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鱼水库养殖技术
小水库(库湾)养鱼技术

小水库(库湾)养鱼技术在农村,很多人有自己的小水库或是库湾,这样的水域很容易养鱼,也是不少农民的谋生之道。
以下是一些小水库(库湾)养鱼技术,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一、水质管理购买鱼苗前,应先检查水质。
水质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水质差劣会对鱼类的生长和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因此在养鱼前需要检查水质, 水中的硬度、PH值、溶解氧等指标都需要测量。
平时需要注意保持水质良好,经常清除杂草以及池底淤积的泥沙,保证水的流通。
二、鱼苗种类在养鱼前先了解自己的水域环境,选购适合的鱼苗。
鱼的品种比较多,一般以本地水域鱼种为主,也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选择适宜的鱼种。
在购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鱼苗的清晰度,厚度,新鲜度,确认无异常情况再购置。
三、饵料选择水质准备好以后,就需要投入饵料了。
饵料是鱼类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
适当的饵料可以增强鱼类的自身免疫能力,提高抗病能力,从而促进鱼类生长。
常使用的饵料有发酵蒜泥、磨碎鲜芦笋、磨碎鱼骨、鲜鱼肉及其血混合的粉质饲料等。
四、鱼塘管理鱼塘管理也是影响鱼类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不同品种的鱼类生活环境和生存条件不尽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鱼塘进行不同的管理和维护。
塘口的大小、深度、水位、水流、控制鱼苗数量、病虫害及其治疗等都需要留意。
塘口需要定期换水,定期除草、打捞杂物,对于塘口水位过低、过高、水流太急或太缓等情况需及时调整。
五、监测病虫害在养鱼过程中,病虫害是常见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就会影响鱼类的健康。
例如鱼类的发黄、溃烂、掉鳞、眼球突出、口部红肿等都是病症表现。
在此情况下需要找到病虫害的原因,并加强对水域的治理,防止出现其他病虫害的产生。
六、定期捕鱼鱼类一般在一年之内出现两次流产,为了保证鱼类的正常生产,需要定期捕鱼。
在捕鱼中若出现三大不良因素:湿度高、水温过低或过高,则应及时处理。
定期捕鱼的同时也要注意鱼类的数量控制,不断地锻炼鱼类的抗病能力。
小水库(库湾)养鱼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也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能的工作。
养殖技术-水库养鱼技术

养殖技术-水库养鱼技术水库养鱼的主要技术措施是:建立拦鱼设施水库在放养经济鱼类之前,必须在水库所有的进、出水口建好拦鱼设施,并加强日常管理和保养维修,以防发生逃鱼事故。
水库拦鱼设施,主要有拦鱼设施,电拦鱼设施和竹、木栅拦鱼设施三种。
拦鱼设施它具有拦鱼效果好,设备简单,成本低廉,安装管理方便等优点而被广泛使用。
拦鱼的长和高均要比拦截处的实际宽度和深度分别增加10%~15%,目大小要因放养鱼类大小而定,水平缩结系数一般取0.6~0.7,通常采用打桩式和抛锚式两种方式安装固定。
电拦鱼设施是根据鱼感电后能回避的原理设计的,当鱼游向电栅,遇到一定强度的电场,即会受到电的刺激改变自己的游向,而起到拦鱼作用。
竹、木栅栏拦鱼设施具有取材方便、建造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但经不起大流量洪水的冲击、安全性能差,现在很少使用。
经济鱼类放养1.放养种类的选定。
我国大多数水库中浮游生物数量多,因此,鲢鳙鱼是主要的养殖对象,为了充分利用其它饵料资源,还可放养以食底栖动物为主的杂食性鲤、鲫和草食性的草鱼、鳊鲂等。
2.放养鱼种的规格和质量。
投放水库中的鱼种,如果规格小,入库后常密集成团游泳,难以吃到饵料,觅食能力差,生长也缓慢,同时它们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力差,易被凶猛鱼类捕食,使成活率低,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水库的鱼产力,反之,投放鱼种的规格大些,上述情况将会明显的改变,而且放养规格大的生长速度快,但另一方面鱼种规格越大,所需生产成本越高,因此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条件,水库大小、凶猛鱼类的危害程度,作适当规定。
我国目前对鱼种规格的要求一般是:鲢鳙11.5厘米~13.2厘米,草鱼13.2厘米~14.8厘米,鲤、鲂鱼6.6厘米~8.3厘米。
投放水库的鱼种要求规格整齐,游动活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3.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
大中型水库因面积大、水深、库容大、鱼类的生态条件极为复杂而且又很难控制,主要依靠库内天然饵料进行粗养,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主要根据水库的营养类型决定。
淡水养殖技术和方法

淡水养殖技术和方法淡水养殖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养殖方式,适用于各种淡水鱼类、龙虾、蟹类等的繁殖和养殖。
淡水养殖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水产品,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淡水养殖技术和方法。
1. 塘养技术塘养是一种最常见的淡水养殖方式,适用于鱼类、虾类等的养殖。
在养殖过程中,塘泽水的管理和鱼类的喂养是两个重要的环节。
在塘泽水的管理中,需要定期清理水体,保持水质清洁。
水中的异味、浑浊和富营养物质过多都会影响鱼类的生长。
此外,还需要定期投放饵料,以保证鱼类的养分供给。
对于剩余的饵料和鱼类排泄物,需要及时清除,避免造成污染。
2. 水产池塘养殖技术水产池塘养殖是一种通过搭建池塘进行养殖的技术。
与塘养相比,水产池塘养殖需要更多的土地和设备投入,但也能养殖更多的水产品。
在水产池塘的建设中,首先需要选址,选择合适的平整土地,并注意避开河流、湖泊等生态环境敏感区域。
然后,根据需要建设池塘,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做好防渗漏工作。
选用合适的塘土,进行围堰建设和水位调节工作。
在池塘的管理中,需要定期检查水质和水位,并定期投放饵料和鱼苗。
还需要设立鱼苗放养区域和收获区域,以方便管理和养殖过程的控制。
3. 循环水养殖技术循环水养殖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淡水养殖方式,适用于种类繁多的水产品。
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和水泵等设备,实现水质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提高养殖效益。
在循环水养殖技术中,需要建设循环水池或循环水系统,包括进水、过滤、净化、加氧等环节。
需要定期清理和更换滤材,以保证水质的清洁。
另外,还需要安装水泵和氧气机等设备,确保水位和氧气的充足供给。
4. 深水养殖技术深水养殖技术是一种适用于特定水产生物的养殖方式,通过在水中悬挂养殖网箱或笼子,实现水产生物的繁殖和养殖。
在深水养殖技术中,首先需要选用适合的水产生物进行养殖,包括鱼类、虾类、蟹类等。
然后,建设养殖网箱或笼子,并选择合适的悬挂位置和深度,以保证水产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水库淡水鱼养殖计划方案

水库淡水鱼养殖计划方案一、前言。
咱这水库就像一个大大的宝藏地,要是用来养淡水鱼,那可不得了!就像开个水下的大农场,里面全是游来游去的财富。
不过呢,要想把这个鱼农场搞得红红火火,可得有个周全的计划。
二、水库情况分析。
1. 水库规模。
咱这水库有多大呢?先得拿尺子量量(当然是比喻啦),了解一下它的面积、深度这些情况。
比如说,这个水库面积有[X]亩,平均水深[X]米,最深的地方能到[X]米。
这就像知道咱种地有多少亩一样重要。
2. 水质状况。
三、养殖品种选择。
1. 本地畅销品种。
先看看咱本地菜市场啥鱼卖得火,像草鱼、鲫鱼、鲢鱼就很不错。
草鱼肉多,做酸菜鱼可棒了;鲫鱼熬汤,那叫一个鲜;鲢鱼能净化水质,还能卖钱,一举两得。
这些鱼就像本地的明星,大家都爱。
2. 高附加值品种。
除了大众鱼,咱也得有点高级货。
比如鳜鱼,这鱼可金贵了,价格高,肉质鲜嫩,像鱼中的贵族。
不过这贵族可不好伺候,得有点技术才能养。
再比如鲈鱼,清蒸鲈鱼那可是餐桌上的常客,市场需求也大。
四、鱼苗投放。
1. 鱼苗来源。
鱼苗可得找靠谱的地方买。
不能随便找个路边摊就下手,得找那些有口碑、有资质的鱼苗养殖场。
就像给孩子找学校,得找个好的。
要看看鱼苗的健康状况,有没有病啊,是不是活泼啊。
2. 投放数量和时间。
草鱼可以投放[X]尾,鲫鱼[X]尾,鲢鱼[X]尾等等。
投放时间也很讲究,一般在春天,水温升高到[具体温度]的时候比较合适。
就像农民种地得选好季节播种一样,这个时候鱼苗容易适应新环境,长得也快。
五、饲料管理。
1. 饲料种类。
鱼吃的东西可不能马虎。
草鱼呢,就给它吃点水草、干草料啥的,再搭配点专门的草鱼饲料;鲫鱼爱吃谷物类的饲料;鲢鱼可以吃浮游生物,再加点粉状饲料。
不同的鱼就像不同口味的人,得给它们准备合适的食物。
2. 投喂量和频率。
投喂量得看鱼的大小和数量。
比如说,小鱼的时候可以少喂点,一天喂[X]次;等鱼长大了,就得多喂点,一天喂[X]次。
可不能喂太多,不然鱼会撑着,就像人吃撑了会不舒服一样;也不能喂太少,不然鱼长不大。
水库养鱼技术

水库养鱼技术淡水鱼养殖技术1、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的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可以为如下方式:a. 静水养鱼以及流水养鱼b. 单养、混养和套养c. 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d. 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2、以下就池塘鱼类养殖技术的重要环节,做一要述。
池塘养鱼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鱼池条件: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_10亩,这样易于管理。
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_3米。
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
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_1.5米为宜。
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3、放养前的准备工作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a.清塘消毒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b.注水和培育水质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_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4、鱼种放养鱼类养殖当中,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
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
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_0.75公斤,如放养0.5_0.75公斤的可长到1.0_1.5公斤。
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_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_0.75公斤。
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_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 .5公斤,团头鲂150_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5、高产放养模式:各地根据多年鱼类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
水库养殖办法

水库养殖办法小型水库相对于大中型水库水面积较小,水位较浅,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引用了一些池塘养鱼的技术到水库中运用。
1.清库消毒要彻底经过一年的养殖,利用枯水期,即每年的冬季,彻底放干库水,用每亩100千克的生石灰进行清库除野,这不仅能大大减少来年鱼病的发生,还能将库中的野杂鱼处理干净,提高鱼种放养的成活率。
2.及时做好鱼种放养元旦前后和春节前是鱼种放养的最佳季节,因此时水温较低、鱼鳞紧密,便于捕捞操作和运输,鱼种不易受伤感染,养殖的成活率高。
在放养鱼种时用4%的食盐水浸洗15分钟。
3.放养大规格优良鱼种在水库鱼种放养过程中,一定要放养大规格鱼种,大规格鱼种生长速度快,逃避敌害能力强,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也强,成活率高,一般要求放养的白鲢、鳙鱼、草鱼规格为9尾/千克以下,鲫鱼、鳊鱼为15尾/千克以下;放养的鱼种白鲢、鳙鱼、草鱼采用长江子一代,鲫鱼采用异育银鲫、彭泽鲫和三倍体鲫鱼等。
4.放养密度要合理鱼种的放养密度根据养殖户的养殖水平及水库自身的饵料生物量、施肥情况来确定,一般在不放增氧机的情况下,总放养量控制在500~600尾/亩,其中白鲢200~250尾/亩,鳙鱼40~60尾/亩,吃食性鱼类300尾左右,主要是鲫鱼、鳊鱼、草鱼等,另外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搭养鳜鱼、鲈鱼、甲鱼、虾等名优水产品。
5.鱼种放养采用一次放足,多次捕捞,适时上市;并在库中套养大规格白鲢、鳙鱼夏花鱼种,一般每亩套养夏花300~ 400尾,使下一年度鱼种能部分自给。
6.科学的饲养管理为降低生产成本,解决有机肥的来源,采用禽畜鱼综合养殖。
如在库边建牧场,开展鱼猪联养;在水库的一边或一角用围网隔开,进行鱼鸭养殖,鸭粪可起到肥水作用,增加浮游生物量,有利于白鲢、鳙鱼的生长。
施足有机肥,一般每亩施300千克左右,以充分发酵过的猪粪、鸡粪为好,4月至10月,尽量不施有机肥,以减少鱼病的发生,改施无机肥,无机肥以碳铵和过磷酸钙为好,要求施肥量为3千克/亩,时间为每隔15天一次。
水库养鱼技术

水库养鱼技术水库养鱼技术一、选址与规划水库养鱼是一项极富潜力的养殖业务,但要取得良好的效益,选址与规划是至关重要的。
选址方面,首先要考虑水库的水质。
水质清澈、富含氧气的水体是养殖鱼类的理想环境,因此要选择水质优良的水库。
其次要考虑水库的水域面积和深度,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
最好选择水域面积较大且景观宜人的水库。
规划方面,需要对水库进行合理分区。
养鱼区、种苗区和观赏区的划分要合理,以便更好地管理和操作养殖业务。
同时,还要考虑饲料储藏区和设备维护区的设置,方便管理和维护工作的进行。
二、配置设施与设备水库养鱼需要配备一系列的设施与设备,以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保障鱼类的健康成长。
首先是养殖池的建设。
可以选择高强度塑料材料或混凝土建造养殖池,确保养殖池的坚固性和耐用性。
根据鱼类的种类和数量,确定养殖池的规模和数量。
其次是水源供给和循环系统。
要保证水库的水质清新,可以配备水泵和过滤系统,将水体进行循环和过滤,保持充足的氧气和洁净的水质。
还需要配置适合鱼类生长的饵料投放器和自动喂食系统,以及监测仪器,用来掌握水质、温度和溶解氧等指标,及时调整养殖环境。
三、科学管理与养殖技术水库养鱼需要科学管理和先进的养殖技术,以确保鱼类的健康和生长质量。
管理方面,要建立健全的养殖记录系统,每日记录鱼类的饲养量、水温、饵料投放量等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
在养殖技术方面,可以借鉴现代渔业技术,进行人工控制繁殖和孵化。
通过人工控制鱼类的繁殖期和孵化环境,提高鱼类的出苗率和存活率。
同时,要合理调控养殖密度和饲养密度,保持鱼类的舒适生长环境。
根据鱼类的不同生长阶段,调整饵料的营养成分和投放量,满足鱼类的需求。
四、疾病防控与安全措施水库养鱼必须注重疾病防控和安全措施,以避免因疾病和污染而造成损失。
首先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养殖池清洁。
保持水库水质清洁和充足的氧气供应,有效防止病原菌的滋生和传播。
其次要加强鱼类的防病措施。
可以添加预防病毒和细菌感染的药物,定期对养殖池和鱼类进行消毒和防治。
水库养鱼技术要点

水库养鱼技术要点水库作为一种与自然环境相连的养鱼方式,在经济上具有很大的潜力。
然而,水库养鱼也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
本文将为您介绍水库养鱼的技术要点,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水库养鱼。
1. 水质管理水质是水库养鱼的重要参考指标。
在进行水库养鱼时,需要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水质的PH值、溶氧量、氨氮值和硝酸盐等指标,并进行相应的管理措施。
1.1 PH值管理PH值是水质中酸碱度的表现。
对于鱼类来说,理想的PH值为6.8至8.5。
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会对鱼类的健康和生长造成影响。
1.2 溶氧量管理溶氧量是水中溶解氧的量,对鱼类的生长、呼吸和新陈代谢都有很大影响。
因此,在水库养鱼过程中,需要保持水体中的溶氧量在较高的水平。
1.3 氨氮值管理氨氮值是水质中氨氮的含量。
当氨氮值超过合适的范围时,会对鱼类的健康造成影响,并且会使水体中的其它微生物感染疾病。
1.4 硝酸盐管理硝酸盐是水中硝酸状态离子的含量。
当硝酸盐含量过高时,会抑制鱼类的生长并使水的质量变差。
因此,在水库养鱼过程中,需要对水质进行连续的监测和管理。
2. 鱼种选择水库养鱼的种类很多,但在选择种类时需要结合水库的周围环境、水产资源和养鱼人的经验,以尽可能满足市场需求并确保水库养鱼的收益。
2.1 常见的水库养鱼品种常见的水库养鱼品种包括鲤鱼、鲢鱼、草鱼、青鱼等。
鲤鱼属于养殖龙头,其成活率高,不挑食,适应性强,非常适合在水库养殖。
而草鱼则成活率低,对水质-pH值、溶氧量、氨氮值等指标高度敏感,不适合于水库养殖。
2.2 鱼种的主要适应环境不同的鱼种在水环境、水体温度、饵料等方面都有不同的适应方向。
因此,在选择鱼种时,需要根据水库水环境、温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例如,红鱼适合于深水生存,水温在24℃左右;青鱼则适合于中、上层水域,水温在22℃左右。
鲤鱼、鲢鱼、鳙鱼等则更适合在浅水区进行养殖。
3. 饲料和进食管理饲料是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进行水库养鱼时,应根据鱼种特性和生长阶段,合理搭配加餐,保证其生长所需的营养,提高生产效益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土拦库湾土拦库湾实际上是一个小水库,清野除害较方便,可以实施投饵、施肥等措施获得较高产量。
(1)地点选择
土拦库湾要求肚大口小,底部平坦,坝基处不漏水,枯水季节能排干清库,湾内能维持2~10米水位,无污染,水质肥沃,光照充足;集雨面积适中,洪水不大。
面积以200亩以内为宜,最好不超过1000亩。
(2)筑坝
土坝有均质土坝和粘土心墙土坝两种。
均质土坝是用含砂5~7成,含粘土3~5成的土筑成。
粘土心墙土坝是用透水性较大的土料做坝身,中间用粘土做心墙。
坝高应略高于水库正常水位,洪水太大,水位超过坝顶时,可在坝顶装矮网防逃。
坝面应有足够宽度,坝高6~11米时,坝圃宽应有3~4米,土坝坝坡的倾斜度应视筑坝土料和坝高而定。
砂土坝宜缓坡,粘土坝可稍陡,高坝坡应缓。
一般坝高10米以内者,内坡取1:1.5~2,外坡取1:1.5,近坝底处应为1:2或1:3的坡比。
坡面可用块石或碎石护坡。
为了控制水位,还需安装涵管和起闭设备,还应建造溢洪道。
3)清基除害
库底的建筑物、树桩、大石头、土堆等应予清除铲平,以利捕捞。
库湾内的野杂鱼和凶猛鱼类也要清除,可采用放干、药物清塘、捕捞、电击、爆炸等多种方法。
(4)鱼种培育
土拦库湾的养鱼条件较好,在充分利用天然饵料的同时,还可大量施肥、投饵,水环境也容易控制,因而土拦库湾一般是用于培育鲢、鳙鱼种(搭配少量其他鱼种)。
以鲢为主,可搭配10%~20%鳙鱼;以鳙为主,则不放鲢鱼。
一般有三种方式:培育夏花:从鱼苗培育成3~5厘米的夏花。
要求库湾的水较浅,面积在30亩以内。
放养密度8~12万尾/亩。
放养前施足基肥,肥水下塘,培育过程中采用饵料与肥料相结合的办法进行养殖。
培育冬片鱼种:即从3~5厘米夏花培育到体长13厘米以上的冬片鱼种,也采用施足基肥,肥水放鱼,追肥和饵料配合使用的办法。
一般每亩可放4000尾,经3个月可长到13厘米鱼种2500尾左右,条件好的放养密度可更高。
培育2龄鱼种:即将体长10~13厘米的鱼种培育成体长2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可进行一定程度的混养,放养密度一般为1500~2000尾/亩,一般使用面积较大的库湾。
2.网拦库湾
网拦库湾养鱼与土拦库湾养鱼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面积一般较大,大的可达数千亩;网基处较低,要求枯水期也能保持2米左右的水深;网拦现多用双层拦网,设置方式与拦鱼设施相同;湾内水体与大水体相通,水位随水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一般主要靠天然饵料养鱼,因而放养密度一般比土拦库湾小,并且主要饲养较大规格的鱼种或成鱼。
网拦条件较好的库湾,在技术水平较高、肥料充足的情况下,网拦库湾也可培养小规格鱼种,甚至从鱼苗到夏花,而且放养密度可以很高。
如广东省高州水库全部采用大草培育法,投放大量绿肥培肥水质,在面积为10亩、水深为1.5~2米的一级网拦区,放养草鱼、鲢、鳙、鲮水花5~10万尾/亩,培育成3~5厘米夏花;然后放入面积为100~180亩,平均水深2~3米的二级网拦区(密度为8000~15 000尾/亩),培育成7厘米的鱼种;最后将7厘米的鱼种放人面积为800~900亩,水深8~12米的三级库湾(密度为2000~3000尾/亩),培育成13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一、二、三级网拦区直接连在一起。
3.库湾养鱼的捕捞
库湾养鱼的捕捞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水较深,底部不平。
新安江水库采用张网诱捕,起水率可达90%,主要方法是在食台上大量投饵,诱集鱼群,然后逐渐将食台拖人张网内,将鱼群稳定在张网内后,将张网迅速浮起。
在水深面广的库湾可采用“赶、拦、张”联合渔法
捕捞;在小型土坝库湾可进行拉网扦捕,效果也不错。