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课教案知识分享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2)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迁移、推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能够解决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养成认真、细心的研究惯,以及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运用教师启发、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的同时,渗透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自立探索、合作交流、讨论法、讲授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片课时放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你会计算下面各题吗?(课件第2张)xxxxxxxx1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44621762136+47-21=183-21=1621136+(47-21=136-36=1002.师:怎样计算分数加减法?(课件第3张)生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生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
3.师:怎样计算整数加减混合运算?(课件第4张)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假如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企图】复旧知,分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相同,所以复环节设计了这个知识点的练,为研究新知识做准备。
4.这节课我们来研究分数加减法的夹杂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加减夹杂运算)(二)探讨新知1、探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课件第5张)1)同学们,你们喜爱旅游吗?大家看,这美丽的地方就是云梦森林公园。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掌握带分数加减的验算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使学生形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比较熟练的地进行计算带分数加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备(注一、基本训练1、谈话揭题: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带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节课畸来进行带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通过练习比一比,看谁掌握得更好。
揭题:带分数加减法练习。
2、口算。
(指名口答)5/6+21-4/53+1又1/42又3/4-04-5/910+1/109又3/8-51又1/12+1/63、结合上面的口算题,说说带分数件加减法的特点,导出练习内容。
二、算法,形成技能。
1、出示练习题。
2又5/6+3又2/93又2/5―2又9/105/8+6又7/1245/6―2又2/3(1)学生计算,指名板演。
(2)反馈计算思路,方法。
((3)引导学生检验计算方法结果,各组完成一题。
(指名板演验算)(4)反馈验算方法,比较各种方法的异同,引导学生养成估算的习惯。
2、请用验算的方法检验下列计算是否正确合理,错误的请指出错在哪一步,并改正。
(1)4又1/10-2又2/15=4又3/30-2又4/30=3又30/30-2又4/30=1又26/30=1又13/15(2)8又7/9+1又5/18=8又14/18+5/18=9又19/18=9又1/18((3)3又4/5-2又1/10=3又8/10-2又1/10=2又18/10-2又1/10=17/10=1又7/10(4)5-3又11/12=5又12/12-3又11/12=2又1/123、回顾已学的带分数减法,结合计算解题思路.(1)谈话回顾带分数的计算方法.(2)结合具体题目计算,小组合作商讨带分数减法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数学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分数减法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中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3. 利用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分数加法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讲解与演示:讲解分数减法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4. 讲解与演示:讲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5. 练习与巩固:布置一些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进行练习和巩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通过练习题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反思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制作精美的教学PPT,展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
2. 练习题:准备一些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数学教案设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培养学生迁移,类推和归纳,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混合运算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结果.2.先说说运算顺序,再算一算._2+8-_ _-4+_ _-4+_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二.探究新知.新课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的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例1(没有括号的算式计算方法)导学释疑,合作探究:1.出示例1:学生汇报:(1)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例1内容.(2)问题1: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的几分之几?书中的森林部分指的是什么?怎样列式?(3)对于分步通分和一次通分你更喜欢哪一种?(4)问题2〝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是降水量的几分之几?书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7/20是什么意思?(5)列式后比较良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小括号的分数在混合运算中该怎样计算?2.小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的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有小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的.3.质疑三.巩固练习1.基本题:完成_8页〝做一做〞第_0页练习二十三的1----4题.2.拓展练习:课后习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案(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2.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培养学生细心认真计算,并能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难点:按运算顺序灵活选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复习回忆课件出示:1.计算2.解方程独立完成后指生回答.3.出示湖北云梦风景图片及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图师: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处美丽的景区(出示图片),这是湖北省的云梦森林公园景色,那里崇山峻岭,风景优美,森林里到处有高大的乔木林.低矮的灌木林,还有大片的草地.这是云梦森林公园地貌情况统计表(出示表格),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还有谁来说?(先请2位学生说,再一起读一遍.)生:乔木林占公园面积的1/2,灌木林占公园面积的3/10,草地占公园面积的1/5.师:我们把这些信息绘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黑板画扇形,根据这些信息你能口头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在本子解答.(反馈,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提出问题:师: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占公园面积的几分之几呢?你会列式吗?还有其他方法吗?( 1/2+3/10 1/5 1/2-1/5+3/10 3/10-1/5+1/2)3.引出课题比较:这些算式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1.例1(1):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师:怎样计算这几个算式呢?,你能用学过的知识选其中两种进行计算吗?(1)尝试计算(2)反馈评讲反馈:a.说说解题思路先算什么?(指名说,同桌说)B.观察这三种计算方法的运算顺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比较归纳得出不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c.计算中要注意什么?(3)老师强调书写格式及注意事项:用递等式计算,等号一律对齐,分数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注意最后的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2.例1(2):带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过度语:森林多会给环境带来什么好处呢?这云梦公园地处长江中下游,雨水特别充足(下雨动态图).这么丰富的降水量都转化成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出示的表格)一起读一读:〝森林和周边裸露地面降水量转化情况统计对比〞.师:仔细读这个表格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先让学生解读表格,再引导学生理解表格意思.)(1)降水后,森林里的雨水储存为地下水.地表水和其他形式分别是多少?(7/20.1/4.2/5)把谁看做单位〝1〞?(2)提出问题:再来看看周边裸露地面的降水量转化情况:地表水_/20.其他2/5,那么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先想一想怎样解答,再做在本子上.(3)尝试解决(4)反馈评讲(课件上出示两种方法)请板演的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再比较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强调带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最后强调答案)(5)渗透情感教育师:我们知道雨过天晴后,地表水和其他形式的雨水一般都会被挥发,只有地下水被储存起来.比一比,森林和裸露地面的地下水的储存情况?发现这种情况,你想说什么?(渗透环保意识)小结:你说的非常好,我们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行动起来,一起绿化环境,保护水资源.3.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怎样?独立思考后,小组内交流.归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整数加法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都是从左往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结合例题板书:从左往右先算小括号里)温馨提示: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师:今天学习的知识在书本第_7到_8页,请大家打开书看一看.三.巩固应用.过度语:同学们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1.用递等式计算.先说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2.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 擦黑板和擦玻璃的学生比扫地的学生多还是少?多几分之几?(2) 过度语:我们每位学生一天的时间会有以下几方面的分配,(出示练习)读书时间占一天时间的( ),吃饭时间占( ),玩乐时间占( ),求睡觉时间占几分之几?会求吗? 一个人每天的睡眠时间约占一天时间的几分之几?师:其实据专家们的最新报导,小学生的睡眠时间最好能达到10小时,这样更有利于你们的生长发育,记得晚上一定要早睡.师:同学们真的挺能干,这些问题轻松就解决了,下面老师给出一题难一点的题目: (3)留在家中的同学比出门的同学多还是少?少几分之几?四.全课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要注意什么?九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_初三学生数学知识点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教案教案一:《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2.能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3.能够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通过观察实际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2.梳理知识点:提出问题,梳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道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4.实际应用: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5.拓展应用:出示一些较复杂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解答,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6.总结归纳: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和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强化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四、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观察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度,评价他们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
2.学生的解题能力:观察学生在练习题和实际应用中的解题能力,评价他们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掌握程度。
教案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一、教学目标: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2.能够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3.能够应用简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分数加减法的概念;2.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3.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通过观察实际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梳理知识点:提出问题,梳理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简便计算方法。
3.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道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练习题,并进行讨论和解答。
4.实际应用: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享。
5.拓展应用:出示一些较复杂的分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题目,要求学生自主解答,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四年级数学教案二:分数的加减练习课

分数的加减练习课是四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是孩子们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必修课程。
在这节课中,老师将为孩子们详细介绍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并且通过练习让学生们掌握分数加减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为他们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分数的加法、分数的减法和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在分数的加法部分,老师将提供多种样例,帮助学生们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加法规则。
例如,1/3+1/4=7/12,5/6+3/8=19/24,2/5+3/10=7/10等等。
同时,老师会举一些实例来说明分数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将一杯果汁分给三个人,每人应该得到多少果汁?如果你喜欢喝果汁,而你的朋友都不喜欢,你们俩个人可以共享多少果汁?在分数的减法部分,老师也将通过多元化的样例来帮助学生们掌握分数的减法规则。
例如,3/5-2/9=17/45,7/8-5/12=11/24,4/5-1/3=7/15等等。
通过这些样例,老师会向学生们传授一些分数减法的技巧,如:在完成分数减法时先找到相同的分母,再做分子的减法。
在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部分,老师将以教材中的一些练习题为例,帮助学生们整合前两个部分中所学的加减运算规则,进行分数的加减汇总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们将深刻理解到分数加减的实际应用,并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为了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老师还将为他们提供辅助材料,如分数加减习题册、分数练习器等等。
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巩固所学的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在结束了本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将深刻理解到分数的加减运算规则,掌握一些解决分数加减问题的技巧,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次数学课的学习也将成为学生们日后学习复杂数学问题时的重要基础。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数学教案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需要先通分,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进行计算。
2.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运算过程中,保持分数的约分和通分原则,使计算结果简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
2. 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和约分、通分原则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规律。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问题。
2. 讲解与演示:讲解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并进行示例演示。
3. 练习与交流: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拓展与应用: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进行解决。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篇幅有限,这五个章节涵盖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的主要内容。
您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和补充。
希望这个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精品教案

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分数》的第二节,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及其应用。
详细内容涉及: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带分数的加减法以及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2. 能够熟练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带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直尺。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与生活相关的实例,如小明做水果沙拉,需要计算各种水果的比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分数的加减运算。
2. 知识讲解(10分钟)(2)引入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通过示例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计算法则。
(3)讲解带分数的加减运算,让学生学会转化为假分数进行计算。
3. 例题讲解(15分钟)针对每种类型的分数加减运算,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 内容:(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带分数加减法(4)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 答案:(1)8/12 + 3/12 = 11/12,6/10 5/10 = 1/10,17/20 +13/20 = 3。
(2)(2/3 + 1/4) × 6 = 11,3/4 ÷ (1/2 1/3) = 9。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教案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练习
一
教学内容
熟练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三
重点难点
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四
教具准备
投影。
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
3+36+64+97
+38+62
2.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表示形式。
3.老师板书:
加法交换律:a+b=b十a
加法结合律:a+b+=a十(b+)
(二)教学实施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
2出示教材第119页的例2,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
板书:+○=+
(+)+○=+
提问:①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②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
3.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4.完成教材第121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题。
学先计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
-=
-=。
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再应用规律计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
+-
-
-
2请将、、、、和填在圆圈中,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
3计算。
++++
1-+-+-+-+
(五)堂小结
本节,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
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