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由来和传说故事

合集下载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_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_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_中秋节的传说故事中秋节是有悠久的历史的,和其它传统的节假⽇⼀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那你知道中秋节到底是如何⽽来的吗?下⾯由⼩编为⼤家整理了⼀些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_中秋节的传说故事,希望⼤家都能认真阅读。

⽬录中秋节的由来1、中秋典故之⼀——嫦娥奔⽉,中秋节⽇由来说起中秋佳节,在中国,⼈们便会⾃然想到“嫦娥奔⽉”的故事。

这个美丽动⼈的故事流传⼏个年了,⾄今仍为地球⼈所喜闻乐道,成为中秋由来起源的典故。

相传在远古时候,天上有⼗个太阳同时出现,“⽇光似⽕,四海如沸,⼭崩地裂,草⽊枯集”,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类难以⽣存。

⼀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其⼒⽆⽐,⾝怀绝技,⼈称“神箭⼿”。

他同情受苦的百姓,为救⼈于⽔⽕,便登上世界顶峰喜玛拉雅⼭,⽀脉的昆仑⼭顶,运⾜神⼒,拉开神⼸,⼀⼝⽓⽤箭射落九个多太阳,只留下⼀个太阳按时起落,在天空运⾏,为民造福。

因此,后羿之名扬天下,受到百姓的敬仰和爱戴。

有⼀个能歌善舞、美丽善良的⼥⼦,名叫嫦娥,慕名嫁给了后羿。

婚后,夫妻⼆⼈相亲相爱,后羿除给年轻⼈传艺狩猎外,终⽇和嫦娥在⼀起,⽇⼦过得美满幸福。

做为后羿的妻⼦,嫦娥的⼼地⾮常善良,常把丈夫射来的猎物接济穷苦的乡亲们,乡亲们都夸后羿娶了⼀个温柔、贤惠、善良的好妻⼦。

周边国家与地区的不少志⼠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徙弟多了,⼈员也就复杂了。

有⼀个⼼术不正的⼩⼈,名叫蓬蒙的也乘机混了进来。

⼀天,后羿到昆仑⼭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道教祖师爷爷太上天君,天君刚刚⽤⼋卦芦练成⼀种长⽣不⽼之药,天地间不少神灵与⼈吃了他的药后,⼀个个都修成超凡的仙⼈,得了正果,上了三⼗三洞天。

太上天君是下凡私访寻找与仙有缘之⼈,祖师爷爷⼗分佩服后羿的神⼒,敬重后羿为民造福的功德,便赐给后羿⼀包长⽣不死之药。

据说,不管是⼈还是其他⽣物,只要服下此药,能即刻成仙上天。

然⽽,后羿舍不得撇下⼼爱的妻⼦嫦娥与乡亲们,更不愿意⼀个⼈升天。

便回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保管,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不料被⼩⼈蓬蒙窃听和看见了。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推荐文章2022中秋节的来历传说热度:中秋节过节的来历热度:中秋节拜月的来历及讲究步骤热度:中秋节月饼的来历及寓意热度:中秋节的由来简短_中秋节来历简单介绍热度: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及世界华人地区的传统文化节日。

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秋节的来历及传说,供大家阅读参考。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秋节。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八月十五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

”农历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称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的正中,所以称中秋,所以这是中秋节的来历素因之一。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全国众多民族中的传统文化节日。

据说此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圆最亮,所以从古至今都有饮宴赏月的习俗;回娘家的媳妇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圆满、吉庆之意。

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如宁波、台州、舟山,这与方国珍占据温、台、明三州时,为防范元朝官兵和朱元璋的袭击而改“正月十四为元宵,八月十六为中秋”有关。

此外在香港,过了中秋兴犹未尽,还要在十六日夜再狂欢一次,名为“追月”。

关于中秋节的由来,一说起源于我国古代的秋祀——敬土地神。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关系,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无论是播种还是收获,人们往往祈祷土地神:播种时祭土地神,祈求丰收——叫“春祈”(春祀);八月中旬稻子成熟,向土地神报告丰收——叫“秋报”(秋祀)。

嫦娥奔月我国对月亮的崇拜,集中体现在嫦娥奔月这一传说上。

早在战国末年成书的《归藏》上就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

”西汉名籍《淮南子·览冥篇》日: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从西王母处得到不死灵药,被嫦娥偷吃,就直奔月亮而去,但只身独往,难免冷清。

东汉科学家张衡(78—139)大概是为了惩罚嫦娥的私奔,在其专著《灵宪》中说,超群绝世的嫦娥到了月亮就变成丑陋的蟾蜍——癞蛤蟆,并被罚在月宫中捣药。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故事中秋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今天小编就跟大家细数下流传最广的中秋节六大神话传说故事,希望对你们有用!中秋传说1、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2、吴刚折桂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

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

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

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中秋节传说故事8则,欢迎阅读。

(一)嫦娥奔月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

后羿想长生不老,从崑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售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二)月神生日八月十五日是月神的生日。

月神是女性神,相传为日神的配偶神。

我国以嫦娥为月神,代表美丽、善良以及一切足以代表女性优美的性格。

中秋节为月神生日,台湾并没有专祀月神的庙,都配祀在太阳公庙里。

台北市内湖太阳公庙,八月十五日信徒们前往祭拜月神,一般民众:有在户外院内设香案供鲜花、水果、月饼、焚香烧金,放炮祭月,全家人在团圆的气氛中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就是所谓的「拜月」。

(三)土地公生日八月十五日除了月神生日外,也是土地公生日,土地公庙要演戏酬神,农夫们在田里插「土地公拐杖」,用竹子一根,上端绑以金纸,这种竹杖是给土地公走路时作拐杖用,并祈求明年会存更好的收成。

(四)推翻元朝相传,元末,中原汉民不甘受其统治,爱国之士纷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

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都挂起来,元人看了大吃一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

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大家一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推翻了。

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传说故事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中秋节前夕,“家长壹点通”整理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及故事,供大家参考。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节传说故事一:嫦娥奔月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没有外出。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持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已逃走,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嫦娥,这时他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思念妻子,便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

中秋节的故事或传说有哪些经典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的故事或传说有哪些经典的神话传说

中秋节的故事或传说有哪些经典的神话传说中秋节是农历的⼋⽉⼗五,关于中秋节的故事和传说有很多,包括嫦娥奔⽉、吴刚折桂、⽟兔捣药、⽉饼起义等。

中秋节的故事或传说1、嫦娥奔⽉嫦娥奔⽉: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故事,讲述了嫦娥被逢蒙所逼,⽆奈之下,吃下了西王母赐给丈夫后羿的⼀粒不死之药后,飞到了⽉宫的事情。

“嫦娥奔⽉”的神话源⾃古⼈对星⾠的崇拜,据现存⽂字记载最早出现于《淮南⼦》等古书。

2、吴刚折桂吴刚伐桂,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之⼀。

相传吴刚受天帝惩罚到⽉宫砍伐桂树,但桂树随砍随合。

天帝把这种永⽆休⽌的劳动作为对吴刚的惩罚。

传说南天门的吴刚和⽉亮⾥的嫦娥很要好,但他经常挂著与嫦娥相会,⽽疏于职守。

⽟皇⼤帝知道后,⼀⽓之下,就罚吴刚到⽉亮⾥去砍⼀棵叫⽉桂的⼤树,如果吴刚不砍光这棵⽉桂树,便不能重返南天门,亦不能与嫦娥相会。

这样,年复⼀年,吴刚总是砍不光这棵⽉桂树。

⽽只有在每年⼋⽉⼗六那天,才有⼀⽚树叶从⽉亮上掉落地⾯上。

谁家最勤劳,⾦叶⼦就飘到谁家,那家就有⽆穷⽆尽的财富。

3、⽟兔捣药⽟兔捣药是中国神话传说故事之⼀。

见于汉乐府《董逃⾏》。

相传⽉亮之中有⼀只兔⼦,浑⾝洁⽩如⽟,所以称作"⽟兔"。

这种⽩兔拿着⽟杵,跪地捣药,成蛤蟆丸,服⽤此等药丸可以长⽣成仙。

久⽽久之,⽟兔便成为⽉亮的代名词。

古时候,⽂⼈写诗作词,常常以⽟兔象征⽉亮,像⾟弃疾的《满江红·中秋》即以⽟兔表⽰⽉亮。

4、⽉饼起义中秋节吃⽉饼相传始于元代。

当时,中原⼴⼤⼈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

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量准备起义。

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分严密,传递消息⼗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计策,命令属下将“⼋⽉⼗五夜起义”的纸条藏⼊饼⼦⾥⾯,再派⼈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五⽇晚上起义响应。

5、⽞宗故事《霓裳⽻⾐曲》描写唐⽞宗向往神仙⽽去⽉宫见到仙⼥的神话,其舞、其乐、其服饰都著⼒描绘虚⽆缥缈的仙境和舞姿婆娑的仙⼥形象,给⼈以⾝临其境的艺术感受。

中秋节的来历的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的故事

中秋节的来历的故事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月光节”、“团圆节”。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有许多不同的传说和故事。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听其中的一些故事。

1. 后羿射日
相传,古时候有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有一把神弓,能够射中天上的九个太阳。

为了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后羿一箭射下了八个太阳,只剩下了一个太阳照耀人间。

这样,人间才得以生存下来。

为了纪念后羿的功绩,人们便在八月十五这一天举行祭月仪式,表达对他的敬意。

2. 嫦娥奔月
另一个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的传说是关于嫦娥的。

相传,古时候天宫里有十个太阳,烤焦了人间百姓的农田,因此天帝派神射手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

后羿因此被尊为英雄,得到了不少好处。

但是,他嫉妒嫦娥美貌与天仙身份,因此将不朽药丸藏在家里。

嫦娥想得到不朽药丸,因此不小心吃了药丸,便飞到了月亮上。

为了纪念嫦娥,人们便在中秋节这一天放空灯笼,希望嫦娥能够看到他们的祝福。

3. 月宫玉兔
另一个传说是关于月宫玉兔的。

相传,月宫里住着玉皇大帝、嫦娥和玉兔三位仙人。

玉兔是嫦娥的宠物,喜欢吃桂花。

因此,人们在中秋节会吃月饼,象征着月宫里的玉兔吃桂花。

以上这些传说都是关于中秋节的来历的一部分。

无论哪个版本的故事,中秋节都是一个表达团圆、感恩、祈愿的节日,带给人们无尽的欢乐和温馨。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精选6篇)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精选6篇)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精选6篇)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篇1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到明清时期几乎与春节同样重要。

中秋节有很多传说,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有几个故事。

一是嫦娥奔月故事。

传说在远古时代,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烤得人间民不聊生。

这时候一个名叫后羿的年轻人出现了,他登上昆仑山的顶峰,张弓搭箭,嗖嗖嗖射落了九个太阳,大地于是变得凉爽,草木开始生长,牲畜也开始繁衍,百姓们不再饱受炎热之苦。

后羿为百姓立了大功劳,很多有志向的年轻人都慕名前来投师学艺,有一个名叫蓬蒙的心术不正的人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遇见了西天的王母娘娘,王母为感激后羿为百姓作出的贡献,赐给后羿两颗药丸,并告诉他服用以后可以得道成仙。

后羿不愿独自成仙,便将王母所赐仙药交由美貌的妻子嫦娥保管。

嫦娥将药放进了百宝箱,岂料这件事被蓬蒙知道了,就乘后羿率众打猎时,称病在家,持剑闯入后羿家中,逼迫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誓死不给,危急之下拿出仙药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后,身体变得极其轻盈,慢慢地飘向了天空。

后羿预感到嫦娥有危险,于是在打猎途中匆匆赶回家。

赶到的时候,嫦娥已经飘出了窗口,后羿只来得及扯下了嫦娥的一段衣袖,眼睁睁地看着嫦娥飞向空中,飞离了他和故土,飞到了月亮之上。

嫦娥奔月那天刚好是农历的八月十五,从此,每年的这一天,后羿都遥遥望着月亮,回忆与嫦娥生活的点点滴滴。

百姓们为嫦娥保护仙药以及后羿的深情所感,每年的八月十五也都在家中摆上瓜果遥拜嫦娥,渐渐形成过中秋节的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篇2早在中秋节的前一个月,各式各样的月饼就纷纷上市了,人们很早就准备好了供节日享用的食品。

节日是从下午的设宴聚餐真正开始。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最精致高雅、隆重的,当属宫廷宴席。

八月十五这天,上到天子,下到百姓,无一例外地要全家团坐在一起,用餐赏月。

明代的宫廷,在八月十五这天,最流行吃螃蟹,人们认为八月十五前后的螃蟹又大又好,是食用的时间,因此中秋这天,大家围坐在蒸熟的螃蟹周围,一边聊天,一边用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节由来和传说故事
导读:中秋节由来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

因为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所以古时称为仲秋,又因处于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但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

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

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现在,已成为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

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如《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送,取团圆之意”。

《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八月十五祭月,其饼必圆,分瓜必牙错,瓣刻如莲花……其有妇归宁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团圆节”。

所以,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

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

中秋传说——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
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节由来和传说故事】
1.中秋节由来与传说故事
2.谷雨的由来和传说
3.中秋节的由来及传说故事
4.中秋节由来的传说故事
5.中秋节月饼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6.元宵节的由来和传说故事
7.中秋节的由来传说
8.春节由来传说故事
上文是关于中秋节由来和传说故事,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