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试题(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材料科学基础(强化阶段测评试卷一)

硕士研究生专业题集之强化阶段测试一材料科学基础201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材料科学基础(强化阶段测评试卷一)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排布应遵循哪些原则?2、不用极射投影图,利用解析几何方法,如何确定立方晶系中a) 两晶向间的夹角;b) 两晶面夹角;c) 两晶面交线的晶向指数;d) 两晶向所决定的晶面指数。
3、Pt的晶体结构为fcc,其晶格常数为0.3923nm,密度为21.45g/cm3,试计算其空位粒子数分数。
4、在一个富碳的环境中对钢进行渗碳,可以硬化钢的表面。
已知在1000℃下进行这种渗碳热处理,距离钢的表面1mm处到2mm处,碳含量从5at%减到4at%。
估计在近表面区域进入钢的碳原子的流入量J(atoms/m2s)。
(γ-Fe在1000℃的密度为7.63g/cm3,碳在γ-Fe中的扩散常数D0=2.0×10-5m2/s,激活能Q=142kJ/mol)。
5、一Mg合金的屈服强度为180MPa,E为45GPa,a)求不至于使一块10mm´2mm的Mg板发生塑性变形的最大载荷;b)在此载荷作用下,该镁板每mm的伸长量为多少?6、(a)已知液态纯镍在1.013×105Pa(1个大气压),过冷度为319℃时发生均匀形核。
设临界晶核半径为1nm,纯镍的熔点为1726K,熔化热Lm=18075J/mol,摩尔体积V=6.6cm3/mol,计算纯镍的液-固界面能和临界形核功。
(b)若要在2045K发生均匀形核,需将大气压增加到多少?已知凝固时体积变化ΔV=-0.26cm3/mol(1J=9.87×105 cm3.Pa)。
7、Mg-Ni系的一个共晶反应为507℃L(23.5Wt.%Ni) α(纯镁)+Mg2Ni(54.6Wt.%Ni)设C1为亚共晶合金,C2为过共晶合金,这两种合金中的先共晶相的重量分数相等,但C1合金中的α总量为C2合金中的α总量的2.5倍,试计算C1和C2的成分。
材料专业考研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专业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解释晶体学中晶胞、晶格、晶面、晶向等基本概念。
3. 简述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4. 解释金属材料的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冷变形强化等强化机制。
5. 请说明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类型、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7. 解释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如强度、硬度、韧性等。
8. 简述材料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如导电性、热导性、磁性等。
9. 介绍现代材料分析技术中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方法。
10. 简述电化学在材料制备、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11. 解释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如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12. 简述新能源材料的基本类型、制备方法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二、专业综合应用1. 举例说明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2. 分析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并讨论其面临的挑战。
3. 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如光电子器件、传感器等。
4. 讨论复合材料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5. 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6. 介绍材料物理性能在能源、电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7. 简述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在材料制备、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8. 分析电化学在材料腐蚀与防护、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
9. 讨论工程材料在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的应用,如高温合金、耐腐蚀合金等。
10. 分析新能源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三、科研与创新能力1. 请谈谈你在本科阶段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研究内容、实验方法、成果等。
2. 分析你在本科阶段遇到的科研难题,以及你是如何解决的。
3. 举例说明你在本科阶段取得的创新成果,如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
2012硕士研究生复试专业课试题(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考试科目代码:226考试科目名称: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1.如图1所示为一直径为Φ110、高度为H的实体铸件,冷却凝固至室温后,钻一直径为Φ40的孔,此时高度H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 Nhomakorabea(10分)
图1
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对如图2所示的圆筒件焊后会发生什么变形(用图示)?为得到一个合格的焊件,焊后采用火焰矫正法矫正该变形,应加热什么部位(用图示)?(10分)
图2
3.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是什么?用成分相当于牌号HT200的铁水浇注成如图3所示的铸件,该铸件最厚截面为65mm,最薄截面为18mm,试问最厚和最薄截面上的组织是否相同?为什么?(10分)
图3
共2页第1页
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现有厚10mm,长200mm,宽150mm的铝合金板9块,需拼焊成如图4所示的大平板,问如图4所示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予以改正。为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其合理的焊接次序应如何安排?若现在需焊接1000件,应选用什么焊接方法及坡口型式?(10分)
共2页第2页
1)主应力从0开始直接按比例加载到最终主应力状态为(300,0,-200)MPa。(5分)
2)主应力从0开始按比例加载到(150,0,100)MPa,然后按比例变载到(300,0,-200)MPa。(5分)
10、设有一高为H的圆柱体,先均匀拉伸到2H,再均匀压缩回H,设在变形过程中体积保持不变,试分别求出这两个阶段的对数应变、等效对数应变及最终的对数应变、等效对数应变?(10分)
图4
5何为快速凝固,其基本原理是什么?(10分)
材料成型基础复习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型基础复习试题(含答案)试卷1⼀、思考题1.什么是机械性能?(材料受⼒作⽤时反映出来的性能)它包含哪些指标?(弹性、强度、塑性、韧性、硬度等)各指标的含意是什么?如何测得?2.硬度和强度有没有⼀定的关系?为什么? (有,强度越⾼,硬度越⾼)为什么?(都反映材料抵抗变形及断裂的能⼒)3.名词解释:过冷度,晶格,晶胞,晶粒与晶界,同素异晶转变,固溶体,⾦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
4.过冷度与冷却速度有什么关系?对晶粒⼤⼩有什么影响? (冷却速度越⼤过冷度越⼤,晶粒越细。
)5.晶粒⼤⼩对⾦属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常见的细化晶粒的⽅法有哪些? (晶粒越细,⾦属的强度硬度越⾼,塑韧性越好。
孕育处理、提⾼液体⾦属结晶时的冷却速度、压⼒加⼯、热处理等)6.说明铁素体、奥⽒体、渗碳体和珠光体的合⾦结构和机械性能。
7.默绘出简化的铁碳合⾦状态图,并填⼈各区域内的结晶组织。
8.含碳量对钢的机械性能有何影响?⼆、填表说明下列符号所代表的机械性能指标三、填空1. 碳溶解在体⼼⽴⽅的α-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铁素体,其符号为F ,晶格类型是体⼼⽴⽅,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好。
2. 碳溶解在⾯⼼⽴⽅的γ-Fe中形成的固溶体称奥⽒体,其符号为 A ,晶格类型是⾯⼼⽴⽅,性能特点是强度低,塑性⾼。
3. 渗碳体是铁与碳的⾦属化合物,含碳量为6.69%,性能特点是硬度⾼,脆性⼤。
4. ECF称共晶线线,所发⽣的反应称共晶反应,其反应式是得到的组织为 L(4.3%1148℃)=A(2.11%)+Fe3C 。
5. PSK称共析线线,所发⽣的反应称共析反应,其反应式是A(0.77%727 ℃)=F(0.0218%)+ Fe3C 得到的组织为珠光体。
6. E是碳在γ-Fe中的最⼤溶解度点,P是碳在α-Fe中的最⼤溶解度点, A l线即 PSK ,A3线即 GS , A cm线即 ES 。
7. 45钢在退⽕状态下,其组织中珠光体的含碳量是 0.77% 。
(完整版)《材料成形技术基础》习题集答案

填空题1.常用毛坯的成形方法有铸造、、粉末冶金、、、非金属材料成形和快速成形.2.根据成形学的观点,从物质的组织方式上,可把成形方式分为、、.1.非金属材料包括、、、三大类.2.常用毛坯的成形方法有、、粉末冶金、、焊接、非金属材料成形和快速成形3.钢的常用热处理工艺有退火、、、4.快速成形的主要工艺方法有立体光固化、、、三维打印等。
作业2 铸造工艺基础专业_________班级_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____2-1 判断题(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浇注温度是影响铸造合金充型能力和铸件质量的重要因素。
提高浇注温度有利于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
因此,浇注温度越高越好。
(×)2.合金收缩经历三个阶段。
其中,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生缩孔、缩松的基本原因,而固态收缩是铸件产生内应力、变形和裂纹的主要原因。
(O)3.结晶温度范围的大小对合金结晶过程有重要影响。
铸造生产都希望采用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或共晶成分合金,原因是这些合金的流动性好,且易形成集中缩孔,从而可以通过设置冒口,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中,得到合格的铸件。
(O)4.为了防止铸件产生裂纹,在零件设计时,力求壁厚均匀;在合金成分上应严格限制钢和铸铁中的硫、磷含量;在工艺上应提高型砂及型芯砂的退让性。
(O)5.铸造合金的充型能力主要取决于合金的流动性、浇注条件和铸型性质。
所以当合金的成分和铸件结构一定时;控制合金充型能力的唯一因素是浇注温度。
(×)6.铸造合金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收缩分为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和固态收缩。
共晶成分合金由于在恒温下凝固,即开始凝固温度等于凝固终止温度,结晶温度范围为零。
因此,共晶成分合金不产生凝固收缩,只产生液态收缩和固态收缩,具有很好的铸造性能。
(×)7.气孔是气体在铸件内形成的孔洞。
气孔不仅降低了铸件的力学性能,而且还降低了铸件的气密性。
材料成型及工艺基础考试题含答案

《材料成形技术基础》考试样题(本卷共10页)注:答案一律写在答题页中规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处无效。
一、判断题(16分,每空0.5分。
正确的画“O”,错误的画“×”)1.过热度相同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比结晶温度范围小的合金流动性好。
这是因为在结晶时,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中,尚未结晶的液态合金还有一定的流动能力。
F2.采用顺序凝固原则,可以防止铸件产生缩孔缺陷,但它也增加了造型的复杂程度,并耗费许多合金液体,同时增大了铸件产生变形、裂纹的倾向。
T3.缩孔和缩松都是铸件的缺陷,在生产中消除缩孔要比消除缩松容易。
T4.铸件铸造后产生弯曲变形,其原因是铸件的壁厚不均匀,铸件在整个收缩过程中,铸件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收缩不一致,形成较大的热应力所至。
T5.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主要因素是合金的化学成分和铸件的冷却速度。
F6.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铸件的重要表面应朝下或侧立,同时加工余量应大于其它表面。
T7.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和机械应力,铸造应力使铸件厚壁或心部受拉应力,薄壁或表层受压应力。
铸件壁厚差越大,铸造应力也越大。
F8.为了防止铸钢件产生裂纹,设计零件的结构时,尽量使壁厚均匀;在合金的化学成分上要严格限制硫和磷的含量。
T9.用压力铸造方法可以生产复杂的薄壁铸件,同时铸件质量也很好。
要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机械性能,可以通过热处理的方法解决。
F10.铸件大平面在浇注时应朝下放置,这样可以保证大平面的质量,防止夹砂等缺陷。
T11.自由锻的工序分为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修整工序,实际生产中,最常用的自由锻基本工序是镦粗、拔长、冲孔和轧制等。
T12.制定铸造工艺图时,选择浇注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证铸件的质量,而选择分型面的主要目的是简化造型工艺。
T13.把低碳钢加热到1200℃时进行锻造,冷却后锻件内部晶粒将沿变形最大的方向被拉长并产生碎晶。
如将该锻件进行再结晶退火,便可获得细晶组织。
T14.纤维组织使金属的机械性能具有方向性。
2012级研究生弹塑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3
,
又
因
为
n
T (n)
2
2 n
,于是得到
0
1 3
(1 2 )2 ( 2 3)2 (3 1)2
2 3
J2
1 3 sij sij
,所以剪应力只取决于偏
应力,与体积应力无关。
体积改变比能为
1 2
0
kk
1 2
2 0
3
3 2G
6
3
4G
n
2
;
正交流动法则对岩土材料是否合适,并指出为什么?
解:(1) ( x y )
1 6
( x
y )2
2 y
x2
6 xy2
k
(2)塑性应变分量的增量为
d
p ij
d ( ij
2
sij J2
)
从而
d
p x
d(
2
sx J2
)
,
d
p y
d(
2
5.设矩形薄板的边长分别为 2a 和 2b ,四边固支,受垂直于板面的横向均布荷载 q 作用,设
弯曲挠度为 w C1w1 C1(x2 a2 )2 ( y2 b2 )2 ,其中 C1 是待定常数。试:(1)证明它满足 所有边界条件;(2)使用 Ritz 求挠度 w 。
提示:不考虑横向剪切,应变能仅取决于板面内的应力和应变分量;面内应力分量与挠度的 关系为
2
2012 武汉理工笔试年复试题目 回忆版

2012 笔试年复试题目回忆版
1.测试技术。
2.水泥,玻璃,陶瓷的组成结构与制备工艺流程
3.水泥添加剂的影响。
减水剂什么的。
4.固溶体,复扩散,逆扩散
5.水硬性凝胶材料石膏材料有哪几种列出三种。
6.成型的方法,特点。
举例说明注模成型,挤压,吹塑。
7.水泥改性
8.金属退火的步骤
9.西北盐碱地区施工的水灰比的影响。
10.高分子材料的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
11.PbTiO3和PbZrO3压电陶瓷转化。
固溶体对电性能的影响。
12.复合材料的设计
13.焊接方式,步骤
14.半导体物理
15.PVCD等离子化学化学气相沉积法。
16.玻璃的富氧燃烧
17.回收工厂废渣。
在水泥中的应用。
1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科目代码:226考试科目名称:材料成型工艺基础
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1.如图1所示为一直径为Φ110、高度为H的实体铸件,冷却凝固至室温后,钻一直径为Φ40的孔,此时高度H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10分)
图1
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有哪几种?对如图2所示的圆筒件焊后会发生什么变形(用图示)?为得到一个合格的焊件,焊后采用火焰矫正法矫正该变形,应加热什么部位(用图示)?(10分)
图4
5何为快速凝固,其基本原理是什么?(10分)
6.影响成分过冷范围的因素有哪些?它对材质或成形产品(铸件)的质量有何影响?(10分)
7.常用生核剂有哪些种类,其作用条件和机理如何?(10分)
8、以低碳钢为例,试述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的变化。(10分)
9、有一刚塑性硬化材料,其硬化曲线、也即等效应力-应变曲线为 。质点承受两向压力,应力主轴始终不变。试按下列两种加载路线分别求出最终的塑性全量主应变 :
图2
3.影响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因素是什么?用成分相当于牌号HT200的铁水浇注成如图3所示的铸件,该铸件最厚截面为65mm,最薄截面为18mm,试问最厚和最薄截面上的组织是否相同?为什么?(10分)
图3
共2页第1页
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现有厚10mm,长200mm,宽150mm的铝合金板9块,需拼焊成如图4所示的大平板,问如图4所示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若不合理,请予以改正。为减小焊接应力与变形,其合理的焊接次序应如何安排?若现在需焊接1000件,应选用什么焊接方法及坡口型式?(10分)
1)主应力从0开始直接按比例加载到最终主应力状态为(300,0,-200)MPa。(5分)
2)主应力从0开始按比例加载到(150,0,100)MPa,然后按比例变载到(300,0,-200)MPa。(5分)
10、设有一高为H的保持不变,试分别求出这两个阶段的对数应变、等效对数应变及最终的对数应变、等效对数应变?(10分)
共2页第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