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人民币汇率中间价
人民币汇率变动大事记

人民币汇率变动大事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成立,并发行人民币作为中国的新货币。
1949年1月18日:1美元=80元旧人民币,至1950年3月13日的1美元=42000 元旧人民币(国内物价上涨)。
1952年12月 1美元=26170 旧人民币自1953年起,鉴于对私营进出口商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对外贸易由外贸部所属的外贸专业公司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统一经营,外贸系统采取了进出统算,以进贴出的办法。
1953至1972年:在中国1953至1972年的苏联式计划经济全盛期,l955年3月,新币代替旧币(1:10000),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币汇率在近16年时间里基本保持为2.4618人民币/美元的水平。
为维持这种不切实际的汇率水平,中国政府采行严格的兑换规定,要求所有企业和个人向指定银行出售手中外汇。
1973年:在以美元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解体后,许多国家采行了浮动汇率机制,容许由市场决定各主要货币的汇价。
1973年1美元=2.005元人民币;1977年:1美元=1.755元人民币(国内价格受计划体系控制)。
70年代末期:中国推行经济改革,以建立比较市场化的体制,并实施货币双轨制,人民币只在内部通行,至于外籍人士则必须使用外汇券。
1979年8月国务院决定改革外贸体制,包括打破外贸垄断经营、建立外贸企业自我运行机制、改革进出口和外汇管理体制、消除价格和汇率扭曲等。
1980年:中国银行设立外汇调剂中心,持有外币者可在调剂中心向需要者出售外币。
1980年人民币官方牌价为1美元=1.5元人民币(最高点,随后在80年代美元不断升值而不断升高)。
1985年1月1日:重新恢复单一汇率制,1美元=2.80元人民币,汇率下调。
1985年8月21日:人民币汇率调低至1美元=2.90元人民币。
1986年7月5日:人民币汇率再度大幅调低至1美元=3.7036元人民币。
1988年我国外贸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外贸开始推行承包责任制,并对轻工、工艺、服装三个行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近10年来人民币的汇率变动及其影响

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及其影响摘要: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人民币的汇率受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在近10年里,人民币汇率变化一直是根敏感的经济弦。
人民币在10年里历经了一系列升降的变化,但总体趋势是升值的。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逐渐显现的,是我国社会经济深刻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关键词:汇率美元升值固定汇率制度浮动汇率制度近10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这些都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2005年7月21日以来,我国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行改革,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
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以市场供求为基础,人民币总体小幅升值。
一.2002-2011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中国经济进入2000年后保持了高速且稳定的增长,这期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了两个主要的走势:第一阶段从2002年至2005年呈基本固定的走势,实际上这是由于当时实行的是固定汇率政策;第二阶段从2005年至今,这期间人民币实行了两次汇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在第二阶段中又可以分成三个小的阶段,分别是从2005年6月中旬至2008年6月中旬,这阶段中由于2005年实行汇改,放弃固定汇率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所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幅上升。
2008年6月中旬第一次汇改结束,从此至2010年六月中旬的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基本保持在6.8:1左右。
2010年6月实行第二次汇改后,人民币汇率进一步下降,到2011年10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跌破6.35:1,创历史新高。
二.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原因总的来说,一国经济实力的变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是决定汇率长期发展趋势的根本原因。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幅度加大 2010-06-23 08:12:41 第一财经日报(上海)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创出汇改以来新高,但境内即期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价却较前一交易日明显回落。
市场人士表示,这正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的体现。
周二,外汇交易中心公布1美元兑人民币6.7980元,人民币中间价较周一大幅上涨了近300个基点,并创汇改以来新高。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2008年7月以来一直保持基本稳定,这是人民币暂停升值将近2年后中间价首次创下新高。
上周六,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本周一,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浓厚,而到周二,人民币中间价就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尽管人民币中间价创下新高,但即期市场的表现却背道而驰,人民币即期汇率较前一交易日明显回落。
美元兑人民币昨日收报6.8136,与周一的收盘价6.7976相比,人民币价格下跌160个基点;昨日的即期市场,美元兑人民币汇价大部分时间在中间价6.7980上方,而前一交易日,汇价则在中间价下方,并且盘中人民币距离“涨停”点位相差仅20多个基点。
按照央行的规定,人民币即期交易价格在中间价上下0.5%的范围内波动,按这个幅度计算,人民币昨日的“涨停”和“跌停”价分别为6.764和6.832。
昨日即期市场的美元兑人民币收盘价比中间价上浮约0.23%,而前一交易日,即期收盘价比中间价下浮约0.44%,已经接近0.5%的浮动上限。
对于即期汇价没有随中间价上涨,银行的交易员们指出,是来自大型中资银行的美元买盘打压了人民币的即期市场价格,不过,这样的情况正体现了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增强的趋势。
某商业银行的人民币即期交易员对记者表示,来自大行的美元买盘使人民币汇价走低,但他认为这正是人民币再次启动汇改时强调的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体现。
该交易员说,这是一个好的变化,人民币不再紧盯美元,也并非完全是单边升值,人民币汇率将更注重市场的意志及双向波动。
《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2014-11-06

美金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继续上涨: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2014年10月06日因宏观经济向好、境外资金流入等因素的推动,自2014年8月7日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出现明显升值。
6日,中间价报6.1522,较上个发布日的6.1562升值40个基点,已连续第三个交易日升值。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今年以来正加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
因中国出口增速超过市场预期,刺激贸易顺差创出纪录,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昨日大幅攀升。
中国海关总署网站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今年7月份出口同比增长14.5%,大幅超出市场的预期,进口规模则下滑1.6%,贸易顺差达到473亿美元。
自8月7日开始,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由6.1681升至6.1522,升值幅度达到159个基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下半年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
事实上,进入三季度,包括花旗、汇丰、澳新银行在内的多家投行,均发布报告称下半年人民币将重新步入升值通道。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目前基本处在均衡水平,单边升值的走势预计难以持久。
1949年至2014年美元和人民币汇率变化历史走势图:1949年1美元兑换2.3元人民币1950年1美元兑换2.75元人民币1951年1美元兑换2.238元人民币1952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1953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1954年1美元兑换2.617元人民币195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56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5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5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5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1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2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3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4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5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7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8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69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70年1美元兑换2.4618元人民币1971年1美元兑换2.2673元人民币1972年1美元兑换2.2401元人民币1973年1美元兑换2.0202元人民币1974年1美元兑换1.8397元人民币1975年1美元兑换1.9663元人民币1976年1美元兑换1.8803元人民币1977年1美元兑换1.7300元人民币1978年1美元兑换1.5771元人民币1979年1美元兑换1.4962元人民币1980年1美元兑换1.5303元人民币1981年1美元兑换1.7051元人民币1982年1美元兑换1.8926元人民币1983年1美元兑换1.9757元人民币1984年1美元兑换2.3270元人民币1985年1美元兑换2.9367元人民币1986年1美元兑换3.4528元人民币1987年1美元兑换3.7221元人民币1988年1美元兑换3.7221元人民币1989年1美元兑换3.7659元人民币1990年1美元兑换4.7838元人民币1991年1美元兑换5.3227元人民币1992年1美元兑换5.5149元人民币1993年1美元兑换5.7619元人民币(迅速贬值到8.600)1994年1美元兑换8.6187元人民币1995年1美元兑换8.3507元人民币1996年1美元兑换8.3142元人民币1997年1美元兑换8.2898元人民币1998年1美元兑换8.2791元人民币1999年1美元兑换8.2796元人民币2000年1美元兑换8.2784元人民币2001年1美元兑换8.2770元人民币2002年1美元兑换8.2770元人民币2003年1美元兑换8.2774元人民币2004年1美元兑换8.2780元人民币(2004年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6年1美元兑换7.8087元人民币2007年1美元兑换7.3872元人民币2008年1美元兑换6.85元人民币2009年1美元兑换6.81元人民币2010年1美元兑换6.622元人民币2011年1美元兑换6.61元人民币2012年1美元兑换6.25元人民币(以2012年11月6日数据为准) 2013年1美元兑换6.07元人民币(以2013年12月28日数据为准) 2013年1美元兑换6.05元人民币(以2014年01月05日数据为准)。
中国银行历史汇率外汇牌价表

中国银行历史汇率外汇牌价表中国银行历史汇率外汇牌价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迅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外汇交易也随之崛起。
作为中国银行业的龙头,中国银行成为外汇交易领域的重要机构。
以下是中国银行历史汇率外汇牌价表:1. 人民币兑美元 (CNY/USD)人民币兑美元是中国银行汇率表中最常用的汇率之一。
人民币兑美元牌价是指每美元能兑换多少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对于中美两国的贸易往来和外汇储备均有巨大的影响。
2. 人民币兑欧元 (CNY/EUR)人民币兑欧元是指每一欧元可以兑换多少人民币。
随着中国与欧洲的贸易往来的日益增长,欧元逐渐成为人民币的重要交易货币之一。
3. 人民币兑英镑 (CNY/GBP)人民币兑英镑的汇率受英国经济和政治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在英国“退欧”后的动荡时期,人民币兑英镑的汇率也发生了变化。
4. 人民币兑日元 (CNY/JPY)人民币兑日元是中日贸易往来的主要计价货币之一。
在日本经济动荡的时期,人民币兑日元汇率的波动也非常明显。
5. 人民币兑加元 (CNY/CAD)人民币兑加元涉及到中国和加拿大之间的贸易往来,是两国经济联系的重要基础之一。
在近年来中加经贸关系愈发密切的情形下,人民币兑加元的汇率变化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6. 人民币兑澳元 (CNY/AUD)人民币兑澳元是澳洲和中国贸易往来的主要计价货币之一。
由于两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较为频繁,人民币兑澳元的汇率波动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7. 人民币兑新西兰元 (CNY/NZD)人民币兑新西兰元是中国和新西兰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计价货币。
由于新西兰人口稀少且资源依赖进口,其汇率波动也与全球商品市场走向密切相关。
8. 人民币兑韩元 (CNY/KRW)人民币兑韩元一直是中国和韩国之间经济往来的重要一环,尤其是自两国签署自贸协定后,人民币对韩元的汇率波动对于两国进出口往来的影响愈发明显。
总之,外汇汇率的波动不仅对于中外交易往来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币汇率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由于人民币与美元脱钩可能导致人民币升值,不利于出口增长,中国政府进 一步收窄了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1999年,IMF对中国汇率制度的划分也从“管理浮动”转为 “钉住单一货币的固定钉住制”。
人民币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基石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照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并由管理部门实施稳健 的浮动汇率制度。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步入了新的汇率时代,开始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制度。
新的人民币汇率制度将市场汇率提升为人民币对其他国家货币的唯一价值标准。这使得外汇市场 上的外汇供求状况成为决定人民币汇率的主要驱动力量。
如此,人民币汇率制度不仅让我们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市场中找到了方向,也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 解了市场的力量和价值。这不仅是一次货币制度的升级,更是我们对于市场规律的一次深度理解 和探索。
01 制度简介
03 发展历程 05 发展方向
目录
02 形成背景 04 制度特点 06 大事记
制度简介
当时施行的汇率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汇率调控的方式。 二是中间价的确定和日浮动区间。 三是起始汇率的调整。
1994年1月1日,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价格正式并轨,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 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 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
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1997年以前,人民币汇率稳中有升,海内外对人民币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此后由于亚洲金融危机 爆发,为防止亚洲周边国家和地区货币轮番贬值使危机深化,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主动 收窄了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步减弱,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 较快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外汇管制进一步放宽,外汇 市场建设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

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我国人民币汇率一览表(1949—2010)1949年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年平均汇率):年份汇率(1美元合人民币多少元)1949=2.31950=2.751951=2.2381952=2.6171953=2.6171954=2.6171955=2.46181956=2.46181957=2.46181958=2.46181959=2.46181960=2.46181961=2.46181962=2.46181963=2.46181964=2.46181965=2.46181967=2.4618 1968=2.4618 1969=2.4618 1970=2.4618 1971=2.2673 1972=2.2401 1973=2.0202 1974=1.8397 1975=1.9663 1976=1.8803 1977=1.7300 1978=1.5771 1979=1.4962 1980=1.5303 1981=1.7051 1982=1.8926 1983=1.9757 1984=2.3270 1985=2.9367 1986=3.4528 1987=3.72211989=3.76591990=4.78381991=5.32271992=5.51491993=5.7619 (迅速贬值到8.600)1994=8.61871995=8.35071996=8.31421997=8.28981998=8.27911999=8.27962000=8.27842001=8.27702002=8.27702003=8.27742004=8.2780(开始前后开始缓慢升值)2005=8.10132006年1月4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以8.0702起步开始大幅度升值,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从缓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过程。
9月28日破7.900,---12月29日,人民币汇率再创汇改以来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关口达到7.8074.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7.80关口告破,同时贵过港币;3月8日保尔森访华,人民币突破7.73关口;5月8日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夕,人民币突破7.70关口;7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7.60关口;10月24日G7财长会议举行后,人民币突破7.50关口;11月23日中国10月份贸易顺差以270.5亿美元创出新高,人民币突破7.40关口;11月27日第十次中欧领导人峰会后,人民币对欧元汇率从11.007一路上涨至10.5434;12月12日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后,人民币对美元连续5日上涨,连破3关破;12月20日中国央行意外加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加速,连续6个交易日上涨;2007年,人民币汇率整体上呈现单边升值状态。
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近5.5%

告别连续两个交易⽇的回落,⼈民币对美元汇率⼤幅上扬。
来⾃中国外汇交易中⼼的最新数据显⽰,6⽉6⽇⼈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幅⾛⾼156个基点,以6.9238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
⾄此,2008年以来⼈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先后41次创出新⾼,年内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5.5%。
中国⼈民银⾏授权中国外汇交易中⼼公布,2008年6⽉6⽇银⾏间外汇市场美元等货币对⼈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民币6.9238元,1欧元对⼈民币10.7914元,100⽇元对⼈民币6.5319元,1港元对⼈民币0.88676元,1英镑对⼈民币
13.5596元。
前⼀交易⽇,⼈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9394.
尽管周四美国公布的5⽉31⽇当周初次申请失业救济⼈数低于此前市场的预期,但这⼀利好数据对美元的提振作⽤有限。
欧洲央⾏⾏长特⾥谢暗⽰最早可能于7⽉采取升息举措,对欧元形成⿎舞,并导致美元出现先涨后跌的⾛势。
在这⼀背景下,⼈民币对美元汇率结束连续下⾏⾛势,⼤幅⾛⾼并创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