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nzai_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专升本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作家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苏轼B. 李清照C. 辛弃疾D. 王安石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儒林外史》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维D. 李白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陆游D. 白居易7.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是哪位词人的作品?A. 苏轼B. 辛弃疾C. 柳永D. 李清照8. 《庐山谣》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10.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出自哪位诗人的诗?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1-5 B A A D B 6-10 C A A A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
2. 《西游记》的作者是_________。
3.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
4.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____。
5.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_________。
答案:1. 施耐庵 2. 吴承恩 3. 罗贯中 4. 吴敬梓 5. 蒲松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形象。
答案:1.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多愁善感,性格复杂。
她对爱情忠贞不渝,对友情真诚,但因身世的不幸,使她的性格中带有一种悲观和敏感。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一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踌躇(chóu chú)B. 傀儡(kuǐ lěi)C. 蹉跎(cuō tuó)D. 饕餮(tāo tiè)2.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诗经》B. 《论语》C. 《左传》D. 《史记》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A. 春风又绿江南岸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C. 独在异乡为异客D.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4.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是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5. 下列关于《红楼梦》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林黛玉是贾宝玉的表妹B. 贾宝玉是贾家的嫡孙C. 王熙凤是贾府的管家D. 贾宝玉最终考取了进士6.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
A. 《孟子》B. 《论语》C. 《大学》D. 《中庸》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8. 下列成语中,表示“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是()。
A. 画饼充饥B. 望梅止渴C. 空中楼阁D. 镜花水月9.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哪首诗?()A. 《望岳》B. 《登高》C. 《春望》D. 《登楼》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屈原B. 李白C. 杜甫D. 苏轼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海内存知己,______”出自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 《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______”表达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3. “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望庐山瀑布》中的名句。
4.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______,壮心不已”出自曹操的《步出夏门行》。
5. 《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大学语文试题和答案

大学语文复习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纸上。
1.我国先时期著名的语录体散文集是()A.《孟子》B.《论语》C.《庄子》D.《非子》2.《谏逐客书》中,“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B.层递C.对偶D.排比3.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所言“王道”的意思是()A.称王天下的方法B.用仁政治理天下C.夺取王位的方法D.用武力统一天下4.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名历史著作是()A.《战国策》B.《左传》C.《国语》D.《史记》5.《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氏所偏爱的人是()A.共叔段B.庄公C.颍考叔D.公子吕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出自下列哪部作品:()A.《短歌行》B.《春江花月夜》C.《春望》D.《山居秋暝》7.下列句子“于”表被动的是()A.顺流而东,至于东海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C.天下之水,莫大于海D.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8. 下列作品是钱钟书写的是()A.《林家铺子》B.《药》C.《围城》D.《边城》9.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屠格涅夫《门槛》10.《麦琪的礼物》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A.追溯法B.两条平行的清节线索C.一虚一实,虚实结合D.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1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A.论点论据论证B.论点立论驳论C.论证论证方法论证方式D.论据理论论据事实论据12.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著名的是()A.《蚀三部曲》B.《爱情三部曲》C.《激流三部曲》D.《抗战三部曲》13.在巴金《爱尔克的灯光》里,引发了作者对于人生道路思考的是()A.照壁上“长宜子”四个字B.爱尔克的灯光C.故居大门昏暗的灯光D.故居园中的花树14.小说《复活》的作者是()A.雨果B.托尔斯泰C.巴尔扎克D.普希金15.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点睛之笔是()A.古道西风瘦马B.小桥流水人家C.断肠人在天涯D.枯藤老树昏鸦16.下列作品中,抒发了作者故国之思、亡国之恨的是()A.煜《虞美人》(春花秋月)B.杜牧《泊淮》C.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D.陆游《关山月》17.王昌龄的《从军行》是一首()A.边塞诗B.爱情诗C.山水诗D.田园诗18.我国诗歌史上被称为“诗圣”的是()A.白B.杜甫C.王维D.杜牧19.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一部什么体裁的作品()A. 小说集B.诗歌集C. 散文集D.寓言集20. 短语“收拾东西”所属的类型是()A. 动宾短语B. 偏正短语C. 数量短语D. 的字短语21. 先诸子散文中最具浪漫色彩的是()A.《论语》B.《庄子》C.《孟子》D.《左传》2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出自()A.《西厢记》B.《长恨歌》C.《夜行船·秋思》D.《春江花月夜》23.盛唐诗人中,被誉为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是()A.杜甫B.王维C.白D.孟浩然24.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突出的语言特点是()A.夸B.拟人C.比喻D.叠字25.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反驳论点的方法进行的论证的是()A.《季氏将伐颛臾》B.《寡人之于国也》C.《谏逐客书》D.《答司马谏议书》26.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说理的论证方法属于()A.由个别到一般B.由一般到个别C.由某些方面相反或对立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D.由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之间的比较27.《左传》是一部()A.编年体的历史著作B.国别体的历史著作C.纪传体的历史著作D.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2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所采用的修辞方法是()A.比喻、夸B.比喻、拟人C.借代、比喻D.借代、夸29.“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这段话所用的论证方法是()A.对比法B.归纳法C.类比法D.演绎法30.郁达夫所创作的散文名篇有()A.《白礼赞》B.《荷塘夜色》C.《故都的秋》D.《箱子岩》31. 《死魂灵》是下列哪位作家的代表作品?()A.狄更斯B.高尔基C.歌德 D .果戈里32. 下列作品中属于词的是()A.《长恨歌》B.《春江花月夜》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D.《春望》33.钱钟书在《论快乐》一文中认为决定快乐的主要因素是()A.性格B.物质C.处境D.精神34.下列各句中,“以”字作介词用,可解释为“凭借”的是()A.皆以力战为名B.斧斤以时入山林C.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专升本大学语文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选项中,有关文体知识不正确的一项是()A.汉代的音乐机构叫乐府,乐府采集和演唱的民歌也叫“乐府”。
B.古体诗讲究平仄与对仗,又称古风,其特点是不限句数、字数。
C.词的分段也叫分片,根据分段的不同,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和四叠。
D.散曲句句押韵,一韵到底,根据篇制不同,可分为小令、带过曲和套数。
2.下列鲁迅作品中,不属于短篇小说集的一项是()A.《呐喊》B.《故事新编》C.《彷徨》D.《朝花夕拾》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是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并称“李杜”。
B.苏轼的词豪放飘逸,对词体发展影响深远,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C.王维的诗与画成就都很高,欧阳修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贺铸因《青玉案》词中“梅子黄时雨”一句,被称为“贺梅雨”。
4.冰心的原名是()A.谢冰莹B.谢冰心C.谢玉莹D.谢婉莹5.文学史上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是()A.欧·亨利莫泊桑契诃夫B.莫泊桑契诃夫鲁迅C.爱伦·坡海明威果戈里D.卡夫卡果戈里都德6.下列选项中,修辞方法是拟人的一项是()A.这命运再次降临到我身上,就像颗成熟的栗子掉落在旅人的帽子上。
B.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很似打罗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
C.那神雕竟然迎面飞来,秃头疾缩迅伸,弯弯的尖喙竟自向他胸口直啄。
D.夏季田园中的音乐,是冗长的蝉歌和杨树叶子哗啦啦地对蝉歌的取笑。
7.下列选项中,有关《岳阳楼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是作者为巴陵太守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而创作的散文。
B.文章是作者根据自己早年游览岳阳楼的回忆而写成的。
C.文章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与参考答案

2024年成人高考成考大学语文(专升本)自测试卷(答案在后面)一、Ⅰ卷-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组织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活动。
B.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C. 这篇文章论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D. 我非常喜欢旅游,因为它能让我看到许多美丽的风景。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惊涛骇浪震耳欲聋精疲力竭B. 振聋发聩水滴石穿精疲力尽C. 振聋发馈水滴石穿精疲力竭D. 振聋发馈水滴石穿精疲力尽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俩同窗十二载,感情深厚,如今毕业了,他们却不得不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B. 面对困难,他总是畏首畏尾,不敢迎难而上,因此错失了很多机会。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表现得十分出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真是百闻不如一见。
D. 这篇文章观点新颖,语言犀利,读来让人耳目一新,真可谓是一篇力透纸背的好文章。
4、下列关于古文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授”字在《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中解释为“给予”。
B. “赋”字在《诗经》中是指一种诗歌体裁。
C. “介”字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解释为“参与”。
D. “弗”字在《庄子·逍遥游》中解释为“不”。
5、下列诗句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B.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D.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城市的绿化面积逐年增加,市民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B.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学校决定对所有教师进行业务培训。
C. 她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D. 这篇文章虽然写得很长,但内容却十分丰富。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

《大学语文》试题附答案《大学语文》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B)国。
A、颛臾B、鲁C、齐D、宋2、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C)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B、反对骈俪文风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3、善于采用“欲擒故纵”论辩手法的作家是(A)A、孟子B、庄子C、孔子D、刘向4、下列属于鲁迅先生所说“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是(C)A、1927年B、清代C、汉代D、元代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用“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作喻来说明(A)A、选择要恰到好处B、安排要有条不紊C、层次要清晰明了D、轻重要分明得当6、鲁迅用“人肉的筵宴”为喻是为了说明()A、中国文明的实质B、中国精神文明的核心C、奴化心态 D、中国历史的可怕7、下列人物与张巡不构成相互映衬关系的是()A、南霁云B、于嵩C、贺兰进明D、许远8、下列不属于作品主人公的是()A、李广B、沙子龙C、水生嫂D、王恺9、《始得西山宴游记》开头“居是州”的“是州”指()A、柳州B、永州C、苏州D、徐州10、宋代作家中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欧阳修B、苏轼C、王安石D、苏洵11、“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中的“传”指()A、《春秋》B、《论语》C、《尚书》D、《左传》12、其散文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人生世态,洋溢着渴望自由、追求光明的热情的作家是()A、冰心B、朱自清C、巴金D、茅盾13、“海太大了,我太小了”这句话所包含的大海的性格是()A、温柔而沉静B、超绝而威严C、神秘而有容D、乐观而深沉14、朱自清《背影》中说:“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里所用的方法是()A、动作描写B、表情描写C、铺垫手法D、侧面烘托手法15、有“七绝圣手”之称的作家是()A、李商隐B、王昌龄C、李白D、杜甫16、风格雄浑悲壮的作家是()A、曹操B、陆游C、辛弃疾D、苏轼17、《氓》中属于赋的句子是()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女也不爽,士贰其行”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18、《东篱乐府》是()A、诗集B、词集C、曲集D、文集19、对宋初西昆派诗人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是()A、李白B、李商隐C、杜甫D、王维20、孙犁的作品多以()农村为背景。
xunzai_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

1.解释《墨子·非攻》中“非攻”的含义。
答案要点:非攻,就是谴责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对于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作者是赞成的。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并深入指出如果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进行赞誉,那就是不知义与不义之别。
2.默写柳永的《凤栖梧》。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分析苏轼《前赤壁赋》中景﹑情﹑理熔于一炉的特征。
分析《前赤壁赋》的特征:文章以游记写起,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秋江浩阔,月夜泛舟,举酒送诗,流露出作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于竟,景中含情。
第二段通过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啸声的描绘,渲染了啸声的悲凉,为下文怀古伤今的悲情做了铺垫。
第三段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
第四段,苏子关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直接说情自然过渡到说理上来。
由情入理,以理达情。
总之,这篇散文赋予水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巧妙的将抒情、议论处于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是全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默写李煜的《浪淘沙》。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山人间。
5.分析《经楼梦·宝玉挨打》中贾政﹑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社会意义。
分析红楼梦的社会意义:首先,在宝玉挨打之前,作者为这一高潮的到来作了精心的铺垫,用以制造气氛,贯通情节。
作者重点铺叙了三件事:第一件,金钏之死;第二件,贾政命宝玉会见来访的贾雨村,宝玉“竟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
第三件,忠顺王府来索要做小旦的琪官。
这三件事凑在一起,在加上贾环在向贾政告状时,添油加醋,使贾政对宝玉的积怒如山洪暴发,父子冲突白热化。
大学汉语文学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汉语文学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诗经”中的篇章?A.《离骚》B.《九歌》C.《关雎》D.《洛神赋》答案:C2. “唐宋八大家”中不包括以下哪位文学家?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B3.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4.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A. 曹雪芹B. 罗贯中C. 施耐庵D. 吴承恩5. “文起八代之衰”是对哪位文学家的评价?A. 欧阳修B. 苏轼C. 王安石D. 黄庭坚答案:A6.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哪篇古文?A. 《滕王阁序》B. 《岳阳楼记》C. 《醉翁亭记》D. 《赤壁赋》答案:A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辛弃疾答案:C8.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的作者是谁?A. 张若虚B. 王之涣C. 杜甫D. 李商隐答案:A9. “临川四梦”是指哪位明代剧作家的四部戏剧作品?B. 李渔C. 关汉卿D. 马致远答案:A10.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是《红楼梦》中哪位人物的诗句?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答案:风、雅、颂2. 《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______。
答案:司马迁3. 唐代诗人______被誉为“诗仙”。
答案:李白4. 《聊斋志异》是清代著名小说家______的短篇小说集。
答案:蒲松龄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答案:王维6. 《儒林外史》是清代______所著的一部讽刺小说。
答案:吴敬梓7.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解释《墨子·非攻》中“非攻”的含义。
答案要点:非攻,就是谴责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也就是反对侵略战争,这是墨子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
但非攻不是一般的非战,对于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作者是赞成的。
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那就是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并深入指出如果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进行赞誉,那就是不知义与不义之别。
2.默写柳永的《凤栖梧》。
独倚危楼风细细。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分析苏轼《前赤壁赋》中景﹑情﹑理熔于一炉的特征。
分析《前赤壁赋》的特征:文章以游记写起,首段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江景图,秋江浩阔,月夜泛舟,举酒送诗,流露出作者欣愉的畅游之情,激发了其阔大的胸襟,寓情于竟,景中含情。
第二段通过对“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啸声的描绘,渲染了啸声的悲凉,为下文怀古伤今的悲情做了铺垫。
第三段通过客人对水、月的触景生情,引发出对历史人物的凭吊,表达现实人生的苦闷,即景抒情,缘情生议。
第四段,苏子关于水和月变与不变的议论,使文章由直接说情自然过渡到说理上来。
由情入理,以理达情。
总之,这篇散文赋予水月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巧妙的将抒情、议论处于优美的诗情画意之中,是全文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默写李煜的《浪淘沙》。
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山人间。
5.分析《经楼梦·宝玉挨打》中贾政﹑宝玉父子矛盾冲突的社会意义。
分析红楼梦的社会意义:首先,在宝玉挨打之前,作者为这一高潮的到来作了精心的铺垫,用以制造气氛,贯通情节。
作者重点铺叙了三件事:第一件,金钏之死;第二件,贾政命宝玉会见来访的贾雨村,宝玉“竟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
第三件,忠顺王府来索要做小旦的琪官。
这三件事凑在一起,在加上贾环在向贾政告状时,添油加醋,使贾政对宝玉的积怒如山洪暴发,父子冲突白热化。
这一次大冲突,表现出全书的主要矛盾不再恋爱故事中的“钗黛之争”,而是在维护统治力量的父亲与叛逆儿子的矛盾和对立。
其次,在“打宝玉”的场面描写上,作者的笔势忽而大场面全景,忽而具体细节的特写镜头,把贾政打宝玉过程中刻画得淋漓尽致。
这一段作者在张驰有度、循序渐进中逐渐强化贾政对宝玉对立观念的刻骨仇恨。
揭示出贾政父子之间的亲情是如何被双方社会价值观念的对立矛盾所取代的真实状况。
再次,围绕宝玉挨打的事件,作者还借助戏曲舞台的处理方式,让与宝玉有关的人交错登场,在对宝玉挨打的态度言行中展示其内心和性格,并对宝玉自身的性格产生影响。
这场戏中每一个人物出场,都是作者有意设置的画笔在落寞着色,逐渐是主人公性格鲜明,主题突出。
最后,戏剧化人物的对话。
这一节人物出场频繁,对话也比较多。
作者笔下人物的对话如同戏曲的舞台语言,性格鲜明而主题突出。
其最为突出的就是贾母出场后与贾政的对话。
二人精彩戏剧性的对话,使整个“宝玉挨打”的故事显得高潮不是在打宝玉的时候,而是在贾母出场怒斥贾政、并迫使它停止鞭台、灰溜溜地退出贾母房中这一场面中。
6.默写苏轼的《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分析《诗经·黍离》中“黍离之悲”的含义。
《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诗序》中称: 《黍离》,闵宗周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故宗周庙室,尽为禾黍,闵宗周之颠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诗。
”后来就用“黍离之悲”表示家国残破之痛,即作品中的寄慨很深的家国之恨。
词的上、下阙各有侧重,通篇与词前小序结合,紧扣驻、看、闻、想以抒发“黍离之悲”并运用联想把昔日的盛况反映今日的荒凉,构想巧妙,对比强烈,情景相生,色彩鲜明,加上作者又精通音律,注重词法,写来音调和谐,辞句精炼,委婉含蓄,结构严密,体现了婉约派的词风。
8.默写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9.分析《狂人日记》中“狂人”形象的历史文化内涵。
答案要点“狂人”形象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表面上看,他是一个迫害狂患者。
但总览全篇,读者会发现,“狂人”幻觉中的焦点,是对“吃人”的恐惧和反抗。
那么,“狂人”为什么总在诅咒“吃人”?对“被吃”迫害的恐惧是不是狂人的病因?于是读者可以看到,作品用的是象征的手法。
表面言行狂乱的“狂人”,内心是最清醒的,是最早的觉醒者和反抗者。
“狂人”在幻觉中发现从古到今“吃人”的普遍现象,“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可是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深入地提示了封建制度文化的虚伪性;作品的更深刻之处在于,“狂人”还揭示了“被吃者”也不由自主地加人了“吃人”的行列,原来在“仁义道德”的面纱下,封建文化是如此的虚伪和凶残,能够“动员”一切人加入“吃人”与“被吃”的行列,又让大家都习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蕴涵着对封建伦理道德本质的揭示;最难得的是,“狂人”不仅大胆痛快地喊出了这一惊人的发现,并且提出了挑战:“从来如此,便对吗?”最后喊出“救救孩子!”渴求“真的人”出现。
总之,《狂人日记》通过“狂人”对封建文化道德进行了彻底揭露,是反对封建道德文化的战斗檄文;对人的发现,体现了现代意识,代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精神指向。
10.默写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四、作文1.以“好事多磨”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以《思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3.以《乡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不得写成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
4.以《勿以善小而不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5.以《谁说“班门”不能“弄斧”》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议论文。
1.《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尚书是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4.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有诗集传世的伟大爱国诗人。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8.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分别为苏洵﹑苏轼﹑苏辙。
9.闻一多主张诗应当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10.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被誉为“《五代史》中第一篇文字。
11.“韩柳文章李杜诗”中的“李杜”指的是李白和杜甫。
1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13.“郊寒岛瘦”中的“郊”指的是孟郊。
1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15.诗经和屈原作品并称“风骚”。
?16.孔子在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7.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8.宋代第一位大量写慢词的词人是柳永。
19.《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
20.《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老残游记》和孽海花被誉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21.“郊寒岛瘦”中的“岛”指的是贾岛。
22.《诗经》按乐调不同不同化分为风﹑雅和颂。
23.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已达到成熟阶段的是唐代传奇。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李商隐2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27.唐宋八大家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和苏辙。
28.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29.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30.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的“末”指的是张生。
31.《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32.北宋与苏轼并称“苏黄”的诗人是黄延坚。
33.《左传》是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34.“七月派”是在艾青影响下,以理论家胡风为中心的作家诗人群。
35.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A型题: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诗经》2.下列《楚辞》作品中,非为屈原所写的一部是: C.九辩3.先秦诸子散文中,属于语录体的著作是: D.《论语》 +4.被称为“上古之书”的中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是:A.《尚书》5.《论语》是( )散文:A.语录体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C.顶真7.“欲摘故纵,请君入瓮”为( )惯用的论辫手法:C.孟子?8.下列诗人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C.陈子昂A.王勃B.杨炯C.陈子昂D.骆宾王9.被称为诗仙的是: B.李白10.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C.沉郁顿挫11.被称为诗余的是: A.词12.下列各项中与柳永词无关的一项是: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A.词风豪迈,语言高雅B.发展和完善了慢词的体制C.善于运用铺叙手法D.多写男女相思之情和羁旅行役之愁13.“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 D.秦观的《鹊桥仙》14.以诗为词的豪放派词人是: B.苏轼15.“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出自: C.杜甫的《登高》16.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著名诗人是:D.白居易17.《西游记》属于:C.神魔小说18.“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作者是: A.李白19.被苏轼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是: B.韩愈?20.下列作家中,以描写湘西风土人情见长的是: C.沈从文21.汉代传授《诗经》的有四家,流传至今的是:A.毛诗22.《九歌》是一组在祭祀中用于娱神的乐歌,共有诗:A.11首23.体现“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原则的是:A.《诗经》24.被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 A.古诗十九首25.《新五代史》的撰写者是: A.欧阳修26.先秦散文,想象丰富,辞藻华丽,大量运用古代神话,被称为最有文学色彩的是:D.《庄子》27.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B.晚唐28.《漱玉词》为( )的词集;A.李清照29.属于边塞诗人的是:A.岑参30.晚唐“小李杜”中的“李”指的是:D.李商隐31.宋代文艺创作最为全面的作家是A.苏轼32.“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 D.晏殊的《鹊踏枝》33.《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B.《文选》34.“琴趣”指的是:C.词35.“天若有情天亦老”出自: D.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36.不属于“词”的称谓的是:D.话本37.()标志着文言短篇小说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