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期末考试
《电子政务》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电子政务 试题 第 1 页 共 6 页 《电子政务》2022-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前括号里。
(每题2分,共20分) 1、各级政府机构的政务处理电子化包括内部核心政务电子化、信息公布与发布电子化、信息传递与交换电子化、公众服务电子化等。
这称为 。
( )
A 、电子政务
B 、电子政府
C 、电子商务
D 、办公自动化
2、运用信息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
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 。
( )
A 、电子政务
B 、电子政府
C 、电子商务
D 、办公自动化
3、电子政务相对与办公自动化来说,参与的对象是 。
( )
A 、公务员
B 、领导干部
C 、公众
D 、由公务员扩展到全社会的各类用户
4、G2G 是指 。
( )
A 、政府部门内部的电子政务
B 、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电子政务
C 、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D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电子政务
5、U 盘是通过 接口与计算机交换数据。
( )
A 、US
B B 、LPT
C 、MOUSE
D 、COM
6、下面哪一个是属于政府机构的域名? ( )
A 、AC
B 、ORG
C 、GOV
D 、EDU
7、“三网一库”中的一库指 。
( )
A 、数据库
B 、政府系统共建的电子信息资源库。
电子政务复习题

电子政务期末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逐渐超过报刊、广播和电视的影响力,形成().A、广播媒体;B、第四媒体;C、新闻媒体;D、电视媒体.2.电子政务促进公共服务( )。
在技术创新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公共服务也会逐步实现理念上的转变,包括由神秘向透明转变、由随意抽规则转变、由以职能为中心向以公众为中心转变等。
A、理念创新B、技术创新C、公共服务体制创新D、电子政务创新3.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核心理念是()。
A、以人为中心B、以政府为中心C、以公众为中心D、以电子政务为中心4.(),美国制造出第一台计算机.A、1980年B、1947年C、1976年D、1949年5.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A、20世纪80年代初B、20世纪80年代中期C、20世纪80年代末期D、20世纪90年代6.中国将( )定为“政府上网年”,年初“政府上网工程”启动,拥有3000多个数据库的政府部门在半年里已推出1560多个网站.A、2001年B、1998年C、1999年D、2002年7.( )是指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
A.政府2。
0 B.政务微博C.政务微信 D.政务APP8.政务微信主要依赖于()正式上线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动作。
A.2008年8月20日 B.2010年8月20日C.2012年8月20日 D.2011年8月20日9.政府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应用模式简称为( ).A、G2GB、G2BC、G2CD、G2E10.(),就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A、业务重组B、流程再造C、资源共享D、组织虚拟11.在Internet中,使用的主要网络通信协议是()。
A、IPX/SPXB、TCP/IPC、HTTPD、ISO12.国外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中,()是基于“绩效参考模型"的评估体系。
电子政务期末参考资料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参考资料一、判断题1.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 T )2.我国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已经形成( F )3.国家层面的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T )4.政府机构职能不同,必须各自开展独立的电子政务工程( F )5.电子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应成立由软件专家、网络技术专家组成的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组成由相关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相结合的工作小组( T )6.数字签名工作方式,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加以处理( T )7.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应安装病毒在线侦测或防毒软件( T )8.脚本语言是一种描述语言,能够被浏览器解释执行( T )9.政府信息化的核心价值是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 T )10.电子政务就是电子政府,他们没有本质区别。
( F )11.政府网站的一体化平台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方向。
( T )12.电子公文流转系统不能传递涉密文件。
( F )13.用户可以随时将共享设为不共享。
( T )14.门户网站与政府办公系统相连,可为社会提供‘一站式服务’窗口。
(T )15.电子政务作为‘一把手工程’,政府各级领导的真正重视对于电子政务的发展将会是积极有力的支持与推动。
( T )16.因为不能看见对方,网上税收申报、费用缴纳不可行。
( F )17.信息没有时效性。
( F )18.规划和开发重要政务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的重要工作内容。
( T )19.政府网站的一体化平台是电子政务发展的一个方向。
( T )20.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应安装病毒在线侦测或防毒软件。
( T )21.信息技术能够使人民更好地参与政府的各项决策活动,从而促进全社会的进步(T)22.我国统一的政府信息网络已经形成(F)23.国家层面的政务外网是政府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F)24.政府机构职能不同,必须各自开展独立的电子政务工程(F)25.电子政务应用的基础是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T)26.电子应用系统的开发,一般应成立由软件专家、网络技术专家组成的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并组成由相关领导和有关政府部门工作人员相结合的工作小组(T)27.通过绵阳政务网,可以访问互联网(F)28.以项目带动产业,促进绵阳信息产业发展是绵阳电子政务建设的任务之一(T)29.利用MPLS VPN方式,部门既可以组成行业虚拟专网,又可以同时加入市电子政务网(F)30.数字签名工作方式,用自己的私钥对信息加以处理(F)31.在市电子政务平台中,建立数据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存放基础数据和交换数据(T)32.企业基础信息交换系统需要各企业报送生产经营数据()33.Windows系统的计算机关闭可以直接断电()34.浏览器地址栏中可以输入一个网站的IP地址或域名()35.计算机病毒可以传染给生物体()36.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应安装病毒在线侦测或防毒软件()37.Word中页面设置不能控制行数与每行字数()38. Word中一次只能删除一个字符()39.脚本语言是一种描述语言,能够被浏览器解释执行()40.SSL是利用公开密钥的加密技术(RSA)来作为用户端与主机端在传送机密资料时的加密通讯协定()二、单选题1、相对于传统的垂直化层次结构,电子政府体现的是:( B )A.集中化结构B.扁平化辐射结构C.块状结构D.条形结构2.随着网络时代和网络经济的来临,管理正由传统的金字塔模式向_________模式转变,减少管理的层次,以各种形式通过网格与企业与民众建立直接的联系。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2024-2025期末试题、期末筒答题及答案(试卷号:49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期末筒答题及答案(试卷号:4988)一、筒答题1.电子政务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哪些必要条件?答:电子政务为建立责任政府创造了必要条件:(1)电子政务需要优化的规范化管理做基础,这一基础给政府内部权责体系的建立和进一步精细化注入了必要的压力;(3分)(2)电子政务使政府的透明度提高,这使得来自行政机关内部外部的各种监督活动,因依据更加明确和充分而更具有效性;(4分)(3)电子政务密切了政府与公众间的关系,使社会公众更易于参与管理并对政府实施监督,促进政府履行责任。
(3分)2.简述政府机关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目标。
答:政府机关电子化公务处理系统的目标就是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一个集成的公务处理环境,使本机关的和政府系统所有的工作人员一起来协同工作,共享信息和知识。
(2分)(1)通过建立机关内部和政府系统内部通信和信息发布平台,使本机关和政府系统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实现信息共享。
(2分)(2)实现无纸办公,使文件处理自动化。
(2分)(3)实现核心公务处理工作流自动化。
(2分)(4)各种保障性工作活动的自动化。
(2分)3.加拿大采取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有哪些?答:(1)在互联网上建立网站,发布信息;(2分)(2)通过网上电子邮件提供信息咨询服务;(2分)(3)开设信息咨询免费电话,直接答复农民咨询的问题;(2分)(4)以传真或邮寄资料的方式提供信息服务;(1分)(5)派专家到农场现场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1分)(6)进行培训,教会农民如何咨询问题、如何获取信息、如何上传信息、如何使用信息等。
(2分)4.电子政务要在哪些运营理念方面进行变革?答:民主理念(1分),法治理念(1分),公平理念(1分),科学理念(1分),责任理念(1分),服务理念(1分),效能理念(1分),系统理念(1分),创新理念(1分),安全理念(1分)。
5.政府机关公务处理的电子化主要应用在哪些方面?答:主要应用的方面有:公文处理(1分)、视频会议(1分)、事务处理(1分)、日程管理(1分)、流程监控(1分)、档案管理(1分)、信息服务(1分)、决策支持(1分)、信息资源管理(1分)、知识管理(1分)。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试题

电子政务期末复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至少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40分〕1.ICT是以下(C信息通讯技术)的英文简称。
2.电子政务的处理方式是以〔B公众的需求〕为中心。
3. 目前电子政务的进展模式一样分为(A G to C模式B G to B模式C G to G模式D G to E模式)类。
4. 电子政务的差不多特点有〔A政府业务流程的电子化B政府服务提供的电子化C政府内外关系的电子化〕5.保证电子政务的安全能够通如下〔A物理安全 B网络安全 C信息安全D人身安全〕方式来实现。
6.与传统的电子政务相比,移动电子政务有如下〔A移动性B方便性C直截了当性D安全性E可靠〕的优势.7.在政府实施电子化服务过程中,不同的服务对象〔A经济水平B教育文化背景C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由此导致在享用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数字鸿沟〞8.以下政府采购方式属于非招标采购的有〔B单一来源采购C询价D竞争性谈判方式E邀请招标〕。
9.政府公共服务的专门性有:(A非营利性B垄断性C普遍性D特定性)10.移动电子政务要紧模式有:(AmG to E BmG toB CmG to C)11.电子政务的主体〔B.政府〕12.电子政务对政府提出的新要求有〔A追求精简高效;B走向透亮和开放;C注重服务;D推动创新〕。
13.电子政务监理过程可分为〔A实施前监理; B 实施中监理; C实施后监理〕14. 电子政务的目的是(A、网络技术〕为差不多手段,面向政府机构的业务模式、治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优化和扩展,将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应用从简单的取代手工劳动提高到工作方式的新层次。
15. 联合国采纳的电子政务评估标准中的电子政务成熟度的指标由以下〔A网络测度指标;B电信基础设施指标;C人力资本指标〕指标构成。
16. 阻碍电子政务进展水平的要紧因素有〔A信息通信技术的进展和应用状况;B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和利用程度;C政府人力资源状况;D电子政务相关法律。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49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电子政务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代号:4988)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0分,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的政府形式是电子政务的主导方式。
A.虚拟型B.实务型C.工作型D.事务型2.电子会议与旅行服务系统属于()oAo电子司法档案系统B.统一服务系统Co电子财政管理系统D.信息统计系统3.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模式,根据()的不同,可以分为政府对社会公众的服务模式和政府对企业的服务模式。
A.服务主体B.服务方式C.服务对象D.服务目的4.在电子政务环境下,电子化手段可以把政府掌握的静态信息通过反馈系统转化为动态信息,并主动地提供给公众。
这体现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在()方而的特征。
A.关系模式B.办公模式C.管理类型Do服务方式5.()电子政务在各地各级政府中广泛而深入的开展,这一年,被命名为“电子政务年”。
A.2001 年B.2002 年C.2003 年D.2004 年6.我国第()代办公自动化系统将办公信息载体从原始纸介质方式转向比特方式。
A.一B.二C.三D.四7.()可以说是电子政务网络应用的核心和基础。
A.政务内网B.政务外网C.政府网站D.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8.按()划分,可以把政府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分为政府对公民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和政府对组织提供的电子化公共服务。
A•服务对象B.职能C.具体行政行为D•服务方式9.劳动就业服务属于政府电子化的公共服务项目中的哪一大类?()A.政治服务B.经济服务C.文化服务D.社会服务10.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是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第()个环节。
A.四B.三Co 二D.一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多选、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1.电子政务是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主要体现为()oAo电子政务的发展要回应政府管理思想的转变B.电子政务要回应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C.电子政务是趋向综合、虚拟的政务方式D.电子政务是建立在社会信息化基础上的12.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的差异主要表现为()。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电子政务概论》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88)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电子政务概论》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4988〕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10分,多项选择、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电子会议与旅行效劳系统属于。
A.电子司法档案系统B.统一效劳系统C.电子财政管理系统D.信息统计系统2.是指政府通过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效劳。
A.G2G B.G2PC.G2B D.G2C3.电子政务开展的内在动力是。
A.建立高效的政府B.建立廉洁的政府C.建立透明的政府D.建立节能的政府4.将收发处理文件等程序性的活动从传统的手工方式转向工作流自动化方式,表达了我国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展的阶段的特征。
A.第一B.第二C.第三D.第四5.在基于互联网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局部中,哪一局部是对与会议有关的地区、职称、职务等信息进展有效的管理?A.文档管理B.人员管理C.政策管理D.各种代码表的管理6.军事效劳属于政府电子化的公共效劳工程中的哪一大类?A.政治效劳B.经济效劳C.文化效劳D.社会效劳’7.关于行政征收行为最典型的电子效劳是。
A.电子支付B.工商答应C.电子税务D.网上保险8.按照划分,可以将政府电子化的公共效劳分为信息发布、信息搜索、文件下载、在线业务受理、____等9种。
A.详细行政行为B.效劳方式C.职能D.效劳对象9.是由某一个政府机关建立和拥有的网站,主要在该机关的职权范围内提供信息和效劳。
A.根本网站B.门户网站C.政府内网D.OA系统10.是对信息内容进展主题分析^p ,确定主题概念,然后按照一定的词汇控制方式,为标引对象赋予恰当的语词标识的过程。
A.分类标引B.主题标引C.内容标引D.信息标引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多项选择、少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11.以下属于政府门户网站的根本技术要件的是。
A.网络平台B.应用体系C.数据库体系D.平安与标准体系12.电子政务网络根底设施标准包含。
电子政务期末作业考核

电子政务期末作业考核第一篇:电子政务期末作业考核期末作业考核《电子政务》期末作业考核行政管理满分100分一、简述题(每题20分,共100分)1.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答:相对于电子政务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和地区,我国的电子政务效益总体还不明显。
大部分地级市电子政务处于初级阶段,重复建设、政务公开度低、数据质量低下等问题依然普遍存在。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中发办〔2002〕17号)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有①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②业务系统水平低,应用和服务领域窄;③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互联沟通不畅、共享程度低;④标准不统一,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
究其根源,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推动不足。
相对于发展迅猛的电子商务而言,电子政务建设的推动力明显不足。
企业建设电子商务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提升自身竞争力,这又是电子商务得以蓬勃发展的原动力和推动力。
而电子政务相对电子商务而言,是一项更为复杂的、牵扯面更广、建设周期更长的系统工程。
在电子政务中,不同部门考虑问题的角度、关注的程度、投入程度也不同,使得各部门考虑问题的信息交换不充分,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也步履艰难。
二是认识存在盲目性。
许多政府机关将电子政务认为是简单的利用网络和计算机来处理政务,因此在建设中存在重电子轻政务、重技术轻业务、重建设轻管理,对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地位和复杂程度认识不到位,容易造成大规模的浪费,导致“电子政绩工程”、“面子工程”。
三是政府信息开放程度低。
虽然大部分政府机关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但部分网站内容单一、信息滞后、更新缓慢、影响力低,通过网络为企业和公众提供服务还普遍处于低水平状态。
四是缺乏前瞻性的规划。
各部门普遍存在重复开发、功能交叉、自成体系的问题,普遍存在“ 信息孤岛”、信息堆积的现象,导致大量数据不能及时共享、信息交流不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P2.就是政府机构应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在互联网上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和空间及部门之间的分隔限制,向社会提供优质和全方位的、规范而透明的、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
2.电子政务与传统政府的区别传统政府理论基础——韦伯科层制的特点:组织结构是高度集权、层级制、垂直的金字塔结构。
特点(1)上级对下级进行严格的监督控制,下级对上级负责(2)每个人都有固定的职位和职责,掌握有限的信息;(3)政府垄断信息(80%以上),而基层政府与公众只能掌握有限的局部信息。
(4)民众与政府的互动困难,矛盾加深:业务流程复杂,审批环节众多,议事程序漫长;电子政务特点:(1)一种全新的组织形态:区别与传统的组织形态:完全开放的矩阵式的的组织结构;(2)管理体系的变化:集权式过渡到交互式、网络式的扁平管理体系;(3)信息流通渠道的变化:单一的信息流通渠道(至上而下,至下而上)过渡到全方位、多层次、多途径、跨越时空的信息传递渠道;(4)上下级信息趋于对等,下级工作更有积极性;政府信息逐渐走向公开,便民,阳光行政成为可能,社会监督更有力。
3.转变政府职能目标:由管理型向服务性转变,积极构建服务性政府;管理型政府:大政府,小社会。
大包大揽:“从摇篮到坟墓”。
服务性政府:小政府,大社会。
倡导公民自治,社会自治,“官民关系”过渡到“委托代理”的关系。
电子政务在转变政府职能方面的具体表现:(1)公众通过网络平台,足不出户获取与政府对等的信息资源;(2)一站式服务越来越成为可能;(3)公民、企业(事业单位)可以直接通过电脑与政府机关沟通,实现更快捷方便的服务。
4.国外电子政务发展特点发展目标:简化政府管理流程;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树立政府形象。
出发点:满足本国人民对政府在经济事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发展的主要特点:(1)领导人的意愿与具体现实的结合;2)以用户为中心,引进“客户关系管理”技术;3)门户网站成为主要趋势念5.未来的发展趋势 .基本发展理念:(1)更加强调“以民众为中心”的服务理(2)政府服务全面上网,服务质量提高(3)整合服务,实现“单一服务”和“一站到底”(4)加强组织管理,迈向知识管理(5)消除“数字鸿沟”,促进社会信息平等(6)增强公众参与意识,发展电子民主6.电子政务的基本前提(1)政府信息的公开(2)发展公用电子资料库(3)政府信息与通信网络的发展(4)政府业务的电子化(5)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特质: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取向。
)(6)电子政务与政府“再造”(网络型组织:改变传统层级化的公共组织架构;无缝隙政府:任何时间和地点都能获得服务的政府。
)(7)电子政务的法律与制度(8)电子化政府的安全环境(9)公务员的教育与培训7.基于CRM理念的电子政务策略(1)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2)要实施了解客户并进行客户细分的策略(3)个性化的服务策略对信息和服务进行细分,要把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及时提供给需要的公众。
(4)根据客户与政府打交道的整个生命周期实施动态的管理和服务策略(5)要及时提供交互渠道创新与整合的策略(6)实施主动提供服务的策略(7)要实施连接“信息孤岛”,整合系统后台的策略(8)要实施数据挖掘提升政府服务能级的策略(9)要借鉴市场营销的应用推广策略(10)要实施网上隐私保护的策略8. 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与电子政务活动有关的四个行为主体:政府,政府雇员、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四个互动:政府与政府之间的互动G2G,政府与政府雇员之间的互动G2E,政府与企事业单位G2B的互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互动G2C;信息化战略的全部内容: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电子社区9. 电子政务的互动模式●G to G即政府与政府之间的电子政务。
范围:上下级政府之间、不同地方政府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之间主要目的:打破机关组织部门的垄断与封锁,加速政府内部信息的流转与处理,克服政府各部门相互推诿、扯皮现象,提高政府内部的行政效率。
实现方式:1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2电子法规,政策系统3电子公文系统4电子司法档案系统5电子财政管理系统6电子培训系统7纵向层次网络管理系统8横向网络管理系统9网络业绩评价系统10城市网络管理系统。
●G to E电子政务(政府工作人员)是政府机构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内部电子化管理的重要形式。
主要目的:利用互联网建立起有效的行政办公和员工管理体系,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服务。
(1)公务员日常管理(2)电子人事管理●G to B 电子政务(政府对企业)1政府电子化采购2电子税务系统3电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4电子外经贸管理5中小企业电子化服务6综合信息服务系统●G to C电子政务(政府与公众)目的:为广大社会大众提供获取政府公共服务的窗口,为公众提供参政、议政的实际途径,通过直接与政府的“对话”,拉近政府与公众的距离,使政府能及时、真切地了解、充分满足公众的服务需求。
1电子身份认证2电子社会保障服务3电子民主管理4电子医疗服务5电子就业服务6电子教育、培训服务。
10.电子政务的事务处理信息系统分为外部事务处理信息系统G to B 和G to C。
指各地政府部门利用互联网计算机通信技术,在互联网上建立正式站点、发布政府信息,受理G to B 和G to C的网上申请,推动政府网上的便民服务。
四个发展阶段:信息发布阶段、受理应用阶段、互动应用阶段和在线事务处理阶段。
11.结构化决策:是指对某一决策过程的环境及规则,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以适当的方法产生决策方案,并能从多种方案中选择最优的决策。
12.非结构化决策:是指決策過程複雜,不可能用確定的模型和語言來描述其決策過程,更無所謂最優解的決策。
13. 半結構化決策:指介於結構化決策和非結構化決策之間的一種决策情况。
这种决策可以用建立适当算法的方式产生决策方案,使决策方案中得到较优解。
14.数据库系统,作为数据管理的手段,主要用于联机事务处理。
15数据仓库,就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集成的,稳定的数据集合,其中每个数据单位都与时间有关。
数据仓库的特点:1面向主体2集成的3相对稳定的4反映历史变化。
16. 电子政务的基本运转模式:“前后台,一站式”基本模式:创造一个虚拟的、统一对外的服务窗口,能够超越职能完成集成式的服务。
前台:面向企业和公众的窗口,外部流程后台:前台服务输出的基础,内部流程传统政府流程存在的问题:(1)体系庞杂,分割严重(2)流程封闭性明显(3)流程机械而僵化17.电子政务与流程重组1. 电子政务推动政府流程优化(1)缩小业务流程规模(2)扩大业务流程范围(缩小业务流程规模的基础)(3)降低业务流程的中介度(4)使流程从松散转向集成18.交易费用主要包括:技术费用:协调费用:缔约费用:利益补偿费用:19. 电子政务流程重组的模式传统的公共服务模式:发展中的公共服务模式:成熟的公共服务模式:20. 流程重组的切入点三个标准:对公众的影响;对政府目标的影响;重组的可行性切入点:抓核心流程,协调或放弃非核心流程。
21. 流程重组的过程1.营造环境:(1)SWOT分析SWOT四个英文字母分别代表: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威胁(Threat)。
所谓SWOT分析,即态势分析。
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2)采用标杆瞄准2.分析、诊断并重新设计流程3.技术基础设施支持4.确定组织转型的路线5.持续运行和扩展22. 电子政务绩效的内容:是指政府在实施电子政务过程中所产生的结果和成效。
1.用户满意度:基于CRM理念的电子政务要求以客户为中心,以用户满意为宗旨。
2.成本-收益: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考量;委托-代理人。
3.运作效益技术层面:信息渠道畅通、流程顺畅等4.社会效益评价标准最模糊,但也最关键。
23.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的原则1. 科学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用科学方法2.系统优化:评估指标体系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关系(例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管理效益等)。
3.通用可比:纵向比较;横向比较4.实用性5.目标导向原则24. 指标选择的标准:效率准则: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效率通常指的是正确的做事,即不浪费资源,效率是关于做事的方式。
效益准则: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者还应该关注效益,也就是完成活动以便达到组织的目标。
效益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情,即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回应性准则:针对不同对象体现特殊性公平性准则:针对不同对象合理分配,体现公平25. 指标验证1.信度:指标精确性的反映2.效度:是否真实反映电子政务绩效的状况26.信息资源四阶段:1物理控制阶段2技术管理阶段3信息资源管理阶段4知识管理阶段27.政府信息定位系统含义:在实践中应用于政府信息资源描述,发现,管理的标准体系。
28.政府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的(定义):是以信息资源分类为基础,采用统一的标准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描述,以目录技术、元数据技术和网络环境为支撑,为政务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政务信息资源发现,定位功能以及相关应用的系统。
29.政府信息资源的交换体系(定义):是以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为依托,支持跨区域、跨部门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的信息系统。
30。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2缺乏一个全国性的管理协调机构3政府部门信息共享性差。
31.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对策:1各级政府要加大投资力度2做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工作3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制度工作。
32. 电子政务的安全需求1.权限控制2.身份识别与验证3.保密性4.数据完整性5.不可篡改性33.三网一库机关内部办公网(内网):机关内部的行政办公局域网办公业务资源网络(专网):各地方、各部门的协同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外网):面向企业和社会的服务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库(一库):共享的信息资源库34. 1.对称密钥体制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通常相同,或者很容易由其中的一个推导出另一个。
(1)分组加密(2)序列加密2.非对称密钥体制——公钥密钥体制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的密钥,它们成对出现,但却不能根据加密密钥推出解密密钥。
4.数字签名35.电子政务的安全防护技术1. 反病毒技术反病毒系统是防范病毒的主要工具,通常是一种软件系统。
新一代反病毒软件通常应做到以下几点:(1)网络环境:全面与互联网结合(网络层,邮件客户端)(2)快速反应的病毒检测网:虚拟跟踪技术(3)在线升级服务:实时升级病毒库(4)重点防护:邮箱,网上银行等2.防火墙技术:3.虚拟专用网络(VPN)虚拟专用网可以帮助远程用户、公司分支机构、商业伙伴及供应商同公司的内部网建立可信的安全连接,并保证数据的安全传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