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综合利用
排水系统中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

排水系统中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在如今的城市化进程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在排水系统中,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是一项关键任务。
本文将探讨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设计原则、构成要素以及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设计原则1. 综合利用:雨水收集系统应综合考虑城市规模、降雨情况、土地利用、建筑物类型等因素,合理安排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方式。
2. 系统性:设计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时,应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考虑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
3. 灵活性: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可持续性:设计过程中应注重系统的可持续性,考虑到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和经济可行性等因素,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二、构成要素1. 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屋顶排水系统、路面排水系统等,通过合理的设计和设置,将雨水导入收集设施。
2. 雨水收集设施:主要包括雨水收集桶、地下储存设施、雨水花园等,用于存储和利用收集的雨水。
3. 雨水利用系统:包括灌溉系统、景观水体补给系统等,将收集的雨水用于绿化、冲洗、景观供水等用途。
4. 监测与控制系统:用于监测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运行情况,调控系统的工作状态,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1. 资源优化利用: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可以提供城市所需的非饮用水资源,减轻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实现水资源的优化利用。
2. 水环境保护:通过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可以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降低城市内涝的风险,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3. 城市绿化与景观提升:利用雨水进行绿化和景观供水,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4. 节能减排: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可以减少污水处理厂的负荷,降低对能源的需求,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四、案例分析以某市为例,该市在建设新的住宅小区时,设计了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雨水回用处理工艺

雨水回用处理工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水资源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雨水回用处理工艺应运而生。
雨水回用处理工艺是一种将城市雨水有效地收集、储存、处理和利用的系统,具有节约水资源、减少排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多重优势。
在本文中,我们将介绍雨水回用处理工艺的原理、应用案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一、雨水回用处理工艺的原理雨水回用处理工艺是一种综合利用雨水的系统,主要由雨水收集、雨水储存、雨水处理和雨水利用四个环节组成。
具体而言,其原理如下:1. 雨水收集:通过建筑物的雨水收集设施或地面排水系统,将降水收集起来。
这些设施可以是屋顶排水管道、台阶排水孔或地下排水枢纽等。
2. 雨水储存:将收集起来的雨水储存在水贮槽、地下水箱或雨水花园等容器中。
为了确保储存水的质量,可以采用各种过滤、消毒等处理手段。
3. 雨水处理:对储存的雨水进行处理,以去除悬浮物、颗粒物、细菌等杂质,达到符合水质标准的要求。
处理手段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
4. 雨水利用:经过处理后的雨水可以用于浇灌景观、冲洗厕所、洗衣服等非饮用水需求,也可以经过进一步处理后用于饮用水供应。
以上四个环节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雨水回用处理工艺。
二、雨水回用处理工艺的应用案例雨水回用处理工艺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典型的案例:1. 雨水回用在城市园林绿化方面: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通过雨水回用处理工艺,可以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喷灌景观喷泉等。
这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的自来水资源,还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 雨水回用在建筑物节水方面:在建筑物的设计和建设中,可以安装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冲洗厕所、洗衣机等非饮用水需求。
这样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降低用水成本。
3. 雨水回用在农业灌溉方面:农业是水资源消耗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而雨水回用在农业灌溉方面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收集、储存和处理雨水,可以为农作物提供所需的灌溉水,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依赖。
雨水节气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

雨水节气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技术雨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而雨水节气是一年中一场春雨和江南梅雨之间的节气。
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利用适当的技术手段来收集和利用雨水,以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环境保护。
本文将介绍雨水收集和利用的技术,并探讨它们的应用。
一、雨水收集技术雨水收集技术是指通过特定装置将雨水收集起来,储存以备后续使用。
常见的雨水收集技术包括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和雨水花园。
1.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屋顶雨水收集系统是指通过屋顶上的排水管将雨水收集起来,进一步存储和利用。
这个系统包括屋顶排水系统、水槽和水泵。
屋顶排水系统通过排水管将雨水导入水槽中,再通过水泵将水抽出进行利用。
2. 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地面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是将雨水收集到地下水库中,再通过地下水泵将水抽出利用。
这种系统适用于地面面积较大的区域,可以充分利用雨水。
3. 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通过特定的设计和构造使雨水能够渗透到土壤中,供植物生长使用。
这种方式既能够收集雨水,又能够美化环境。
二、雨水利用技术雨水收集之后,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利用,包括生活用水、灌溉和景观水。
1. 生活用水收集到的雨水可以用于非饮用水,如洗衣、冲洗马桶、擦洗地面等。
通过预处理和过滤,雨水可以得到较高质量的非饮用水,满足日常生活用水的需求。
2. 灌溉雨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水源之一。
将收集的雨水用于植物灌溉,可以提供稳定的水源,并减轻对地下水的需求。
3. 景观水收集的雨水可以用于景观中的水体,如喷泉、人工湖等。
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可以通过水的蒸发来降低周围的温度,改善热岛效应。
三、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的应用雨水收集与利用技术在城市和乡村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城市中,雨水收集系统可以与城市排水系统相结合,为城市提供水资源。
特别是在缺水地区,雨水收集技术可以起到节水的作用,减轻地下水的开采压力。
在乡村地区,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可以为农田灌溉提供水源,提高农田产量。
校园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校园雨水综合利用方案
校园雨水综合利用方案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 雨水收集系统:在校园内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桶、雨水收集井等,用于收集雨水。
2. 雨水储存设施:建设地下蓄水池或水塔等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储存起来,用于后续利用。
3. 雨水灌溉系统:利用储存的雨水,为校园内的花草、绿化带、农田等进行灌溉,减少对自来水的需求。
4. 雨水过滤系统:建设雨水过滤设备,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过滤、净化,以确保水的质量达标。
5. 雨水利用设施:在校园内设置雨水利用设施,如抽水设备、供水管网等,将储存的雨水分配到校园内各个需要用水的地方,如洗手间、喷淋器等。
6. 雨水回灌地下水系统:将部分收集到的雨水通过回灌地下水系统的方式,补充地下水资源。
7. 雨水净化利用:通过适当的处理技术,将雨水转化为可直接饮用的水源,用于校园的饮用水供应。
8. 水资源管理:建立全面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雨水资源的意识,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可以实现校园雨水的综合利用,既能满足学校内部的用水需求,又能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节约水资源,并且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也具有积极的
意义。
雨水利用措施

雨水利用措施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雨水利用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手段。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雨水利用措施,并分析其优缺点。
一、屋面雨水收集利用屋面雨水收集利用是最常见的雨水利用方式之一。
通过设置排水系统收集屋面上的雨水,将其储存起来以供后续使用。
这种方式适用于各类建筑物,包括住宅、商业建筑、学校等。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主要步骤包括雨水收集、雨水储存和雨水利用。
雨水收集需要将屋顶上的雨水收集到集水设备中,如雨水收集罐或雨水收集池。
雨水储存会涉及到储水设备的选择和设计,以确保储水量满足实际需求。
最后,储存起来的雨水可以用于灌溉、冲厕、洗衣等非饮用用途。
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相对较低。
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可以减少污水排放,降低环境负担。
然而,屋面雨水收集利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如雨水质量难以控制,需要进行合理处理以确保适宜使用。
二、地表径流收集利用地表径流指的是雨水在地表流动而未被地下渗透的部分。
地表径流收集利用可以通过设置雨水排放管道、建造湿地花园或沉淀池等设施,将雨水收集、处理并利用起来。
地表径流收集利用的关键在于处理设施的设计。
可以通过自然处理方式,如湿地花园,使雨水沉淀、过滤,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此外,地表径流收集利用还可以与景观绿化相结合,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地表径流收集利用的优点是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此外,地表径流收集利用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然而,由于地表径流水量的不确定性,这种方式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三、雨水收集花园雨水收集花园是指利用雨水收集池的溢水或屋面雨水,为花园浇水,实现雨水资源的再利用。
这种方式适用于屋顶花园、庭院花园等小范围的绿化项目。
雨水收集花园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花园的灌溉需求,合理设置灌溉系统和储水设备。
通过收集利用雨水,不仅可以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还可以为植物提供更健康的水源。
城市雨水收集的综合利用及防内涝

2我国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 国对城市雨水进行收集利 用的城 市还占相 当少一部 分 。城市的雨水收集 利用城 市主要 是一些缺 水的城 市。但是 ,由于 我国近 年工业大发展, 对河 流湖 泊等淡水 资源 的污染, 造成 出现严重 的缺水的大国,为了尽最大限度弥补水 资源 的不足 ,我 国已经针对 城 市 雨 水 的 收集 利 用 制 定 了相 关 的政 策 。 因此 ,城 市 雨水 的收 集 利 用 将 在 我 国得 到 巨大 的 发展 。 3城市 雨水 的利用形式 上 述 第 一 小 节 我 们 对 我 国城 市 雨 水 收 集 利 用 的 大体 现状 进 行 了 简单的分析介绍 。城市雨水除 了要 采用相应 的措施进行收集之外 , 我们还要充分的考虑到 城市雨水收集完成之 后如何对其进 行充分 的 利用。这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 。近 些年 来,随着城 市雨水收集 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与改进,城市雨水收集综合 利用形式主要 分为 以下三种 :第一 ,城市雨水收集的直接利用;第 二,城 市雨水 收集 的间接利用 :第三,城市雨水收集 的综合利用。下面我们 对上述三 种 城 市 雨 水 收 集 利用 形 式进 行 分析 介 绍 。 3 . 1城市雨水收集的直接利用 城 市 雨水 收 集 的 直 接 利 用 是 最 为 原 始 也 是 最 为 广泛 的 一种 利 用 形式 。 城市雨水收集的主要途径主要是通过建设一个雨水收集系统 , 然后对雨水进行收集 ,收集完成之后将雨水贮存 在一个一定容积 的 雨水存放池 内,最后对收集到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进行相 应的化 学 处 理 ,最 终 将 处 理 好 的雨 水 用 于 绿 化 以及 冲 厕 、 洗 衣 服 、 建筑 工程 等非饮用水的方面。 3 . 2城市 雨水收集的间接利用 城市 雨水收集 的利用形式除 了直接利用之外 ,我们还可以采用 间接利用 的形式对收集 的城市 雨水进行利用 。城市雨水收集的间接 利用所采用 的技术主要为雨水渗透技术 ,如广场街道用渗透砖 园林 植 被 人 工 毛 细 渗 透 等 。这 种 雨 水 渗 透 技 术 主 要 把 雨 水 收 集 在地 下 补 充自来水源被人们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雨水间接利用技术 。这 种技 术的利用也从一定的程度上对生态环境起到 了一定的改善作用 。这 种城市雨水收集 间接利用技 术与直接利用相 比具有 以下优 点: 第一 , 施 工 比较 便 捷 ;第 二 ,应 用 比 较 简 单 ;第 三 ,投 资 费用 较 少 。 3 . 3 城 市 雨 水收 集 的综 合 利用 除了直接利用 与间接利用两种城 市雨水收集利用形式之外,我 们还可 以采用综合利用 的形式对城市雨水进行利用 。城市雨水在收 集之后 ,利用之 前,一定要根据实 际的情况来最终确定所收集的雨 水到底采 用何种 形式利 用才能达到最佳 的使用效果 。如果直接与间
雨水节气雨水的收集与利用

雨水节气雨水的收集与利用雨水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宝贵资源,对于许多地区来说,雨水资源的合理收集与利用对于水资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介绍雨水节气中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方法,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雨水的收集方法雨水收集方法多种多样,适合不同场景和需求。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收集雨水的方法:1.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屋顶是最常见的雨水收集场所。
通过在屋顶安装收集装置,将雨水引导至水箱或蓄水池中,可方便地收集到大量的雨水。
在屋顶选择与收集系统不冲突的材料,确保水质的安全和卫生。
2.地面雨水收集系统地面收集雨水的方法包括直接收集和间接收集。
直接收集方法是在地面上设置集水装置,如水窖或深孔,水流经地表径流或导流到集水装置中。
间接收集方法通过改变地形,设置低洼区域或坡道,将雨水引导至特定收集区域。
3.雨水花园雨水花园利用地面、植物和土壤等自然元素,通过自然过滤和生态吸收的方式收集雨水。
将雨水收集至花园中的植物根系,既可以减轻雨水的压力,又可以为植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二、雨水的利用方式收集到的雨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得到合理利用,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雨水利用方式:1.农业灌溉农业是雨水的主要使用领域之一,通过建设雨水灌溉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农田水源的供应问题。
将收集到的雨水储存至水库或水塘中,再通过灌溉系统将雨水引导至农田中,为作物提供充足的水源。
2.城市景观绿化城市景观绿化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利用雨水进行绿化可以减少城市的洪涝风险,并为城市提供更加美丽的绿色景观。
通过收集雨水供给花坛、草坪、景观湖等绿化设施,既能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又能有效节约水资源。
3.生活用水收集到的雨水可以通过水处理设备得到净化,再用于生活用水。
例如,将雨水经过过滤和消毒处理后,可以用于冲厕、洗衣、洗车等日常生活用水需求,有效减轻城市的供水压力。
三、雨水收集与利用的意义雨水收集与利用在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意义:1.节约淡水资源雨水收集与利用可以减轻对于地下水和江河湖泊的压力,实现对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雨水节气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的可行性研究

雨水节气雨水的收集与利用的可行性研究节气是中国古代农耕文化中的独特现象,它将一年分为24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不同的天气现象与气候特点。
其中,雨水节气作为春天的开始,天气逐渐变暖,降水量增多,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生态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雨水节气中,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是否可行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对雨水的收集与利用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探讨其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一、雨水的收集技术雨水的收集技术是指通过各种方法将降雨中的水分进行捕获和贮存的过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雨水收集技术。
1.1 大型储水系统大型储水系统是指通过建造大型水库或蓄水池来收集雨水。
这些系统通常需要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并且占地面积较大,适用于农村和城市的大范围供水需求。
然而,由于建设与运营成本高昂,对于中小城市和乡村地区来说可能不太实用。
1.2 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屋顶雨水收集系统是将屋顶上的雨水引导到贮水设施中进行收集。
这种收集方式适用于城市居民和小面积农田,可以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减少洪水的发生。
此外,该系统还可用于灌溉植物和农田的浇灌。
1.3 雨水收集桶雨水收集桶是指在庭院或花园中设置的小型贮水设施,用于收集雨水。
这种收集方式适用于个人住宅和小面积农田,用于浇灌花园和种植蔬菜等农作物。
由于成本低廉且易于安装,雨水收集桶已经成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雨水收集技术。
二、雨水的利用方式雨水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选择相应的利用方式。
2.1 生活用水雨水可用于居民生活的非饮用水需求,如洗衣、洗车、冲厕等。
通过对雨水进行简单的处理和过滤,可以得到符合生活用水标准的水源,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从而降低日常生活的用水成本。
2.2 农业灌溉农田灌溉是雨水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建设灌溉系统,将收集的雨水引导到农田中,用于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这不仅可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灌溉效率,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
2.3 城市绿化雨水还可以用于城市绿化和园林景观的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雨水综合利用
一、雨水收集利用的价值和实用性
城市雨洪利用技术是针对城市开发建设区域内的屋顶、道路、庭院、广场、绿地等不同下垫面所产生的径流,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收集利用,或渗入地下,以达到充分利用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外排径流量、减轻区域防洪压力的目的,系寓资源利用于灾害防范之中的系统工程。
与缺水地区农村雨水收集利用不同,城市雨洪利用不是狭义的利用雨水资源和节约用水,它还包括减缓城区雨水洪涝,回补地下水减缓地下水位下降趋势,控制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广泛的意义。
因此,城市雨洪利用是一项多目标综合性控制技术。
集雨用雨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可以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减轻城市河湖防洪压力,减少需由政府投入的排洪设施资金。
据统计,北京城区每年可利用的雨水量达到2.3亿立方米,是一笔不容忽视的宝贵财富。
二、雨水收集利用的社会及经济意义
1、水资源方面
水资源的缺乏已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在传统的水资源开发方式已无法再增加水源时,回收利用雨水成为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水资源开发方式。
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雨水利用就是把从自然或人工集雨面流出的雨水进行收集、集中和储存利用,是从水文循环中获取水为人类所用的一种方法。
雨水利用将会为解决未来水资源的短缺问题做出重要贡献。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造成地面硬化(如建筑屋面、路面、广场、停车厂等)改变了原地面的水文特性,干预了自然的水文循环。
这种干预产生的效果是负面的:大量雨水流失,交通路面频繁积水影响正常生活,雨洪峰值变大加重排水系统负荷,土壤含水量减少,热岛效应及地下水位下降现象加剧等。
建设部已发布的《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对加强雨水回收与利用做了明确规定,目前正组织编写的国标《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GB/T》(征求意见稿)、北京市于2003年4月1日起执行的《关于加强建设工程用地内雨水资源利用的暂行规定》及上海市颁布的《生态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都要求对雨水进行利用。
综上,城市雨水利用是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中的一种新的系统工程,具有良好的节水效能和环境生态效益。
目前我国城市水慌日益严重,与此同时,健康住宅、生态住区正迅猛发展,建筑区雨水利用系统,以其良好的节水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适应了城市的现状与需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见,建筑区雨水利用系统的研究与推广,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也有实际的工程意义。
2、生态方面
(1)改善生态环境,补充涵养地下水,减少水旱灾害雨水集蓄利用有利于水土保持,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有效减少毁林开荒,推进坡改梯等生态保护措施。
在修建小水池、小山塘等小型水利工程后,有效地拦蓄径流,削减洪峰,减少了洪水危害。
同时,就地拦蓄雨水径流入渗,减轻了对土壤的冲刷侵蚀和水土流失,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的保证率、土地的使用效率和林草成活率,增强了抗旱能力,有利于恢复植被,促进山区生产、生活、生态的良性循环。
(2)有效缓解农村饮水困难,促进高效农业的发展和农民增
产增收多年来,农民群众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因地制宜地修建了小水窑、小水池、小水柜、小塘坝、小水库等一大批雨水集流工程,拦蓄和利用雨水,使天然降水利用率由原来不足30% 提高到70%,有效的解决了群众的生活用水,为农业抗旱提供了稳定的水源保证,调整了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了农作物产量,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截止2004年6月,全国各地共建成各类水窖、水池、小塘坝等小微型蓄水工程600万处、蓄水容积20亿m3,发展抗旱补水灌溉面积3970万亩,年增产粮食22亿kg,年增加产值28亿元,解决了3600万人的饮水问题,使1500万人解决了温饱问题。
(3)改善人居生活条件,促进新农村建设,通过雨水集流工程的开展,改变了旱区贫困农民的不良习惯,农村开始改水改厕,猪、牛、羊等牲畜实行圈养,在农户的房前屋后栽树种花,美化环境,村容村貌有了大的改观。
一些农户家中还安装了自来水、太阳能热水器和抽水马桶,有效地改变了农村脏、乱、差地局面,改善了人居环境,使农户喝上了洁净卫生的水,大大改善了农村饮水不卫生、不安全的状况,缓解了争水抢水的矛盾,降低了农民因水致病而花费的医药费用,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3、地区经济方面:
(1)节约用水带来的费用,若将雨水回用,则可替代自来水从而减少了自来水的使用量,若考虑用水超标加价收费和罚款,此项节省费用会更高。
(2)消除污染排放而减少的社会损失,据分析,为消除污染每投入1元可减少的环境资源损失是3元,即投入产出比为1:3。
由于在本项目中采用了源头治理的方案如截污和弃流,以及过滤和消毒的处理措施,大大减少了污染雨水排入水体,也减少了因雨水的污染而带来的水体环境的污染。
(3)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雨水利用工程实施后,每年可减少向市政管网排放的雨水量(包括绿地渗透设施减少的排水量)。
这样会减轻市政管网的压力,也减少市政管网的建设维护费用。
(4)节水可增加的国家财政收入,这一部分收入指目前由于缺水造成的国家财政收入损失。
据了解,目前全国六百多个城市日平均缺水1000万m3,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年减少20 0亿元,相当于每缺水1 m3,要损失5.48元,即节约1 m3水意味着创造了5.48元的收益。
此外,还包括的间接效益有:提高防洪标准而减少的经济损失,城市和住宅开发使不透水面积大幅度增加,使洪水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形成,洪峰流量明显增加,使城市面临巨大的防洪压力,洪灾风险加大,水涝灾害损失增加。
雨水渗透、回用等措施可缓解这一矛盾,延缓洪峰径流形成的时间,削减洪峰流量,从而减小雨水管道系统的防洪压力,提高设计区域的防洪标准,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
(5)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带来的收益如果雨水集蓄利用工程能在整个城市推广,有利于改善城市水环境和生态环境,能增加亲水环境,会使城市河湖周边地价增值;增进人民健康,减少医疗费用;增加旅游收入等。
减少地面沉降带来的灾害很多城市为满足用水量需要而大量超采地下水,造成了地下水枯竭、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地下水环境问题。
由于超采而形成的地下水漏斗有时还会改变地下水原有的流向,导致地表污水渗入地下含水层,污染了作为生活和工业主要水源的地下水。
实施雨水渗透方案后,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