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制作一个具体物品的模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了解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二、实验原理
模型制作是一种以实体形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形式,它需要将设计理念和创意以具体的形式表现出来。
模型制作涉及到比例、结构、材料、工艺等多个方面,需要运用多种技术和工具。
三、实验步骤与记录
1. 设计阶段:确定模型制作的物品,进行草图设计,规划比例、结构等。
2. 材料准备阶段:根据设计需求,准备所需材料,如纸张、胶水、剪刀等。
3. 制作阶段:按照设计图纸,逐步进行模型制作。
在此阶段,需要
注意细节处理和比例控制。
4. 修饰阶段:对模型进行修饰,如上色、添加细节等,以增强模型的视觉效果。
5. 总结阶段: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分析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评估实验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们成功制作出了各种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模型,如房屋、汽车、飞机等。
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模型制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学会了如何控制比例和细节处理。
同时,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学会了互相配合和沟通,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建议在未来的教学中,多开展此类实践性强的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建议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尝试新的技术和方法,以促进个人发展和成长。
模型制作报告

模型制作报告
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材料选择、设计构思、制作
工艺等,下面将详细介绍模型制作的整个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模型的质量和外观效果。
我们需要根据模型的用途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比如木材、塑料、金属等。
在选择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磨性以及可加工性等因素,以确保最终制作出的模型符合要求。
其次,设计构思是模型制作的关键。
在进行设计构思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模
型的功能和外观效果,尽量使模型的结构合理、美观。
我们可以通过绘制草图、制作模型原型等方式,来验证和完善设计构思,确保最终的设计方案符合要求。
接下来是制作工艺。
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采用合适的工艺方法,比
如切割、拼接、粘接、涂装等,来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实际的模型。
在进行制作工艺时,我们需要注意工艺的精细度和准确度,确保模型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达到设计要求。
最后,我们需要进行模型的装配和调试。
在模型制作完成后,我们需要对模型
进行装配和调试,确保模型的各个部分能够正常运转和协调工作。
在进行装配和调试时,我们需要注意每一个细节,确保模型的性能和功能能够达到预期要求。
总的来说,模型制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材料选择、设计构思、制
作工艺、装配调试等方面都下足功夫,才能最终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模型。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有所帮助。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1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报告实验课程:模型制作专业:工业设计方向:产品造型班级:-----学生:XX学号:XXXXXXXX实验教师:XX实验开出单位:艺术设计学院报告日期:2012.6实验报告一、产品模型制作介绍简要介绍我们要做的是汽车模型,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形态构造和成型方法,用的材料是油泥和ABS板。
老师讲解完之后,我们开始动手了。
首先确定好自己要做的骑车外观,考虑到初学者的时间紧迫,况且对于初学者的实属不易。
所以就参照已有的汽车。
再联系了动手能力的同时也达到了模型制作课程的标准。
其次做好汽车模型等比例的缩略图。
用ABS板做成三视图很重要。
侧视图。
俯视图。
和主视图,然后在已经做好的木质模型上做出大型。
把握好模型尺寸,1-2厘米的固定好。
然后开始覆盖油泥,油泥是只有在加热之后才会变软的混合物,将油泥放进烤箱等到油泥变软,在开始往上覆盖。
大型做好之后。
最后开始刮平,然后做细节。
精刮油泥—用小把的美工刀修刮油泥表面,使其更加的平整,精细二、油泥与工具介绍简要介绍油泥它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合成的粘土,用于产品立体造型设计,模型制作。
几乎不会因为温度的变化而引起膨胀收缩,在工作环境20~25度的情况下能保持适当的温度和稳定性。
常温下质地坚硬细致,可精雕细琢。
适合精品原型。
需要在专业邮箱中烘烤加热后才可以使用,根据油泥的种类大概加热到45~50度的时候,有你自身会变软,进行大型的覆盖,冷却之后可用专业工具进行切削。
再放入烤箱可以重复使。
每根重量1kg,长41CM,直径5.0CM ,20公斤一箱,冬季常温下硬度73度,夏季常温下硬度67度,软化温度为45度。
不含硫。
产品设计时制作模型用的材料,使用时将油泥加热至中心变软即可。
常温下油泥有一定的硬度,切削性好,能用专用的油泥工具任意切削制成各种曲面模型。
做好的模型能永久不变形地被保存。
使用过的油泥用刮刀从模型上刮下后通过油泥回收机可再次使用。
特别适用于制作等比例和缩小比例的汽车、摩托车模型。
产品制作模型的实验报告

产品制作模型的实验报告引言本实验通过制作产品的模型来了解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原理和技术要点。
以小型摄像机为例,进行了产品的设计、制作和展示。
通过实验,旨在加深对产品制作过程的理解,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目的1. 了解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2. 掌握产品制作的基本工艺和技术要点;3. 验证产品的设计和功能是否符合预期。
实验材料和仪器- 快干胶- 双面胶- 塑料板- 金属材料- 小型摄像机- 电池- 电线- 工具(刀具、钳子、剪刀等)实验步骤1. 产品设计首先进行产品的设计,包括外观设计和功能设计。
根据需求和原理,确定产品的形状、大小和功能布局,并将其制作成图纸或实物模型。
2. 材料准备根据产品设计,准备相应的材料和工具。
选择适合的材料制作外壳和支撑结构,以及电路连接所需的材料。
3. 制作外壳根据产品设计,使用工具将塑料板或金属材料进行剪切、打磨和组装,制作成产品的外壳。
注意保证外壳的强度和稳定性。
4. 安装电路将小型摄像机和电池进行连接,并将其安装到产品的内部。
使用电线进行连接,确保电路的正常工作。
5. 测试功能完成电路的连接后,进行功能测试。
通过按下相应的按钮或开关,观察摄像机是否能够正常工作,录制图像或视频。
6. 修饰和装饰根据实验要求和个人喜好,进行产品的修饰和装饰。
可以使用彩色胶带、贴纸等材料,为产品增加美观性。
7. 展示产品将制作完成的产品进行展示,演示其功能和特点。
向其他人介绍产品的设计思路、制作流程和使用方法。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和要求,顺利完成了产品的制作,并实现了设计的功能。
经过测试,产品能够正常工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图像质量。
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根据个人喜好进行了修饰和装饰,增加了整体的美观性和吸引力。
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对产品制作的流程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践操作中,我学会了选择适当的材料和工具,以及合理的制作和调试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但通过团队协作和不断尝试,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一、在实践中提升学生造型审美能力;二、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材料和工艺的认识;三、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任务一、利用双色板、密度板、五合板等现有材料,通过切割、打磨、热成型等工艺制作一个鼠标模型,造型可以自己设计;二、利用黑色聚氨酯泡沐材料和油泥通过切割、加热等工艺制作一个吹风机模型,造型可以自己设计。
实验材料及工具材料:双色板、密度板、五合板、各种型号砂纸、油泥、彩色陶泥、黑色聚氨酯泡沫、木工胶、泡沫胶、亚克力胶;工具:木工小带锯、台式砂轮、电加热炉、钢锉、木工锉、台钻、油泥塑形工具、手工刀、小型车床。
实验步骤鼠标阳模制作:在密度板上画出鼠标大小方块,利用木工锯切割下来,可以根据所需厚度多切几块,切好后利用木工胶粘和在一起(木工胶粘和时间比较长,24小时左右),粘和好之后利用木工带锯切出大致形状,然后使用木工锉和钢锉仔细打磨出具体形状,形状出来后,为了使脱模更加顺利,还要利用各种型号的砂纸仔细抛光。
阴模制作:在五合板上切割出20×15大小的方块,利用制作好的阳模在木板的中间处描出鼠标的外形轮廓,然后用台钻沿着轮廓的外部打出间隙尽可能小的一串孔,再用手工刀切下中间的木板,取出之后用木工锉和砂纸将毛边打磨抛光,直到阳模放入之后和阴模周围保持两到三毫米的距离,除此还要做斜口以便双色板成型方便。
双色板的热成型:把裁切成阴模大小的双色板放到温度为150℃的电加热炉中加热到软化,迅速拿出盖在放好的阳模上,然后盖上阴模,盖的时候注意用力均匀,如果有折皱或者过量的刮痕的话要加以改进,可以利用双面胶!成型之后,要趁热脱模,脱模之后就可以把需要的鼠标部分给切下来,并把毛边打磨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做鼠标的按键了!按键的制作:按键制作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另一个模型上切割下来;另一种是在一个模型上画出之后直接挖出来一半,整体成型,挖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来,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滚轮的制作:滚轮可以用彩色陶泥或者尼龙棒制作,彩色陶泥制作的时候要注意洗手,先搓一个球体然后压扁,边可以滚上条纹,制作大小要注意。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模型制作实验报告实验名称:鼠标模型与油泥模型制作班级:09工业设计一班姓名:陈龙学号:09210050121实验目的:了解有关模型制作的一些基本材料,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
200x150一,鼠标模型制作1,制作鼠标阳模首先将大的pvc板裁成110mmX60的长方形木块,每人两块(做大鼠标的三块),用木工胶把两层木板粘起来,接着用工具钳把板子夹住,使之慢慢粘合,过了四五天,板子粘牢了,我们开始制作,在两层板的侧面画上鼠标各段的高度,底面画上中心线,然后开始切割多余的部分,之后打磨,使鼠标表面光滑,并使鼠标沿底面中心线了成看两侧对称称。
我的鼠标阳模2,制作鼠标阴模接下来做的使鼠标阴模,阴模是用胶合板做成的,先将胶合板裁成200mmX150mm,每人一张,然后在其中心画一条中心线,使之与鼠标阳模底面中心线相合,用笔画出阳模的轮廓线,用小钻机沿轮廓线开始凿孔,挖空轮廓线以内的木板,接着开始打磨,使打出来的轮廓大概超出鼠标阳模轮廓的2-3mm的样子。
我的鼠标阴模3,鼠标模型的成型阳模和阴模都做成功了之后,开始了鼠标的成型,首先裁剪与阴模相应大小的ABS板,放在加热机里面加热到150℃,然后用阴模阳模把ABS板压成鼠标的样子,之后开始裁剪多余的部分,并沿边线打磨,使之光滑,连续做三个(防止有失败的)顺便做好滚轮。
然后挑一个你比较满意的模型,在其前端画好鼠标左右键的大小范围。
然后用特殊的切割的工具沿画好的线条切成鼠标的左右键的样子,接着仍然是打磨,光滑其表面。
再来做底板,裁切一个底板,使之与之前的模型契合。
用有机玻璃较把滚轮安装到模型上去,接着再胶合底板,慢慢一个鼠标的大概模型出来了,接下来的工作依旧是打磨,用打磨机或砂纸打磨鼠标模型不光滑的表面,开始精细的加工,所有工作完成之后,鼠标模型做成功了鼠标模型图片展示二,吹风机的制作1,制作模型底座用泡沫塑料制作一个吹风机模型,然后用锉刀开始打磨,打出大概形状。
然后用加热机开始加热油泥,温度保持60-70℃,然后将油泥均与敷在芯模的表面,油泥要均匀的涂覆在表面,初敷油泥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
鼠标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鼠标模型的结构和原理。
2. 掌握鼠标模型的制作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原理鼠标模型是一种模拟鼠标操作的模型,其原理是利用传感器采集鼠标移动的数据,并通过程序处理,模拟鼠标的移动、点击等操作。
本实验采用光学鼠标原理,通过光敏传感器采集鼠标移动过程中的光信号,从而实现鼠标的移动。
三、实验材料1. 电路板1块2. 光敏传感器1个3. 蜂鸣器1个4. 电阻1个5. 跳线若干6. 贴片元件若干7. 电源1个8. 电路连接线若干9. 鼠标外壳1个10. 打胶枪1个四、实验步骤1. 拆卸鼠标外壳,取出鼠标内部的电路板。
2. 将光敏传感器固定在电路板上,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
3. 将电阻、蜂鸣器等元件焊接在电路板上,并连接好电源线。
4. 使用跳线连接光敏传感器和电路板,确保其信号传输正常。
5. 使用打胶枪将电路板固定在鼠标外壳内部。
6. 使用电路连接线将电源和电路板连接起来。
7. 将鼠标外壳重新组装好,确保电路板和鼠标内部的其他部件连接正常。
8. 对鼠标进行测试,观察鼠标的移动和点击是否正常。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成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鼠标模型,能够实现鼠标的移动和点击操作。
2. 实验分析:(1)光敏传感器在鼠标移动过程中能够采集到光信号,将其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鼠标的移动。
(2)电路板上的元件能够将光敏传感器采集到的电信号进行处理,通过蜂鸣器发出声音,提示鼠标的移动和点击操作。
(3)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板和元件的焊接质量,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鼠标模型的结构和原理,掌握了鼠标模型的制作方法。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锻炼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3. 本次实验的成功制作,为后续的鼠标模型改进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七、实验拓展1. 研究不同类型鼠标的工作原理,如机械鼠标、无线鼠标等。
2. 改进鼠标模型,增加更多的功能,如鼠标滚轮、多级点击等。
产品模型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产品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
2. 掌握产品模型的制作方法,提高动手能力。
3. 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器材与材料1. 器材:电脑、打印机、剪刀、胶水、螺丝刀、尺子等。
2. 材料:A4纸、泡沫板、木材、塑料板、金属丝等。
三、实验步骤1. 设计阶段(1)明确产品模型的设计要求,包括尺寸、功能、外观等。
(2)利用CAD等设计软件进行产品模型的初步设计,确定产品的主要结构和尺寸。
(3)将设计图纸打印出来,供后续制作阶段参考。
2. 制作阶段(1)根据设计图纸,将泡沫板、木材、塑料板等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状。
(2)使用胶水将切割好的材料粘合在一起,形成产品的基本框架。
(3)对产品框架进行打磨、抛光,使其表面光滑。
(4)根据设计图纸,制作产品模型的细节部分,如按钮、按键、接口等。
(5)将金属丝等材料弯曲成所需形状,焊接或粘合到产品模型上。
(6)检查产品模型的整体结构,确保无遗漏或错误。
3. 测试阶段(1)对产品模型进行初步测试,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
(2)根据测试结果,对产品模型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3)再次进行测试,确保产品模型满足设计要求。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制作了一个产品模型,其外观、尺寸、功能均符合设计要求。
2. 分析(1)在设计阶段,通过CAD软件进行产品模型设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
(2)在制作阶段,合理选择材料,掌握制作技巧,确保了产品模型的稳定性和美观性。
(3)在测试阶段,对产品模型进行多次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提高了产品模型的性能。
五、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产品模型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技巧,提高了动手能力。
2. 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3. 发现了产品模型制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改进提供了参考。
4. 了解了产品模型在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六、实验建议1. 在设计阶段,充分利用设计软件,提高设计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型制作课程考核报告书题目:产品的模型制作目录实验一泥模型制作技法一、泥模塑造目的及要求 (6)二、泥模塑造步骤及过程 (6)三、制作所需工具 (6)四、泥模塑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6)五、思考题 (7)六、三视图、效果图 (8)实验二石膏模型制作技法石膏模型的翻制练习一、石膏模具的设计与翻制的目的 (11)二、石膏模型翻制的步骤及过程 (11)三、制作所需工具 (11)四、石膏模型翻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11)五、照片 (13)石膏模型制作练习一、制作所需工具 (14)二、石膏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 (14)三、石膏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14)四、思考题 (14)五、三视图、效果图、照片 (16)实验三泡沫模型制作技法一、泡沫塑料模型的特点 (19)二、泡沫塑料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 (19)三、制作所需工具 (19)四、泡沫塑料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19)五、思考题 (20)六、三视图、效果图、照片 (21)实验四塑料模型制作技法一、塑料模型的特点 (25)二、塑料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 (25)三、制作所需工具 (25)四、塑料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25)五、思考题 (26)六、三视图、效果图、照片 (27)模型制作报告要求一、泥模型制作技法1.任选一产品设计方案,用泥作为材料,选用适当的比例进行制作模型1件,要求造型完整,工艺合理,尺寸精细,强调能据此翻制模具(为练习二做准备)。
2.将所制作的产品方案用三视和立体效果图表达出来。
幅面的设计说明(至少3—4页)。
设计说明内容要点包括以下方面:⑴泥模塑造目的及要求;⑵泥模塑造步骤及过程;⑶制作所需工具等;⑷泥模塑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等。
⑸思考题①塑造用的泥土的干湿软硬程度是如何判断的②用油泥作为塑造材料时,在冬季和夏季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二、石膏模型的练习1.石膏模型的翻制练习1)用练习一塑造的泥模作为原形,进行石膏模型的翻制练习,要求分型面选择要合理,模具的制作要精确,母体的复制要准确,最后要根据产品方案细化石膏母体。
2)A4幅面的设计说明(至少3—4页)。
设计说明内容要点包括以下方面:⑴石膏模具的设计与翻制的目的及要求;⑵石膏模型翻制的步骤及过程;⑶制作所需工具等;⑷石膏模型翻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2.用石膏成型方法完成一件石膏作品1)任选一产品设计方案,用石膏为材料,选用适当的比例进行制作模型1件,要求造型完整,工艺合理,尺寸精细。
2)将所制作的产品方案用三视和立体效果图表达出来。
3)A4幅面的设计说明(至少3—4页)。
设计说明内容要点包括以下方面:⑴制作所需工具等;⑵石膏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⑶石膏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⑷思考题①调制石膏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三、泡沫塑料模型制作练习1.任选一产品设计方案,用泡沫塑料作为材料,选用适当的比例进行制作模型1件,要求造型完整,工艺合理,尺寸精细,并对模型表面进行着色处理。
2.将所制作的产品方案用三视和立体效果图表达出来。
幅面的设计说明(至少3—4页)。
设计说明内容要点包括以下方面:⑴泡沫塑料模型的特点;⑵泡沫塑料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⑶制作所需工具等;⑷泡沫塑料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⑸思考题:①泡沫塑料表面处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四、塑料模型制作练习1.用塑料(ABS板)作为材料,选用适当的比例进行制作模型1件,要求产品必须具有曲面(用到热压成形),造型完整,工艺合理,尺寸精细,并对模型表面进行着色处理。
2.将所制作的产品方案用三视和立体效果图表达出来。
幅面的设计说明(至少3—4页)。
设计说明内容要点包括以下方面:⑴塑料模型的特点;⑵塑料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⑶制作所需工具等;⑷塑料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
⑸思考题①在选择塑料板材的厚度时主要考虑哪些实验一泥模型制作技法——(电动剃须刀)一、泥模塑造目的及要求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陶土模型材料的塑造技法;2.能够将产品方案通过模型和设计报告表达出来;3.提高形象思维与造型创意能力;4.掌握一些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泥模塑造步骤及过程1.准备好设计完整的图纸(草图、三视图并注明主要尺寸);2.确定大概的材料使用量;3.准备所需试验的工具;4.拌和泥、困泥;5.上泥、塑形、刮切、修整表面;6.用摸板反复量测、修整;7.用泥塑刀精心刻化出细节等;8.撰写设计报告。
三、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陶土、泥塑刀、刮泥刀、量规、划线规、转盘、工作台等设备及工具。
四、泥模塑造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泥模型比较容易塑形,但是也要设计好完整图纸,尺寸精细,选取适宜的翻模方法。
另外,陶土比较湿软,无法立即成型,经过反复摔压后,陶土可以成型,用手捏出基本形,先切割出大致的长方体,再慢慢削减,做精加工。
成型的时候要用力来回压实,以获得稳固的外形,成型时还应注意尺寸应考虑到分型板的厚度。
成型之后,要注意查漏补缺,要保持泥塑刀上干净,不然携带的泥土会影响模型的平整度。
由于气候较干燥,刮除修整的时间较长,模型出现干裂现象,因此需在模型表面不断的洒水,保持泥模型处于良好的干湿状态。
用雕塑刀雕刻细节时,要精益求精,循序渐进。
确定分型板的位置时要考虑到模型是否能取出,整个工艺流程比较像《材料与工艺》课程中学到的砂型铸造,石膏浇注后,要保证其能够方便取出。
完成后放置在通风和避免阳光处。
等待石膏完全凝固。
五、思考题1、塑造用的泥土的干湿软硬程度是如何判断的答:塑造用的泥土干湿软硬程度,是以手指轻捻即可变形,不裂又不沾手指为宜。
粘土过干塑性变小、变硬,塑造时上泥费力,不易“塑型”,粘着力大,容易剥裂。
过湿则沾手,也不便“塑型”,且承受力弱,易坍陷,收缩性及干裂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整个塑造过程中的用泥最好保持在相对接近的湿度状态。
2、用油泥作为塑造材料时,在冬季和夏季使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在冬季使用油泥时,室内最好要有取暖设备,将温度升高,并保持常温。
若无取暖设备,也可以用热水温软油泥,使用时倒一盆温热水,将油泥分成块放入盆中隔水加热,待软后取出使用。
夏季气候炎热,环境温度高,油泥极易软化。
塑造时,应避免阳光直射在模型上,应选择在阴凉通风处进行塑造作业。
六、照片、三视图、手绘效果图石膏模型的翻制练习一、石膏模具的设计与翻制的目的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掌握石膏模型材料的塑造技法;2.对产品结构设计进行思考,产品模具的制造工艺的探索;3.提高形象思维与造型创意能力;4.掌握一些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石膏模型翻制的步骤及要求石膏模型的翻制步骤⑴先将塑造好的黏土,做翻模前的修正、细化;⑵涂刷脱模剂;⑶制作模框;⑷配制石膏浆;⑸浇注石膏阴模;⑹脱模休型及喷刷脱模剂;⑺浇注阳模实体;⑻外形修补;⑼撰写设计报告。
三、制作所需的工具分模箱、分模板、铅丝、老虎钳、脱模剂、保鲜膜、小刀、直尺等。
四、石膏模型翻制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制作体会陶泥模型制作好后,要让模型在保持一定的湿度的条件下,修整模型表面,清除杂物,填补出现的裂缝。
调制石膏时,要注意水和石膏的比例,不能太稠太稀,粘稠度适中最好,以免影响浇注效果,要大致确定使用量,不能出现浪费的现象,这一点在我们班,问题还是比较突出。
在调和过程中,要用力搅拌均匀,以获得良好的效果,调好后要迅速洗手,减少对手皮肤的伤害。
把石膏粉加入到水中时,切忌往石膏粉里倒水;要有计划的试验性往水里倒石膏粉,石膏浆可适当稀一点,便于流到模型内部复杂的空间内。
围栏设计时考虑其尺寸大小,如果做的过大,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而做的过小,当然也会影响效果。
浇注的时候应特别注意,石膏浆的高度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防止模口太薄造成意外断裂,伤及内部,也防止了石膏浆的浪费。
当石膏浆灌入模具中,要用手掌压一压,尽量让石膏更好的融合进入模型内部空当中。
脱模的时候,要小心谨慎,轻拿轻放,防止模周边损坏,避免前功尽弃的悲剧发生。
用铁质泥塑刀挖泥时,一旦接近外模内壁,改换木质雕塑刀小心谨慎地挖掉剩余的泥块。
以石膏模具为阴模,再一次调石膏浆、浇注,然后取出石膏模型,进行修整。
最后,如果有条件,可以喷上一层白色油漆,这样可以获得最佳效果。
但是要注意喷漆后不要乱碰,不然会留下印记,影响美观。
五、照片实验二石膏模型制作练习——(国际象棋)一、制作所需工具雕刻工具、手动转盘、调浆工具、翻模工具、测量工具、工作台。
二、石膏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⑴准备好设计完整的图纸;⑵确定模型制作比例;⑶准备所需试验工具和材料;⑷调制石膏浆;⑸制作模型初胚;⑹用雕刻工具精心刻化出细节等;⑺反复量测、修整;⑻撰写设计报告。
三、石膏模型制作过程中注意的问题及体会要做回转体模型,首先用纸板制作一个大小适中的立方体,立方体的大小比所设计的回转体模型稍大,周围用铁丝固定住。
然后调制石膏浆,均匀搅拌石膏浆,合理控制石膏浆的密度。
石膏浆不宜太稀,否则不容易凝固,选用少量分多次调制方法,力求石膏浆质地均匀,不易破损。
等到石膏充分凝固成型后取出,用小刀切出大致形态,切时应小心谨慎,因为石膏模型是轴对称的,切歪了就难以修补。
切好后再用制作好的模版,旋转刮掉多余的石膏,刮除过程要不断进行测量定位,以确保回转体左右对称,然后再用雕刻工具进行细节刻画。
最好用砂纸打磨光滑。
对石膏模型表面着色处理,但是这些工序必须等石膏模型完全干透后才能进行。
由于气候干燥,容易出现龟裂现象。
要放置在阴凉处,防止石膏模型开裂。
也可通过喷漆解决,同时能够增加表面亮度和平滑度。
四、思考题1.调制石膏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调制石膏浆时,切记不可直接往熟石膏粉上注水。
在调制石膏过程中,不能有一次撒放太多的石膏粉,否则也会产生结块和部分凝固现象,难于搅拌均匀;(2)石膏撒放后要静置片刻,等它溢出气泡;(3)要向同一方向搅拌;(4)调制的浆液处于浇注时不能太稀也不能太稠或固化。
2.翻制石膏模型易出现的问题有哪些(1)石膏模型的表面出现沙孔;(2)分模线处出现裂纹或错位;(3)模型的表面有皱纹状纹理;(4)模内隔离剂涂得过厚,会造成石膏模型表面不平滑;(5)模型的局部有疤痕;(6)第一层石膏浆过干,会导致石膏模型的细节、转折之处等部位出现大气孔,可用雕塑刀调些石膏浆进行修补。
五、照片、三视图、手绘效果图实验三泡沫模型制作技法——(M1主战坦克)一、泡沫熟料模型的特点泡沫塑料是由塑料用物理方法加热发泡或用化学方法膨胀发泡而成的,与其他多数制作模型的塑料相比,泡沫塑料最大的优点是易于切削,成形速度快。
在设计形态的快速表达、方案推敲阶段,采用泡沫塑料来制作模型是合理的选择。
二、泡沫塑料模型制作的步骤及过程1.准备好设计完整的图纸(草图、三视图并注明主要尺寸);2.确定模型制作比例;3.准备所需试验工具和材料;4.对材料初步加工,磨平;5.在经加工磨平的材料上的各个面上画出视图,画出中心线;6.使用切割器,切割模型的上、下两边的余料;7.在模型上画出外形各部分的细节:8.用木锉刀休整外形轮廓;9.使用粗、细砂纸休整模型圆角、细部;10.部件的组装、黏结;11.调制腻子并上腻子,刮平表面;12.用砂纸打磨表面,上色;13. 撰写设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