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1)高血压与吸烟对冠心病发病具有明显的联合作用。 (2)不吸烟无高血压史者冠心病发生的相对危险度定为1.0。 (3)有吸烟史无高血压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3.3。 (4)无吸烟史有高血压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5.9。 (5)两种危险因素并存者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为18.4。
指能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 增加的因素,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预防疾病和伤害发生的关键-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制定重点干预策略,指导卫生政策和医学实践:拥有可靠的、可比较的、 不同人群健康危险因素暴露程度以及危害程度等方面的信息。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
二、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
(三)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传染病和慢性病的 发生都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密切相关。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基因研究的发展,遗传特征、家族发病倾向、成熟 老化和复合内因学说等都已经在分子生物学的最新成就中找到客观依据。 表观遗传学
危险因素广泛地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环境之中。同样,各种社会环境因素交互作 用,广泛地影响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
第一节 健康危险因素概述
四、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过程
1.无危险阶段
假设人们的周围环境和行为生活方式中不存在危险因素,预防措施是保持良好的生产生 活环境和健康行为生活方式。
2.出现危险因素
6.劳动力丧失
疾病自然发展进程的最后阶段。由于症状加剧,病程继续发展,丧失生活和劳动能力。 这个阶段的主要措施是康复治疗。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二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七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
Contents:
一、概述
危险因素的概念、特点及分类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产生的背景 慢性病的自然病史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步骤
三、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
四、WHO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述(自学)
15. 体重(公斤): 16.身高(厘米): 17.血压(kpa/mmHg) 收缩压 舒张压 18. 胆固醇(mg/dl) 19. 你的母亲、姐妹等亲属中有患乳腺癌的吗? (1)有(2)无(3)不祥 20.是否定期检查乳房有否肿块? (1)有 (2)无
二、处理资料
将危险因素 转换成危险分数 关键步骤 计算危险 降低程度
不安全饮用水及不良卫生设施和卫生习惯
生物因素
如:家族发病倾向、遗传病史等
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指医疗服务系 统中存在的不利于保护和增进健康的各种 因素。
如:
医疗质量差 误诊漏诊 滥用抗生素 院内交叉感染等
卫生系统布局不合理
卫生服务网络不健全
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三)危险因素的特点
脑血管病127.1 21.6 恶性肿瘤135.6
恶性肿瘤111.5 18.8 脑血管病 111.0 20.4 呼吸系病100.8 18.6 心脏病 95.8 17.6 心脏病 69.2 11.7 呼吸系病 72.6 13.4 传染病 34.3 5.8 损伤和中毒31.9 5.9
慢性病病因学及流行病学研究的进展
…… …… 车祸
285
饮酒 驾车里程 安全带使用
其他
1987
不饮 0.5 25000公里/年 2.5 90% 0.8 1.0
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计算存在的死亡危险
存在死亡的危险=疾病别平均死亡率×该疾病危险分数 E.g. 存在死亡的危险=1877*1.91=3585
评价年龄
评价年龄(appraisal age):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积的函数 关系,按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率水平求出 的年龄称为评价年龄。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各种死亡原因的存在危险因素求和,得 出总的死亡危险值。用合计存在的死亡危险值查健康评价年 龄表,可得出评价年龄值。
其目的是通过个性化健康咨询,促使人们改变不良的行 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减少疾病,维护和促进健 康。
二、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
(一)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所需的资料
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患病 率)和死亡率 个人健康危险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疾病史
活 能
点而死亡的;乙是在B点慢慢地 力
下滑至E点死亡;而丙则是先从C
点比较突然的跌至D点,再从D点 0 出生
缓慢地拖延至E点而宣告死亡。
十分巧合,甲、乙、丙三人最后
死在了同一天。
健康寿命 生活自理能力线
寿命
C BA
甲 乙 丙
D
年龄
死亡 E
吸烟
指标值
危险分数
150
1.4
95
1.2
250
0.9
无
1.0
坐着工作 1.3
父母之一健
在
1.0
(>70岁)
不吸
0.6
第十二章 生命质量评价
22
QUALITY OF LIFE APPRAISAL
天津医科大学 闫婧
第一节 生命质量的概念与内容
天津医科大学 闫婧
社会医学考试要点 第十一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健康危险因素(health risk fctor)能够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或者是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索,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诸因素。
预防疾病和伤害发生的关键在于控制健康危险因素。
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1.长期潜伏:长,因果关系不确定,预防难2.弱特异性:一对多、多对一,特异性弱3.联合作用:多因素同时存在,协同作用多见4.广泛存在:潜在、不明显、渐进、长期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它研究人们在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程度,以及通过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改变不良的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分类1.健康风险评估: 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较为广泛2.疾病风险评估: 估计具有危险因素水平的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健康状况或疾病的可能性。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评价步骤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收集①当地性别、年龄别和疾病分类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②个人健康危险因素: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生物遗传因素、医疗卫生服务、疾病史2.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资料分析①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②计算组合危险分数③计算存在死亡危险④计算评价年龄⑤计算增长年龄⑥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应用1.个体评价①健康型:个体评价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②自创性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并且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的差值大,说明个体危险因素高于平均水平。
③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个体的评价年龄大于实际年龄,但评价年龄与增长年龄之差较小。
④一般危险型:个体的评价年龄接近实际年龄死亡水平,相当于当地的平均水平,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类型和水平接近当地人群的平均水平,降低危险因素的可能性有限,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接近。
2.群体评价①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首先进行个体评价,划分成上述四种类型,然后根据三种类型人群所占比重大小,确定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保持乐观心态
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有助于调节 情绪和保持心理健康。
寻求专业帮助
当面临心理问题时,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 或治疗。
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
定期体检
通过定期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慢性 疾病。
适量运动
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增强 肌肉力量,改善心理健康。
健康饮食
合理的饮食有助于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如 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劳动力损失
慢性病往往导致身体和精神上的损害,影响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 质量,导致劳动力损失和社会生产力的下降。
政策应对和干预措施
1 2
健康教育和促进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 惯的改变,提高公众对健康危险因素的认识和自 我保健能力。
法规和政策干预
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限制不良环境因素的接触 和传播,如烟草控制、食品安全标准等。
03
02
结果解释
04
风险评估
根据收集的数据,使用统计模型或人工智能 算法对个体的患病风险、死亡风险以及健康 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估。
将风险评估结果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个 体,包括风险等级、建议措施等。
干预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健康改善 计划或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运动计划 、药物治疗等。
遵医嘱
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管理和治疗,有助 于控制慢性疾病的病情。
04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技术和应用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横断面调查
用于测量特定时间点或时期内人群中的疾病 或健康状况。
病例对照研究
以病例和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之 间暴露于某一或某些可疑因素的比例。
队列研究
d7第七章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之一) 第四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源自一)个体评价1. 健康型 2. 自创性危险因素型 3. 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 4. 一般性危险型
之二) 第四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之二)
群体评价
1. 人群的危险程度 2. 危险因素属性分析 3. 分析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
资料收集
1. 收集年龄别,性别别和疾病别发病率或死亡率 2. 收集危险因素资料(5类)
a. 行为生活方式 b. 环境因素 c. 生物遗传因素 d. 医疗服务 e. 疾病史
之二)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之二)
资料分析步骤
1.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2.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3. 存在死亡危险 4. 计算评价年龄 5. 计算增长年龄 6. 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第二节
之一) 健康危险因素(之一)
危险因素的特点
1.潜伏期长 2.联合作用明显 3.特异性弱 4.广泛存在
第二节
之二) 健康危险因素(之二)
危险因素的种类
1. 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危险因素和社会环境危险因素 2. 行为危险因素 3. 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4. 医疗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之一) 第三节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之一)
第七章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学习要求
掌握 基本概念 掌握 慢病自然史 掌握危险因素的特点与种类 了解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个体评价和群体评价
第一节 概述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概念
1.概念 2.研究内容 3.评价的目的 4.危险分数(见表7-1)
慢性病自然史
1.无危险阶段, 3.致病因素出现, 5.体征出现, 2.出现危险因素, 4.症状出现, 6.劳动力丧失7.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3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流行病学评价方法
描述性研究
通过收集和分析有关健康状况和暴露 情况的数据,描述健康危险因素在人 群中的分布情况。
实验性研究
通过人为改变暴露因素,观察对健康 结局的影响,以确定因果关系。
分析性研究
通过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之间的健 康差异,探讨健康危险因素与健康结 局之间的关联。
加强对相关行业的监管,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提供经济激励
为鼓励个人和组织采取健康行为,政府可提供经济激励,如税收优 惠、补贴等。
环境干预策略与措施
1 2
改善环境卫生
加强公共场所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减少病菌传播 。
促进体育活动
建设更多的体育设施,鼓励人们进行体育锻炼, 提高身体素质。
3
减少污染
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管,减少空气、水源等污染。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汇报人: 2023-12-16
目录
• 引言 • 健康危险因素分类 •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方法 • 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策略与措施 •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应用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评价,识别和减少对个体或群体健康构成威胁的因素 ,促进健康管理和预防疾病。
康素养等。
02
制定公共卫生政策
根据政策目标,制定具体的公共卫生政策,如限制烟草广告、推广健康
饮食等。
03
评估政策效果
通过对比政策实施前后的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结果,评估政策效果,为进
一步优化政策提供依据。同时,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政策方向和重点
,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健康危险度评价内容

健康危险度评价内容
健康危险度评价是指对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对健康的潜在危害程度。
这种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
1.危害识别:首先识别可能的健康危害因素。
这些因
素可能包括化学物质、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如辐
射、噪音)、心理社会因素等。
2.暴露评估:评估人群对这些危害因素的暴露程度。
这包括暴露的频率、持续时间以及暴露水平。
3.风险特征:分析危害因素的特性,如毒性、致病
性、致癌性等,以及它们对不同人群(如儿童、孕
妇、老年人)的影响。
4.风险量化:尝试对危害造成健康影响的概率和严重
程度进行量化评估。
5.风险比较:将不同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比较,确定
哪些是优先关注的风险。
6.现有控制措施评估:评估当前正在采取的控制措施
的有效性,包括工作场所的健康和安全措施、公共
健康干预措施等。
7.风险管理建议:基于评估结果,提出降低风险的建
议,如改进控制措施、政策调整、健康促进策略
等。
8.持续监测与评估:建议定期重新评估风险,以监控
危害因素的变化和控制措施的效果。
健康危险度评价对于制定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和预防策略至关重要,它帮助识别和优先处理那些最可能影响人群健康的风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易去除危险因素 可去除危险因素 合计
15 96 111
表7—5 单项危险因素对男性健康状况的影响 危险因素 饮酒 吸烟 缺乏常规体检 常感压抑 常生闷气 血压高 缺乏锻炼 危险强度(岁) 1.73 0.84 0.33 0.94 0.89 0.34 0.07 危险频度(%) 44.78 60.70 83.08 17.91 12.44 11.44 43.28 危险程度(岁) 0.77 0.51 0.27 0.17 0.11 0.04 0.03
2.判断健康危险因素的标准: ①关联的时间顺序 按照前因后果的时间顺序要求,健康危险因素必须出现在 疾病发生之前,二者的出现应符合一定的时间顺序。 ②关联的强度 一般来说,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关联的强度越大,则健康 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可能性就越大。 ③暴露与疾病在分布上的一致性 是指对危险因素的暴露分布与疾病在不同人 群之间的分布存在着共变关系。 ④健康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发生之间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⑤关联的合理性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关联的解释与现有理论知识不矛盾, 符合疾病的自然史和生物学原理;二是研究者和评价者基于自己现有知识水 平和信念所做出的关于假设把握度的主观评价。 ⑥实验证据: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实验研究数据的支持。
单项危险程度=危险强度*危险频度
◦ 重点疾病:疾病别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局限性
◦ 人群数据较难收集; 病因复杂;社会环境因素 未纳入;分析模型受限
WHO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概述
1.危险因素暴露率(prevalence of risk):暴露于某 一健康危险因素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2.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暴露于某一危险因素 人口与非暴露人口患某种疾病的比率。 3.人群归因危险度(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暴 露于某一危险因素人群中患病的比率。 4.归因疾病负担比(attributable burden):由于过去 的暴露而导致的疾病和损伤的负担比。 5.可避免的疾病负担比(avoidable burden):如果将 目前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降低到某种假设的暴露水 平的话,可以避免的疾病和损伤负担比。
(五)将对危险因素间联合作用的评价纳入健康 危险因素评价
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危险评价方法 (一)WHO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计算方法
源于先前危险因素暴露水平的T0 点的疾病负担比=a/(a+b) 在T0点使危险因素下降50%后 Tx点可避免的疾病负担比= c/(c+d) a=归因于先前危险因素暴露水 平的T0点的疾病负担 b=不能归因于先前危险因素暴 露水平的T0点的疾病负担 c=在T0点危险因素下降了50% 后Tx点可避免的疾病负担 d=尽管在T0点时危险因素下降 了50%,在Tx点仍存在的预期 疾病负担
慢病自然史 (Robbins & Hall)
阶 无危险 出现危险因素 致病因素出现 段 特 不存在危险因素 出现危险因素 ,对人体 危害作用不易被检出 危险因素转化为致病因素 症状出现,形成可逆的形 态功能损害,理化手段可 发现异常 症状和体征明显,阻止危 险因素作用,一般也不易 改变病程。 症状加剧,丧失生活和劳 动能力 点 对 策 保持,健康教育防止危险因素出现 检测或调查发现危险因素 停止危险因素的作用,可阻止疾病 的发生 早检、早治,阻止危险因素作用, 可能使病程逆转。
a 暴露于某种危险因素的人群与没有发生暴露的人群相比,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b 疾病归因于某种危险因素的百分比 c 归因于这种疾病的DALYs 图表显示了两个例子: ―60%流行频率的危险因素可以使疾病风险增加3倍,所以这种疾病有55%的原因可归因于这个 危险因素,如果疾病共导致250万DALYs,就有138万DALYs归因于这个危险因素。 ―20%流行频率的危险因素可以使疾病风险增加18倍,所以一种疾病有77%的原因可归因于这个 危险因素,如果该疾病导致100万DALYs,就有77万DALYs归因于这个危险因素。
(二)如何选择和确定健康危险因素 1.选择参考 WHO报告是基于以下考虑来选择和确定健康危险因素:
①对全球具有潜在影响的因素是导致疾病负担增加的主要因素。具 有较高的流行率或能够在很大程度增加主要疾病死亡或残疾的风险。 ②因素与健康结果之间存在高度因果关联性。 ③危险因素具有潜在可干预性。 ④危险因素的选择范围既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 ⑤有比较完整的危险因素分布以及危险因素和疾病关系方面的数据 资料。
心理行为危险因素 生物遗传危险因素 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危险因素
第二节 HRA 的计算方法
HRA 所需的资料
◦ 当地性别年龄别的疾病死亡率(当地该年 龄组最重要的,并具有确定危险因素的 10~15种疾病) ◦ 个人健康危险因素 ◦ 计算危险分数的有关资料
HRA 的步骤
自创性危范例
状况 实际年龄 评价年龄 增长年龄 综合评价
1
40
50
49
难以改变的 危险因素型 自创性危险 因素型 一般性 危险型
2
40
50
42
3
40
42
41
4
40
35
34
健康型
群体评价
◦ 不同人群的危险程度 ◦ 危险因素的属性 ◦ 分析单项危险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收集资料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 计算组合危险分数 存在死亡危险 计算评价年龄 计算增长年龄
◦ 当地各性别、年龄组前10、15位死因;个体危险因素 ◦ 个体所具有的危险因素相当于人群平均水平,危险分数为1.0
◦ 危险分数单独或联合作用下,某病可能发生死亡的危险程度 ◦ 按个体所存在的危险因素计算的预期死亡概率求出的年龄 ◦ 采取可降低危险因素的措施后计算得到的死亡概率算出的一个 相应年龄
危险因素降低程度
第三节 HRA评价的应用
个体评价 目的
◦ 了解危险因素对寿命可能影响的程度及降低危险 因素之后寿命可能增长的程度
方法
◦ 根据个体实际年龄,评价年龄和增长年龄三者之 间的关系
评价方式:个体定性、单项危险因素对个体 预期寿命可能影响的程度、危险因素危险程 度降低量。
健康型
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第一节 概 述
Health risk factors:能使健康不良后果(疾病、死亡) 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增加的因素。 Health risk factors appraisal,HRA: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 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 术方法。 研究人们在生产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医疗卫生服务 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因素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影响程度, 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环境,改变人们不良的行为生活 方式,降低危险因素的作用,可能延长寿命的程度。 目的:促进人们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降低危险因 素,提高生活质量和改善人群健康水平。
症状出现
体征出现 劳动力丧失
改善症状和体征,推迟伤残和减少 劳动能力的丧失 康复治疗
健康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的特点
◦ 潜伏期长 ◦ 特异性弱 (一因多果,多因一果) ◦ 联合作用明显 ◦ 广泛存在
危险因素的种类
环境危险因素
◦ 自然环境:生物性危险因素、物理化学危险因素 ◦ 社会环境:失业、贫困、竞争、压力
HRA产生和提出(美国)
死亡率(/10万)
1900年 1970年
Dr. Lewis C.Robbins 提出
(慢性病患者 健康人群)
传染病 慢性病
死亡原因
增长率
650 350
20 690
-97% 97%
Robbins 和 Hall 《怎样开 展医学前瞻》:根据危险 因素程度定量研究慢性病 发病及死亡概率的原理和 方法。(理论基础)
基本概念
关注的重要领域 (一)将比较对象进行标化并统一对健康结果的测量单 位
(二)应将健康保护性因素的评价纳入到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之中 (三)应包括对直接健康危险因素和间接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四)将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个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 相结合 目标:将倡导健康行为和降低疾病风险的观念纳入社会规 范,以期达到降低全社会健康风险而不仅仅是降低部分高 危人群健康风险的目标。 方法:WHO通过比较改变人群暴露分布所产生的疾病负担 变化来测算针对全人群实施风险干预的效果。改变前是指 目前观察到的危险因素分布所导致的疾病负担,改变后则 是指期望的或假设的危险因素分布所导致的疾病负担。
表 7-6 某县农村不同危险水平的人群构成 男 危险水平 危险组 一般组 健康组 合计 人数 40 24 3 67 % 59.70 35.82 4.48 100.00 人数 3 17 60 80 女 % 3.75 21.25 75.00 100.00
表7-4
不同性别人群危险因素的属性 男 人数 % 13.51 86.49 100.00 人数 78 33 111 女 % 70.27 29.73 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