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典型钨矿区
钨精矿资源分布及技术指标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
钨精矿资源分布及技术指标
1.概况
钨属于稀有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仅为0.007%,我国钨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5%,居首位。
华北、西北和西南都有产出,尤其是西起广西,经湖南、广东,江西,东至福建的南岭山脉一带,钨矿最多。
其中又以江西南部最为集中,大小矿山达数百处,大吉山、西华山、岿美山、盘古山等都是世界有名的钨矿山。
钨的主要消费国是美国、日本及西欧等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其消费量约占世界总消费量的80%,我国出口的钨砂主要输往俄罗斯、美国以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随着世界冷战时期的结束、前苏联的解体以及钨制品的崛起,我国钨精矿的出口量在逐年下降并有被钨制品取代的趋势。
2.性质
钨属亲石元素,主要以钨酸盐的形态存在于伟晶岩和热液矿床中;已知的钨矿约有15 种,其中主要有黑钨矿和白钨矿两种。
(1)黑钨矿(Fe,Mn)WO4,又名钨锰铁矿,含WO3 约76%,呈褐黑色至黑色,显半金属光泽,比重为7.1~7.9;属单斜晶系,晶体常呈厚板状,晶面上常有纵纹。
黑钨矿常与石英脉共生在一起。
(2)白钨矿CaWO4,又名钨酸钙矿,含WO3 约80%,常呈灰白色,有时略带浅黄、浅紫、浅褐等色,显金刚光泽或油脂光泽,比重为5.9~6.1;属四方晶系,晶形常呈双锥状,集合体多为不规则粒状或致密块状。
白钨矿常与辉钼矿、方铅矿和闪锌矿共生在一起。
已知的含钨矿石主要有石英—黑钨矿矿石,硅卡岩—白钨矿矿石和砂矿等类型。
3.用途。
江西大吉山钨矿床品位概率分布型式及其地质意义

江西大吉山钨矿床品位概率分布型式及其地质意义张立东;吴开兴;曾强;廖泽忠;曹平生;刘才平【摘要】大吉山钨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钨多金属矿床,以外接触带石英脉型W-Mo-Bi矿体为主,兼具内接触带蚀变花岗岩型Ta-Nb-W-Be矿体,是南岭“五层楼+地下室”或“上脉下体”型钨矿床的典型代表.大吉山钨矿床品位的概率分布型式研究表明,无论是脉状矿体,还是蚀变花岗岩型矿体,WO3品位均呈现出分布范围宽、低品位频数高、高品位频数低,即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概率分布型式,这暗示其钨成矿过程均较复杂,均受多种地质作用和/或物理化学条件控制.%Dajishan tungsten deposit is a well-known large-scale tungsten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China for it is also a typical example of "five-floor + basement" or "upper veins + underneath mineralized granite" tungsten deposit,in which wolframite primary occurs in W-Mo-Bi mineralized quartz veins but also in Ta-Nb-W-Be mineralized granite.It is showed by study of grad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 mode that WO3 grades are wide in range,and high frequencyin low grades and low frequency in high grades,namely,approximately in a lognormal distribution mode for both ore veins and mineralized granite.It implies that their ore-forming processes are complicated and might be controlled by several geological processes and/or physiochemical conditions.【期刊名称】《中国钨业》【年(卷),期】2017(032)005【总页数】8页(P9-16)【关键词】大吉山;石英型钨矿床;蚀变花岗岩型钨矿床;品位概率分布型式【作者】张立东;吴开兴;曾强;廖泽忠;曹平生;刘才平【作者单位】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江西全南341801;江西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西赣州341000;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江西全南341801;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余341515;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余341515;江西漂塘钨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余34151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1大吉山钨矿床是我国著名的大型钨多金属矿床,以外接触带石英脉型W-Mo-Bi矿体为主,查明WO3储量为125 000 t,平均品位0.25%;兼具内接触带蚀变花岗岩型Ta-Nb-W-Be矿体,其WO3储量为 65 000 t,并含 2 000 t Ta2O5,Ta2O5平均品位0.016%[1]。
瑶岗仙的钨矿,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略军事物资

瑶岗仙的钨矿,成为两次世界大战中的重要战略军事物资在瑶岗仙的山上,透过一处废旧房窗,看到突兀的山石。
这里的房屋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
原来的老一工段,是选矿厂的一个粗选车间,八十年有上百人在里工作生活。
如今成了矿山历史进程的工业遗址。
□撰文/邹伯科摄影/卢七星(特约)2014年8月20日,在湖南郴州的资兴市与宜章县交界处的瑶岗仙,山势陡峭险峻,相对高度1000多米,最高海拔1691米,我们乘坐钨矿的竖井吊罐上到山顶,一路惊险万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产钨国,而这个头衔正是伴随着瑶岗仙钨矿的始采而获得的。
瑶岗仙钨矿在我国民族工业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瑶岗仙钨矿从1914年开始采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其开采规模开始走向工业化,从1950年至2006年,累计为国家生产黑钨精矿7.8万吨。
曾一度被喻为中国钨矿山的“大哥大”。
到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内其他钨矿企业的崛起,其行业地位开始被削弱,但仍是不可忽视的前三甲。
从2001年到2003年,钨精矿产量连破历史最高纪录,企业的生产经营步入鼎盛期。
而这一切,都源自100年前,一个青年的一次意外发现。
在瑶岗仙无意中发现钨矿的青年,后来成立了中国第一家钨矿开采公司瑶岗仙钨矿的发现纯属偶然。
1911年,美籍华裔青年李国钦受托赴中国西南与华南地区考察勘探矿产。
李国钦字妨麟,祖籍湖南省长沙市,出生于清朝末年的光绪十八年九月(1892年)。
他从小就聪颖过人,童年曾获选为拔贡。
长大后,他考入湖南高等工业学校,攻读矿科,毕业后又赴英深造,考入伦敦皇家矿冶学院,并获得学士学位。
这年5月,他到达湖南宜章、汝城、资兴三地交界的瑶岗仙。
瑶岗仙周边乡村,民风强悍好斗,乡民喜好枪铳狩猎。
妇女服饰为瑶家打扮,穿宽襟大袖齐膝长褂,脚着绣花鞋,耳挂大耳环。
山麓有一个叫脚庵的庵堂,山上有娘娘灿、刘王殿等寺庙,都有守庙尼僧,香火不断。
特别是刘王殿,每年“三九”(即二、六、九月的十九日),信众朝山拜庙,盛极一时。
中国50大最知名的矿床,地矿人必看!

中国50大最知名的矿床,地矿人必看!1江西省贵溪市冷水坑银铅锌矿床简介开采始于明代。
探明国内少见的大型斑岩型铅锌银矿床。
已探明的银、铅、锌储量均达到特大型规模,冷水坑矿田作为我国已知的最大银矿田。
2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元素矿床简介开发已有70余年历史。
铁矿由丁道衡先生1927年7月首次发现。
于1935年首次发现两种稀土矿物。
已探明铁矿石储量14.7亿吨,稀土工业储量360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铌储量660万吨,居世界第2位。
3江西省德兴市斑岩铜矿床简介唐、宋年间采冶颇盛,由铜厂、富家坞、朱砂红3个似筒状岩株组成。
4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床简介矿区在1040年(宋康定)即有采金活动。
5甘肃省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简介金川硫化物铜镍矿床最初发现于1958年。
金川铜镍硫化物矿床是目前全球第三大硫化铜镍矿床,除富含镍、铜外,还伴生钴、金、银、铂族(PGE)等17种元素。
6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床简介西华山钨矿是我国第一个发现和最早开采的钨矿山,约在1880年前后。
7湖北省大冶铁山铁(铜)多金属矿床简介该矿区是我国最古老的铁(铜)矿之一,早在1700年以前就已开采,并将采铁之山命名为铁山。
8福建省南平市花岗伟晶岩铌钽矿床简介本矿区是1960~1966年在该区开展1:20万南平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发现了含锡石及铌钽铁矿的伟晶岩脉。
9河北省张北县蔡家营铅锌矿简介蔡家营铅锌矿是在1958年群众开采褐铁矿时发现的。
10西藏自治区墨竹工卡县驱龙矿区铜多金属矿床简介1986-1988年,发现绿色的“孔雀河”,“孔雀河”的两侧没有铜土壤异常,“孔雀河”的上游存在斑岩铜矿和矽卡岩型铜矿体。
11云南个旧锡铜金多金属矿床简介个旧锡矿从汉代发现以来,迄今已有二千年左右的开发历史。
12湖北省宜昌市樟村坪磷矿矿区简介宜昌磷矿于1956年由中南地质局宜昌普查队首次发现。
13新疆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床简介当地一牧民阿牙阔孜拜于1930年就发现了可可托海3号伟晶岩矿脉。
钨矿工业指标

钨矿工业指标钨矿工业指标是评估钨矿产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本文将从钨矿资源、生产能力、产量、销售和价格等方面介绍钨矿工业指标的相关内容。
一、钨矿资源钨矿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是钨的主要来源。
钨矿资源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钨矿工业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
钨矿资源主要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矿资源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钨矿资源储量。
中国钨矿资源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其中江西省是中国最大的钨矿资源省份。
二、生产能力钨矿工业的生产能力是指钨矿企业或矿山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生产钨矿产品的能力。
生产能力是评估钨矿工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
中国的钨矿工业生产能力较强,拥有一批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的钨矿企业。
这些企业具备较高的钨矿开采和加工能力,能够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三、产量钨矿产量是指钨矿企业或矿山单位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钨矿产品的数量。
产量是评估钨矿工业发展水平和市场供应能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钨矿生产国,年产量居全球首位。
中国的钨矿产量稳定增长,多年来保持着较高水平。
其中,江西省是中国主要的钨矿产区,年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大部分。
四、销售钨矿销售是指将钨矿产品出售给国内或国际市场的过程。
销售情况是评估钨矿工业市场需求和销售能力的重要指标。
中国的钨矿产品主要销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是中国钨矿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需求量较大。
同时,中国的钨矿产品也出口到世界各地,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
五、价格钨矿价格是指钨矿产品在市场上的交易价格。
价格是评估钨矿工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钨矿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市场供需关系、国际经济形势、矿石品位等。
在过去几年,钨矿价格相对较高,主要受到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
钨矿价格的波动对钨矿工业的盈利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钨矿工业指标是评估钨矿工业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
钨矿资源、生产能力、产量、销售和价格等指标反映了钨矿工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钨矿综述

钨矿综述一.钨矿简史我国早在十世纪就发现了钨。
从1783年西班牙首次用炭从黑钨矿中提取了金属钨至今已有200余年的钨矿开发、冶炼、加工历史。
1900年开始用于工业,如做灯泡的钨丝;用钨作合金添加剂制成高速钢。
钨具特有的高温性能。
钨矿是中国的优势矿产,2011年中国以全球61%的储量生产全球83%的钨。
中国钨矿的开发利用为世界钨矿的产品供应做出重要贡献。
我国钨矿于1907年发现于江西省大余县西华山,钨矿开采始于1915~1916年(据《中国矿床发现史·江西卷》,1996年)。
此后在南岭地区相继发现不少钨矿区,生产不断扩大,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钨精矿产量达到万吨,跃居世界钨精矿产量首位,至今仍居世界第l位。
新中国成立后,为振兴钨业,在五六十年代开展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钨矿地质普查和勘探工作。
由原重工业部、冶金部、地质部所属地质勘探部门,迅速地对赣、湘、粤以及闽、桂、滇等省区的钨矿开展全面普查勘探工作,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年),为赣南西华山、大吉山、岿美山、盘古山等“四大名山”黑钨矿床作为重点矿山建设项目以及在湘南、粤北、桂东北等地区的钨矿建设矿山,提供了可靠的地质成果,作为采选设计的依据。
上世纪60—80年代,为保矿山、保建设和钨业持续发展,继续进行了大量地质勘查工作,在华南和西北甘肃等地又发现并探明了一批大型、超大型钨矿,为中国钨业可持续发展,准备了充足的矿产资源。
中国一直是世界上钨矿储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
中国钨矿主要集中在湖南、江西(赣南等)和河南等地,三者的钨矿资源储量占全国总资源储量的61%。
南岭地区是中国主要的钨矿集中区和资源远景区,北祁连山西段、东秦岭、西南三江、大兴安岭和北山地区也都是主要的远景区。
截至201 1年底,中国钨矿查明资源储量为620.4万t,其中基础储量为156.7万t。
在全国已查明钨矿资源储量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查明资源储量在20万t以上的依次有湖南、江西、甘肃、河南、广西、福建、广东、安徽和云南。
江西西华山钨矿

区域地质概况江西大庾西华山钨矿是我国众多钨矿区之一,是赣南钨矿的一个典型矿床。
(图5——1)地层:震旦系为浅变质长石石英砂岩、板岩夹凝灰质砂页岩、砂砾岩。
上部为硅质岩 可作标志层。
总厚度<6000m 。
寒武系以砂岩、砂质板岩互层为主,偶夹灰岩透镜体。
底部 以含碳质板岩、石煤层为特征,整合覆在震旦系之上。
厚<7000m 。
奥陶系为砂质板岩、含 碳质板岩、板岩、变余长石石英砂岩、凝灰质砂岩及结晶灰岩等。
厚<450m 。
其中,震旦系、 寒武系浅变质砂板岩中普遍具有高的钨元素异常。
构造:本区位于华南加里东地槽褶皱区,NE 向断裂为本区基础构造。
EW 向断裂亦较发 育。
多组断裂交汇处是岩浆侵入和矿化集中区。
岩浆岩:西华山花岗岩体同位素年令为160—184Ma ,应属燕山早期。
岩体呈椭圆形岩 株,出露面积20km 2,是一个复式岩体,其侵入期次如下表(表5-1)。
西华山花岗岩体中微量元素特征:①W、Sn 、Be 、Mo 、Li 、Rb 、Cs 、Y 、Nb 、U 含量较高。
②前 锋花岗岩中的Be 、Li 、Cs 、Mo 、Cu 、Pb 、Zn 、B 含量较“侵入”阶段花岗岩中的高,而W 、 Sn 、Nb 、V 、Sr 、Y 、Yb 的含量则较“侵入”花岗岩低。
总之,前锋花岗岩中亲硫元素含量 高,“侵入”花岗岩中亲氧元素含量较高。
③从早期到晚期W 、Sn 、Nb 、V 、Sr 、Y 及Yb 的 含量有增高趋势,特别是W 在晚期最富集。
④西华山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含Sn 、U 、Nb 、Zr 等较高;长石中含w 较高。
表5-1 西华山花岗岩体侵入期次表矿床地质:其中每一组矿脉往往有1~2条最长、最宽、最深的矿脉构成主脉。
其它的矿脉在其两侧或一侧以一定的疏密韵律展布。
在剖面上作后型侧列。
成矿限于在成矿岩体表壳,显示出宽、浅、疏的特点。
矿脉的形态变化受成矿裂隙的控制,矿脉的构式复杂。
单体矿脉形态常见波状弯曲、膨大缩小、分支尖灭、分支复合、尖灭侧现等。
中国钨矿报告

中国钨矿报告目录第一节什么是钨矿(p2)一、钨矿(p3)二、钨矿用途(p3)第二节中国钨矿资源简介(p3)一、全球钨矿资源概述(p4)二、中国钨矿资源特点(p6)三、中国钨矿资源开发利用情况(p11)四、总结(p15)第三节中国钨矿供需形势及未来展望(p16)一、中国钨矿未来展望(p16)二、钨矿机遇与未来(p17)第四节中国权威地质机构(p18)一、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赣西地质调查大队(p18)1、局情简介(p18)2、主要领导(p19)3、联系方式(p20)二、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p20)1、局情简介(p20)2、主要领导(p21)3、联系方式(p22)三、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集团公司(p22)1、局情简介(p22)2、主要领导(p23)3、联系方式(p30)第一节什么是钨矿一、钨矿二、钨矿用途第二节中国钨矿资源简介据测算,钨在地壳中的含量为0.007%,自然储量620万t,可开采储量290万t。
目前,钨金属基本上是从钨矿石中提炼出来的。
钨是我国得天独厚、具有战略意义的优势资源,中国不仅钨矿储量居世界第一,而且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也居世界第一,因而被誉为四个“世界第一”。
然而,中国钨矿资源具有“富矿少,贫矿多,共、伴生矿多,单矿种少”等特点,存在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水平较低、浪费严重等问题。
一、全球钨矿资源概述世界钨储量集中在中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占世界总储量的76%。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2009年公布的世界钨矿储量,中国是钨矿储量最大的国家,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分别位居第二、第三和第四,见表1。
表1 2008年世界钨储量(钨含量)分布国家或地区储量/万t 储量基础/万t 位次中国180 420 1加拿大26 49 2俄罗斯25 42 3美国14 20 4 玻利维亚 5.3 10 5 朝鲜— 3.5 6奥地利 1 1.5 7葡萄牙0.47 6.2 8其他国家44 75全球300 630除中国和美国外,具有重大资源潜力的国家有:澳大利亚、奥地利、玻利维亚、巴西、缅甸、加拿大、哈萨克斯坦、朝鲜、韩国、葡萄牙、西班牙、土耳其、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土库曼和泰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典型钨矿区(钨矿床)一、江西西华山钨矿西华山钨矿区位于江西省大余县城西北9km处,大型黑钨矿床,累计探明储量(WO3)8.13万t,并伴生可观的钼、铋、锡、铜、稀土等矿产。
矿山建设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为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西华山钨矿开采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早在宋代就有采锡者,钨矿发现于1907年(清·光绪33年)。
开采始于1915~1916年。
较系统的地质调查始于1929~1938年,先后由江西地质矿业调查所、中央地质调查所等单位的地质工作者进行地质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2~1955年进行大规模的正规地质勘探工作,1956年6月,由冶金部地质局中南分局(前称中南有色局长沙地质勘探公司)二○一队提交了《西华山钨矿地质勘探总结报告书》,同年,报告由全国储量委员会审查批准,作为矿山建设的依据。
矿床处于赣湘粤加里东隆起成矿带西华山-棕树坑钨锡带的西南端,产于燕山期复式花岗岩株内。
矿区地层为寒武系浅变质的硅铝质岩(图3.12.2)。
矿区面积6.48km2,矿化面积2.86km2。
全区共有矿脉524条,除少数分布于变质岩中外,绝大多数赋存在岩体之内,又大部分产于第二次侵入的中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第一次侵入的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中。
矿脉都成组成带集中分布,全区分为北、中、南3组(区)。
矿脉一般长400~600m,脉宽10~30cm,矿化深度一般为50~140m,最深达250m。
北区299号矿脉为全区最大的“王牌”矿脉,长达920m,脉宽最大3.6m,平均0.94m,矿化最富集。
在开采过程中以及补充勘探时又发现了一些盲矿脉,主要集中在中区西部变质岩之下。
矿体整体形态为狭长的薄板状,但常有膨大缩小,尖灭侧现,分支复合等变化。
矿石矿物主要为黑钨矿,其次为辉钼矿、锡石、辉铋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矿石平均品位WO3 1.086%,矿脉两侧围岩蚀变主要为云英岩化、钾长石化、硅化,局部有黄玉化、萤石化等。
矿床类型为石英大脉型热液充填黑钨矿床,简称石英大脉型钨矿床。
图3.12.2西华山矿区地质图(吴永乐、梅勇文等,1987)C—2-3.寒武系中上统;γ3-15.燕山晚期第一阶段斑状细粒花岗岩;γ2-35.燕山早期第三阶段斑状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γ2-2b5.燕山早期第二阶段附加侵入含斑细粒黑云母花岗岩;γ2-2a5.燕山早期第二阶段主侵入中粒黑云母花岗岩;r2-15.燕山早期第一阶段斑状中粒黑云母花岗岩;1.含矿石英脉;2.隐伏含矿石英脉;3.断层及编号二、江西大吉山钨矿大吉山钨矿区位于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镇,距县城41km,大型黑钨矿床,累计探明储量(WO3)17.39万t(据《中国矿床发现史·江西卷》公布的储量,与表3.12.4略有不同),并伴生丰富的铋、钼、铍、铌、钽等矿产。
矿山建设是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
大吉山钨矿发现于1918年,之后民窿开采。
地质调查工作最早始于1929年。
1953~1955年由重工业部中南有色局长沙地质勘探公司二○五队进行大规模的详细勘探,1956年提交了《大吉山钨矿地质勘探报告书》。
1969年,为寻找富钽矿在矿床深部发现69号花岗岩型钽铌钨铍矿体,1982年提交了《江西省全南县大吉山矿区花岗岩型钽铌钨铍矿床地质勘探报告》。
矿区位于赣湘粤加里东隆起成矿带的九连山区。
近东西向延展的隆褶带与北东向断裂复合部位,是该矿床成岩成矿的主要定位构造。
区内地层为寒武系板岩、变质砂岩,是成矿岩体及石英脉型钨矿床的围岩;矿区东南侧断陷盆地中分布有泥盆系砂页岩。
两条平行断裂分别出现于矿区的西北和东南两侧,走向北东,倾向北西,控制矿床分布范围,东南侧断裂延伸较远,为寒武系与泥盆系之分界(图3.12.3)。
区内燕山期花岗岩浆活动频繁,具有同源多阶段成岩成矿演化系列。
矿区北侧出露有大面积粗粒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区深部隐伏有中粒二云母花岗岩;上部过渡为细粒钠长石化白云母花岗岩岩盖,即为钨铍钽铌矿化岩体,又称69号岩体。
矿区分布有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岩体浸染型钨铍钽铌矿床和稀土矿床,构成典型的多型共生钨矿床。
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矿体主要赋存在燕山早期花岗岩及其外接触带的寒武系浅变质岩系中,并以外接触带为主。
含钨石英脉(矿脉),主要呈北西西向和北北东向,平行密集成群成组产出。
单脉可见尖灭、再现、膨缩、分支、复合、弯曲等现象。
矿区共有编号矿脉113条,其中有开采价值的矿脉103条,并分为南、中、北3组,均向北东倾斜,倾角70°~80°。
各脉组由上往下渐次收敛,由西向东渐散开。
脉组水平延长一般850~900m,最大达1150m,矿脉延深800~900m,最深可达1000m。
平均厚度0.45m,最厚可达3m以上。
矿脉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云英岩化、电气石化、黑云母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等。
矿石矿物有黑钨矿、白钨矿、辉铋矿、辉钼矿、方铅矿、闪锌矿等。
矿石平均品位WO3 2.033%,伴生钼0.038%、锡0.02%、铋0.105%、铍0.021%。
通常将大吉山钨矿划为石英脉型黑钨矿床,实际上根据该区具有多型矿床共生特征及其所反映的成岩成矿演化系列,可简略概括为(由早至晚):成岩阶段(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白云母花岗岩—似伟晶岩)→自变质交代矿化阶段(白云母花岗岩浸染型钨铍钽铌矿床)→岩浆期后含矿热液充填阶段(黑钨矿石英脉矿床)。
图3.12.3大吉山矿区地质略图D1—2.泥盆系砂、砾岩;C—b-c.寒武系浅变质砂、板岩;3mγ.细粒白云母花岗岩(即矿体,平面图上为投影范围);2mbγ.中粒二云母花岗岩;Di.闪长岩;Qp.石英斑岩;QV.含钨石英岩脉三、广东锯板坑钨矿锯板坑钨矿区位于广东省连平县城东北23km处,地处九连山腹地,是九连山钨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特大型石英脉黑钨矿床,已控制的钨矿储量WO3 10万t以上,伴生的铅、锌、铜、锡、银等也有可观的储量。
矿区发现于1918年,是一处断续开采的钨锡矿点。
矿区地质调查始于1956~1958年,1965~1969年完成矿区地质评价,1978~1983年完成第一阶段地质勘探,现尚未大规模开发。
矿床处于南岭纬向构造带的东段,大东山-贵东东西向岩浆、断裂带东端南缘与北东向九连山复式褶皱带的复合部位。
矿体围岩为奥陶系浅变质碎屑岩。
岩浆岩不发育,控制矿体垂直深度达1000m无尖灭趋势,亦未见花岗岩体及其他酸性岩体。
主要矿体为东西向石英脉带黑钨矿,次为北西和北东向薄脉组(图3.12.4)。
矿区分布的矿体规模巨大,东西向脉带有9条工业矿体,长度178~1114m,平均685m,控制深度264~923m,平均629m,累计厚度16m,矿体厚度变化系数53%~83%,部分钻孔主要矿体真厚度近8m,矿石钨锡平均品位近1%。
矿石矿物主要有黑钨矿、锡石、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黄铁矿等。
石英脉带矿化垂直分带具有“五层楼”分布规律,有脉带型和单脉型两大类矿体。
矿床类型为石英脉带型黑钨矿床。
图3.12.4锯板坑矿床地质略图①C—.寒武系;D.泥盆系;1.云斜煌斑岩;2.次闪辉绿岩;3.石英大脉;4.密集细脉带;5.稀疏细脉带;6.断层;①据广东冶金932队四、湖南新田岭钨矿新田岭钨矿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南西18km处,为大型夕卡岩白钨矿床,矿区面积21.74km2,累计探明储量WO3 30.31万t,并伴生可观的锡、钼、铋等矿产。
1957年发现有白钨矿矿体,1958~1964年进行普查、详查,1978~1981年进行勘探。
矿床规模巨大,白钨矿储量丰富,矿石可选性较好,并可综合回收钼、铋、铍、镓等矿产品,是一个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特大型夕卡岩白钨矿床,可供近期开发利用。
矿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中部湘桂粤拗陷区、骑田岭花岗岩体东北端与石炭系碳酸盐岩地层的接触带。
区内地层主要是石炭系,其层序和岩性自下而上:下统为岩关阶—下段为白云质灰岩及白云岩;大塘阶—石磴子段,下部为微晶灰岩,上部为泥质灰岩、中晶灰岩夹泥质条带灰岩;测水段,下部石英砂岩夹钙质页岩,中部灰质页岩、页岩夹薄层砂岩,上部砂页岩互层夹灰岩、白云质灰岩透镜体;梓门桥段白云岩。
中上统为壶天群白云质灰岩(图3.12.5)。
矿区岩浆岩为骑田岭花岗岩体,属印支期到燕山早期的产物,主体侵入岩为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基,是该区主要成矿岩体。
直接控矿构造,为沿花岗岩体边缘凸凹形态的接触构造以及钙质围岩的层间构造。
全区共有大小矿体约80个,按其分布空间及控矿因素的不同,分为3个矿带,即Ⅰ矿带:分布于外接触带,矿体规模小、厚度薄,连续性也较差;Ⅱ矿带:产于正接触带,为该区主矿带,钨储量占全矿2/3以上,大小矿体20余个,其中储量达1万t以上的矿体有3个,最大的矿体长1600m,沿倾向控制70~400m,厚10m以上,最厚地段达64m;Ⅲ矿带:主要产于岩体内的灰岩捕虏体中,大小矿体共20余个,其中钨储量达1万t以上的矿体有2个,整体矿带规模仅次于Ⅱ矿带。
矿床围岩蚀变发育,主要有夕卡岩化、硅化等。
矿床矿石组合,主要为夕卡岩-白钨矿矿石,其次有辉钼矿-白钨矿矿石,辉钼矿-辉铋矿-白钨矿矿石,辉钼矿-辉铋矿矿石,磁黄铁矿-铁闪锌矿石。
矿床平均品位(WO3)0.37%。
伴生组分:钼0.015%、锡0.025%,以及铋、铅、锌、金、银等。
矿床类型为典型夕卡岩白钨矿床。
图3.12.5新田岭矿区地质略图C2+3.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1d.石炭系下统大塘阶;C1d1.石磴子段;C1d2.测水段;C1d3.梓门桥段;C1y.石炭系下统岩关阶;γπ.花岗斑岩;1.燕山花岗岩(γ25);2.夕卡岩(SK);3.背、向斜轴;4.断层;5.坑道位置及编号五、湖南柿竹园钨矿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区位于湖南省郴州市东南25km处,超大型矿床,以钨、锡、铋、钼为主,并伴生丰富的萤石、铜、铅、锌、硫、铁、金、银,以及铍、铌、钽等多种矿产。
累计探明储量:钨70.13万t、锡48万t、铋26.58万t、钼11.8万t,以及铍、银、金、铜、硫、铌、钽等伴生储量。
柿竹园矿产地名出现于清朝乾隆年间。
据清·光绪《湖南通志》记载,“乾隆十一年(1746年)题准郴州柿竹园、葛藤坪等处出产锡砂”。
民国时期开采硫铁矿。
地质矿产调查始于1930年和1947年,王晓青等曾两次对金船塘、柴山、柿竹园等地进行矿产调查。
新中国成立后,在湘南千里山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矿产地质勘查工作。
从1954年以来,地质队伍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地质勘探。
湖南省地质局四○八队成功地勘探了世界罕见的超大型柿竹园钨锡钼铋矿床,于1985年提交了最终地质勘探报告。
图3.12.6千里山花岗岩体及周围地质体略图①1.第四系;2.上泥盆统锡矿山组白云质灰岩;3.上泥盆统佘田桥组灰岩和泥灰岩;4.中泥盆统棋子桥组白云质灰岩;5.中泥盆统跳马涧组砂岩;6.前寒武系、震旦系变质砂岩;7.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8.等粒黑云母花岗岩;9.花岗斑岩;10.辉绿岩;11.Sn-Cn矿化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12.块状云英岩;13.块状夕卡岩;14.地质界线;15.断裂;①据王昌烈等,1987修编矿区地处华南加里东褶皱系中心地段,位于湘南千里山花岗岩体东南缘与泥盆系碳酸盐岩层接触带(图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