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行政史》试题及其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密卷00322(含答案)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中国行政史考前密卷00322(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春秋时期在社会关系变化方面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是()A. 王室衰微B. 自耕农产生C. 个体工商业者出现D. 卿大夫兴起【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题实际掌握南京临时政府军事大权的是()A. 孙中山B. 黄兴C. 黎元洪D. 胡汉民【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3题元朝的行中书省萌芽于金朝的()A. 行台中书省B. 行台门下省C. 行台尚书省D. 勃极烈制【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4题金朝比较重视科举选士,每年录取人数较多,年平均数()A. 和南宋相当B. 和北宋相当C. 和元朝相当【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5题明清时期地方中级行政区划的主干是()A. 州B. 府C. 道D. 厅【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6题作为连接中央与地方的中介组织,隋唐时期是()A. 州B. 道C. 路D. 行省【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7题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的时间是()A. 1937年7月B. 1937年8月C. 1937年9月D. 1937年10月【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8题明代内阁中拥有票拟权的阁臣是()A. 首辅B. 次辅【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9题明代内阁权力发展到顶峰是在()A. 夏言任首辅时B. 严嵩任首辅时C. 杨士奇任首辅时D. 张居正任首辅时【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0题明代中央机构中,负责收纳奏章的是()A. 司礼监B. 内阁C. 通政司D. 翰林院【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1题清代中央形同虚设的冗散机关是()A. 六部B. 卿寺C. 宗人府D. 翰林院【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2题清代排在政府机关首位、高居内阁六部之上的是()A. 都察院B. 军机处【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3题夏代将部落联盟的管理体制加以改造而建立国家,这种改造的关键环节是()A. 把通过部落联盟推选首领的禅让制变为王位世袭继承制B. 改变四岳议事C. 设置一套官僚机构D. 建立监狱和军队【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4题元代在地方行政体制上的一个重大特点是()A. 实行行省制度B. 在行省以下的各级行政机构中均设置达鲁花赤掌握实权C. 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D. 建立四级地方行政层次【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5题明代最高审判机关是()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内阁【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6题西晋时期造成八王之乱的根本原因是()A. 诸侯王领有封地的官吏任免权B. 领有封地内的物税留取权【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7题宋代台谏合一的出现,其根本意义就在于()A. 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力度B. 提高了谏官的地位C. 扩大了监察官员队伍D. 适应了专制皇权提高的趋势【正确答案】 D【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8题宋代科举考试过程中最终一次考试是()A. 取解试B. 礼部试C. 殿试D. 吏部试【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19题清代内阁的最早组织形式是()A. 文馆B. 内国史院C. 内秘书院D. 内弘文院【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0题抗战期间边区的权力机关是()A. 参议会B. 政府委员会【正确答案】 C【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1题华北人民政府成立人民监察院的时间是()A. 1947年8月B. 1948年8月C. 1949年8月D. 1950年8月【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2题中国古代奴隶主专政和封建主专政两个阶段行政管理的相同点是()A. 个人独裁的管理体制B. 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C. 设官而治的管理体制D. 家国一体型的家族管理体【正确答案】 A【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3题提出“继续一党统治,而不使他人参加”这一观点的人物是().A. 蒋介石B. 胡汉民C. 李宗仁D. 阎锡山【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4题唐代以各级官员的选拔、任用、考核、俸禄等制度化、法律化的文件是() A. 《唐律》C. 贞观政要D. 《唐律疏议》【正确答案】 B【你的答案】本题分数1分第25题清朝对会试落第的举人予以另外入仕机会让其中的一部分进入官场。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12)

1301-全国-中国行政史总分:100一、单选题(共25题,共25分)1、以君主为核心的王权专制体制的完善时期是()(1分)A:夏朝B:商朝C:周朝D:春秋战国时期2、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1分)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3、我国历史上建立元朝政权的少数民族是()(1分)A:满族B:蒙古族C:契丹族D:女真族4、由于疆域空前辽阔,元代在路一级行政区划之上设置(1分)A:行省B:道C:市D:郡5、宋朝,会议制度已发展得十分成熟,其中,皇帝就某问题临时召集会议进行商讨,向大臣征求决策方案的会议形式称为(1分)A:例行常朝B:便殿议政C:临时朝议D:议政会议6、明代在前代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更为完备和成熟的监察制度,设置了一系列具有监控职能的机构。
当时全国最高监察机关是(1分)A:御史台B:提刑按察司C:都察院D:六科7、最初职能仅限于军事方面,最后却发展成为总揽军政大权的清朝中枢决策机构是(1分) A:总理衙门B:军机处C:兵部D:都司8、晚清政府为了办理与各国的外交事务在原来的扶夷局的基础上成立的机构是(1分)A:南北通商大臣B:总税务司C:同文馆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9、根据南京临时政府《关于公文程式咨》的规定,任用职员及授赏徽章的证书曰(1分) A:谕B:令C:示D:状10、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用()(1分)A:群举制B:简任制C:委任制D:荐任制11、在地方的行政体制设置中,首先设置“路”这一管理层次的是(1分)A: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12、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被称为“超责任内阁”的是(1分)A:陆征祥内阁B:段祺瑞内阁C:唐绍仪内阁D:吴佩孚内阁13、唐朝决策文书中,用黄麻纸写成,用于颁布重大行政命令的诏书称为(1分)A:册书B:制书C:敕D:诰14、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的决策权力中心是()(1分)A:国防最高委员会B:国民党中政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政府委员会15、唐代依汉代管理西域之例,为协调与少数民族关系、管理各归附少数民族而设立的行政机构是(1分)A:路B:都护府C:左郡县D:羁縻府州16、抗战期间,为了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市政学答案副本

2014年10月全国自考市政学考前密卷00292(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市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A. 4次B. 3次C. 2次D. 1次第2题西方国家的市政体制一般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格局,城市政府并不直接干预城市社会生活,而是通过哪一途径来履行其市政职能【】A. 提供公共服务B. 制定发展规划C. 完善各项制度D. 民主协商第3题以下不属于市政府的工作部门的是【】A. 金融部门B. 社会管理部门C. 监督管理部门D. 安全保卫部门第4题体现着企业管理经验在城市公共管理中的运用,并具有专业化、企业化管理特色的西方市政体制是【】A. 市委员会制B. 议会市长制C. 市经理制D. 市长议会制第5题我国直辖市的行政区划体系在郊区是【】A. 市-区-街道三级制B. 市-区-乡(镇)三级制C. 市-县-乡(镇)三级制D. 市-县-街道三级制第6题在我国的市政职能中,提供社会保障方面的公共服务的主体是【】A. 城市政府和社会团体B. 市委和社会团体C. 城市政府及其事业单位D. 社会公益性组织第7题中国市民参政最重要、最权威的形式是【】A. 政治参与B. 政治选举C. 政治接触D. 政治结社第8题决策在执行中,必然会发生偏差,最具备发现偏差于萌芽状态条件的是【】A. 一线指挥的领导B. 掌控全局的领导C. 核心员工D. 一线员工第9题城市人民代表大会是城市的国家【】A. 领导机关B. 行政机关C. 权力机关D. 监督机关第10题市党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党的领导机关是【】A. 市委常务委员会B. 市政府C. 市委员会D. 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11题在城市发展早期曾经是主导性的市政职能为【】A. 一般职能B. 建设职能C. 专门职能D. 防御职能第12题市政决策预测的关键环节是【】A. 可行性分析B. 工作设想C. 对实际情况开展调查研究D. 制定政策纲要第13题为限制排入城市生态环境中的污染物或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其他因素,应制定【】A. 城市污染物排放标准B. 城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法标准C. 城市生态环境标准样品D. 城市生态环境基础标准第14题以下属于我国城市综合管理部门的是【】A. 市规划局B. 市财政局C. 市办公厅(室)D. 市审计局第15题城市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决定了其首要目标是【】A. 经济效益B. 社会效益C. 系统效益D. 生态效益第16题 1955年11月,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城乡划分标准的规定》,改变了仅以人口和政治为标准设立市的观念,突出强调了设市的【】A. 经济条件B. 地域范围C. 基础设施条件D. 文化教育发展条件第17题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A. 基础容量大B. 基础设施现代化C. 城市规模大D. 经济高速发展第18题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综合机构是【】A. 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B. 市政工程管理局C. 市政管理委员会D. 市政府的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第19题国家政体和市政体制保持统一性的基础是【】A. 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B.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民主C. 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D. 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协调第20题市政绩效管理的前提是【】A. 城市发展战略和价值导向的明确化B. 公务员的认同和共识C. 制定市政绩效协议和绩效计划D. 进行市政绩效评价第21题中国现在的人口再生产类型是【】A. 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B. 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C. 低出生、高死亡、低增长D. 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第22题我国的市政主体不包括【】A. 城市政党组织B. 城市政权组织C. 各类城市企业D. 城市社会组织第23题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体制,应体现【】A. 以区、街管理为主的原则B. 责、权、利分解下放到街道的精神C. 国家建设、人民管理的原则D. 市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统一领导第24题中国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管理登记条例》的时间是【】A. 1958年1月1日B. 1958年1月9日C. 1959年1月9日D. 1978年10月1日第25题最先提出和使用“社区”这一概念的是【】A.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B. 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C. 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D. 法国经济学家帕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中国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县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唐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A. 郡县B. 州县C. 道府D. 行省答案:B3. 明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关是: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阁D. 六部答案:C4.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是:A. 县B. 州C. 府D. 道答案:A5. 以下哪个朝代没有实行郡县制?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秦朝时期,全国划分为三十六____。
答案:郡2.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州、郡、____。
答案:县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和____。
答案:尚书省4.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实行的是____。
答案:行省制5.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最高一级是____。
答案:省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郡县制。
答案:郡县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始于秦朝,后被汉朝继承和发展。
郡县制将全国划分为若干郡,郡下又设县。
郡的长官称为郡守,县的长官称为县令。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2. 简述明朝的内阁制度。
答案:明朝的内阁制度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种体现。
内阁由皇帝亲自选拔的文官组成,主要负责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起草诏书,参与决策。
内阁成员没有固定的官衔,但权力很大,有时甚至能左右朝政。
内阁制度的设立,加强了皇帝对国家的控制。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论述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及其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答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从郡县制到州县制,再到行省制的过程。
郡县制的实行,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州县制的实行,进一步细化了地方行政区划,使得地方管理更加精细化。
全国年月自考中国行政史新试题及答案解析评分标准

2017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中国行政史试卷(课程代码0032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l 分,共25分)1.中国的科举制度始于(A)P.65/129A .隋朝B .唐朝C .宋朝D .明朝2.真正解决王位继承顺序问题的是周朝确立的(D)P.79A .军事民主制B .王子王位继承制C .兄终弟及制D .嫡长子继承制3.秦汉中央政府职能机构的长官称为(C)P.96A .令B .曹C .卿D .丞4.西汉初年,一些功臣被封为彻侯,其食封的领地称为(B)P.100A .属国B .侯国C .郡国D .王国5.魏晋以后,御史台完全独立,其长官为(C)P.116A .治书侍御史B .御史大夫C. 御史中丞D .殿中侍御史6.在隋朝三省制度中,实际成为行政运转轴心所在的“政本之地”是(A)P.119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7.中晚唐时期宦官之所以能把持朝政,直至废立皇帝,进退宰相,是因为宦官控制了京城的军队,宦官藉以控制军队的官职是(D)P.121A .司隶校尉B .都督军事C .太尉D .神策左右军中尉8.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B)P.127A .律B .令C .格D .式9.宋朝路一级行政机构中俗称“宪司”的是(C)P.141A .转运使司B .提举常平司C .提点刑狱司D .经略安抚司10.金朝负责从七品以下官员任免的是(A)P.159A .吏部B .尚书省C .枢密院D .礼部11.明朝最高审判机关是(B)P.170A .刑部B .大理寺C .都察院D .御史台12.清朝最高一级地方行政组织是(C)P.189A .道B .郡C .省D .州13.近代中国行政体制半殖民地化开始的标志是(D)P.204A .增设学部B .增设巡警部C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D .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14.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的是(B)P.219A .同治皇帝B .光绪皇帝C .溥仪皇帝D .慈禧太后15.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其中湖北军政府基本上属于(A)P.242A .总统制类型B .内阁制类型C .议会制类型D .委员会制类型16.南京临时政府在官员的任用上主要采取(B)P.247A .筒任制B .委任制C .荐任制D .聘任制17.袁世凯政府建立后,对外蒙古进行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C)P.265A .行省制度B .伯克制度C .盟旗制度D .谋克制度18.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决策的中心是(D)P.284 A .国民政府委员会B .国民政府主席C .五院院长D .国民党中政会19.1938年3 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抗战建国纲领》,决定改变领导体制,实行A)P.294 A. 总裁制B .总统制C .议会制D .委员会制20.抗战期间,国防最高委员会为有效行使职权,加强对国家事务管理所设立的决策技术系统是(D)P.300 A .委员长侍从室 B .中央设计局C .军事参议院D .中央审议会21.“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南京政府的行政体制有所变化,其中考试院院长的产生程序是(C)P.310A .由总统直接任命B .由考试院选举产生C •由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D.由总统提名经立法院同意后任命22.1931年11 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地点是(B)P.318A •广州B •瑞金C •上海D •嘉兴23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所属各部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所属各部均实行(D)P.322A •议行合一制B •委员会制C •合议制D.首长负责制24 •在多数抗日根据地,区公署是县政府的(A)P.331A •助理机关B •派出机关C •执行机关D •代表机关25 •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C)P.345A •贫民大会B •各界座谈会C •各界代表会D •临时参议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分)26 •春秋时期,最先设立县郡的是(AB)P.90A •晋国B •楚国C •齐国D •韩国E •鲁国27 •宋朝会议制度可分为三大类,分别是(CDE P.142A •九卿议B •大臣廷议C •例行常朝D •便殿议政E •临时朝议28 •清朝在官员选拔任用上被视为人仕正途的是(AD)P.199A •科举B •荐举C •捐纳D •举贡E •吏道29•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旧的官吏制度进行了革新,文官大致分为(ABC)P.247A •简任官B •荐任官C •委任官D •特任官E •聘任官30 •鉴于战争环境,苏区行政人员的选拔任用主要采取的方式有(DE P.326A •调任制B •聘任制C •荐任制D •选举制E •委任制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 5 小题。
2024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考试:中国行政史历年原题合集含解析

2024年10月自考行政管理考试:中国行政史历年原题合集一、单项选择题1、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2、宋代科举的主要形式是______。
A.常科B.制科C.武举D.省试3、东汉时,实际成为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的是______。
A.门下省B.御史台C.中书省D.尚书台4、抗日民主政权中的晋西北行政公署属于()。
A.边区政府的代表机关B.该地区最高行政机关C.边区政府的派出机关D.该地区最高监察机关5、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B.都督C.刺史D.州牧6、根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苏维埃组织法》规定,工农民主政府的基层政权机关是______。
A.县(乡)苏维埃B.乡(区)苏维埃C.市(县)苏维埃D.乡(市)苏维埃7、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决议,决定正式设立的“民意机关”是______。
A.国民大会B.临时参议会C.国民参政会D.国民参议会8、1876年,率兵西出阳关,收复天山南北的是()。
A.左宗棠B.李鸿章C.曾国藩D.张之洞9、明朝宫中掌内外章奏及批红大权的机构是()。
A.翰林院B.通政司D.司礼监10、1948年“行宪国大”后,按照宪法的规定,立法院院长的产生方式是由______。
A.行政院长提名后总统任命B.总统直接任命C.立法委员互选D.总统提名经监察院同意后任命11、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
A.猛安制度B.盟旗制度C.伯克制度D.土司制度12、唐朝依法制定,以诏制形式颁布的行政规则称为______。
A.律B.令C.格D.式13、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干部考核的主要方式是()。
A.民主鉴定B.自我鉴定C.上级鉴定D.群众评议14、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是()。
B.货选C.征辟D.察举15、清朝最基层的地方行政组织是______A.道B.府C.厅D.县16、解放战争时期,作为新解放城市的军管会和市政府传达政策联系群众的咨询协商机关是______。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行政史的研究对象是()。
A.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B.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C.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D. 中国古代文化制度答案:B2.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A. 夏朝B. 商朝C. 西周D. 春秋战国时期答案:A3. 秦朝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中,最高行政长官是()。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4.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主要分为()。
A. 郡、县B. 州、郡、县C. 郡、县、乡D. 州、县、乡答案:B5.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6. 宋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路D. 县答案:C7.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
A. 中书省B. 尚书省C. 门下省D. 内史省答案:A8. 明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9. 清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A. 州B. 府C. 省D. 县答案:C10.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演变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其特点()。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的特点包括()。
A. 中央集权B. 地方分权C. 官僚制度D. 世袭制度答案:AC12. 秦朝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丞相B. 太尉C. 御史大夫D. 皇帝答案:ABC13. 汉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变革包括()。
A. 郡县制的确立B. 州制的设立C. 郡县乡三级制的实行D. 郡国并行制的实行答案:ABCD14. 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的主要行政机构包括()。
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内史省D. 秘书省答案:ABC15. 元朝时期,地方行政区划的主要单位是()。
中国行政史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行政史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最早的行政区划制度是:A. 郡县制B. 州郡制C. 行省制D. 郡国制答案:A2. 秦朝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A. 君主立宪制B. 封建制C. 郡县制D. 宗法制答案:C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度中的“三省”指的是:A.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B. 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C. 中书省、门下省、内史省D. 尚书省、门下省、御史台答案:A4. 明朝时期,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的机构是:A. 东厂B. 西厂C. 锦衣卫D. 都察院5. 清朝末年,负责管理全国财政的机构是:A. 户部B. 工部C. 礼部D. 刑部答案:A6. 元朝时期,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机构是:A. 中书省B. 门下省C. 尚书省D. 枢密院答案:A7. 清朝的“八旗制度”中,旗人主要来源于:A. 汉族B. 蒙古族C. 满族D. 回族答案:C8. 唐朝的科举制度中,选拔官员的主要科目是: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B9. 明朝的“东厂”主要负责:B. 财政C. 监察D. 教育答案:C10. 清朝的“南书房”是皇帝的:A. 书房B. 寝宫C. 议事厅D. 娱乐场所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制度属于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制度?A. 郡县制B. 行省制C. 州郡制D. 郡国制答案:ABCD2. 以下哪些机构是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成部分?A. 尚书省B. 门下省C. 御史台D. 东厂答案:ABC3.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A. 都察院B. 御史台D. 锦衣卫答案:ABD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科目?A. 明经B. 进士C. 明法D. 明算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军事机构?A. 东厂B. 锦衣卫C. 枢密院D. 兵部答案: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荐任官D.简任官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89
20.根据国民政府1939年推行的新县制,区代表县政府督导各乡(镇)办理各项行政及自治事务,是县政府的【 】
A.监督机关B.执行机关
C.决策机关D.辅助机关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97
21.根据“行宪国大仲后的中央行政体制.全国最高权力机关是【 】
2014年
中国行政史试题
课程代码:0032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从总体上讲,传统中国治国之道的核心是【 】
A.“以德治国”B.“以法治国”
C.“以理治国”D.“以仁治国”
27.汉时,以乡举里选为基础的官员选拔方式有【 】
A.任子B.察举
C.征辟D.纳资
E.苦选
正确答案:BC(2分)教材P105
28.清政府在“维新新政”中设立的机构有【 】
A.商部B.学部
C.总理衙门D.财政处
E.同文馆
正确答案:ABD(2分)教材P220
29.辛亥革命后,独立各省都成立了军政府,大致类型有【 】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26
15.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国家的实际行政首长是【 】
A.总长B.大元帅
C.临时大总统D.国务总理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241
16.南京临时政府与传统封建王朝相比,在行政监督方面最大的区别是创建了【 】
A.司法监督制B.议会监督制
C.内阁监督制D.首长监督制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65
2.西周时期.掌管籍田和农业生产的政务官是【 】
A.司寇B.司空
C.司徒D.司马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80
3.汉武帝在组织蓄意分割、架空相权的方式是实行【 】
A.内外服制B.中外朝制
C.独相制D.三公九卿制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95
4.秦汉时期,二千石以上高级官吏的核准任用权属于【 】
A.行政三联制B.首长负责制
C.合议制D.独任制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321
24.抗日根据地推行政务的枢纽是【 】
A.县政府B.区公署
C.乡政府D.村政府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31
25.解放战争时期,各大解放区人民政府的行政决策机关是【 】
A.军管会B.各界代表会
C.临时参议会D.政府Leabharlann 员会A.国民大会B.国民参政会
C.国民政府委员会D.总统府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308
22.1928年6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六大”确定的红色政权名称是【 】
A.无产阶级代表大会B.工农兵代表会议
C.苏维埃代表大会D.人民委员会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318
2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会和地方各级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均实行【 】
12.清政府在蒙古族聚居区实行【 】
A.猛安制度B.盟旗制度
C.伯克制度D.土司制度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92
13.清朝最高监察机关是【 】
A.都察院B.文馆
C.内三院D.理藩院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97
14.1884年11月17日,清政府宣布设立新获省,省会设在【 】
A.镇西B.哈密
C.迪化D.吐鲁番
31.内外服制
正确答案:教材P81
商王朝建立的一种二元统治体制,即将统治区分为内服和外服两大部分,分别用不同的统治方法和组织形式。内服是指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外服是指诸侯国统治的区域。
32.北面官制
正确答案:教材P150
是辽朝统治者为统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种特殊制度.担任北面官一般均是契丹贵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的权力重心所在。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333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6.中国奴隶制的代表性王朝是【 】
A.秦B.晋
C.夏D.商
E.周
正确答案:CDE(2分)教材P69
33.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正确答案:教材P282
南京国民政府为适应国民党部署反共内战的需要而设立的省政府的派出机关.它与孙中山提出的地方政制相违背.单从行政管理的角度看.它在沟通省县联系,整顿吏治、绥靖地方及提高效率方面是起了作用的。
A.浙江类型B.江苏类型
C.广东类型D.湖北类型
E.福建类型
正确答案:DE(2分)教材P242
30.1948年“行宪国大”后,南京政府中央五院中院长的产生不需要总统提名的有【 】
A.立法院B.监察院
C.考试院D.行政院
E.司法院
正确答案:AB(2分)教材P310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A.南面官B.宋朝官制
C.唐朝官制D.秦朝官制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50
10.金朝的路采取分权而治的制度,其中掌管民政和军政的是【 】
A.经略使司B.提刑使司
C.都总管府D.转运使司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56
11.明朝事实上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 】
A.内阁B.通政司
C.中书省D.六部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69
A.大鸿胪B.丞相
C.尚书D.皇帝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06
5.魏晋南北朝时期,行政执行的最高机关是【 】
A.尚书省B.中书省
C.门下省D.散骑省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115
6.唐初设内侍省,担任省内诸职的均是【 】
A.给事中B.门阀士族
C.翰林学士D.宦官
正确答案:D(1分)教材P121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246
17.1917年12月北京政府开始将首都所在地称为【 】
A.市B.署
C.府D.道
正确答案:A(1分)教材P266
18.南京国民政府初级行政区域为【 】
A.区B.镇
C.县D.乡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283
19.根据南京国民政府1937年颁布的《公务员作用法》,由国民党中政会选任的是【 】
7.隋唐时期,州的长官仍称【 】
A.节度使B.都督
C.刺史D.州牧
正确答案:C(1分)教材P124
8.宋朝中央行政体制称为两府三司制,其中两府是指【 】
A.御史台和尚书台B.中书门下与枢密院
C.吏部和礼部D.少府和丞相府
正确答案:B(1分)教材P138
9.辽朝统治者建立起两套行政体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其中的汉制官制统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