遇到点挫折就放弃,那还谈什么实现梦想呢?简直是痴人说梦!6.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你想啊,就像在海上航行,有时候会遇到狂风巨浪,但只要你有信心,就一定能等到风平浪静、扬帆远航的时候。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名言警句在手 作文高分不愁_申论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名言警句在手 作文高分不愁_申论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名言警句在手作文高分不愁_申论只要踏上公考这条路,不论是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考生无一例外地都要面对申论写作这一“拦路虎”。

无话可说、论证无力成了大多数考生难以逾越的瓶颈。

其实,只要掌握一些申论写作常用的名言警句,就能提高申论作文分数。

在此,中公教育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民生篇1、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孟子》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4、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李世民5、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

--清·陈天华二、公平正义篇1、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2、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刘安3、为政之道,莫若至公。

--司马光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孔子5、以天下论者,需循天下之公。

--明·王夫之三、勤俭篇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子《韩非子显学》四、作风篇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白居易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4、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5、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五、信念篇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

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宣永光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名言警句在手 作文高分不愁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名言警句在手 作文高分不愁

2015浙江公务员考试申论冲刺:名言警句在手作文高分不愁只要踏上公考这条路,不论是国家公务员、地方公务员,还是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考生无一例外地都要面对申论写作这一“拦路虎”。

无话可说、论证无力成了大多数考生难以逾越的瓶颈。

其实,只要掌握一些申论写作常用的名言警句,就能提高申论作文分数。

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提供不同类型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民生篇1、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

——《孟子》2、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3、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天下兴行在民趋于正。

——明·王廷相《慎言·御民篇》4、君依于国,国依于民。

——李世民5、民心所归,大事可成;民心所离,立见灭亡。

——清·陈天华二、公平正义篇1、公生明,偏生暗。

——《荀子》2、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刘安3、为政之道,莫若至公。

——司马光4、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孔子5、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

——明·王夫之三、勤俭篇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诸葛亮《诫子书》2、俭节则昌,淫佚则亡。

——墨子3、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李商隐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明·朱柏庐《夫子治家格言》5、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韩非子《韩非子显学》四、作风篇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2、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白居易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4、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包拯5、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朱熹五、信念篇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

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宣永光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离骚》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申论写作名言警句

申论写作名言警句

申论写作名言警句1.寻求申论写作中能用到的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考试中常用写作素材,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申论教研室总结了四类常用名言警句。

一、社会现象的联系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唐/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元/无名氏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国/魏/曹植《七步诗》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陆游《游山西村》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唐/杜甫《登高》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战国策》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

——白居易二、为人处事的德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范仲淹《岳阳楼记》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孟子·梁惠王下》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明/王骥德《韩夫人题红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传》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明/王守仁《教条示龙场诸生》不可自暴自弃自屈。

——陆九渊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名言警句在申论作文中的使用
如今在公考界有句名言,所谓“得申论者的天下”,这句话凸显了申论在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性。

而在申论考试中,作文的分量是举足轻重的,因此又有“得作文者得申论”的说法。

而对于如何写好一篇作文,在作文部分占得先机,也是广大考生的老大难问题。

确实写好作文并非易事,但也绝非“登天之难”,提升作文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巧用名言警句就能让文章增色不少。

判卷人对于能够在作文中引经据典的考生,必然是更加青睐。

那么这就需要考生们在备考期间多多积累名言警句,增加自己的储备,切忌“书到用时方恨少”。

华图教育专家特此准备了一些名言警句,并讲解名言警句在申论作文中的用法,供大家参考。

民生领域:
足寒伤心,民寒伤国。

——汉·荀悦
从来治国者,宁不忘渔樵。

——明·谢榛
上之为政,得下之情则治,不得下情则乱。

——《墨子》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

同心同德,庶几有成。

——清·魏源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宋·胡宏
依法治国: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

——《淮南子》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张居正道德品质: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名言警句数量之众多,难以穷尽,不一而足。

在作文中,如何使用名言警句呢?标题,开头,文中,结尾,都是可以巧用名言警句的。

第一,标题部分,如有与文章主题相关的名言警句的,用作主标题,可起到美化标题之作用。

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重视思想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不患寡而患不均
——推进制度建设保障教育公平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以人为本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培养创新型人才
第二,开头部分,引用名言警句,引出要解决的问题,增强文章的气势,能起到吸引眼球的作用。

例: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疏浚泉源,方可源远流长。

然而,当前我国在文化精神上出现了失根的现象,乡村少年、农民工、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都无法对乡村文化产生亲和力、归依感,其根源在于乡村文化的衰落。

因而,要通过振兴乡村文化,来解决失根危机。

第三,文中部分,用名言警句论证论点或者分论点,引经据典,显然增强了说服力。

例:
干部要敢担当、敢吃苦、敢得罪人。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一席话,既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为人民和国家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同样也是温家宝同志的座右铭。

反观我国部分地方领导干部,非但没有以温家宝总理为榜样,反而鱼肉百姓,损害群众利益,遇到小事不处理,遇到大事往后退,遇到好事冲上前,遇到苦差事互相推诿。

如此作为,何以得到百姓的信任?何以让政府宽心?何以对得起“人民公仆”的称呼?因此,唯有敢担当、敢吃苦、敢得罪人,才能当好人民公仆,做好党的干部。

第四,结尾部分,名言警句可用来总结全文,这样的结尾必然是不落俗套的,或是升华主题,强有力的收尾。

例: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加强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应正法理为先。

完善立法,做到有法可依;坚决守法,做到有法必依;严格执法,做到执法必严。

唯有如此,方能保障职业病患者的基本权利,让职业病患者重获生机,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保留人才动力。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在文中巧用名言警句,定能让考官感受到考生饱读诗书的华丽气质,这也是申论文章的高境界了。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将其为我所用,去追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去打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去树立“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

公考之路定能乘风破浪,直挂云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