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
澳门什么时候被葡萄牙占领

澳门什么时候被葡萄牙占领澳门,这个位于中国南方的地方,有着悠久而丰富的历史。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澳门曾经被葡萄牙占领过。
那么,澳门是在什么时候被葡萄牙占领的呢?本文将为您揭秘澳门被葡萄牙占领的历史,带您回到那个往昔的时代。
澳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史前时期。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澳门地区就有人类聚居。
然而,直到明朝时期,澳门才开始成为一个定居点。
明朝时期,澳门成为了一个繁荣的渔村,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的居民。
然而,在16世纪初,澳门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当时,葡萄牙人开始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航线,以开拓贸易和寻求财富。
这一时期,被称为大航海时代,见证了葡萄牙人的舰队探索世界各地。
在这个背景下,葡萄牙人发现了澳门的地理优势,决定将其作为贸易和航海基地。
因此,澳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城市。
明朝时期的中国开始限制对外贸易,但澳门仍然保留着特殊的地位,允许葡萄牙人在那里进行贸易活动。
这种特殊的地位给予了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独特权力和特权。
然而,正式的葡萄牙占领澳门的时间点可以追溯到16世纪初。
根据历史记录,1557年,葡萄牙船队的领导者杜良巡航到澳门,并与中国明朝的高官签订了一份条约。
根据条约内容,葡萄牙人被允许在澳门定居并居住,并对澳门拥有行政权力。
这一事件标志着葡萄牙正式占领澳门的开始。
葡萄牙人在澳门的殖民统治持续了约四个世纪。
在这期间,他们积极发展澳门的经济,并将其打造成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口。
葡萄牙人引进了西方的商业模式和管理体系,推动了澳门的现代化进程。
他们还建造了许多具有葡萄牙特色的建筑,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然而,尽管葡萄牙人在澳门的统治增加了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但也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不少不便和负面影响。
葡萄牙人在行政和司法方面享有绝对权力,对当地人民实行殖民统治。
此外,葡萄牙人在澳门进行贩奴活动,将非洲、印度尼西亚和中国大陆的奴隶带到澳门进行贩卖。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葡萄牙的殖民统治逐渐走向衰落。
澳门 历史 儿童 故事

澳门历史儿童故事 澳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特别行政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文将以儿童为受众对象,介绍澳门的历史,讲述有趣的儿童故事,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澳门的过去。
第一部分:澳门的历史概述 澳门位于中国大陆和珠江口的海岛上,它是一个混合了中西方文化的地方。
在古代,澳门曾经是中国人和外国人进行贸易的重要港口。
它因为在明朝时期,葡萄牙人在这里建立了贸易据点,并且还在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被葡萄牙殖民统治而出名。
第二部分:澳门的儿童故事之出生传说 澳门有一个关于它的起源的古老传说。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对中国夫妇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来到了澳门,并在那里安顿下来。
他们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
这对孩子成长得很快,并以聪明和善良而闻名。
他们继承了父母的美德,一直影响着后来的澳门人。
第三部分:澳门的儿童故事之饮食传说 澳门有一个关于其独特饮食文化的传说。
传说中,有一对姐妹起初并不懂得烹饪,但她们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学会了制作美味的小吃。
她们的小吃很快就受到了澳门人的欢迎,并且传承至今。
这个故事传递出了澳门美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第四部分:澳门的儿童故事之绣球舞 澳门有一个独特的舞蹈形式叫做绣球舞。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次澳门的盛大节日中,一位小女孩为了表演给大家带来欢乐,特意把一个精美的绣球带到了节日场地上。
她熟练地将绣球投掷和接住,所有人都被她的技巧所吸引。
从那时起,绣球舞成为了澳门文化的一部分,并且成为儿童们学习的对象。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了澳门的历史和一些有趣的儿童故事。
这些故事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这个地方的过去和文化。
希望大家通过这些故事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澳门,并从中汲取到一些美好的品质和价值观。
(字数:约389字)。
澳门和香港的历史资料

澳门和香港的历史资料澳门和香港的历史沿革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并于次年1月26日宣布占领香港。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被迫同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永久割让了香港岛。
1856年,英国蓄意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并于186O年1O月24日迫使清政府缔结中英《北京条约》,将位于香港岛对岸、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的领土包括西南的岛屿昂船洲,永久割让给英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纷纷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
英国借机逼迫清政府于1898年6月9日签订了《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了界限街以北至深圳河以南大片土地以及附近23O多个岛屿,租期为99年,1997年6月3O日期满。
这些新租地总面积约为975平方公里,约占香港总面积的92%,后被统称"新界"。
葡萄牙商人谎称商船通风暴,借澳门曝晒"水渍贡物"并贿赂明朝官员,得以入据澳门。
但直至鸦片战争前的近300年间,中国明清政府仍然对澳门拥有并行使主权,依法实行管理,收取赋税。
-------------1845年8月,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趁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之机,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并在澳门任命了自己的总督。
1849年,葡萄牙殖民者强行封闭中国设在澳门的海关,侵占关闸,驱走香山县吏,占领了澳门半岛,之后又于1851年、1864年分别侵占了凼仔岛和路环岛。
1887年12月,葡萄牙政府强迫清政府签订中葡和好通商条约又称中葡北京条约门,宣布中国"允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及属澳之地",等于承认了葡萄牙对澳门的管治权。
1928年4月,中国国民政府外交部通知葡萄牙政府,决定终止《和好通商条约》,但葡萄牙殖民者仍继续占据着澳门。
1957年,葡萄牙将澳门列为其8个"海外省"之一,归殖民部管辖。
1974年葡萄牙"四·二五"革命后,新政府实施"非殖民化"政策,宣布澳门不是殖民地,而是葡萄牙管理的中国领土。
澳门历史资料 (2)

澳门历史资料澳门简介澳门位于中国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西侧。
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之一,澳门是一个独特的地方,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澳门历史悠久,是一个交汇融合了中西文化的地方。
这里有古老的建筑、美味的食物和独特的传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澳门的历史澳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根据考古发现,古代澳门地区曾有原始的居民活动,他们主要以捕鱼和捕猎为生。
然而,真正的澳门历史始于16世纪初。
在16世纪初,葡萄牙殖民者抵达澳门,并将其作为在中国贸易的基地。
澳门成为一座重要的港口城市,并成为中西贸易的交汇点。
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了一系列建筑,其中包括圣保禄教堂和圣贝纳尔多修道院。
这些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成为澳门的标志性建筑。
在澳门的殖民时期,欧洲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开始交流融合。
这种独特的文化混合使得澳门形成了兼容并蓄的风格,成为一座多元文化的城市。
澳门在这段时间内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港口,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和移民。
在20世纪初,澳门面临了一系列的挑战。
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内外部的冲突,澳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了严重影响。
然而,澳门在政治和经济方面的特殊地位使得它能够渡过难关,并在20世纪中期恢复了繁荣。
1999年,葡萄牙将澳门交还给中国,澳门成为中国的一部分,并获得特别行政区的地位。
这个转变标志着澳门的历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为澳门的发展开创了新的篇章。
澳门历史和文化遗产澳门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地方。
这里有许多古老的建筑和历史遗迹,反映了澳门多元文化的独特之处。
其中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澳门大三巴牌坊,它是澳门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这座牌坊建于16世纪,是葡萄牙殖民时期留下的重要遗产。
它由一座圆顶教堂的正门和两座钟楼组成,象征着澳门的宗教和文化的融合。
另一个著名的建筑是澳门历史中心的圣保禄教堂,它建于17世纪,是一座典型的葡萄牙巴洛克风格教堂。
世界第一赌城澳门成长史

世界第一赌城澳门成长史澳门,这个面积28平方公里、人口50万的小城,它的赌场收益预计在2006年底超过美国赌城拉斯韦加斯,成为狭义上的世界第一赌城。
10年前这里讲广东话的人最多,然后是操东北口音的。
最近,来自山西的客人又增加了,因为煤炭价格在大幅攀升。
“赌王”何鸿�的儿子何犹龙透露,目前澳门赌场客源约93%来自中国内地。
前葡京时代:合法化赌业的青春期葡京赌场,坐落于葡京大酒店内,它从上世纪70年代建成起就成为澳门赌业的标志性建筑。
这座建筑鸟笼式的外观、狮子大张口似的正门,在风水学上预示着赌客成为待宰“笼中鸟”的命运。
澳门16家赌场的总老板、葡京主人何鸿�自己不爱赌博,但他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不需要上赌桌,走进赌场的所有人都在和我对赌。
”潜台词不言自明――只有赌场是永远的赢家。
一些观察家认为,澳门的合法化赌业可以分为前葡京时代、葡京时代与后葡京时代。
1970年葡京酒店的建成可以看作前葡京时代与葡京时代的分野。
1847年,葡萄牙政府在澳门宣布赌博合法化,一时间赌档蜂起,混乱一片。
当局于是订立条例加以管制,由行政当局发出赌牌,民间竞投得中者须与当局签约,在指定地点开赌;而民间私自聚赌则属非法,将遭禁止与取缔。
1937年,由财阀傅老榕与高可宁联合组建的泰兴娱乐总公司,承投全澳赌业,取得专营权利。
他们的辉煌一直持续到20世纪60年代。
1961年10月,叶汉、叶德利、何鸿�、霍英东等“四大天王”汇聚澳门,他们联合组成的娱乐公司,在同傅、高两大家族的比拼中,以1.7万元港币的微弱差价竞投成功,夺得赌牌。
经过一番内斗与重新洗牌,何鸿�成为澳门赌业的新“教父”,澳门赌业此后进入“葡京时代”。
葡京时代:向顶级赌城发出性感一击何鸿�的“葡京时代”,澳门赌业虽然仍是一家独大的垄断格局与家族式的管理,但何氏开始引入现代化的管理理念,并推出新的服务项目与丰富的周边娱乐。
赌场别致、设备豪华、花样繁多成为这一时期鲜明的特点。
目前仍盛行的赌博基本形式当时都已奠定。
澳门的百年历史.doc

澳门的百年历史1844年9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宣布澳门为自由港;1849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国交澳门地租。
1851年,葡萄牙占领氹仔。
1864年,葡萄牙再占领路环。
1883年,葡萄牙再占领望厦、青洲。
1887年,当时的葡萄牙政府方使清政府先后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规定「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区治理它处无异」。
1896年,葡萄牙企图再占领附近的大小横琴岛,但不成功。
1908年,葡萄牙要求展界,并划定澳门的界址。
1961年,葡萄牙海外部确定澳门为旅游区,特准设赌。
同年澳门政府颁布《承投赌博娱乐章程》。
在1974年澳门首条陆路连接工具——澳氹大桥落成启用前,民间或运输往来两离岛和湾仔皆用船只,曾有航班设立。
1535年,葡萄牙人向明朝官吏行贿,取得在澳门停靠码头的便利。
1553年,葡人又贿赂广东海防官员,以货船遇风浪为借口,请求在澳门借地曝晒浸水贡物,并上岸搭棚暂住。
这一“暂住”就是446年。
1535年,葡萄牙人取得在澳门码头停靠船舶,进行贸易的权利;1553年,葡萄牙以曝晒船上水渍货物为由,并通过贿赂当地中国官吏,进入澳门居住;至1557年起,他们每年须向当地中国官吏交纳一定银两的地租,以换取在澳门居住的资格。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晚清政府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之下,被迫割地赔款。
葡萄牙政府也趁机发难。
1845年,葡萄牙颁布法令,公然宣布澳门为“自由港”,并拒交地租,以武力抢占关闸,驱逐中国官吏,绑架中国士兵。
1851年和1864年又先后强行将X仔与路环两岛划入其管辖范围,从而逐步完成了对澳门的占领。
1887年,葡萄牙与中国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但该条约涉及的勘界问题经多次会谈一直无法达成协议。
1928年,当《中葡和好通商条约》第四次期满时,中国国民党政府曾照会葡萄牙政府,声明中止该条约,并与葡萄牙政府签订了新的《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澳门城市介绍PPT

四 民俗文化
澳门妈祖信俗
澳门妈祖信俗,流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之一。妈祖文化植根澳门数百年,在澳门影响深远。澳门妈祖信俗的香火从未间断,完整地 保留了妈祖信仰的传统。每年农历除夕和妈祖诞,香火更盛,四方香客云集,一派祥和。澳 门位处珠江口西岸,数百年前是一个渔港,明朝时称“阿妈港”。葡萄牙人于十六世纪登陆 澳门的地方就在妈阁庙旁,葡文“Macau”(澳门)也和妈祖信俗相关。
二 特色景点
大炮台
大炮台在当地又叫中央炮台或者大三巴炮台,是 澳门的主要历史名胜古迹之一,始建于1616年, 本来属于教会所有,为了防止海盗入侵,后来转 变为军事设施区域。炮台周围的建筑还有澳门博 物馆及大三巴牌坊等等著名旅游景点,所以大家 来到此地一定要花上一天时间将周围及此地的景 区一个个参观过去,漏下哪一个都觉得十分可惜。
旅游 胜地
高也世世澳 的是界界门 地世四旅, 区界大游是 之人赌休国 一口城闲际 。密之中自
度一心由 最,、港
、
第一章 历史故事
一 历史故事
妈阁庙与澳门得名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 萄牙人通过贿赂广东地方官吏,获准在澳门码头 停靠船舶进行贸易;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 葡萄牙人进入并开始聚居澳门。而妈阁庙是澳门 的原址,相传葡萄牙人初来澳门时,正是以妈阁 庙所在的一带作为落脚点的,故而澳门的葡文名 “Macau”在葡萄牙语中意为“妈阁庙”。
三 当地美食
澳门姜糖
澳门姜糖则是一道具有浓郁澳门特色的甜品。这种姜糖采用了新鲜的姜和砂糖制作而成,外 层酥脆内层软糯,带有姜的辣味,有助于消食和暖胃,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尤为受欢迎。
三 当地美食
老婆饼
澳门被占历史资料

澳门被占历史资料澳门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被侵占的?下面由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澳门被占历史资料葡萄牙逐渐侵占澳门早在明朝,葡萄牙人已开始在澳门进行贸易和修建洋房居住。
于1583年,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在未经明朝政府同意下,自行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葡萄牙社区的自治管理,但葡萄牙仍每年付500两白银予明政府与其后的清政府为地租。
由于澳门有葡萄牙人聚居和日本倭寇的活动,明朝于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香山知县蔡善继以《条议制澳十则》加强对澳门的管治。
1614年,朝廷接纳两广总督张鸣冈的上书,加强澳门的军事防范。
1616年,葡萄牙任命卡洛告为澳门总督(简称:澳督),但并没有到任。
1623年,葡萄牙任命马士加路也为澳督,并正式到澳门就职。
由于最初只负责澳门防务,澳督官邸亦设于大炮台。
1749年(乾隆14年),清政府颁布《澳夷善后事宜条议》以完善对在澳外国人的法律,并将其葡文石碑竖立于议事亭。
1783年4月4日葡萄牙海事暨海外以葡萄牙女王名义发布《王室制诰》后,议事会逐渐失去大部分权力,而作为葡萄牙国家代表的澳门总督的权力则不断扩充膨胀。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后,葡萄牙派代表与清朝钦差大臣爱新觉罗耆英谈判,要求豁免地租银,并由葡萄牙军队驻防澳门半岛。
清政府断然拒绝葡萄牙的要求,但维持已给予葡萄牙的各样优待。
及至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除容许外国商船停泊进行贸易活动外,更拒绝向清朝政府缴纳地租银。
1846年4月澳督亚马留上任后,随即推行一系列殖民统治政策。
1846年5月,亚马留单方面宣布对澳门华籍居民征收地租、人头税和不动产税,把只对葡萄牙居民实行的统治权,扩大到华籍居民。
亚马留之举立即引起驻澳的清朝官员的严重抗议与交涉。
但从1849年开始,亚马留悍然将清朝官员赶出澳门和捣毁清朝海关,并停止向清政府缴纳地租银。
亚马留的举动,进一步激起了华籍居民的民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澳門歷史的開端
六千年前澳門已有人類棲息:從地下發掘出來的彩陶來看,黑沙與廣東各地早已
有人居住。
澳門經歷過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
1972年以來,考古工
作諗先後在路環竹灣、黑沙、黑沙北、路環村和九澳等五地發現了屬新石器晚期的
古文化遺址。
石器方面,在黑沙、路環和竹灣等地區發現一些古文化遺址。
都市開發,遺址受到破壞:除半島的南灣和黑沙環尚保留沙堤。
其他可能存在的
遺址已遭破壞。
此外除了陸地有考古活動還有水下考古活動。
葡人在澳門立足:
1. 入據年份三說:粵1535年,黃慶納賄,將市舶司移至澳門葡人進入澳門貿易。
粵1553年,葡萄牙武裝商船以在海上遇上風求上岸曬貨為
名,入住澳門。
粵1557年,葡人正式入據澳門,建樓房,築砲臺、修城牆。
2. 入據四說:粵驅海賊巢穴而佔之。
粵剿海賊有功而酬之。
粵賄賂明官吏而許之。
粵獎功與納賄兼而有之。
二、澳門之黃金時期(16世紀至17世紀中)
澳門是溝通東西方經濟的重要國際商埠:自葡人進入澳門以後,澳門的對外貿易
便進入繁榮的黃金時代,並一直延續至清初。
這時期,廣州貿易改在澳門進行,這
樣澳門不但成為廣東甚至全國的外貿商品集散地,又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貿易中繼
點。
所以也是造成澳門黃金時期原因之一。
澳門對外貿易便繁盛的原因:粵明代中後期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澳門對外貿 易發展的基礎。
粵西方殖民國家的東來,是對外貿易發展的外部條件。
粵內外水路交通便利,是澳門對外貿易的必要條件。
粵嘉靖、萬曆時期的倭寇活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
澳門對外貿易的發展。
粵明政府的海禁政策,反而促進了澳門的對外貿易活動。
澳門是國際貿易的中繼站:1.澳門出發的國際航線
(1) 廣州---澳門---印度果阿---里斯本---歐州航線
(2) 廣州---澳門---日本長崎航線
(3) 廣州---澳門---馬尼拉---墨西哥---拉丁美州航線
澳門黃金時期對中國的影響:1573--1644年的72年,中、葡、西、日本在澳門貿易輸入中國的白銀達一億四千萬元,這為明中葉以後中國基本上確立以白銀為主,銅幣為輔的銀本位體制提供了條件,在法律上確立了徵收賦稅以白銀為主的地位,具新時代的重要意義。
對中國發展中的商品經濟攛了促進的作用。
刺激了中國城鄉,有利於中國社會的進步。
三、何為「絲銀之路」?
在黃金時期,逐漸形成了以中國大陸為腹地,以澳門為中轉港的海上「絲銀之路」。
並拓展了三大航線:(1) 澳門---印度果阿---里斯本;(2) 澳門---長崎;(3) 澳門---馬尼
拉---墨西哥。
以澳門為中心向海外輻射,形成了國際貿易大循環之勢,開創了海上貿易「黃金時期」,在近世紀國際貿易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
由於內地經澳門運出的大量是絲綢,由海外經澳門運入中國的大量是銀,可形象地稱這為明朝澳門「絲銀之路」。
四、三大手工業
20世紀前半葉.,本澳漸漸形成炮竹,火柴和神香三大手工業,維持了大量居民的就業.三個行業的出口產值佔總出口產值的37.8%.澳門手工業得以迅速發展的因素有三
個:稅低,出口方便,技術要求不高.其中有些簡單的工序,可以外發給老人和小孩在家中加工完成.那時候,隨覑這三個行業的沒落而消失了,一度由穿珠、釘膠片代替。
五、經濟三大支柱
60年代有所發展,出口工業成為澳門經濟的一大支柱.澳門的建築.房地產業一向發展緩慢.60年代中一度受挫,1973年落成樓宇124座,新、舊樓宇成交2233宗.創下歷史紀錄,從業工人近萬,成為澳門經濟的另支柱。
連同旅遊博彩業,成為澳門經濟攛飛的三大支柱。
六、澳門的宗教
道教與民間傳統信仰:1.媽祖信仰
2.其他海神信仰如朱大仙,三婆神,洪聖爺。
佛教:1.普濟襌院
2.佛教組織在澳門的發展。
三大大廟宇:1.媽閣廟
2.觀音堂(普濟禪院)
3.蓮峰廟
基督教:經兩次大分裂之後,基督教一分為三。
(1)天主教
(2)基督教(新教)
(3)東正教
天主教:(1)16世紀耶穌會士東來澳門傳教育廳
(2)聖保祿學院──遠東第一所西方大學
(3)澳門三大古教堂:望德堂、風順堂、花王堂
基督教(新教):(1)馬禮遜、梁發、蔡高在澳門傳教
(2)馬禮遜學堂──中國第一所西式學堂
澳門的回歸
1974年,葡國4.25革命後,葡國新政府宣佈放棄殖民主義,放棄所有國外殖民地,次年,修改憲法,把澳門列為"特殊地區"承認澳門不是殖民地,是中國領土,只是葡萄牙管理的一個特殊地區.1979年2月8日,中葡雙方在巴黎發表了建交交公報.1987年3月,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草簽,規定至公元1999
年12月20日攛,澳門回歸中國.組織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保持原資本主義制度,生活方式50年不變.
基本法的攛草及頒佈1.1988年4月成立基本法攛草委員會
2.1993年3月31日,中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 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基本法.同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 江澤民發佈命令,公佈了基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