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共38页
第七章 电视传播符号

2020/2/1
31
(4)、色彩符号
比如红色代表热情、喜悦、也可代表血腥暴 力;蓝色代表平稳冷静、忧郁;绿色是生机 盈然的象征,表示富饶、活泼;黄色是一种 欢快鲜明的颜色
2020/2/1
32
(5)、空间符号
这里所说的空间距离符号,指电视画面中出 现的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或人物与景物、事物 之间的距离,可显示人际关系的亲疏,可显 示人物与景物、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主次 关系或烘托陪衬关系。
第二节 电视传播符号
2020/2/1
1
一、什么是电视传播符号?
电视传播符号是指在电视信息传播过程中承 载、传达信息的各类符号系统的总和。
2020/2/1
2
二、电视传播符号的分类
语言符号
声音符号
非语言符号
电视传播符号i
屏幕语言符号
屏幕文字 画内文字
播音语言
现场语言 现场音响同期声来自音乐符号形体符号
2020/2/1
23
(1)、视、听、读三位一体,加深了信息
记忆深度
根据传播学者研究的数据结果显示,阅读文 字能够记住10%。收听语言能够记住20%, 观看画面能记住30%,边听边看能记住 50%。
2020/2/1
24
(2)、随时插播屏幕文字,保证重大新闻的时效性
重大新闻的发生又有不可预知性,所以当有 重大新闻发生时,插入行进式的字幕新闻, 既可以保证原来的节目计划照常进行,也能 保证重大有价值的新闻及时播出,从而大大 提高了电视新闻的传播价值和效率。
7
(2)、非语言符号:包括现场音响和音 乐符号
2020/2/1
8
( A)、现场音响
又称实况音响,是伴随着电视画面一起记录 下来的来自新闻现场的除了人物语言、音乐 之外的所有声音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的声 响、动物的声音、机器工具的声音、人的动 作发出的声音等。
7.广播电视传播符号系统PPT演示课件

3
一、广播媒介的符号系统
广播传播符号
有声语言
音乐
音响
人声语言
副言语部分
语 言
非 语 言
符
符
号
号
4
1.语言符号 人声语言: A.播音员、主持人的播音、口述语言; B.记者采录的现场语言,包括记者口播报道和
采访对象的言语。
5
广播人声语言的要求: 使用规范口语 力求形象化 富有清晰的感知性
7
节目音乐的类型: 标识音乐 间隔音乐 补充音乐 背景音乐 描述音乐 导向音乐 特技性音乐
广播节目音乐的功能 A 以独立的音乐节目形式存在,充 实广播的文艺板块; B 作为一种有效的编辑手段,使广 播节目系统连贯有序; C 音乐的美感效应能够渲染环境、 使节目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8
2)音响:除了人的语言、音乐之外的其他 声响,包括自然环境的声响、动物的声 音、机器工具的音响、人的动作发出的 各种声音等。 实况音响(还原) 音响效果(渲染)
26
电视画面的静态分析
(一)电视画面的景别
景别的划分、选择与确定
(二)电视画面的构图 (三)电视画面的光线处理 (四)镜头运动 (五)拍摄对象的形体造型
27
景别
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 的距离不同,而造成 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呈 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 别。 根据成年人在画面中 所占位置大小,可分 为大远景、远景、全 景、中景、近景和特 写。
13
二、电视媒介的符号系统
电视 传播 符号
文字 语言
声音 语言
图像 语言
屏幕 文字
画内 文字
有声 语言
音乐
音响
第六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

从业人员为报道新闻而播讲报道内容时使用的语言。
新闻报道一般是主持人、记者以第一人称进行报道,以明
确报道责任,因而在节目中往往需要交代报道者与报道语 言的明确关系。
在表达样式方面,新闻报道语言较多地采用讲述式,而一
般不使用宣读式。
新闻实况语言
是指现实事件及采访活动中发生的语言事实,在一定程度上比其他新
具有逼真性,增强传播的感染力。
可以将电视画面取景框以外的声音引入画面,拓展传播容
量。
可以发挥结构上的作用,提高节目转承的平滑度。 可以强化、放大、凸显声音对于人的主观心理的作用。
音响采录的要求
要绝对真实、自然;同时也要典型,一听就懂。这是对音
响内容的基本要求。
要清晰,不要变成噪音;音量要控制,不可干扰语言的声
制作录制的语言。
重点:现场录制或直播的语言与后期制作录制的语言的区别。 文字语言 文字语言指的是在电视内容中通过视觉可以感知和阅读的文字内容,
分为画内文字和屏幕文字两种。
重点:画内文字和屏幕文字的区别、字幕的作用
现场录制或直播的语言与后期制作录制的语言
现场录制的部分包括: 广播电视记者、主持人在节目演播现场的即兴
串联、提问、评论,参与节目的嘉宾、被访者、节目参与者各种各样 的内容表达。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这些现场的声音语言被称为同期声,即与现场画
面同时录制的声音。
后期制作录制的部分包括:在演播室根据预先写好的文稿对节目进行
录制和配音,包括口播稿、解说词、旁白、画外音等。
画内文字和屏幕文字
画内文字:画面拍摄到的文字内容,往往会是重要的
有“画面叠印”、“一屏多画面” …等等。
声画关系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

第四章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一)基本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熟悉广播电视传播符号的种类、特点、作用和使用要求等,为学生在后边的专业学习中逐渐培养驾驭广播符号的能力打基础。
(二)主要内容及教学重点1、语言:语言在广播电视节目中的多种作用;广播电视语言的风格即决定风格的因素;广播电视对语言的基本要求。
2、音响:音响在广播电视中的作用;广播电视音响的种类;音响使用的基本要求。
3、音乐:音乐在广播电视中的作用;广播电视节目音乐于音乐节目的区别;广播电视音乐使用的基本要求。
4、图像:广播电视图像的特性;图像在广播电视中的作用;图像组接。
5、字幕:广播电视字幕的种类及作用;广播电视字幕使用的基本要求。
6、传播符号的综合运用。
【重点】语言、音响、音乐、图像、字幕的种类及作用;声音与图像的搭配关系。
第一节声音(4学时)一、声音的性能1、物理性能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
它是发声体的振动所产生的一种波(即声波),借助媒介的传送,被人的听觉器官所感知。
声音由三部分组成:音调:音的高低。
由声波振动的频率决定。
音量:音的强弱。
由声波振动的幅度决定。
音色:音的品质。
由声波的结构决定。
一种声音的声波不是只有一个,而是由多个频率和振幅不同的声波组成。
它们都叫做纯音。
其中频率最低的纯音叫基音。
它决定整个声音的基本高度和响亮程度。
其它的纯音统称为泛音。
2、社会性能声音被人类所利用和感受,因而具有了社会性能。
声音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①、人类利用声音表情达意。
②、人们以各自特有的心理活动去感受和理解所接收到的声音。
二、语言这里主要指广播电视工作者的有声语言(注意与被采访者的语言不同,被采访者的语言或当事人的语言我们放在音响里讲)。
它是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的。
一般统称为解说词。
1、语言的作用①、独立表意在节目中没有画面或其它声音的参与,独自承担表达信息含义的任务。
这种作用的语言突出的特点: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完整性。
②、解说解释、阐述或说明其它符号所包含的意思。
第六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

一、符号的定义及分类
人类的交流和传播活动是以符号为载体进行的。
符号代表了某个东西,它可以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可以
是看的、听的,可以是一个姿势、一个微笑……
简言之,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
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一、符号的定义及分类
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系统,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
除了声音的音色、音调、响度等声音要素之外,声音还包
括方位感和空间感的信息。
声音方位感信息是指能判定声音来自前、后、左、右、上、
下等不同方位的信息。
空间感信息指能通过声音强弱的变化,以及渐次反射声、
延时声和混响声的组合,来判断声音产生空间的纵深度的
信息。
直达声:是不经任何反射地首先到达听音者或声音接收器的声音,是
乐两种。前者的一种重要标志是在现场摄录的,是对现场声源的还原 和再现,是摄录设备现场捕捉到的真实存在的声音。后者则是模拟的
音响,以及并非现场录制,而是在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时通过音频
编辑系统叠加到节目内容当中的。
1、广播电视中的音乐
音乐是通过组织声音表现情感的艺术。与声音语言的理性相比,
音乐更感性,更善于表达情绪,富有情绪感染力。(P153)
频道、频率呼号一起作为该频道频率的标识,或者作为栏目、节目的“开
始曲”。也是观众对频道频率、节目栏目的主要辨识。
间奏乐:在节目或栏目、小板块之间作为分隔、提示、过渡。 节目补白:在节目主体内容结束而下一个节目时间尚未开始,使用音乐片
段填补空间时段使节目准时准点。
节目配乐:节目声音语言的背景或配乐,一般用作渲染、烘托情绪和气氛,
在广播电视中,音乐的存在有三种形态,音乐节目、节目音乐
第四章广播电视传播符号与传播特性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本课件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48
• 4)蒙太奇在表意中可以自由地处理时空,创 造出影视语言独特的时空结构。蒙太奇诞生于 节目构思时,体现于导演的分镜头脚本,最后 确定在剪辑桌上。
•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 C、同一的人脸上露出惊俱的样子。
• 2、长镜头
• 根据内容、情节、情绪的变化,不断改 变拍摄角度、调整景别与距离,用一个 镜头完成一个段落的叙述。时长在30 秒——10分钟之间。它排除切换,是一 个不经剪辑的画面连续的片段,在一个 较长的镜头里往往包含一个完整的段落。
• 功能:1、纪实传播 2、形象传播 3直接传播
• 四、电视节目的声画关系 • a 声画合一 • 声画同步发生、发展、视听高度统一,使画面
和声音具有高度的保真性。 • 画内声画合一——同期声讲话和同期声音响 • 画外声画合一——播音语言与画面的统一
• b 声画对位:声音与画面按照各自不同的规律,独自 表现不同事物的信息,却又有机地围绕和表现同一内 容。加大感知深度,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 作用: • 1)创造主观化音响,传达作者或表现对
象的主体音响感受 • 2)创造现实当中不存在的音响形式 • 3)营造和渲染气氛。
第三节 电视画面与镜头语言
• 一、电视画面的影像要素 • 1、景别: 被拍摄的主体在画框内呈现的范围。
根据这种范围的比重和画面表现空间可以进一 步把景别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 写五种
• 蒙太奇的含义比较复杂,要深刻理解它,必须 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 1)单个镜头意义的不确定性,意义的产生需 要通过几个镜头组接成的镜头段落来实现
• 2)镜头组接排列的顺序必须遵循表意的规则, 不是随意的,而是要按照一定的逻辑、一定的 原则来组合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资料共60页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Nhomakorabea 威·厄尔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广播电视传播符号系统课件(PPT 48页)

景别
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 的距离不同,而造成 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呈 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 别。 根据成年人在画面中 所占位置大小,可分 为大远景、远景、全 景、中景、近景和特 写。
景深:当焦距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
。
构图
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 ,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 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一副画面由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以及空白组成。
镜头分类
◆视觉距离:远、全、中、近、特写、大特写 ◆运动方式:推、拉、摇、移、跟、升、降、甩 ◆表现方式:主观镜头、客观镜头 ◆拍摄角度:抑拍、府拍、平拍
◆时间长短:长镜头、短镜头
◆自然景物:空镜头
电视画面的静态分析
(一)电视画面的景别
景别的划分、选择与确定
(二)电视画面的构图 (三)电视画面的光线处理 (四)镜头运动 (五)拍摄对象的形体造型
实现具体节目的目的、结构方式和风格
特色的一种音乐形式。
节目音乐的类型:
标识音乐
间隔音乐 补充音乐 背景音乐 描述音乐 广播节目音乐的功能 A 以独立的音乐节目形式存在,充
实广播的文艺板块; B 作为一种有效的编辑手段,使广
导向音乐
特技性音乐
播节目系统连贯有序;
C 音乐的美感效应能够渲染环境、
使节目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标准色是电视包装时,涉及的字幕、背景、栏目片 头中使用色彩等的主色调。 中央电视台就是为强调凝重、客观、冷静的国家电视 台形象,采用蓝色调为主;
湖南台则是以红色、黄色等暖色为标准色。
标准字就是包装中先确立好了的包括“电视台名称 、节目中的字幕、数字、汉语拼音、英文字母”的 规范用法,一般说来,标准字应该以一种为主,辅 以一两种其他的字体,并在整个频道制作播出的所 有栏目、宣传片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